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茵继承者小球员闫:中华文物、古玩大观3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3:11:31

南朝 岳州窑青瓷划莲瓣纹十系罐
高29.3厘米、口径20.3厘米、腹径28.8厘米、底径14.6厘米。
罐平沿、直口微侈,宽肩、腹微鼓,斜直收成平底。肩有十系,其中六横桥系,单桥与双桥对称,四竖双条系两者相问排列。肩部系下饰弦纹两道,腹上部划纹一道,在肩与腹之间弦纹界内又划以竖绕分为二十格,每格作覆莲纹,腹部模印团莲纹十二个,腹下部亦以竖绫分为二十格,每格又饰一个仰莲瓣纹。釉色青中泛黄,罐内仅口部施釉,外部大半施釉,釉开细纹片,挂釉处呈黄绿色玻璃状,晶莹明亮。胎质白色,虽有掺沙,仍较为细腻,造型规整,制作精细,实为青瓷器中不可多见的珍品。出土时且发现“太货六抹”钱一枚。经考证,此件为南朝(陈)遗物,由南方湘阴窑烧制。

东汉 绿釉九联陶灯台
高65厘米、宽39厘米。
胎呈红色,遍施翠绿色厚釉。灯台造型的母体似为连理树。灯座呈喇叭口形,顶端托一圆盘,上承一支鼓翼的瑞鸟。中心柱上分三面伸出九支S形垂蔓。每蔓根部压一个三角形镂雕叶丛装饰,起遮光作用;顶端托一个可盛油盏的圆盘。穿插成三个层次,使造型富有节奏和韵律感。

商 硬陶云雷纹罐
高21.5厘米、口径15.4厘米。
棕色印纹硬陶。小口,宽折沿,长颈斜直、圆肩、深腹略鼓,圜底。肩部有三个对称扁蝶形耳。颈部饰弦纹、腹与底满饰密集的云雷纹几何形图案。烧成温度较高、胎质坚硬,装饰华丽,系商代具有代表性的几何印纹硬陶器。

唐 长沙窑绿釉镳斗
高5.5厘米、口径12.5厘米。
状如盆,敞口、宽沿、圆腹、环底,口边置流和方形空銎柄,柄中对穿一小圆孔,为拴固木柄之用。外壁露胎,灰白色。器内施绿釉,釉质浑厚、素雅,色碧绿而不清透。
长沙窑釉色丰富多彩,富于变化创新。绿彩作为瓷器彩画装饰,运用较为普通,而作为素釉单彩装饰一件器物乃不多见。

北宋  磁州窑白地黑花八角枕
高10厘米,口径25厘米,底径18.5厘米。
八方有角朝外,以保睡梦平安。白地黑花,对比醒目。线条圆润舒展之中不失坚挺硬朗。由此窥见见北宋磁州窑系纹饰风格之一斑。虽为残器,然面世稀少,亦弥足珍贵。

元 景德镇窑青白釉螭龙纹葫芦形执壶
高13.1厘米、口径2.5厘米。
小直口,壶身为葫芦形,长弧流,贴附在下截圆腹之上,另一侧置束带形曲柄,柄端分别附于上下壶体之上,柄上端为螭龙首,柄下端饰螭龙尾,乎底无釉,胎厚坚硬,釉色发青,造型生动,别有一番情趣。青白瓷葫芦形执壶是元代青白瓷中新创烧的品种之一。

明洪武 景德镇窑红釉梨式壶
通高21.5厘米、口径4厘米。
梨形,壶颈较元代稍短,比永乐时稍长。流弯曲不自然。底足平削,底边垂直。足内较深,镟削整齐。胎质细而洁白。器表有旋坯痕,釉层较薄,呈暗红色。这是洪武时期的典型器物。

清嘉庆 景德镇窑黄地粉彩八吉祥纹双耳炉
高23.5厘米、宽25厘米、口径14.7厘米。
炉仿作青铜鼎造型,方唇,柬颈,圆鼓腹,腹部上支鋬式冲天耳,中有一穿孔,小平底,下设三只蹄足。黄地粉彩绘画,口沿面和平底外周为三角纹,口沿、双耳侧面与蹄足胫部各绘一周两方连续回纹,颈部、双耳、蹄足上和外底面绘宝相花纹,肩部是一周如意云装饰带,腹部绘主题纹样——宝相花托八吉祥纹。口侧沿红彩书“大清嘉庆年制”六字一行篆书款。
此炉为清代官窑生产的佛前五供之一,另有觚、灯各两只。

乾隆双耳活环金瓶松树花卉景(清)
双耳活环金瓶松树花卉瓶景,清乾隆,造办处造,通高64cm,瓶高22.5cm,瓶口径8.8-6.2cm,腹径14.4-10.8cm。清宫旧藏。

明代 万历填彩漆双龙纹长方形委角盒
漆器是以木或其它材料造型,经髹漆而成的器物。具有实用功能和欣赏价值。故宫博物院是世界上藏漆器最多最丰富的博物馆。藏品达一万八千余件,其中以元明清三代传世作品为主,兼有少量早期作品。在元明清三代的作品中,又以宫廷作品为主,兼有部分民间作品,其中珍贵文物325件。这些漆器工艺不仅种类齐备,内容丰富,且具有相当高的工艺水平和研究价值,是世界工艺美术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填彩漆双龙纹长方形委角盒,长38.5cm,宽23.3cm,高14.7cm
盒木胎,长方形委角,椭圆形圈足。通体填彩漆纹饰。盖面黑漆弦纹开光,开光内“卐”字锦地上饰双龙戏珠,中间云托宝瓶,瓶中插戟,上挂银锭和方胜,间布祥云,下饰海水江崖,寓意吉庆平安、寿山福海。器与盖的斜壁各有四开光,开光内黄漆地饰缠枝莲花,器口边饰串枝花,足边饰云纹。盒内及外底髹黑光漆,底的上边镌刻填金楷书“大明万历癸丑年制”横行八字款,癸丑年为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
此盒造型端庄大方,比例适度,边角破直线为曲线,富于变化,为万历朝首创。装饰内容为传统的吉祥图案,纹理清晰,填饰细腻。色彩以红、黄、赭、绿、黑等色组合,沉稳和谐。器表光滑,磨制精细。此盒具有显著的宫廷特色,为万历时期代表作品。

清代  紫砂四系扁壶
此紫砂四系壶高度为12厘米,口径为2.5厘米,形状扁圆,壶嘴置于壶肩处,短小略弯,与壶口齐平,壶身两边有四半圆形环,为系绳之用,下部椭圆为底托,十分平稳,底托之中有孔相通,用绳穿出经过四系将壶整个兜起来,背在身上携带方便。
此器构思看似简单,但使用起来极其合理。用料泥色深紫,装饰印模,壶身一面一枝花卉,有明代遗风。此壶缺盖,因使用时将酒灌满,行动时为不使酒满泼洒,乃使用木塞一塞,方便实用,久之,无盖亦属正常。
此壶为清早期之器,原型应是早年北方草原游牧民族跨在身上随时饮用之器,而后又为军旅携带用品。故此器中使人感觉到有一种慓悍骑兵之气息。老排长(6660409)

战国末至西汉初    玉镂雕虎形剑璏
长6cm,宽2.6cm,高2.8cm。
剑璏(音卫)黄玉质,虎首前部有褐糖色,身侧有黄色沁斑。器表抛光精细,有很强的玻璃光泽。
此件为改制器,上端为一匍匐前行之虎,下部原有纹饰,部分磨去,并开出矩形孔,变为剑璏。虎面狰狞,张口,瞪眼,呈伺机扑杀猎物之态,足尾劲健有力。绞丝尾,已断残。剑璏矩孔的四角处各饰一只兽面,仅眼部突出,眼下均有浅圆槽痕迹,可能是加工过程中遗留之痕。
此器经改制后造型十分独特,器身虽留下较多的加工痕迹,但因虎的形态显得生动活泼,精细的抛光使器物润滑光亮。

西周 几何印纹四系硬陶瓿
高21厘米、口径21厘米、底径14.5厘米、腹径20.5厘米。
印纹硬陶。小口、直领、圆溜肩、扁圆腹、假圈足。肩与腹间周围有四个对称的竖耳。通体满饰席纹,胎质坚硬,呈灰褐色。造型秀丽,装饰美观。

三国 青瓷庖丁剖鱼俑
高18.1厘米。
俑首着空顶帻,即以一巾在额际环脑一圈束发。面容扁平,肥鼻大眼,眉额间印“白毫相”,上着交领右袵衣,下系多褶裳。跪于四足俎前,左手按俎上之鱼,右手操刀,作除鳞剖鱼状,神情专注。俑姿笨拙僵直,然不失气韵自如。捏塑成型。瓷胎坚细黄灰。釉色青黄,密结不牢。剖鱼俑眉间白毫相的出现,说明此时佛教的传播在夏口(今武汉)一带已比较普及,崇信佛门已成为时尚,就连身份当属社会下层的厨役也要追随其间。

西晋    熊顶油灯
釉色淡青,灯坐底下有三只兽足。灯柱有为一熊,熊两前爪抓油碗底坐。造型奇特,工艺精巧。灯中之宝!

南宋  吉州窑绿釉刻花小洗
高3.5cm、口径10.5cm。
吉州窑在今江西吉安,该地古属吉州故得名。吉州窑是一处民窑,南宋时最盛,创造了许多独有的瓷品如黑釉剪纸贴花、黑釉木叶纹、虎皮癍等等。风格清新独特,为现代收藏家们所喜爱。吉州窑的低温绿釉瓷是当时民间常用的,除了日用具外也有不少专用的摆设或者是冥器。这件小洗,中心采用刻花手法饰盛开的菊花一朵,整器罩低温绿釉烧成,胎土洁白细腻,制作精细,是典型的南宋时器。

元 乐平窑青白釉划花莲花纹碗
高6.4厘米、口径17.4厘米。
口沿微外撇,圈足。内外均施青白釉,口沿无釉。器内刻划莲花水禽纹,纹饰线条简练流畅。外壁刻莲瓣纹一周,为上下两层。

明  漳窑螭耳三足炉
高7.8厘米、口径10厘米、足距7厘米。
斜直口,扁圆腹,圈足,下承三兽足。炉身两侧贴附对称螭龙为耳;肩部堆贴花纹一周;炉身凸起弦纹数道;圈足外墙堆贴复蕉叶纹一周;三兽足上堆贴人首纹。釉呈米黄色,开细小纹片,釉层莹润。胎体细薄,胎质坚密凝重。迎光透视,呈淡红色,质感如象牙般温润。
这炉的造型、纹饰均仿青铜器,充满古朴韵味。属漳窑炉中的上乘之作。

清康熙 景德镇窑青花冰梅纹盖罐
高13.8厘米、口径4.2厘米、底径6.6厘米。
直口,丰肩,弧腹,内圈足。口、颈及圈足露胎,内外施釉。肩部饰一周带状“人”字形篦纹,器身为冰梅纹。以青花为地,色翠蓝,有浓淡层次,作冰裂状;梅花为白色。盖为圆形平顶式,盖顶以一朵白色梅花为中心,周围为冰裂状青花蓝地。胎质细白坚致,露胎处有旋坯痕。整器较沉,有棕眼。

唐  巩县窑白釉双龙饮瓶
高41厘米,口径7.8厘米,底径10.5厘米。
胎釉形富有时代特征,捏塑双龙耳生动奇巧。为唐初经典器物。虽小有瑕疵,难掩其夺目神采。

北宋 耀州窑青釉柳斗形杯
高8.5厘米、口径10.1厘米、底径2.9厘米。
小敝口,厚圆唇外翻卷,束颈,溜肩,鼓腹,小底,卧足。在杯的肩部饰有多条刻划花平行线弦纹,弦纹下的鼓圆腹上刻满象征柳条编织纹的同心圆多条圆弧纹。杯通体内外饰青釉,釉色青绿,玻璃质感较强,富含气泡。卧足露胎,胎浅灰色,质细密。该杯的造型和纹饰与柳条编织的箩筐相似,故名柳斗杯。此种造型曾见于定窑白瓷,在青瓷中仅耀州窑多有发现。柳斗杯在该窑始出现于晚唐,五代时流行,且以写实性的柳斗编织纹为主。到宋代纹样简化,不见写实编织纹,改以象征纹为特征。

元 景德镇窑青花方形小罐
藏高6厘米、腹径6厘米。
器呈四方形,方口,肩部四角有系,平底无釉。器外均施青白釉,四面釉下绘青花梅雀纹,青花呈灰黑色,笔绘简练随意,清新活泼。

明  龙泉窑青釉划花三足洗
口径29厘米,高13厘米。
这件青釉划花三足洗,口径29厘米,高13厘米。直口,平沿,束颈,扁腹,洗底下部承三个蹄形足,三足之间有直径10.7厘米凸出的饼形底,底高1厘米,并微内凹;洗内底有直径14.5厘米的露胎,内外底无釉。器身纹饰分为颈部和腹部两部分。颈部内凹较深,有两道弦纹,上压有一周篦花的水波纹,腹上部刻有弦纹一道,弦纹以下至洗底,篦划呈交叉状的菱形格子纹,菱形格内饰指甲纹,指甲纹较深,整个工艺把握准确,很有规律,显示出工匠操作技艺的娴熟。全器施青绿色釉,釉薄而透明,釉下有不规则大小细碎开片。洗内底和外底露胎部分均有大片“火石红”。器物造型设计规整、大气,给人以典雅、端庄的美感。

清康熙 景德镇窑青花五老图笔海
高14.7厘米、口径18.4厘米、底径18.1厘米。
此器直身平底,内外施透明釉,底心一圈有釉。器外绘青花人物图,昼面为五位老者在山坡上聚精会神地观赏一幅画兰一名童子侍候于侧,其中一人捧画卷,一人捧书,还有一人持琴。在山石、树木和祥云的衬托下,显得格外的悠雅。此图又名五老图,属古代绘画中较多见的题材。底中心书有青花“玉殿传胪首唱”六字楷书款。

清    水晶天鸡尊
通高14.2cm,口径2.3-3.6cm。
尊以无色透明水晶圆雕而成。天鸡翘首直立,双翅贴体,长尾卷曲支地,背负螭耳尊,尊的盖纽亦为一直立小天鸡。
天鸡尊在隋代已出现,1956年湖北省武汉市241号隋墓即出土有青瓷四系螭耳天鸡尊。到了清朝的“康乾盛世”,天鸡尊的造型已趋成熟并且广泛流行,用各种材质制作的天鸡尊层出不穷。
此天鸡尊利用水晶晶莹剔透的质感,运用了挖空、透雕、圆雕多种工艺手段,其效果清透灵动,光彩夺目。

西汉 原始青瓷划花蒜头竹节瓶
高28.5厘米、外口径6.5厘米、底径15.8厘米。
瓶细颈,圆鼓腹,平底,矮圈足。此瓶颈部近二分之一处有两道突出弦纹,状似竹节。瓶口外沿有四个半圆牙印,口平面似一朵梅花。肩部和腹部刻有四组双线弦纹,每组间距二厘米,之间另有一组波状划纹,共三组,每组四道,才条匀称流畅,这种纹饰在汉代陶器上较为多见。器身上半部施釉,下半部露胎,胎质细腻色微紫,釉色黄中泛青,有流釉现象,颈部无釉,肩部釉色深浅不一,呈梅花斑状,别具情趣。

南朝 青瓷高足盘
高8.4厘米、口径14.7厘米、底径7.4厘米。
盛行于隋代的高足盘是在南朝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此盘即是南朝的典型器。盘弧形腹稍浅,口微敛,内底心微凸,喇叭形足稍高,足瑞微外卷。通体釉色青绿,釉面滋润,略有厚薄不匀之感。器内刻双弦纹两组,内底有叠烧其他器皿留下的五支钉块痕,是一件造型简练、朴实无华的日用品。

唐 长沙窑青釉褐绿彩骑狮水注
高8.5厘米、长8.5厘米。
“水注”为张口、翘尾、四肢作奔驰状的狮。腹空,可以注水。狮背跨坐一人,头戴帽,手抱物。狮形体肥硕,身篦划鬃发。釉下褐绿彩斑装饰,外罩青釉。其雄健的造型、丰富的彩釉装饰,给人艺术的美感。
该器出自窑址,骑俑局部有变形与窑粘现象。但是其整体造型艺术与瓷塑工艺,不失为长沙窑水注的优秀作品。

南宋  遇林亭窑黑釉诗文书画茶盏
高5厘米,口径11厘米,底径3.5厘米。
本盏为南宋时福建北部遇林亭窑烧造,其特别之处在于碗心内有用大蒜汁画出武夷山地图一幅,图内标有九曲溪水、罗汉石、天柱峰、更衣台等现今仍存的武夷山风景区内传统风景点,但却在五曲溪边,特别画出一类似庙宇的建筑物,旁注“文公精舍”。盏内口沿下端书写诗文一首曰:“五曲此高云气深,长将烟雨暗平林。林间有客无人识,欸乃声中万古心。”。(请参考附图1、附图2。)此诗为朱熹所作之《九曲放棹歌》之五曲。有学者经长期精心考证,认为此盏应是南宋末年隐姓埋名隐居在建宁县山区任教以躲避元官府追辑的诗人谢枋得所作,时间大致在公元1278年12月文天祥兵败被俘后,1279年正月南宋丞相陆秀夫负少帝于广东新会崖门外海蹈海、南宋灭亡之前。

金  磁州窑白釉褐彩鱼纹大盆
高9.5厘米,口沿直径43厘米。
这件金代白釉褐彩鱼纹大盆,高9.5厘米,口沿直径43厘米。敞口,折沿,唇边,弧腹,平底。盆内底中心以简洁有力、奔放流畅的笔法绘大鲤鱼一条,鲤鱼周围绘随水的流向而飘舞的宽叶水草,鲤鱼的游向与水草的漂向成逆势,这种“逆势”表现手法产生了强烈的动感效果,使人深切感受到鲤鱼正躬身摆尾奋力逆水游动,顺水漂摆的水草则起到了衬托主题画面的作用,如此设计用笔真可谓匠心独具。盆内腹壁则以十三条褐彩竖线装饰,这是“疏”,与盆底“密”的画面又形成对比,同时也让人觉得好象是肥大的鲤鱼发出了耀眼的金光;盆的折沿上绘以六株写意花草,这岸边盛开的鲜花与水中充满活力的游鱼遥相呼应,构成了一幅大自然生趣盎然的画面,也寄寓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该盆器形硕大,虽有残损,但稀有难得,很是珍贵。新春之际,我们借助这件“金”鱼盆的吉祥画意,衷心祝福本网会员及曾经光顾或将要光顾本网的朋友们,心想事成,富足有(鱼)余。

明  德化窑树头形杯
高6.4cm、口径10.6cm、底径3.8cm。
该杯造型整体似树头状,上大下小,椭圆形圈足。杯外浮雕梅花、飞凤、走鹿等。胎体洁白坚细,通体施乳白色釉,在光照下胎釉稳现粉红色,外观甜净,是明代福建德化窑一件很好的工艺品和实用品。清代时该窑产品胎体较薄,釉色闪青。

清道光 景德镇窑米色地粉彩竹菊纹蟋蟀罐
通高10.8厘米、口径11厘米、足径11厘米。
罐呈圆筒式,圈足。盖为圆饼状,盖心粉彩绘竹菊纹,盖边及足边均绘一周连续“卍”字纹。罐身米黄色地上绘折枝竹、菊纹,色彩淡雅。足内署青花单方栏“正斋主人制”五字楷书款。

元 龙泉窑青釉褐斑高足杯
高8.4厘米、口径9.2厘米。
上为碗形,口微撇,下有足,足呈竹节形,上小下大,为始盛于元代高足杯(马上杯)的典型式样。胎体厚重青釉略泛黄,褐斑装饰洒脱自然。在青釉瓷上点缀烧成後的褐斑装饰是元代龙泉窑对西晋时越窑青瓷上褐色彩斑的继承与发展。

明 德化窑白釉螭耳炉
高4厘米、口径4.5厘米。
炉口外敞,鼓腹,圈足外撇,颈肩部饰双螭龙为耳。通体施透明釉,釉肥厚而滋润。胎体洁白坚致细腻,微泛红色,是明代德化窑典型的糯米胎。炉朴素无饰,纯粹以优美的造型取胜。炉的腹部较为突出,但在颈肩部饰有两个螭龙耳,使得炉的造型,在视觉上得到了平衡,简洁明快中又不失轻灵之气。

清康熙 景德镇窑青花釉里红执壶
高12.8厘米、口径8.4厘米、足径7.6厘米。
壶圆腹,弯流,椭圆形柄,圈足。青色地上饰有四圈凸起相联的白色圆环,青地白环,对比强烈,且环环相结,连绵不绝,寓意长寿。盖上部是由四个雕塑的釉里红桃组成,桃枝、桃叶均以青花着色,青枝红桃鲜艳无比。青花、釉里红都需经高温烧成,此是青花、釉里红品种中的典型作品。

西周 原始青瓷灯
高9.7厘米、口径21.2厘米、底径11.6厘米。
原始青瓷。大口,沿内折、浅盘,壁斜直、圜底,喇叭形座。别致的是在盘内底部中间还粘结有一个直口、直壁杯形器。盘内周壁、杯外壁、外沿面上均饰密集而排列有序的弦纹。器表施青色薄釉。造型奇特,装饰美观,是一件罕见的原始瓷器珍品。

西汉 原始青瓷双耳罐
高11.9厘米、口径10.3厘米、底径11.5厘米。
直口,斜肩处划两组弦纹,弦纹间填以流畅的水波纹,腹部缓缓下收,平底。双耳较粗,耳面刻划绳纹,这种有着绳纹的双耳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简化成羽毛状纹饰贴塑于器物上。

东晋 青瓷点褐彩双系尊
高6.6厘米、口径6厘米、底径5厘米。
器型较小,侈口,鼓腹,平底。口外侧各附一半环形耳。自口沿至腹部共有三周褐色点彩。

唐 长沙窑青釉褐绿彩羊形烛台
高13.2厘米、口径2.2厘米、底径9.8厘米。
器呈羊形,竖耳,闭嘴,卷尾,平视。背员圆筒形烛管,屈肢蹲伏于镂宝座上。座圆形,平底。腹部前、左、右三方各开尖叶状门,其形乃仿羊圈的造型。胎质灰白,身饰浅褐绿彩斑纹,外罩淡黄色青釉。该器造型稳重,动物形象温驯可爱,彩釉装饰华美。
早期青瓷烛台多为动物造型。三国时期亦有羊形烛台。两晋时期盛行狮形烛台,长沙窑出土的瓷灯,品种与数量不少,但是造型多为碗式灯,以羊为造型的则少见。

宋代  耀州窑青釉刻花倒灌壶
高18.3厘米,腹径14.3厘米。
这件宋代耀州窑青釉刻花倒灌壶,通高18.3厘米,腹径14.3厘米。壶身圆形,提梁作昂首振翅的凤凰造型,流部为生动逼真的子母狮形象。腹部饰缠枝牡丹纹,下饰仰莲。圈足,底部中心开有五瓣形梅花孔。壶体饱满,造型犹如陕西关中地区常见的柿子,壶顶部还贴有模拟的柿蒂。凤状提梁和子母狮流相为呼应,构成了壶身的立体装饰。壶身雕刻的牡丹纹样饱满富丽,在壶顶和肩部还加饰有联珠和锯齿纹样,使全器纹饰自然过渡,达到了有机统一。壶体的构造更为精巧奇特。壶盖仅为象征性的,并不能开启。灌水时要将壶身倒置,从底部的梅花孔将酒注入,水从母狮口外流时始装满,然后将壶放正,因壶内有漏柱将酒隔开,因此正置后滴酒不漏,从而为古人饮宴时增加了乐趣。
提梁壶造型别致,结构巧妙,在我们古代其他窑场中尚未见到。五代时期初见于黄堡窑,造型为鼓腹圆球形,后下腹渐收,至宋代造型由浑圆变得比较秀美。此件子母狮流倒装壶为耀州窑宋代精品,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元 景德镇窑卵白釉印花五爪云龙纹高足杯
高9.5厘米、口径11.2厘米、底径3.9厘米。
敞口,竹节状喇叭形高圈足,内壁中心印一几何形花卉,周围印两条追逐中的云龙,龙身细长,曲度较大,张口五爪,胎较薄,釉厚而柔润,足与杯底用瓷胎水粘接,印花五爪行龙夹云纹是元代器型的特点,仍属枢府类型。

明 宜兴窑时大彬制紫砂壶
高11厘米、口径7.5厘米、腰径11厘米。
壶通体粟红,布满犁皮状小颗粒,直口,丰肩,鼓腹,平底圈足,圈足至口沿等大,外壁均垂直,底内弧,曲流,流上部出棱,流中一圆孔,柄体圆,盖顶倒立三鼎足,足体方扁,外向作两个圆弧,器底阴刻“时大彬制”四丰,单刀竖刻,楷书。时大彬为时代最著名的紫砂陶工匠,该壶为其早期作品,壶盖内沿有小磨损,证明为墓主生前使用过一段时期,为目前出土的、绝对年代最早的时大彬作品。

清顺治十四年 景德镇窑青花人物净水碗
高12.5厘米、口径20.3厘米、足径7.3厘米。
酱釉唇口,口外翻,颈微束,腹部较深,平底小足,足外及底无釉。器外绘青花罗汉图,一侧有题记,题记内容为:“信亡陈有谟虔制净水碗一座,喜奉古湖心寺佛前永供,吉祥如意。顺治丁酉年季夏日朔望日吉立。”经查,丁酉为顺治十四年。
此碗带有明显的清初青花瓷特征,酱釉口,口下饰明末清初常用的下垂三角形蕉叶纹,釉层较肥厚,色闪青,青花色泽浓艳泛紫,水印纹明显,足底有密集旋纹,是一件有绝对纪年的承上启下的重要作品。

此拍品高15.3厘米,在香港佳士得2010年春季拍卖会中,以140万港元起拍,经过近50口叫价,最终成交价高达3990万港元。
莱菔尊又名“三弦瓶”。“莱菔”是“萝卜”的别称。这种瓶式的瓷器在清代十分流行,用在犀角雕中很少见。此拍品线条修长,丰肩敛腹,犀角料呈润泽的蜜色,间以茶色条纹,观之含蓄悦目。此尊撇口,长颈,丰肩,敛腹,圈足。颈下部凸起弦纹三道,通体光素无纹饰,足内刻“康熙御制”四字楷书款。整体色泽莹润,造型古朴简雅。依其大小和纹理来看,此尊应是用一根巨大的印度犀角雕琢而成,制作时耗料甚多。工匠技术高超,掏膛规整,和康熙时宫廷专用名瓷“豇豆红莱菔”如出一辙,为犀角器中罕有的珍品。此尊应为康熙皇帝御用的丞水器。据说古代最名贵的京墨含有犀角的成分,书写后散发芳香,更有防虫的功用。用犀角器盛水,亦有同样的效果。

西周 原始青瓷尊
高17.3厘米、口径16.3厘米、底径11.3厘米。
原始青瓷。敞口、宽沿斜向外侈,长颈微鼓,圆肩、扁圆腹,平底,高喇叭形圈足。颈部上饰曲线纹构成的图案带条,颈部下饰网纹带条,肩部除饰曲线纹构成的带条外,其下又饰两个乳钉纹为一组的带条。器表施青灰色釉。造型大方,装饰华丽,釉面晶亮。

元 景德镇窑青花凤首扁壶
高18.7厘米、底径4.5厘米、口径4厘米。
造型奇特。小口短颈,矮圈足,腹体扁圆。壶流塑成凤鸟的头部,羽毛长而飘洒。壶柄拳曲作凤尾,配上用青花勾画的两翅垂至壶体两侧,下面绘缠枝花卉。好像凤鸟飞翔于花丛之中。通体施白釉,釉色白中泛青。青花色泽浓重艳丽,有晕敌现象。
扁壶造型新颖独恃,将天鸡壶和马蹬壶的造型合二为一。配上精美的青花纹饰,相互衬托,使其更增添几分艺术感染力,是不可多得的元青花瓷珍品。

明  漳窑鱼耳簋式炉
高11.6厘米、口径10.1厘米、足径8厘米。
侈口,圆唇,深腹,高圈足外撇平切。颈、腹间置对称两鱼作耳;腹部两道弦纹内模印四组夔龙纹,并间饰单向回纹。釉色呈淡黄,开冰裂纹。
此器在仿古铜器的基础上,刻划出极具代表性线条和纹饰,令人赏心悦目。

清雍正 景德镇窑珐琅彩黄地蓝石图碗
高5.2厘米、口径10.3厘米、足径4厘米。
碗撇口,深腹,圈足。襄壁光素无纹。碗外黄色地,一面绘洞石兰花,一面题“云深琼岛开仙径,春暖芝兰花自香”七言诗两句。引首落“佳丽”篆书闲章,句末落“金成”、“旭映”篆书闲章。足内蓝料彩双方栏内署“雍正年制”四字宋体书款。

东汉 彩绘骑马抱琴俑
高53厘米、长32厘米。
泥质灰陶,马头、马身及抱琴俑的头、身皆分部模制,套合成型后嵌合而成。抱琴俑头着平愤帽,内穿圆领衫,外罩交领长袍,内着袴,靴尖外露,双手横抱琴,骑于马背上。马身肥壮,马额饰花冠,头微朝右侧,健腿丰臀,尾上翘,作站立状。骑马抱琴俑通体施大红彩,已脱落,现存一点残痕。

唐  越窑褐彩云纹镂花五足炉
高66厘米,口径36.5厘米,底径41厘米。
这件唐代越窑褐彩云纹镂花五足炉,高66厘米,口径36.5厘米,底径41厘米。胎体通施白色化妆土,上绘褐彩,表面施青釉,色泽青黄。器身由盖、炉、座三部分组成。盖形似头盔,顶作含苞待放的荷花钮,顶端中央有一圆孔,与器内相通。钮缘有镂花八组,钮座作竹节颈托盘。盖缘镂刻交叉云纹四组。炉作外折宽平沿,筒形腹,平底,下有五条虎首兽足,虎额上均印有“王”字。座为环形须弥座,作上下口,上口沿平而外侈,束腰,座底外撇。腰部周缘镂雕八个壶门。从盖钮到台座,均用褐彩绘有如意、云气等八组图案,每组纹饰都以双弧纹相间。造型、彩绘与镂雕融为一体,有虚有实,疏密有致,给人以庄重大方,清新舒畅之感。

南宋  湘湖窑影青釉印双凤纹粉盒
高4.2厘米,口径9.6厘米,底径8.8厘米。
此粉盒釉水较润泽,白中泛青,盖面印花双凤纹饰,线条清晰,形象生动,所见砂浆胎土虽略显疏松,但成型工艺却较为精致,是一件开门的南宋影青制品。

元 龙泉窑青釉印花高足杯
高8.6厘米、口径11.3厘米、底径5.1厘米。
杯口较直,卷唇,曲腹,细高足,足根外撇。并有细砂垫碴,器物通体施青釉,釉面匀净,有透明开片,杯内底印有折枝花卉。

战国 印纹硬陶壶
高:14.6cm  口径:6.5cm  底径:13.5cm
小口内敛,圆鼓腹,平底。肩腹部两侧各塑有一泥条状竖形系,另一侧塑有一圆形斜切管状短流。器表满饰拍印米字纹,胎质坚硬。器型古朴稳重。

原始印纹硬陶罐
小口,口沿外卷,低领,圆肩,深腹外鼓,平底。器表满饰拍印的云雷纹和小方格纹。器型硕大,造型庄重浑厚,系实用的印纹硬陶罐。

春秋 雷纹方格纹陶釜
高22.6厘米、高25.5厘米、口径19厘米。
陶釜敞口,短颈,圆肩,圆腹,园底。肩部和腹部饰雷纹,近底部饰方格纹。这是一种印纹硬陶器,造型雅观,花纹精细,体现和谐的美。此类器物仅出现于广西地区春秋墓葬中,颇具地方特色。

西汉 彩绘扁身男立俑
高30厘米。
俑人拱手肃立,头戴巾,着三重深衣,皆交襟右袵,外衣广袖长裾,中衣袖长多褶,衣领层层外露。此俑系两模合范制成,身体较扁。两手隐于袖内,衣裾下端扩张为喇叭形,遮住双脚,这样的作法省去了许多细节,保持了身体线条的流畅完整,又加强了整件俑的稳定性,是中国古代审美观念的体现。

南朝 青瓷五足砚
高14厘米、口径22厘米。
敞口,侈唇,腹部饰一道凸弦纹,砚心凸起,砚底微内凹,设五只高6.5厘米马蹄形短足。施釉,略呈黄绿色青釉,釉汁匀润光亮,砚心及底部露胎。造型端庄,古朴典雅

唐 长沙窑青釉褐彩花卉纹碟
高4厘米、口径15厘米、底径5.3厘米。
碟,大敞口,浅腹、玉璧底。施青釉,碟内壁中心作圆块状露胎,其上勾绘花叶图案,表面不再罩油。露胎之处可见化妆土痕迹。
长沙窑瓷器所用瓷上,因含铁较多,烧成后呈红褐色或灰白色。因此制作时,胎上涂有一层化妆土再彩绘上釉。这样使釉色青绿而光亮。这种粉上彩绘工艺很有特色。唐末耀州窑也出现了这种技法。末代湖南衡山窑继承了这一传统,而且发展成为高温粉上彩釉绘花一次烧成。

南宋 龙泉窑青釉瓜棱水注
高16.5厘米、宽12.4厘米、口径3.5厘米、底径8厘米。
此把南宋早期龙泉窑瓜棱壶是少见器型之一,细长的流,保留着北宋盘口壶的长流特点,颈和上口已经全部缩成一圈。壶身釉色青翠,四周的瓜棱是拉坯成型后刻出的,这也是北龙泉窑瓜棱盘壶的共同点,壶身布满到花花草图案。但与南宋中、晚期那滋润如玉般的釉色相比,尚显单薄

辽 缸瓦窑黄釉钵
高10.9厘米、口径16.3厘米、足径8.3厘米。
敛口,深弧壁,圈足。因胎土粗糙,故施黄釉之前先施一层洁白的化妆土。外壁施黄釉不到底,釉面开细碎片纹。

隋 越窑低口短流壶
高:16.5cm  口:10.5cm  底:10cm
敛口,腹圆如鼓,平底,肩部饰对称两系,壶一侧安一极短流,青釉不及底。

五代 越窑系青釉葫芦形执壶
高14.8cm、口径2.5cm、底径5.5cm。
寓意吉祥的葫芦(福禄)造型,上小下阔,既给人以稳定感又显得生动活泼,流与执弯曲有度,呼应着主体的线条变化,自然和谐;釉面厚薄天成,可见晦明之光;散见的土沁痕迹,与其说是瑕疵,不如说是见证,见证着三十六万多个日夜的历史记忆。

五代 越窑葫芦执壶
腹:13.5cm  高:19cm  底:8.7cm
壶身为葫芦形,小口,浅圈足,附盖,腹部有管状长流,另一侧为曲扁状把柄。器型漂亮、规则。

唐 长沙窑青釉诗词盘
高4.1厘米、口径13.6厘米。
盘敞口折腹,圆唇外侈,圈足,足部外侧经修削一圈。胎质灰白,青釉,底有一圆形露胎,外侧釉不及底。内底平敞,以褐彩楷书六言诗四句:“鸟飞平无近远,人随流水东西,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此为唐代著名诗人刘长卿的“苔溪酬梁耿别后见寄”一诗中的四句,长沙窑瓷器装饰文字已发现诗近百首,但能从“全唐诗”找到来源不到十分之一。

五代    越窑莲瓣尊
口呈仰莲瓣形,器身通体刻划重叠莲瓣纹。尊托分两层,底层为二级托座,上级由倒挂莲瓣和花芯形镂空组成。釉色青中闪黄。造型优美。是越窑瓷器中的珍品。此尊比1974年上海松江出土,现藏上海博物馆的要漂亮!

卡约文化 彩陶双耳罐
高26厘米、口径19厘米。
夹砂红陶。敛口卷沿、颈内收,扁圆腹、平底。器表施有一层陶衣磨光,颈部饰褐色宽带,上腹部用黑彩绘制连续回纹带条图案装饰。卡约文化主要分布于青海湟源县境内。陶器表面多施陶衣,并且还有少数纹饰简单的彩陶。

西晋    青釉贴花四系盘口壶
盘口,短颈,口沿处饰有一道弦纹。折肩腹交接处饰弦纹数道。腹斜收至底,平底。肩部横安四系,饰弦纹,贴辅首两对。满施青釉,釉面莹润晶亮。底部露胎。

元  吉州窑白地褐彩开光兰草纹三足炉
高9.5厘米、口径12厘米。
炉敛口平沿,筒状腹,矮三足,平沿及腹上下部饰彩绘粗弦纹,腹中部主题纹样为正反面作海棠式开光,内绘兰草纹,两侧面绘波涛纹。通体白地褐彩,色彩对比柔和、鲜明。全器施薄白釉,底部露胎,为元代吉州窑的典型炉式。

元 龙泉窑青釉露胎坐龛观音像
高25.4厘米。
此塑像由观音与佛龛组成,观音双手置膝,作咖趺状,手结禅定印,脸部丰满,神态端庄。六顶花冠,胸佩缨络,披帛着长裙。龛以堆塑的如意云纹作成顶罩状,善财、龙女侍立左右,两侧分别设净瓶与瑞鸟,下附海水浪花纹底座。整件制品除观音涩胎无釉呈赭红色外,余皆施青釉,釉色青绿,釉层透亮莹润,观音冠帽、衣饰等部位局部施红彩、黑彩及金彩,虽已大多剥落,但仍依稀可见。座内中空,龛背有上下两圆孔,为烧造时防胎裂的排气孔。

金 磁州窑白釉填黑诗文八角形枕
高11.2厘米、宽43厘米、长18.6厘米。
八角形,胎土砂质,灰黄色。施透明牙黄色釉,枕面中央剔长方框填黑,用白彩书七言联。“峰前明月照藤床,窗内清风生石枕”字体遒劲有力。左右剔卷草纹,白色化妆土盖到底部,底平坦,有流散的化妆土和釉,通气孔在枕右侧中央。

元 龙泉窑青釉露胎堆塑月影梅纹葵口盘
高3.5厘米、口径17厘米、足径5厘米。
此件龙泉窑梅花盘是元代的典型代表作品之一。此盘在整体造型上布局合理匀称,装饰纹样线条优雅,其精湛的工艺和超凡的艺术效果密切结合,相得益彰,达到了和谐完美的境地,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是龙泉窑青瓷中的精品,也是国内难得一见的珍品。
盘浅腹,圈足矮小,形制为元代流行样式,但作五个花口甚少见,一般都是六出花口。内足在釉上堆贴梅树及月亮,呈红褐色,树下方刻水纹及梅月倒影。釉呈梅子青色,青翠欲滴,温润如玉。此盘采用的堆塑修饰技巧也达到了很高水平。“堆塑”是一种陶瓷修饰技法,即将模印或雕塑成的立体状纹饰贴附在坯上,然后烧制而成。由于料中含有一定量的氧化铁,在烧成后冷却阶段经过两次氧化,纹饰表面呈紫红色,在青釉的衬托下,色彩鲜艳夺目,取得很好的修饰效果。这一装饰手法在元代比较流行,到了明代则比较少见。从盘底堆饰的梅枝形状、月亮及淡淡的梅月倒影等整个构思来看,则取意于北宋诗人林逋《山园小梅》中的诗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梅花是中国古代诗词书画中的传统题材,历代有恋梅成僻者,如林逋即以“梅妻鹤子”自居著称。梅花诗在宋代很盛行,而林逋此句一出,被后世奉为咏梅绝唱,影响深远。南宋著名词人姜夔即以《暗香》、《疏影》为词牌名谱唱了咏梅词,梅花疏影横斜的风韵也成了一种审美标准,梅与月更从此结合为一组特定意象。比如梅月纹就是元代龙泉窑常见的装饰花纹之一,和龙泉窑其他主要装饰花纹题材如牡丹、莲花、菊花、茶花、海棠花等相比,更可看出其独特性,牡丹、莲花之类虽然样式丰富,但都没有附加的意象,梅月纹的出现是从文人情趣走向了大众艺术。此盘堆塑刻花的梅花月影则非一般梅月纹能比,颇具文人画的气质韵味:梅树造型古拙优雅,肥不臃肿,瘦不枯槁,枝有偃仰,花分疏密,枝相依,花相向,势体自在。王冕《梅谱》云:“枝须立其意老;花须成其意逸”,堆塑的凝重和立体感更能发挥造型艺术的优势,有力刻画梅枝曲如斗柄的形态,势若屈铁的苍劲桀骜,传达出梅花受天地之气,禀霜雪之操的神韵。而釉面青绿如玉恰似一倾碧波,釉下所刻梅花月影则淡雅清秀,有一种若有若无的朦胧,恰似梅花的暗香,含蓄内敛,似淡又浓。浅浅的水纹似动又静,似乎漫溢梅的幽香,牵引出一个意蕴悠远的时空。画面各元素刚柔相济,阴阳相应,虚实相生,形、神、意俱佳,是诗画艺术与龙泉青瓷这一载体的完美结合。
此盘充分展示了龙泉青瓷的表现力,别具临水照花的古典之美,以梅之清与瓷之青互品则又是一番滋味。

战国  三孔布
战国时期赵铸币“三孔布”因其首部与两足各有一圆形穿孔,故名之为“三孔布”。“三孔布”是先秦货币中最为珍贵的品种,是现今钱币界公认的名珍之一。即将现身中国嘉德2010年春季拍卖会的这枚武阳“三孔布”,通长74毫米,腰宽35毫米,重15.5克,属于大型布,为老生坑传世品。其文字清晰,铜质微红。面、背周沿有边廓,浇口在首部,合范较为准确,铸造精美。面文“武阳”两字上下书写,“阳”字左右两边分距较大,与“武”字呈三足鼎立之势。背首穿孔上铸有数字“十五”,背文“一两”字体稍倾斜。
目前发现的“三孔布”大概有三十余种,实物除博物馆藏品外,大多流失海外。而拥有一枚流传有序的“三孔布”,也就意味着能称得上古钱币收藏家。这枚面文为“武阳”古地名的大型“三孔布”,是目前发现的惟一孤品,其学术价值极高,对于研究“三孔布”铸期以及考证衡制演变和地理位置变迁等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北朝 青釉划花六系罐
高28.5厘米、口径18.5厘米、腹围103厘米。
此罐直口,圆腹,平底微凹。肩附六系、两方系、四弧形系。系之间刻有圆圈、花瓣纹,圆圈似用圆规一类的工具作成,圆圈中心还清楚地留有一小洞。这些圆圈有单、有双、有数圆相联,有的圆圈内还刻有花瓣。腹部刻有三周弦纹带,相问处刻有鸭、树、斜线三角纹,这些纹饰无论形象或线条都显得简单稚拙,似信手划成,像儿童画一样,表现出一种天真烂漫的情趣。此罐胎质坚硬,器裏满釉,外壁挂半釉,釉层较厚,清澈透亮,是一北朝瓷器的珍品。

东晋 德清窑黑釉鸡首壶
高:23.5cm   口:9.1cm   底:10.7cm
盘口,细颈,圆鼓腹,平底。肩部塑一鸡头,肩部另一侧与口部间塑一曲柄,肩部两侧饰对称桥形系,釉面光洁,品相完整。

西汉  黄釉陶尊
通高22.2厘米,口径18.3厘米。
这件西汉黄釉陶尊,通高22.2厘米,口径18.3厘米。尊体为直筒形,壁微斜,子母口,平底下附三只呈蹲踞状的熊足。盖隆起表面呈峰峦状,为博山式盖的变体。尊体表面布满浮雕,口沿下及底边各饰一周连绵起伏的山峦,其间浮雕繁缛,略带夸张,内容分为古神话故事、瑞兽珍禽、甲胄武士、舞蹈戏乐图等。通体施黄釉,造型给人以古朴、浑厚之感。
陶尊内容以升仙和长生不死为主题,配以神话、祥瑞和宴乐题材。反映了西汉中晚期社会阴阳五行、黄老思想、神话传说、长生迷信在意识形态中的流行。
该尊内容之丰富,纹饰之繁缛,装饰风格之独特,为汉尊中仅见,是研究汉代思想意识形态、美术史、文化史不可多得的珍贵文物。

秦公鼎(共三件,此为最大的一件)

秦公簋(共两件,此为其中一件)

垂鳞纹鍑

晋侯鼎

晋侯盨

晋伯卣

四坝文化 彩陶三立犬带盖方鼎
高27.5厘米、长23厘米、宽21.7厘米。
细泥质红色彩陶。长方形直口、方唇、直壁、平底,四个方棱形平底足。口沿上覆盖有与鼎口大小相同的长方形直口、方唇直壁、平顶盖。别致的是在顶盖上塑制有三个立犬。犬的四肢直立,昂头翘尾,姿态生动而逼真。并在器表施红彩,造型奇特,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系彩陶中所罕见。

卡约文化 彩陶鹿羊纹壶
高21.4厘米、口径8.3厘米、底径7.4厘米。
泥质褐陶。小口、长颈、溜肩、深腹圆鼓、平底。器表用黑彩绘出弦纹和形态生动的鹿纹与羊纹。充分表现出当时游牧生活中人们对于鹿、羊等家畜的喜爱。



战国  青铜矛
这是一件战国时期的青铜矛,一种长兵器。但是今天,我并不是要讲这件兵器,而是要讲一讲在它身上发现的另一个秘密。在放大镜下,我们看到,在矛的正反两面,中部和骹(qiáo)部,有多处小片的规则花纹。花纹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事实:这件青铜矛,在伴随主人下葬时,是先用丝织品包裹起来,然后与其他随葬品一起埋入地下的。两千四百多个春夏秋冬之后,丝织品炭化无存,它的印迹却清晰地留在了这件青铜矛上。
我们知道早在汉代就有繁荣的通往西域丝绸之路,说明了那时的丝绸产量已经相当可观。其实我国养蚕织帛的历史还要久远得多,不但传说有嫘祖教人养蚕的故事,而且科学考古也发现了很多新石器时期的纺轮,见证了传说中的人类始祖发明纺织的年代,是基本可信的。另外,在考古出土的商代青铜觚和青铜觯上,也曾发现有平纹结构的丝织品痕迹。遗憾的是,作为实物出土,在2006年以前,仅仅见于一些汉墓,例如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较完整的丝织品和衣裙等。直到2007年下半年,江西靖安东周墓葬出土了丝织品实物以后,作为一项重大发现,才让我们目睹了更早的、比一般丝织品“素”和“纱”更高水平的织物——彩锦。我有幸在靖安丝织品出土之前的13年(1994年),通过这件战国时期的青铜矛,“看”到了这种织錦,在当时的资料情况下,我感到非常满足。从青铜矛上面的痕迹,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它的经、纬线密度,而且看得出经线明显粗于纬线这种双色锦的特征。我把这件事看作是青铜器带来的意外收获。
我们再来看小小的青铜箭头,即青铜镞。青铜镞在二里头文化遗址中就发现了,一直使用到汉代,后被铁镞替代。使用青铜镞有两千年以上的历史,这么简单的造型,形状上也有变化吗?有的。正因为它是兵器,所以在战争中是最容易被优选和改进的。我们从实物可以看出,春秋之前的青铜镞基本都是双翼扁形镞,春秋中期开始,断面变为三角形三刃镞并且盛行,逐渐淘汰了两翼形的铜镞。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镞是在飞行中杀伤目标。所以在初期,对于飞行之物,人类很容易联想到翼,双翼像鸟的翅膀,两边有刃,可以杀伤,所以铸出两翼形。但是在漫长的实战中人们发现有宽翼的镞容易受到风的自然影响,而影响准确性,双翼越宽受影响就越大。而将镞的断面改为等三角形,就减少了风的影响,提高了准确性,而且三角翼穿透阻力减小,杀伤深度加大,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汉代陶羊圈
据有关资料显示:汉代古墓中陪葬墓主人的除常见的人物俑、动物俑外,还能见到猪圈、鸡圈,鸭圈、鱼塘等,但很少见到羊圈和牧羊人。不久前,笔者有幸在一收藏家处看到与众迥异的汉代陶质羊圈实物,欣赏感叹之余,迅速按动快门。今将此罕物予以展示,与读者共赏。
这件陶质羊圈,长33.5厘米,宽23厘米,圈内整齐地卧着大小不同的9只羊,其中前排卧有5只,左一为高7.5厘米的母羊,母羊的右边卧着两只高4厘米的小羊,小羊的右侧是两只长有长角、高7.8厘米的公羊。后排卧着四只母羊,右侧塑有一高9.5厘米的牧羊人,其身着绵袍,被寒风吹得紧缩上身,双手环抱右膝,蹲坐于地,细心看护羊群。再细看这9只羊,有的双耳直竖,双目圆睜,警惕地听着远处是否有异常声响;有的扭着头,以期盼的眼神温顺地看着主人;有的则左顾右盼,像是在窃窃私语……
人类驯养羊,远可追溯至上古伏羲时代。传说他有圣德,聪慧过人,教民结网,从事渔猎畜牧。据近年考古发掘资料证实,在黄河、长江、珠江、黑龙江各流域,沿海各省和西北、西南等牧区,六七千年前便有了原始畜牧业。根据河北武安磁山、甘肃秦安大地湾、河南新郑裴李岗以及浙江余姚河姆渡等遗址出土的猪、狗和羊骨骼看,狗和羊驯养的时间和猪差不多。到了周代,羊被列为“六畜”之一。《左传·昭公二十五年》记赵简之向大叔问礼,提及“为六畜、五牲、三牺,以奉五味”。杜注谓“六畜”为马、牛、羊、鸡、犬、豕(猪),“五牲”为牛、羊、鸡、犬、豕,“三牺”为牛、羊、豕,而“三牺”是用来祭天、地、宗庙的,可见羊在食用及祭祀中的位置。
到西汉,由于农业大为发展,使得一般地主官僚们过着谷物满仓、牛羊成群、奴婢侍从佣人成队的安乐生活,反映在他们的墓葬明器中,陶塑的猪、羊等家畜、房舍、人俑大量出现。到了东汉时期,上自皇室贵族,下至一般官僚地主,生前奢靡之风盛行,死后竞相厚葬并相习成风。这组陶羊圈制品,不会是“牧羊人”的陪葬物,应是汉代某地主的陪葬品。马克思说:“生前认为最珍贵的东西,都与已死的占有者一起殉葬到坟墓中,以便于他在幽冥中能继续使用。”汉代的雕塑工匠,就留下了许多反映当时现实生活、表现人民劳动生产场景的作品。这组羊圈陶制品,虽然体积不大,但是古代陶艺匠人以丰富的想像和灵巧的双手,成功地塑造了栩栩如生的羊群和辛勤劳作的牧羊人,为我们提供了研究汉代畜牧业发展和社会状况的珍贵实物资料。

西汉 “九真府”陶提筒
高32厘米、口径24.5厘米、底径22厘米。
器身圆筒状,子口合盖,盖有双片钮,盖面饰篦纹和弦纹四道。矮圈足,圈足有对称的双孔,以穿绳带。腹部有弦纹一道,两侧有耳,筒内壁朱书隶体“九真府”三字。“九真”乃汉代郡名,可见此器物与九真郡有密切的联系,对准确判明墓主人的身份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西汉  雁形尊
雁形尊,高39厘米,长45厘米,雁呈卧姿,长颈,身上的羽毛用阴刻线刻画出来,精美异常。专家告诉我们,雁形尊时至今日表面还残留有一些鎏金的残渣,所以雁形尊在当时铸造的时候应该是通体鎏金,可惜年代久远,表面的鎏金已经褪去,显露出青铜锈迹斑斑的沧桑。经过专家的考证,雁形尊是西汉时期铸造的。因为雁形尊是在重庆巫山县出土的,所以很有可能是当时居住在四川地区的巴人铸造的。
      汉代釉陶虎         汉代釉陶虎         汉代釉陶虎         汉代灰陶虎
      汉代虎吃羊陶俑
老虎是大型猫科食肉动物,凶猛无比,特别是额头正中的横纹“王”字,更显其兽中之王的英雄本色。人们常用“龙腾虎跃”、“虎虎生威”、“生龙活虎”、“如虎添翼”、“谈虎色变”等词语来形容似虎一样的勇猛威武和健壮活泼。老虎在十二生肖中位居第三,在十二地支配属“寅”,即凌晨3~5时,称“寅时”。此时昼伏夜行的老虎最凶猛,古人常会在此时听到虎啸声,故称“寅虎”。
在我国古代社会中,人们认为虎是阳兽,有阳刚之气,是人类的保护神,把虎作为图腾加以崇拜。虎更被人们认为是吉兽,可以镇宅辟邪,保佑平安。《楚辞·招魂》云:“虎豹九关。”王逸注解说:“言天门凡有九重,使神虎豹执其关闭。”可知战国时,人们相信天门是由虎豹守卫的。到了汉代,虎被视为“四灵之一”,主西方,辟不祥。东汉《风俗通义·祀典》有“画虎于门,鬼不敢入”,“虎者,阳物,百兽之长也。能执搏挫锐,噬食鬼魅”之说。
1987年,在河南濮阳市西水坡仰韶文化墓葬中,考古专家首次发现用蚌壳在人骨架右侧堆砌出的龙、虎形象,说明在原始社会已有虎的崇拜了。商周时期,人们在青铜器上饰以“虎食鬼”纹,用威猛的虎来驱御凶魅恶鬼以辟不祥。王室贵族喜欢佩戴玉虎,以祈吉祥。秦汉时期,人们还认为白虎代表祥瑞,《抱朴子·对俗篇》说:“满五百岁者,其毛色白。”传说积德好善,“德至鸟兽”者,才能见到白虎。故两汉时,盛行用虎把守墓门的习俗。西汉常把“白虎”绘制于墓壁,东汉常将“白虎”凿刻在砖室墓的石门上,墓中常见陪葬的虎俑,其用意就是侍卫墓主,镇墓驱邪。
由于威猛,虎又被视为武勇的象征,古人常以之称誉勇猛善战的将士。《史记·周本纪》将周武王伐纣时,奔跑快,作战勇猛的将土称为“虎贲”。三国时期,曹军中名将许褚被称为“虎痴”,而马超被称为“虎侯”。古代还把与军旅相关的事物器用冠以虎名,例如把营帐称为“虎帐”、“虎幄”。把发兵符称为“虎符”、“虎节”,有时甚至把兵符直接制作成虎形。陕西历史博物馆就保存有一件举世无双的秦杜虎符,虎作走动状,伸颈昂首,长尾卷曲,虎符上有错金铭文9行共40字。内蒙古呼和浩特北魏墓也曾出土有完整的铜虎符等。
收藏家任虎成珍藏有一批大小不同、造型各异的汉代虎陶俑,虎年将至,从其密室请出六只,以饱读者眼福。
1.釉陶虎 高13厘米,红陶胎,通体施绿釉,虎作站立状,体形较丰腴,头上昂,大嘴利齿,二目圆睁,双耳直竖,引颈张口,尾后扬,似在机警地注视着前方的猎物。头和身以流畅的阴刻线表现虎的毛发,更显其威风凛凛。
2.粉彩陶虎 高20厘米,灰陶胎。体形丰腴,全身前倾,四爪着地,头向下低垂,嘴将触地,尾巴上卷,左前爪似在用力压着猎物,嘴在吞噬,作者用朱砂简洁描绘虎的皮毛依稀可辨。当我们凝神细观此虎时,仿佛听到其撕咬猎物的声音。
3.虎吃羊陶俑 通高13.3厘米,灰陶胎,涂白色化妆土,虎后腿蹬地,跃起扑向山羊,右前腿的利爪已牢牢抓住羊头,虎的利齿正要咬向羊颈,羊惊恐地张开嘴,发出凄惨的叫声。匠人抓住了动物生死相搏那一瞬间的动态,予以充分表现。
4.釉陶虎 高9厘米,红陶胎,通体施绿釉,体形雄健,后爪用力蹬地,臀部后坠,前爪似抓着猎物,头颈下倾,尾高扬,似怒极,正在张嘴撕咬猎物。
5.釉陶虎 高9厘米,红陶胎,通体施黄褐釉。体形威猛,后爪用力蹬地,腰下塌,臀部后坠,双耳直竖,头颈用力左摆,尾高扬,异常愤怒地扑捉撕咬猎物。匠人将虎怒极、扑撕猎物的动态表现得淋漓尽致,显示了兽中之王的威武、雄健、强悍,可谓栩栩如生。
6.灰陶虎 高6厘米,手工捏塑,体形匀称,四肢伏卧,头颈向右上昂,嘴紧闭,双耳后垂,尾巴自然微曲上摆,两眼温和地看着远方,像是饱餐之后轻松地休憩。匠人以放松的四肢、温顺的眼光,闭嘴、摆尾和向后弯曲的虎须,将虎休闲温和的形象再现出来,功力十分深厚。
这些雄健威猛的各类汉代虎陶俑,造型和细部刻画都很到位,达到了以动传神的境地,是研究、欣赏汉代民俗、陶塑珍贵的实物资料。

汉代磨光黑陶豹噬野猪
大凡能让人过目不忘、传世不朽的藏世珍品,必定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提起汉代的雕塑品,人们常会盛赞陈设在抗击匈奴名将霍去病墓前的大型石雕,那些依随采自秦岭山区花岗岩巨石的原有轮廓,经能工巧匠精雕细琢成的“马踏匈奴”、“卧牛”、“猛虎”、“野猪”、“猛兽吞羊”等组雕,显露着时代的气息和豪壮、粗犷的艺术风格,散发着古朴美,给观赏者以强烈的心灵撞击和视觉震撼。如石雕“猛兽吞羊”,是工匠利用原石的形状,以极其夸张的手法,巧妙而形象地雕出一头凶猛的野兽,正在贪婪地吞食一只羔羊,将大自然动物世界中弱肉强食的场景表现得淋漓尽致。因此,霍去病墓前的大型石雕,被世人称为“举世罕见”的中国早期雕刻艺术宝藏。
同样,这一时期的陶制品中,也不乏惊世之作。不久前,笔者在收藏家任虎成家里看到一件汉代磨光黑陶豹噬野猪,长21厘米,高9.5厘米。一只两眼怒睁的豹子,紧紧地伏于猪身,噬咬猪的颈部,而那突嘴、长鼻、獠牙呲于口外、形貌凶悍威猛的野猪被惊得目瞪口张,呼叫救命的嘶鸣声划破夜空,拼命地作最后无效的挣扎。工匠制作时,还有意将豹的双眼镂空,以增强其凶残性,更加深了恐怖的气氛,也预示着那最终的悲惨结局。这件小小的陶塑品,虽然没有霍去病墓前巨大石雕宏大的气魄,但依然闪现着生命与死亡、善良与邪恶、柔弱与强暴的剧烈矛盾冲突,生动形象,扣人心弦。
当我细细品鉴这件表现大自然动物之间生死博斗的陶制品时,思绪仿佛穿越了时空,揣摸起古代工匠创作的初衷:也许工匠在制作这件作品时,默默地倾注进对压迫者的仇恨,对受难者的同情!谁看到野猪那哀怨挣扎的凄惨情景会不动心呢?从这个意义看,此件陶制藏品向我们传递了那个时代的信息,因此也具有了跨时代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