瀛洲生态公园露营:爱、着迷与上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8:08:55
 我不能没有你」、「你照亮了我的生命」、「没有你,我该如何活下去?」爱情故事的典范(例如《罗密欧与茱莉叶》)要我们自杀,而不是面对没有彼此的生活。

在私人执业中,我们常看见年轻人因为一段关系的结束而深感痛苦。丧失挚爱伴侣的症状包括忧郁、焦虑、失眠、哭泣、无精打釆、失去胃口、没有兴趣参加一般活动、自我怀疑,觉得自己没有价值、不值得被爱,有时还会生气、暴怒。我们也接触过许多戒除酒瘾或海洛因毒瘾的年轻人,值得注意的是,他们的症状类似失恋的人。苦于失去关系的人和戒瘾的人显然有相同的行为:他们都上瘾了!不论是对药物或人上瘾,都会经历脱瘾的共通症状。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形呢?

爱,也是一种上瘾

上瘾很容易。健康的人如果长期注射胰岛素,身体就会逐渐失去制造胰岛素的能力,所以必须依赖外界的胰岛素来源,才能维持健康。长期食用高糖饮食(快速的能量来源)的人也有类似现象,会丧失自己产生能量的能力。小孩在成长过程中,如果情感需求总是得到快速的满足,一直没有遇到挫折,也会有相同的过程,逐渐发展出理所当然的感觉,以为自己天生就有权利得到这种照顾。一直「被爱」的人(更准确的说是得到太多关注的人),很少运用自己爱人的能力,就有依赖别人照顾的情感需求,「迷上」外界满足需求的来源。

会让别人在情感上「迷上」(上瘾)他的人,是因为他自己的能力不足感,以及生活缺少真正的意义。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他们依赖别人对他们的依赖。这种情形很常见,源于父母「过度看重」小孩,很少让孩子脱离自己的目光。不幸的是,对父母和小孩来说,这种过度担心的养育方式其实是着迷的症状,并没有认可和肯定对方;这种父母需要小孩的情感、关注和顺从,才能维系生活的价值感。对孩子的「着迷」(一般人称之为「爱」),有时成为夫妻避免处理彼此关系问题的简便方法。《纽约客》杂志有幅漫画是一对勾肩搭背、看着卧室窗景的中年夫妻,搭配的文字是:「亲爱的,小孩现在都长大离家了,只剩下你和我对抗了!」

亲子的着迷式互动可以为小孩提供大量关注,但缺少认可,这种态度常常造成子女无法与人有效沟通、建立有意义的关系。他们的自我价值感低落,对别人发展出过度的期望,自己则有不切实际的理所当然感;与人建立感情时,会想控制、占有对方,为关系中的每一件事指责对方。不幸的是,这是社会所认为的理想关系,情歌总是哀怨地唱着「我不能没有你」和「你照亮了我的生命」,所以「没有你,我该如何活下去?」爱情故事的典范(例如《罗密欧与茱莉叶》)要我们自杀,而不是面对没有彼此的生活。

值得注意的是,上瘾的次文化中,提供药物的人(「药头」)有时会被上瘾的人视为「妈妈」,药头有时会先免费提供毒品,直到接受者上瘾为止。这个过程很像之前提到的例子:关闭身体本身的运转,让药物负责身体功能,提供幸福、兴奋或放松的感觉。一旦上钩,就需要定期依赖外界的来源。对药物和对人的上瘾具有许多共通之处,难怪脱瘾的症状如此雷同!

一旦药头成功建立上瘾的需求模式,就能控制对方。如果药头认为某个人不听话,就威胁不给药物,能使对方很快顺从。一段时间之后,瘾头越来越大时,药头就可以提高价钱,增加对上瘾者的控制。就像所有上瘾的情形一样,人的灵魂被腐蚀,丧失了自我。上瘾者可用的方法似乎非常有限,而且常常是伤害自己的方法,他们可能威胁要换别的药头,用别的药物取代,或是威胁要自杀,包括象征性的自我毁灭行为(比如意外事故、身心疾病、失业或犯罪)。

 

爱的馅饼理论

许多人认为爱可以用各种方式切割、交换,就像馅饼一样:一大块给伴侣,差不多大的一块给小孩,较小一块给工作,更小一块给朋友。以这种方式生活的人会小心翼翼地看着自己给别人多少、得到多少回报,当他们觉得自己没有得到「公平的」(亦即「期待的」)份量,就会开始紧张、嫉妒,随时讨价还价,为了付出和收获的平衡而发狂。越来越执着于公平分配时,就会紧张地活在焦虑边缘,害怕失去自己应得的一份。他们会尽可能寻求别人的关注(而不是滋养的认可),以填补空虚感。他们的自我价值感跟伴侣、小孩、朋友为他们付出多少爱是密切相关的。

根据爱的馅饼理论来运作,就会对别人产生着迷与上瘾,这种人的重心不在自己,而在自己与他人之间,甚至完全在别人身上!他失去爱人的能力,渴望符合内心「缩影」的某人爱他。为了掳获所欲的对象,可能需要顺从对方、放弃自我。一旦掳获对方,必然会一直监控对方,以确保对方不会逃走,于是以爱之名创造了一种上瘾的生活方式。

 

着迷与强迫

着迷(obsession)是一种挥之不去、不断重复的想法,比如一个学生着迷于所学的观念,即使晚上睡觉也一直在想。强迫(compulsion)是根据着迷的思想而有的重复行为;着迷是思想,强迫是与着迷有关的行动。例如,一个人一直害怕细菌和肮脏,于是不断洗手。着迷常常是一种习惯性思维过程,可以提供熟悉的安全感,避免不确定感。比如一直担心未来,就没有时间为现在焦虑。担心常常是焦虑的替代品。

对别人着迷是为了控制被遗弃的恐惧,就像婴儿一样。存在处境的本质是孤独不安的。缺乏安全感的小孩会对父母着迷,试图掳获父母的注意,以避免自己被抛弃,于是形成在关系中试图掳获别人的固定模式,在日后与他人建立关系时,自然而然就有想要掳获伴侣的渴望。这种着迷会产生急切的行为,比如每天打许多通电话给伴侣,或是盯梢、监视对方的活动。着迷者的生活可能完全放在着迷的对象上。电影《致命的吸引力》就是绝佳写照,描写一个能干的人因为着迷而崩溃,造成可怕的结果。

 

猎人与猎物

 

掳获别人的渴望常常被当成爱,其实刚好相反,这种渴望会扼杀爱!因为着迷的目标是掳获物化的他人,并没有接纳自我或他人,所以不是真正的爱。着迷是一个牢笼,着迷者无法自由思考或行动,也失去创造力,无法发展关系,因为所有活动的目标都是控制他人,这只是爱的假象。电影和电视节目都把这种关系当成爱,因为双方非常专注于对方,但这不是真正的关怀,因为没有对他人的认可。在这种牢笼中,着迷者因为失去钥匙而陷入困境。

 

着迷与强迫是死胡同

 

着迷时,会放弃自我,用重复思想的安全感与能量取代生命活力。着迷的报偿(或目标)有两种:控制与支配的假象可以提供兴奋感与能量,暂时抒解焦虑。着迷会限制人的生活,着迷的人不愿容纳其他令人害怕的想法和感受,也不需要面对死亡、遗弃、年老、无能或不重要;只要把焦点放在着迷的对象即可。即使着迷可以如此强烈,却还是走向死亡的,因为会丧失自我与活力,在着迷中形销骨毁。

着迷意味着物化。浪漫期充满着迷与强迫,幻想、执着于自己不了解的想象中人,然后遇见某个人,于是把自己投注在这个人身上。浪漫期不是与人建立关系,而是对着迷的对象上瘾。同样地,性能量也是重复的强迫行为;在追求性对象的兴奋感中,容易产生机器人般的重复思想与行为。就此而言,浪漫和性能量都类似其他上瘾的过程,并没有呈现出人性。追求对象虽然令人兴奋,却是死路一条。

 

着迷与强迫的处理

 

我们必须控制自己的着迷,不应该被着迷控制。透过觉察着迷的情形,在分享的过程中承认并接纳着迷。越来越熟悉自己的着迷时,就可以找到逐渐脱离牢笼的钥匙。我们可以为了兴奋和好玩而在短时间内进入着迷,却不会陷在其中。所以伴侣可以共进一顿浪漫的晚餐,同时知道生活压力仍然存在;或是共享一段性幻想,但不需要在生活中实现。

不愿分享着迷时,反而会在遮遮掩掩中强化着迷;虽然可以增加快感(也就是上瘾),却无法进入亲密。当人分享自己的着迷,亲密的程度会升高,快感会消退。克服着迷的关键在于熟悉它及其背后寻求安全感的动机。嫉妒时,如果试图控制伴侣,而不是承认自己的不安全感,就会引发问题。当人越来越了解自己的着迷,可以和伴侣分享,承认强迫行为的动机,就能坦露潜在的过程,运用觉察使关系更加整合。

 

爱的空桶理论

另一个关于爱的常见观念也会掌控亲子关系,就是「空桶理论」,抱持这种观念的人把孩子当成空无一物的容器,父母有责任(即「义务」)用「爱」填满容器。这个理论假定成功的父母会填满孩子的空桶,使他们遇到伴侣时,也有能力向对方灌注这种「爱」。如果一切顺利,他们就能对自己的孩子如法炮制。

由于空桶理论完全依赖外在来源提供有价值的东西——「爱」,于是为上瘾设定了理想的条件。越依赖别人的爱,就越不会产生自己的爱,爱的发动机逐渐关闭,完全依赖别人的供应,于是对爱越来越上瘾。对药头而言,越多人依赖他,生活的安全感就越大,再也不会孤独!

 

唤详:我从事精神科时,逐渐发现我对病人是多么重要,许多病人没有我就失去功能。我惊恐地了解一旦让他们对我上瘾,没有我时,他们就会以毒品来取代!我最多只能鼓励他们对别人、工作或宗教上瘾。我明白这一点时,立刻鼓励他们把重心从我身上转到他们自己身上,并以团体经验取代个别治疗,但要注意不要让团体的支持变成另一种上瘾。也因为如此,我和基卓打消成立治疗或灵性小区的想法。

 

解决成瘾的方法就是为自己的生活和幸福负起责任。一旦能为自己的感受与活动负责,就比较不会被引诱他们上瘾的人操纵。从权力争夺期进入整合期就是成为自身生活的主人、克服依赖的倾向。

 

爱的完整理论

「馅饼」和「空桶」理论的根源就是关系中的依赖,这种关系是相互依赖(codependency)与上瘾的先驱。更健康的取向是在自我与关系中负起个人责任的观念,我们教导的沟通模式可以具体实现这个观念。人是根据自己的知觉和解释产生所有感受,包括受伤与爱的感受。不是由别人按下自己的「按钮」,而是自己按下按钮!人从来就不是空洞的,一直是完整的,只是让大部分的自己蛰伏,没有实现潜能。一旦遇见自己喜欢的人,就会受到激发,从内心产生爱;如果有足够的自信,或是愿意实现潜能,就会以开放、脆弱的态度与人分享感受,建立亲密关系。我们认为人向来有产生爱的能力,只是因为恐惧或不安全感才选择关闭。人常常因为报复和愤怒的动机而选择不爱人,但受害最深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并不是只有一个有限的馅饼可以分配给挚爱的人和朋友,每一个关系本身都是一个完整的馅饼,可以献出对彼此的所有感受,而不会稍减其他关系中的爱,爱不但不会使人筋疲力尽,反而会让人精神百倍。能量并不属于个体,既不能测度,也无法贮存;能量是无所不在的,只需要激发就能与之共鸣。

当人对自己的完整有信心,愿意流露自己的感受,并与人分享,就能增加自我价值感和自主性。父母要让小孩在成长过程培养上述特质,就要鼓励负责的行为,让小孩有被认可的经验,把小孩视为全然的人,而不只是关注他们在角色中的言行。在这种氛围下,我们就会了解自己不是等待别人提供爱的空桶,相反地,我们已经是充满爱的可能性的人,我们需要的只是开启爱的发动机,学会在适当的场所、向适当的人、以安全的方式表达爱。这种学习并不容易,也没有太多可供模仿的榜样。关系花园是支持这种生活教育的场所。

 

一个图像

想象有一株年幼、脆弱、柔嫩的树苗生长在一棵强壮、笔直、扎根深广的橡树旁,如果幼苗依靠着强壮的橡树生长,它的根就会留在表浅的地面,依靠橡树寻找养份,树干会因为依附而弯曲,无法茁壮,枝干又短又细,树叶稀疏细小,得不到多少阳光。这种相互依赖的关系会使两棵树都逐渐衰弱。

相反地,如果橡树拒绝支持幼苗,不让它依靠,小树就会长得又直又高,根也能长得深远,从广大的土地得到营养。这种幼苗可以强健地生长,树枝伸展开来,与橡树枝干相交,树叶生动茂盛,在阳光和雨水中随风舞动。两棵树一起抵挡暴风雨的袭击,在怜惜的细雨中得到洁净。多年以后,它们各自长成强健茂密的树,都能实现自己的天命。

 

清除花园的杂草

在关系花园中,各人必须对自己诚实,接受花园的所有营养。许多杂草需要在辨识后清除,最具毒性的杂草就是控制,控制会扼杀成长、期待他人成为你想要的样子,而不是其原貌。虽然许多控制的杂草显而易见(比如操纵、说谎、欺骗、隐瞒、退缩、恐吓、威胁、讨好、责备、以自我毁灭威胁别人、内疚、自怜、身体和心理的疾病),但隐微的控制更加危险,因为容易造成困惑。隐微的控制包括一些表面看来正向的策略,比如友善的表现、乐于助人、照顾和支持,表面上是为了他人的幸福,暗中却是为了自己的价值感。

拔除这些杂草之前,必须先加以辨识。这项重要的任务只能透过好奇心和双方的协议来完成,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双方愿意坦承任何控制的企图。健康的幽默感和谦逊是有帮助的,还有自我怜惜与「四个A」:觉察(awareness)、承认(acknowledgment)、接纳(acceptance,包括自我与他人)和行动(action),以跳脱僵化的习惯。在这种健康、坦诚的氛围中,各人都能得到滋养而成长。

 

两人间的彻底分享是不可能的,每当看似如此时,其实只是互相限制的协议,会夺走一方或双方全然的自由与发展。可是,一旦了解最亲近的两个人之间仍有无限的距离,并好好爱这种使彼此全然看见对方的距离,就可以在宽广天空的衬托下看见完整的对方。

——里尔克(Rainer Maria Rilke)(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