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车造价:村民自治 咋办才好(倾听·行进中的基层回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2:38:52

安徽省望江县设置村民理事会,覆盖几乎每一个自然村

村民自治 咋办才好(倾听·行进中的基层回声)

钱 伟 周 然

《 人民日报 》( 2011年10月31日   14 版)

  阅读提示

  在我国,村委会只设在行政村,但行政村往往又涵盖多个自然村,这就给村委会的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村民诉求怎么及时表达?村级事务如何有效实施?这些,都成为村干部们面临的难题。

  安徽省望江县通过设置村民理事会,负责解决村民迫切盼望的各项工作,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值得观察的样本。当地理事会如何运作,成员怎样构成,取得哪些实效,又遇到哪些困难?请看记者的调查。

  

  安徽省望江县长岭镇后埠村的自然村杨家老屋,宽阔的水泥路修到了家家户户门口。记者来到村民活动中心时,村民理事会会长王俊华正和大伙儿商量着建公厕的事。

  这样的议事场景,在望江县每个村都很常见。从2002年开始,望江县118个行政村陆续建起村民理事会,覆盖几乎每一个自然村。理事会负责解决村民迫切盼望的各项工作,利用政府补贴资金和筹资、筹劳的办法完成村庄各项建设。

  既然有了村“两委”,为何还要专门建立村民理事会?它能发挥哪些特殊优势,又存在哪些问题?

  选出理事会 事情自己办

  “哪个问题的支持率先达到参会人数的80%,哪个项目就会先搞”

  “村里的水泥路和村民活动中心都是理事会带着大伙儿修的。”长岭镇副镇长袁爱民告诉记者,“后埠村杨家老屋是望江县最早建立村民理事会的村子之一。王俊华是老生产队长,在村里德高望重,大家就一致推举他担任会长。”

  “政府把道路修到了村里,大伙儿又想把水泥路修到家门口,所以就选举理事会管理资金和协调建设。”王俊华笑着说,“路修好了之后,大家觉得想办的事情都可以通过理事会办,所以理事会就保留了下来。”

  而与后埠村20公里之遥的高士镇童岭村,今年8月刚刚成立了村民理事会。童岭村党总支书记童红斌说,“村民成立理事会的积极性很高,郑屋村村民组长郑鹏程经过选举当上了会长,现在正忙着村庄下水道的建设。”

  记者了解到,不管是村民自发选举还是村“两委”推动,成立之后的村民理事会都从了解村民的具体需求入手,按照村庄规划完成各项建设。“我们理事会一共7个人,在收集村民的愿望之后,先开会讨论确定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召开群众大会或者村民代表会,哪个问题的支持率先达到参会人数的80%,哪个项目就会先搞。”王俊华介绍。

  王俊华说,项目定下来之后,争取政策、资金支持以及向村民筹资的工作,都由理事会来完成,一直到项目完成为止。“除了一些涉及土地等大的方针、政策问题,其他诸如修路、修渠之类,理事会在吸收村民意见之后,可以直接拍板。”

  

  建立村民理事会,是拓宽群众诉求渠道,扩大基层民主的有力尝试,也是推动社会管理创新的探路之举,地方政府应当鼓励并大力支持。

  ——望江县委书记  张金华  

  

  都是老乡亲 大伙更熟悉

  “看到路修起来了,资金使用情况也公布了,之前没交钱的村民也补交了钱”

  为啥有了村“两委”,还要专门建立理事会?

  童红斌说:“现在的行政村面积大、人口多、工作千头万绪,村‘两委’人手有限,难以兼顾所有自然村的利益。理事会既减轻了村‘两委’的工作压力,还提高了工作效率。”望江县农委副主任彭如江说:“理事会成员都是乡里乡亲,村民熟悉他们,所以开展工作、化解矛盾、接受监督都更方便。”

  说到建立理事会的好处,长岭镇后埠村村委会主任王长根感触很深,“过去杨家老屋这儿路不好,群众卖棉花老犯愁运输。村里想建,但由于资金等问题一直没能建成,只能每年花好几千元补路,但是年年补路年年坏。后来成立了理事会,下决心要把路一次性修好。”王俊华告诉记者,理事会通过之后,又开了党员会和群众代表大会统一了意见。

  “最后决定每户收1500元,这不是小数,除理事会成员外,所有党员都分头去收钱。”王俊华说,“有些村民也担心,怕钱落了我们腰包,但最后我们张榜公布钱怎么花。最后几乎每户都出了钱,路修到了每家门口。”

  “看到路修起来了,资金使用情况也公布了,大伙儿也就没啥顾虑了,之前没交钱的村民也补交了钱。”村民王小节笑着说:“后来再修村里的外环路、篮球场、幼儿园,大家很爽快地交了钱。”王俊华自豪地说,过去6年,杨家老屋村民理事会在建设项目上平均向每户村民筹资8000元,几乎没有不交的。

  袁爱民坦言,这笔钱让村干部去收,可能会遇到比较多的抵触,而理事会就更方便协调、解释。“各个自然村都成立理事会之后,村‘两委’就可以更从容地发挥规划、政策引导和向上协调的功能,理事会和村‘两委’也可以相互监督、相互促进。”

  

  村民盼的就是办事公开公正、有方便的渠道及时表达意愿,理事会成员都是他们的身边人,可以随时联系,也更容易取得他们的信任。

  ——长岭镇后埠村村委会主任  王长根

  

  管理粗放化 困难仍不少

  “人数、组织规程、运作流程、资金管理使用方法、监督审计机制,都充满了随意性”

  “我们理事会成员不拿政府工资,每年群众会给我300元钱,算是对工作的肯定。”王俊华告诉记者,“理事会工作是出于对村庄的责任心,不是图钱。”郑鹏程也告诉记者,童岭村理事会的成员也不拿报酬,项目完成后,村民们会象征性地给一点,在协调项目的时候还得自己掏腰包。

  目前望江县村民理事会大多属于义务劳动,几乎没有任何报酬,虽然可以借用村“两委”的办公场所,但是理事会的运作资金和成员的劳动报酬仍没有确切来源。袁爱民说,政府目前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已经给一些理事会适当的经费补贴,但还没有全部覆盖。

  记者走访发现,目前各个村庄村民理事会的人数、组织规程、运作流程、资金管理使用方法、监督审计机制都不尽相同,充满了随意性。“目前政府也正在积极引导,力求建立规范和完善的机制,促进村民理事会的长久健康发展。”袁爱民说。“由于各村发展水平不同、干群参与积极性不同,各地村民理事会也存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袁爱民告诉记者,像杨家老屋这样的自然村,70%以上的人口都在外打工,每户年均收入可以达到六七万元,所以筹资相对容易一些,而那些单纯靠种地糊口的村民出钱就困难很多。

  记者也发现,虽然理事会成员都在村里德高望重,但大多年纪较大,记者采访的理事会成员都已年近七十。不管是从精力、观念、文化程度还是从长远发展来看,理事会都迫切需要补充新鲜血液。“现在每个村庄都有大学生村官,他们可以为村民理事会担当顾问,让更多的新技术、新理念渗透到新农村建设中。”袁爱民建议。

  目前,“一事一议”正在各地农村开展,如果将“一事一议”和村民理事会有机结合,在规范的制度监督约束下,由村民理事会直接负责筹资和管理使用奖补资金,是否可以在更大程度上扩大村民自治,提高村民“自己事情自己办”的积极性?这样的设想,仍需相关政府部门破题。

  

  现在我们有两盼:一盼能得到村民更多信任,避免胡乱猜忌;二盼政府能给予合理适当的补贴。

  ——高士镇童岭村村民理事会会长  郑鹏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