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收难民的国家:两岸关系中的平民影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8:29:41
孙立极
《 人民日报 》( 2011年11月01日   20 版)

图为2003年1月26日,台湾中华航空公司一架执飞首次台商春节包机的飞机降落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这是54年后第一架降落在大陆的台湾民航客机。
(选自《两岸关系60年》)
自从1822年世界上诞生了第一张照片,人类就多了一种记忆方式。图片跨越种族、语言,直接触及人的心灵。《两岸关系60年》大型画册出版,关心台湾海峡两岸的人想必都会和我一样是心中一喜。这是新中国首部对于两岸关系60年发展轨迹的图片集纳。60年一甲子,海峡两岸从中断往来,到打破坚冰、接触谈判,再到交流合作、和平发展,其间跌宕起伏、风云变幻,将那些重要瞬间汇结在一起,不仅是对过去60年的重温,更具意义的是对未来发展的前瞻。
每个人的关注点不尽相同,我最想看的是两岸关系中的平民影像。因为平民影像见诸媒体的机会较少,而两岸关系的重要转折背后都是人民的力量。最鲜明的例子就是1987年11月台湾当局开放民众赴大陆探亲。画册中就有一张相关照片,从技术角度看,照片有点粗糙且业余,但内容却很厚重:主席台顶部条幅写着“打开海峡两岸探亲的管道座谈会”;主席台下看板印着“外省人返乡探亲促进会”;坐在主席台上的人,小而模糊,面目难以辨认;讲桌的两边,各有一个一米多高的大字“想”、“家”——这是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一场时间、地址不详的座谈会。1949年前后,100多万人随蒋介石迁移台湾,其中很多士兵终身未婚,苦苦期盼着回到家乡。1987年,压抑近40年的情感终于溃堤般爆发,老兵们走上街头要求开放。和大多数抗议不同,这个游行队伍发出的不是愤怒,而是悲情。当街痛哭的白发老人,举着“抓我来当兵,送我回家去”的牌子;参加集会的老兵们,伴着“雁儿呀!我想问你,我的母亲可有消息……”的歌声哭成一片……这张图片上的座谈会,便发生在那个时期。最终,“想家”,这个简单却心痛的诉求,撼动了台湾当局“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的铁板政策,开启了两岸交流往来的大门。
这张照片之后,是67岁的春生1987年11月回到桂林拜祭父母;是北京台胞接待中心1987年12月在哈德门饭店成立,以接待探亲台胞;是一批外省人1988年1月到陕西拜谒黄帝陵。还有一张照片是1991年,99岁的摄影家郎静山,回到浙江兰溪老家祭祖。照片中郎老笑着和一个孩子握手,背景很杂乱,可掩盖不了温情——被妈妈引导握手的孩子漫不经心地看着另一边,郎老则一脸温厚笑容,小心翼翼地握着那只胖胖的小手……郎静山1995年在台北去世,相信经过1991年这一行,郎老不必发出于右任那样的长叹“葬我于高山时,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这是《两岸关系60年》大型画册第三部分中的几张图片。
画册以时间为序,第一部分简介台湾归属;第二部分从1949年至1979年,聚焦两岸隔绝对峙的30年;第三部分从1979年至2010年,以交流往来、和平发展为主题,占据全书七成以上篇幅。画册的后记《血浓于水的记忆》,是由出版机构之一香港华懋集团两位执行董事龚中心、龚因心所撰,文章的开头是这样的:“60年前,父亲上了去台湾的船。那一年,妈妈34岁,如心12岁,中心6岁,仁心5岁,因心1岁。从此,我们家的魂,我们家的心,有一半飞向了台湾。而那一年,有千千万万的家像我们一样。台湾从此成了千千万万家庭魂牵梦萦的地方……”
坦白地说,画册有些美中不足:新照多,旧照少;大陆多,台湾少;高层多,民间少。也许我们不能苛求一定在此时给两岸关系60年一个全景呈现,我乐观地以为,只要用心回顾、反思,就一定可以从中得到启迪和感悟。何况就两岸同胞来说,这段历史记忆并没有流失,而是以各种形式铭刻于心,融入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