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险岛混染效果图:大道至简 老子《道德经》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9:14:37
大道至简——老子《〈道德经〉新读》序 陈敏昭 《道德经》以简洁凝练优美的五千字,构造出了一个朴素、自然、豁达、飘逸、深邃、博大的宇宙观、人生观和方法论,影响之广、影响之深非一般典籍所能及,不但融汇道、儒、释三位一体,铸成华夏文明基本框架,并且它的许多观念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识所接受。《道德经》的作者老子是个最早具有辩证思想的颇有争议的传奇人物。据《史记》载,老子生卒年月不详,大约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后来被道家学派尊奉为创始人、被捧为天上神灵。尤其是到了唐代,被李唐王朝尊奉为李家始祖,进一步神化。事实上,老子应该是一个活生生的历史人物,姓李名耳,字聃,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今河南鹿邑县太清宫镇)人。“老子”是人们对他的称呼,“老”是年高德重的意思,“子”是古代对男子的美称。另说老子出生时须眉皆白(用今天的话说,应该是基因发生了变异),故被称为“老子”。老子曾经做过周朝洛邑的“守藏室史”(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图书馆或历史博物馆的馆长),谙于掌故,熟于礼制,不仅有丰富的历史知识,并有广泛的自然科学知识。后来老子弃官旅行,途经我的故乡函谷关(今河南灵宝北约二十公里)时,应关令尹喜要求,老子写下了5000字的《老子》。我们应该感谢尹喜和他的后人,将这份珍贵的资料保存了下来,老子的思想主张,大都保存在《老子》一书中。《老子》81章,分上下两篇。根据1993年出土的郭店楚简文物推算,《道德经》大约成书于战国中前期,最初称为《老子》,后来道教盛行,《老子》才被称为《道德经》。现在我们所见到的《老子》一书,并不是老子的原著,而是战国人增益的文字,但其中的主要思想却是属于老子的。《老子》一书,文词简短,艰深难懂,因此后人作了许多注解。最通行的有西汉时道学家河上公(姓名不详)注,三国时魏国哲学家王弼注,还有清朝时魏源的《老子本义》,等等。下面,我们就通过《老子》这本书简要了解一些老子的思想观念。“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老子是华夏民族第一个力图从自然本身来解释世界,而不求助于超自然的主宰神的意志的哲学家。在老子之前,人们以为宇宙间的万物都有神在统治着,最高的神就是天,又称天帝。这种观念,到了社会大变革的春秋时期才开始了变化。老子就是较早的从哲学方面有意识地、明确地否认天帝的思想家。他在《周易》的基础上,进一步阐明“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老子“道论”的中心思想是:“道即自然,自然即道”。他说,“道”是万物之母:“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第一章》)这就是说,作为宇宙的本源就是道,它是永远存在的。道的运行是自由的、必然的,即按其自身的规律而运行。天地万物都是由它产生的,它是宇宙的母体。老子认为,道产生了天地,德是道的性能,天地生养着万物,万物各成其形,各备其用。所以万物没有不尊道而贵德的。道的尊崇,德的贵重,不是有谁给它爵位,而是自然而然的。所以道产生天地,德畜养万物,长育万物,成熟万物,覆盖万物。他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器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爵,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盖之覆之。”(《道德经·第五十一章》)这样,老子就把自然创造的根源归于自然本身,从而推翻了一切超自然的主宰,一切宗教和唯心论的基础。因此,老子的天道自然观,在当时有很大的进步意义,否认了鬼神的威灵。“无为而治”。老子之道基本上可概括为“天道自然观”。所以老子的人生哲学和政治哲学基本上是人当法道,顺其自然。至于如何治理国家呢?他认为最好是采取“无为而治”的办法,让人民去过自由自在的生活,用无所作为听其自然发展的办法,来达到治理好国家的目的。在老子看来,无为正是有所作为,“无为而无不为”,就是这个意思。老子反对用刑、礼、智这些来治理国家,他反对加重人民税收,反对拥有强大的兵力,他说过:“乐杀人者,则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第三十一章》)他同时也反对工商业,反对知识和文化。他说:“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扑,少私寡欲,绝学无忧。”(《第十九章》)在老子看来,人类社会不要“圣智”、“仁义”、“巧利”,国家就大治了。这三种东西不足以治国,最好的办法是,使人们着意于“朴素”,少有“私欲”,不求知识,就可以没有忧患了。那么,老子所向往的理想世界是什么呢?是小国寡民的原初社会。他说:“小国寡民,使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第八十章》)老子这一设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人民迫切要求休养生息和减轻剥削的愿望。老子说过,人民为什么过着饥寒的生活呢?是因为他们的君主攫取赋税太多的缘故。“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第七十五章》)。又说:“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第七十四章》)这反映了老子政治思想中的进步因素。但是,小国寡民的理想,却是幻想,它是违反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但我们应当看到,老子的这一举动是抨击奴隶社会制度的不合理,它对后世的进步思想家、空想的社会改革家却有着深远的影响。相反相成。老子学说的精髓,是他光辉的辩证法思想。老子观察了自然界的变化,生与死、新与旧的相互关系,观察了社会历史与政治的成与败、福与祸等对立的双方的相互关系,发现了事物内部所具有的一些辩证规律。在《道德经》中,他深刻地论证了相反相成和物极必反的道理。老子说过,有和无是彼此相生的,难和易是彼此相成的,长和短只有彼此比较才能显现出来,不同的声音产生谐和,前后互相对立而有了顺序。总之,老子承认事物是在矛盾中发展的。物极必反,是说事物在变化中向它相反的方面过渡,到了一定的时候就完全成为相反的东西。因此,老子一再告诫统治者,必须去掉那些极端的、过分的措施,否则,就会使事物走向另一个极端,结果就会丧失天下。他认为,高明的统治者必须懂得以柔弱胜刚强的道理。为了证明以弱胜强,以柔胜刚的道理,他举了许多的例子。他经常用水来比喻自然力量的伟大,比喻人类高尚的品质。他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天下莫不知,莫能行”(《第七十八章》)。意思是说,天下万物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了,而攻击坚强的力量没有能胜过水的,这个事实是无法改变的。柔的战胜刚的,弱的战胜强的,天下没有人不懂的,可是没有人能做到。老子又举军队强大了就会破灭,树木强大就会摧折的例子。但他把弱能胜强,柔能胜刚,当作绝对的规律,没能认识到这种互相转化不是无条件的,而是有条件的。尽管如此,老子认为在发展过程中柔弱的是不可战胜的,这对于促使人们认识新生的力量是不可战胜的道理是有着积极意义的。老子所处的时代,是动荡不安、战争频繁的春秋末期,正是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代,他提出这一观点,也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老子还意识到,量的积累可以引起质的变化。他说,大树是由细小的萌芽产生的;九层的高台,是由一堆泥土筑起的;千里的远行,必须从脚下的第一步开始(见《第六十四章》)。当然,老子的自然辩证观是直观的、原始的、朴素的。尽管如此,《道德经》一书中上述的这些光辉的思想火花,是很值得我们珍视的一份历史遗产。大道至简。通读《道德经》,我们能够认识到,老子之道首在去私。当我们放下自己的私心杂念、超出了自我欲望的牢笼、真正忘记了自己的思想、忘记了自己的意识,进入物我两忘的状态,我们就能够沟通宇宙,达到宇宙在我心中,我在宇宙中,我与宇宙同体、息息相通和信息的交流共振共鸣。大道无形、大道无法。老子之道是一种道法自然、反璞归真的思想意识状态。在这种清净无为、忘我无私、天人合一的状态中,无论是个人还是社会,不必有所诉求、刻意的追求,身心或者社会状态就能够得到自然调整和进化。这就是大道至简、大道平常的真谛。下面,就让我们拂去历史的尘埃,穿越时空,与两千多年前那个睿智的灵魂进行对话,聆听从远古传来的教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