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趣事作文:股份制是一种“新型公有制”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1 00:42:31
论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与运作形式 ← 理论前沿 ← 中国改革论坛[Full] 完整版 [Rss] 订阅 [Xml] 无图版 [Xhtml] 无图版 Rss &
SiteMap
中国改革论坛 http://www.chinareform.org.cn/cirdbbs
中国改革论坛 ◎ 中国改革论坛 → 理论前沿 → 论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与运作形式共3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论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与运作形式
1楼 w19620825 发表于:2004-8-24 16:32:00
—兼与厉以宁教授商榷 作者:刘润葵
厉以宁教授最近撰文说,1987年他就认为股份制是一种“新型公有制”(《经济学动态》2004.1),现在这已成为我国的主流观点。笔者还是有一些问题没有弄明白,比如国家所有制,在西方叫官僚资本,在中国就叫公有制;再比如股份制,在西方说它并没有改变生产力的资本属性,在中国就叫新公有制或叫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又比如两权分离,在西方研究的仅仅是老板如何授权的一套技巧,在中国却要去解决政企分开这种属于变革社会经济结构的历史课题;等等。就此提出一些问题与厉以宁教授商榷。一、公有制及其实现形式和运作形式厉以宁教授认为“理论界有必要加强对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其实现形式的研究”,笔者有同感。什么是公有制?按照马克思关于“工人作为联合体是他们自己的资本家”的思想,公有制是劳动者联合起来直接占有生产条件的那样一种生产关系。内涵中的劳动者是公有制与资本家私有制的根本区别;联合起来是与分散经营的个体经济的根本区别;直接占有是与间接占有的国家所有制的根本区别;生产条件既包括物化劳动也包括活劳动。什么是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中国人民在经济改革的实践中,创造了公有制的三种新的实现形式:(1)城市居民创造了“海尔形式”;(2)乡村农民创造了“横店形式”;(3)国有企业职工创造了“职工持股形式”。
这种新型的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基本特征是既没有官僚资本,也没有私人资本,正如马克思所说,“工人作为联合体是他们自己的资本家,也就是说,他们利用生产资料来使他们自己的劳动增殖。”中国经济改革实践创造的新经验需要我们认真总结和体验。什么是公有制的运作形式?我们讨论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时把它与公有制的运作形式混淆了。其实,所有制的“实现形式”与所有制的“运作形式”不是一回事。所有制“实现形式”受生产力、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的影响,一般都不具有通约性;所有制“运作形式”主要受社会习惯、认识能力和技术水平的影响,通约性很强,其成果是人类共有的财富。改革开放中,人们常说的同国际“接轨”,向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学习,指的是所有制“运作形式”,而不是所有制“实现形式”。股份公司是所有制的运作形式但不是唯一的运作形式,所以,公有制运作形式可以采用股份公司制度,也可以不采用股份公司制度。所有制的实现形式和运作形式都呈多样化的特点,这是人们混淆两者关系的重要原因之一。二、国有制及其实现形式和运作形式国家所有制的性质怎么界定?厉以宁教授说,“毫无疑问”,国家所有制是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把国家所有制与公有制混淆起来,这恰巧是经济科学史上“最大的疑问”。国家所有制,西方叫官僚资本,我们叫公有制,逻辑是这样推导的,我们是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所以国家所有制属于公有制。疑问在于,劳动人民的社会地位或国家性质不用经济关系来说明,反过来用国家性质来说明劳动人民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关系,第一个问题是,这是历史唯物主义还是历史唯心主义的世界观?第二个问题是,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用什么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吗?可要知道,我们是间接选举,西方是直接选举,我们的民主化程度还要低些;第三个问题是,用议会选举制度说明国家政权的性质,这究竟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观点,还是第二国际伯恩斯坦的观点?其实,国家所有制既不姓“公”,也不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众所周知,每一种经济成分都有性别和社会两重属性,性别属性受社会分工和利益判断的影响和制约,而社会属性决定于占主体地位的生产关系,用马克思的话说,决定于特殊的“以太”或“普照的光”。比方说,私有资本,性别属性永远姓“私”,社会属性呢?如果是劳动者联合起来直接占有生产条件那样的生产关系占主体,决定国家性质姓“社”,那么,私有资本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属性姓“社”;依此逻辑(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资本主义条件下,社会属性姓“资”;封建主义条件下,社会属性姓“封”。国家所有制也叫官僚资本,这是它的性别属性;社会属性要么姓“奴”,要么姓“封”,要么姓“资”,要么姓“社”,就是不可能姓什么“公”。我们能改变的只能是国家所有制的社会属性,而不是它的性别属性。在对所有制属性进行归类的研究过程中,把“官”划为“公”,把“民”划为“私”,这是经济科学领域最不可饶恕的逻辑混乱!国家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有那些?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国家所有制主要有中央国有企业、地方国有企业、二轻系统工商企业和农村人民公社四种实现形式。前面两种是国家所有制的实现形式,人们没有歧义,不同看法恐怕是后面两种。一个经济组织的所有制性质,最简单的识别方法是看重大问题决策权、利益分享权和管理者任命权属于谁。二轻系统工商企业的这三种权利属于政府机构二轻局,人民公社的这三种权利属于政社合一的乡政府。所以我们又说,改革开放前中国的经济结构只有单一的国家所有制。国家所有制的运作形式因体制不同而差别十分巨大。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所有制的运作形式就是政府直接配置、直接调拨。市场经济体制下,情况就复杂多了。资本投资还是政府直接配置、直接调拨,而原材料、劳动力的购买和产品的销售又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相伴随的就出现了承包制、租赁制、股份制等具体的运作形式。承包制、租赁制、股份制等具体的财产运作形式,资本家私有制可以用,公有制可以用,国家所有制可以用。说股份公司制度是“私有化的变种”不科学,厉以宁教授说股份公司制度是“公有化的变种”同样地不科学。三、“新公有制”理论的认识误区与严重恶果(一)“新公有制”理论的认识误区其一,用股份公司制度明晰国有企业产权。针对厉以宁教授的用股份制明晰国有企业产权的政策主张,笔者曾在“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及可控性”(《经济学周报(上、下)》1988.51、52)的文章中表明,中国的“股份制被扭曲了”,“中国特色的股份制作为明确产权关系的手段,实际成了瓜分国家财产的手段。”尽管笔者不愿当“乌鸦嘴”,可时至今日,中国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难道不是继续朝着这个方向行进吗?产权理论源于西方,根本解决不了政企分开这样的历史课题。现代社会化生产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负”外部性、总量和结构失衡、“搭便车”三大难题,凯恩斯主义以及传统社会主义主张政府直接进行干预,新自由主义学派站在市场的立场上,反对政府直接干预,他们认为政府只需制定游戏规则并当好裁判就可以了,所以诺斯说,“产权的出现是国家统治者的欲望与交换当事人努力降低交易费用的企图彼此合作的结果。”这同中国经济改革政府要不要从老板位置上退下来的社会经济结构调整问题,根本就是两码事情。而且,我们还把产权和所有权不加区别地混用。产权只不过是在所有权不变前提下的一套制度安排。我们用股份制明晰产权实在是叫人费解。若说产权就是所有权的话,那么产权明晰莫过于自然人企业了,恰巧是这种企业制度不适应社会化生产对大企业的发展要求,股份公司制度才应运而生;股份公司制度叫混合所有制,这应当是模糊的产权关系。股份公司要以明晰的产权关系(所有制关系)为前提,中国却要用股份公司作为明晰产权关系(所有制关系)的手段,势必成为一些人掠夺国家财产的遮羞布。其二,把股份公司说成是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点。早在1979年,邓小平就指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对于邓小平的政治勇气和理论胆识,可以用石破天惊来形容。可是,如果把所谓的“新公有制”当作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点,“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英明论断就变成了维护旧制度、旧体制的毫无科学价值的老生常谈。什么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资源的社会配置,政府机构说了算,叫计划经济;企业和家庭说了算,叫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搞市场经济,就意味着政府机构不再是资源社会配置的行为主体,相应的要求是,政府机构不能再占有需要市场配置的社会资源。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才说“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英明论断是观念的大变革,是利益格局的大调整,是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再认识。(二)“新公有制”理论的严重恶果。目前,“私有化”和“国有化”两种理论观点主导着我国所有制结构调整的价值取向。两种理论观点在实践中的联系和区别,从分析解剖商品价值公式(C+V+M=w)的构成就可以看清楚了(C表示物化劳动,V表示活劳动,M表示利润,W表示商品总价值)。第一,“私有化”和“国有化”两种理论只承认“C”对于“M”的独享权;第二,他们都维持“V”的一无所有的雇佣劳动者地位;第三,资源配置,他们都主张“C”说了算,而“V”只是被配置的生产要素。当然,“私有化”和“国有化”两种理论有时也争吵得不可开交,吵闹的焦点是由资本家当老板,还是由政府官员当老板,如此而已。中国的经济改革,由于股份制多年在扭曲、变形下运行,演化出一个“大股东阶层”,“大股东阶层”就是“私有化变的种”。于是,“私有化”和“国有化”两种理论由对立走向融合,也就是官僚资本与私人资本由争吵变为结盟,这就是“新公有制”理论的形成过程和实质所在。“新公有制”理论只代表物化劳动所有者的利益,这种理论如果主导中国经济改革的方向,只会把中国引向权贵资本主义的道路。印度就是范例。四、中国经济改革的使命与前途展望(一)中国经济改革的使命中国经济改革的使命有两重。一重使命是改变单一的国家所有制经济结构,建立起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而资源的社会配置则是对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进行根本性的彻底改造,取而代之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二重使命是变国家所有制(官僚资本)为公有制(民有资本)并探索其有效运作形式即建立民主化、科学化、程序化的决策机制。我们通常所说的中国经济改革的深层次矛盾,中国经济改革的最后一道难关,指的就是这个。经济改革的一重使命有了重大进展,这是中国经济建设获得举世瞩目辉煌成就的重要因素之一。可是,中国经济改革的二重使命至今没有实质性突破,用吴敬琏教授的话来说,“‘大关’还没有过”。这是当前中国各种不公正、不合理社会现象和政治腐败的总根源。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怎么把国家所有制(官僚资本)变革为公有制(民有资本)并探索其有效运作形式,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主要涉及的问题有三个:一是怎么操作,方能做到风险小、成本低,国有资本又不流失;二是依靠什么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三是如何从新的资本结构出发,创造新的公司治理结构模式。(二)中国经济改革前途展望中国经济改革的前途,权贵资本主义道路的危险性最大,但不是必然性,关键是看中国共产党人是否坚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没有自己政党特殊利益”的承诺。1、变国家所有制(官僚资本)为公有制(民有资本)的途径这种变革有个理论前提,国有企业资本存量是国家历年投资、投资收益和职工剩余价值的沉淀,资本存量多少由市场定价。这样,变革就可分三步完成。第一,国有企业资本存量中属于国家的部分转变为债权。表面看这是80年代的“拨改贷”,其实有质的不同。“拨改贷”,银行是债权人,企业是债务人,银行和企业都是政府装钱的两个荷包,所以才有90年代的“贷改拨”即“债转股”。现在,政府是债权人,企业虽还是债务人,却不是政府的一个钱包。政企分开了。第二,企业职工所持资本的来源。一是历年剩余价值的沉淀。二是工资。中央党校王珏教授研究剩余价值理论独树一帜。他的“工者有其股”,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职工出钱认股,而是说职工工资就是投资的本钱。三是利润的自愿转化或直接出资。企业职工的这些资本可以量化到个人,也不一定量化到个人,但是,企业职工在企业中作为一个集合体的所有者地位必须确定。第三,合作与联合的问题。中国国有企业改造成公有制(民有制)之后,无论是上市还是不上市,对于境内、境外投资者,只要他们愿意,都可以与之合作或联合。合作或联合的形式当然可以采用股份公司制度了。既承认物化劳动所有者的老板地位,又承认活劳动所有者的老板地位,这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2、共产党人依靠什么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共产党人主张公有制,资产阶级政党鼓吹私有制,是十分正常的社会现象,勿需大惊小怪。需要我们认真反思的是下面三个问题。第一,国有经济不能与公有经济画等号。前面分析了,国有经济的性别属性姓“官”,社会属性要么姓“奴”,要么姓“封”,要么姓“资”,要么姓“社”,不可能姓什么“公”。
第二,政党意志与国家意志不能错位。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应当把“消灭私有制”永远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但无权强制别人也这样做。现实的制度安排和行为规范,却是宪法要求每个公民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而共产党的章程里则允许私人资本家入党,这就叫人无所适从了。第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不能依靠强权维护。公有制的优越性应当由中国共产党人用行动去证明,公有制在市场经济中的份额,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只能依靠自己的努力去获得。也就是说,我们必须探索公有制的有效运作形式。中国共产党人必须明白,先进生产关系的主体地位不需要强权的庇护,需要强权庇护的生产关系就一定不是先进的生产关系。3、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创造公司治理结构新模式公司治理结构现在有三种模式。美国、英国模式和日本、德国模式,还有一个是我们自己创造的“中国模式”。表面看来,我们吸收了日本、德国模式突出组织控制的特点,什么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一应俱全,也吸收了美国、英国模式突出市场约束的特点,搞了资本市场,引进了独立董事制度,还坚持大股东是当然董事长的资本约束。同时,我们还有自己特有的“党管干部”原则。坦率地讲,“中国模式”只引进了别人的皮毛,没有引进别人的精髓,而“党管干部”原则的适用范围还需要斟酌。第一,关于民主化问题。股份公司治理结构的民主化程度体现在董事会的组成上面。德国共同决策法法规规定:公司董事会中,股东和职工代表必须各占一半;而我们的《公司法》只是在两个以上的国有企业或者其他两个以上的国有投资主体投资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其董事会成员中,规定应当有公司职工代表。我们暂时撇开公司资本构成不说,单说董事会成员中“一半”与“应当”的巨大差距,我们公司治理结构的民主化问题就值得认真反思。第二,关于科学化问题。股份公司治理结构的科学化问题主要关系到人才的使用,机构的设置和搭配。传统的观念是谁个出钱多谁就是公司的董事长。我们现在坚持的就是这个。美国人打破了这个规矩。实业巨子雅科卡原是福特的总裁,无故解聘后被美国第三家最大的汽车制造公司克莱斯勒聘为总裁,克莱斯勒董事会为了解除雅科卡的后顾之忧,又选举他当了董事长。董事长通过民主原则选择优秀企业家担任,而不是由大股东直接出任,这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根本标志,也是公司治理论结构科学化的根本标志。科学化对机构设置和搭配的要求是精干、实用。公司如果承认了职工的所有者地位,监事会和独立董事都没有必要设置。监事会属于内部监督,可以临时聘用中介机构代替其职能;独立董事只取他们是专家教授能给公司提供有用信息和知识的一面,也可以临时约请。公司的层级要向扁平方向发展。层次越多,信息失真就越大;有了现代信息技术,管理跨度原理需要打破;金字塔结构向水平式网状结构转变,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第三、关于程序化问题。程序化就是制度化。公司中如果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一切规章制度将形同虚设。1980年,邓小平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中,明确指出,权力过分集中,不适应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就是在加强党的一元化领导的口号下”,逐步形成起来的。诚然,“党管干部”是所有执政党管理国家的通行原则,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执政党,当然不能例外。但是,“党管干部”的“干部”是指国家机器的主管人员,而不是指公司的主管人员。两种“主管人员”的管理机制截然不同。比如,国家机器的主管人员“买官卖官”是要判刑入狱坐牢的,公司的主管人员“买官卖官”是基本的游戏规则。世界上有哪个政党能科学地同时操纵和控制两种性质不同的管理机制?世界上没有万能的政府,同样地也没有万能的政党。主要参考资料
王 珏:《劳者有其股》,广西人民出版社,1997
董辅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上卷),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
吴敬琏:《改革:我们正在过大关》,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刘润葵:《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及可控性(上、下篇)》 《经济学周报》1988.51、52
刘润葵:《公司制的功能辨析》 《世界经济文汇》1999.11
刘润葵:《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最后一道难关透视》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3.2(作者: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经济学教授)
2楼 zm 发表于:2004-8-24 19:21:00
什么叫公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就是劳动所有权的实现形式,或者说,公有制就是实现劳动所有权的所有制形式。在这里,它的生产主体是劳动所有者,而不是资产所有者,它体现的是劳动所有权,而不是资产所有权。
3楼 徐生 发表于:2004-8-24 23:09:00
用户已锁定!
共3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 2000 - 2008 chinareform.org.cn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
Processed in .06250 s, 5 queries. [Full] 完整版 [Rss] 订阅 [Xml] 无图版 [Xhtml] 无图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