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基三部曲阅读:对当前中国经济形势和政策的几点认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21:44:19
对当前中国经济形势和政策的几点认识 来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 作者:张立群

经济自主增长的形成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济自主增长对应的是政府推动的增长。改革开放以来,地方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企业的活力不断增强,市场调节下的经济自主增长日益活跃,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1998年以后的一段时间,受需求不足的制约,经济自主增长明显减弱,经济增长更多地依赖政府政策特别是国债投资推动。启动民间投资,恢复经济自主增长,成为这一时期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通过扩大内需、调整经济结构、深化改革,我国经济自主增长能力重新增强,并推动国民经济进入了新一轮增长周期。

经济自主增长能力的提高,是总量、结构、体制等多方面因素变化的综合结果。

首先,城乡居民的收入和家庭财产规模经过较长时间积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购买力提高、住房制度改革、消费政策和消费环境改善的基础上,居民消费政策和消费环境改善的基础上,居民消费结构开始新的升级,住、行等消费领域迅速扩大。消费结构升级带动了产业升级,房地产、汽车等产业迅速发展,并带动了钢铁、水泥、有色、石化、机械装备等重化工业的发展,原有的以食品、轻纺、家电等最终消费品生产为主的社会生产体系,其内在联系和重化工业化为特征的产业升级活动,因其对基础设施、市场条件要求较高,所以与城市经济建立了紧密联系,从而带动了城市化进程加快。所有这些,意味着一个新的巨大的发展空间开始形成。

缺少新的发展空间,消费和投资需求不足,一方面约束了经济的自主增长,另一方面,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也带来了深化改革的积极效果。随着破产、不良资产的大量出现,所有制结构、经济约束机制和社会保障体系得到迅速调整、加强和发展,民营、外资企业,中小金融机构等市场主体和融资活动的监控力度显著提高。当新的发展空间出现时,非国有经济紧跟市场变化的优势明显,民间投资迅速增长;发展空间的扩大弱化了市场风险,地方政府、国有企业、国有商业银行也逐渐活跃,经济的自主增长全面恢复。

分析经济自主增长存在的问题,需注意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几个重要特点。第一,经济结构的转变比以往历次增长都剧烈得多。此次增长是由居民消费结构向全面小康水平提升所推动的,既包括了城镇居民住、行条件的全面改善,也包括大量农民的转变,其本质内涵是人民生活水平在温饱基础上再一次大幅度提高。世界近四分之一的居民全面走向小康生活的壮举,其带动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规模,伴随的社会生产体系变化、资源消耗量的增加在世界上将是史无前例的。这是重化工原材料紧张、煤电油运从过剩到严重不足的基本原因。第二,土地作为生产要素,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居于历史新高。如前所述,此次增长中工业化和城市密切联系,经济增长点集中在城市。经济增长也就是二三产业规模和城市规模、数量的扩大,从这个角度看,没有土地供给,就没有经济的增长。第三,土地、资金等关键要素,其供给基本由政府掌握,而且价格低廉。在土地国有或集体所有的条件下,政府掌据着土地,土地的初始价格基本为零;在资金要素方面,新的融资渠道虽然发展很快,但国有商业银行仍然是融资主渠道;高储蓄率使资金供给充裕,扩张性货币政策使利率很低。在以上条件下,经济自主增长的主要问题是低成本快速扩张。一方面由于结构变动剧烈,需求扩张迅猛;另一方面则由于土地、资金成本低廉,加之必要的经济规则不健全,环境、资源等方面的使用成本也很低。这就必然导致部分行业迅猛增长,城市开发活动异常活跃和投资高增长。由于缺少必要的补偿规则,使得失地农民增加,一些市民的利益受伤害,环境污染加剧,资源浪费增加。这些问题必然导致经济发展的不协调和不稳定。

宏观调控的效果和经济自主增长态势展望

2003年下半年开始的宏观调控,控制的重点一是地方政府的土地开发和批租;二是银行系统的资金供给。既调控这些要素供给的总量,也调控其投向(明确了控制发展的行业)。既使用经济手段(例如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也使用行政手段(要求地方与中央保持一致,对国有商业银行贷款进行直接审查,对投资项目进行全面清查)。其机理是通过经济和行政手段控制土地和资金等关键要素的供给,辅以对部分行业投资的直接管理,约束经济自主增长的速度,减缓低成本迅猛扩张的力度。这些措施在控制经济低成本快速扩张方面收到了显著成效。

在这一背景下,未来经济自主增长活动有可能继续减弱。主要因为,第一,目前调控效果在相当大程度上来自行政措施,给地方和企业留的自主空间有限。停止土地开发活动,检查银行贷款、直接干预银行资金运用,进行投资项目检查等措施,使土地、资金等要素的供给弹性大大降低,自主投资的空间缩小,地方、企业自主发展经济的政策环境趋紧。第二,受政策和价格变化的影响,市场预期已经发生逆转。无论资本市场还是产品市场,抛售现象都比较明显,加之近年来短缺产品供给能力增加较多(例如粮食、钢铁、水泥、有色、石化等),这些产品的市场供求关系开始由部分短缺向全面过剩转变,需求不足将通过市场抑制经济自主增长活动。

经济自主增长减弱具有一定的惯性,可能会持续一定的时间,并导致经济增长进入回落过程,对此应该予以高度重视。

培育和规范经济自主增长的若干建议

当前我们面对着一个新的巨大的发展空间,培育和增强经济自主增长能力,依靠地方、企业多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快经济发展,是抓住机遇、加快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必然选择。对于这一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该全面分析,注重治本。在结构剧烈变化中,适度稳定投资和经济增长速度是必要的。但政策的着力点应该集中在总量控制方面,例如适度紧缩银根和货币供给等。对于直接控制地方和企业行为,直接干预某些行业增长的措施应该非常慎重。因为这会直接限制地方和企业的行为,干预市场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影响到经济的自主增长,其效果不一定好。一些行业的高增长,恰恰是结构变化所需要的。例如房地产和汽车发展,需要大量的重化工原材料的支持,市场必然通过价格信号刺激这方面生产加速。

在此基础上,应该把经济工作的重点转向治理经济自主增长中的低成本扩张问题。2003年以来宏观调控,在这个方面没有明显效果。原因是,造成低成本扩张的主要是机制、体制、规则方面的问题。例如土地开发没有明确的补偿标准,导致开发成本很低;污染排放、资源开发和安全生产方面也没有明确的准入标准,造成环境、资源、安全方面的成本核算很低;资金方面,利率没有随着物价水平相应变化,必然导致资金使用成本很低。地方政府经济工作中的责任机制、监督机制也不够完善,国有商业银行、国有企业,民营、外商企业等市场主体与政府之间的关系也缺少必要的规则,不够规范。正是这些情况助长了经济的迅猛扩张,通过宏观调控很难解决这些问题。为此,要在以下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1.依照宪法精神,加快制定符合各地实际情况的土地补偿标准,作为法律文件公布。严格依法行政,对不按标准补偿的征地、拆迁活动,要依法严肃追究相关政府部门的责任。

2.加快制定中长期的国土资源总体规划,各城市应在国土规划的框架下加快制定城市发展规划。这些规划都需经各级人大审议,由相关立法机构作为法律文件公布,据此规范中长期的土地开发活动。与补偿标准结合,加快建立土地合理开发的长效机制。

3.制定各行业的污染排放、资源利用、生产安全等方面的准入标准,作为法律公布,依此规范各行业在环境、资源等方面的使用成本。

4.建立利率、汇率与资金、外汇供求之间的联系,在有管理的前提下,通过市场调节其水平。由此合理确定资金和外汇的使用成本,通过价格杠杆稳定总量扩张速率,同时改善宏观调控的传导机制。

5.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提高市场配置资源的能力。尽快完善推出投资体制改革方案,进一步发挥民间投资主体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