台湾一般工资多少钱:唐钧:从“全员临时工化”到“公务员热”想开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6:25:47
  有媒体记者要求采访,并发来了访谈提纲,内容主要是:“公务员热”反映出我国社会哪些问题?如何才能尽快给“公务员热”降温?随后,记者还附上上了一些预设的观点,譬如:资源向政府集中,政府权力过大,腐败机会多、成本小,等等。看着这份访问提纲,有点哭笑不得的感觉,难道如今想考公务员的大学生,都是奔这些去的吗?

   然而,平心而论,记者的预设又确实是代表了社会上相当一部分人的观点的,看来人民大众与公务员群体之间已经隔阂颇深。“我们老百姓,你们公务员”这样的楚河汉界,表达了民众对这个特殊群体的不认可和逆反心理。

  虽然我对仕途不感兴趣,但从不反对我的学生考公务员、当公务员。甚至有的学生在一手拿到研究生的录取通知书,一手拿到公务员的录用通知书,面临两难跑来征求我的意见,我给他的建议是当公务员。因为当了公务员还可以争取在职读研,而放弃了就意味着读研毕业后还得面临找工作这一关。

   对于如今想考公务员的学生,我的观察和理解,至少在报名“考公”时,他们恐怕并没有那么大的“雄心壮志”或曰“雄图大略”。这种百里挑一、千里挑一的“博彩式”的应聘机会,那里由得他们胡思乱想。他们之所以选择“考公”,一个最基本的想法是图个安稳,亦即抱个“铁饭碗”,因而将“公务员热”污名化其实没有必要。在媒体上看到此类文字,有时以小人之心度之,小编小记们自己当年未必没“考公”,可能现在是在有意无意地发泄心中的“羡慕嫉妒恨”。

   说到职场的稳定,想起了去世的母亲曾经再三唠叨过的故事。学生时代正值文化大革命,那时兴“忆苦思甜”,而且人人都必须参加。母亲是小学教师,她所控诉的旧社会的罪恶是:每年大年三十,校长都要请全体教师“吃年夜饭”。如果在开饭之前能够拿到请柬,那就意味着校长明年还会续聘你,到赴宴时你就会拿到一张大红聘书;如果没有拿到请柬,那就意味着被“炒鱿鱼”了,你就自己卷铺盖走人。

   母亲的感叹是,年关,年关,旧社会过年就是个关。我们是在新社会成长起来的新一代,而新社会是没有失业这一概念的。“生老病死有依靠”,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似乎是与生俱来的。但后来下岗失业人员中的“4050”,正是我们这一代。他们当时的猝不及防、茫然失措,至今印象颇深。

   如今在中国,除了公务员,几乎所有的工作岗位都处于不稳定的状态,我称之为“全员临时工化”,其特征是大部分人的就业前景已经或者正在变得不可预期。对于此,如今的中国社会似乎已经能够承受了。真是“风水轮番转,今年到我家”,对于90后,上述的就业态势对他们而言又是与生俱来的了。

   现在大家都说中国社会很浮躁,一般的看法,差不多都认为是钱惹的祸,其实未必尽然。我倒是认为,追究中国人的浮躁心态的致因,最大的影响因素应该是个人对自己以及家庭的发展前景不可预期。话说回来,趋利避害本是人的本能,在这样的社会脉络中,公务员以其工作以及福利的稳定性,使大学生趋之若鹜,这样的社会心态应该是可以理解的,我们不必苛求。同时,“公务员热”在看得见的未来一时还不会降温,这也是可以想见的。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劳动就业的历史,公务员岗位其实并非从来都是这么吃香。以前温州人讲笑话,家长教育孩子:“你不好好读书,将来只好去当公务员。”在温州的制造业蒸蒸日上,大大小小的企业家都不必“跑路”的时候,人们居然是如此挖苦公务员。在珠三角,人们没有那么偏激,但也曾一度流行“一家两制”。老公老婆,一个去做生意或当公司白领,另一个去当公务员或进事业单位,体制内、体制外的好处都能得到,可谓左右逢源。

    这两个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当时在就业方面给了人们两种选择:如果贪图安逸不思进取,在经济上得过且过,就可以选择去谋一个体制内的职位;如果钟情于“大发”而且敢于冒险,在经济上有点野心,就选择到体制外凭自己的本事大干一场。

   后来,就业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先是有了企业倒闭,工人失业,接着就开始大规模的下岗分流,其结果是导致一线工人的“农民工化”、“临时工化”。虽说后来专门出台《劳动合同法》庄严地作出了有关签订长期合同的法律规定,但在实施中却遇到了资本的抵制,至今前景依然不甚明朗。再往后,1997年刮起了亚洲金融风暴,影响更大的是10年后的世界金融危机,公司白领的职位也开始不稳定了。公司企业大把大把地裁员,狠得令人心寒。再往后,事业单位也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说这些,并不是要否定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我给社会政策杜撰了个“钱币定律”,取的是欧洲人常说的“所有的钱币都有不同的两面”的意思。这个定律要表达的政策含义是,所有的政策都像钱币一样,具有两面性,既有正面的积极作用,同时也会产生消极的负面效应。这就像在医疗过程中用药一样,在用药品治疗疾病的同时,也一定会对服药者的身体产生负作用。

   再者,在某一时刻出台的政策,是按当时的社会经济大背景根据利大于弊的选择作出的决策。但随着时间的变化,社会经济大背景也在变化,利和弊的量变会促使利益格局发生逆转,这就需要重新进行调查研究,重新决策。再者,在政府运用某项政策摆脱了困境后,是有责任对政策实施过程中的利益受损者进行某种形式的补偿的。

   如今我们环视国内,在外人看来,公务员已经“一家独大”,还有那个工作岗位可以像公务员那么安稳?论工薪收入,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论福利保障待遇,现在依然称得上“生老病死有依靠”;在任职仕途上,有明确的游戏规则,只要不犯错误,总归升迁有望。当其他的工作岗位都不稳定的时候,公务员的稳定就显得分外突出,于是社会地位也随之提高,因此获得了相当一部分人,尤其是涉世未深的大学生以及对其关切至深甚至关心则乱的家长们的青睐。

   再者,传说中,当年从政府机关、事业单位辞职“下海”的一帮人,做生意发了点财,如今也有相当一部分通过“考公”重回公务员队伍,求个安度余年。富裕者尚且如此,何况刚刚迈出校门的大学生。

   中国目前有公务员600—700万人,还有享受“参公”待遇的事业编制人员500—600万人,加起来是1100—1300万人,(并非坊间传说的26∶1,大概是100∶1)。其中绝大部分人,尤其是在基层工作的公务员,虽然工作稳定有保障,但实际上工资并不高,工作很辛苦,承受的压力很大,手上也没有什么权力。因此,如果不分青红皂白,一篙子打翻一船人,其实也是不公平的。

   中国有句老古话,叫做“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如今中国行政机关这锅“汤”里,掉进去的老鼠屎可能不止一颗。于是我们紧着往外捞,而且时时将打捞的战果公诸于众。但根据这些年的经验,一时之间恐怕难以捞尽。虽然这锅“汤”绝大部分还是原汁原味,但在很多人看来总觉得不对劲……以此比喻如今公务员群体在中国的境遇,不知是否恰当?

   如果如今政府对自己“政务清明”有足够的信心,我倒是有个建议:各级政府可以在本辖区内组织以公众参与为目的的“政务公开”活动,譬如取名为“我当公务员N天”。具体而言,就是每月邀请若干各界人士,包括外来人口和农民工,给他们一个参与政府日常工作的机会。通过与公务员,包括与各级领导的“零距离”接触,通过“亲自”体验政务活动的实际过程,消除“官府衙门”的神秘性,了解真实的公务员的工作状况。当然,也允许参与者监督政府工作,对政府提出意见和建议。如果能够长期坚持,恐怕会对政府与公众的关系正常化起到一点作用。

   最后,回到“全员临时工化”的话题上。据说作出这样的政策抉择,是出于管理起来比较方便的考虑——不听话,走人!——就这么简单。但是,研究表明:这样的选择通常会影响到就业者对用人单位的忠诚度,所以,频繁跳槽也已成了中国职场的一大特色。推而广之,如果“全员临时工化”得以实现,那可能考验的就是所有的人对国家的忠诚度了。

   把“钱币”竖起来,让它快速旋转,在它没有倒下来之前,让我们再赶紧想一想,我们要的究竟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