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运专线是什么意思:作文素材:“绿领巾”引发的教育反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2:05:04

作文素材:“绿领巾”引发的教育反思

 

 给学生戴“绿领巾”,激励还是歧视?

新闻回放】 

随着下课铃响起,小学生们在老师引领下排队回家。最先走出校门的是一年级学生,队伍自然地被他们佩戴的领巾颜色分成了两类:一部分孩子戴着鲜艳的红领巾,另一部分孩子则戴着“绿领巾”,这是发生在西安市未央区第一实验小学的一幕。 

该校教师解释称,学习、思想品德表现稍差的学生没有红领巾,所以学校便为这部分学生发放“绿领巾”以资激励。但家长并不认可这一做法,指责此举会对孩子心理造成极大创伤。 

目前,西安市未央区第一实验小学这一做法已叫停,“绿领巾”全部收回,学校已召开专题家长会,向家长解释说明,以消除误解。 

【各方观点】 

人民日报:请摘掉功利教育的“绿领巾” 

虽然学校有些委屈地说,他们的本意只是为了“激励”那些还不够入队条件的学生,但如此“激励”手段显然更多被理解成了压力与打击,缺少对于孩子自尊心、平等意识的理解与关注,难以达到激发上进心的目标。 

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应该以健全人格的公民为培养目标,教育孩子“成人”的重要性远远大于“成才”。然而,眼下的现实却恰好相反。从家庭教育到学校教育,急功近利的态度将“育人”过程挤压得十分扁平,不仅让孩子承受了难以负担的学业压力,更将庸俗浅薄的功利化价值观念植入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很难想象,一个从未感受到平等与尊重的“差生”,如何能够拥有适度的自尊自重意识、不以对立的情绪看人处世。 

中国的教育正处在深化改革、谋划长远的关键时期。在急功近利的社会环境投射下,教育很难独醒,最容易被世俗“劫持”而沦丧根本的育人理念。但未来中国社会真正需要的,不是少数自我强大的精英,而是遍布各个阶层的一代健康、成熟的合格公民。要培养他们,请从摘掉教育的“绿领巾”开始。 

光明日报:不能让“绿领巾”伤害学生自尊 

自尊是人的基本权利,而孩子的自尊心又恰恰最容易受到外界的伤害。给孩子佩戴诡怪的“绿领巾”,人为地将孩子分成三六九等,造成“红领巾”与“绿领巾”的隔膜,让人无法理解。孩子的成长需要呵护,特别是在稚嫩心灵的成长上,更需要来自学校的温暖滋养。如此肆意践踏孩子的自尊心,让孩子从小就产生自卑感,怎么能保障儿童的心理健康呢? 

在哈佛大学50周年校庆时,曾有人问学校最自豪的是什么,校长回答:哈佛最引以自豪的不是培养了6位总统、36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而是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选择机会和发展空间,让每一颗金子都闪闪发光。从此话中,我们读出了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深刻含义。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特点和创造力。学生之间存在着或大或小的个性差异,“以学生为本”就是要承认并尊重这些个体差别和个性差异,进而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和标准,而不是“一刀切”。 

教师要想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首先就要懂得尊重学生的权利,尊重学生的人格、名誉。 

京华时报:用“绿领巾”区分孩子有违教育公平 

用红领巾、“绿领巾”区分学生,连同其中蕴含的教育等级制,不是什么新鲜的“探索”。透视我们的教育现状,类似现象无处不在。学校有重点校、普通校,班级有重点班、普通班,学生则有特优生、良好生、普通生、差等生,等级分明,壁垒森严,既是教育不公的表现,也是教育功利化在不同层面的投射。

在今天的教育体系中,环环相扣的功利化目标指引着学生的成长方向:学习是为了考高分,考高分是为了上好大学,上好大学是为了好工作,好工作是为了高收入……为了确保学生“不跑偏”,又设置种种压力与竞争机制,引导他们朝着所谓的成功境界冲刺。在小学一年级出现的“绿领巾”,不过是这一漫长过程中第一次举起的教鞭。在教育功利化思维主导下,单一、僵化、势利的评价标准层出不穷,无视孩子权利和自身感受的所谓教育实验和探索也不断问世。

古代先贤孔子提倡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现代教育家陶行知直言:“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我们今天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已多得让人眼花缭乱,但教育如何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基本问题依然有待破解。

后续报道

教育部回应:反对以“好”“差”区分未成年学生

针对近日社会关注的西安市未央区第一实验小学给部分小学生佩戴“绿领巾”一事,教育部有关负责人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坚决反对学校以任何方式对未成年学生进行所谓的“好”与“差”的区别。

这位负责人强调,我们明确要求各级各类学校面向全体学生,以符合学生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的正确方式教育和引导学生,关心爱护所有的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新华社)

 

佛山需要两尊纪念塑像

   广泛的社会关注、讨论与反思,让小悦悦成了一个象征和符号。

   这一点从民众自发前往佛山举行的追悼仪式和弥漫于网络的红烛可以看出。一个两岁四个月的小生命,这些天来几乎让整个社会为之心碎。

   这一点也可以从医院方面罕见举办的抢救情况新闻发布会看出。为一个既非政要、亦非名人的普通伤者,这样郑重其事,只是为了回应公众的极大关切。

   这一点还可以从广东省委书记汪洋的公开发言中看出。这位一省之“父母官”呼吁,要认真反思出现悲剧的根源,要用“良知的尖刀”来解剖我们身上的丑陋,要忍着揭开疮疤、刮骨疗伤的疼痛,唤起全社会的警醒和行动。

   汪洋说,它是我们工作中长期存在问题的反映。我们在消除贫穷追求财富增长的过程中“一手硬、一手软”,是导致这种社会冷漠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对此我们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悲剧的发生反映了长期以来我们在发展方式上存在的弊端——这样的公开言论,既是当政者对这一事件作出的总结,也是对公众舆论郑重而正式的回应。

   或许可以说,当这个社会飞速发展,进入21世纪第二个10年,小悦悦的遭遇以令人意外的方式,集中而浓缩地暴露了发展中的问题,击中了社会的神经和痛点,引爆了一场集体性对社会人心、道德和发展模式的反省。

从这一意义上说,小悦悦的悲剧超越了这个小生命自身,其带来的痛感也远远超越她的家人本身。

广东省已组织发起关于这一事件的大讨论,这表明当地政府为改变这种现状、消除积弊而有所行动。但或许,与其进行行政式的命令和“一阵风式”的推动,不如在事发地的佛山朴素地塑上两尊纪念像。

   一尊献给已经离开人世的小悦悦,这个小生命死于路人的冷漠,是烙在我们内心深处一道耻辱的伤痕;另一尊献给第19个路人、58岁的拾荒老人陈贤妹,有了她,我们才有了救赎。

   这两尊塑像的符号意义,并非自上而下地塑造和赋予,而是由公众由下而上地推动和达成,以此警示社会,唤醒人心。

   塑像也并非为了塑造英雄,而只是因为我们需要记住小悦悦,记住陈阿婆,看见“她们”,我们就会记住耻辱,记住救赎。(中国青年报)

 

“绿领巾”是谁的耻辱教书育人理应有教无类

近日,据媒体报道,陕西西安未央区第一实验小学为部分学生发放“绿领巾”,要求这些学生进行佩戴。据该校教师解释称,学习、思想品德表现稍差的学生没有红领巾,所以该校便为这部分学生发放了“绿领巾”以资激励。但家长并不认可这一做法,指责此举会对孩子心理造成极大创伤。目前,这种做法被陕西省少工委叫停。

西安这所学校的做法将学生分成三六九等,“红”“绿”领巾成了判别孩子“好”“坏”的标签,名为“借鉴”实为该校“创新”之举。只是这种“创新”弄巧成拙,不仅羞辱了学生,也体现了教育者的无能,给老师“教书育人”这个神圣职责泼了一盆污水。

戴“绿领巾”的孩子是最大的受害者。虽然让所谓的“差生”戴“绿领巾”说到底也不过是教育方法的失当,不过却体现了对个人尊严的戕害和人格的羞辱。当孩子被强迫带上“绿领巾”,已经在向其他同学传递一个信号:他是个差生。戴着这种醒目的标签,走在校园,不难想象背后异样的目光和指指点点。他究竟会“知耻后勇”还是会心灵受伤,自暴自弃?面对这种集体性羞辱,幼小的心灵很容易受到伤害,背负沉重的精神压力。这可能会成为孩子难以抹平的伤痛,不敢回首的噩梦。

想出这个馊主意的老师们也难逃耻辱,“绿领巾”是他们教育无能的最好例证。

都说“有教无类”,教育者对待差生难道想不出更好的办法了吗?只能想到给孩子施加软暴力!旧的教育理念喜欢用简单、单一的标准给学生划分“等级”。而在现代教育理念中,越来越排斥给学生划分好中差和排名次的做法,反映出来的正是符合和尊重教育规律的理念。然而,有的教育者并没有与时俱进,不会或者没有耐心因人施教,只会用“绿领巾”之类给孩子贴上有色标签,希望借此制造乖乖听话的“顺民”,如此一来学生好管,老师省心,校园井然有序。这不是教育者“管理有方”,却只能说明他们的教育方法的简单粗暴,以及教育理念的落后。

其实, “绿领巾”事件不仅体现了有些教育者教育行为的无能,“师德”的缺失更加令人忧心。教育者不同于企业的管理者,学生也不是冰冷的管理对象,为师者肩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神圣职责。然而,诸如给差生戴“绿领巾”、让学生风雨中表演节目欢迎领导、过教师节收礼、体罚学生等事件屡屡上演,充分说明缺乏一颗爱孩子的心,就容易做出违背教育规律的行为,师德也就自然打了折扣。

著名教育家 夏丏尊先生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对于孩子来说,任何不公都可能对其幼小心灵造成伤害,教育者的许多不当行为也容易给他们造成误导。有“爱”才会有好的教育,才会培养出有勃勃创造力、有丰沛生命力的下一代。

 

拿无知当创新,给差生戴绿领巾是激励还是歧视

邓海建

随着下课铃响起,小学生们在老师引领下排队回家。最先走出校门的是一年级学生,队伍自然地被他们佩戴的领巾颜色分成了两类:一部分孩子戴着鲜艳的红领巾,另一部分孩子则戴着绿领巾,这是发生在西安未央区第一实验小学的一幕。老师解释说,佩戴绿领巾的孩子是表现稍差的学生。这条新闻经过媒体报道后,在网上急剧发酵,引发大量评论,如何教育孩子再次成为舆论的热点,给差学生戴绿领巾是激励还是歧视?

戴绿领巾是拿无知当创新

“这不是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给部分学生贴“差生”标签是什么?尽管校方解释此举是“为了激励学生上进,并非歧视”,但是校方滥施教育软暴力已经伤害了孩子与家长的自尊心。

从教育的角度讲,学校给表现、学习不好的同学戴绿领巾以示区分,是一种教育的无知。“十个指头有长短”,正是因为有调皮学生,才是考验教育智慧的契机。给部分学生戴绿领巾,不论解释多么冠冕堂皇,难掩对“差生”的歧视心理,教育者失掉了师德与责任。

尤其在特定年龄阶段的特点,他们的性格、个性差异较大,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此时如果把淘气看成另类,经常惹其他同学嘲笑,不仅会人为制造同学关系紧张,还会因此影响他们的心智成长。

《未成年人保护法》也规定:“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的受教育权,应当关心、爱护学生;对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当耐心教育、帮助、不得歧视。”该校的行为与素质教育宗旨和法律精神背道而驰。(胡艺)

让孩子接受差异的现实

为什么戴了绿领巾就自卑、不健康了呢?绿色不代表生命活力、清新自然吗?至于“划分等次”之说,确属欲加之罪:孩子用的文具是不一样的,穿的衣服是不一样的,父母接送孩子的交通工具也是不一样的……社会层次的区隔,是与生俱来的事实,有什么不能接受并试图粉饰的理由?

即便抛开物化的现实不谈,每个孩子的天赋或智商有所差异,学校或者社会应做的,是让孩子从小就接受先赋的差异,并告知这个社会有公平正义的制度,足以让后赋的努力获得等值、甚至超值的回报。

没戴红领巾,当然会不高兴,家长要做的不是夸大这种“不高兴”,而是将“负激励”化为向上的动力。考不到第一名,孩子也会不高兴;买不到名牌玩具,他们还会不高兴……是不是所有的“不高兴”都是一种伤害?

在新入学的孩子还没有戴上红领巾之前,先让他们佩戴绿领巾,既能激发孩子对红领巾的向往,还能逐渐认知“优秀”和“一般”等概念,有何不可呢?绿领巾,何“丑”之有?(邓海建)

 

“差生观”不变荒谬教育管理创新不止

--由“绿领巾”引发的思考

西安市未央区第一实验小学的“绿领巾”事件,陕西省少工委已要求在全省各级少先队组织中开展少先队标志标识使用情况的检查。教育部有关负责人21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坚决反对学校以任何方式对未成年学生进行所谓的“好”与“差”的区别(《北京晨报》10月22日)。

很多网友与家长一样,对学校的“绿领巾”做法很不理解。但这种做法,其实早已有之,早在2004年,就已开始在全国追查“变色红领巾”。在笔者看来,“绿领巾”只不过是传统的“差生思路”的延续,如果教育评价制度不改,学校、老师总会想出各种办法,来管理“差生”。

近年来,各级政府教育管理部门在各种公开场合,宣称取消对中小学的升学率考核,也不再以学生的成绩作为评价老师的依据。但说是一回事,做又是另一回事。可以说,在绝大多数地方,从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到学校的管理者,都还是按照升学率和成绩的办法,考核教师。如果哪一个班级成绩差了,这个班级的老师非但不可能评优,连绩效工资也成问题。教育部此次明确表示反对将学生区分为优生和差生,而于2006年施行的新《义务教育法》已明确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首要责任,义务教育学校不得有重点班、重点校,可时至今日,几乎没有一个地方真正落实了《义务教育法》,重点校和重点班照样存在。

吊诡的是,这种考核办法,在某一种语境下,比如学校把学生分为“优生”、“差生”时,广受批评,可是换在另一种语境,比如学生升学时,却得到社会的认可。包括现在批评学校的家长和网友,当孩子升学成绩差时,绝对会埋怨学校怎么不管孩子的成绩。这是一种很奇妙的状态,也给中小学的这种评价考核机制的延续,提供了空间笔者曾提出中小学教师的绩效工资考核,不能采取传统的升学率指标、学生成绩指标,而应该关注均衡发展指标,但对此,很多网友留言告诉我,不考核这些指标,老师的教学是不是太轻松了?孩子放在这样的学校放心吗?

这样看来,就是在我们每个人心中,也照样有优生、差生的“砝码”。这是当前教育考试评价制度的必然,由于这一考试评价体系,是以卷面分数作为评价、选拔依据,很自然的,高分的学生就会是优秀学生,而那些分数低的学生则是老师不喜欢的学生。再就是,这种评价制度,无形中让所有学生把同学作为竞争对手,功利与竞争的关系主导了同学关系,同学之间的关爱也日益淡漠。今年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北京打工子弟学校关闭事件中,一些公办学校不愿意接受打工子弟,其中一个原因是,担心打工子弟拖低了学校的平均成绩,而城市家庭也反对公办学校接受打工子弟,他们的担心也一样,担心打工子弟影响自己孩子的学习。更令人忧虑的是,这些公办学校的城市孩子,也不欢迎打工子弟,嫌他们脏,不和他们一起活动。

其实,从教育角度和学生个体角度分析,是没有所谓“差生”和“优生”的。很多人可能对此不理解,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同,怎么可能没有好坏之别呢?这是用一个标准评价所有学生的结果。如果用多元的评价体系、个性的评价体系评价学生呢?结果就不一样,在多元的评价体系中,体育好、音乐好、美术好的学生,与语文好、数学好的学生一样,都是好学生,这样的评价,充分鼓励学生按照兴趣和个性发展,学校与老师的任务,就是呵护他们的个性和兴趣,而不是把自己想象中的好学生标准强加到学生身上。

不建立这样的评价体系,我国中小学教育的“差生观”,就不可能更改,就会有种种荒谬的所谓教育管理创新不断出笼。这种教育,只能培养功利的学习工具,而难以培养人格健全、身心健康的人。事实上,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与隔阂,与这种教育不无关系。

 

“绿领巾”应成为教育的反思点来源

近日,陕西省西安未央区第一实验小学被曝让部分“调皮或品德较差”小学生佩戴“绿领巾”一事,校方称此举是为了激励孩子上进。此后,有网友查询到绿领巾的做法最早起源于上海。

按照常人的理解,小学生佩带的应该是红领巾,西安未央区第一实验小学的做法自称是创新,目的是为了激励学生上进,但却遭到一片质疑。“绿领巾”之所以引起人们的反感,关键在于西安校方的立足点出现偏差,将绿领巾的佩带对象定性为成绩落后学生,当这些孩子与佩带红领巾的学生站在一起时,对比不可谓不鲜明,紧接着负面效应也随之而来。

不管是红领巾还是绿领巾,领巾并非事件的关键看点,它不过是一方纺织的布料,本身没有任何色彩。在西安“绿领巾”事件中,陕西省少工委之所以出面叫停,理由是绿领巾违反了《中国少年先锋队队章》。在我看来,叫停绿领巾无可非议,但理由未免有些牵强。比如上海少工委早在1986年就首创了“绿领巾”,当时得到了全国少工委的肯定,并作为“苗苗领巾”在全市范围内发放。为何上海的“绿领巾”没有引起争议,而西安的“绿领巾”却遭遇一片斥责?上海“绿领巾“的定义为:“绿领巾是小红星儿童团员的标志,绿色也是非常有生命力的颜色,小红星团员戴上绿领巾代表他们是祖国的苗。”两相对比之下,不难看出上海、西安两地的“绿领巾”差异,可谓天壤之别,所引发的社会效应自然也不可同日而语。

我情愿相信西安的做法是为了激励孩子,但激励孩子也需要讲科学、讲方法、讲策略,归根结底还是教育的问题。即便初衷是好的,但“畸形”的教育方式却往往适得其反,不但收不到预期效果,还是一种教育的退步。往小处说,小学生佩带象征差生标志的绿领巾,影响的不仅是他们的成长,或许还是一种心灵的创伤,将伴随孩子的一生。往大处说,“绿领巾”仅仅是“畸形”教育的一种体现,在我们教育的各个领域、环节,各种各样的“绿领巾”还有多少?

中国的教育历来让人很纠结,当教育的圆圈年复一年围绕分数打转的时候,改革、创新、发展从何而来?我们的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从来都是纸上谈兵,从这个角度说,“绿领巾”引发的思考应当不止于事件本身,而应成为整个教育行业的反思点。

 

请摘掉功利教育的“绿领巾”

人民时评

几乎所有中国孩子胸前都曾飘扬过红领巾,人人知道它是中国少年先锋队的标志,是“革命烈士的鲜血染成的红旗一角”,对于初入学校的孩子来说是莫大的荣誉与向往。然而没有想到,在陕西西安的某个小学,竟然会由此派生出一条惹眼的“绿领巾”来。

“绿领巾”本身并不惹人厌憎。有不少城市在尚不到入队年龄的一年级新生中间试行“绿领巾”,将它作为少先队“预备队”的标记,衬着一张张稚嫩笑脸,像新长出的苗苗一般可爱而充满希望。

但这一次,西安某小学的“绿领巾”,被老师当成“激励没戴上红领巾的学生”的手段,被学生们解读为“差生”的身份标志,因而格外触目惊心。看见孩子们一离开学校就赶快摘下“绿领巾”藏进书包的动作,听见系“绿领巾”的孩子说“不戴怕老师说”、系红领巾的孩子说“你学习差,只能戴‘绿领巾’,我才是真正的红领巾”时,这样的触动尤其强烈。

应试教育给了我们众多考试和依照学科考试排名评价学生的强大习惯。在整个教育阶段,绝大多数中国孩子身上贴得最牢固而显眼的,就是这一种分类标签:尖子生、差生、中等生。在不少学校,除非你有特殊背景,否则只有学习成绩优秀者才有做班干部、评先进、率先入队入团的资格;同一种违纪行为,优等生和差生得到的反馈和处罚多半也相去甚远。如今,西安的这个小学干脆用红、绿两色的领巾,让优等生和其他孩子变成了泾渭分明的两个群体。

虽然学校有些委屈地说,他们的本意只是为了“激励”那些还不够入队条件的学生,但如此“激励”手段显然更多被理解成了压力与打击,缺少对于孩子自尊心、平等意识的理解与关注,难以达到激发上进心的目标。

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应该以健全人格的公民为培养目标,教育孩子“成人”的重要性远远大于“成才”。然而,眼下的现实却恰好相反。从家庭教育到学校教育,急功近利的态度将“育人”过程挤压得十分扁平,不仅让孩子承受了难以负担的学业压力,更将庸俗浅薄的功利化价值观念植入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很难想象,一个从未感受到平等与尊重的“差生”,如何能够拥有适度的自尊自重意识、不以对立的情绪看人处世;也很难想象,一个仅因学科成绩优秀或拥有了“红领巾”、“五道杠”就被娇纵的“优等生”,即便日后成为“精英”,便会陡然懂得平等待人、体恤弱势人群。一位16岁的“神童”博士最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自己应当做“王者”、“人上人”,且要求并不富裕的父母付全款为他在北京买房,此等表现也从另一方面证明了这种单薄教育理念的缺失。

中国的教育正处在深化改革、谋划长远的关键时期。在急功近利的社会环境投射下,教育很难独醒,最容易被世俗“劫持”而沦丧根本的育人理念。但未来中国社会真正需要的,不是少数自我强大的精英,而是遍布各个阶层的一代健康、成熟的合格公民。要培养他们,请从摘掉教育的“绿领巾”开始。

 

带“绿领巾”的孩子你伤不起来源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更有趣的是,甲之蜜糖,乙之砒霜——往往是这边厢网上网下口沫横飞、群情激愤,那边厢其实早有先例,多少人已熟视无睹、心向往之。近日,发生在西安的“绿领巾”新闻,就有点让人哭笑不得。

红领巾是中国无人不知的少先队标志,可你见过绿领巾吗?昨天有媒体报道,西安一所小学将学生分成两部分,优秀上进的学生发放红领巾,学习、品德表现稍差的学生发放绿领巾。没戴上红领巾也就算了,难道差生就得戴绿领巾吗?家长难免不满起来,学生的自尊似乎也受到了打击。媒体报道后更是引起了一片哗然,无数谩骂顿生,更有性急的写手拍案而起,顺便数落起“误入歧途”的素质教育改革。就连“童话大王”郑渊洁,也要求该校的校长向每个戴过绿领巾的学生道歉。

可是,事情很快有了出人意料的转折。央视主播张泉灵就在微博爆料,绿领巾并非西安这所学校的首创,在上海早已有过尝试。“以前上海也有过绿领巾,因为够7岁才能入少先队,但一年级学生很多在上半年不够七岁。所以当时很多学校为满足学生对红领巾的渴望,也有激励作用,就先让戴绿领巾。”原来,早在上世纪80年代,绿领巾曾经是上海小红星儿童团(共产儿童团员)的标志。无数的上海小学生,曾作为少先队预备队的成员,唱着《绿领巾之歌》,戴着绿领巾,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而2000年12月5日《解放日报》的一篇报道也证实了此事,新闻中说,上海市的10余万小学生在绿领巾的节日这天戴上了绿领巾,成为一名光荣的儿童团员。不过,后来由于种种原因,绿领巾、粉领巾等“变色红领巾”被团中央在全国范围内叫停,绿领巾也由此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此次,绿领巾在西安这所小学“重出江湖”,引发的效果估计是校方事先未曾想到过的。需要分析的是校方的初衷,如果是把绿领巾当做是区别差生的标志,那么,此举显然是学校领导教育理念出了问题,结果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如果是想学习上海的经验,激励学生的上进之心,从目前的效果来看,也只能说是好心办了坏事,创新的路走歪了。

毕竟,当年上海绿领巾作为全市推广的一项标志,得到了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广泛认可,大家都知道绿领巾是少年先锋队预备队的意思,小学生们戴着它,心中充满骄傲和期盼。而在如今,一所学校自己想了个新概念,就把学生划分成红领巾和绿领巾两类,红领巾的意义无需多言,绿领巾的意味相较之下也就不言自明,在学生和家长心目中,只能是落后和差生的代名词。学生们戴着它上学,自尊心难免会受到伤害。

这件事再次证明,教育无小事,学校和老师身负传道授业解惑之责,一举一动都需要深思熟虑。好的教育创新之举,应该在不伤害学生自尊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各种潜能,实现春风化雨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绿领巾是教育功利化的一角

何苇杭

在这个功利化魅影无孔不入的年代,“除非有信仰、希望、爱心的滋润,否则教育是不可能兴盛的”。

对很多人而言,红领巾是温暖的儿时记忆。但对于西安未央区第一实验小学约半数的一年级学生来说,别人胸前飘扬的红领巾是另一种意味,自己戴着的绿领巾,留下了迥然不同的童年记忆。

在校方的解释中,绿领巾是一种励志教育探索,让学习、思想品德表现稍差的学生戴绿领巾,意在激励其上进,“下次争取戴上红领巾”。尽管校方极言红绿领巾并非有意区分好学生、差学生,也并非歧视,但这种“戴绿争红”的制度设计,本身就预设了这样的等级化语境——戴红者佳,戴绿者次。

这种教育方式很难说发挥了“知耻而后勇”的预期效果,反而可能泄了气。戴红领巾的孩子说戴绿领巾的孩子学习不好,不少戴绿领巾孩子一出校门赶紧摘下领巾装进书包;戴绿领巾孩子的家长来接孩子一脸尴尬。这些都无不表明,从大人到小孩都将“红绿”对应着“好差”,绿领巾变成了差生标识,成了精神负担。可以想见,当戴绿领巾的孩子在人群中默默承受异样目光审视时,他们幼小的心灵正经受着怎样痛苦的鞭打。

用红领巾、绿领巾区分学生,连同其中蕴含的教育等级制,不是什么新鲜的“探索”。透视我们的教育现状,类似现象无处不在。学校有重点校、普通校,班级有重点班、普通班,学生则有特优生、良好生、普通生、差等生,等级分明,壁垒森严,既是教育不公的表现,也是教育功利化在不同层面的投射。

在今天的教育体系中,环环相扣的功利化目标指引着学生的成长方向:学习是为了考高分,考高分是为了上好学校,上大学是为了好工作,好工作是为了高收入……为了确保学生“不跑偏”,又设置种种压力与竞争机制,引导他们朝着所谓的成功境界冲刺。在小学一年级出现的绿领巾,不过是这一漫长过程中第一次举起的教鞭。在教育功利化思维主导下,单一、僵化、势利的评价标准层出不穷,无视孩子权利和自身感受的所谓教育实验和探索也不断问世。

古代先贤孔子提倡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现代教育家陶行知直言:“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我们今天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已多得让人眼花缭乱,但教育如何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基本问题依然有待破解。生活在绿领巾阴影下的孩子也在提醒我们,在这个功利化魅影无孔不入的年代,“除非有信仰、希望、爱心的滋润,否则教育是不可能兴盛的”。

 

别让功利教育伤了孩子的心灵

张渔

陕西西安未央区第一实验小学为部分学生发放绿领巾,要求这些学生进行佩戴。据该校教师解释称,学习、思想品德表现稍差的学生没有红领巾,所以该校便为这部分学生发放了绿领巾以资激励。但家长并不认可这一做法,指责此举会对孩子心理造成极大创伤。(10月18日西部网)

几乎所有的中国孩子都曾戴过红领巾,大家都知道它是中国上年先锋队的标志,对于刚刚踏入学校的孩子来说那是一种莫大的荣誉与向往。然而令我们没有想到的是,陕西西安的某小学,竟然突发奇想,搞出了一个惹人眼球的“绿领巾”。

“绿领巾”本身并不惹人憎恶,因为有不少城市都曾推出过“绿领巾”,他们在尚不到入队年龄的孩子中间试行“绿领巾”,将它作为少先队“预备队”的标志。但这一次,西安某小学的“绿领巾”一出,便激起了舆论的一片哗然。

为何西安某小学的“绿领巾”这般吸引眼球呢?仔细分析不难发现,该校的“绿领巾”被老师当成“激励没带上红领巾的学生”的手段,被学生们解读为“差生”的身份标志,因而更加引人注目。

“你学习不好,戴绿领巾,我才是真正的红领巾……”这是两个孩子在嬉闹,来接佩戴绿领巾孩子的家长显得很尴尬,这也让我们这些旁观者显得尴尬。虽然事发后学校一再出来澄清:设计绿领巾的初衷是对孩子加强教育培养,并非有意区分好学生和差学生。但是,“绿领巾”创意仍然很难摆脱“功利教育”的阴影。

在中国教育中成绩排名走遍天下的今天,看到绿领巾,我就不由自主的想到“功利教育”。在整个教育阶段,绝大多数孩子都被贴上了尖子生、中等生、差生的标签。在一些学校只有成绩优秀才能评先进,才能评奖,就连笔者所在的大学也是一样。

学习成绩不好、表现差的学生戴上绿领巾,或者按照成绩将孩子分为差生、优生。这就在暗暗地告诉孩子:我是一个坏学生,学习不好,我长大后没出息。为什么孩子会这么想呢?因为绿领巾就是一个标签,它已经为这个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好下了定语。

在应试教育背景下,这种贴标签的做法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被戴上“绿领巾”的同学势必会自我刻上“差生”的烙印,根据孩子多具逆反心理的特点,这些被戴上“绿领巾”的差生很有可能破罐破摔,特别是“差生”成群的时候,更容易集体沉沦。这给孩子幼小的心灵蒙上了一层阴影,更抹杀了孩子学习的积极性。

儿童时期是每个人心理成长和品格塑造的重要阶段,在笔者看来,教育孩子“成人”的重要性远远大于“成才”。然而,眼下的现实却恰好相反,从家庭教育到学校教育,急功近利的态度将“育人”过程挤压得十分扁平,不仅让孩子承受了难以负担的学习压力,更将功利化的吧价值观念植入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中国的教育正处在深化改革、谋划长远的关键时期。在急功近利的社会环境投射下,教育很难独醒,很容易被世俗“劫持”而沦丧根本的育人理念。多关爱下我们的孩子、鼓励下我们的孩子、少点歧视、少贴点标签,别让功利教育伤了孩子幼小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