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思维吧:班主任与学生交往要注意七“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3:57:04
班主任与学生交往要注意七“度”

     1、密度。 

     镜头一:某班主任按学习成绩给本班学生划分了好、中、差三类学生,每次上公开课时,班主任经常提问的就是那五、六个学生。只有问题学生犯了错误,班主任才会找其谈话或家访。至于其他中等生,这位班主任很少过问。

    旁白:班主任与哪类学生交往密切,与哪类学生交往疏远,这就是班主任与学生交往的密度。在现实生活中,许多班主任都自然而然地把本班学生按照大约2:7:1的比例划分为好、中、差三类。但班主任与这三类学生的交往密度决不是2:7:1,具体交往密度大约是好学生占70%,差学生占20%,中等学生占10%。由此看来,班主任与好学生的交往密度过大,从小学到高中,这种交往密度正逐年增加,问题学生和中等生的交往密度在逐年减少。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就是应试教育在作祟,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后果。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班主任与学生的交往密度必须重新调整,多与问题学生交往,增加交往密度,挽救教育他们,为培养他们成为合格公民奠定基础;班主任还要与中等生交往,鼓励赏识他们,增强其自信心,尽快更上一层楼。班主任与学生的交往密度要在均衡中进行,班级才能和谐发展。

    2、纯净度。

    镜头二:某班主任对本班的A学生格外偏爱,经常问寒问暖,而对于家境贫寒的B学生显得没那么热情和耐心,同学们私下说“班主任是势利眼”,原来A学生是某局局长的儿子。

    旁白:有的班主任与家庭有背景的学生交往频繁,其目的是倚仗学生家长势力,谋取私利,于是乎,班主任对这类学生笑脸相迎,百般呵护,而与之相反的是那些家庭平常的学生,班主任与他们交往不冷不热,不痛不痒。这就是班主任与学生交往的纯净度,它是对教育爱和教育良心的检验。作为班主任,对待全班每一个学生,无论是家庭穷与富,权势大与小,都要一视同仁,要用一颗宽厚的胸怀,无私的爱与他们进行心贴心地交往,使交往的纯净度提高,少些杂质。

    3、信度。

    镜头三:某班主任在惩治学生方面怪招频出,有一日,竟把违纪学生的照片和一些上课偷偷睡觉学生的录像展示出来,令全班学生哗然,怨声四起。自此,学生与班主任开始对立。

    旁白:班主任与学生交往,有的效果显着,有的却事与愿违,这就是班主任与学生的交往要突出信度,信则立,不信则废。班主任要把握好与学生交往的信度,尊重学生,不嘲讽、谩骂、体罚学生,要用诚心、真心、善心与学生深层次交往,不能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要表里如一,取信于生。信度是班主任与学生交往的基石,信度愈高,师生关系愈融洽,班级凝聚力愈强,就会创造一个又一个班级奇迹!

    4、力度。

    镜头四:某男班主任为了利用一部分问题学生在学生中的威信,竟与他们称兄道弟,并委以重任,俨然成了“哥们”,其间,这些问题学生当中也有违纪的,但这名班主任却明显偏袒他们,日久天长,班主任说的话在学生中越来越没有力度了。

    旁白:班主任与学生的交往决不是社会上朋友间的交往,随随便便,即不能称兄道弟,也不能论姐谈妹。班主任与学生的交往力度要以纯真、圣洁、仁爱和不违背校规、班规为前提,当一位学生生病了,班主任不妨送上一句问候的话语,这种交往如春风拂绿柳,温暖有力;当一位学生犯错误了,班主任和风细雨的批评,这种交往如妙手修剪枝条,创造活力;当一位学生取得进步了,班主任投来赞许的目光,这种交往如快乐天使降临,滋生动力。在师生互相尊重、感动、激励中,班主任与学生的交往力度日渐强大,班集体就迸发出巨大的力量,如钢一样坚硬,如金一样光芒照人。

    5、自由度。

    镜头五:某班主任每日与学生从不闲谈阔论,更不苟言笑,冰冷的面孔,严厉的语言,学生上课时如履薄冰,担惊受怕。课间呢,从没看到这位班主任与学生游戏过。一些犯错误的学生,见到班主任后,吓得腿都软了。而这位班主任却以此为荣耀,其他班主任也羡慕不已。

    旁白:班主任与学生交往时间有课间和课上。如果班主任固守“师道尊严”的地位不受侵犯,那么师生交往就无自由度可言。班主任要把握好与学生交往的自由度:课上,是师生思想、智慧、疑问、合作、探究的交往自由,这个空间是广阔的,无拘无束的,也是没有师生界线的;课间,是师生轻松、烦恼、平等、欢快的交往自由,这个空间是情感小憩,是心理释放,也是人性回归。无论是课上、课间,师生的交往自由,幽默中不失睿智,诙谐中不失文雅,随意中不失尊严,宽容中不失原则。班主任只有阳光笑脸,阳光心情,才能营造师生交往的自由氛围,才能使学生每天心情像小鸟一样在课上、课间飞来飞去。

    6、饱和度。

    镜头六:某班主任有一段时间特别苦恼,由于和学生交往自由随意,出现了个别学生直呼其姓名,甚至于和他嬉皮笑脸,如果不板起面孔布置各项工作任务,他们竟当作耳旁风,她不禁扪心自问:“难道我和学生交往也有过错吗?

    旁白:班主任与学生的交往在一定时间内会出现饱和度,具体表现为:班主任与学生交往一直密切,但班主任明显感觉到学生散漫,不听从指挥。这段交往饱和度为交往的“高原期”。如何度过这一时期,对一个班级的发展前景至为关键。班主任头脑必须清醒,理顺审视自己与学生的交往,一看交往是否有利于班级正气形成;二看交往是否使每个学生都取得进步;三看交往是否阻碍了班规的优化和改进。倘若交往中出现了小团体现象和师生隔膜,作为班主任要及时制止,找准交往的短板,化解各方矛盾,在谅解、反省中端正交往方向,调配交往饱和度,顺利渡过“高原期”,形成有个性和特色的班风。

    7、成熟度。

    镜头七:某班主任几年来一直带着这个班级,多年的相互影响和潜移默化,细心的教师发现,这个班的学生从说话语气、打扮及待人处事都有这个班主任的影子。

    旁白:班主任与学生的交往经历了戒备期、试探期、交往期、调整期,逐渐才能走向成熟期。交往达到了成熟期,也是班主任与学生交往成熟度的形成。成熟度标志着班主任与学生共同建立了一个具有鲜活生命力的班集体,他们共呼吸,共患难,荣辱与共,携手并肩克服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一个成熟度高的班集体就是一个班魂,就是一面旗帜。

    班主任与学生的交往书写着一部班级管理的发展史,交往的适“度”就会使为师者倍感职业的自豪感和成就感,为生者永远对集体心存感动和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