扑喇喇跳出水面的读音:漫谈自体心理学-海归心理学家韩岩 -搜狐空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9 05:02:40

漫谈自体心理学

分类: 心理治疗学术理论 2010-04-13 13:43

   我的这段文字叫:“从自体心理学世界出发所看到的世界”。但在这里,恐怕能做到的依旧也不过是蜻蜓点水吧。

1)如果把自体客体还当作科胡特自体心理学体系中的概念的话,那么它将是和整个自体心理学体系和其继后的后自体心理学发展绑在一起坐落在特定CONTEXT中的词。依此思路对”自体客体”概念的理解, 则将是力图对整个自体心理学的理解。

后自体心理学的主体间性学派在总结科胡特思想的贡献的时候,提出三点:

A:神入/内省这种研究模式定义和限定了精神分析的可理论和可探寻的范围。(对此,尽管并非所有的后自体心理学分支都认为此为唯一方法,但以此为主要方法,大约是自体心理学内部不争的看法)。
B:由于严格遵循这个方法,自我的主观经验成为自体心理学关注的中心。
C:自体客体是一种功能。它指的是一系列维护,修复和发展自我主体感的心理功能。(自我主体感是一种自我感到与自己,与世界和谐,充满勃勃生机的状态。这种说法要比“掌控感”要好些)。
自体客体还是对某种客体的主观体验,那个客体承担着自我的某些功能。

总结一下,自体客体是一种体验,是一种功能。不是表征。

2)由于神入内省作为一种根本方法,自体心理学并非只是在做治疗时重视它,而是在理论构造过程,教学实践上都渗透这种精神。

因此自体心理学喜欢声称其理论概念“接近经验”。换句话,从临床观察到的资料到开始进行抽象的推论,发明概念, 非常注重接近经验。

A. 比如我们看到一个客人也许对治疗师过分依赖,按照经典精神分析的说法,也许会这样解释:“这个人退行到口腔期的依赖阶段。”在自体心理学看来,这是个应用神入/内省法后发现不接近经验的概念,一个颇有问题的说法。

辩论如下:婴儿吸奶后依偎在母亲乳房边上的依赖态是一个天然合一的状态,在依赖中,婴儿感到巨大的满足,也许准确的形容是:比如,犹如成年人做爱之后的满足。那么我们看到的成年客人显示出来的所谓的过分依赖状态,应用“退行到口腔期的依赖阶段”这种解释合适吗?

那种死死地抓住,害怕松手的所谓过分依赖态,以神入内省方法观之,也许它表达的是一种对被否决的恐惧,混杂着愤怒和害怕愤怒表达而引发的报复种种复杂的情感。。。。。。

让我们想象一下,当你用这两种不同的解释来指导你对临床的干预,会产生怎样不同的后果?

B. 再以个案教学为例。当咨询师报告个案的时候,关于案主童年时代的经历的叙述不会简单地被认为是一种客观的数据,督导师也许会问:“那是个案告诉你的?他是在什么情景下说的?他当时是怎么说的?或者是你从他的家人那里直接得到的资料”。这里的用意在于,我们不那么站在一个全能的角度上,将治疗分成简单的评估/制定干预计划/而后干预这样机械的几个步骤,而后以为咨询开始阶段案主因我们寻问而报告出的童年经历就足以构成我们对其心理病理的因果分析。

我们的重点在于治疗师和案主之间当下的互动过程经验。案主的自我经验是什么?治疗师的自我经验又是什么?

如果需要解释自体客体概念的话,此时是理解这些概念的最佳时刻。我们一边问着,一边很快就可以从这些经验现象中指出,“嗯,这,对方不再焦虑了,是不是? 这小节开始时客人很焦虑,但现在他不了,是吗?而后他开始感激你,他的语气中有种你很‘伟大’的暗示,是吗?看,这里是理想移情了。这里,你被体验成了‘理想自体客体’。你的反应是什么?。。。。。 ”我们可以继而询问治疗师对来访者的感觉体验,也许在这个对话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来访者成为治疗师的自体客体经验的现象了。。。

3)“自体客体”这个概念是和自体客体移情绑在一起的。

更准确地说,“自体客体”这个概念是在案主对治疗师的某种“移情现象”被科胡特发现但同时认为不可用旧式的移情概念来解释表述之后方诞生的。

我们对移情有了非常不同的概念方式。我们称之为个体“组织自己经验的结构模式”。我们在层层将弗洛伊德时代所应用的术语改造。为什么要这样做?因为其一,弗洛伊德时代,实证心理学的发展非常落后,认知科学的革命还没有发生。其二,弗洛伊德用的理论符号是19世纪的生物模式。 当我们改造术语时,我们的实践也产生了变革。

比如对解译技术的不同应用。。。。。

自体心理学的移情概念,相当部分的是一种合理的需要,而非如经典精神分析所认为的一概是扭曲,置换。


3)自体客体概念的提出,打开了理论进一步深化的大门:到底有多少种自体客体经验?除了科胡特的两极自体客体移情(理想移情和镜映移情),还有其他种类吗?
换句话说:我们可不可以进一步细分自体客体经验种类,好帮助我们,尤其新来者更好地神入? 这对临床来说,无疑是极为重要的。

是的,这恰是后自体心理学一些进一步的贡献。

我们开始用情感这个概念。自体客体经验的重要内涵之一是:来访者感到自己的各种混乱负面的情感被调节。。。。。。

4)关于认知和情感。

有好几种将此二者整合为一处的概念处理法:一种处理方法如巴史克。在他的情感概念中,早就将认知包含进去了。。。。。。

整合之后有什么有意义的结果?

想象个体的自我经验是个含情绪认知结合的整体,但这经验有深浅不同。深刻的神入是使来访者的深层的情感认知结合体被触及。我们可以叫它:“我们打开对方的经验有多深?” 

我们还可以把认知分成“热的认知”和“冷的认知”两种。

那些“冷的认知”,在心理治疗过程中意义有限。尤其是当治疗师陷入这种冷的认知的时候(这不是指治疗师需要始终努力保持MENTALIZATION之超然的内观之眼), 它或许会不知不觉地引导着来访者仅停留在这个冷的认知状态之中。假设来访者本来就是依恋理论中排斥型的,治疗师和客人两人会配合形成一个局面:治疗表面上可能出现一种来访者什么都已经明白整合的状态,但是不多久,他又故态复萌,或者说“我知道我应该如此,但是。。。。”令人头疼的“但是。。”。

“深深浸入式的神入”,关键要进入“热的认知”,也就是紧趋回应那最热的地方,那水面荡漾的地方,那七情上面的地方。。。

也就是情感的地方。

这就是以情感为聚焦的主体间性的后自体心理学。

.........................

   

自体客体是个什么概念呢?是个宽泛的概念。越了解中国的语境,我就越觉得还是换一种语言来说话吧:

让我做个比喻吧:大家都知道佛陀是个人,但佛陀又在我们心中,对吗? 佛陀这个人用他的八万四千法门(?)开启了不同根性人心中的佛性是吗? 那么这个“佛陀”一词就接近自体客体概念了。它是他者,一个人,但又在你心中,这不就是自体客体吗? 一个他者,和一个你心中的东西,呼应了,也许还不是被呼应,好像是你在他的影响下,突然就创造出来了一个东西,其实也是两人共同的东西。

再说个脑筋急转弯的比喻:如果佛陀转世今天,他可能就成了许多人本主义学派,自体心理学倾向的治疗师,而不是只是如今日中国的许多僧人一样。 。。。

(原创思想,转载请注明出处,呵呵)

自体心理学实践意义何在?其中之一在于它将精神分析理论和人本主义/存在主义思想之间建立起来一座桥梁!

看一个人本主义的词:“成长倾向,成长需要“。说得就是自体客体需要满足之后的状态。

如果说,旧精神分析是倾向于过去决定论的,而人本主义又是太注重未来实现倾向的,则以自体心理学为核心思想的一套整合治疗思维,就是兼具二者的。

这一切词语也许都不是第一位的,它们不过是实践的导航图。

关键是回到临床实践上想,这对我的实践意味着什么呢?

这就最好是在实践课中才说得清楚了。

(4月本人在上海的一个会议的一篇论文,杭州的一门实践课,将试图说明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