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公园占地排名:中国传统文化常识(终极版)~~(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2:48:07
   语文常识(一)

  1. 第一位女诗人是:蔡琰(文姬)

  2. 第一位女词人是:李清照

  3. 第一部词典是:尔雅

  4. 第一部大百科全书是:永乐大典

  5. 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

  6. 第一部文选:昭明文选

  7. 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

  8. 第一部神话集:山海经

  9. 第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世说新语

  10. 第一部文言志怪小说集:搜神记

  11. 第一部语录体著作:论语

  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12. 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

  13. 第一部断代史:汉书

  14. 第一部兵书:孙子兵法

  15. 文章西汉两司马:司马迁.司马相如

  16. 乐府双璧:木兰词 孔雀东南飞,加上《秦妇吟》为乐府三绝

  17. 史学双璧:史记 资治通鉴

  18. 二拍: 初刻拍案惊奇 二刻拍案惊奇 (凌蒙初)

  19. 大李杜:李白 杜甫 小李杜: 李商隐 杜牧

  20. 中国现代文坛的双子星座:鲁迅 郭沫若

  21. 三不朽:立德 立功 立言

  22. 三代: 夏 商 周

  23. <<春秋>>三传: 左传 公羊传 谷梁传

  24. 三王: 夏禹 商汤 周公

  25. 三山: 蓬莱 方丈 瀛洲

  26. 三教: 儒 释 道

  27. 三公: 周时,司马 司徒 司空//西汉,丞相 太尉 御史大夫

  清明,太师 太傅 太保

  28. 三曹: 曹操 曹丕 曹植

  29. 公安三袁:袁宗道 袁宏道 袁中道

  30. 江南三大古楼:湖南岳阳楼 武昌黄鹤楼 南昌滕王阁

  31. 岁寒三友: 松 竹 梅

  32. 三辅: 左冯翊 右扶风 京兆尹

  33. 科考三元: 乡试,会试,殿试和自的第一名(解元,会元,状元)

  34. 殿试三鼎甲:状元 榜眼 探花

  35. 中国三大国粹: 京剧 中医 中国画

  36. 三言: 喻世明言 警世通言 醒世恒言(冯梦龙)

  37. 儒家经典三礼:周礼 仪礼 礼记

  38. 三吏:新安吏 石壕吏 潼关吏

  39. 三别: 新婚别 垂老别 无家别

  40. 郭沫若 “女神“三部曲:女神之再生 湘果 棠棣之花

  41. 茅盾“蚀“三部曲: 幻灭 动摇 追求

  农村三部曲: 春蚕 秋收 残冬

  42. 巴金“爱情“三部曲: 雷 电 雨

  “激流“三部曲: 家 春 秋

  43. 第一部国别史:国语

  44. 第一部记录谋臣策士门客言行的专集:国策 战国策

  45. 第一部专记个人言行的历史散文: 晏子春秋

  46. 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屈原

  47. 第一首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357句,1785字)

  48. 第一部文学批评专著: <<典论。论文>>(曹丕)

  49. 第一位田园诗人: 东晋,陶渊明

  50. 第一部文学理论和评论专著:南北朝梁人刘勰的<<文心雕龙>>

  51. 第一部诗歌理论和评论专著:南北朝梁人钟嵘的<<诗品>>

  52. 第一部科普作品,以笔记体写成的综合性学术著作:北宋的沈括的<<梦溪笔谈

  53. 第一部日记体游记:明代的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记>>

  54. 第一位女词人,亦称“一代词宗“:李清照           语文常识(二)

  1. 我国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 儒林外史

  2. 我国第一部介绍进化论的译作:严复译的赫胥黎的<<天演论>>,他是一个由不懂外,却成了翻译家的人。

  3. 我国第一部个人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4. 我国新文学史上第一篇短篇小说是:狂人日记

  5. 第一位开拓“童话园地“的作家是:叶圣陶

  6. 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神话小说:西游记

  7. 第一篇报告文学作品是:(夏衍)包身工

  8. 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老舍 。其作品是; 龙须沟

  9. 先秦时期的两大显学是:儒 墨

  10. 儒家两大代表人物是:孔丘和孟子,分别被尊至圣和亚圣。

  11. 唐代开元,天宝年间,有两大词派,: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以王维,孟在为代表的其风格,前者雄浑豪,后者恬淡疏朴

  12. 常把宋词分为豪放,婉约两派。前者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后者以柳永,周邦彦,李清照为代表。

  13. “五四“新文化运动高举的两面大旗:反对旧礼教,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

  14. 两篇<<狂人日记>>的作者分别是:俄罗斯的果戈里我国的鲁迅

  15. 世界文学中有两大史诗:伊利亚特 奥德赛

  16. 佛教三宝是:佛(大知大觉的) 法(佛所说的教义)僧(继承或宣扬教义的人)

  17. 三从四德中三从:未嫁从父 既嫁从夫 夫死从子

  四德:妇德 妇言 妇容 妇功//品德 辞令 仪态 女工

  18.初伏,中伏,末伏统称三伏。夏至节的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的第一天,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的第一天,立秋节后的第一个庚日是末伏的第一天。初伏,末伏后十天,中伏十天或二十天。

  19.三纲五常:三纲:父为子纲 群为臣纲 夫为妻纲

  五常:仁 义 礼 智 信

  20.三姑六婆:三姑:尼姑 道姑 卦姑

  六婆:媒婆 师婆(巫婆) 牙婆 虔婆 药婆 接生婆

  21.三皇五帝:三皇:伏羲 燧人 神农

  五帝:黄帝 颛琐 帝喾 尧 舜

  22.三教九流:三教:儒 道 释

  九流:儒家 道家 阴阳 法 名 墨 纵横 杂 农

  23.三山五岳:东海里的三座仙山:瀛洲、蓬莱、方丈;

  五岳:东岳泰山 南岳衡山 西岳华山 北岳恒山 中岳嵩山

  24.三性:祭祀用的牛羊猪(太牢)(无牛为少牢)

  25.三一律:欧洲古典广义戏剧理论家所制定的戏剧创作原则,就是地点一致,时间一致,情节一致。

  26.佛教三昧:止息杂虑,心专注于一境。(修行方法之一)

  27.佛教三藏:总说根本教义为经,述说戒律为律,阐发教义为论(通晓三藏的叫三藏法师)

  28.三省六部:三省: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

  六部:吏 户 礼 兵 刑 工

  29.三苏:苏洵 苏轼 苏辙 三军:上中下//左中右//海陆空

  30.三吴:吴郡 吴兴 会稽(丹阳) 三国:魏 蜀 吴

  31.三秦:雍王(西) 塞王(东) 瞿王(陕西北)

  32.三楚:港陵-南楚 吴-东楚 彭城-西楚

  33.三原色:红 绿 蓝

  34.三坟五典:三坟:伏羲 神农 黄帝

  五典:少昊 颛顼 高辛 唐尧 虞 舜

  35.三体石经:尚书 春秋 左传//古文 小篆 汉隶三种字体书写         语文常识(三)

  1.经典四书:大学 中庸 孟子 论语

  2.四大类书:太平御览 册府元龟 文苑英华 全语文

  3.战国四君:齐国的孟尝君 赵国的平原君 楚国的春申君 魏国的信陵君

  4.初唐四杰:王勃 杨炯 卢照邻 骆宾王

  5.北宋文坛四大家:王安石 欧阳修 苏轼 黄庭坚

  6.元曲四大家:关汉卿 马致远 白朴 郑光祖

  7.明代江南四大才子:唐伯虎 祝枝山 文徵明 周文宾

  8.北宋四大书法家:苏轼 黄庭坚 米芾 蔡襄

  9.楷书四大家:唐-颜真卿 柳公权 欧阳洵 元-赵孟頫\

  10.书法四体:真(楷) 草 隶 篆

  11.文房四宝:湖笔 微墨 宣纸 端砚

  12.中国四大藏书阁:北京的文渊阁 沈阳文溯阁 承德文津阁 杭州文澜阁

  13.古代秀才四艺(文人雅趣):琴 棋 书 画

  14.国画四君子:梅 兰 竹 菊

  15.书四库:经 史 子 集

  16.兄弟四排行:伯(孟) 仲 叔 季

  17.五胡:匈奴 鲜卑 羯 氐 羌

  18.五花:金菊花-卖花女 木棉花-街上为人治病的郎中 水仙花-酒楼上的歌女 火辣花-玩杂耍的 土牛花-某些挑夫

  19.八门:巾-算命占卦的 皮-卖草药的 彩-变戏法的 挂-江湖卖艺的 平-说书评弹的 团-街头卖唱的 洞-搭蓬扎纸的聊-高台唱戏的

  20.竹林七贤:嵇康 阮籍 山涛 向秀 阮咸 王戎 刘伶

  21.建安七子:孔融 陈琳 王粲 徐千 阮瑀 应瑒 刘桢

  22.七政(七纬):日 月 金 木 水 火 土

  23.战国七雄:赵 魏 韩 齐 秦 楚 燕

  24.七情:喜 怒 哀 惧 爱 恶 欲

  25.七大古都:北京 西安 洛阳 开封 南京 杭州 安阳

  26.神话八仙:铁拐李 汉钟离 张果老 何仙姑 蓝采和 吕洞宾 韩湘子 曹国舅

  27.唐宋散文八大家:韩愈 柳宗元 欧阳修 苏洵 苏轼 苏辙 王安石 曾巩

  28.文起八代之衰中的八代:东汉 魏 宋 晋 齐 梁 陈 隋

  29.四时八节中的八节指:立春 春分 立夏 夏至 立秋 秋分 立冬 冬至

  30.八卦:乾 坤 震 巽 坎 离 艮 兑分别象征天 地 雷 风 水 火 山 泽

  31.八股文中的八股:破题 承题 起讲 入手 起股 中股 后股 束股

  32.扬州八怪指;汪士慎 李鳝 金农 黄慎 高翔 郑燮 罗聘

  33.九州指:冀 兖 青 荆 扬 梁 雍 徐 豫

  34.九族指:高祖 曾祖 祖父 父 本身 子 孙 曾孙 玄孙

  35.九章指:惜诵 涉江 哀郢 抽思 怀沙 思美人 惜往日 橘颂 悲回风

  36.九歌指:东皇太一 云中君 湘君 湘夫人 大司命 少司命 东君 河伯 山鬼国殇 礼魂

  37.十家指;九流加上小说家

  38.中国历史上十女诗人指:班婕妤(班固之祖姑) 蔡琰 左芬(左思之妹) 苏惠谢道韫 鲍令晖(鲍照之妹) 薛涛 李清照 朱淑贞秋瑾

  39.中国十大古典悲剧:《窦娥冤》 《赵氏孤儿》 《精忠旗》 《清忠谱》《桃花扇》《汉宫秋》《琵琶记》《娇红记》《长生殿》《雷峰塔》

  40.中国十大古典喜戏:《救风尘》《玉簪记》《西厢记》《看钱奴》《墙头马上》《李逵负荆》《幽阁记》《中山狼》《风筝误》

  41.十天干: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42.中国十部著名歌剧:《白毛女》《王贵和李香香》《小二黑结婚》《刘胡兰》《洪湖赤卫队》《草原之歌》《红霞》《刘三姐》《红珊瑚》《江姐》

  43.十二地支: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44.十二生肖:鼠 牛 虎 兔 龙 蛇 马 羊 猴 鸡 犬 猪

  45.十二时:夜半 鸡鸣 平旦 日出 食时 隅中 日中 日昳 脯时 日入 黄昏 人定

  46.十二律:黃鐘 大吕 太簇 夹钟 姑洗 仲吕 蕤宾 林钟 夷则 南吕 无射 应钟

  47.十三经:《易经》《尚书》《诗经》《周礼》《仪礼》《左传》《礼记》《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孟子》《孝经》《尔雅》

  48.七夕指:七月七日

  49.十恶不赦中的十恶指:谋反 谋大逆 谋叛 恶逆 大道 大不敬 不孝 不睦 不义 内乱         语文常识(四)

  1. 佛教四大名山:五台山 峨眉山 普陀山 九华山

  2. 中国四大发明:指南针 造纸术 印刷术 火药

  3. 中医四诊: 望 闻 问 切

  4. 戏曲四行当:生 旦 净 丑

  5. 道教四大名山:湖北武当山 江西龙虎山 四川青城山 安徽齐云山

  6. 四大石窟:云冈石窟 龙门石窟 麦积山石窟 敦煌莫高窟

  7. 黄山四绝:奇松 怪石 云海 温泉

  8. 泰山四大奇观:旭日东升 晚霞反照 黄河金带 云海玉盘

  9. 中国四大名楼;岳阳楼 黄鹤楼 腾王阁 太白楼

  10. 四大古典小说:《三国演义》 水浒传 西游记 红楼梦

  11. 四大谴责小说:官场现形记(李宝嘉) 二年目睹之怪现状(吴研人) 老残游记(刘鄂) 孽海花(曾朴)

  12. 民间四大传说: 牛郎织女 孟姜女寻夫 梁山伯与祝英台 白蛇与许仙

  13. 古代四美女:西施(沉鱼) 王昭君(落雁)貂禅(闭月) 杨玉环(羞花)

  14. 古代四美:音乐 珍味 文章 言谈/ / 良晨 美景 赏心 乐事

  15. 苏门四学士:黄庭坚 秦观 曾补之 张来

  16. 四史: 史记 汉书 君汉书 三国志

  17. 历史上四大书院:庐山白鹿洞 长沙岳麓 衡阳石鼓

  18. 商丘应天府

  19. 古代祥瑞四灵:龙 凤 麒麟 龟

  20. 宋中兴四诗人:陆游 杨万里 范大成 尤袤

  21. 科考四级及录取者称谓:院试-秀才 乡试-举人 会试-贡生 殿士-进士

  22. 千古文章四大家:韩愈 柳宗元 欧阳修 苏洵 苏轼

  23. 有很高史学和文学价值的三史:史记 汉书 后汉书

  24. 三班父子:班彪 班固 班昭

  25. 三书指: 魏书 蜀书 吴书 后人将其合为一本称三国志。

  26. 左思的三都赋指:蜀都赋(成都) 吴都赋(南京) 魏都赋(邺)

  27. 南朝三谢: 谢灵运 谢惠连 谢眺

  28. 三瘦词人指:李清照 三个名句是:

  29.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30. 知否,知否?应是肥红瘦。

  31. 新来瘦,非千病酒,不是悲秋。

  32. 旧书塾使用的三种教本简称为三百千指:三字经 百家姓 千字文

  33. 郑板桥(郑燮)的三绝指:绘画 诗作 书法

  34. 鲁迅的三部短篇小说集:《呐喊》 《彷徨》 《故事新编》

  35. 我国当代文学史上的三大散文作家是:刘白羽 杨朔 秦牧

  36. 高尔其的自传体三部曲是:《童年》 《在人间》 《我的大学》

  37. 世界作品中三大吝啬鬼指:老葛朗台 夏洛克 泼留希金

  38. 老舍小说《四世同堂》也是三部曲指:《惶惑》 《偷生》 《饥荒》

  39. 我国古代有四个大城市称四京:东京-汴梁 西京-长安 南京-金陵 北京-顺天

  40. 汉字的字音的四种音调叫四声指:平 上 去 入 现代则分为:阴平 阳平 上声 去声

  41. 元末明初吴中四杰:高启 杨基 张羽 徐贲

  42. 元杂剧的四大爱情剧:《荆钗记》 《白兔记》 《拜月亭》 《杀狗记》        语文常识(五)

  1. 英国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哈姆雷特》《李尔王》《奥赛罗》《麦克佩斯》

  2. 四言诗是:我国汉代以前最通行的诗歌形式,通章或通篇每句四字。

  3. 四体不勤中的四体指:人的四肢

  4. 四大皆空是指:(佛语)地水火风组成的宇宙四种元素

  5. 管仲把礼义廉耻四道德看作治国的四个纲。

  6. 四六文指;骈文的一种,全篇多以四字或六字相间为句,盛行于南朝。

  7. 春秋五霸指:齐桓公 晋文公 楚庄公 秦穆公 宋襄公

  8. 五等爵位指:公爵 候爵 伯爵 子爵 男爵

  9. 五经:诗 书 礼 易 春秋

  10. 五行:金 木 水 火 土 //仁 义 礼 智 信

  11. 五常(五伦):君臣 父子 兄弟 夫妇 朋友

  12. 五教:父义 母慈 兄友 弟恭 子孝

  13. 五音:宫 商 角 徵 羽

  14. 五刑:(隋前)墨 劓 刖 宫 大辟(隋后)笞 杖 徒 流 死

  15. 死的五称:天子-崩 诸候-薨 大夫-卒 士-不禄 平民-死

  16. 唐代五大书法家:柳公权 颜真卿 欧阳洵 褚遂良 张旭

  17. 五大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本游记》《红楼梦》《金瓶梅》

  18. 五谷:稻 麦 黍 菽 麻

  19. 五彩:青 黄 红 白 黑

  20. 唐代以后的五代指:后梁 后唐 后晋 后汉 后周

  21. 五帝:黄帝 颛顼 帝喾 唐尧 虞舜

  22. 五毒:蝎 蛇 蜈蚣 壁虎 蟾蜍

  23. 五更与时钟的对应是:一更(19-21) 二更(21-23) 三更(23-1) 四更(1-3) 五更(3-5)

  24. 五官:耳 目 口 鼻 身

  25. 新中国五位语言大师:郭沫若 茅盾 巴金 老舍 赵树理

  26. 五荤:(佛语)大蒜 韭菜 薤 葱 兴渠

  27. 五岭:越城岭 都庞岭 萌渚岭 骑田岭 大庾岭

  28. 五味:甜 酸 苦 辣 咸

  29. 五香:花椒 八角 桂皮 丁香花蕾 茴香子

  30. 五脏:心 肝 脾 肺 肾

  31. 五陵:高祖长陵 惠祖安陵 景帝阳陵 武帝茂陵 昭帝平陵

  32. 五湖:洞庭湖 鄱阳湖 太湖 巢湖 洪泽湖

  33. 四大洋:太平洋 大西洋 印度洋 北冰洋

  34. 六艺经传指:诗 书 礼 易 乐 春秋

  35. 通五经贯六艺中的六艺指:礼 乐 书 数 射 御

  36. 造字六书:象形 指示 会意 形声 转注 假借

  37. 诗经六义措:风 雅 颂 赋 比 兴

  38. 六部;户部 吏部 礼部 兵部 刑部 工部

  39. 六亲;父 母 兄 弟 妻 子

  40. 古代婚嫁六礼:纳采 问名 纳吉 纳徵 清期 亲迎

  41. 六朝;吴 东晋 宋 齐 梁 陈都建都建康,史称六朝。

  42. 六畜:马 牛 羊 狗 猪 鸡

  43. 苏门六君子:黄庭坚 秦观 晁补之 张来 陈师道 李麃

  44. 六甲:六十甲子//甲子 甲寅 甲辰 甲午 甲申 甲戌//妇女怀孕

  45. 六尘佛教名词)声 色 香 味 触 法六种境界

  46. 六合:天 地 (上下) 东 西 南 北

  47. 佛教六根佛教名词)眼 耳 鼻 舌 身 意

  48. 科举考试中的五魁:各级考试的第一名        古典知识

  A 在中国礼仪上,所谓不孝有三,是指:一、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不娶妻生子,断绝后代,这是孟子所说的最大的不孝);二、 阿谀曲从,陷亲不义(一味顺从,见父母有过错而不劝说,使他们陷入不义之中);三、家贫亲老,不为禄仕(家境贫穷,父母年老,自己却不去当官吃俸禄来供养父母)。

  B 人有三急:心急,手急,性急;

  C 七情六欲:一般地说,七情指的是:喜、怒、哀、惧、爱、恶、欲;在医七情指的是喜、怒、忧、思、悲、惊、恐; 六欲一般指的是生、死、耳、目、口、鼻;在佛家六欲指的是色欲、形貌欲、威仪姿态欲、言语音声欲、细华欲、人想欲 ;

  D 胡说八道:原指「胡人」到内地讲解佛经。

  胡,中国古代对西、北部少数民族的称呼。胡说∶胡人说讲。八道:不信佛的人认为,胡人讲解佛经是说荒诞之言。胡人讲解佛经八圣道简作“胡说八道”。故后世以胡说、胡说八道,一派胡言等词语喻不可信。今泛指一切没有根据的说法。

  E 五大三粗:“五大”是指双手双脚大再加上头大;“三粗”指腿粗,腰粗,脖子粗;

  F 六亲不认:当今“六亲”泛指亲属。其实历史上“六亲”有特定的内容,其代表性的说法有三种:一、据《左传》,六亲指父子、兄弟、姑姐(父亲的姐妹)、甥舅、婚媾(妻的家属)及姻亚(夫的家属)。二、据《老子》说,以父子、兄弟、夫妇为六亲。三、据《汉书》说,以父、母、兄、弟、妻、子为六亲。后人比较赞同第三种说法,因为此说在血缘和婚姻关系中是最亲近的。

  G 五毒俱全:蛇、蝎、蜈蚣、壁虎、蟾蜍五种动物为五毒,人的五毒是吃、喝、嫖、赌、抽。

  H 三长两短:“三长两短”通常用来指意外灾祸,民间多作“遇难”、“死亡”等讳词。

  “三长两短”和以前的人死亡入棺木有关。棺木是用六片木材拼凑的。棺盖、棺底、左梆、右梆这四片是长木材;前头、后尾这两片是方形的短木材。为什么不叫四长两短?因为尸体入棺木后才上棺盖,所以只称三长。“三长两短”作为死的别称流传的范围越来越宽广,便由俗语转为成语了。

  另解:《礼记·檀弓上》有如下记载:“棺束,缩二,衡三;衽,每束一。”

  “棺束者,古棺木无钉,故用皮束合之。缩二者,缩纵也。纵束者二行也。衡三者,横束者三行也。衽(rèn),每束一者。衽,小要也,其形两头广,中央小也。既不用钉棺,但先凿棺边及两头合际处作坎形,则以小要连之令固,并相对每束之处以一行之衽连之,若竖束之处则竖著其衽以连棺盖及底之木,使与棺头尾之材相固。汉时呼衽为小要也。”

  也就是说,古时棺木不用钉子,用皮条把棺材底与盖捆合在一起。横的方向捆三道,纵的方向捆两道。横的方向木板长,纵的方向木板短,“三长两短”即源于此。衽原本指衣服的缝合处,此指连接棺盖与棺底的木楔,两头宽中间窄,插入棺口两旁的坎中,使盖与棺身密合。衽与皮条联用,就是为了紧固棺盖。发展到后来用钉子钉棺盖,既方便又快捷,衽也就逐渐被淘汰。三长两短的捆棺材皮条也随之消失,但这个词语却一直流传下来,在现代汉语中也经常使用。

  I 十恶不赦:指罪大恶极,不可饶恕。魏晋南北朝时期,历代都进行了法律法典的编纂,而在这些法律法典中,比较有影响的有魏时的《魏律》,北朝时的《齐律》,而后来据说的“十恶”最早也就出现在《齐律》中,当时称为“重罪十条”。   

  重罪十条把这十条罪行称为“十恶”,并且规定绝不赦免,到了隋唐就正式形成了“十恶不赦”的说法,所以说隋唐“十恶不赦”实出自于《齐律》的“重罪十条”。它的主要内容有:1、谋反,这历来都被视为十恶之首;2、谋大逆。指毁坏皇家的宗庙、陵寝、宫殿的行为;3、谋叛。谋叛是指叛逃到其它敌对国家;4、恶逆。指打杀祖父母、父母以及姑、舅、叔等长辈和尊亲;5、不道,无道。 6、大不敬。偷盗皇帝祭祀的器具和皇帝的日常用品,伪造御用药品以误犯食禁;7、不孝。指咒骂、控告以及不赡养自己的祖父母、父母。祖、父辈死后亡匿不举哀,丧期嫁娶作乐;8、不睦。9、不义。指殴打、杀死长官(一般指州县长官),丈夫死后不举哀并作乐改嫁等。10、内乱。指与祖父、父亲的妾通奸。

  唐《永徽律》所列举十恶与隋同。此后,除元代将十恶改为“诸恶”之外,明、清两代均将“十恶”列入刑律名例篇。现今十恶多为泛指。

  J 三姑六婆: 三姑为尼姑、道姑、卦姑;六婆为牙婆、媒婆、师婆、虔婆、药婆、稳婆。

  K 五光十色:五光:红、黄、蓝、白、黑。十色:赤、橙、黄、绿、青、蓝、紫、黑、白、外加一个透明。

  L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四体:四体指双臂双腿。“五体投地”中五体是加上头。

  五谷:一说是黍、稷、麦、菽、稻;一说是黍、稷、麦、菽、麻。        中国古代名著百句经典名言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刘备语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论语》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

  译:同心协力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11.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

  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12.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

  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

  14.言必信 ,行必果。 ——《论语》

  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

  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17.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

  译: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1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

  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19.不怨天,不尤人。 ——《论语》

  译:遇到挫折与失败,绝不从客观上去找借口,绝不把责任推向别人,后来发展为成语“怨天尤人”。

  20.不迁怒,不贰过。 ——《论语》

  译:犯了错误,不要迁怒别人,并且不要再犯第二次。

  21.小不忍,则乱大谋。 ——《论语》

  译:不该干的事,即使很想去干,但坚持不干,叫“忍”。对小事不忍,没忍性,就会影响大局,坏了大事。

  22.小人之过也必文。 ——《论语》

  译:小人对自己的过错必定加以掩饰。

  23.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论语》

  译: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就是真的过错了。

  24.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论语》

  译:君子致力于根本,确立了根本,“道”也就自然产生。

  25.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论语》

  译:君子认为说得多做得少是可耻的。

  26.三思而后行。 ——《论语》

  译:每做一件事情必须要经过反复的考虑后才去做。

  27.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

  译:坏事做得太多,终将自取灭亡。

  28.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译:人都有可能犯错误,犯了猎误,只要改正了仍是最好的人。

  29.不以一眚掩大德。 ——《左传》

  译:评价一个人时,不能因为一点过失就抹杀他的功劳。

  30.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中庸》

  译:人家一次就学通的,我如果花上百次的功夫,一定能学通。人家十次能掌握的,我要是学一千次,也肯定会掌握的。

  31.知耻近乎勇。 ——《中庸》

  译:知道什么是可耻的行为,那就是勇敢的好表现。

  32.以五十步笑百步。 ——《孟子》

  译:以为自己的错误比别人的小,缺点比别人少而沾沾自喜。

  33.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孟子》

  译:君子最大的长处就是用高尚、仁义的心去对待别人。

  34.人皆可以为尧舜。 ——《孟子》

  译:只要肯努力去做,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大圣人。

  35.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韩非子》

  译:千里大堤,因为有蝼蚁在打洞,可能会因此而塌掉决堤;百尺高楼,可能因为烟囱的缝隙冒出火星引起火灾而焚毁。

  36.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诗序》

  译:提出批评意见的人,是没有罪过的。听到别人的批评意见要仔细反省自己,有错就改正,无错就当作是别人给自己的劝告。

  37.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 ——《孔子家语》

  译:好的药物味苦但对治病有利;忠言劝诫的话听起来不顺耳却对人的行为有利。

  38.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明代谚语

  译:一句良善有益的话,能让听者即使在三冬严寒中也倍感温暖;相反,尖酸刻薄的恶毒语言,伤害别人的感情和自尊心,即使在六月大暑天,也会让人觉得寒冷。

  39.千经万典,孝悌为先。 ——《增广贤文》

  译:千万种经典讲的道理,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是最应该先做到的。

  40.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 ——《增广贤文》

  译:好事坏事都是自己做的,灾祸幸福也全是由自己的言行招来的。

  4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

  译: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不会感到迷茫,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疲倦而没有收获。

  4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

  译: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应当说不知道,不弄虚作假,这才是明智的行为。

  43.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

  译:事业或学业的成功在于奋发努力,勤勉进取。太贪玩,放松要求便会一事无成;做人行事,必须谨慎思考,考虑周详才会有所成就。任性、马虎、随便只会导致失败。

  44.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明·朱熹

  译:用心思考,用眼仔细看,有口多读,三方面都做得到位才是真正的读书。

  45.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

  译:努力学习却不感到满足,教导别人不感到厌倦。

  46.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劝学》

  译:不把半步、一步积累起来,就不能走到千里远的地方,不把细流汇聚起来,就不能形成江河大海。

  47.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唐·王之涣《登颧雀楼》

  译:想看到更远更广阔的景物,你就要再上一层楼。想学到更多更深的知识,你就要比原来更努力。

  48.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 ——《警世通言》

  译:尽管你是一个强者,可是一定还有比你更强的人,所以不要在别人面前骄傲自满,自己夸耀自己。

  4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

  译:玉石不经过雕琢,不能成为有用的玉器;人不经过学习,就不懂得事理。

  50.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劝学》

  译:年轻的时候不知道抓紧时间勤奋学习,到老了想读书却为时已晚。

  51.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 ——林逋《省心录》

  译:知道自己的不足并努力学习就是聪明的人,不好问又骄傲自满的人是可耻的。

  52.学不可以已。 ——《荀子》

  译: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53.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论语》

  译:学过的知识,在适当的时候去复习它,使自己对知识又有了新的认识,这不是令人感到快乐的事吗?

  54.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

  译:学了新的知识又常常温习已学过的知识,不断地学习,温习,学问和修养一定会很快得到提高,这样的人就可以成为老师了。

  55.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唐·杜甫

  译:读书读得多,写起文章来就会笔下生花,像有神助一样。

  56.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

  译:年轻时不努力学习,年老了只能后悔、叹息。

  57.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三国志》

  译:读书必须反复多次地读,这样才能明白书中所讲的意思。

  58.学而不化,非学也。 ——宋·杨万里

  译:学习知识但不能灵活运用,不能称为学习。

  59.好学而不贰。 ——《左传》

  译:爱好学习但不三心二意。

  60.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论语·秦伯》

  译:学习知识时生怕追不上,追上了又害怕再失去。

  61.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 ——《尚书》

  译:人如果不学习,就像面对墙壁站着,什么东西也看不见。

  62、知而好问,然后能才。 ——《荀子》

  译:聪明的人还一定得勤学好问才能成才。

  63、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 ——晋·葛洪

  译:学问的渊博在于学习时不知道厌倦,而学习不知厌倦在于有坚定的目标。

  64.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 ——黄睎

  译:学习知识不能从中明白一些道理,这和不学习没什么区别;学到了道理却不能运用,这仍等于没有学到道理。

  65.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宋·苏轼

  译:广泛阅读,多了解古今中外的人和事,把其中好的部分牢牢记住;积累了大量的知识材料,到需要用时便可以很自如恰当地选择运用。

  66.差之毫厘,缪以千里。 ——宋·陆九渊

  译:做任何事情,开始一定要认真地做好,如果做差了一丝一毫,结果会发现相差很远。

  67.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晋·陶渊明

  译:美好的青春年华过去了就不会再来,一天不可能有两个早晨,要珍惜时光啊!

  68、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左传》

  译:文章讲的内容或题材都很好,可表达不适当,那么欣赏的人就不会很多,难以传播千古。

  69.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 ——顾炎武

  译:学习时不要在渊博浩翰的知识面前感到自卑,也不能因为学到一点点知识而骄傲自满。

  70.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中庸》

  译:勤奋好学就接近智,做任何事情只要努力就接近仁,懂得了是非善恶就是勇的一种表现。

  71.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陈廷焯

  译:知识总是在运用时才让人感到太不够了,许多事情如果不亲身经历过就不知道它有多难。

  72、笨鸟先飞早入林,笨人勤学早成材。 ——《省世格言》

  译:飞得慢的鸟儿提早起飞就会比别的鸟儿早飞入树林,不够聪明的人只要勤奋努力,就可以比别人早成材。

  73.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增广贤文》

  译:勤奋是登上知识高峰的一条捷径,不怕吃苦才能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遨游。

  74.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增广贤文》

  译:学习要不断进取,不断努力,就像逆水行驶的小船,不努力向前,就只能向后退。

  75.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

  译: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人类的知识是无限的。

  76.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明·顾炎武

  译:国家的兴旺、衰败,每一个人都负有很大的责任。

  77.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译:逆境能使人的意志得到磨炼,使人更坚强。相反,时常满足于享受,会使人不求上进而逐渐落后。

  78.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游《病起书怀》

  译:虽然自己地位低微,但是从没忘掉忧国忧民的责任。

  79.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 ——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译:自古以来,谁都难免会死的,那就把一片爱国的赤胆忠心留在史册上吧!

  8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译:为国家分忧时,比别人先,比别人急;享受幸福,快乐时,却让别人先,自己居后。

  81.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 ——唐·岑参《关人赴安西》

  译:从小就想着报效祖国,而不是想着要封侯当官。

  82.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 ——明·吕坤《呻吟语·卷上》

  译:对国家有利的事情要勇敢地去做,就算有死亡的危险也不躲避。

  83.一寸山河一寸金。 ——金·左企弓语

  译:祖国的每一寸山河比一寸黄金还要宝贵,是绝不能让给外人的。

  84.欲安其家,必先安于国。 ——武则天

  译:如果想建立个人幸福的小家,必须先让国定安定,繁荣起来。

  8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三国·曹植《白马篇》

  译:在国家有危难的时候要敢于挺身而出,把死当作回家一样。

  86.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明·顾宪成

  译:风声、雨声、琅琅读书声,都进入我们的耳朵,所以,作为一个读书人,家事、国事,天下的事情,各种事情都应该关心,不能只是死读书。

  87.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宋·李清照《夏日绝句》

  译:活着的时候要做英雄,死后也要当英雄。

  88.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 ——《晏子春秋》

  译:对于国家有利的事就要热心地去做,对国家有害的事就要憎恶它,远离它。89.读书本意在元元。 ——宋·陆游

  译:读书的目的应该是掌握了知识后为社会和大众服务,而不是为了自己的升官发财。

  90.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 ——宋·文天祥

  译:历史上许多忠臣义士,在国家有难时,他们的节操就显现出来,一个个名垂史册。

  91.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诗经》

  译:想起父母,做子女的是多么为他们感到心痛啊!他们生我育我,花费了多少辛勤的劳动啊!

  92.报国之心,死而后已。——宋·苏轼

  译:报效祖国的志向到死都不会变。

  93.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 ——三国·曹植《求自诚表》

  译:忧虑国家大事忘记小家庭,为拯救国家危难而捐躯献身,这都是忠臣的志向。

  94.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 ——汉·陈蕃语

  译:有志气的人活在世上,应当敢于跟各种不利于国家的行为作斗争,哪能只满足于处理好自己小家的小事呢?

  95.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

  译:君子之间的交往,像水一样的平淡、纯净,这样的友谊才会持久;往小人之间的交像甜酒一样的又浓又稠,但不会长久。

  9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

  译:尊敬、爱戴别人的长辈,要像尊敬、爱戴自己长辈一样;爱护别人的儿女,也要像爱护自己的儿女一样。

  97.见侮而不斗,辱也。 ——《公孙龙子》

  译:当正义遭到侮辱、欺凌却不挺身而出,是一种耻辱的表现。

  98.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 ——《后汉书》

  译:人们都认为只有获取别人的东西才是收获,却不知道给予别人也是一种收获。

  99.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汉·司马迁《史记》

  译:人终究免不了一死,但死的价值不同,为了人民正义的事业而死就比泰山还重,而那些自私自利,损人利已的人之死就比鸿毛还轻。

  100.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增广贤文》

  译:羊羔有跪下接受母乳的感恩举动,小乌鸦有衔食喂母鸦的情义,做子女的更要懂得孝顺父母。        99%的中国人不知道的35个历史知识

  1/秦始皇灭了六国,但并未统一中国,因为当时还有一个卫国。

  2/中国历史上最牛的权臣是南北朝时期的宇文护,他权倾朝野的时代历经西魏、北周两朝,这期间他一共杀了3个皇帝。

  3/唐朝最强盛的“开元之治”时期,全国有户820 万,是唐朝的最高值;而隋朝“开皇之治”时期,全国就有户890 万。终唐一世,各项经济指标都没有恢复到隋朝水平。(《隋书》《旧唐书》《新唐书》等)

  4/被“主流”专家们诟病为“军事软弱”的宋朝,对外战争(交战规模万人以上,不包括统一战争和国内战争)的胜率超过了70% ;而被认为是军事最强盛的唐朝却在对外战争中胜少负多。(本人花了8个月时间,看过《新唐书》《旧唐书》《宋史》《辽史》《金史》《元史》《西夏书事》《续资治通鉴长编》《三朝北盟会编》《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续资治通鉴》《宋会要辑稿》等书统计出来的,时间较紧,或有错漏,但>70% 是没问题的。)

  PS:由于唐朝错误的民族政策,产马地尽在游牧民族之手,导致宋朝从始至终只能在平原以步兵的血肉之躯抵挡游牧民族铁骑的冲击,所以宋朝的胜利一般都是击溃战而不是歼灭战。倘若一段时期宋朝对外胜率低于60%,那基本就意味着亡国了。

  5/宋朝士兵的平均作战负重是32 公斤,训练负重还要高于这个数值;现在美国最精锐的特种部队的训练负重不到15公斤。(《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宋史》《宋会要辑稿》等)

  6/中国在北宋神宗元丰年间(1078-1085 ),城市化率达到惊人的30% 以上;在所谓“康乾盛世”时代,这一比例也不过9% ;新中国在21世纪初才重新达到这一数值。 (《元丰九域志》《续资治通鉴长编》《宋史》等)

  7/同样是元丰年间,中国华北地区的钢铁年产量达到了15 万吨;工业革命后的英国在1788 年钢铁产量才达到7.6 万吨。

  8/整个北宋时期,中国一直在扩张领土,直到“靖康之变”的前一年(1126)才停止。北宋前期主要是攻击契丹,到澶州之盟为止;中后期则注重对西夏和吐蕃的攻击,特别是对吐蕃河湟地区的进攻收复了唐代失地,大大扩张了领土。北宋徽宗时期联金北伐获得了北方的大片领土,随后北宋亡于金。(《续资治通鉴长编》《宋会要辑稿》等)

  9/秦桧所创的“宋体字”是整个南宋时期的官方文书通用字体,尽管南宋大多数时间都将秦桧作为反面典型。

  10/整个南宋时期,中国一直没有定都,临安府的级别不过是“行在”(陪都)。

  11/南宋之所以一直偏安并非完全因为统治者不愿收复故土,而是因为民间反对的声音太大。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民间之所以反对是因为担心收复故土后宋廷会增加江南地区的税收来扶植已被女真人严重破坏的收复区。

  12/南宋时期,熟练雇工的工资高于知府工资。(宋朝知府一般是从三品或正四品,年薪在400 贯以上,至少相当于今天的15 万元人民币)

  13/中国南宋时期最先进的织布机有1800 多个活动构件,其中有的技术是现代化织布机也无法达到的。

  14/南宋中后期,中国(仅指宋)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5% 左右,经济总量却占到了全球的75% 以上;今天我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1% ,经济总量占全球比例却仅为4% 。

  15/在1233 年宋蒙联军攻打蔡州的时候,南宋名将孟珙救了蒙古将领张柔一命。4 年后,张柔的儿子张弘范出生,而崖山一战灭亡南宋的就是这位张弘范。 (《宋史》《元史》等)

  16/南宋数学家秦九韶至晚在1247 年就已经发现一元三次方程的求根公式,欧洲人在400 多年后才发现,但在中国的课本上这个公式仍是以那个欧洲人的名字来命名的。 (《数学九章》等)

  吉尼斯世界记录人类灾难篇排名第二为:元军对宋朝农民的屠杀(3500万人)

  17/蒙古帝国军队在13 世纪的征战在亚欧大陆屠杀了2 亿人,成为了人类历史上最不光彩的一项吉尼斯纪录,其中,仅中国境内就有6000万人死于蒙军屠杀;与之相比,遭纳 粹屠杀的600 万犹太人简直是小巫见大巫。(《多桑蒙古史》《宋史》《金史》等)

  18/明朝在永乐年间与越南发生了一场战争。此战明朝军队号称80 万,而越南军队更是号称700 万,实际上双方军队总数加起来也不过30万,这毫无疑问是中国历史上牛皮吹得最大的一场战争。[ 注:那时越南还是中国属国(《明实录》等)

  19/郑和下西洋的船队中吨位最大的宝船排水量约为7500 吨。

  20/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只娶一个老婆的皇帝出现在明朝,他就是明孝宗朱祐樘。

  21/中国最早提出计划生育理论的不是马寅初,而是明朝万历年间(1573-1620 )的内阁首辅申行时,而最早实施计划生育的时候却是在更早的宋朝。

  22/明朝的万历皇帝曾连续28年不上朝,创造了中国皇帝的纪录。但是,这期间中国无论对内还是对外的战争均获得全胜。归根到底是明朝拥有强大的内阁及行政系统,皇权受到极大制约,已经无法与从前的王朝相比。满清在这方面发生了极大的历史倒退。

  23/自1572 年“隆庆开关”到1644 年明朝灭亡,这70 多年的时间里,全世界生产的白银总量的1/3 涌入中国,共计约3.53亿两(保守估计,目前重新估计约为5亿两)。并且全球2/3 的贸易与中国有关。

  24/16世纪西班牙殖民者在南美掠夺的白银几乎都通过贸易的形式最终流入了中国。

  25/南宋开禧二年(1206)中央财政收入达到8000万贯钱,当时全国人口约7000万。清廷到1900年代8000万两,人口却有4亿。而南宋1贯钱购买力是清末一两白银的2倍。更重要的是,宋朝税率低于清廷。

  26/公元763年,刚刚经历了安史之乱的唐朝中央政府兵力不足,被叛将仆固怀恩引来30万蛮族军队,将长安、洛阳占领。唐肃宗最后用东都洛阳的全部青年男女和财物作为贿赂,引来回纥军队收复两京,才使汉族免于亡国灭种。(《新唐书》)

  27/1644年中国北方爆发了一次大型鼠疫,造成驻守北京的20万明军全军覆没,这直接导致了明朝亡于李自成。随后北方牧猎民族乘机进入中原,建立了延续200多年的少数民族政权。与唐朝的游牧民族趁中原王朝内乱入侵相比,明末的这次中原内乱使牧猎民族成功灭亡了华夏政权,建立了导致历史倒退的新政 权。

  28/被使用时间最长的年号不是康熙,而是明朝最后一个年号——崇祯,一共被朝鲜使用了265 年。 (《朝鲜李朝实录》等)

  29/清廷乾隆时期修《四库全书》,总计存书3457 部, 79070 卷,禁毁6766 部,93556 卷。

  30/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是英国议会通过投票产生的结果,支持战争的一方仅获得9 票的优势。

  31/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后,有人在京城某仓库意外发现一批封存了200 多年的火器。这批火器是明朝末年制造的,其中有的竟然比英军的装备还要先进。

  32/清廷的道光皇帝为人十分节俭,喜欢穿有补丁的衣服,但打个补丁却要花四两银子。

  33/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清军曾以12 万对阵2 万英法联军,结果阵亡3 万余,而对方仅阵亡4 人,但病死的却有几十人。

  34/辽道宗耶律洪基曾写诗表达了后悔自己生在蛮夷之国和“来世做中国(宋)人”的愿望。与之类似的是,宋仁宗庆历六年(1046),朝鲜国王王颛也写诗表达了类似的愿望。

  35/ 南宋灭亡的时候,日本“举国茹素”来哀悼大宋的灭亡。元世祖忽必烈因日本此举,且倭主不来朝贡,造大船7000艘往攻,结果船队被暴风雨所摧毁,日本人从此将此风称为“神风”。二战中“神风敢死队”即出自这个典故。明亡后,朝鲜和日本认为中国已亡,日本从此蔑称中国为“支那”。明治维新后,自认为华夏正统的日本曾打着“攘夷主义”的旗号发动甲午战争等对清战争。唐、宋、明时作为对中国文明衷心倾倒的两个附属夷国,日本和朝鲜至今因还因宗主国文化沦丧而对中国存有偏见。由于满清毁书,今天中国大学中文系、历史系的教授经常前往日本、韩国查阅中国古籍,如此才能写出有见地的古代文学、历史论文。        什么是草根,什么是草根文化

  “草根”直译自英文的grass roots。有人认为它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同政府或决策者相对的势力;一是指同主流、精英文化或精英阶层相对应的弱势阶层。陆谷孙主编的《英汉大辞典》把 grass roots单列为一个词条,释义是①群众的,基层的;②乡村地区的;③基础的;根本的。如果把词目与释义互换,即把“草根×”或“草根××”中的“草根” 换成这几个义项,有的换得成,有的换不成。 比如:草根名角儿郭德纲

  所以“草根文化”也就是平民文化,大众文化等等。。。但从各种文章来看,实际应用中的“草根文化”的含义远比以上的解释来得丰富。

  草根(grass roots)一说,始于19世纪美国,彼时美国正浸于掏金狂潮,当时盛传,山脉土壤表层草根生长茂盛的地方,下面就蕴藏着黄金。后来“草根”一说引入社会学领域 ,“草根”就被赋予了“基层民众”的内涵。

  “草根”的说法产生于十九世纪美国寻金热流行期间,盛传有些山脉土壤表层、草根生长的地方就蕴藏黄金。英文grass roots。单列为一个词条,释义是①群众的,基层的;②乡村地区的;③基础的;根本的。

  “草根”,在广义上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和政府或者决策者相对的势力;这层含义和意识形态联系紧密一些。我们平常说到的一些民间组织,非政府组织等等一般都可以看作是“草根阶层”。有学者就把非政府组织(也称为非官方组织,即N.G.O)称作草根性人民组织。另一种含义就是和主流的或者说是精英的文化、阶层相对应弱势阶层活动力量。比如一些不太受到重视的民间、小市民的文化、习俗或活动等等。例如在台湾民进党的行动纲领中,有一条是这样表述的:“文化鼓励草根文化,维护文化财产及民间技艺,加强巡回展览演奏,平衡城乡文化发展。”

  “草根”在网络和现实中的解释,可以说很全面的。每一篇都谈到了“草根”,以及对其的来源,英语、汉语的解释,也都承认最早是流行于美国,而后在80年代传入中国,又被赋予了更深的含义。在各领域都有其对应的词语。正如DoNews.com创建者刘韧在其博客《草根的感激》中说的一样“草根是相对的。有一种说法叫“合群之草,才有力量。”这句话有两种解释,第一就是不要孤芳自赏,要主动合作。第二人多力量大,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一颗草是永远也长不成参天大树的。

  近来文化研究,学人多有引用“草根”一说者。野草因其平凡而具有顽强的生命力;野草是阳光、水和土壤共同创造的生命;野草看似散漫无羁,但却生生息息,绵绵不绝;野草永远不会长成参天大树,但野草却因植根于大地而获得永生。

  野草赋有民众精神,它甚至于带着顽固的人性弱点,草根性具有强大的凝聚力,更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独立性

  所谓“草根化”也就是平民化,大众化等等,但从各种文章来看,实际应用中的“草根化”的含义远比以上的解释来得丰富。 草根和有权无权,地位高下没有关系。 它具备两个特点:一,顽强, 应该是代表一种“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生命力;二,广泛。遍布每一个角落。照此推理,我们每一个在自己键盘上坚持更新的Blogger应该都是草根。网络业应该是一种草根文化。

  现在博客就是一种典型的草根文化。             李清照简介及其词集

李清照   李清照的《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今仅存四印斋本《漱玉词》1卷,王仲闻有《李清照集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本,黄墨谷有《重辑李清照集》,齐鲁书社版。    李清照 (1084~约1155) 号易安居士,南宋杰出女文学家,山东济南人,婉约词宗。生于北宋元丰七年,山东章丘,逝于临安,享年七十一岁。历史上与济南历城人辛弃疾并称“济南二安”。其父李格非,北宋齐州历城县人,齐鲁著名学者、散文家。母王氏,知书善文。夫赵明诚 ,为吏部侍郎赵挺之之子,金石考据家。李清照早年生活优裕,工书能文,通晓音律。婚后与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整理,编写了《金石录》。中原沦陷后,与丈夫南流,过着颠沛流离、凄凉愁苦的生活。明诚病死,境遇孤苦。 幼承家学,早有才名。以词著名,兼工诗文,并著有词论的李清照,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文有李清照,武有秦良玉。”早年生活安定、优裕,词作多写相思之情;金兵入侵后,遭遇国家巨变,词作多感慨身世飘零。她的诗文感时咏史,与词风迥异。她还擅长书画,兼通音律。现存诗文及词为后人所辑,有《漱玉词》等。主张“词,当别具一家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名字被用作外太空环形山的女性。   “ 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古英雄汉;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只(枝)女儿花。” 形容的便是李清照。    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前此太白,故称词家三李。(沈去矜)    清照以一妇人,而词格乃抗轶周柳,虽篇帙无多,固不能不宝而存之,为词家一大宗矣。(《四库提要》)    李易安词,独辟门径,居然可观,其源自淮海、大晟,而铸语则多生造,妇人有此,可谓奇矣。(《白雨斋词话》)    易安佳句,如《一剪梅》起七字云:“红藕香残玉簟秋”,精秀特绝,真不食人间烟火者。(同上书)    少女时代的李清照,少女怀春;   婚后的李清照,与丈夫卿卿我我;   丧偶后的李清照,孤独、寂寞、悲凉的度过下半生。   丧偶后,李清照的诗词大多悲凉凄惨。 【生平简介】   李清照她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家庭,父亲李格非和哥们李奕柯是当时的礼部员外郎,母亲王氏也是当时能诗能文的才女(《宋史·李格非传》中提到)李清照与太学生赵明诚结婚后一同研究金石书画,过着幸福美好的生活。1127年,靖康之变后,她与赵士程避乱江南,丧失了珍藏的大部分文物、藏书。后来赵士程病死,她独自漂流在杭州、越州、金华一带,在凄苦孤寂中度过了晚年。她的《声声慢》就创作在此时,所以诗中,从开头的几对复词,可以看出她的悲伤.她是一位在诗、词、文、赋都有成就的作家,但最擅长、最有名的是词。她早年曾做《词论》,主张「词,别具一家」。注重词体协音律、重铺叙、有情致的特点,并批评了从苏轼到秦观、黄庭坚等词家的不足。   最有才华的女人,生于名宦之家,幼时过目不忘,出语惊人,博览群书。齐鲁壮丽的山川涵育了清照的创作灵性,少女时代即名噪一时,崭露峥嵘。    婚后,清照与丈夫情投意合,如胶似漆,“夫如擅朋友之胜”。然而好景不长,朝中新旧党争愈演愈烈,一对鸳鸯被活活拆散,赵李隔河相望,饱尝相思之苦。    后来金人铁蹄南下,南宋王朝腐败无能,自毁长城。赵士程空怀满腔热血,可惜出师未捷身先死。目睹国破家亡,清照“虽处忧患穷困而志不屈”,在“寻寻觅觅、冷冷清清”的晚年,她殚精竭虑,编撰《金石录》,完成丈夫未竟之功。    因此可说李清照的作品是和愁字分不开的,从开始的情愁,到家破人亡的家愁,再到江山沦陷的国愁。这纷繁的愁绪令她一步步地迈上了文学的圣殿。真可谓万古愁心!   清照文词绝妙,鬼斧神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被尊为婉约宗主,是中华精神文明史上的一座丰碑。    不仅文学方面,在史学方面她的《金石录》同样有着极高的文学价值。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点绛唇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倚遍栏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 点绛唇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有人来,袜铲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浣溪沙莫许杯深琥珀浓,未成沈醉意先融,疏钟己应晚来风。瑞脑香消魂梦断,辟寒金小髻鬟松,醒时空对烛花红。 浣溪沙小院闲窗春己深,重帘未卷影沈沈,倚楼无语理瑶琴。远岫出山催薄暮,细风吹雨弄轻阴,梨花欲谢恐难禁。 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沈水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黄昏疏雨湿秋千。 浣溪沙髻子伤春慵更梳,晚风庭院落梅初,淡云来往月疏疏,玉鸭薰炉闲瑞脑,朱樱斗帐掩流苏,通犀还解辟寒无。 浣溪沙绣幕芙蓉一笑开,斜偎宝鸭亲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 诉衷情夜来沈醉卸妆迟,梅萼插残枝。酒醒熏破春睡,梦断不成归。人悄悄,月依依,翠帘垂。更挪残蕊,更拈馀香,更得些时。 菩萨蛮归鸿声断残云碧,背窗雪落炉烟直。烛底凤钗明,钗头人胜轻。角声催晓漏,曙色回牛斗。春意看花难,西风留旧寒。 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沈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好事近风定落花深,帘外拥红堆雪。长记海棠开後,正是伤春时节。酒阑歌罢玉尊空,青缸暗明灭。魂梦不堪幽怨,更一声啼鴂。 清平乐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挪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忆秦娥临高阁,乱山平野烟光薄。烟光薄,栖鸦归後,暮天闻角。断香残香情怀恶,西风催衬梧桐落。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 添字采桑子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馀情。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摊破浣溪沙揉破黄金万点轻,剪成碧玉叶层层。风度精神如彦辅,太鲜明。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结苦粗生。熏透愁人千里梦,却无情。 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 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南歌子天上星河转,人间帘幕垂。凉生枕簟泪痕滋,起解罗衣聊问、夜何其?翠贴莲蓬小,金销藕叶稀。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 怨王孙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莲子已成荷叶老,青露洗、苹花汀草。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 鹧鸪天寒日萧萧上锁窗,梧桐应恨夜来霜。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鹧鸪天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玉楼春 红梅红酥肯放琼苞碎,探著南枝开遍末?不知酝藉几多时,但见包藏无限意。道人憔悴春窗底,闷损阑干愁不倚。要来小看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 小重山春到长门春草青,红梅些子破,未开匀。碧云笼碾玉成尘,留晓梦,惊破一瓯春。花影压重门,疏帘铺淡月,好黄昏。二年三度负东君,归来也,著意过今春。 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柳梢梅萼渐分明,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谁怜憔悴更雕零,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 临江仙 梅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春迟,为谁憔悴损芳姿。夜来清梦好,应是发南枝。玉瘦檀轻无限恨,南楼羌管休吹。浓香吹尽有谁知,暖风迟日也,别到杏花肥。 蝶恋花暖日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欹,枕损钗头凤。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翦灯花弄。 蝶恋花 昌乐馆寄姊妹泪湿罗衣脂粉满,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人道山长水又断,潇潇微雨闻孤馆。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 蝶恋花 上巳召亲族永夜恹恹欢意少,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为报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随意杯盘虽草草,酒美梅酸,恰称人怀抱。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怜人似春将老。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彷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沉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减字木兰花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瑞鹧鸪 双银杏风韵雍容未甚都,尊前甘橘可为奴。谁怜流落江湖上,玉骨冰肌未肯枯。谁教并蒂连枝摘,醉后明皇倚太真。居士擘开真有意,要吟风味两家新。 念奴娇 春情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楼上几日春寒,帘垂四面,玉栏干慵倚。被冷香消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多少游春意!日高烟敛,更看今日晴未? 长寿乐南昌生日,微寒应候,望日边六叶,阶蓂初秀。爱景欲挂扶桑,漏残银箭,杓回摇斗。庆高闳此际,掌上一颗明珠剖。有令容淑质,归逢佳偶。到如今,昼锦满堂贵胄。荣耀,文步紫禁,一一金章绿绶。更值棠棣连阴,虎符熊轼,夹河分守。况青云咫尺,朝暮入承明后。看彩衣争献,兰羞玉酎。祝千龄,借指松椿比寿。 行香子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薄衣初试,绿蚁新尝,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黄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那堪永夜,明月空床。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 行香子 七夕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云阶月地,关锁千重。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 孤雁儿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沈香烟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歹带]人娇 後亭梅开有感玉瘦香浓,檀深雪散,今年恨探梅又晚。江楼楚馆,云间水远。清昼永,凭栏翠帘低卷。坐上客来,尊前酒满,歌声共水流云断。南枝可插,更须频剪,莫待西楼,数声羌管。 满庭芳小阁藏春,闲窗销昼,画堂无限深幽。篆香烧尽,日影下帘钩。手种江梅更好,又何必、临水登楼?无人到,寂寥恰似、何逊在杨州.从来,如韵胜,难堪雨藉,不耐风揉。更谁家横笛,吹动浓愁?莫恨香消玉减,须信道、扫迹难留。难言处,良窗淡月,疏影尚风流。 满庭芳小阁藏春,闲窗销昼,画堂无限深幽。篆香烧尽,日影下帘钩。手种江梅更好,又何必、临水登楼?无人到,寂寥恰似、何逊在杨州.从来,如韵胜,难堪雨藉,不耐风揉。更谁家横笛,吹动浓愁?莫恨香消玉减,须信道、扫迹难留。难言处,良窗淡月,疏影尚风流。 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庆清朝慢禁幄低张,雕栏巧护,就中独占残春。客华淡伫,绰约俱见天真。待得群花过後,一番风露晓妆新。妖娆艳态,妒风笑月,长[歹带]东君。东城边,南陌上,正日烘池馆,竞走香轮。绮筵散日,谁人可继芳尘?更好明光宫殿,几枝先近日边匀,金尊倒,拚了尽烛,不管黄昏。 永遇乐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拈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多丽 咏白菊小楼寒,夜长帘幕低垂。恨潇潇、无情风雨,夜来揉损琼肌。也不似、贵妃醉脸,也不似、孙寿愁眉。韩令偷香,徐娘傅粉,莫将比拟未新奇,细看取、屈平陶令,风韵正相宜。微风起,清芬酝藉,不减酴醿。渐秋阑,雪清玉瘦,向人无限依依。似愁凝、汉阜解佩,似泪洒、纨扇题诗。朗月清风,浓烟暗雨,天教憔悴瘦芳姿。纵爱惜、不知从此,留得几多时。人情好,何须更忆,泽畔东篱。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点绛唇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倚遍栏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 点绛唇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有人来,袜铲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浣溪沙莫许杯深琥珀浓,未成沈醉意先融,疏钟己应晚来风。瑞脑香消魂梦断,辟寒金小髻鬟松,醒时空对烛花红。 浣溪沙小院闲窗春己深,重帘未卷影沈沈,倚楼无语理瑶琴。远岫出山催薄暮,细风吹雨弄轻阴,梨花欲谢恐难禁。 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沈水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黄昏疏雨湿秋千。 浣溪沙髻子伤春慵更梳,晚风庭院落梅初,淡云来往月疏疏,玉鸭薰炉闲瑞脑,朱樱斗帐掩流苏,通犀还解辟寒无。 浣溪沙绣幕芙蓉一笑开,斜偎宝鸭亲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 诉衷情夜来沈醉卸妆迟,梅萼插残枝。酒醒熏破春睡,梦断不成归。人悄悄,月依依,翠帘垂。更挪残蕊,更拈馀香,更得些时。 菩萨蛮归鸿声断残云碧,背窗雪落炉烟直。烛底凤钗明,钗头人胜轻。角声催晓漏,曙色回牛斗。春意看花难,西风留旧寒。 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沈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好事近风定落花深,帘外拥红堆雪。长记海棠开後,正是伤春时节。酒阑歌罢玉尊空,青缸暗明灭。魂梦不堪幽怨,更一声啼鴂。 清平乐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挪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忆秦娥临高阁,乱山平野烟光薄。烟光薄,栖鸦归後,暮天闻角。断香残香情怀恶,西风催衬梧桐落。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 添字采桑子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馀情。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摊破浣溪沙揉破黄金万点轻,剪成碧玉叶层层。风度精神如彦辅,太鲜明。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结苦粗生。熏透愁人千里梦,却无情。 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 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南歌子天上星河转,人间帘幕垂。凉生枕簟泪痕滋,起解罗衣聊问、夜何其?翠贴莲蓬小,金销藕叶稀。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 怨王孙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莲子已成荷叶老,青露洗、苹花汀草。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 鹧鸪天寒日萧萧上锁窗,梧桐应恨夜来霜。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鹧鸪天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玉楼春 红梅红酥肯放琼苞碎,探著南枝开遍末?不知酝藉几多时,但见包藏无限意。道人憔悴春窗底,闷损阑干愁不倚。要来小看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 小重山春到长门春草青,红梅些子破,未开匀。碧云笼碾玉成尘,留晓梦,惊破一瓯春。花影压重门,疏帘铺淡月,好黄昏。二年三度负东君,归来也,著意过今春。 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柳梢梅萼渐分明,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谁怜憔悴更雕零,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 临江仙 梅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春迟,为谁憔悴损芳姿。夜来清梦好,应是发南枝。玉瘦檀轻无限恨,南楼羌管休吹。浓香吹尽有谁知,暖风迟日也,别到杏花肥。 蝶恋花暖日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欹,枕损钗头凤。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翦灯花弄。 蝶恋花 昌乐馆寄姊妹泪湿罗衣脂粉满,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人道山长水又断,潇潇微雨闻孤馆。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 蝶恋花 上巳召亲族永夜恹恹欢意少,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为报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随意杯盘虽草草,酒美梅酸,恰称人怀抱。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怜人似春将老。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彷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沉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减字木兰花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瑞鹧鸪 双银杏风韵雍容未甚都,尊前甘橘可为奴。谁怜流落江湖上,玉骨冰肌未肯枯。谁教并蒂连枝摘,醉后明皇倚太真。居士擘开真有意,要吟风味两家新。 念奴娇 春情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楼上几日春寒,帘垂四面,玉栏干慵倚。被冷香消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多少游春意!日高烟敛,更看今日晴未? 长寿乐南昌生日,微寒应候,望日边六叶,阶蓂初秀。爱景欲挂扶桑,漏残银箭,杓回摇斗。庆高闳此际,掌上一颗明珠剖。有令容淑质,归逢佳偶。到如今,昼锦满堂贵胄。荣耀,文步紫禁,一一金章绿绶。更值棠棣连阴,虎符熊轼,夹河分守。况青云咫尺,朝暮入承明后。看彩衣争献,兰羞玉酎。祝千龄,借指松椿比寿。 行香子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薄衣初试,绿蚁新尝,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黄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那堪永夜,明月空床。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 行香子 七夕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云阶月地,关锁千重。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 孤雁儿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沈香烟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歹带]人娇 後亭梅开有感玉瘦香浓,檀深雪散,今年恨探梅又晚。江楼楚馆,云间水远。清昼永,凭栏翠帘低卷。坐上客来,尊前酒满,歌声共水流云断。南枝可插,更须频剪,莫待西楼,数声羌管。 满庭芳小阁藏春,闲窗销昼,画堂无限深幽。篆香烧尽,日影下帘钩。手种江梅更好,又何必、临水登楼?无人到,寂寥恰似、何逊在杨州.从来,如韵胜,难堪雨藉,不耐风揉。更谁家横笛,吹动浓愁?莫恨香消玉减,须信道、扫迹难留。难言处,良窗淡月,疏影尚风流。 满庭芳小阁藏春,闲窗销昼,画堂无限深幽。篆香烧尽,日影下帘钩。手种江梅更好,又何必、临水登楼?无人到,寂寥恰似、何逊在杨州.从来,如韵胜,难堪雨藉,不耐风揉。更谁家横笛,吹动浓愁?莫恨香消玉减,须信道、扫迹难留。难言处,良窗淡月,疏影尚风流。 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庆清朝慢禁幄低张,雕栏巧护,就中独占残春。客华淡伫,绰约俱见天真。待得群花过後,一番风露晓妆新。妖娆艳态,妒风笑月,长[歹带]东君。东城边,南陌上,正日烘池馆,竞走香轮。绮筵散日,谁人可继芳尘?更好明光宫殿,几枝先近日边匀,金尊倒,拚了尽烛,不管黄昏。 永遇乐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拈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多丽 咏白菊小楼寒,夜长帘幕低垂。恨潇潇、无情风雨,夜来揉损琼肌。也不似、贵妃醉脸,也不似、孙寿愁眉。韩令偷香,徐娘傅粉,莫将比拟未新奇,细看取、屈平陶令,风韵正相宜。微风起,清芬酝藉,不减酴醿。渐秋阑,雪清玉瘦,向人无限依依。似愁凝、汉阜解佩,似泪洒、纨扇题诗。朗月清风,浓烟暗雨,天教憔悴瘦芳姿。纵爱惜、不知从此,留得几多时。人情好,何须更忆,泽畔东篱。        上善若水到底是个什么境界?

  《老子》第八章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这段话的意思是,最高的善像水那样。水善于帮助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它停留在众人所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接近于道。上善的人居住要像水那样安于卑下,存心要像水那样深沉,交友要像水那样相亲,言语要像水那样真诚,为政要像水那样有条有理,办事要像水那样无所不能,行为要想水那样待机而动。正因为他像水那样与万物无争,所以才没有烦恼。

  关于水,其实我们了解的并不全面,深刻,还是古代贤哲老子和孔子的言论较深远和精辟。所以,他们把水比作上善。老子云: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孔子云:水有五德,因它常流不息,能普及一切生物,好像有德;流必向下,不逆成形,或方或长,必循理,好像有义;浩大无尽,好像有道;流几百丈山间而不惧,好像有勇;安放没有高低不平,好像守法;量见多少,不用削刮,好像正直;无孔不入,好像明察;发源必自西,好像立志;取出取入,万物就此洗涤洁净,又好像善于变化。水有这些好德处,所以君子遇水观。所以,水有五则:

  一、自己活动,并能推动别人的, 是水。

  二、经常探求自己的方向的,是水。

  三、遇到障碍物时,能发挥百倍力量的,是水。

  四、以自己的清洁洗净他人的污浊,有容清纳浊的宽大度量的,是水。

  五、汪洋大海,能蒸发为云,变成雨、雪,或化而为雾,又或凝结成一面如晶莹明镜的冰,不论其变化如何,仍不失其本性的,也是水。

  关于咏水的诗词

  有物名曰水,至柔有大能。 山泉露头角,立志向海行。

  坎坷等闲过,奔流步不停。 执著不执著,无往而不胜。

  巨石阻前路,转头绕道行。 悬崖临绝壁,呼啸跳涧中。

  遇沙渗地下,暗行不逞能。 骄阳似火蒸,变云学龙腾。

  聚团化作雨,遇冷凝作冰。 春融入江河,滔滔仍向东。

  万难终归海,浩瀚波涛涌。 世人叹伟大,一笑又升空。

  转身归山去,泉声常叮咚.水性柔顺,明能照物,滋养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有功于万物而又甘心屈尊于万物之下。老子弘扬水的精神,其实是在宣扬一种处世哲学,做人要与水一样,有极大的可塑性。

  水性柔而能变形:在海洋中是海洋之形,在江河中是江河之形,在杯盆中是杯盆之形,在瓶罐中是瓶罐之形。

  上善若水今译:上善的人好象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和万物相争,停留在大家所厌恶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

  居处善于选择地方,心胸善于保持沉净,待人善于真诚相爱,说话善于遵守信用,为政善于精简处理,处事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掌握时机。

  只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没有怨咎。 "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佛家解释说:月如佛性,千江如众生,江不分大小,有江就有月,人不分贵贱,有人就有佛性,佛性自在人心,就如月照江水,无所不在,佛性无所不在,道亦无所不在……

  水——真正的风景在于

  为政之道,应不忘"拯救黎民于水火" 做官之道,应抱定"君子不饮盗泉之水"

  交友之道,应恪守"君子之交淡如水"

  修身之道,应牢记"流水不腐,户枢不蠢" 水容纳污垢,但神奇的自净功能使其能永葆纯洁 水有三态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最终必汇入汪洋大海。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意思是说多做好事,善事日积月累就象滴水汇成江河湖海而升华为高尚的品德,具有高尚品德的人就会受到人们的拥戴,恪守道德准则的团体就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