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一转雪糕:《桃花源记》、《大道之行也》对比阅读教学设计—《创新教育》—2009年第4期—龙源期刊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9:24:22

《桃花源记》、《大道之行也》对比阅读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

  1、巩固文学常识

  2、分组讨论复习巩固基础知识:

  (1)“舍、寻、志、分、与”等重点字词。

  (2)“妻子、绝境、无论、交通、不足”等古今异义词。

  (3)重点语句的翻译。

  3、对比阅读: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4、“世外桃源”寄托了陶渊明怎样的社会理想?与《大道之行也》的大同社会有

  何相似之处.

  5、试谈谈从古人的理想社会中你得到怎样的启迪和收获。

  6、检查背诵与默写

  二、课堂导入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文学家,诗人。自号五柳先生,后人称靖节先生。少年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曾做过几人小官,但由于政局动荡,官场腐败,加上战争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感觉己身无能为力,辞官过着归隐生活,他的作品也多反映归隐后的田园生活,如《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且在其《桃花源记中》勾勒出了具有“大同”风貌的理想社会。“大同社会”出自《大道之行也》,《大道之行也》选自《礼记》,《礼记》儒家经典之一,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的。

  三、学习探讨

  1、学生需掌握的文学常识

  (1)《大道之行也》选自《礼记礼运》。儒家经典之一,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

  (2)《桃花源记》的作者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文学家,诗人。自号五柳先生,后人称靖节先生。他的作品也多反映归隐后的田园生活。

  2、学生分组交流讨论反馈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学生找出两篇课文的重点字词,然后各组交流)

  (1)基础字词:

  《桃花源记》俨然、属、要、扶、向、志、遂、寻

  《大道之行也》与、亲、子、矜、分、恶、作

  (2)古今异义词:

  妻子、绝境、无论、交通、不足、贼

  (3)各小组找出重点句子加以翻译:

  (句子的翻译,对于学生来说是重点,也是难点。有些学生因为不理 解,出现了关键词译不好,或直接漏掉关键词。这样先让小组成员互相讨论订正, 然后让组员代表再集体交流。)

  4、课文内容问题探究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合作能力,我采用了让各小组分工,组长带动,小组成员合作答题,上游同学指导中下游同学的方法。)

  (1)、桃花源记以什么为线索,围绕这一线索,作者写了哪几件事?

  后人根据《桃花源记》的故事凝缩成了一个成语,这个成语是什么?试解释其含义。你还能从文中找出哪些今天还用的成语?

  (2)《大道之行也》中,“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什么?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这一特征的?

  (3)《桃花源记》与《大道之行也》两篇课文描述的社会形式有什么相似之处?你怎样看待这一社会理想的?

  (《桃花源记》中的“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与《大道之行也》中的“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相似,都表现了人民因得到社会关爱而生活安宁和乐美满幸福的景象。)

  师评价:同学们的分析概括能力进步得很快,大家集思广益,回答得很全面。

  四、检查背诵与默写

  生结合上面的探讨,自由复习课文,然后做准备完成当 堂达标训练(附:当 堂 达 标 训 练)

  当堂达标训练

  1、找出文中一词多义的句子并解释。 舍 寻志

  2、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A、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B、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C、*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3、选出下列句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

  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属予作文以记之。

  B、问所从来具答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C、遂与外人间隔。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D、不足为外人道也。细若蚊足勾画了了。

  4、解释加点的古今异议词。

  A、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B、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C、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D、不足为外人道也。

  5、翻译、

  ⑴、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⑵、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⑶、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外人间隔。

   ⑷、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⑸、男有分,女有归

  6、从文中找出至少四个成语并解释。

  7、用原文回答。

  渔人欲穷其林的原因是:

  文中描写桃花源中人精神状态的句子是:

  桃花源中人的祖先定居桃花源的原因是:

  8、“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表现了桃花源中人们的 特点;他们在送渔人离开时嘱咐他“不足为外人道也”是因为。

  9 、比较阅读

  (甲)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⑴、在原文划横线的空缺处填写原句。

  ⑵.解释文中加点的词。交通: 户:

  ⑶.甲、乙两文都反映了古人对人类美好社会的追求,不同的是,甲文对理想社会进行了,乙文则是 。

  ⑷.乙文中与甲文“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相对应的句子是 。

   9、思考题:

  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我国政府将民生问题纳入工作重点来抓,逐步取消了2000多年来的皇粮国税 实施良种补贴,建立农村合作医疗和最低生活保障体系,免去中小学生学杂费,给予困难学生生活补助等等,我们可用《大道之行也》哪句话来概括现在的良好社会局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