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踝旧伤复发怎么处理:视频:老票品反弹 20万难觅梅兰芳邮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0:26:59

邮票遭遇滑铁卢 生肖票也难常春

  钱币市场的波动如此剧烈,那么属性和它非常相近的邮票市场行情怎么样呢?记者在采访中就发现,邮票的行情走势几乎和钱币如出一辙,过去人头攒动的邮票交易市场却出现了罕见的冷清场面,大多数邮票的价格都下跌了将近20%,就连最抗跌的生肖票也开始出现了价格松动。

  记者在上海最大的邮币卡交易中心,卢工邮币卡市场看到,交易市场里只有零零散散几个顾客,许多邮票卖家都向记者抱怨说最近邮票行情不好,价格普遍都有下跌,成交量非常低。

  邮票卖家告诉记者,生意的话要差一点,因为看的人多,行情不太好。最多的时候一天能卖一百多版,现在一天卖不了一版,有时候一天都没有成交的。

  据了解,过去邮票市场低迷的时候往往是生肖票价格最坚挺,如第一轮的猴票从1980年每张8分钱一直涨到如今的12000元,即便是08年的邮市大萧条也没让猴票跌价,反而是在去年的大行情中狠狠涨了一把。而这次记者却发现,被公认为“常青树”的生肖票也开始出现了价格松动、成交下滑的迹象。

  邮票卖家 陈萍告诉记者,二轮的生肖涨的这两年中几乎没有回调,特别是生肖。1.1310三轮的猴子因为今年上半年才300多,最高到过800多,现在也就在700上下,最近就是成交不是很好,其实价格跌得不厉害。

  邮票收藏者桑先生告诉记者,今天像这样的单枚(鸡票)在200元左右的全品就可以考虑了,加入跌破两百就毫无疑问应该投入。

  虽然邮市低迷的状况短期还会持续,不过由于明年是龙年,不少投资者和商家仍然比较看好第二轮的龙票和明年即将发行的第三轮龙票。

  邮票卖家 陈萍告诉记者,像我们一样的,其他东西可能无所谓,可能如果龙(题材的邮票)回调多一点,我们还是会继续加仓的。近日,各大媒体都在报道,低迷了十多年的邮市突然暴涨。 但如今大多数人集邮只关注邮票本身,却很少去探寻这些邮票背后的故事。其实,把集邮当作学问来做,不仅能让我们搞清楚哪些是真正值得收藏、投资的好品种,探寻到有趣的故事,还有机会揭开一些历史上的谜团。

  中国邮史第一大悬案真相

  中国最昂贵的邮票“红印花”,只有那些在原票上加盖了汉字的“红印花”,才是真正的邮票,可那些没有加盖汉字的原票,在100年前又是做什么用的呢?明明是清朝的产物,为什么原票的票面上竟然全是洋文呢?这可是中国邮史上最著名的悬案。

  历史上,很多人一直以为,“红印花”原票是作为印花税票而被印制出来的,这从它的名字中似乎也能得到证明。但事实并非如此。

  第一,当年主管清朝海关和邮政业务的英国人赫德确实向清政府提议过开征印花税,还在奏折中写道:“估计一年的税额可达500万银元。”但实际上,“红印花”原票的总发行量只有65万枚,每枚面值3分,总计才1.95万银元。这与奏折中说的500万相差也太大了。

  第二,如果“红印花”真的是印花税票,那就要推广到民间,被老百姓广泛使用,可为何票面上竟然没有一个汉字?再说,当时的印花税业务也不是海关的管辖范围。如果真是印花税票,那“红印花”怎么会一直锁在上海海关的仓库里呢?这些疑问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一位菲律宾华侨的一件稀世藏品的出现,才揭开了所有的谜团。

  这位华侨展示的是100枚连张的整版票品,存世仅1版,名叫“棕印花”,与“红印花”原票的图案极为相似,被称为“姊妹花”。上面的一段英文泄露了“棕印花”和“红印花”的天机。大致意思是“该100枚票品,面值总计3元,贴于进口货物报关签单上使用”。

  原来,“红印花”原票并不是什么印花税票,而是进口商品报关时用的一种凭据。由于当时海关把持在洋人手里,自然就没必要在上面印上中文。

  就这样,随着一件邮界瑰宝浮出水面,被世人争论了近百年的“红印花”身世之谜,终于真相大白了。后来,清朝开办国家邮政,“红印花”被大量加盖成正式的邮票,而现今仅存的原票数量只有区区53枚,单枚价值达80万元,一枚四方联更是达到300多万的天价。

  中国首枚邮票不是“大龙”

  很多人都知道,中国第一枚邮票叫“大龙”,1878年“老佛爷”当政时,发明了这个新鲜玩意儿。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实际上,“大龙”并不是中国第一枚邮票。

  号称“中华第一邮”的“大龙邮票”诞生于1878年,它是由清政府发行的第一套邮票。但早在大龙“出生”的13年前,清朝的土地上就已经出现了上面这种邮票,而它的发行者却不是清政府,而是英国人。

  鸦片战争后,上海、汉口、烟台等一批大中城市相继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即商埠。洋人们凭借他们的特权,争相在商埠设立各自的行政机构“工部局”,并下设“书信馆”,负责邮件传递。显然,这些“书信馆”实际上就是殖民者在中国境内擅自开办的地方邮局,而由外国殖民者发行的邮票就叫做“商埠邮票”,也叫“客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