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农业税是哪个主席:学生问题解答(11---35)(第1部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5 01:17:03

学生问题解(1---35)(第1部分)

             作者 李法军

1、当前中学生存在哪些心理矛盾?

答:

当前中学生存在的心理矛盾大致有十种:
(1)美好的愿望与心理准备脱节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办法,就是教育学生处理好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使他们明白,美好的理想需要艰苦的奋斗才能实现。
(2)浓厚的享受意识与劳动观念淡薄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办法,就是要教育学生懂得劳动是人类的美德,不劳而获是一种可耻的行为。
(3)心理闭锁与渴求理解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办法,就是要求老师和学生要交朋友,对他们的行为表示理解,并帮助他们排忧解难,把他们从苦闷与孤独中解脱出来。
(4)独立意识与依赖心理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办法,就是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逐步消除其依赖心理。
(5)情感与理智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办法,就是教育学生学会用理智控制感情,遇事不急不躁,冷静处理。
(6)进取心强与自制力差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办法,就是要一方面肯定学生的进取心,另一方面锻炼学生的意志力,正确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
(7)信息视野的扩大与鉴赏能力不足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办法,就是要通过分析、比较,提高学生选择信息、辨别是非的能力。
(8)乐于助人与道德水准不高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办法,就是要巧妙引导,使学生从真正意义上帮助别人。
(9)兴趣广泛与兴趣中心缺乏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办法,就是努力使学生形成一个稳定的兴趣中心。
(10)成材欲望与厌学心理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办法,就是让学生明白,要成才就得有知识,有本领,否则将一事无成。
2、请老师讲一讲关于记忆和复习方面的学习方法。
答:要增强记忆力,首先要明确记忆目的。只有这样才能将注意集中于所识记的东西上,记忆的效果才会好;另外记忆的目的确立应长久,这样更能引起较为复杂的智力活动。其次要理解记忆的内容,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再次,是要运用多种感官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在记忆条件和记忆方法方面要注意以下四点:   (1)把记忆作为自己的一种需求。需要是最好的老师,在记忆中需要也是记忆的最好老师,它能指导大脑各方面有效的活动,达到记与忆的目的。(2)要有我能记住的信心。(3)寻找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4)保持情绪稳定,消除身心疲劳。
这里向大家介绍一些像游戏的记忆方法,如果大家能结合自己的学习内容试试,一定见效。
第一、过电影。在每天晚上入睡之前,把大家一天记住的内容要点回忆一遍,像放电影一样。回忆的内容要概括、简洁一些,但必须准确。每天过电影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以30分钟为宜。
第二、人为联系。人学习的很多内容之间没有什么必然联系,但为了记忆方便,我们可以硬给它们加上一些联系。比如记英语单词Island(岛),我们可以联想成:一只船在海上航行多日,船员们多么想见到陆地,突然一个船员大声叫起:看!前面是陆地(is land)!
第三、找谐音。利用记忆材料与汉语的谐音提高记忆。比如记圆周率π=3.141592653587932384626,可找谐音“山间一寺一壶酒,尔乐苦煞吾,把酒吃,酒杀尔,杀不死,乐尔乐”。既有趣,又记得牢。
第四、编口诀。口诀帮助记忆是人们最熟悉不过的了,它上口、简练、效果好,只是很多内容得自己去编成口诀。如记忆我国河流及走向,可编成:“黄辽黑海澜珠长,怒江雅鲁印度洋。一起流入太平洋,额尔齐斯北冰洋。”
我们知道,单调的复习能使人昏昏欲睡,机械的练习也往往会成为学习的精神负担。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曾指出:“在复习中掺进一些新的成分,每次复习都从新的角度使旧的材料重现,比只要求简单的重复旧材料要有效得多。”为此,我们在复习时就要做到:
要及时复习。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曾对遗忘现象作了系统的研究并揭示了遗忘发展的一条规律: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在识记的最初遗忘得很快,以后逐渐减慢,到了相当时间后,几乎不再遗忘。根据这条规律,在新学一种知识后,就必须抢在大规模遗忘进行之前及时复习。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与其借助于复习去恢复遗忘,不如借助复习去防止遗忘。”因此上完课后应做好三件事。第一要积极尝试回忆。就是当天把老师上课讲授的内容回想一遍,以检查其听课效果。如果能再现全部或大部分内容,证明自己对当天的学习内容掌握较好,否则就应查漏补缺,及时复习,加以强化。回忆时可边回忆边看书,亦可先回忆再看书。为了使回忆专心,手脑并用,也可在草稿纸上把回忆的主要内容写出来。第二是仔细钻研教科书。尝试回忆后,要用一定的时间钻研教科书。看书时要用彩色笔把书上重点难点的内容勾画一下。第三是认真整理笔记。笔记本不应成为单纯的录音带,而应当把它提炼成为索引清楚、中心突出、内容精炼的复习资料,便于以后复习使用。
要“过度复习”。所谓“过度学习”,是指在“记得”和“学会”的基础上,继续把某些知识和技能学习到接近学习者熟练的程度。这是防止遗忘的好方法。最好的过度学习是150%,意思是学习一种东西,如刚好能复述,就算100%,如果达到100%花了30分钟,则最好是能够继续再多复习15分钟即增加50%,总共用45分钟即为150%的过度复习。
要分布复习。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分散复习的效果高于集中复习。这是因为集中复习时间过于集中,内容过多,易引起大脑皮层细胞的疲劳,使其兴奋性降低,从而不能获得良好的复习效果。在分散复习时,要注意每次复习间隔不宜过短,否则近似于集中复习;但间隔也不宜太长,否则难免有所遗忘。
要变化复习。复习不要采取单一的方法进行,否则就会使单调的刺激反复作用于人脑,使脑神经细胞产生疲劳,很快从兴奋转入抑制,最后进入昏昏入睡的状态。如果采用相互讨论、问答、自测以及把自己学过的知识进行比较、对照并对它们进行归类等多种复习方式,动员多种感官参与复习,把视、听、读、写结合起来,则将既能变单调为有趣,又变换了角度去理解,还能调动复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样复习的效果必然会得到相应的提高。
要读读忆忆。心理学家发现,试图回忆比反复阅读是一种更为积极的智力活动过程,要求大脑更积极的活动,易于建立新的暂时神经联系和恢复旧的神经联系。同时,试图回忆又是一个自我检查的活动,能清楚地了解不能回忆的部分和回忆中的错误,从而集中力量来掌握和纠正它。
任务要明确。在复习过程中,对自己要提出一定的实际任务。在识记某些材料时,要抱有“下决心记住,执意不忘”的想法。当然,也不能急于求成,贪多求快,否则就会“欲速则不达”。
复习要分散。复习切忌集中“歼灭”,而要化整为零,各个击破。
文理要搭配。心理学研究表明:将两种同类的材料放在一起识记容易干扰。因此,在复习时,应尽量做到文理交替复习。
间隔要恰当。遗忘的规律一般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所以在复习过程中应根据遗忘规律来安排复习时间。每一项内容的复习,其间隔不要太密,也不宜太久。一般认为,可为一天、三天、一周、一个月。
3、在学习时,我该怎样处理复习与预习的关系?

我在学习时,一般是按照“预习—学习—复习—做题”的程序去做。然而,有时这些环节就分不开了。像预习时,我总是预习的太少,做太多的题;而在学习时才发现,我预习时对某些问题的理解是错误的,做的题也是大部分都错了,然而我若不预习的多一点,又怕被其他同学拉下或在课堂上很被动。我该怎么办?
答、你能按照学习的基本程序去学习这是很好的。预习就是上课前的自学,一般是指在老师上课之前,学生独立学习新课的内容,对要学习的新课做到初步理解,并做好上课的知识准备。这是我们上好新课、取得高效率的基础。否则,上新课时就会心中没数,不得要领,消极被动,食而不化。
常见的预习方法有:
(1)鸟瞰预习法,亦称宏观预习法。就是从总体上看,从整体上粗略的预习,对所学知识大体了解,做到心中有数,在此基础上制定出科学的学习计划。
(2)标记预习法。就是指在预习时边读边画、边读边批、边读边写。预习时遇到新的公式、定理要想一想,做出标记。
(3)提纲预习法。就是通过预习,把所学的内容列成不同形式的提纲、提炼概括为有逻辑联系的纲要结构,使之脉络清晰,层次分明,文字精炼,观点突出,便于掌握章节大意和中心思想。
(4)思考预习法。是指一边读书一边思考,或读完一课教材之后想一想。它的实质是指在阅读教材的同时,运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以及相关资料和参考书,进行积极的独立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努力发掘新旧教材的联系,努力弄懂教材中的每一个新概念。
(5)定量预习法。就是依据自己的生活规律,制定好一个科学的预习计划,安排好科学的预习程序,确定科学的预习方法。定量是指在预习时要定时间、定内容、定数量、定质量。
(6)浏览预习法。通读教材,了解内容。读后合上课本想一想,下节课老师要讲什么内容,与新课相联系的旧知识有哪些,自己是否读懂了,还有什么地方不明白,上课时应着重听老师讲什么。
明白了这些,你就会安排学习中预习与复习的关系了,就会处理预习与做题的关系了。不要害怕被同学拉下或学习上的被动,多按照自己学习的需求去学习,按照自己学习的基础去安排预习和复习,不要机械地去看其他同学的情况,否则,你就容易失去自我,失去自己学习的个性。
4、我上课时经常打盹,但我又管不住自己,我该怎么办?

我上课时经常打盹,因此我的课程有许多都没学好。我也知道听课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但我就是管不住自己。有时上课想睡觉,我就斜着头看看贴在自己旁边的成绩,以提醒自己,但刚清醒一分钟,又睡着了。我真觉的自己没志气,成绩那么差还有心思睡觉。有时上课我睡着了,下课我就非常生气,生气自己又浪费了一节课,但我又管不住自己,有时竟让自己气得肚子痛,一天的心情都不好。
答:上课打盹是学习中一种常见的分心现象。打盹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前一天夜里休息不好,身体不舒服,学习没有目标,学习情绪不高涨等等,总之,打盹是一种大脑没有兴奋起来的表现。要想克服上课打盹的现象,我认为应做好下面几点:
(1)提高学习的兴趣,激发学习的情绪。良好的学习兴趣和积极的学习情绪,能使人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也能使人克服一些影响学习的因素,比如打盹、分心等。
(2)多加锻炼,保证睡眠。健康的身体和充足的睡眠能使人精力充沛,充满活力。因此,建立科学的生活机制,养成良好的身体锻炼习惯,及时快速地入睡,保证休息的质量,都是减少上课睡觉的因素。
(3)调动多种感官去听课。科学的研究表明,动用的感官越多,记忆的效率就越大,听课的效果就越好。因此,充分调动多种感官协同听课是减少课堂睡眠的方法。上课的时候,“脑子里要追老师,嘴里要再说一遍”也就是说;大脑要追上老师讲课的思路;嘴里要默念着老师讲课的内容;眼睛要紧紧地围着老师讲课的内容转;手要把老师讲的重点、难点、疑点、不会的、老师补充的知识以及老师的归纳总结记录下来;心里要用心记。努力使自己的各个器官活动开来,这样上课时忙得不亦乐乎,哪里还能有时间睡觉呢?
另外,学习需要心静,心里不静是学不好习的。把时间都用来去想自己怎么去做了,就不能使自己全身心地集中到学习上去了。空发议论和空想都没有什么好处,少一点想象,多一点实干,是改变现状,提高学习效率的好方法。
5、我的语文一直不好,我很想学好语文,又怕影响其他学科的学习,我该怎么办?

甚至小学,我的语文一直不好,特别是中考时出乎我意料的是语文得了68分。到了高中,我的语文成绩还是一般。最好的时候考107分,最差的时候考到94分,而语文又是一个基础性的学科,以前学不好现在很难补上,若想努力学习语文,又影响其他学科的学习,我该怎么办?
答:语文很重要,是其它学科的基础,因此必须学好语文。要想学好语文,首先在自己的心里应该热爱它,因为热爱是成功的前提。其次,要有学好语文的信心和决心。再次,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和技巧。
语文其实并不是什么难学习的科目,只是我们在学习它时的习惯和方法不科学,使我们找不着地方学习,或学习效率低下,或养成了走马观花、水过地皮湿、不深入不扎实、不愿意动手等不良的学习习惯。我的看法是,静下心来,查找一下自己学习语文的不足,调整一下学习语文的路子,逐渐形成语文学习的好习惯。然后,多读书,多做笔记,多写作,养成平时学习语文的严谨、规范、细致、准确的好习惯。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你就会尝到学习语文的甜头。
前几年有个报道,说云南省一名叫刘志刚的同学考取了北京大学,在开学的第一堂英语课上,他哭了。因为他从来没有学过英语,老师讲的课他根本就听不懂。正当别人担心他毕不了业的时候,这名同学擦干了眼泪,从第二天开始,默默地学起了英语。三年后,他的英语成绩是北京大学的第一名。
记住,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学习语文也是这样,只要你能下决心去学习它,同时又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我想,你的语文一定会取得让你自己都满意的成绩。
不要怕努力学习语文会影响到其它学科的学习,只要你合理的安排好学习时间,你会什么都能学得很好。其实学习语文也不需要花很多时间,只是需要你在学习时多用心些,多严谨些,效率高些而已。
6、我应该怎样处理复习基础知识和现在学习的关系?

几乎没考及格回。我想从基础开始复习,即从初中数学慢慢开始,但现在高中的数学课程进行的也比较快,老师现在讲的内容又不能不听,我感觉时间比较紧张,我的基础本来就不好,复习前面的内容需要很多时间,现在各科课程又进行的很快,我又不能把那些一扔去补以前拉下的,如果晚上补习,睡眠时间少了,又会影响到第二天学习的质量,这个问题很令人头痛,我该怎么办?
答:非常理解你的苦恼。其实这个问题是你没有合理地安排好自己时间的问题。什么时间去学习新课,什么时间复习旧课,什么时间思考理解,什么时间整理错题,什么时间休息,都应该有个很好的设计和安排。只有安排好了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才会有较顺手的学习。学习基础不好只有从基础开始抓起,否则,就很难在后来有较大提高。而基础的复习必须从开头开始,按部就班,扎扎实实地做好。要做到这一步,就一定会占用一定的时间,花费一定的精力。而现有的学习时间是一定的,要想挤出时间来复习基础的东西,就一定要安排好学习新课的时间。为此,一定要保证上课的质量,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尽量达到当堂的内容当堂学会,利用课余时间快速的复习,使新学的内容较为扎实的记住。然后用课余的其他时间去开阔知识,去复习旧课。要注意几点,学习的心态一定要纯净,学习的效率一定要高,学习的信心一定要强,学习的成绩一定不要幻想在几天内成为最好。
 7、在学习上,我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不懂装懂,像是成了一种习惯,我怎样克服没有耐心、恒心、信心和毅力的毛病?

在学习上,我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不懂装懂,像是成了一种习惯,对不会的问题总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以前,我很骄傲,因为我有骄傲的资本。而现在有的,只有惭愧与内疚,尤其是面对家人的时候。我总在逃避他们的眼睛,我害怕,害怕看到他们失望的眼神,可我……从上高中以来,加上种种压力,我的成绩一直停滞不前,我想考个好成绩,想学好习,可有时上课就是无法认真听讲,老是走神,我努力让自己听课,但都无济于事。
我是自费生,理应好好学习,以成绩来回报父母。而事实上,我每次考试的名次都让我害怕,更害怕让父母知道,因为这是以前的我所没有的。在妈妈的眼里,我的名次应该在全班前30名,而事实上却相反。我恨自己,为什么不好好学习,我也激励自己慢慢来,“有付出,就有回报”,可每次都是失败,我甚至对学习失去了信心。
我的数学一直不好,英语语法也搞不清楚,地理也弄不明白,其他像政治、历史,刚背过了,一会儿就忘了。我知道,这都是基础的东西。可在我脑子里能记住的,只是那么一点点。
为了高考,我只能前进。可我怎么才能慢慢地往前赶,把名次提上去?我知道我缺乏的就是耐心、恒心、信心和毅力。但我相信,我会克服这些缺点的。您能教我一些学习方法吗?
答:十分感谢你的信任。通过阅读你的来信,知道了你的苦恼,也理解了你追求上进的心。
怕,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更不会因为“怕”使我们的成绩上升。我们担心自己的成绩,担心父母的失望的眼神,担心这,担心那,种种担心就像一根根绳索,捆住了我们的手脚,也捆绑住了我们学习的灵性,使我们的学习生活整日处于一种紧张、担忧、为他人活着、提心吊胆的状态,这种状态使我们不能集中全部精力于一点,使我们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有所顾忌。长期以后,我们轻松的心就会变得沉重,就会感到犹如磐石般的重物压在自己的心口上。
怕,只能使自己的生活更加的苦恼,只能使自己的日子变得更加的糟糕。它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习上的苦恼问题。学习需要一种很静的心,要做到心无旁骛,心静如水才行。而且,学习好也并不是仅仅通过渴望就能达到的,学习好需要一种心态,一种心境,一种超出平常人的勤奋,一种学习的智慧、学习的灵性。必须要记住:单纯用心想是想不来好的成绩的,学习必须用智慧和勤奋。


具体学科的学习可以和任课老师沟通一下,也可以和要好的同学谈谈,从他们的身上得到启发,得到教益。但我想不管什么学科,提前预习,上课好好听讲,及时复习,在学会的基础上多做练习,真正的理解,使之真正变成自己的知识。这就要求必须刻苦,记住你自己说的话:“有付出,就有回报。”
任何人都能学好习,任何知识也都可能被人学会。不要抱着过去过日子,昨天的你可能不行,但不代表着你永远不行;昨天成绩优秀的你,如果今天不努力了,也许成绩就会跌落下来。所以,永远不要抱着昨天过日子。
学习是一步一步地学上来的,急于求成是不行的。它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这其中的保证就是用信心,需要用意志来支撑自己,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我想你一定会取得让他人更让自己吃惊的成绩。
8、我是一个有计划的人,但制定的计划,却总是难以实施。我应该怎样合理地制定计划?

每天都要制定一些计划,但我总是难以实施,我知道这是因为我的意志力不坚强,总是想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事情的原因,我应该怎样做才能改变它呢?我在制定计划的时候,总是没有按照一定规律,有时太多,有时太少,有时很忙,有时很清闲,我应该怎样合理地制定计划?
答:有计划的学习是一种有序的学习,你能够有计划地去学习说明你认识到了计划的重要性。但为什么制定的计划实施不了呢?一是就像你所说的缺乏意志力,因为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意志力来维持,所以,培养自己顽强的意志力极为重要;二是你制定的计划可能不太合理,内容太多,使你无法完成。为此,计划的制定一定要合理。
制定计划要考虑以下五个部分:
(1)全学期学习的总目的、要求和时间安排。
(2)分学科学习的目的、要求和时间安排。
(3)系统自学的目的、要求和时间安排。
(4)参加课外科研小组活动和其它学习活动以及阅览书籍的目的、要求和时间安排。
(5)坚持身体锻炼的目的、要求和时间安排。
但应注意的是:
(1)计划最好安排两种,即常规时间计划和自由学习时间计划。
(2)长计划和短安排要有机结合。
(3)计划要突出重点。
(4)制定计划要注意遵循个人服从集体和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9、如何帮助自卑的学生树立信心?
答:自卑感常使学生的智力发展与个性发展受到压制,使学生难以取得成功。因此,当发现学生有自卑感时,就要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提供获得成功的机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通过成功获得自我激励,体验到成功的喜悦。经常的成功感有助于学生培养自信心。
其次,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多向学生提供别人对他们的正面评价信息,以帮助他们正面评价自己。要鼓励学生把握时机,并帮助他们克服困难,鼓励他们尽力学习自己所喜欢的某一方面内容,以力求在某方面获得成功,从而获得他人的赞叹,改变自身形象。
再次,帮助学生以积极的补偿手段来代替消极的自我心理保护机制。帮助学生正确地看待自己的缺点。以勤补拙,扬长避短,是化自卑为积极进取动力的一个好办法。
第四,帮助学生适当调整期望值,辩证地进行多方面比较,树立坚强的自信心。
第五,经常用名人学者奋斗的故事开导学生,让学生从中获得精神营养,树立信心。
10、我做任何事情都特别看不起自己,在任何人面前都特别自卑。我该怎么办?

老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在任何人面前都特别自卑。为此,我不愿意和别人交往,也害怕与别人交往,总觉得别人瞧不起自己。我该怎么办?
答:自卑是一种因过多地自我否定而产生的自惭形秽的情绪体验。自卑感人人都有,只有当自卑达到一定程度,影响到学习和工作的正常进行时,才归之为心理疾病。在日常生活中,主要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品质等自身因素评价过低,心理承受能力脆弱,经不起较强的刺激,谨小慎微,多愁善感,常产生疑忌心理,行为畏缩,瞻前顾后。自卑心理一旦产生,若任其发展,便会成为人性中的一部分,久之,影响人的生活质量和交往,抑制人的发展能力。
有个农夫在他的田地旁的湖边发现一只漂亮的老鹰,老鹰的一双脚上拖着一个铁制的猎物夹,虽然铁夹很重,也弄得老鹰很痛,但它还是飞了很远的路程,不过现在却已经筋疲力尽。低落的自尊心就像这样,虽然可以带你飞一阵子,但它却会拖垮你,除非你想办法把它去掉,否则它会把你拖下来,甚至毁了你的一生。
克服自卑需要用积极的心态去对待,明知自己能力不强,却故作姿态,刻意掩饰,借以弥补内心的空虚,都是不可取的。积极对待的方法主要有:
1、正确对待失败。很多人由于知识经验的不足,失败时往往找不到恰当的方法排解自卑感、挫折感,结果出现恶性循环,失败导致自卑,自卑导致失败。其实,人生路上经常会出现失败,没有失败的人是不存在的。所以,我们必须正确对待失败。
2、积极和他人交往。自卑者多数孤僻不合群,自己把自己封闭起来。心理学家认为,当人独处时,心理活动就会转入内部,朝向自我。自卑的人长期独处,心理活动的范围、内容就会变得狭窄,加上个人认识的片面,往往会使自己的心理活动走向片面,只看到自己的不足而忽略了自己的优点,从而陷入深深的自卑之中不能自拔。积极地与他人交往,注意力就会被他人所吸引,感受他人的喜怒哀乐,心理活动就不会局限于自己的小圈子里,心情就会变得开朗。同时,通过和他人交往,能全方位认识他人和自己,通过比较,能正确地认识自己,由此调整自我评价,提高自信心。
3、提高自我评价,注重自我激励。要对自己进行全面正确地分析,多看自己的长处,经常回忆过去成功的经历,借以激发自己的自信心。面对过去自己失败的事例,要进行重新归因,不要将失败过多地归于自己。对自己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这样经过一段时间后,自卑心理是可以减弱甚至消失的。
4、增加成功的体验。成功地表现自己,补偿过去的失败,对于战胜自卑是非常重要的。要循序渐进地克服困难,锻炼自己的能力。尽量先选择那些力所能及的、把握性大的事情作为突破口,力争首次行动成功,同时,不要忽视小小的成功,因为任何成功都会提高人的自信心。随着成功体验的不断增加,自卑感便会逐步被自信心代替。
11、我今年15岁了,我很想集中精力学好习,但我的注意力总集中不起来,我是不是在这方面得了毛病

答: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教学的实践证明,学生的学业成绩与学生学习时注意的集中性和稳定性相关。不能长时间地保持在感受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上,容易被无关刺激干扰,也就是注意力不集中或注意力分散。
因而,良好的注意力会提高我们工作与学习的效率。注意力障碍,主要表现为无法将心理活动指向某一具体事物,或无法将全部精力集中到这一事物上来,同时无法抑制对无关事物的注意。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比较复杂,许多较严重的心理障碍都可以引起注意力障碍。而对于学生来说,主要是由于学习负担重,心理压力过大,而造成高度的紧张和焦虑,从而导致了注意力无法集中的障碍。另外,睡眠不足,大脑得不到充分休息,也可能出现注意力涣散的情况。
注意能力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但也可以通过生活实践的锻炼而得到改善。
12、我很想努力刻苦地学习,学习的道理我也明白,但我干什么事情都是三分钟的热度。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成功者呢?

学习的道理我也明白,但我就是坚持不下来,干什么事情都是三分钟的热度。我很清楚不能坚持到底,等待我的就只能是失败。每个人都希望成功,但失败的人却很多很多,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成功者呢?
答:诚如你所说的,每个人都企盼着成功,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功。为什么不能成功,原因有很多,最主要的就是没有意志力,缺乏自制力,进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也就如同你所说的“道理我也明白,但就是坚持不下来”。
自制力是一个人的意志品质,是指善于克制自己的情绪并能有效地调节和支配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能力。自制力有强有弱,它的强弱主要靠后天的培养。过分溺爱、娇宠的家庭是造就一个人自制力弱的常见原因。在这样家庭里长大的孩子,基本上是想要什么就要什么,不想做什么就不做什么,从来没有控制过自己,也没有受到别人的限制,久而久之就养成了任性、专横的性格,缺乏必要的自制力。自制力弱的另一个原因是从小就没有遇到什么困难,事事顺心,没有长时间集中精力克服困难的经验,几乎事事都由别人帮助完成,一切目标都由他人制定,久而久之以后,即使自己制定目标,也很难完成。即使有时想约束一下自己,也不知如何去做,或坚持不下来,最后,只好随着环境、他人的变化而变化。
成功需要辛勤的付出,需要用智慧去取得,需要用方法追求成功。一个人怎样才能认识成功?成功人士各有各的认识。美国总统里根认为,渴望成功,就要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犯了错误,就该勇于承担后果,不逃避,也不推卸责任。华裔电脑名人王安认为,拖延与成功无缘,有了目标和计划,就应该立即行动。台湾巨商王永庆说:成功的秘诀就是——吃必要的苦,耐必要的劳。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院士认为,成功的关键在于诚实、守信。
成功有个公式,即:成功=智商×情商×行动。从这个公式来看,不论一个人的智商多高,也无论一个人的情商多大,如果不去行动,成绩仍然是零。所以立即行动是成功之道。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也有个关于成功的公式,即:A=X+Y+Z,在这个公式中,A,代表着勤奋;Y,代表着科学的方法;Z,代表着少说废话,少做无用的事情。由此可以看出,成功的取得取决于综合的条件,只靠着某一个方面就想取得成功的想法是片面的,也是很难取得成功的。
培养学生具有坚强的意志力,以取得学习上的、事业上的成功。良好的意志力的培养要针对学生性格上的弱点,采用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

13、我的自控力和意志力很差,学习时常常不由自主地转笔玩或干别的事,还有时不知不觉就走神了。我该怎么办?有的时候上课控制不住自己,常常不由自主地转笔玩或干别的事,还有时不知不觉就走神了。特别是老师讲那个比较难的问题时,我听了半天不会,就最容易走神了。有时做一份题,我感觉自己做得还可以,但一看答案,简直快把我气死了,有时接连做几份题,都出现类似情况,这就把我打击的一点精神都没有了。请问,我该怎么办
答:人生需要聪颖的智慧,更需要坚强的意志品质。坚强的意志品质是人格构成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关系到一个人的成长与发展。在现代生活中,一个人是否具有克服内心障碍和排除外在环境制约的坚韧品质,有无抗挫折的能力和独立自主、奋发向上的精神,不仅关系到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也是一个人生存进取的基本条件。一个人的意志品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自觉性,二是果断性,三是自制力,四是坚韧性。要想具有以上起码的四种品质,就要在生活中磨练坚强的意志,培养自己的磨练意识。
现在不少学生意志脆弱,经不起任何风险和挫折,甚至连根本算不上挫折的一点点不如意,一件小事、一个打击、一次失败就足以使他们伤心、落泪、沮丧、萎靡甚至毁灭自己。而未来的社会竞争将日益激烈,风险将日渐增多,如果心理素质不健全、意志不坚强、心胸狭窄、遇难而退、经不起风雨吹打的人,就将很难应付社会和生活的挑战。
那么怎样做一个意志坚强的人呢?我认为应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一是从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做起。在日常生活中,要鼓励自己战胜自我,超越自我,自觉地克服自身存在的每一个缺点、错误,弥补每一个不足。多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最好是一些较为艰苦的劳动。培养生活的自理能力,坚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遇到困难时,不要急于找别人帮忙,而是要认真思考,争取自己解决。在学习中经常制定出新的发展目标,每天都有严格的作息时间并认真执行,当有干扰吸引时,要仍能按照原来的计划学习,以此锻炼自己的毅力。每天坚持锻炼,把人生上的失败、学习上的失败、生活上的失意和人际关系的不和谐当作是对自己的考验,认真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把挫折当作一种新的动力,从而培养自己的意志力。
二是克服依赖性,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第一是要消除自卑感,增强自信心。第二是要矫正不良习惯,提高生活自理能力。从小事做起,踏踏实实地学习别人的长处,遇事要有自己的主见,自己的事情自己处理,不要过多地依赖父母和别人。第三是要甩掉焦虑的包袱。做事情不要怕失败。第四要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要参加劳动,勇于实践。在生活中和社会实践中学会独立生活,培养独立意识,
三是注意在挫折中锤炼坚强的意志。人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当你遇到挫折、身处逆境时应该正视逆境、与逆境抗争。我们中学生的挫折常表现在下面几种类型:在学习竞争中受挫,在交往中受挫,受到批评后认为受到大委屈,意外刺激后受挫。要想培养自己承受挫折的能力,首先就要正视挫折,做好受挫的心理准备,正确认识自己、理解他人,体验道德情感。克服没有得到满足的心理障碍。在遇到挫折时,冷静而理智的分析导致挫折的原因的过程,从中找出较好的解决办法。积极的做法有:(1)转换升华。在遇到挫折时,将不良情绪、情感和精力转移到有益的活动中去,从另一新的角度看待问题,把挫折变成动力,成为生活的强者。(2)自我补偿。最初的动机受挫时,可通过其它途径达到目标,或用不同的目标代替原来的目标,以其成功来作补偿。(3)合理渲泄。遇到挫折产生情绪时,不是将痛苦埋于心中,而是向家长、老师或朋友倾诉,力求得到理解和帮助。(4)正视期望。养成坦率正视现实、面对现实的态度,把挫折当成人生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学会注意今天和明天,而不是只留意昨天和过去。
四是锤炼出优良的意志品格。努力培养自信心,培养意志力,培养果断的意志品质,使自己的意志品格越来越优秀。
五是发扬自强不息的精神。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天上不可能掉下馅饼来,没有辛勤汗水的付出,就不可能有灿烂的鲜花。所以,学习只能靠自己的努力,靠自己自强不息的精神。
总之,无论做什么事情,学习或是工作,都需要意志力来支撑自己的行动。比如你说的上课控制不住自己转笔玩或干别的事,有时不知不觉就走神了,做一份题没有做好时的不良情绪等等,都需要用意志力来约束自己。生气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反而还会把自己的生活搞得一团糟,使自己更不能静下心来学习。
14、在学习上,我缺乏毅力。我该怎样提高自觉性,怎样把以前不会的课程补回来?

我缺乏毅力。我对考学根本就没抱希望,因为我底子太差了,我是拿钱来的自费生。您也许会说底子差只要努力就能补回来,但这对我来说也许有点难度,因为我就是缺乏这方面的毅力,我最讨厌的就是自己没有持之以恒的这种精神,但我又不知该怎么办?请老师告诉我,我该怎样提高自觉性,怎样慢慢地把以前不会的课程补回来?
答:培养学生具有坚强的意志力,以取得学习上的、事业上的成功。良好的意志力的培养要针对学生性格上的弱点,采用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这里介绍几种培养意志的方法:
(1)认识情感法
意志品质是在学生认识基础上和情感激励下形成起来的。当一个人培养了正确的信念、理想、世界观,就会百折不挠、奋斗到底。一个人的目的越高尚,理想越远大,行动中克服困难的意志就越坚强。所以,在意志教育中要通过情感来培养学生的意志。
(2)克服困难法
困难是培养学生意志力的“磨刀石”。因此要让学生参与各种克服困难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在与各种困难作斗争的过程中,把意志力磨练得更坚强。
(3)小事锻炼法
“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只有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才能逐步培养一个人的意志。
(4)遵守纪律法
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是严格学习生活、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和坚强意志力的重要途径。在日常生活中,在遵守规章制度中,需要克服许多外部困难和内部障碍,其过程就形成了训练意志的过程。
(5)自我锻炼法
“言必行,行必果”,培养学生的决断能力和克服困难的毅力,使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处理各种问题,养成自我检查、自我监督、自我命令、自我鼓励的习惯,从而使自己逐渐地成熟起来。
除了培养学生的意志力,还要培养自信心。自信心是对自身力量的正确认识和评价,是一个优秀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信心是行动的发条,基于信心而出现的那种无比强大的驱动作用,是促进学习取得优秀成绩的源头。
15、以前的我总是埋怨生活的不公平,我总是埋怨生活的不公,思绪总被那些无所事事的事情干扰着,学习成绩怎么也提高不上去了,我应该怎么办

因为每件事对于我来说总是很倒霉。我的生活中没有希望,我没有勇气面对失败,我很在乎老师的脸色,害怕受到他们的冷落。于是我变得不想说话。我没有了朋友的交谈,我的内心变得空虚,由此,我变得爱思考了,不管什么事情,即使是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我也思考上很长时间,只有在我的思绪被打乱时,我才开始后悔。选择了沉默,让我变得忧郁了。我开始想改变这一切,但太难了。于是,我偷偷地哭过,埋怨过,但却没有成效。就这样我每天很烦,不快乐,我自己都很怀疑自己怎么变成了这个样子,思绪总是被那些无所事事的事情干扰着,我的学习成绩怎么也提高不上去了,我到底应该怎么办?
答: 生活就如同一天一天的日子,有明媚的阳光,有凄冷的风雨,有欢聚的幸福,有离别的惆怅,有成功的喜悦,有失败的懊恼……,心情像茫茫大海上的一叶孤舟,随着风浪而起伏;情绪像六月里的天,说变化就变化起来。
人有了不良的情绪,就会受不良情绪的影响。于是,学习就不能静下心来全心全意地去学习;生活就可能品尝不到生活的芬芳,就会感到孤独、无聊、无所事事,生活也就没有了质量。那么,应该怎样用理智来调节自己的不良情绪?
加强修养法。加强修养是“以理制情”的关键。一个人必须有良好的修养,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只有这样,才能产生强大的情绪调节动力。
知识武装法。有位名人说过:“人的知识愈广,人的本身也愈臻完善。”又说:“没有任何力量比知识更强大,用知识武装起来的人是不可战胜的。”因此,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是调节不良情绪的一个好办法。
升华疏导法。一些研究者认为,有些人的过激情绪往往是创造天才萌芽的表现,所以学会将自己的某些情绪与头脑中的闪光思想联系起来,利用它来作为自己从事创造活动的动力,是很有意义的。
发泄疏导法。情绪的发泄有直接和间接两种。直接发泄是直接针对引发情绪的刺激来表达情绪。当直接发泄对别人和对自己都不利时,可用间接发泄的方式使情绪得到化解。如果心里有了不良情绪,不妨向老师和父母汇报,亦可向同学倾诉,并接受他人的劝告。
转移疏导法。按照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学说,当发生情绪反应时,头脑里往往有一个较强的兴奋灶。此时如果另外建立一个或几个新的兴奋灶,便可以抵消或冲淡原有的优势兴奋灶。因此,当情绪激动起来时,为了使它不至于立即爆发,让自己有冷静的分析和考虑问题的足够时间和机会,可以有意识地转移话题或做点别的事情来分散注意力。
心理位移法。古希腊哲学家伊皮克狄塔斯认为,爱情和愤怒、忧愁、惧怕等情绪是相互制约的。许多人认为愤怒、忧愁、惧怕等情绪是弊多利少的有害情绪,而高兴、欢快是有益的情绪,所以尽力发展自己的爱的情绪或同情心就能起到消化不利情绪的作用。
培养兴趣法。兴趣多样,有合理的活动爱好,既有助于个性的全面发展,又可以减少神经系统的紧张,并适当消耗体内多余的血糖,这样就可以使消极情绪失去得以滋生的内部条件。
自我暗示法。自我暗示也可以起到控制不良情绪的作用。
16、我是一个非常内向的女孩,不能把全部精力用在学习上,我该怎么办

我的父亲在我十二岁的时候因突发心肌梗塞,永远地离开了我们。现在我的母亲坚强地维持这个家,我和弟弟都上高中,家庭经济十分紧张。我的爷爷奶奶对我们很好,爷爷奶奶都不希望我和弟弟离开他们。现在当我看到别的同学的家长来看他们的时候,内心总在深深地呼唤爸爸,眼泪也就禁不住流了下来。在家里,我和妈妈和不上来,以前总是吵,我从来没有跟妈妈说过几句心里话。随着我渐渐地走向成熟,我觉得我不应该惹妈妈生气。进入高二了,班主任说,女生心眼太小,考虑问题太多,会影响学习。我也意识到这一点,我不能考虑太多事情,为了能有出息,我应把全部精力用在学习上。可是我发现我做不到这一点,我非常着急,自己会不会跟不上学习。
答:我非常同情你的不幸。这使我想起了我求学时代的生活。我和你一样,父亲在我上初中的时候就患上了重病,一病就是六年。在我高考的那天动了第三次手术,我高考后不到一年,父亲就去世了。留给我母亲的是五个孩子和七八亩土地,当时我最小的妹妹仅仅5岁。我家在我村里是单门独户,日子的艰难是可想而知的。就在那种最艰难的时代,我们全家团结在一起,忍受着生活上的清贫,一起经历了十几年的困苦生活,终于渐渐地走出了困境,走向了正常的生活。值得骄傲的是,我们几个姊妹都非常孝顺自己的母亲,我母亲也常常为自己的几个孩子骄傲。因为在困苦的生活中我们学会了尊敬,学会了理解,学会了求生,学会了在逆境中的拼搏,学会了善待人生。我的母亲也因此被村里的人誉为强者,而受到人们的尊敬。现在回想起来,我的母亲当时的压力确实是难以承受,我曾多次发现母亲偷偷的哭过,也知道母亲把一本《杨家将》不知看了多少遍,每天母亲最早要到晚上11点才能入睡,但她却把微笑和坚强给了我们。
“少年丧父”是人生的一大不幸,就是在这种无法弥补的不幸面前,有人倒下了,从此一蹶不振,怨天尤人;有人却把这种不幸当作自己前进的力量,在生活的不幸中磨砺自己,成熟自己,修养自己。前几天看过一本书,书上的一句话是“少年幸福是人生的一大不幸”,意思是说,少年时代生活太幸福了,就会使自己失却磨炼的机会,从而使自己养成了懒惰、好逸恶劳、娇惯、缺乏意志、不懂生活等习惯,从而在以后的人生路上,没有了自己的真正本领,最后落伍下来。
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是父母希望之所在。做父母的没有不爱自己孩子的,只不过是爱的方式不同而已。有的父母的爱是直露式的,有的父母的爱是隐含式的,有的外泄,有的内藏,其爱的本质是一样的,所不一样的只是方式不同而已。
收起你因不幸带给你的困苦,收起你思念父亲、渴望父爱的泪水,真诚地理解你的母亲,爱你的母亲吧。真的,你的母亲已经为你、为你的弟弟付出了好多好多,不要因为你的原因再给母亲带来不必要的痛苦,让你最伟大的母亲幸福地生活吧!
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宽容,多一份沟通,多一份爱心,多一份奉献,你会享受到人生的快乐。痛苦已经存在,不必为自己再添加上一些不必要的痛苦。整日地考虑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唯一要做的是好好去做。纯净心态,少思多做,努力学习,以优异的成绩报答母亲那颗希冀的心。
17、期中考试结束了,面对失败,我应该怎样回到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中?

随之而来的结果让我很难接受。自从进入高中以来,我失败了多少次,连我自己也数不清了。但是我从来都没有放弃过,就是因为我有自己的追求以及父母对我的期望一直支持着我。我现在也没有决意放弃。但这次打击后,我再也振作不起来了。我感觉这像致命的一击,我不知道该怎么面对父母,面对事实,成绩已经客观地摆在我的面前了,我不知道应该怎样做,不敢去看也不敢去想。
曾经面对失败,我总结过,努力过。但结果依然如旧。我知道对于一个面临高考的学生来说,总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但我还是抱有希望,哪怕是一点,哪怕是让我牺牲得再多,为了高考成功,我宁愿放弃一切。老师,我很需要您的帮助,希望您能给我一些指导。
现在,我在课堂上,没有效率并且老是走神,对老师讲的课没有多大兴趣。我感觉经过这次考试,老师对我也彻底失望了,毕竟成绩是最重要的,我深知现在想的和做的是脱离学习轨道了,但心理压力超过了我自己的承受能力,我的脑子乱极了。
老师,我真的很想回到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中,希望您能够帮助我。
答:失败是人在人生道路上经常遇到的,失败是正常的,是人人都会遇到的。问题的关键是失败了以后怎么办。
在失败的面前,有人一蹶不振,有人善于总结,然后积极奋起。成功的人多是在失败面前善于总结自己,调整自己,然后一如既往地努力,最后才得到成功。
曾经有一个喜欢雕塑的青年人,想拜一个雕塑家为师。但正如对自己的作品一样,雕塑家招收徒弟的条件也十分地苛刻。整整5年,青年人每雕好一件作品,都会拿给雕塑家过目,但雕塑家连看也不看,就毫不留情地把它打成碎片。有许多人认为雕塑家不近人情,但青年人却不以为然,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只要信心没被打碎。”结果青年人最终如愿以偿,并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技艺超过了他的恩师。
学会从失败中站起来。像人离不开影子一样,成功也总是甩不开失败。真正有成就的人,就是在经历了失败和挫折后才取得辉煌成绩的。可以这么说:没有失败过的人是了不起的人,能够从失败中站起来的人就更加的了不起。
成功者无一不是战胜失败而来,成功无一不是血汗和机遇的结晶。
在失败的面前,有三种人。一种人是遭受了失败的打击,从此一蹶不振,成为让失败一次性打垮的人,这是无勇无智的庸人。一种人,遭受了失败的打击,不知反省自己,总结经验,只凭一腔热血,勇往直前。这种人应是有勇无智的莽汉。另一种人,遭受了失败的打击,能够极快地审时度势,调整自我,在勇气与实力兼备的情况下再度出山,这是智勇双全的人。
日本小泽征尔少年时代就很有音乐天赋。他喜爱音乐,尤其爱听交响乐。他下定决心成为一名音乐指挥家。
1951年4月,小泽征尔考入桐明学校的高中指挥专业。在那里他系统地学习了音乐理论,并且开始担任学校管弦乐队的指挥。高中毕业后,他到欧洲深造,从马赛到巴黎,他在艺术之路上是一帆风顺的。在贝桑国际指挥比赛中获奖,并且连续两次赢得了伯克郡音乐节和卡拉扬主持的指挥比赛奖。被人们称为“音乐魔术大师”。
1962年,小泽征尔回国,受聘于日本广播公司交响乐团的常任指挥。可是,乐团里的一些成员对年轻的小泽征尔很不服气,他们拒绝参加演出,在空旷的剧场里,只有小泽征尔一个人站在指挥台上。
他被公开“晾”在了台上,这简直是奇耻大辱。愤怒之余,他来到美国,除了潜心学习之外,还担任了多家剧团的指挥,他的技术更加精湛。5年之后,他离开美国,开始世界旅行学习。最后,小泽征尔真正出名了,他被誉为“当今世界著名指挥家”。
或许,在人生的旅途上,你会有这样的体验:成功确确实实就在不远处向你招手,但是,当你想接近它时,它却避让了,不迎上来与你握手。而你自己呢,反而陷入莫名其妙的泥潭,被失败的泥浆糊了一身。这种原因,就是因为你没有经历过足够多的失败的缘故。
“跌倒了揉揉痛处爬起来,在失败中求胜利。”这是历代伟人的成功秘诀。有人问一个孩子,他是怎样学会滑冰的?那小孩回答说:“哦,跌倒了爬起来,爬起来再跌到,就学会了。”
一位父亲苦于自己的孩子已经十五六岁了,还没有一点男子汉的气概,他去找得道的禅师,让他帮忙训练他的孩子。
“你把他放在我这里呆三个月,我一定把他训练成真正的男子汉。”禅师说。
3个月后,父亲去接孩子,禅师让他观看孩子和一个空手道教练进行的比赛。
只见教练一出手,孩子就应声倒下,他站起来继续应战,但马上又被打倒,他又站了起来……
父亲觉得非常羞愧:“真没想到,他居然这么不经打,一打就打倒了。”
禅师说:“你只看到了表面的胜负,你没有看到他倒下去又站起来的勇气和毅力。”
一开始就能站住的人固然让人欣赏,但面对一次次倒下,又重新站起来的人则更让人敬佩。许多人都是经过无数次的摸爬滚打,才能最终站稳的。所以,要记住:只要站起来的次数比倒下去的次数多就是成功。
成功就是这样来的。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一如既往,持之以恒,不要梦想着自己会在一天或几天内把成绩提高上去。这中间支撑自己的是信心和意志以及纯净的心态。考大学是靠实力来成功的,不是靠想就能想来的。想只能给自己增添心理的负担和学习的苦恼,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唯一要做的是行动。学习也不需要做给任何人去看,更不是为了父母的苦心和脸面,而是为了自己的价值和追求。
通过你的来信,我知道你是位优秀的学生,是一位对自己负责的学生。正因为你对自己负责,所以你才会总结经验,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正因为你想解决问题,所以,你才能走向更大的成功。这一点,我是深信不疑的。
必须记着:任何人都有烦恼,不能让烦恼在自己身上滋生两个小时以上。必须学会迅速排除所有的烦恼,快快乐乐的生活、学习。
18、期中考试结束一周了,成绩提高了,我却有种被冷落的感觉。这是为什么?

成绩还深刻印在脑海之中,挥之不去。这次我意外地考了全班第二,连我自己都不敢相信,我想也许父母会很高兴。可他们开始也如同我一样有点难以置信,而后便整天教育我“不要骄傲,不能看电视”之类的话,说的我像个做错了事的孩子,致使这几天几乎都没有心情去学习,所有的家人都是那么肯定地说这次是个偶然,尽管我也有些认同,可我又是那么的不甘心,甚至想他们有些看不起我,他们否定了我所做的努力。星期一班主任给我们调了位置,以前和我相邻的好友都离我不再那么近了,言语也少了,看着他们与同桌谈的热闹,我有种被冷落的感觉。
答:很理解你取得了好成绩而苦恼的心情。我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有父母给带来的,有老师给带来的,有同学给造成的。
父母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也正是因为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父母对子女的要求也就高了,期望值也就大了,他们也就永远没有满足了。记得我有一个朋友的孩子上高中,是个自费生,刚来学校的那半个学期,他下决心好好学习,结果成绩一下子考了班里第22名。按理说这次的进步也够大的,他很高兴地回家告诉了父亲。父亲自然也很高兴,但他没有借此机会鼓励孩子,而是对孩子提出了更高要求:“下次考试一定要进入前5名,否则,我拾掇你。”结果孩子的满腔热情被当头浇上了一瓢冷水。第二天,孩子就进了网吧。还有一件最近发生的事情,有一名学生,在班内成绩在倒数10内,后来这个孩子很想学习了,很努力也很科学地学习了半个学期,期中考试成绩为班里第15名,老师找到了她,问她在考试中抄的谁的?结果这个孩子失望至极,跑到我的办公室里大哭了一场。
类似的事情当然还有很多,上述家长和老师的做法都让人难以接受,但由此你也可以理解你的父母对你的那种做法了。天下父母的心是相通的,父母对儿女的期望是无止境的。因此,自己学会自我调节就行了。
你的成绩进步不是偶然的,世界上没有偶然的现象,应该说它是你勤奋努力、科学积累的结果,只不过这种积累和努力对你来说已经形成了习惯,你感觉不到它的变化。所以,你也就对自己怀疑了。这其实是对自己的不自信,也是你继续前进的绊脚石,因此,需要你对之进行排除。
同学对你态度的变化也是正常的。因为在我们生活中,有部分人的妒嫉心特别强。中国古代有句话,叫“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人在没有突出成绩的时候,别人心中还平衡点,但当你成功了的时候,恶言恶语,风言风语也就随之而来了,这本是正常的事情,所以也就不必要苦恼了。
生活大概就是这样,有这样那样的说法是正常的,我们大可不必为之烦恼。或许人家在羡慕之余中还会夹杂着点嫉妒,或许人家还没有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或许因为成绩变化了,我们心理上起了变化,这种变化也会使我们发生错误的判断,中国古代的成语“智子疑邻”大概就说明了这一点。但无论如何,只要你感觉到了不自在,只要你感受到了同学对你态度的变化,只要你在心里有感觉,你的良好的学习心境就一定会受到影响,学习的质量就会受到影响。
所以,“谁都不能影响你,影响你的只有你自己。”战胜你的人是你自己,从内心找一找自己的心里到底为什么这样去想,然后把一切影响你学习情绪的东西全部扔掉,然后轻装上阵,心静如水,全身心地投身于学习之中,那样你就会在下一次考试中取得较好的成绩。
和同学的交往也是这样,每个人都想赢得同学的尊重,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和同学和谐共处。但是现实生活中却不都这样,甚至有的人好心对待他人却落得个“好心不得好报”的结果,因为每个人的基本素质、生活方式、人生态度都不一样,所以,只要我们“问心无愧”就行了。
19、期中考试已过去很长时间了,我应该怎样使自己静下心来,摆脱其他因素的干扰?

我从中得到了很多,对自己也有了进一步的要求。但是我发现情况较以前未有多大改变。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学习的兴趣。我发现我对某些学科的偏科仍未解除,比如说语文,期中考试才考了102分,当然主要还是作文没写完,其他内容也没有什么进步,上课老师讲得很明白,但一做题就不会用了。我该怎样改变目前的状况?
进入高三后,大考小考不断,面对好成绩,我会欣喜如狂,成绩差便灰心丧气,所以情绪起伏很大,很浮躁。总觉得学得不深入,学不到东西,我应该怎样使自己静下心来,摆脱其他因素的干扰?
答:支撑一个人学习能够进行下去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学习的动机,目的,学习的信心和意志是学习者重要的因素。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一步一步地提高,千万不要急于求成。试想我们经过这么多年的成长才长成这么高的身体,又怎么可能幻想在一天或几天内有较大的突破和发展呢?学习需要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只有日积月累,不懈努力才能成功。这就要求合理地安排好学习时间,培养对学习的兴趣,调整学习的思路,正确对待学习中的弱势学科,对成绩不好的学科要增加兴趣,找老师沟通、交流一下,祛除对学习科目的偏见,以高昂的兴趣,良好的心态,积极地去学习。
而且,学生在进入高三后,可能会出现这么几种情况:一是由于厌倦心理导致了学习情绪的不高涨,一是由于长时间的身体疲劳出现学习的消极情绪,一是由于学习中的高原现象导致成绩的降低,一是由于从单元学习时采用的直觉思维到总复习时采用的逻辑思维的过渡时期的转型还没有及时适应导致成绩的不优秀,或是其他原因,这样都能使学习情绪受到影响,学习深入不下去。
进入高三,学习更需要一种信心和意志。高三学生必须具备下面的条件,即“培植信心,优化情绪,进入状态,充分发挥”,因为高三学习做题特别多,出现错误的几率也就特别多,个人的自信心也就被每次的失败几乎打击没了,其实,我们每个学生经过这十几年的学习,头脑中的知识储备已经相当的多,只是在使用的时候找不到,或找到的时间长,或信息发生错误,致使了自己的成绩不能如意。因此,优秀的学生这个时候就应该善于调整自己,努力使自己发挥出最高的水平。
20、老师,临近考试,我一点信心也没有,复习也没有什么效果,不知该怎么办?

我其实懂得好多道理。但这些激不起我学习的斗志和信心,我觉得一片茫然,不知所措。
我很想考上大学,毕竟这是唯一的选择。但我的成绩一滑再滑,一轮考试时我居然在班里名列40名。我不知为什么,心里很沉重,但又不知如何是好?
马上就要进行二轮考试了,我心里一点都不紧张,我想让自己紧张起来好好学习,可就是紧张不起来,我好苦恼。
现在学习一点信心都没有,也不知道自己会什么,不会什么,反正就是什么都不知道。学习的东西似乎一下全忘了,每一章,每一节都有不会的,学习跟不上老师的节拍,总觉得在追别人,似乎复习过的也没有什么效果,不知该怎么办?
答:读了你的来信,我知道你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同学,优秀的原因之一在于你能对自己有个清醒的认识和了解。
很多同学和你一样,对道理很清楚,但就是落实不到行动上。很多同学总是把自己成功的行动推到以后去,今天拖到明天,明天拖到后天,到了后天,又再往后面延伸。所以这样的同学总是距离成功有一定的距离。因为,成功的一个准则就是立即行动,行动是获得成功的重要手段之一。
有位名人曾说过成功就是在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每个人在生活中,不可能事事都在自己很乐意、很想做的情况下做事。所以,人就会在做事情的时候有一定的情绪影响,使自己处于消极的状态中,从而没有了很好的效果,所以,排除自己不良情绪的影响是自己获得成功的又一个准则。
很多人总是抱着自己的过去去生活,念念不忘自己以前的成绩、方式,对过去的成功念念不忘,对过去的失败一直悬在心头,从而使自己生活潇洒不起来。其实,单就学习而论,一个人的过去可能很优秀,但并不代表着永远优秀;过去不优秀,也不代表着永远不优秀。所以谁也不能抱着过去过日子。平时好并不代表着你一定就能考上大学,它只是代表着考上大学的几率大一些而已;平时成绩差一点也并不代表着就一定考不上大学,只是考上的几率小一点而已。所以,平时的考试并不能真正决定什么。它只是一种衡量,衡量这次考试的心态、考试技能的发挥、这一段的学习情况罢了。所以你不要把这次的考试放在心上,甚至用它来决定你的什么。
我多次讲过,现在的高考考三样,即身体、心理和学问。我常常送给临近高考的学生十六个字,那就是:培植信心,优化情绪,进入状态,充分发挥。从现在就要以高考的心态来学习,来做卷子,来调整自己。信心要足,信心足的表现是挺胸抬头走路,面含微笑,迈大步,甩动胳膊。情绪要好。中国科学研究院王极盛教授指出,心态好成绩可涨100分。他说“考生心态是高考的软件,起重要调节作用。据调查,心态调节的好能使总分最高涨100分;反之,最高可丢300分。”对高考心理有8年研究的王教授说,2002年高考,北京80中的陆程远二模成绩是604分,高考成绩是704分,回想考试过程的心理状态,他说:“越考越放松,越放松状态越好。”而2001年高考,山西一个考生平时成绩670分左右,高考成绩只有370分。王教授说就是因为考试时他非常紧张,导致发挥失常。进入状态,是说从现在到高考这段时间不能生病,要想做到这一点,要具备这么几个条件:有不能生病的强烈愿望,要适当地进行体育锻炼,合理的饮食,不吃生冷凉辣的食品,把自己的最佳生物种调节到上午的8点30至11点30,下午的2点30至5点30,早上提前5分钟自己主动地起床,养成快速麻利地收拾床铺的习惯,然后在洗刷的过程中调节自己的情绪,努力使自己处于一种积极的、乐观的、奋发的、向上的、充满自信的状态中。
当然,在考前的这段时间内,许多同学可能受这么几种情况的影响:一是学习中的高原现象。高原现象就是平常学习一直很努力,成绩也不错,但在某一次考试中莫名其妙地跌落下来,而且跌得还很残酷。造成的原因主要有学习者生理和心理上的疲劳,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及时地调整学习方法,没有把自己的学习规划好的缘故。二是学习中的直觉思维向逻辑思维中的转型阶段中成绩出现的跌落现象。直觉思维就是在解决问题时,运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对问题总体上直接加以认识和把握,以一种高度省略、简化、浓缩的方式洞察问题的实质,并迅速解决问题或对问题做出某种猜测。简言之就是没有完整的思维程序的求知过程,绕过了“条件——逻辑思维——结论”的思维模式,直接从条件到结论。这一点在单元学习过程中使用较多,效果较好;但在进入复习阶段,很多学生感到自己知识多了,开始用已有的知识推导结论了,这时候,出错率较多。原因是抛弃了直觉思维,逻辑思维还运用不熟练,暂时处于二者的空档,表现在考试中,就是平时的选择题成功率较大,现在出错率较大,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出了错误。三是由于这个时候做题较多,同学们有应付心理、厌倦心理、消极心理、不自信心理等等,对学习出现了一种失望,因此,成绩较差。
以上三种状态实际上都是正常的,这个时候就看谁的心理素质好,谁能认识到这是正常的一种学习过程,谁就信心大,不受它的影响。等到真正的高考的时候,自己的主意识一清醒,就能使自己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水平。
21、随着高考的临近,临近高考,同学们的关系越来越难维持。我应该怎样处理和同学们的关系呢?

我发现同学们的关系越来越难维持。好像相互之间成了敌人,在生活上经常产生一些不愉快,严重地影响了学习的情绪。那么,到了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怎样处理好与同学们的关系呢?
答:高考之前,由于许多同学或多或少地产生一定的压力,造成心理上的一种压抑感。而且这个时候两极分化现象较为严重,自己感到能考上学的,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感到考学无望的,就有些自暴自弃了。有的人说:“反正今年考不上学了,明年脱不了复习。与其明年复习,还不如现在先洒脱着。”这些不同的观念支使着人的行动,就从外在上形成了不同的生活观念,也就容易造成一些冲突。
高考是一种情绪,需要祥和的、稳定的、融洽的气氛。在高考前,要注意天时地利人和。
首先,要拥天时。注意天气变化,确保身体健康;尽量不使用空调、风扇;提前一个小时到考场,做好考前准备;检查所带物品,找准考场,调节好心态。
其次,是占地利。事前查看考场环境;估算时间,确定路线,熟悉考场;注意交通情况的变化,尽快找到自己的考场和座次。
最后,是促人和。这要求:
(1)与家长和。如果家长过于频繁地打扰,学生应和家长沟通,取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切忌烦躁。
(2)与老师和。考试前和所有老师保持良好的关系,努力使自己的情绪调节到最好。考试期间,如有问题,向监考老师询问;服从监考老师的安排,避免与之发生矛盾;如有问题,切莫自作主张,遇到意想不到的事件,要稳定心态,冷静面对,戒慌戒躁。
(3)与自己和。调节自己的生物钟,尽量把自己的作息时间和高考相吻合,努力适应高考的节奏;在家复习不要听音乐,不吃零食,保证睡眠时间,做到劳逸结合;注意饮食卫生,食品以清淡为主;考前检查文具和证件,事先估计自己可能遇到的问题,想想如何解决;考试时要仔细做题,充满信心,遇事不慌,控制好做题的节奏,细心检查,减少无谓的失误;不对答案,不受前一场考试的影响。这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与自己和,有这么一句话“谁都不能征服你,征服你的只有你自己。”不要受外界的干扰,不要让自己受到不良情绪的影响,尽快排除自己的不良情绪,学会讨人喜欢,尽量公正地对待他人,多给予别人以帮助(含物质上的帮助和精神上的帮助),遇到问题时学会克制,学会忍让,避免与别人正面冲突,使自己的生活带着自信和愉快,从而形成良好的生活环境。
22、这次期中考试时,我前后的同学作弊,我不知道该怎么办?

我前后的同学作弊,我看见后心里很难受,考试的情绪早就没有了,我不知道该怎么办?
答:考试是一种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检查方式。但有些学生不能正确对待学习,对待考试,采取作弊的方式来掩饰自己学习的不足,这是一种错误的行为。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学生作弊的行为是可以理解的。如:有些是家庭的逼迫,心理负担太重,不得不考出“好”成绩来应付家长而作弊;有的是出于虚伪想把成绩提高一点,以取得老师和同学的好评;有的是平时不学,又怕被老师、家长批评,只好选择了作弊。学生作弊的原因概括如下:
首先,许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所作为,并且在平时又不注意对子女进行教育,只注重一张成绩单,对考得不好的子女进行严厉地批评,没有多给予精神的支持。这样会促进子女不得不用作弊来掩饰自己,欺骗家长。
其次,在老师的严格规定下,学生的作弊心理便潜滋暗长了,他们总有一种观念:“考高分就很荣耀,就会赢得老师那赞许的目光,同学们会投来羡慕的眼光。”在现在的教育中,老师一般都用测验来检测一个学生的学习成绩,这在一定程度上会促使学生产生一种不良的考试心理。如果老师的教育方法不当,就会给学生带来种种不良的考试心理。
另外,有些学生,他们总以为所付出的一切是为了老师、家长。于是,有些学生平时对于“拒绝作弊”之类的话语总能娓娓道来。但是他们在考场上总会一反常态,想方设法去作弊。甚至也有不少高中生抑制不住高分的诱惑,放纵自己去作弊。
几乎所有的学生对考试作弊的话题很敏感,只有少数人对作弊漠不关心,大多数学生认为考试作弊对学习并没有好处,大多数同学看待作弊的人都觉得可耻。对待考试作弊的学生,首先不要一开始就批评他,说一些伤自尊的话,要向他说清考试作弊会带来的危害有什么, 作弊是一种不诚信的做法,以后社会需要的是真正的人才等等进行做工作。
作为学生来讲,每一次考试都是检验自己的机会,为了把分数提高而作弊是浪费了检验自己的机会,还容易形成自己的不良品格。不要再欺骗家长、老师,不要再欺骗自己,社会需要的是有用人才,即使你有高超的水平能够通过作弊而考上大学,将来踏上社会工作,没有真才实学也难以解决实际问题,那么社会又会怎样看待你呢?
作为一名旁观者,首先不应该受其影响,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在考场上全身心的答卷,尽量做到心无旁骛,全神贯注。再次,如果作弊的同学是你认识的人,可以利用考试后的时间,真诚地向他阐述作弊的危害,但规劝时一定要注意保护他的自尊心,使他能够接受你的劝告;如果是不认识的人,你感觉到不好开口说话,那就可以不用管他,集中精力答题好了。
23、想到一轮考试,每次考试,我不该失误的东西太多,我怀疑自己的能力,我还能有希望提高吗?

我依然后悔不已,本以为可以在班中考第一,结果只考了第二。考试时自我感觉良好,可是成绩却不尽人意。发下试卷后,我进行了总结,发现自己如果再细心些,至少还可以多得20至30分,但现在回想起来,每次考试我都是如此,我开始对自己平时的能力表示怀疑,我还能有希望提高吗?
答:高考的成功需要多方面的因素,其中,保证做题的成功率是取得成功的要素之一。有人说,能使自己的成功率从95%提高到99%,就能使自己成功;也有专家说,保证做题的成功率,能使中游的学生在高考中多得50分以上。
要想保证做题的成功率,就要在平时的训练中,养成严谨、规范、书写认真的习惯,形成思维全面、反映敏捷、操作严谨的一种学习机制。在最后这个阶段,如果要求学生突飞猛进,一般来讲不太可能,但是“多拿一分、多对一题”却容易做到。很多学生意识不到“1分”的重要性,定的目标太高,结果实现不了,还打击了自信心。其实,只要每科努力提高1分,总成绩就会是一个大的进步。
那么,如何才能多拿一分、多对一题呢?
第一,要养成清算应得而未得的分数的习惯;
第二,要清除屡犯重复错误的毛病;
第三,克服答题不规范的弊端;
第四,改正审题不清、题义理解不准确的错误;
第五,留意粗心大意出错的地方;
第六,加强识记,保证记忆题的得分;
第七,训练答题的速度,学会正确用时;
第八,提高书写、填涂电脑卡的质量;
第九,注意答题步骤的清晰性和周密性;
第十,严格遵守题目的要求。
明白了这些道理,你就可能使自己提高。在考试前,努力使自己形成好的学习习惯,形成好的做题习惯、思维习惯。把自己调节好了,你就会使自己更加的成功。我曾经给山东省高考状元刘强在进入高考考场时说过一句话:“你可以带着遗憾进考场,但不能带着遗憾出考场。”也就是说,一定要把自己能做出来的试题,不失误地做出来,结果刘强做到了,也取得了成功。我想,你如果调整好了,也同样可能会取得成功。
24、在有限的时间内,我应该怎样对待基础知识,有实实在在的提高呢?

现在二轮复习已经开始了很长时间,我发现自己进步极慢,以前不会做的题,一时会做了,但是过一段时间又忘了。难题有些时候由于需要较多的时间就轻易地把它放弃了。人们说,重在基础,基础掌握好了,就能赢得高考的成功。可是我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提高,请问,我怎样才能有实实在在的提高,并且能每天都感觉到有所提高呢?
答:基础知识是学习的重要部分,是保证考试得分的重要一部分。
由于知识往往前后相连,前面的知识不扎实,后面学习的内容就受前面基础的限制,学习思维慢或者是思维不起来,从而使考试的成绩受到很大的限制。因此,学习者必须要有扎实的基础。有人说,一个人的大脑就像计算机的磁盘,当我们拿到一道题时,就像在计算机上输入了一个内容,让计算机搜索相关的知识。计算机在搜索的时候可能有这么几种情况:一是搜索不着,二是搜索的速度慢,三是搜索错了。而这三点都是因为基础不扎实或者是没有基础的原因。所以,基础知识对于考试成绩的提高来说是很重要的。而且,根据高考命题专家的命题思路来说,中低档的题占总试卷的80%,现在高考的总分值为750分,按着80%计算,就是600分,这些分就足以使一个同学考上大学了,而这80%的试题基本上都是基础性的。所以,把握住了基础知识,就等于把握住了考试的主动权。
为此,我建议,在高考前的这段有限的时间里,稳下心来把知识系统地复习一遍或几遍,把所学知识认真梳理一下,建立知识的缩略图,把以前做过的试卷拿出来再现再现,找老师帮助串联一下知识体系,尽最大可能地向大脑中输入新知识,开阔自己的知识视野,丰富考试的题型,都是尽快提高自己应试能力的方法。
尽量不要使自己陷入题海中,学会跳出知识中看知识,努力使自己站在一个知识的高度上去学习,去记忆,去复习,去提高。当然,除此之外,还需要信心和情绪好,以及对自己负责的高度责任心。
25、我怎样才能在最短的时间里做到最好的备考呢?

马上就要二轮考试了,高考也日益临近,虽然有过一次经历,但说实话对高考仍然有些害怕,突然之间就发觉感到非常空虚。翻开课本,半生不熟的样子,许多以前很熟悉的知识似乎也都记不清了。我不知道怎样才能在最短的时间里做到最好的备考呢
答:随着高考的临近,有压力是正常的,尤其是有过一次失败经历的人,这种压力的存在是正常的。因为压力的存在,于是就对自己过多的设想,心思也就越难集中,学习的效率也就越低。为此,适度地调节自己的期望值,对自己的学习还是有好处的。
同时,进一步运用科学的复习方法对提高自己的记忆有好处。我发现很多同学的学习,现在这个阶段并不是大脑中没有知识,而是丰富的知识在单位时间里运用时,思维太慢,思维不起来或思维错误,故而难以发挥出自己的成绩和水平。所以,在这有限的时间里,复习的安排要符合记忆的规律,要在知识还未忘记的时候再重复巩固一遍,以加深记忆。其次,“重复是记忆之母”,要记住某个东西,就必须多次反复的接触它,还有,大脑皮层各部分有不同的分工和任务,脑力和体力活动交替,不同性质的课程轮换学习有助于提高记忆效率。再次,兴趣会对记忆产生直接的良好影响,而过度紧张、焦虑、忙乱等都会使注意力不集中、记忆效果差。第四,大脑运作依赖于由饮食提供的能源和各种营养,如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及多种微量元素。偏食是记忆的大敌,会使大脑迟钝。另外,血糖下降也会使思维变迟钝,注意力不集中。忽视早餐常使血糖下降,所以早餐不能简单对付。大脑活动还需要氧气,所以课间10分钟要到室外活动,做做深呼吸。最后,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即在理解的基础上,利用综合视觉记忆、听觉记忆等,采用比较归纳法、提纲归纳法、列表法、图示法、形象法、特征法、最初印象法等,都是有效的记忆方法。
26、我是一名游走在高考边缘的考生,我整天在希望和失望中间徘徊,我该怎么办

我是一名游走在高考边缘的考生,希望,有;失望,也有。每天只是感觉时光匆匆,过得太快,根本抓不住,心里慌慌张张,患得患失的,再加上整日面对家长关切的眼睛,心里真是难受。复习起功课来,感觉会又不会,心里更慌,做的笔记有几本子,可整日又被卷子纸压得喘不动气。您说我该怎么办?
答:你这是学习焦虑导致的。当前学习焦虑异常的中学生主要有以下8种类型。自咎自责型、羞涩自卑型、自视过高型、逆反对抗型、寻求表现型、考试恐慌型、娇惯松弛型、自由散漫型。
考试恐慌型的学生对考试有一种恐惧感,总是担心考试成绩不理想。他们平时学习情况比较正常,但每逢考试就紧张不安,出现审题不清,解答不如平时的情况,有的人连听到他人翻动试卷的声音都害怕,以为时间不够了,手忙脚乱,匆忙答卷,便顾不上正确与否了。严重的会出现思维混乱,记忆力暂时消失,头脑中一片空白,连最简单的题目也不会回答,其中有些人是属于长期性的神经过敏焦虑的触发。
生活同时存在着希望和失望,岁月就是这样,给人的感觉是匆匆而去。一天一天,一年一年,天天相同,年年相似,可是实质不同。把埋怨时间过得太快的功夫用在做具体的事情上,那么你就没有这种苦恼了。
27、高考越来越近了,现在夜晚经常做恶梦,精神也渐渐萎靡不振,做题时无法专心去做,我应该怎样处理这种情况?

高考越来越近了,现在夜晚经常做恶梦。在前几天晚上我还梦见自己只考上了一个普通本科,处处遭到责骂与歧视。当我醒来时,发现自己一身冷汗。这样的梦最近时常出现,一闭眼便会想到如果自己高考落榜的情景,精神也渐渐萎靡不振,做题时无法专心去做,我应该怎样处理这种情况?
答:这是高考前的压力所致,造成这种原因是对自己的高考期望值过高,对自己的要求过大。或过分夸大了考试成绩与个人前途的关系,从而产生了不堪忍受的心理压力;或担心考试落选会被人瞧不起。人都会经历成功,也同样会经历失败,有的人只允许自己成功,不允许自己失败,这种做法是危险的,也是不正常的。
这种高考前的焦虑心理,会影响自己的学习。焦虑作为一种情绪状态,是会不自主地影响着一个人的态度和精神状态。而与这种态度相适应,往往伴随有躯体的障碍,如动作不敏捷、身体不舒服等。焦虑状态多半是以个人主观上认定某件事可怕并构成威胁,陷于这种恐惧心理中而不能自拔。尤其是自信心缺乏的人,一遇到困难,一遇到紧张压力,往往出现焦虑。如果处于第一类不良状态,则可以大声吟诵自己平时喜爱的优美诗词,哼几首轻松愉快的歌曲,还可以做几节舒缓而随意的伸展运动,在空气新鲜、环境幽静的地方做几下深呼吸,或参加与考试无关的有趣谈话。但千万不要在临考试前很短的时间里还避于一隅紧张地背诵课文。若处于第二种状态,则应把注意力转移到能使情绪高涨的刺激物上。如参加一些竞争性的运动,可以通过自我责备、命令、鼓励等意志努力刺激自己,比如责备自己不争气,对墙练嗓子,用冷水刺激皮肤等等。
不要太在意自己的未来,因为那是渺茫的。过分的设想不仅不能使自己成功,反而会给自己带来负面的影响,使自己劳神、精神集中不起来,想入非非,进而精神恍惚,注意力难以集中,做题效率极低。
驱除这种影响的做法是:降低自己的期望值,调整自己的目标;加强体育锻炼,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睡觉前尽量不吃东西,不在睡觉前高谈阔论,避免自己睡前兴奋。

28、高考将至,心中充满着压力。我担心自己会重蹈中考时的覆辙,我该怎么办?

高考将至,心中充满着压力。看到去年的某些重点大学的分数线,我觉得自己应该能考上,可是再回想中考的成绩,平时大都在520至560分,结果考试时才考506分,我那时简直就是无法相信,一直在心中问为什么?我真害怕,高考时也会这样?
答:高考之前有压力是正常的,相反没有压力是不正常的。来自家庭、亲友、同学、老师的压力在一时间里全部涌来是非常正常的一种心理,这没必要担忧。但如果显得极为郁闷、无助,就大可不必了。更不要过多地设计自己的未来,因为那些自己的设计很有可能都是空想。每一年有每一年的情况,按照你的平时成绩,你能考上一流的大学是毫无疑问的,你也不必要过分的担心,因为担忧、无助、郁闷不解决任何问题,相反还把自己的生活弄得一团糟。所以,学会及时排解自己不良的情绪是极其必要的。一定不要让自己的不良情绪干扰自己的学习,以后的生活、工作也是这样。
历史有惊人的相似,那是指没有准备的人。象你这样对自己的某种失败一直牢记在心的人,决不会再重演以前的历史。而且,你在中考前考试成绩大都在520至560分之间,而在中考时才考了506分,相对自己来说是不成功,这并不代表着你现在的考试就一定会像以前那样失败。那次没有考好的原因也许是由于考试的环境变了,心理状态没有调整好;平时测验时的阅卷较为宽松,与升学考试相比在分数上有一定的阅卷差距,所以,平时的成绩可能存在着一定的水分。因此,不能绝对用平时的成绩来衡量自己。
高考需要一定的实力,同时也需要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在高考前的阶段,心理素质至关重要,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使成绩提高,反之,则制约自己成绩的发挥。像你现在的情况实质上就是心理上太担忧所致,一定要尽快地驱除它,使自己能够轻松愉快地投身于考前的学习之中。
29、离期末考试还有5天了,我不知道该如何调节自己?

离期末考试还有5天了,我总有种害怕的感觉,怕考孬了会让班主任失望,让父母伤心,还会让别人看不起,这是对自己不自信。是呀,因为我觉得自从期中考试调位之后就没以前学的那么好了,特别是临近考试了才发现自己还有很多没复习好的地方,还有好多不会做的题。我仍然静不下心,有人说“女生的小心眼是最大的烦恼”,是啊,好多时候我都觉得自己很自作多情,把自己的压力告诉朋友却得不到我想要的安慰,所以无法心如止水,专心致志地学习,尤其是我知道问题出在什么地方,但没能纠正过来,同学之间的那些事根本算不上大事,但是却可以扰乱人的心境。
班主任、父母对我的期望值都很高,但我不知道这几天该如何调节自己,充分利用每一点时间,我觉得这六天似乎决定着我的成败,老师,可以帮帮我吗?

答:收到你的来信,很高兴,知道了你的苦恼,也看到了你的上进心。
但读你的来信,发现你的学习动机有问题。学习动机是学习的动力。从信中看出,你的学习动机是为了不让“班主任失望”、不让“父母伤心”、不让“同学们瞧不起”,从某些方面看,你的学习是为了他人,而很少为了自己。所以,你就会为了自己的面子,为了迎合别人的一切而难受,因此也就增添了很多苦恼。
考试之前有紧张的心理是正常的,适度的紧张有助于自己能力的发挥。但是过度紧张就可能使自己不能发挥出自己的水平。考试之前我曾送给很多同学16个字,即“培植信心,优化情绪,进入状态,充分发挥。”考试的信心很重要,情绪同样很重要。北京青少年研究中心的王极盛教授通过多年的研究表明:在考试中信心足、情绪好最多能使人多得100分,最少可使人少得200—300分。
有人曾作过考前心理抽样调查,数据显示:高考信心不足者占77.1%;认为高考是终生大事,心里很紧张占79.1%;复习时,注意力难以集中占76.8%;对高考很烦恼占75%。
考试是一门被忽视了的艺术,如果你想得到你应得的高分,你就要用方法去学习,去复习,去应考。为此,你需要一个清醒的头脑,充足的营养和一定要完成整个学习过程的不可动摇的决心。
为此,千万不要让自己处于不利境地,不要让其他与学习无关的事情分散你的精力。清除一切杂事,全身心地集中于要学习的事情上,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然后按照计划去复习功课。
考试之前每个人都会有学习没学好的问题,这是正常的。就像女儿出嫁,没上彩车之前总是感到还有这件事那件事没做好,于是心里总是紧张、担心,忙里忙外。等到女儿一上彩车走了,什么事情都做完了。考试的心理如此相同,考试之前也总是会担心自己哪些题没有做完,哪些地方还没有复习好,弄得自己很苦恼。这种苦恼使自己复习的心静不下来,于是更加剧了自己的苦恼。
考试是一种心境,一种能力的发挥。只有静下心来,才能好好复习;只有静下心来,才能学会考试;只有静下心来,才能考出应有的水平。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每一个人也都有自己的烦恼,并不是自己所有的秘密和烦恼都能让别人知道,也并不是事事都需要从别人那里想要“安慰”,学会自己安慰自己,学会自己调节自己,那样你就会变得成熟起来。
每个家长的期望值都很高,但并不是每个同学都必须达到家长期望的程度,家长的期望是永无满足的。我认为凡事只要尽心尽力就行了。
考试之前的每一秒都很重要,这时候复习的知识在大脑中遗忘的慢,在大脑中存留的时间长。所以,应努力使自己的心静下来,扎扎实实地复习,提高自己的成绩。
根据你的来信,我知道你的这次考试一定会很成功的。
那么,你相信自己会成功吗?
30、患上了高考综合症,我该怎么办?

我现在是高三学生,成绩也还优秀。但我现在一点儿也不想上学,一想起上学,就发烧37.5°C以上,而且会马上呕吐,浑身没有一点儿劲。我这是怎么了
答:你这是患上了高考综合症的缘故。每年高考临近,由于过度紧张、压力过大,许多学生由于心理情绪问题导致出现头疼、眼疼、胃疼、失眠、感冒、腹泻、焦虑、出汗、食欲不振、厌考等症状;有些学生一想到考试就紧张、心慌、憋气、烦躁、出汗,晚上还经常失眠,白天无精打采,脑子记不住东西,反应也比以前迟缓,个别的甚至出现了逃学、厌学等现象;有的每天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就是不去上学,当遭受过强的压力时,就很容易产生抑郁、焦虑等情绪,封闭自己,无法跟人交往。如果无法及时调控孩子的心情,孩子就可能自闭、逃课,严重者甚至会自杀。有的产生恐惧心理,不敢进教室。目前许多教室都有高考倒计时,教室里同学们都是拼命地背诵或疯狂地翻书,一派紧张、严肃的气氛,本就压力很大的孩子看见后会觉得压力更大,从而导致他们不敢进入弥漫着无形压力的教室。另外,由于家长、老师的期望值过高,当孩子意识到目标不一定能完成时,就会由于对未来担心而逃避学习。还有一些考生产生焦虑情绪、脾气格外暴躁,经常无名烦躁,借题发火,经常对父母发火,摔东西,跟父母关系越来越僵化。甚至有的父母见孩子的房间很乱,想替孩子收拾收拾,可孩子放学回到家中,却以“东西都找不见”为由对父母大喊大叫,让家长们无所适从。这种症状叫“高考综合症”。
三类学生容易患“高考综合症”:
1、过于自信的学生容易患高考综合症。有些学生凭自己有点“实力”,就自以为是、盲目乐观。这主要存在于部分“尖子生”中。“考大学有什么难的,我还能考不上?”是这部分人的典型心态。这种思想危害极大,常使人自我满足、裹足不前、不思进取,导致成绩大幅度下滑,同时还会因此而影响、干扰其他学生的学习。
2、过度焦虑的人容易患高考综合症。在心理学上,过度焦虑是指预期对个人的自尊心构成潜在威胁的情境产生的过度担忧反应。这是大多数高三学生存在的思想与心理问题。高考毕竟是人生的一大转折点,面对这一重要关头,他们吃无滋味,睡不香甜,心里焦急异常,情绪容易激动。想看书,又看不下去;想休息,又安不下心来。长此以往,形成恶性循环:越过度焦虑,学习上越没有进步,心里便越着急。
3、自我抛弃的人容易患高考综合症。这是指一些学生自感成绩很“差”,几乎没有考上大学的希望而自甘落后、不思进取的倾向。这部分学生不多,但大多数班级都有。
患上高考综合症,如果“矫治”不利,有可能影响到高考成绩。那么应该怎样预防和治疗高考综合症呢?
在高考前,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应为孩子营造一种轻松的学习氛围。当孩子出现一些病症时,不应“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而应分析病症的原因所在,从根源上解决。
大考临近,学生难免焦虑和紧张。适度紧张有利于考生状态的调整,可一旦过度,贻害无穷。充足的睡眠、轻快的心理和适度的锻炼,都有助于考生负性心理的释放。越是大考临近,越要以一颗平常心面对,不妨将其想象成一次普通的考试,这样就会为自己减轻心理负担。从某种角度说,考试比的就是心理素质。此外,自信心的建立是成功的前提。要相信自己通过长时间的系统复习,已做好充足准备,完全有能力在高考中取胜。考生在考试前与考试中可尝试默念:“我一定能成功”“我有实力”“我可以”之类增强信心的话。
积极地自我暗示。考生应当学会自我暗示:“我能行!有什么了不起,不过如此而已!”“我相信自己!那些考题已经重复很多遍了,再大的困难也不放弃,能挺过去!”“不管考得怎样,我尽了最大的努力就无怨无悔了!”“虽然我有些紧张,别人也同样紧张,没什么!”“我不可能都会做,但一定要把会做的做对!”“我难人难,我不畏难,我易人易,我不大意!”
加强体育锻炼。只有保持身体健康才会保证心理健康。专家建议可以进行一些有氧运动,如慢跑,散步,或去户外转转,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让人彻底放松,消除紧张和焦虑。
学校、家长要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挤上“独木桥”。专家建议,在考前或考试后,学校与家长应适当地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给孩子们提前打一些预防针,如告诉孩子失败是经常出现的,失败了还可以用别的办法来补救等。
在平时多培养孩子的适应能力。在应试教育的机制下,客观条件无法改变,每个人都会有压力。最好的办法是让孩子去适应,提高孩子自身的适应能力。
31、为什么每次考试我都特别紧张
答:学习需要放松,考试同样也需要放松。人在放松的环境里能发挥出自己最佳的水平。有这么一个故事说明了紧张与放松之间的关系。
故事是这样的:从前,在山上的庙里,有一个小和尚被派去买油。在离开前,庙里的厨师交给他一个大碗,并严厉警告:“你一定要小心,绝对不可以把油洒出来。”
小和尚答应着跑下山。在上山回庙的路上,他想起厨师凶恶的表情和严厉的告诫,越走越紧张,小心翼翼地端着装满油的大碗,丝毫不敢左顾右盼。眼看走到庙门口,一脚踩到了一个坑,洒掉了三分之一的油,小和尚越发紧张,手脚开始发抖,等回到庙里时,碗中的油只剩下了一半。
厨师大怒,指着小和尚骂道:“你这个笨蛋,我不是说要小心吗?为什么还洒了这么多的油,真是气死我了!”
小和尚非常难过。
一位老和尚听到了,过来问是怎么一回事。了解了以后,他就去安慰厨师的情绪,并私下对小和尚说:“我再派你去买一次油,这次我要你在途中多观察你看到的人、事、物,并且回来向我详细地描述一下。”
小和尚不想干,说自己连油都端不好,根本不可能既端油又观察风景。但是最终,小和尚还是要听老和尚的,勉强上路。
在回来的途中,小和尚发现,路上的风景真美。远方的群山,不远处有耕种的农夫。不久,又看到了欢快的孩子在路边的空地上玩耍……小和尚就这样边走边看风景,不知不觉地回到了庙里。当他把油交给厨师时,竟发现碗里满满的,一点儿也没有洒出来。
情绪就是这样,对人的生活和做事有所影响。美国走钢丝专家瓦伦达的故事也印证了这一点:
瓦伦达是美国五十年代走钢丝的演员,一辈子走下来都很成功,但最后一次却从钢丝上掉下来摔死了。原因在于,以前走钢丝,从不思前想后,只专注于脚下的每一步。而最后一次,他总是在想:这是最后一次,千万不能失败。结果反而丢掉了性命。
后人把专注做好眼前每一件事情而不患得患失的心态称为“瓦伦达心态”。
考试也是如此,有很多同学对考试患得患失,担心这担心那,徒然使自己背上了许多包袱,造成了考试紧张,影响了考试的正常发挥。那么,如何避免考试紧张呢?
最有效的方法是:(1)转移注意力,如看看窗外的景色。(2)吃块巧克力,增加兴奋感。(3)答题按照先易后难的顺序。(4)学会安慰自己,来点阿Q精神。(5)排除杂念,专心答题。
家长宜采用鼓励减压法:(1)间接鼓励。“你们班某某同学的妈妈问我,你的孩子怎么成绩那么好?我说你平时学得比较扎实,学习方面让我特别省心。”(2)现身说法。“以前我当学生时,每次考试做题都比平时做得好,考试时集中精力,一动脑筋,就做出来了,所以那个时候总是在学校里考第一。”(3)直接鼓励。“你平时的各项作业都完成得很好,成绩也特别棒,你一定没有问题。”(4)假设法。全当这次考试是一次专项练习就行了。
32、我怎样才能摆正心态正确对待异性的眼光?

今年高考,我落榜了。后悔当初没有好好学习英语,让它拖了后腿。现在我返校复习已有两个月了,可我的心仍旧安静不下来。这次月考成绩在班排名24名,若按理来说,我不应该考得这么差。但反省之后,认为自己确实太放纵了。上课时我大多数是在认真听讲,可在自习课上,我的脑海里却不断地在幻想,使我安静不下来。有时努力告诫警示自己专心学习,结果也不太理想。像我这样大年龄的女孩和男孩,都比较注重自己的外表及举止,我更不例外。如果早上起床发现自己的眼皮肿了,这一天我就忌讳出入教室,心情自然就不好,学习积极性也差。我也特别在意在男生面前的表现,老想把好的印象留给他们。因此我爱慕虚荣吧,我很在意穿的衣服,看到别人穿了好看的衣服,心里就在打量,再决定是否去买。人的贪欲实在是太强烈了,我有点抑制不过来。老师,我怎样才能摆脱这些烦恼呢?怎样对待异性的眼光?怎样摆正心态?
我的英语老师是位女教师,我担任英语课代表,但我看到英语老师的眼神,就觉得她不喜欢我。我一定要把英语成绩提高上去,我应该怎样与她沟通好呢?
在我13岁时,爸爸因心肌梗塞永远地离开了我。也许正是生长在这样的家庭环境里,我的心理较极端,把自尊看得很重。以前总是与妈妈闹别扭,那时我太自卑了。上高三时,妈妈来校的次数多了,渐渐地我意识到自己太对不起妈妈了。回来复读,我更深刻地体会到妈妈的不容易。
老师,我就像丁香花一样,多愁善感,每天的心情在飘荡,时间在我耳边飞过,直到飞去才呼唤我觉醒。
答:很高兴你能把自己的问题来信告诉我,借此机会,我想针对你提出的问题谈谈我的一些看法。
学习需要一种心境,它需要平和、宁静的心境和心静如水的心态。而在人不能成功的原因中,有许多是自己的原因造成的,如自己想入非非、过多的设想自己的未来、对自己的过分自责、和别人的攀比、总感到自己对不起家长、因失败造成的自卑、总是把成功的希望寄托于未来、不善于把握今天的努力等等。所以,我们必须认识到成功来源于自己的努力,来源于自己良好的心境,来源于自己好的习惯和技巧。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人身上的好习惯越多,这个人就越成功;反之,就越不能成功。
想,不能使自己成功,反而使自己陷于焦虑的苦恼。成功的准则之一就是去努力地做,不去做永远不能成功。就像蜜蜂采蜜一样,蜜蜂采一朵花,只能酿出一朵花的蜜;要想酿出一百朵花的蜜,就必须采撷一百朵花,后者付出的努力绝对比前者要多。因此可以说,一分辛苦一分才。
人长大了,就越注重自己的外表了,这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过度的爱美之心会给自己带来虚荣和不切实际的烦恼。就象你所说的,看见他人有好看的衣服,心里就幻想自己也能得到,或穿在自己身上是否好看;看见别人留有好看的发式,就设想自己如果这样是否美丽;看见别人走路的样子潇洒,自己就暗自模仿……这样纯净的心中平然增谈了许多不静的心,这种不静的心致使自己不能全力以赴的学习。
人爱美了,说明自己长大了。长大了,为什么爱美?古人云:“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意思是说,读书人为理解他欣赏他的人心甘情愿地卖命,女人为了爱他的人而打扮。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爱美了,就说明自己心里有了一个“他”,不管是理想中的“他”还是现实中的“他”,都会使自己注重自己的形象,在意自己在他人面前留下的印象,于是也就使自己增添了许多烦恼。
年龄渐渐地大了,心中有许多爱情的幻想和想象,这是正常的心理。于是女孩经常设想自己心中的白马王子的形象,总拿现实中所遇到的男孩与自己心中的设定(理想)形象相比较,所以,就使自己在生活中变得小心翼翼、神经兮兮,包藏了自己许多真实的性格,于是乎,自己心里真的累了起来。进而,在路上也就在意起了异性的眼光,甚至有的人没有了异性火辣辣的眼光就感到没有了生活的激情,没有了欣赏的目光就没有了自己的自信,所以,生活累了起来,自己的心也累了起来,最后变成了老态龙钟、暮气沉沉的人。
你有你生活的准则。在人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必须学会生存,学会与人之间的交往,学会圆融自己生活的环境,这其中包括我们的老师。任何人都有优点,任何人都有不足,我们的老师也是这样。所以,我们应该看到老师优秀的一面,寻找自己能和老师沟通的结合点,最后,成为老师的朋友,让老师以最大的热情和最好的态度指导我们的学习,从而激发起我们内心的那份学习动力,使自己取得最优秀的学习成绩。
我非常同情你的不幸。“少年丧父”是人生的一大不幸,就是在这种无法弥补的不幸面前,有人倒下了,从此一蹶不振,怨天尤人;有人却把这种不幸当作自己前进的力量,在生活的不幸中磨砺自己,成熟自己,修养自己。前几天看过一本书,书上的一句话是“少年幸福是人生的一大不幸”,意思是说,少年时代生活太幸福了,就会使自己失却磨炼的机会,从而使自己养成了懒惰、好逸恶劳、娇惯、缺乏意志、不懂生活等习惯,从而在后天的人生路上,没有了自己的真正本领,最后落伍下来。
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是父母希望之所在。做父母的没有不爱自己孩子的,只不过是爱的方式不同而已。有的父母的爱是直露式的,有的父母的爱是隐含式的,有的外泄,有的内藏,其爱的本质是一样的,所不一样的只是方式不同而已。
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宽容,多一份沟通,多一份爱心,多一份奉献,你会享受到人生的快乐。痛苦已经存在,不要再为自己添加上一些不必要的痛苦,整日地考虑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唯一要做的是好好做好。纯净心态,少思多做,科学学习,以优异的成绩报答母亲那颗希冀的心。
朋友,丁香花是美丽的,它的美丽就在于它能随着风把自己的花香奉献于别人。你也是伟大的,你的伟大就在于你能够知道自己的不足,并想方设法地克服它。
纯净自己学习的心态,放弃自己的许多想象,以最优秀的态度,最和谐的心境,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那么,你就会取得你意想不到的优异成绩,你就能慰藉妈妈的那颗希冀的心。
33、什么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具体标准是什么?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最新定义是:“健康,不但是没有身体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从这一定义上来看,健康的内涵应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而且对“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做了明确的界定,即突出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心理健康的具体标准是:(1)有和自己年龄阶段特征相符合的自我意识水平和智能水平。能比较正确的认识和对待自己的优缺点。有自尊心、上进心和自信心,有一定的求知欲和兴趣爱好,爱学,会学。(2)情感健康,情绪比较稳定,比较活泼开朗,经常保持愉快。遇事比较冷静,处事比较谨慎,同情老弱病残,憎恶坏人坏事,常常向往美好的未来。(3)有和自己年龄阶段特征相符合的自制力,不易受消极性暗示的诱惑;注意力比较集中,活动中的兴奋或抑制处于正常状态。(4)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心中有他人,不以自我为中心和自私自利,和同伴友好相处,乐于友好交往,与人为善,有一定的独立性、自主性,不依赖他人,不屈服他人,不嫉妒他人,也不固执己见。(5)有较好的心理承受能力。能较好地适应变化了的人际环境、心理环境,乐于接受新东西,能够承受日常生活中遭遇的不幸。
34、我对偶像非常崇拜,影响了我的生活怎么办

我是一名男生,我很喜欢影视明星和球星。在我的房间里,贴满了明星的照片,甚至在天花板上、壁橱上、门把的扶手上都贴上了我喜欢的明星照片。我简直都着迷了。听课时脑子里尽往外翻明星的影子,甚至连睡觉做梦都是和明星在一起
答:古代有一位很注重生活质量的人说:“人无痴者,不可与之交,因其无真气;人无癖者,不可与之交,因其无深情也。”——对世间万物有情有爱才算真人。有了深情,在面对心灵的选择时才会走向善美的一边。
只是人的“痴”“癖”如果影响了自己最重要的生活,甚至到了连自己都无法控制的地步,那这种喜欢与爱好就变得沉重起来了。
其实,偶像崇拜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表现,说明已经懂得去发现和欣赏了。大部分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有自己的偶像崇拜,只是有的人把明星偶像放在心里,有的人表现不是这么强烈。我建议你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来欣赏你的明星偶像,把欣赏它们当作如同看节目、听音乐一样的调节生活的一种方式,用来当作生活的“特殊调料”,给你丰富的人生大餐注入新鲜的滋味,但如果多了,大餐的味道就变味了。
记住这么一句话:你和明星都是一样的,都是那么的独特,谁都不能代替你活着。别忘了,你最崇拜的偶像应该就是你自己。
35、我应该怎样处理与班主任之间的关系?

班主任是一班之长,与班主任的关系非常重要。但是我自上初中开始,与班主任的关系就是处理不好,班主任骂我一次,甚至打我一次,我便与班主任产生了永远的隔阂,这也导致了我在初中时成绩不好。上了高中,刚来时与班主任的关系也不错,自然成绩也还行,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缺点也日益暴露,于是与班主任的关系也不算太好。我应该怎样处理与班主任之间的关系?
答:学习的情趣与学习的环境有关,也与师生之间的关系有关。一般说来,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因此,与老师保持良好的关系,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亲密、合作的师生关系,形成有利于自己学习的一个环境圈,对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
那么,应怎样和老师保持良好的关系呢?良好的学习环境是自己创造出来的。要想创造出良好的学习环境,就要研究老师的教育心理。我认为老师一般都喜欢那些上进心强、学习成绩优秀、对人有礼貌、落落大方、遵守纪律、思想品德好等方面的学生,所以我们就要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逐渐养成这些优秀品质,用自己优秀品格和人格魅力来赢得老师、同学的尊重,从而激发自己学习的良好情绪。我们有很多同学都喜欢学习自己喜欢的老师教的那门课程,也喜欢学习自己佩服的老师教的课程,那为什么不把自己调整到对所有老师都喜欢的程度呢?
任何人都需要沟通,老师也同样需要沟通。有的同学从进入高中校门开始就没有主动找老师谈谈心,即使在自己不想学习的时候或在自己有心理问题的时候宁肯让不想学习的思想或心理问题压着也不愿意去和老师沟通解决,这其实是对自己的一种不负责任。还有的同学对老师的期望值太高,认为老师就必须什么都会,什么都行,一旦有不会的或不行的,就从内心去讥讽老师。还有的同学只看到老师的缺点,不允许老师有不足,一旦老师有了不足,就不原谅老师的这种不足。其实任何人都有优点,任何人也都有不足,老师也是这样。我们跟老师是学习优点的,怎么能计较老师的不足呢?而且有时候老师骂你或打你并不代表着老师就厌恶你,或许老师有恨铁不成钢的想法呢?只是老师在处理问题的手段上不恰当而已。大度些,原谅他们,然后学会沟通,重新调整,早日圆融好自己学习生活的环境,以此提高学习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