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池里设计舞台:秦朝的统治_高中历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1:21:00

 第一课时     秦朝的统治

 

一、单元框架:  公元前221年——公元220   封建大一统时期——秦汉

1、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2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25 历史上强大的封建王朝,汉武帝统治时期是西汉的强盛时期。

3、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 “光武中兴”出现强盛局面。

二、基础知识:一、秦朝的统一

思考:评价观点《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有其合理的一面(分裂中孕育着统一趋势);合之必分是错误的(统一是主流,是发展趋势);此观点错误之处在于未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1、历史条件   秦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客观:A、社会基础:社会生产力提高,各地经济文化交流的加强;华夏族和其它各族接触频繁,促进民族融合。                                     

      B、民心基础:长期战乱,人民厌恶战争,渴望统一                                  

C、政治基础:长期争霸战争,形成了局部统一                                  

      D、理论基础: 韩非子的法家思想

主观:①秦国经商鞅变法,实力强大,国富兵强,具备进行统一战争的条件

②嬴政的雄才大略。  A、任用外来人才  B、正确的战略和策略(近交远攻)

                              

2、统一过程:①灭六国(时间: 230年—前221年)→韩赵魏楚燕齐②平越族,设三郡,加强对西南地区的控制(灵渠:沟通 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是世界古老的人工运河之一)  ③击匈奴:取得河套地区,修筑万里长城   

 

思考:如何评价长城?⑴积极:①防御匈奴,保护了中原地区先进的经济文化②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③奠定了以后长城的基础,是中国文化的代表,是中国的象征。⑵消极:①是中国闭关自守的表现,阻碍了中原地区与北方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 ②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增加了人民负担,激化了社会矛盾

 

拓展:在一定时期里长城对保障中原地区的农业文明和人民的生命财产(汉代河西长城还保卫过丝绸之路的畅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历史也表明,长城并非双方不可逾越的防线。对中原王朝而言,长城的防卫作用必须和一个朝代强大的军事政治实力相结合才能发挥出来。中原王朝往往必须以强劲的武力远征塞外,或以高明的政治手段控制住草原各族,才能真正保证边疆的巩固。当任何一个中原王朝衰败之际,再坚固的城墙也无法阻挡得住北方的铁骑。

   长城并非只是各民族争战的舞台。长城内外农牧民族之间始终就既有矛盾冲突,也有密切的交流与融合。农业区与游牧区都各有自己所特有的产品,是对方所没有或缺少的。尤其是游牧经济,它无法生产许多必需的生活用品和工具,对农业区有更大的依赖性。中国古代北方民族不断冲击中原,除了统治集团的矛盾外,其生产结构的某些不合理也是重要的经济动因,掠夺战争往往是正常交往受到障碍后的必然结果。中原农业地区向游牧地区大量输出各种手工业晶、农产品和生产技术,支援和丰富了游牧地区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促使不少游牧民族的社会发展出现了飞跃和进步。游牧地区向中原提供的大量畜产品,对汉族社会也产生了深远影响。农业文明和牧业文明互相依存与交往,谁也离不开谁。这种深刻的内在联系是任何人工关塞所隔绝不了的。即使在战争期间,长城内外的贸易往来也一直没有中断过。在这个意义上说,长城又是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发展的一个历史见证。

 

3、统一结果: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幅员空前辽阔的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

 

4、秦朝疆域:                

 

5、统一意义:

归纳:秦统一的历史意义?提示“一个结束两个有利于” 结束了分裂割据局面;有利于社会秩序的安定和生产的发展;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从此,统一成为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1、秦朝建立:①时间:前221 ②建立者:秦王嬴政 ③都城咸阳 ④历史地位: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措施:政治方面:①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皇帝制度)②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制和行政机构  A、中央:三公九卿制(三公: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  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 太尉:负责管理军事     

B、地方: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县以下设乡,里等     C、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和郡县长官直接由皇帝任免

 

思考:郡县制与分封制的区别?同:实质上都是地方行政体制。异:郡县制是中央集权体制,分封制是地方分权体制。

分封制是奴隶社会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由分封建立起来的诸侯国,君在封国内有任免官吏、征收贡赋、建立军队等权力。分封制包含了分裂割据的因素,随着时间的推移,必然不利于国家的统一。

郡县制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发展起来的,郡守、县令均由最高统治者任命,必须执行中央政策和法令,代表中央管理所辖地区的人民、征收赋税、征发徭役兵役等,郡县制的推行巩固了封建国家的统一,有利于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分封制以血缘为纽带,官职是世袭的;郡县制不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其官吏由皇帝直接任命的

③颁布秦律   认识:1、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秦律集中体现了封建地主阶级的意志。2、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全国性的封建法典,对后世的法律制定有深远影响。3、但是在封建社会君主的意志是凌驾于法律之上的,我国从根本上仍属于人治社会。                                                 

 

 经济方面:思考:经济上的措施各起到的作用是什么?

 

①实行土地私有,按亩纳税:这是将商鞅变法中废除井田制的政策在全国推广,也是在全国范围内承认土地的私有,并给与法律肯定。有利于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同时编订户籍,按户征收兵役、徭役和赋税,保证了国家的收入和对人民的控制,成为封建国家统治人民的根本。从法律上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生产关系,维护了地主阶级的利益,巩固其统治;同时,也加重了人民的赋税、地租

②统一度量衡:度—长度、量—容量、衡—重量。全国有了统一的计量标准,有利于各地的经济交流。

③统一货币:改变了以往货币混乱的局面,便于携带、统计,便利了商品的交换和物资交流,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和国家统一;对后世的货币形制有重大的影响。

④统一车轨、修筑驰道:加强对广阔国土的控制,有利于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也显示了国家的强大。                    

 文化方面:思考:文化上的措施各起到的作用是什么?

①书同文:文字的统一,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文化的发展是统一政权的需要,推动了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后来社会上出现了更为简易的隶书。

②焚书坑儒:目的是加强思想控制,巩固中央集权,但摧残了文化,是历史上封建政权对知识分子的第一次迫害事件,引起了人民的不满,是秦暴政之一。一方面要肯定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结束了战国以来百家争鸣的局面);另一方面要强调实行这种文化专制主义,毁灭大批文化典籍,极大地摧残了文化,加速了秦的灭亡(实质:封建文化专制)

③以法为师、以吏为教:体现了法家思想的运用,有利于巩固封建统治。但严禁私学、实行愚民政策明显对社会不利。

                                   

3、作用:①积极方面:A、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B、有利于封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C、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和巩固发展国家的统一,以及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中华民族起了重要作用                                                                         

②消极方面:A、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使人民处境日趋恶劣;B、影响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自由活泼发展;

C、还容易导致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

拓展:对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认识?  概念: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包括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制度两个概念,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专制主义是指国家大事由皇帝独裁:主要是帝位终身制与皇位世袭制,即帝王一旦登基,终身为帝;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封建皇帝从决策到行使立法、司法、行政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中央集权是针对地方分权而言,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上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受制于中央政府。

 

产生原因:1)经济根源:封建经济的分散性,要求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定,保证生产力发展;2)政治根源:封建地主阶级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来维护自己的经济利益及镇压农民的反抗。3)思想根源:法家集权理论的影响。4)历史因素,商鞅变法建立县制,中央集权制初步确立。

主要内容: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

实质:地主阶级压迫以农民为主体的广大人民的工具。 主要特点:皇权的至高无上                                       

三、秦末农民战争1、爆发原因:(1)根本原因:暴政:①徭役重②刑罚酷③赋税重④土地兼并严重

2)直接原因:戍卒误期。

 

2、主要经过:①大泽乡起义:时间:前209  领导人:陈胜、吴广  建立政权:陈  张楚政权

 

             ②刘邦、项羽领导的秦末农民战争:背景:农民军在秦军进攻下,遭到巨大挫折,吴广、陈胜先后被部下杀害     结果:秦朝灭亡 

 

思考:苏洵在《六国论》中说“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西汉贾谊《过秦论》中说:“秦以区区之地,千乘之权,序八州而召同列,百有余年矣……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结合你对秦灭六国和秦朝灭亡原因的认识,分析评论苏洵和贾谊的观点。

 

秦统一原因   判断:苏洵的观点是错误的  原因:①人民渴望统一,秦灭六国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符合当时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最根本的原因);②秦商鞅变法较彻底,封建经济得到发展,秦国成为七国中势力最强大的国家(经济基础);③采用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的策略。   错误之处:六国纷纷向秦割地求和(赂秦)是六国灭亡的表面原因,苏洵将其看成是唯一原因。其灭亡的根本原因是分裂不符合人民的利益,且六国都不具备统一的实力,因此面对秦国强大攻势才纷纷割地求和,以求苟延残喘。   秦灭亡的根本原因是秦的暴政破坏了社会生产,激化阶级矛盾。       贾谊总结秦亡原因为“仁义不施”,如果仁义指统治者以德治民,爱惜民力,不误农时,减轻刑罚,则这一观点有合理之处。但贾谊站在地主阶级立场上将农民起义说成是“一夫作难”。                                         

3、历史意义:(性质及作用)①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战争②推翻了秦朝的暴虐统治③沉重打击了封建地主阶级④ 陈胜、吴广的首创精神,为历代农民树立了榜样 ⑤“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为汉初布衣将相局面的出现奠定基础 

                     

思考:如何评价秦始皇?【解析】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1)根据历史人物的活动;(2)评价人物的标准:是否顺应历史发展趋势;是否促进生产发展;是否符合人民利益。(3)看主流,客观评价其功过。

 

秦始皇是对中国历史做出过巨大贡献,产生过巨大影响的封建皇帝。他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灭六国统一中国,结束了长期以来诸侯割据的局面,有利于人民的生活安定和社会生产的发展,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他建立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产生深远影响;统一了全国的度量衡、货币、文字、车轨、驰道等,促进了各地经济文化交流,巩固了国家的统一;通过统一战争,扩大了疆域,使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当然,秦始皇又是统治残暴的皇帝。秦朝建立后,沉重的赋税,繁重的兵役、徭役,严酷的法律,给人民带来了无比的痛苦和极大的灾难;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实行愚民政策;“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死去。第二年,农民起义爆发。 但从当时的历史条件来看,功过相比,秦始皇功大于过。

归纳:秦朝的历史地位?1、完成了统一,建立了统一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2、开创的一系列巩固中央集权的制度和措施,为后世封建统治者所继承和改进3、秦朝因暴政灭亡的教训为汉初统治者所吸收,促成了西汉初年兴盛局面的出现4、秦朝修筑的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最雄伟的建筑之一,气势雄伟的秦始皇陵兵马俑是秦朝留下的重大财富。

 

 

 

 

 

“贞观之治”

1.    含义:在唐太宗统治时期,社会秩序比较安定,阶级矛盾相对缓和,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唐太宗的年号叫“贞观”(贞观年间为公元627~649年),历史上把这一时期比较清明的封建统治称为“贞观之治”。

 

 

对三民主义的评价

 

①三民主义较为全面地反映了半殖半封社会的矛盾,并试图以革命手段解决这些矛盾,它体现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的利益和经济要求,也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包括了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社会革命,三大内容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人民抗争探索的最高成就。它在与改良派的斗争中,在动员和组织群众推翻封建帝制,建立共和国的斗争中,起了巨大的作用。

②它是一个不彻底的民主主义革命纲领,它主张民族主义,但没有明确提出反帝的口号;它主张民权主义,但又不敢依靠广大工农群众;它主张民生主义,但不能发动广大贫苦农民通过自下而上的斗争,废除封建土地制度。这些决定了民主革命不可能完成使命,不能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毛泽东指出:“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即使在革命中,也不愿意同帝国主义完全分裂,并且他们同农村中的地租剥削有密切联系,因此他们就不愿和不能彻底推翻帝国主义.更加不愿和更加不彻底推翻封建势力。”

 

3.三大主义之间的关系

①三民主义中民权主义是核心,是民主革命的中心任务。②民族主义是前提,民生主义是发展。③民族、民生主义所存在的不足,制约着民权主义的真正实现,决定了辛亥革命的成败,是资产阶级革命派软弱性、妥协性的集中体现。

4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中国近代所出现的两次论战的异同

⑴第一次是指维新派与顽固派的论战,第二次是指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

⑵异:①第一次论战围绕着改革清朝体制进行,维新派要求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政体。第二次论战围绕着要不要推翻清朝政府,革命派明确提出用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

②第一次论战还围绕着文教进行,维新派提出提倡西学,改革教育制度的主张。第二次论战更广泛深刻,革命派不仅提出实行民主政治,还提出改变封建土地制度的革命主张。

⑶同:两次论战都围绕着要不要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而展开,都是一次思想的解放潮流。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思想、运动的传播和开展。

临时约法: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具有反封建专制的进步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