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通之意的意思是什么:连载:二十四史沉思录 / 65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23:51:47
连载:二十四史沉思录共67页 
作者:_天_行_健_ 提交日期:2011-10-21 21:14
  “铸大钱”是非辨
  
  王振今说周景王进行了“金融变法”,大约指的是铸大钱的事。因为除此之外,再也找不出与金融有关的例证了。
  这件事见于《国语•周语下》的记载。大意是:景王二十一年(公元前524),景王将要铸造大钱,就是大面值的钱币。东周的钱币也称为布,由铲形农具演化而来。卿士单穆公(单旗)进谏说:
  “不可。古时候天灾降临,才权衡钱币的轻重,以便赈济百姓。若是百姓嫌钱轻,就铸造大钱使用,于是大钱就辅助小钱来流通,百姓都能够受益。若是钱重不能承受,就多铸小钱使用,也不废除大钱,于是小钱便辅助大钱来流通。小钱和大钱都利于流通。
  如今吾王废除小钱而铸造大钱,丧失了资财,能不受困吗?若是百姓穷了,吾王的财用也会因此而匮乏,就要厚敛于百姓。百姓负担不起,便会产生外逃之心,这是迫使百姓离散啊。……
  况且刮尽民财来充实王室,好像堵塞大河的源头来蓄积地塘,用不了多久大河就会干涸。如果百姓离散而财用匮乏,灾害到来却没有防备,吾王将要怎么办呢?我们周室在防备灾害方面疏漏之处甚多,而又要夺取百姓的资财以加重灾害,这是废弃善政而毁灭百姓,您要慎重考虑啊。”
  景王不听,终于铸造了大钱。(全文很长,这是节译。)
  这篇文字,是研究中国古代经济史的特别珍贵的古典资料。它的珍贵之处在于:
  第一,这是中国最早的铸造钱币的记载。表明起码在周景王二十一年(公元前524年),也就是2500多年以前,中国已经铸造了金属货币。用考古的成果来对证,出土的最早的布币,是春秋晚期的,与周景王的年代大体上符合。
  第二,单穆公的这段话,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轻重之术”②。“轻重”是中国古代最为流行的经济学术语,讲的是商品流通、货币流通和价格之间的关系。社会上商品多了,需求少了,货币少了,就叫“物轻钱重”,价格就要跌落,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商品贱了,钱实了”。反之,如果商品少了,需求多了,货币多了,就叫“物重钱轻”,价格就会高涨,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商品贵了,钱毛了”,经济学的术语称为“通货膨胀”。
  第三,提出了中国最早的“货币平衡”的概念,就是投放到市场上的货币量,要做到供求平衡。投放少了,不够用,影响流通;多了会影响通货膨胀。
  第四,提出了大钱、小钱相辅而行,也就是今天的主币、辅币相辅而行的概念。
  由此可见,单穆公的经济学理论,特别是货币理论,在中国古代经济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尽管在今天看来未免粗疏,但其开创之功是值得重视的。
  那么,周景王铸大钱算不算变法或改革呢?读了上文,自然就会得出结论:完全不是。他铸大钱的目的,是为了搜括民财,充实府库。铸了大钱,却废止了小钱的流通,而老百姓手里的小钱,并不能按照一定的比例兑换大钱,却窝在手里变成了废铜。钱币只是一种价值的符号,它本身的实物价值并不等同于符号所代表的价值。所以老百姓手中的小钱当作废铜来卖,并值不了几个钱。景王铸大钱,并不是什么变法或改革,而是在公开地掠夺百姓的财富。所以单穆公认为:铸大钱必然会造成百姓的贫穷和离散。而且大面值的货币,往往是通货膨胀的一种信号。就是在今天,银行盲目地发行大票(大面值的货币)也不是一件好事。可以设想一下,如果现在市场上到处都是500元或1000元的大票,老百姓对物价的预期会怎样?对物价的心理承受能力又会怎样?
  
  
作者:_天_行_健_ 提交日期:2011-10-21 22:32
  感谢居士:地塘为池塘之误
-
作者:_天_行_健_ 提交日期:2011-10-24 21:05
  怎么扯上了老子与《道德经》?
  
  王振今认为:周景王变法的指导思想与纲领,就是“老子文”,又称《义经》,也就是《道德经》。周景王把这部经典刻在无射钟上,所以称为“无射变法”。
  这真是异想天开的奇谈怪论,说的是哪儿和哪儿啊!他把本来不相干的事硬拼凑到一起,便妄下断语,强加解释,简直是对古代历史和文化开玩笑!他误导了许多不太熟悉古代历史和文化的人,罪莫大焉。我们必须予以澄清。
  先说老子。
  《史记》上有一篇《老子韩非列传》,对于老子其人,提出了四种说法。看来老子是什么人,司马迁已经弄不清楚了。不过司马迁还是偏重于他自己的第一种说法,这种说法的证据较多,也为古往今来的大多数学者所认同。这说法就是: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音丹),苦县(今河南鹿邑东)人。当过“周守藏室之史”(图书档案馆长)。孔子到周,曾去拜访老子,向老子问过礼。
  王振今所遵循的也是这种说法,只是他作了更多的曲解。
  老子在周当“守藏室之史”的年代不详。现在唯一能做座标的一件事,就是孔子到周见老子。据多数学者考证:孔子到周是在鲁昭公二十四年(周敬王二年,公元前518),孔子34岁时。也有人认为应该比这更晚一些。我们可以大体上定在周敬王二年——四年之间(鲁昭公24-26年,公元前518-516),正是王子朝作乱的时间段里。这大约就是王振今把老子拉扯进来的根据,但对于一些历史细节,他却没有作过什么考证。
  据《左传》记载:王子朝起事后,曾占据过王城。敬王二年正月,王子朝从王城转移到邬(今河南偃师南),以后又转移到巩(今河南巩义市一带)。敬王四年,十一月,晋师攻克了巩,王子朝战败奔楚。
  由此可见,在孔子到周这个时间段里,王子朝并不在洛邑(今洛阳),老子也没有随王子朝转移到外面去,看来老子并不是王子朝的同党。按照王振今的说法,老子的《道德经》是周景王和王子朝的治国纲领,老子是他们的国师,精神领袖,那么在王子朝离开洛邑时,怎么不把老子带走?老子本来“以自隐无名为务”(《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主张隐遁,并不热心于政治,怎么会卷入王子朝的叛乱中去?
  再说《道德经》。
  我们今天所看到的《道德经》,是否是老子所写,历来在学者中就有争议。《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说:老子在周居住很久,看到周朝衰落,便西行而去。到了一个关隘,关令尹(守关的官员)知道来的是老子,便说:“先生将要隐遁起来了,应该把自己的学问为我写成书,以便传流后世。如果不给我写,不许先生过关。”老子无奈,只好写下了5000多字,便是《道德经》上下篇五千余言,然后过关而去,后来便没有人知道他的下落了。
  这只是一个传说。学者们多认为《道德经》不是春秋晚期的作品,应该成书于战国时期,是后人伪托老子之名写的。上古时期没有著作权和稿费,也用不着出书评职称,著作往往要伪托一位历史名人为作者,以增强知名度。但《道德经》尽管不是老子所写,可能追述了老子的某些思想。
  既然老子在洛邑当“守藏室之史”时没有写作《道德经》,周景王怎么会把这书的内容刻铸在无射钟上?这不是和近视眼看匾的故事一样可笑吗?人家的匾还没有挂出来呢,你忽悠什么?
  王振今说:《道德经》又称《义经》,更是荒唐到极点。查“义经”一词出于《逸周书•太子晋》,说是晋国的师旷(乐师)到周拜见太子晋时,用瑟弹奏了《无射》曲,唱道:
  “国诚宁矣,远人来观。
  修义经矣,好乐无荒。”
  这段歌词,翻译过来就是:
  “国家真正安宁了,
  远方的人会来瞻仰。
  坚持不懈地施行仁义,
  会快乐而不放纵。”
  歌词中的“修义经矣”,经,是长久、坚持不懈的意思,所以译作“坚持不懈地施行仁义”,而不是“写作《义经》”的意思。这和老子的《道德经》根本是驴唇对不上马嘴。
  附带说一下:太子晋,名晋,字子乔,又称王子乔,灵王的长子,景王之兄,传说他没有死,而是升天成了仙。今河南偃师缑山上有一通碑,碑额有“升天太子之碑”六个大字,是唐朝武则天写的。
  

本文由<贴库网>脱水整理,地址:http://www.tieku.org/287961/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