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死亡岛闪退:皮肤疾病专题学习网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6 06:23:56

黄褐斑 

一、基础研究

(一)中医病因病机研究

1.肝郁与脾虚是黄褐斑的重要病因病机 杨慧兰在关于广州地区黄褐斑发病因素的调查中,报告长期(超过半年以上)情绪不佳是其重要致病因素,从一个侧面证实了中医学肝气郁滞可导致黄褐斑的观点是正确的。王彩霞报道脾虚模型大白鼠血清锌和超氧化物歧化酶降低,氧自由基及过氧化脂质升高,似可说明脾虚导致黄褐斑的部分机理。

2.“风邪入皮肤”与黄褐斑 古人根据太阳曝晒会使黄斑发生或加重等现象,论证黄褐斑既有内伤,亦有外感。近代陈炜分析341例化妆品皮炎,有35例(10.26%)遗留色素沉着斑[3]。林世忠亦报告长期使用“永芳”化妆品的196人中患黄褐斑者102人(51.5%) 。紫外线损伤、劣质化妆品等,中医学都归纳入“风”等六淫外邪,这些研究丰富了黄褐斑外为“皮肤受风”的内涵,并为中医外治使用风药的治疗机理提供了新的依据。

3.血瘀与黄褐斑 陈燕萌对黄褐斑患者血液流变学研究的报道指出,其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血沉、红细胞压积、红细胞电泳、纤维蛋白原测定均明显高于正常人,支持黄褐斑存在血瘀病理。黄褐斑血瘀的形成,首推肝气郁结,气滞致血瘀;肾虚火燥,血热滞结成瘀;脾虚气弱,血失推动也可致瘀;风热蕴肤,经络失畅亦为血瘀的原由,故提出了“无瘀不成斑”的观点。近代阐明并强调血瘀在黄褐斑形成中的重要性,是对黄褐斑病因病机、辨证施治理论研究的一大贡献。

4.“水亏不能制火”与性激素紊乱有关国内外研究资料表明黄褐斑患者多有雌二醇升高,朱光斗报道男性患者亦有睾酮升高。黄褐斑患者多伴有月经不调、痛经、乳腺小叶增生等性激素失调症状。这些资料表明黄褐斑的发现与性激素紊乱有密切关系。性激素属中医学“天癸”范畴。天癸为肾的阴精,体阴而用阳。性激素失调的症状,中医学常归为肾阴虚或肾阳虚,黄褐斑患者多表现为肾阴虚,用补肾方剂如六味地黄丸等治疗有效。这即证明了古人肾脏水亏水能制火,火燥结成黑斑认识的正确,又提示根据黑色属肾理论,似可从性激素角度探索其病本质。

5.黄褐斑以虚为主,刘爱民对436例黄褐斑患者从年龄段、舌象、脉象、面色与月经、中药辨证等进行统计学处理。调查发现,黄褐斑拥有较多证型,病情错综复杂,但以心脾两虚(气血两虚)、阴虚火旺挟肝郁血滞、血热血瘀及脾湿4个证型为主,占全部病变的79.8%. 在此4型之中,又以心脾两虚(气血两虚)型为多,显著多于其他各型(P<0.01)。此点与通常所认为的不同,当引起重视。

(二)西医发病机理研究

熊德鑫对黄褐斑病人皮损区菌群进行微生态学研究,首次报道暂住的产色素微球菌显著增加,推测细菌产生的褐色素、橘黄色素吸收、沉积参与了黄褐斑的形成,并用恢复微生态平衡的办法治疗黄褐斑获得成功。王国丽认为体内氧化与抗氧化之间的平衡紊乱与黄褐斑的发生有一定的相关性,体内LPO、O2等氧化自由基过量生成和或抗氧化物如SOD活性降低,可造成膜脂质的过氧化,使膜结构和功能受损而发生疾病。王国丽等测定35例黄褐斑患者的LPO、SOD,有15例LPO超过常值占42.9%, 29例SOD低于常值占82.9%, SOD/LPO比值下降者占77.1%,而对照组27例正常人仅1例异常。郑凤兰等研究表明黄褐斑患者血清锌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认为锌离子有可能参与激活酪氨酸酶的活力。 梁存让做了有关血液生化和尿中神经递质的化学检查,患者的血清锌、维生素A、维生素E值比正常人有明显降低,血清铜亦低于正常人,说明本病非单纯的局部色素增多,而是内环境存在紊乱的表现。黄褐斑至今仍是一种原因未明的色素代谢障碍性皮肤病。对于黄褐斑的诊断目前仍以皮损表现为主,没有特定的化验检查指标或其他科学依据可以遵循。

刘宝军等对黄褐斑患者血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测定结果表明,黄褐斑患者血中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花生四烯酸含量均低于正常人,提示黄褐斑患者体内氧化及抗氧化之间平衡发生紊乱,脂质过氧化反应增强,抗氧化酶的保护功能减弱,导致不饱和脂肪酸经一系列氧化反应的结果。因此我们推测,患者体内由于内分泌、药物、紫外线等多种因素使氧化反应加速,抗氧化活性降低以致黑色素形成过多,因此应用抗氧化治疗超氧化物歧化酶可能有助于本病的治疗。

林新瑜对150例黄褐斑患者发病因素的统计学分析表明:最有显著性意义的发病因素相继是家族史、日晒、睡眠不佳,其他次之的原因有饮酒、月经紊乱,服避孕药、夫妻感情不和,痛经,妇科疾病和亲人去世等。该结果与一些国外学者认为黄褐斑最重要的发病因素是遗传素质和阳光这一观点是一致的。

Hassani等于月经周期第5、7、9、11天分别检测子女性黄褐斑患者的血清FSH、LH、PRL、E2、17B水平发现ESH于第7天时高于对照,LH于第9天时高于正常对照,PRL于第9天时低于对照,E2、17B于第5、7、9天均高于对照,在月经周期第17、19、21天检测P发现与对照无差异。由此可见,黄褐斑患者的确存在不同程度的性激素水平的异常。

关于男性黄褐斑鲁严和朱文元认为:关于男性黄褐斑其临床和组织学特征和女性黄褐斑相似,多数学者认为激素变化并不起作用,可能主要和遗传和日晒有关。他们研究了15名原发性男性黄褐斑后发现,患者外周血中LH显著升高,而睾丸显著下降,提示尚不能排除性激素的作用,且睾丸可能具有保护作用。

(三)治则治法研究

朱光斗等以疏肝解郁调理脾肾法自拟方(八月札、鸡血藤、郁金、白术、茵陈蒿、女贞子、旱莲草、桑叶、薄荷、栀子)水煎服,疗程2月,观察152例,总有效率89.47%。对照组维生素C、E配合5%氢醌霜外搽,总有效率为63.33%,二者有极显著的差异(P<0.01) 。治疗组黄褐斑消退时,增高的雌二醇、睾酮、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铜蓝蛋白均明显降低(P<0.05) ,原降低的过氧化物歧化酶明显回升(P<0.05), 80%伴有痛经、月经紊乱、乳腺小叶增生患者的症状随之改善或消失。

北京李秀敏、段行武认为黄褐斑的发生在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气血瘀滞是其基本病理改变。观察了46例患者,表现为肝郁者21例,肾虚者15例,脾虚者10例。据此创制清肝丸(柴胡、当归、栀子、凌霄花、香附各10g,白芍、生地黄各12g,牡丹皮15g,丹参、益母草各20g,白芷6g) ;益阴丸(生地黄、熟地黄、牡丹皮各15g,旱莲、鸡血藤各20g,女贞子、菟丝子、桑寄生各30g,天花粉、茯苓各12g) ;实脾丸(白术、木香、鸡内金、当归各10g,党参、茯苓、生地黄各12g,鸡血藤20g,薏苡仁、冬瓜皮各30g) ,分证每服10g, 1日2次。各型同用化瘀丸(苏木、制香附、制乳没各10g,当归、泽兰、泽泻各12g,牛膝、莪术、党参各15g,桃仁20g,鸡血藤、益母草、丹参、紫草各30g,醇提浓缩,水包油型)。经3个月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9.1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9.09%,两组比较其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 。治疗组原有增高的血清雌二醇、血浆粘度、全血粘度、红细胞压积等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

二、临床研究

(一)辨证论治研究

1.陈广源认为无瘀不成斑 妇女的经、产、胎、带,无论哪一方面出现病理变化,都极易成“瘀”,内有瘀则外有斑,无瘀不成斑。所以本病的治疗采取四个方面的活血化瘀法:①补肾活血法:采用肾阴肾阳并补并佐以活血化瘀,一方面出现病理变化,都极易成“瘀”, 内有瘀则外有斑(淫羊藿、杜仲、车前草各15g,女贞子、覆盆子、枸杞子、五味子、生山楂、益母草各10g) ; ②清热利湿活血法(益母草、滑石各15g,柴胡、黄芩、炒山栀、金钱草、当归、赤芍、丹参、川芎、阿胶各10g,白花蛇舌草20g,龙胆草、桃仁、红花、生甘草各5g) ; ③益气补血活血法(党参、炙甘草、生地黄、益母草各10g,桃仁、红花各5g) ; ④疏肝理气活血法(柴胡、制香附、郁金、炒枳壳、当归、白芍、丹参各10g,益母草15g,红花、桃仁、川芎各5g) 。上法均应用活血化瘀,只不过或主或次,或轻或重,又应因人因病不同而已。

2.翁保祥认为将黄褐斑患者分为肝郁气滞血虚型和肝肾阴虚内热型为宜以养血柔肝、润肺生津(方药:当归、麦门冬、白芍、白术、熟地黄、紫丹参各10g,柴胡、陈皮各6g,生甘草3g)立法组成I号黄褐斑合剂。以滋补肾水、清养肺阴(方药:女贞子、麦门冬、熟地黄、地骨皮、青蒿、白术、紫丹参、当归各10g,柴胡、白芍、陈皮各5g,生甘草3g)立法组成II号黄褐斑合剂。

I、II号黄褐斑合剂均内服,每日3次,每次10ml,饭后1小时左右服。40天为1个疗程,月经期停服。

自制祛斑散(自拟:白及、白芷、天花粉、滑石粉等分),将药共研细末,过80目筛,瓶装备用。晚涂晨洗,涂药前先清洁皮肤,利于药物吸收。洁面后用干药粉扑于面部或用蜂蜜调祛斑散涂在同部。

认为本方培补肝肾之阴以治本为君,清养肺阴为臣,佐以行气活血。药用:当归、白芍、熟地黄酸甘化阴、养血柔肝;麦门冬养肺生津;紫丹参养血活血祛瘀生新;地骨皮、青蒿除虚热,甘淡降肺中之虚火釜底抽薪;女贞子补肾之阴先滋其水,水生则金旺,益下而荣上,养阴能容颜。

外用滑石、白芷、天花粉清热滋润皮肤,蜂蜜乃百花之精华,甘而和平,柔而濡润,香以理气,滋养皮肤。

3.马绍尧、吴胜利则分为4型:①肝郁内热证:治宜疏肝清热。方用丹栀逍遥散加减。牡丹皮、栀子、柴胡、当归、赤芍、白芍、茯苓、白芷、白花蛇舌草、生甘草;②肝肾不足证:治宜补益肝肾。方用六味地黄丸加减。生地黄、熟地黄、山药、山茱萸、牡丹皮、泽泻、茯苓、淫羊藿、枸杞子、女贞子、旱莲草、白鲜皮;③气滞血瘀证:治宜理气活血化瘀。方用桃仁、红花、生地黄、熟地黄、川芎、当归、白芍、刺蒺藜、菊花、白芷;④脾虚湿热证:治宜健脾利湿。方用苍术、白术、黄柏、生苡仁、野赤豆、绿豆、白扁豆、山药、姜半夏、陈皮、滑石、车前子。

4.刘运磊等自拟化瘀祛斑散(益母草、丹参各120g,当归、丹皮、鸡血藤、桑寄生、生地各90g,香附、桃仁、白芷、茯苓各60g,川芎、泽兰、党参、莪术各45g,红花、乳香、没药各30g。将黄褐斑辨证分型治疗如下:①肝郁气滞(月经不调,情绪急噪,胸肋胀痛,口苦咽干,头晕头痛,多梦健忘,纳差太息,经期乳胀,舌质暗红,苔薄白,脉弦)者,加柴胡,白芍,山栀,凌宵花;②脾虚湿困(面色苍白,萎黄少华或面肿,心慌气短,神疲纳少,脘腹胀闷,带下清稀,舌质淡红微胖,苔薄,脉濡缓)者,加白术,苡仁,木香,鸡内金,冬瓜皮。③肝肾阴虚(腰痛腰困,形寒肢冷,口干尿频,喜寐多梦,头晕头痛,带下量多,月经衍期色淡,舌质红,苔少,脉沉细)者,加菟丝子、女贞子,熟地、旱莲草、天花粉,共研为散,每服5~7g,一日3次,1个月为1疗程,最长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治疗65例,痊愈26例,显效29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92%。随访半年有3例复发。

5.孙震和采用自拟宣肺调气汤治疗,药物组成:桑叶皮(各)10g,枇杷叶10g,川芎10g,青皮10g,僵蚕10g,防风10g,羌活3g,白芷10g,白芍10g,珍珠母15g,地骨皮10g,茯苓10g。加味法:肝郁型合逍遥散化裁,血瘀型和桃红四物汤化裁,肾虚型合二仙汤,六味地黄丸化裁。服法:每日1剂,早晚分2次服,1.5月为1疗程,连服3月。服药3个月后,35例中,皮损转淡,范围明显缩小者30例,占85.7%;褐色斑无明显变化者5例,占14.3%。

6.苏红黄褐斑的辨证与治疗 ①肝郁痰凝型皮损特点为:浅褐色至深褐色斑片,大小不定,匡廓易辨,呈地图状或蝴蝶状,对称分布于两颧、目周。伴胸肋痞满,烦躁易怒,纳谷不香,月经不调,乳房作胀或疼痛。舌淡苔薄白,脉弦滑。治宜疏肝解郁,化痰消斑。方选逍遥散加减,药用柴胡、川芎、甘草各9g,当归,白术,陈皮,茯苓各15g,熟地黄、白芍各30克。证偏实者可选用柴胡疏肝散;偏湿患者可加用二陈汤;湿化热者可选用丹栀逍遥散。②气滞血瘀型  皮损特点为:鼻,颧,额、口周呈深褐色至黑褐色斑片。伴面色灰暗,口唇发绀,头昏,头痛,胸肋胀痛,腰痛,口渴,月经紊乱伴痛经。舌暗红带瘀斑,脉弦涩。治宜活血化瘀,通络消斑。方选桃红四物汤加减,药用桃仁,当归,红花各12g,白芍,熟地黄,山药各30g,川芎,枳壳各9g,甘草6g。证偏实者可选用通窍活血汤。③肝肾亏虚型  皮损特点为:以鼻为中心,对称分布于颜面,色斑广泛,边界不清,色黑或灰暗,如蒙灰尘。伴头昏,耳鸣,腰膝软弱无力,五心烦热,月经不调。舌红苔少,脉沉细。治宜滋肾养肝,化瘀退斑。方选三黄增免汤,药用黄芪30~60g,黄精,熟地黄、山茱萸、白术,当归,石菖蒲各15g,菟丝子,女贞子各20g,枳壳9g,甘草6g。肾虚甚者可加用三黄增液汤或二至丸。加减药物法:胸闷乳胀加郁金,夏枯草,玄胡、炒川楝,腹胀便溏加党参、炒山药,炒白术,茯苓;腹胀纳差加焦山楂,陈皮,厚朴;经血不调加丹参,益母草;痛经或经血夹块加桃仁,红花;失眠多梦加生龙牡,酸枣仁、合欢皮、柏子仁。

(二)专病专方研究

1.镇肝熄风汤 牛膝、生赭石各30g,龙骨、牡蛎、龟甲、白芍、玄参、麦门冬各15g,川楝子、生麦芽、茵陈蒿各6g,甘草45g。适于肝肾阴亏,气血逆乱者。13例黄褐斑患者,痊愈10例,总有效率达100%。

2.消斑汤 自拟消斑汤:赤芍、当归、柴胡、白芍各15g,川芎、红花、薄荷(后下)、甘草各6g,鸡血藤12g,煨姜3片,每日1剂,煎2次混合分早晚各服1次,7天1疗程。治疗103例,有效率100%。

3.活血化瘀方 当归、生地黄、女贞子各15g,五味子、白芷、白附子、阿胶、赤芍各10g,桃仁、红花各8g,丹参20g,血竭花3g,为基础治疗49例,总效率82%。

4.养颜祛斑汤 生地黄20g,熟地黄20g,山药12g,白芍10g,女贞子10g,菟丝子10g,白扁豆10g,山茱萸10g,旱莲草10g,沙参10g,桑寄生10g。夜寐不安多梦者加远志10g,五味子10g。治疗36例肝肾阴虚型患者,总有效率88.8%。总治愈率63.9%。

5.益肾化斑汤 淫羊藿15g,菟丝子20g,地黄(血热用生地黄,血虚用熟地黄)15g,当归12g,川芎12g,芍药(养血用白芍,化瘀用赤芍)12g,桃仁12g,红花12g,白僵蚕10g组成,临证加减,总有效率100%。

6.滋肾益气解郁活血方 熟地20克,白芍20g ,当归15g ,柴胡15g ,茯苓20g ,白术30g ,薄荷8g ,茜草20 g,大红袍20 g,白豆蔻5 ,甘草10 g,适于各型黄褐斑患者治疗56例总有效率89.29% 。

7.排毒祛斑胶囊 熟地,柴胡,当归,枸杞子,芦荟,珍珠粉经提取精制等制成胶囊,每次4粒,每日2次,30天为1个疗程,总有效率93.5%。

8.柔肝理气活血汤  益母草30 g,当归,白僵蚕各12g ,赤芍,白芍各15g ,柴胡,黄

芩,山栀子,菊花,红花,莪术,片姜黄各9g ,甘草6g ,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1个月为1疗程。有效率88。9%,显效率达68.9% 。 

9.养容祛斑汤  当归15 g,益母草15 g,白芍20g ,白芷12 g ,淫羊藿12g ,丹参20 g,桃仁15g ,熟地12g ,山茱萸10g,甘草6g ,治疗各型黄褐斑患者96例,总有效率93%。 

(三)其他治疗研究

1.中医外治法

(1)许瑾用自拟美容水治疗黄褐斑138例,总有效率91.5%。方用白芷、白僵蚕、防风、人参、珍珠、三七、当归、红花、丹参、荆芥等,加适量酒精浸泡,回收滤液,经脱色浓缩至生物含量达所需浓度即得美容水。治疗时,取少许美容水搽面,用磁疗器根据皮肤走向及肌肉分布,按摩5~7分钟。

(2)翁丽丽自拟祛斑散治疗黄褐斑40例,总有效率92.5%。方用白及、白芷、白附子、紫草组成,每日1次,配合面部按摩、离子喷雾同步进行,每5天1次,1个月为1个疗程[34].

(3)陈向东自拟三白退斑膏治疗黄褐斑138例,总有效率95.5%。方用浙贝母、白及、白附子为主药,加入西安日化厂生产的一叶兰软膏基质中(每盒40g) ,每日早晚各搽1次,黄褐斑消失最快者10天。

(4)梁惠婵用复方当归糊剂配合穴位按摩治疗本病20例,总有效率100%,方用当归、川芎、沙参、柴胡、防风、天花粉各20g,冬瓜仁、白芷、白及、绿豆各10g,混合为末,过220目筛,将药粉及40℃水少许混合成糊状。先用蒸气薰面10分钟,后作美容按摩,然后擦润滑油,用美容砂轮轻擦患部至轻微灼痛为止,再敷上本糊剂,用湿棉垫盖好,约30分钟后清除,再作穴位按摩。

(5)王瑜等用祛斑倒模粉治疗本病110例,总有效率95.5%。方用珍珠、白芷、白附子、白僵蚕、当归、泽泻、冬瓜仁、益母草各等分,共研成粉,配合洗面乳洁面,离子喷雾机喷面,面部按摩治疗。

(6)杨慧兰等用祛斑增白散治疗本病74例,总有效率93%。方用白芷、茯苓、当归、红花、白蒺藜、夜明沙等分研末装袋,用适量加蜂蜜调成糊状,加敷患处,加盖电子药膜器15~20分钟,每周1~2次。

(7)林元娣用祛斑膏治疗本病106例,总有效率97%,方用大风仁、杏仁、核桃仁、樟脑、红粉各50g,研末装瓶备用,每晚取上药加少许麻油调匀成膏。过敏者去红粉,同时内服六味地黄丸。

(8)张敏娟自制消斑面膜,治疗本病61例,总有效率96.7%。方用桑叶、薏苡仁各30g,茯苓、山药、当归各20g,配合按摩、离子喷雾,每周1次,2个月1疗程。

(9)杨军以稀释后的五妙水仙膏外涂治疗黄褐斑35例,结果有效率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