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agonframe mac 破解:《师说》评注译析(详解)及知识点整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09:14:51

 《师说》评注译析(详解)及知识点整理

《师说》评注译析

 



 〔题解〕

    作者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阳(在今河南省孟县西)人。其郡望为昌黎郡(今辽宁省辽河以西地区),故自称昌黎韩愈,世称韩昌黎。二十五岁中进士,做过唐朝中央教育机构“国子监”的官员。曾任吏部侍郎,故又被称为“韩吏部”。是唐代杰出的散文家。

    韩愈生活在“安史之乱”以后宦官专权、藩镇割据、政治腐败的中唐时期。他在政治上比较守旧,倾向于维护当时豪族地主阶层的利益。但是他重视人材的培养和选拔,主张任人唯贤。他任监察御史时,曾提出减免赋役,并因此遭到贬斥。他反对藩镇割据,并亲身协助宰相裴度平定了淮西藩镇吴元济叛乱。他反对当时封建统治者大力提倡的佛教、道教,结果再次遭贬。这些方面虽然都是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但在当时是有进步意义的。

    韩愈在文学上的作为,主要是倡导“古文运动”,反对六朝以来讲究排偶、辞藻的艳丽浮夸的文风。他大力提倡“言之有物”的古文,强调学习先秦、两汉的文章,并且和柳宗元等躬行实践,终于把文章从形式主义桎梏中解放出来。在创作上,他们虽然强调学古,但是主张“辞必己出”·“唯陈言之务去”,“师其意不师其辞”,“文从字顺各识职”。这些理论,对我们是有借鉴意义的。

    本文是阐述韩愈关于从师学习问题的见解。“说”,文体名。“师说”,意思是说说从师学习的道理。柳宗元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为师……愈以是得狂名。”可见韩愈的这篇文章是针对现实而发的。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注评〕

古之学者必有师。

学者,好学的人。○开篇点题。引证古人,为后文以古律今张本。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所以,用(它)来。受,同授。业,学业。惑,名词,疑难问题。“………者,……也”,判断句式。○承前说明师的作用。为全文的理论根据。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而,则,就。之,泛指道理、知识。者,语气助词。孰,谁。○否定“生而知之”,观点可取。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惑,此作动词,有惑。而,转折连词。其,那。为,动词,做,存在。为惑,存在的难题。○以上从“解惑”一面说明从师之必要。以下转而论述如何从师。

生乎吾前,

乎,介词,于。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其,代词,他。闻,知,懂得。固,副词,本来。

吾从而师之;

从,跟从。师,此作意动词。师之,以之为师。

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以“闻道”为标准,不管生乎吾之先后。

吾师道也,

师道,以道为师,意即学习道理。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夫,语首助词。庸,岂。庸知,哪管。○以反问作结,有力。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是故,因此。无,无论,不管。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判断句。之,助词。所存,存在的地方。○再加推论,归结出择师的原则。

(第一段,说明师的作用、从师的必要和从师的原则,正面论述从师之道。)

嗟乎!

叹 词。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师道,指古时从师的风尚,即后文所说的“古道”。也,语气助词,以下三个“也”字同此。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欲,想要。○呼应首句。一连三叹,表明对世风的深切不满。以下三层用对比法加以批判。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出人,超出常人。

犹且从师而问焉;

犹且,尚且,副词。问,请教。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下,低(于)。

而耻学于师。

○古圣而从师,今众而耻学,对比有力。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益,更加。圣、愚,前为名词,后为形容词。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其,助词,此表测度语气。○以上用两种后果对比,批判耻学于师。一层。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

对于他自己。身,自己。

则耻师焉,惑矣!

耻师,耻学于师。焉,语气助词。惑,糊涂。○于其子和于其身,两种态度加以对比。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之,代童子。书指写字。习,教习。其,指书。读(dòu),逗,指句中读时稍微停顿的地方。者,代词。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或,无指代词,有的人。不,同否。“或师”对应“句读之不知”;“或不”对应“惑之不解”。

小学而大遗,

遗,弃,丢掉。“小学”,对应“或师”;“大遗”,对应“或不”。

吾未见其明也。

明,高明,通达事理。○以上从两种学习内容的轻重大小,对比批判耻学于师。二层。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巫,古代从事降神驱鬼搞迷信活动的人。乐师,奏乐的艺人。百工,各种手工业者。

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

族,类。

曰师曰弟子云者,

曰,说,说到。云,助词,用于句末,表示总括以上的话,有“等等”的意思。者,语气助词。

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相若,相似,差不多。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卑,低下。足羞,(以为)可耻。盛,高,大。近谀,(以为)近于阿谀。两句描写士大夫耻师的心理。○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对比。

鸣乎!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复,恢复。○感叹之中含有批判。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

君子,指士大夫之族。齿,列。不齿,不屑同列,看不起。○流露出韩愈轻视劳动人民的观点。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其,指君子。智,见识。乃,副词,竟。及,及(之),赶上(他们)。

其可怪也欤!

其,语首助词,表委婉。欤,语末助词,此表感叹。○以两种人对从师的认识,对比批判耻学于师。三层。

(第二段,慨叹师道之不传,批判士大夫耻学于师的不良风气。)

圣人无常师。

常师,固定的老师。

孔子师郯子、

郯(tán)子,春秋郯国(在今山东省郯城县)之君。孔子曾向他请教官制。见《左传》昭公十七年。

苌弘、

苌(cháng)弘,周敬王大夫,孔子曾向他问乐。见《孔子家语·观周》。

师襄、

鲁国乐官,孔子曾向他学琴。见《史记·孔子世家》

老聃。

老聃(dān),即老子,春秋时楚国人,孔子曾向他问礼。见《孔子家语·观周》。○以上以孔子之行为证。

郯子之徒,

之徒,之类。

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行,同行。句意为:三人同行,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语出《论语·述而》。○再以孔子之言为证。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不必,不一定。○推论。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术业,技术、学业。专攻,专门研究,专长。

如是而已。

如是,如此。○引出结论。从师弟关系上论述从师之道,补足首段所论。

(第三段,引证古人,说明师弟之间的关系,进一步论述从师之道。)

李氏子蟠,

李家之子名蟠。

年十七,好古文,

古文,特指先秦两汉散文。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六艺,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儒家经书)。经,指六经正文。传(zhuàn),指对六经的解释。通,普遍。

不拘于时,

不受时俗之限。于,价词,此表被动。时,指耻于从师的时俗、世风。

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

嘉,赞许。行,奉行,继承。古道,指古人从师的风尚。

作《师说》以贻之。

贻(yí),赠。

(第四段,表扬李蟠,说明写作此文的原因。)

〔译文〕

    古时好学的人,必定有老师。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习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不是生下来就懂道理有知识的,谁能没有疑难问题?有疑难问题却不从师学习,那些疑难问题终究不能解决。生在我前边的人,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比我早,我(应该)跟从他,以他为老师;生在我后边的人,(如果)他懂得道理也比我早,我(也应该)跟从他,以他为老师。我是以道为师,哪管他生的比我早还是晚呢!因此无论地位高、地位低,无论年纪大、年纪少,(只要是)道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哪里有道,哪里就有老师。)

    唉!(古时)从师的风尚断绝好久了!想要人们没有疑难问题也就很难了!古时的圣人,超出常人很远,尚且从师而请教;如今的众人,他低于圣人也很远了,可是以从师学习为耻辱。因此圣人就愈加圣智,愚人就愈加愚笨。圣人之成为圣人、愚人之成为愚人的原因,或许都出在这里吧!(有些人)爱自己的孩子,就选择老师教育他,(可是)对于自己就以从师为耻,(真是)糊涂啊!那儿童的老师,是教给儿童写字认字,让他学习断句分逗的,(并)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答疑难问题的人。(可是)对于不知句读,有人就从师;对于疑难问题不能解决,有人就不从师;(这就是)学小而弃大,我没见他高明在哪里。巫者、医生、乐师和各种手工业者,他们不以互相学习为耻辱;(可是)士大夫一类人,听说到老师弟子这些话,就凑在一起加以讥笑。问他们,就说:“谁和谁年纪差不多,(他们所知的)道理也差不多。”(从师的对象)地位低,就感到可耻;官职高,就认为近于阿谀。唉!(古时)从师的风尚不能恢复,(由此)可知了!巫者、医生、乐师和各种手工业者,君子不屑于(和这些人)同列,(可是)现在他们在从师的见识上,竟然反而赶不上(这些人),不是太奇怪了吗!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些人,他们的贤明不及孔子。(可是)孔子说:“三个人同行,其中就一定有我的老师。”因此,弟子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样样比弟子高明。懂得道理有先有后,技术学业各有专长,如此罢了。

    李家的孩子名蟠,十七岁,喜好古文,“六经”的正文和释文,都普遍学习,(他)不为当时耻于从师的风气所约束,向我求教。我嘉奖能继承古时从师的风尚,(于是)作这篇《师说》来赠送他。

〔简析〕

    本文论述了从师求学的道理,批判了当时耻于从师的社会风气。

    文章首先明确提出了师的作用,即“传道、授业、解惑”。接着,从两方面论述了从师学习的道理。一是从师的必要性。为什么学习必须有“师”?就是因为“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这个“惑”,就是有关“道”、“业”两方面的疑难问题。这就深入浅出地说明了师的作用和意义。二是择师的原则,即以“闻道”先后为标准,而不管贵贱长少。由此联系到师、弟的关系问题,则“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政,如是而已。”这就是全篇论述的从师之道,也就是本文的中心思想。

    其次,文章对于当时不从师的社会风气,着重从两方面进行了批判。一是指出恶果,即“圣益圣,愚益愚”,“小学而大遗”;一是揭露耻于从师的人即士大夫们的偏见和虚荣心理,所谓“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这种”耻师”风气,对于封建统治阶级人材的培养和选拔十分有害,它势必降低学习标准和人材质量,从而严重地影响科举取士,所以韩愈对此深为忧叹。他提倡从师的目的,就是为了扭转这种社会风气。

    今天学习本文的意义,在内容方面,就是批判地吸取其中一些有关从师求学的正确观点和合理见解。如说:“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这就突破了儒家“生而知之”的唯心主义观点,从正面强调了从师学习的重要。这在今天对我们正确认识教师的作用,是有启发的。再如讲从师的原则:“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这就涉及到一个能者为师的原则,在一定程度上批判了封建等级观念,这个见解也是可取的。我们今天向科学进军,就提倡虚心地向有知识的人学习。特别是文中讲到:“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也有助于我们认识“官兵互教”“师生互学”的作用和意义。

    文章也流露出一些错误观点。如把“圣益圣,愚益愚”,单纯看成是一个教育问题,不谈政治上的原因;又如对“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的轻视,则明显的表露了作者的剥削阶级思想意识。

这是一篇说理文。作者论证从师求学的道理,观点十分明确,思路非常清楚。如第一段,起句借古论今,扣题提出“古之学者必有师”,即从师问题。下面要说是为什么应该从师,必先说明师的作用,所以接着指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由于谁也不是无师自通生而知之的“天才”,在学习过程中必然会碰到种种难题,要依靠从师学习求得解决,所以,作者就集中从“解惑”这一意义上,指明从师的必要。再往下,既然从师必要,那么应以什么人为师和怎样从师?对此,作者先回答应该怎样(“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再说明为什么要这样(“吾师道也……”),最后推论归纳出一条择师的基本原则(“是故……”)。这就十分明确地阐述了从师之道,而使读者非常信服。

    在批判“耻师”的风气时,作者充分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第二段中一共是三组对比。第一组是把“古之圣人”从师的后果和“今之众人”不从师的后果加以对比;第二组把小孩和大人两种学习内容的轻重大小加以对比;第三组把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对待“从师”的态度和见识与士大夫们的见识加以对比。在对比的过程中,作者毫不掩饰自己的观点,同时采用了一系列的慨叹、责难的语气,从而造成了文章的气势,形成一种无可置辩的批判力量。

 

《师说》知识点整理  

一、通假字

1、所以传道业解惑也。“受”通“授”,传授。

2、授之书而习其句。“读”通“逗”。

3、或师焉,或焉。“不”通“否”。

二、一词多义
 
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老师)
②惑而不从。(跟从老师学习) 
③吾从而之。(意动,以……为师)
④吾道也(n.作v. 学习)
道之不传也久矣!(n.作v. 从师)
⑥犹且从而问焉(老师) 
⑦而耻学于(老师)
⑧则耻焉(n.作v. 从师)
⑨或焉,或不焉(n.作v. 从师)
⑩不耻相。(n.作v. 学习)
道之不复(n.作v. 从师)
⑿孔子郯子(意动,以……为师)
 
为惑也(代词,那些,疑难问题)
闻道也固先乎吾(代词,代“生乎吾前”的人) 
③夫庸知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代词,他的)
出人也远矣(代词,代“古之圣人”) 
下圣人也亦远矣(代词,代“今之众人”) 
皆出于此乎(副词,表揣测,大概) 
可怪也欤(这)
 
①古学者必有师(助,的)
②人非生而知者(代,代知识,道理) 
③夫庸知其年先后生于吾乎(助,取独)
④道所存,师所存也(助,取独) 
⑤师道不传也久矣!欲人无惑也难矣!(助,取独)
⑥圣人所以为圣(代,代这件事) 
⑦彼童子师(助词,的)
⑧授书而习其句读者(代,代童子) 
⑨句读不知,惑不解(助,宾语前置的标志)
⑩巫医乐师百工人(代,这些人)
⑾郯子徒(代词,这一类)
⑿六艺经传皆通习(代词,这一类)

①师者,所以道受业解惑也(传授)
②师道之不也久矣(流传)
③六艺经皆通习之(名词,著作)


①所以传受业解惑也(道理)
②师之不传也久矣(传统)
相似也(道德学问)


之不解(疑难问题)
②则耻师焉,矣(形容词,糊涂)

①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吾乎(介,比)

②而耻学师(介,向)

其身也(介,对于)

④其皆出此乎(介,从)

⑤不拘时(介,表被动,被)

①生吾前,其闻道也固先吾(介,相当于“于”,在;表比较)

②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语气助词,表反问,吗)

③其皆出于此(语气助词,表揣测,吧)

④嗟!(语气助词,表感叹,与“嗟”连用,唉)

三、古今异义

1)古之学者必有师。  “学者”:求学的人。 
2)小学而大遗 。 “小学”:小的方面。  
3)今之众人。  “众人”:一般人。 
4)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所以”:用来……的。 
5)吾从而师之 。 “从而”:跟随并且。 
6)句读之不知。  “句读”:句子中间需要停顿的地方。 
7)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不必”:不一定。

 

四、词类活用

㈠意动

1、吾从而之。(以……为师)

2、而学于师。(以……为耻)

3、则师焉。(以……为耻)

4、不相师。(以……为耻)

adj.n.

1、是故益圣,益愚(形容作名,圣人、愚人)

n.v.

1、吾道也(学习)

2、道之不传也久矣!(从师)

3、则耻焉(从师)

4、或焉,或不焉。(从师)

5、不耻相。(学习)

6、道之不复(从师)

adj.

1、学而遗(在小的方面;在大的方面)

五、 重点实词

1)其闻道也先乎吾(本来)
2)夫知其年之后生于吾乎(难道)
3)犹从师而问焉(尚且,还)
4)士大夫之(类)
5)今其智反不能及(竟然)
6)圣人无师(固定的)
7)余其能行古道(赞赏)
8)六艺经传皆习之(普遍)
9)于其身也,则耻师焉,矣(糊涂)

六、文言句式

㈠判断句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㈡被动句

1、不拘于时

㈢宾语前置

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㈣状语后置

1、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2、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3、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4、而耻学于师

5、师不必贤于弟子

6、学于余

㈤宾语省略

1、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㈥主语省略

1、问之,则曰

七、难句翻译

1、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2、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3、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4、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5、而耻学于师。

6、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7、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8、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9、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11、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八、课文理解、赏析以及文学常识

韩愈,唐代文学家、教育家。字退之,世称韩昌黎、称韩文公。他是倡导古文运动,反绮丽柔糜的骈文,提倡质朴刚健的散文,主张“文以载道”、“文道结合”。“说”是一种议论文文体,古代用以记叙、议论或说明等方式来阐述一个事理。“师说”的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写作背景:魏晋以来,门第制服十分严格,分为高门和寒门,门第观念严重破坏了从师学习的风气。

论述思路:第一段:正面提出中心论点:“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应该从师学习,从师是为了师其道,不论其地位高低和年龄大小。

第二段:从反面论证中心论点。批判“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风气。

第三段:援引孔子从师的事例,阐述师与弟子的关系,从正面进一步论证论点。

第四段:点明作文的目的,进一步巩固论点。

文章主旨:1)从师要解惑。2)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3)批判了当时社会上士大夫阶层“耻学于师”的不良风气。

写作特点:对比(整散结合→作用:波澜起伏,张弛有致。)

1、“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的对比,写出对师完全不同的态度,得出“圣益圣,愚益愚”截然相反的结果,突出论证了中心论点的第一层意思——“人必从师”。

2、“择师教子”与“于己耻师”的矛盾对比,得出了“未见其明”的结论,从反面突出论证了中心论点的第二层意思——“从师为师之道”。

3、“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自恃高贵的“士大夫之族”截然不同的从师态度对比,得出“今其智乃反不能及”的结果,全面的论证了中心论点。

批评对象:士大夫之族。原因1:“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正是这类人的特殊心态,也是门第观念很深的反应,而门第观念跟以“道”为师的正确主张恰恰是格格不入的。原因2:本段结尾对士大夫之族的批判语气十分严厉,说他们瞧不起劳动群众,却不如劳动群众聪明,不懂得从师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