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化山羊怎么解锁:英语学习逆向法——钟道隆(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8 07:06:11
  第二章 一定要学会英语
   很多人苦苦的三番五次学英语,但是始终没有达到预期目的。 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从学习者本身找原因,无非 是决心不大、信心不足和方法不当。
  
  2.1a 英语的用途[1]
  学习英语决心的大小与对英语用途的认识有关。如果认为“不 出国用什么英语”、“中文资料都看不过来,哪里还有时间看英语资 料”和“周围的人大都不会英语,自己不会无所谓”等等,就不可能 重视英语学习,学生有了这种思想,就会勉强应付,以通过考试作 为学习目标,考试结束,英语学习也随之结束;在职人员有了这种 思想,虽然在形势影响下也可能学习英语,但碰到一点困难,就会 停止或放弃。如果认识到英语是我们了解世界和让世界了解中国 必不可少的工具,就会下决心一定要学会英语。
  
  1.对外交流需要英语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国际问交流越来越频繁,中国人出国和 外国人来中国正逐步成为平常事。随着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接 轨,这种交往还会急剧增加。国际交往中使用得最多的是英语,飞 速发展的国际交往与比较低的外语水平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正 是在这种形势的推动下,人们正在以极大的热情学习英语。
  
    例如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来华旅游的外国人越来越多, 他们需要与普通的中国人进行接触与交流。正如有的来华旅游者 反映的“中国地大物博,风景秀丽,是旅游者最有话与本地人说的 一个国家,可是又是最找不到人(普通老百姓)说话的一个国家。” 他们的这个说法难道不是从另一个方面说明英语是很有用的吗? 各行各业的普通老百姓从实践中已经认识到这一点,他们学习英 语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旅馆服务员在学,出租汽车司机在学,个体 商贩也在学。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普通老百姓出国旅游必将越来越多,届 时人们对于英语重要性的认识还会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2.不出国也需要英话
  
    说到对外开放和对外交流,人们往往容易与出国联系起来。出 国需要英语是不言而喻的。需要说清的是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在国 内也同样需要英语。如果只是从出国需要英语去动员别人学习英 语,效果不一定好,因为在目前条件下,毕竟不是大多数人都有出 国的机会的。下面是一位曾经出过国的大学老师动员同学重视英 语学习时的对话:
  
  老师:“你们要好好学习英语,以后出国时有用。”
  
  同学:“我们出国的可能性很小,学不学无所谓。”
  
  老师:“即使是百分之一的可能性,你也要努力学,万一这个百 分之一落在你的头上时你就有准备了。
  
    这位老师对于英语重要性的认识是基于他出国时的体验而发 的,并且认为即使只有百分之一的可能性也要做好准备。这样的动 员似乎是很积极的,但是同学们听了他的话,学习英语的劲头并没 有提高,因为老师的论据仍然是建筑在一出国才需要学习英语”的 基础上的。
  
    随着近年来世界范围的信息高速公路的高速发展,世界进入 了信息社会和网络世界(1997年世界经济论坛会议语),地球显得 越来越小,国内和国外的界限变得不大清楚了。从一定意义上讲, 可以说国内就是国外。例如随着Internet网上多媒体(文字、声音 和图像)的World Wide Web(即www)的出现,各种虚拟(virtu al)事物层出不穷。只要有一台电脑和相应的软件,加入网上的虚 拟大学(virtual university),用不着出国就可以上国外的大学并获 得学位;在网上进行虚拟旅游(virtual tourism),足不出户就可以 周游世界。由于电脑空间(cyberspace)里信息极其丰富和详细,在 电脑上进行虚拟旅游后对于世界名胜古迹的了解和印象可能比实 地到过的人还要深刻和全面,真是“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立知 天下事”。
  
    但是所有这一切都离不开英语,因为网上百之九十以上的信 息是英语。Internet网上各种信息名目繁多,五花八门,网点配置 错综复杂,犹如一个信息迷宫。面对电脑键盘,用什么指令进入这 个迷宫,在不断变化的屏幕英语显示面前,怎样一步一步进行下 去,都要在动态搜索过程中实时做出判断。很显然,要做到这一点, 没有比较高的英语水平是不行的。英语水平不高的人进入1nte卜 net网,在纷繁的英语屏幕提示面前,边查词典边分析语法,刚开 始时也许还能勉强进行几步,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胡乱击键,搜索 到那儿算那儿,在资料的大海里随波逐流,听天由命。其结果不是 找到需要的信息,而是淹没在信息的汪洋大海之中,他们对于In。 ternet的热情也就随之减退。此外还有一个费用问题。1nternet网 的资料检索是联机在线进行的,占用一分钟要交一分钟的费用(即 使所检索的资料免费,占用的通信线路的费用总是要交的)。所以 只有具有较高的英语水平,面对屏幕上的英语提示,一看就懂,才 能在最短的时间,花最少的费用就能到达合适的网点,找到的合适 资料,尽情享受高科技带给我们的乐趣。
  
  3.不搞高科技也需要英语
  
    不少人认为只有在国内搞高科技的人才需要查阅国外的英语 资料,从事一般科技工作的人就不一定需要了。其实这是一个极大 的误解。
  
    一般说来,我们中国不仅仅在尖端科技方面落后于外国,在一 般科技方面也远远落后于外国。任何从事非尖端科技工作的人要 想在自己的专业方面有长进,也必须懂得英语,以便及时了解国外 的动态,吸取其先进经验。就拿各个专业科研工作必然要碰到的技 仁体制和应用标准来说吧,由于长期落后,我1[J4\叨能在丰富试验 和实践的基础上逐项确定体制和标准,而往往是实行“拿来主义”, 把国外行之有效的体制和标准翻译过来,根据已有的经验稍加修 改就在国内推行了。国外制定这些体制和标准是有一个过程的,每 冲体制、每项标准,甚至每一个技术术语的背后都有丰富生动的背 录材料。我们在“拿来”这些体制、标准和术语时,往往是60年代、 70年代和80年代的没有吃透,90年代的又来了,真是“拿不胜 拿\哪里还来得及把与这些体制、标准和术语有关的丰富生动的 背景材料也一并介绍到中国来呢?所以要想真正搞清楚每一种体 韧、标准和术语的来龙去脉,只有去看那些没有翻译成中文的外文 背景材料,舍此没有其他途径。在实行这些从国外引进的体制、标 准过程中,一定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此时又需要参考英语资 料,看看外国人在实施这些体制与标准过程中有没有碰到类似的 问题,如何解决等等。
  
    国外制定各种体制和标准的人也是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工 作中也会有疏忽和差错;随着科技的发展,体制与标准也需要随之 更新。所以我们在实行各种“拿来”的体制与标准的时候,尤其是在 碰到各种问题对其准确性发生怀疑时,除了积极地在实践中进行 探索外,最好是详细阅读与之有关的各种外国资料,看看是不是 “拿来”的某种体制或标准本来就有误。笔者在长期的实际工作中 多次碰到过此种问题,无一不是在详细地阅读了英语资料以后,对 “拿来”的体制或标准加以改造,使之适合中国情况以后才得到圆 满解决的。对外开放以后,有机会询问那些体制和标准的制定者并 告之我们对其进行改造的情况,他们也都承认原体制或标准有误, 改得对,改得好;对他们也是启发。所有这一切,离开英语是根本办 不到的。
  
  
  
  2.1b 英语的用途[2]
  4.不从事科研工作也需要英语
  
    在说明了国内从事一般性科技工作需要英语的问题以后,有 的人又会况只有从事科研工作的人需要英语,从事一般性工作,(例 如施工和维护等等)不一定需要英语,这也是一个很大的误解。
  
    正如前面所说的,国内一般工程技术的体制、标准和术语等 等,都是从国外“拿来”的。一般情况下,我们中国人在施工和维护 中所碰到的问题,尤其是技术难题,外国人大都碰到过,解决过,一 般情况下都会有文章发表。不少从来不看外文资料的人有一种误 解,认为外文资料只与科研有关,与施工和维护有关的外文资料是 找不到的。其实不然。笔者从事一般的通信工程设计和施工近三 十年,所用的技术比国外同期的要落后10年至20年。每当工作 中碰到难题,都能在国外的书刊中找到相应的答案。问题在于这些 问题的答案散落在浩翰的外文文献里,要想在需要的时候找到它 们,要靠平时的积累。也就是说,平时没有碰到难题时就要注意阅 读与所从事的技术有关的书刊。只有这样,碰到难题才知道到什么 书刊里去找。
  
    国内的科技界和翻译界,把注意力集中在尖端科技上,国外有 点进展,就千方百计地找到资料并译成中文,使得不懂外文的人有 可能通过阅读中文资料获得一些国外进展的信息。可是有关一般 性科技问题的英语书刊的情况就不同,对它们的历史情况和近期 进展感兴趣的人不多,没有人去收集并把它们翻译成中文。这种局 面对于那些从事一般性技术工作而不懂英语的人来说是一个不 幸,在他们前进道路上留下了一大堆未知数和空白,给他们深入理 解和掌握某一项技术造成了很大困难。他们只能望“洋”兴叹,可望 不可及。但是对于掌握了英语的人来说,这种情况却可能是一个发 挥自己聪明才智的大好机遇。例如在看了有关某个体制和某项标 准的外文资料以后,搞通了它们的来龙去脉,你就可能比别人懂得 多,而且很可能是国内为数不多的真正搞懂的人中的一个。别人解 决不了的问题你能解决,别人不明白的问题你能说明白,别人预见 不到的问题你能预见到(其实可能是从外文书刊上看来的),如此 等等。你可能会被那些从来不看外文书刊的同行视为能力和智力 过人。如能在搞通的同时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加以改造,可能还有 所创造。
  
    从事一般性技术工作的人一定要树立起这样的信心:在一般 技术性工作中英语的用途也很广。因为落后的中国工业界,往往参 考某项国外设备进行研制,把某设备做出来以后还来不及总结和 提高就需要转去搞别的项目的研制了,来不及替施工和维护人员 预备有关某一个产品或某一项技术的比较完备甚至是起码的材 料。谁要想搞清楚某一个问题,或者对于某一个中文资料的内容有 怀疑,需要澄清,或者发现了某些规定和做法(往往是参考国外的 做法而制定的)不对或不完善,需要加以纠正、完善或提高时,几乎 无例外地都需要求助于外文资料。有时甚至于需要从他们最原始 的文章看起,逐年看过来,才有可能搞清楚某个问题的来龙去脉, 纠正某个错误概念或错误标准等等。从这个意义上讲,是不是可以 认为在非尖端科技领域里发挥英语作用的余地比尖端技术领域更 大一些呢?笔者在长达二十多年的通信工程设计和施工中坚持结 合工作中的问题学习和应用英语,深深体会到,对于从事一般性技 术工作的人来说,如果想做一个明白人,而不是人云亦云,亦步亦 趋,以讹传讹的人,就需要参考英语书刊;如果想在自己普通的技 术工作中有所前进和创造的话,也需要参考英语资料。结合工作经 常阅读英语资料,就比不阅读英语资料的人多了一双眼睛,多一副 耳朵,就能“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就能把外国人的实践结果 借鉴过来,因此就能比不阅读英语资料的人聪明一点,就能事半功 倍;如果拒绝或不能阅读英语资料,对于一些问题的理解就比较肤 浅,可能会花大量的功夫去解决别人已经解决过、并有文章发表的 问题,结果事倍功半,而且可能走弯路。
  
    也许有的人会说不是也可以通过阅读中文的资料达到以上目 的吗?科技人员通过看汉语的资料了解国际动态有三个不足。一 是不及时。目前国际的科技发展很快,等到翻译成汉语时已经不是 最新动态了。二是不能很准确地表达出来。因为既然是最新动态, 一般都是一些新的概念和进展,懂技术的人去看也要动一番脑筋 才能明白,有的东西(尤其是一些新出现的技术可能没有现成的汉 语译名)不懂技术的翻译是不可能准确地表达出来的(对此我们不 要苛求他们,因为他们不是搞技术的,而且今天翻这个,明天翻那 个,五花八门,不可能门门都懂,都翻得准确)。三是你所需要的内 容可能根本没有人去翻译。因为科技发展到今天,门类实在太多 了,各种文献犹如汪洋大海,只能翻译出一些大多数人感兴趣的处 在科技发展前沿的东西,你所从事的工作所需要的外文资料可能 就没有人去收集,更谈不上译成汉语了。
  
    有的人说“中文的资料都看不过来,那里还有时间去看英语资 料\这种看法是很片面的。有这种看法的人大都是因为英语水平 比较低,始终停留在痛苦的“学习”阶段,没有进步到愉快的“应用” 阶段,从未尝到过懂得英语的甜头,所以才说英语没有什么用。如 果说有的人确实通过阅读中文翻译资料而有所启发和收获的话, 要记住:这些中文资料必然是通过一些负责任的、既懂英语又懂专 业的人翻译出来或写出来的。作为一个具有大学以上学历的人来 说,为什么你不应该成为这样的人,去为那些没有机会学习英语 (大学文化程度以下)的人准备一些准确的材料呢?要知道,隔行如 隔山,不懂专业的翻译是很难把英语科技文章翻译得很准确的。为 了帮助他们把文章翻译准确,你也必须具有相当的英语水平,而不 是一个拿着词典才能看书的人所能胜任的,所以说,帮助不懂技术 的翻译把需要翻译的英语资料准确地译成汉语是每一个具有高等 教育学历的人的一项不可推卸的责任。
  
    也许有的人会说“我不会英语工作不是也搞得很好吗?”是的, 不少不懂得英语的人本行工作干得很出色。但可以肯定他说,如果 能用英语的话,一定会搞得更出色。掌握了英语,就等于比不懂英 语的人多一副耳朵,多一双眼睛,可以大大地扩大自己的视野,极 大地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我们经常讲要追赶世界先进水平,但是 世界先进水平是什么?我们自己处在什么水平上,相当于发达国家 什么年代的水平等等问题,都与能不能直接(不是假手于人的间 接)获取国外的科技信息有关。有的人根本不知道世界水平是什 么,自己所搞的科研相当于国外什么年代的水平,就妄自宣称处于 世界先进水平。他们这样做,如果不是无知,就是有意欺骗。有很 多东西,别人早就搞过了,并且有根详细的文章发表,如果能找来 看,一定能大大地加快科研和解决问题的速度。由此可以看出,如 果能结合自己的业务工作学习和使用英语,不但英语水平能够提 高,业务工作也一定会搞得比别人出色。“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 脑\一旦有了涉外业务(出国或与外国人进行交流等等),就很有 可能会落到你的肩上。而且一定会在从事涉外业务的过程中,深深 感到平时所付出的艰苦努力都是值得的。学习英语,应该有“宁肯 学了没有用,也不要到了用的时候后悔没有学”的思想,应该“时刻 积极地准备着”,而不要“时刻消极地等待着”。
  
  7.英语的其他用途
  
    英语的用途绝不局限于上述几个方面,它的应用范围广泛得 很。例如可以作为自己的专业,教英语。由于改革开放形势的需要, 社会对于英语人才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学会英语以后即使不去做 英语教师,起码也可以辅导别人学习英语。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于 下一代人的英语水平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不少大学毕业的父母, 可以辅导孩子学习各门功课,就是辅导不了英语。这种情况是时代 造成的,但是不能成为永生的遗憾。应该抓紧时间学习,即使是与 儿女一起学习也无妨。
  
  8.不会无所谓与会就有所谓
  
    不少人看到周围大多数人的英语水平与自己差不多,显不出 自己的英语水平低下,该晋级晋级,因而认为“会不会英语无所 谓”。这种看法是不全面的,其实正是因为周围的大多数人不会英 语、如果自己有一定的英语水平,就一定会有用武之地。而且劳者 多能,在用英语的过程中水平还会不断提高,令那些认为“会不会 英语无所谓”的人感叹不已,自己也会越来越感到“会英语有所 谓”。
  
  
  
  2.2a一定要学会英语[1]
  在认识到英语的重要性并下决心学习英语以后,但又缺乏信心,认 为“自己智商低”、“英语环境差”和“毅力不强”,难以学会英 语:,尤其是在初次学习失败以后就更认为英语实在太难学了。其实 这些顾虑都是不必要的,只要努力,方法得当,是一定能学会英语 的)
  
  1.智商低不是理由
  
    读者在阅读了以上笔者与其他人学会英语的过程以后,一定 会得出“别人能学会,我也能学会”的结论。是的,你能学会。因为 智力正常人的脑子有无穷的潜力。
  
    学习英语主要靠记忆,记忆的载体是脑神经细胞。传统的神经 解剖学认为人脑大约有140亿个神经细胞,但新的研究表明,大 脑约有10000亿个神经细胞,其中至少有1000亿个神经细胞是 互相发生连接关系的。不论取哪个数,都表明脑子的潜在记忆能力 是很大很大的。可是人一生不论如何用脑子,也最多开发几亿个 (或十几亿个)脑神经细胞,其他130亿个(或990亿个)神经细 胞,则是与生同来,与死同去。正因为这样,不少科学家认为人脑的 结构和功能是迄今为止宇宙中已知物体中最复杂的,它本身就好 像是一个小宇宙,可以不断地开发,永无止境。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的一位教授说:“倘若你一生好学,那么你脑子一生中储藏的各种 知识、将相当于美国国家图书馆藏书的50倍。”也就是说,人的脑 子里可以容纳5亿多本书的知识。虽然目前已经能够从亚分子水 平上对脑子的作用机理进行研究,在过去10年内对于脑子的研 究成果比过去几千年还要多。但是脑子的许多功能问题仍然是不 解之谜。例如美国新墨西哥州有一位叫梅茨的小男孩,三岁以前很 正常,快四时患一种奇怪的脑炎症,每隔三分钟发作一次,不得 不进行左半脑的切除手术,切去了一半的大脑皮层,五年多以来, 他和正常的孩子一样上学,各方面的表现都很正常。按照传统的见 解,左脑是分工管音乐、诗歌和数学的,他的左半脑已经完全切除 了,似乎他在音乐和数学方面的能力应该比较差。但是实际上他在 这两个方面都很正常,他喜欢上钢琴课,数学成绩优良(详见Na tional Geographic VOL. 187,NO. 6 JUNE 1995Quiet Miracles of the Brain一文)。所有这一切都为左右半脑分工的传统见解所 无法解释,看来左右半脑之间存在着某种我们所不了解的信息传 输方式,人的脑子具有极大的可塑性,后天的刺激(学习)可以改变 脑子神经细胞之间的连接关系,可以使某一部分脑细胞得到充分 的发展。
  
    由此可见,脑子有无穷的潜力,不要轻易地把没有学会英语简 单地归结为“智商低”。每当听到有人把自己英语学习成绩不理想 归结为“智商不高”时,笔者经常用“智商不高的人才适合学英语” 的话语去鼓励他们。如果说学习数理化需要严密的推理能力和不 断地问为什么,掌握其精神实质和会灵活运用的话,对于大部分以 英语为工具(即不以英语为专业)的人来说,学英语时只要知道是 什么就可以了,并没有更多的推理和逻辑过程,只要把书本上的内 容都学会了(即使是机械地记住也无妨),就可以基本上达到目的。
  
    世界上万物都有差别,所以应该承认人脑先天有好坏之分。如 何鉴别脑子先天的好坏是学术界争论不休的课题。恐怕大多数人 都同意以下看法:脑子先天条件特别差和特别好的人只是少数,大 多数人处于中等水平,即智力正常。作为一种积极进取的思维方 法,我们不妨认为自己脑子的先天条件处于“中等水平”,不如“上 等水平的人”,并以此时时鞭策自己:“先天不如别人,后天还不赶 快努力”。并由此下足决心,如果先大智力水平属“上导”的人字一 小时,你就学两小时,付出比他们多得多的努力,以弥补自己先天 的不足。力争多开发一些,做到在现实的智力水平方面赶上他们。 只要抱这样的积极态度,你就一定会有所成就,说不定还有可能超 过那些先天处于“上等水平”的人呢!更何况说不定你是先天条件 处于“上等水平的人”,如果你能加倍努力,岂不是更能取得非凡的 成绩吗?
  
    再说,笔者这里所说的“学会英语”,并不要求读者成为英语大 师,能用英语流利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或写作、或演说),而仅仅要 求学会已经写在书上或已经录在录音带上的内容。水平高的人已 经把需要学的内容都准备好了,你只要照着学,模仿着说,难道还 学不会吗?笔者经常用这样的话语鼓励那些缺乏自信心的人:“难 道你就笨到连别人已经写好的内容都学不会的地步了吗?”
  
  2.毅力差不是理由
  
    有的人把英语学习成绩的好坏归结为毅力的强弱。这种看法 是不全面的,甚至可以说是因果倒置的。因为毅力不足天生的,而 是在不断克服困难的过程中锻炼出来的。所以每当有人认为自己 毅力不强,对学习英语缺乏信心时,我总是鼓励他们把“毅力不强 学不会英语”的看法换成“毅力不强就学英语”,即把学英语作为培 并和磨练毅力的一个好机会,做到英语水平和毅力双丰收。对此作 者有深切的体会,在刚起步听写英语录音带时,一分钟的录音带要 花一个小时左右才能听懂,困难很多,进步不大,不时冒出打退堂 鼓的念头。为了及时提醒自己,专门制作一个写有“坚持就是胜 利”字样的牌子,作为座右铭,放在桌子上。每当感到花的功夫不 小,英语水平提高不大,想放弃不学的时候,只要一看到它,就会重 新鼓起学习的热情和信心。用逆向法学习英语时间久了的人都有 这样的体会:学习时间长了,对于所用的纸、笔、收录机、词典等等 “有很深的感情。只要一看到这些东西就想学,手指头一接触收 录机的键,精神就会振作起来。在这种情况下,学习已经成为自己 的一种乐趣和追求,欲罢不能,哪里还需要毅力去支撑呢?
  
    毅力不足的最明显例子就是学习中的冷热病。需要用英语(与 外国人进行技术交流、职称评定中的英语考试等)的情况碰多了, 你或许会想,要是自己的英语水平比较高,能“听”、“说”英语该有 多好。由此也可能激发起学习英语的很高热情,一时间下的气力很 大,每天学上好几个小时。学上一段时间,碰到一些困难,或者与国 外的技术交流活动也可能已经告一段落,客观上对英语“听”、“说” 的要求不像早先那么急了,或者技术职称已经获得,学习的劲头可 能也随之下降了。只有等到下一次再与国外进行技术交流或又受 到别的外界刺激时,才又萌发出加紧学习英语的念头,再一次重复 这个过程。这就是我们经常可以见到的“用时很着急,过后又放 松”的学习英语的怪圈。在对外日益开放的今天,我们要有“平时要 为用时着想,宁肯学了用不上(从广义上讲,不可能用不上),也不 应该用时后悔平时没有学”的指导思想。只要抓紧时间学习,持之 以恒,什么时候开始学习都是来得及的。即使人到中年,也可以学 会英语口语。
  
    于任何事情,没有明确的目标和一定的压力,都不可能干好, 学习英语也不例外。有了明确的目标,才有明确的前进方向,才能 感到自己的不足,防止骄做自满和停步不前。随着与明确的目标之 间差距的日益缩小,会感到自己的进步,从而鼓起更大的学习热 情。
  
    目标分为两类。一类是英语水平方面,例如要在一年之内,达 到能听懂慢速英语新闻广播的程度;另一类是以某一个人为自己 努力追赶的目标,时时以他为榜样。由于后一类目标很具体,可操 作性很强,对于自己的激励作用很大。
  
    目标订出来以后,就要自己强迫自己执行,自己对自己施加压 力。整个自学任务是通过一天天的努力去完成的,没有碰到不可克 服的困难,一定要完成每天的学习任务。因故没有学,作为对于自 己的“警告”,事后要加倍补上。不少自学者的实践表明,只要有一 夭因为有一点“特殊情况”而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没有完成自己规 定的学习任务,就会在思想上打开一个缺口,成为以后效法的“榜 样。”,最后导致半途而废。
  
    俗话说:“有志者立长志,无志者常立志”。我们应该做一个“立 长志”的有志者,而不要做一个“常立志”的无志者。
  
    作为以上讨论的一个补充,下面介绍一个发人深醒的实例)笔 者曾经碰到过一位屡攻英语不下的科技干部,每当说起为什么自 己英语学习成绩不理想时,总是以“毅力差”和“智商低”作为理由, 而且久而久之,他也真这么认为了,并不只是在嘴上说说而已。可 是他在打扑克上所表现出来的毅力和智商是超人的。到了节假日, 可以通宵达旦地打牌。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只要一坐到桌旁, 也不知道从哪里来的劲头,几个小时,十几个小时,不知不觉地就 过去了,一点倦意都没有/这是何等强的毅力呀!一般人能做到 吗?!可是为什么学习的毅力就很差呢?难道毅力也是分类的吗? 他在打牌上表现出来的智力也是超群的,再新的扑克牌,玩一把以 后就能知道大小鬼在谁手里,实在令人不解。原来是他在牌上做记 号的结果。新牌第一次启用时,他认不得。在第一把出牌的过程中, 趁别人不注意之际,他把这两张的背面稍稍弄脏一点点,第二次再 发牌时他就知道大小鬼在谁手里了。由此可见,他在打牌上是多么 地动脑筋呀!所以一个人只要对所从事的事情有浓厚的兴趣,就会 毅力大增,乐此不疲,就会激发出极大的聪明才智。不但可以做出 一般的成绩,而且有可能超过一般人的水平。不过最好把自己的聪 明才智用在学习和工作上,而不要用在消磨时日的打牌或打麻将 上。
  
  
  
  2.2b 一定要学会英语[2]
  3.只怪努力不够,方法不当
  
    有的人很想学英语,但往往过分强调困难,埋怨主客观条件不 好,而不是从自己主观努力上找原因。各人所处的主客观条件是不 同的,难道你就那么倒霉,各种不利于学习英语的主客观条件都被 你赶上了?别人就那么走运,各种有利于学习英语的主客观条件都 被他们赶上了?不可能的。
  
    只要认识正确,采取积极进取的态度,主观努力,不但有利条 件可以充分发挥,不利条件也可以转化为有利条件。笔者辅导过一 位在基层单位工作的大学毕业生。在校时她的英语水平很一般,基 层单位学习英语的客观条件也不如毕业后考上研究生的那些同班 同学。但是在认识到英语的重要性以后,从主观努力入手,抓紧时 间苦学苦钻,英语水平提高很快。一年后笔者请她来与在读研究生 交流学习英语的体会,在座的研究生们都感到她的英语水平比一 年前在校时提高多了。
  
    信息化和网络化的社会与现代化的传播媒介和视听设备把地 地道道的英语带到了每一个角落,为学习英语创造了前所未有的 有利环境。从一定意义上讲,“国内就是国外”,“外籍教员”无天在 你身旁,就看你利用不利用。
  
  所以应该树立起“不怪天,不怪地,只怪学习方法不当,努力不 够”的思想。
  
  4.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无论是对于在校学生和在职人员来说,如果想学习英语,就要 抓紧时间,争分夺秒地学,因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在抓紧时间的问题上有一个正确对待“昨天”、“今天”和“明 天”的问题。
  
    有的人在萌发出学英语的念头以后,总是后悔自己“昨天”为 什么没有抓紧时间学,从而感慨万分,说什么如果“昨天”要是学 了的话,“今天”的英语水平就很高了,可以很顺利地阅读和“听”、 “说”英语了。但是“今天”怎么办呢?往往认为“今天”的事情大多 了(或功课大多,或本职工作大忙,或家务负担大重等等),抽不出 时间来学,因而也就没有从“今天”学起的决心和紧迫感,盼望“明 天”出现了学习英语的大好时机以后再学。应该承认,不论是在职 自学者还是在校的学生,当前的工作和学习任务一般都不轻松,家 务劳动也不少。但“明天”是不是一定就会比“今天”轻松些呢?不 一定。说不定“明天”比“今天”还要忙。“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一晃就是一年。正如你“今天”后悔为什么“昨天”没有抓紧时间学一 样,“明天”你也会后悔的。与其不断地后悔,不如“千里之行,始于 足下”,立即动手,“今天”就学(这里所说的“今天”不是泛指目前 的一段时间,而是指你萌发出要学习英语的那一天),不要等到有 了什么“黄道吉日”的“明天”再说。一年365天,一天24小时,对 谁都是平等的,对于善于利用时间的人来说,工作再忙、家务劳动 再多,总还是有空隙的。抓住这些空隙,见缝插针学英语,不后悔 “昨天”,不虚度“今天”,不坐等“明天”,是我们在对待时间问 题上应有的态度。
  
    制定并实现学习计划是有效利用时间的一个重要方面,有了 学习英语的紧迫感并开始学习以后,需要制定长期、中期和短期目 标和实施计划。长期目标和实施计划可以订得粗一些,中期与短期 目标和实施计划要订得比较具体。尤其是短期的目标和实施计划, 必须是切实可行的,不能订得太笼统。长期目标是准备用三五年的 时间达到能听能说的水平,中期计划则是一年内达到基本上能听 懂慢速英语广播,短期目标和实施计划则是每天(或某几天节假日 内)学多少个小时、听写多少页等等。
  
    在确定长期、中期目标和实施计划时,要审时度势,宁肯把目 标订得低一些,切忌好高骛远,把期望值订得太高,以免到头来不 能实现而挫伤学习积极性和信心。但是在制定具体实施计划(例如 每天学多长时间、听写多少页等等)时,则应尽可能提出高要求,并 强迫自己实施。没有经验的情况下所订的计划可能不一定符合实 际情况,注意在实施过程中及时反馈和修正,把订得高了的目标降 下来,低了目标提上来。一般人容易犯的毛病是把长期和中期计划 订得很高,而短期目标和实施计划却订很不具体。很显然)这样的 目标和计划是很难实现的。
  
    有了目标和实施计划,学习就有方向,就能调动起积极性,忙 的时候不会顾此失彼,闲的时候不会无所事事。
  
  5.不断自我激励
  
    我们每个人生活在具体的环境中,而不是生活在空想的“乌托 邦”里。当你下决心学习英语时,不一定有人能及时地鼓励你,说不 定还不时地能听到各种会挫伤你学习积极性的风言风语。这样就 产生了一个如何不断自我激励,增强信心和毅力,使学习过程成为 越学劲头越大的良性循环的问题。从经验看,时时与以下各种参考 点对照,是不断进行“自我激励”,自我增强信心和毅力的好办法:
  
  (1)以自己的学习记录为参考点。每一个阶段的学习记录(练 习本、生字本等等)是自己在自学的道路上艰苦跋涉的足迹,应该 很好地保存,有空时可以拿出来看看。这样做不但可以“温故知 新”,而且是一个很好的衡量英语水平有无提高的参考点。随着英 语水平的提高,一些原来不懂的懂了,不认得的生词认得了,就可 以及时看到自己的进步,自己激励自己,从而鼓起更高的学习热 情,使整个学习过程成为一个越学劲头越大的良性循环。
  
  (2)以某一篇比较难的录音带为参考点,定期听,看看能听懂 多少。随着时间的推移,水平的提高,听懂的内容会越来越多。也 可以长期阅读某一本英语书,每阅读一遍,在不懂的地方作上记 号,下一次再阅读的时候看看上一次不会的这一次会了多少。长期 坚持这样做,可以随时看到自己的进步。
  
  (3)以各种应用英语的场合为参考点。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定 会碰到各种各样应用英语的场合,例如中外技术交流等。所有这些 都是很好的衡量自己英语水平有无提高的参考点。曾有一位复习 了基础英语几个月的大学毕业生在听了一次外国人的技术讲座以 后兴奋地告诉我:“不知为什么,这次听懂了不少。”我告诉他:“由 于你踏踏实实学了两、三个月,把原来晃晃悠悠的英语知识加固了 一下,因而听懂了不少。”从此他的学习劲头就更大了。
  
  (4)以周围不自学的人为参考点。自学英语的时候,一般人总 是嫌进步慢,但是如果与周围由于种种原因而不学的人相比,你就 会看到自己的进步。
  
  
  
  2.3 他们怎样学会英语
  为了使读者提高一定要学会英语的信心)下面再介绍一些通 过艰苦努力,在英语学习上取得成功的集体和个人。这些都是笔者 亲身经历的真人真事,对于读者可能会有些启发。
  
  1.百分之百的CET通过率
  
    由于种种原因,1990年作者所在学校的CET4通过率只有 50%左右。不少同学视CET.4考试为畏途,认为“学英语付出的努 力最大、最大、最大,而收获却最小、最小、最小”,认为通过CET.4 的人的英语水平就很高了。有的人消极地把这种落后局面归结为 主客观条件不好,诸如:没有外籍教师;学生主要来自农村,英语基 础差,中学的英语没有学好,大学阶段不可能返回去补中学的课, 通不过没有办法;师资力量薄弱等等。
  
    随着对于英语重要性认识的提高,学校下决心尽快改变这种 落后局面。教、学、管三个方面齐努力,尤其是充分调动教员与学生 的积极性,很快就获得了突破。1991年通过率上升到80%, 1992 年再上升到90%, 1993年则达到100%。在通过率提高的同时, 同学们学习英语的心态也发生了变化,由厌倦学英语到喜欢学英 语,认为“只要肯下功夫,英语是各问功课中最好学的\通过 GET4是学习的基本要求,要想提高英语水平,还必须继续学习。 由于不少本科生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CET6,从本校应届生 中招收硕士生时,曾以通过,CET6为必要条件,极大地提高了入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年左右下来,听力和阅读水平都有明显的提 高,成了学习班中的佼佼者.
  
  2.自学成才的英语副教授
  
    每一个在英语学习上取得成功的人都是一步一步学会的,都 有一个刻苦努力的过程。如何刻苦,如何努力,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有的人看别人,只看他们当前英语水平高这个结果,而不问这个结 果是如何通过艰苦努力才达到的,因而往往会把他们的成就归结 为某种“天赋”。例如作者所在学校有一位越南语教员,为了适应新 的形势,70年代未40多岁时开始自学英语,边学边走上讲台教英 语,很快就成了出色的英语副教授,听和说的能力极佳。一些只看 到他顺利地成为英语副教授而不知道他付出了多少汗水的人就认 为“他有语言天赋,一学就学会了”。事实完全不是这样。他不是 “一学就学会的”,而是付出了一般人没有付出过的辛苦才学会的。 他把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都用来学英语。例如为了提高“听”、 “说”能力,把书房里录音机输出并接到家里的所有房间,不论走到 哪里,干什么,都能听到英语录音,都能模仿着“说”。就是通过这样 非凡的努力,他的“听”、“说”能力才得以提高,才成为出色的英语 副教授。
  
  3.从不及格到全校第一
  
    作者所在学校有一位从河北省来的大学生。一年级时,由于 “上了大学,松一口气”,加之对英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上英语课 时精神不集中,英语成绩不好。因为成绩不大好,教员就要经常提 问他。为了避开教员的目光,常常坐在最后一排,课后也不复习,结 果期末考试不及格。但是他并不着急,认为“不及格”是必然的。因 为他听别人说过,“北方人适合学俄梧,不适合学英语”;自己来自 普通中学,英语基础没有打好;自己父母是农民,从小没有英语环 境等等。总之,一句话,只从客观因素上找学不好的原因。后来他 认识到英语非常重要,是90年代知识分子必备的一门知识。从此 他一反过去的作法,上课时精神高度集中,主动坐在第一排,课后 抓紧复习。一年下来,他在全国CET4级通考中成绩优秀,获全校 第一名。他的照片醒目地张贴在教学大楼的走廊墙壁上,成为全校 同学学习的榜样。每当请他讲体会时,他总是说“功夫不负有心 人”,鼓励别人下功夫。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他当初的一些消极 想法得不到克服,主观能动性调动不起来,很可能就此放弃英语学 习,根本谈不上在客观条件没有改变(他还是北方人、还是来自普 通中学、来自农民家庭、教学条件和教学法没有变等)的情况下取 得如此好的成绩。由此可见,对于每一个具体的人来说,如果英语 没有学好,应该积极地从主观上找原因。
  
    一与这位同学的情况相类似的是一位来自吉林的同学。“中学阶 段的英语是混过来的,从来没有认真学过”(本人语),但依仗着数 理成绩尚好通过了大学入学考试,入学后英语摸底测验只得30 来分,很多基本的英语知识都不会。要想在学好大学英语的同时把 中学的英语知识补上,难度比较大,他缺乏信心,产生了退学的念 头。所幸他的班主任是一位对于英语重要性有充分认识的本科毕 业生,,他耐心地做这位同学的思想工作,帮助他树立起信心,同时 帮助他补习中学英语。就这样,通过一年多的努力,顺利地在规定 的时间里通过了CET4考试。从此,他对英语学习产生了兴趣,抓 紧时间自学,力争通过CET-6考试。
  
  4. 62岁老人的听力提高比年轻大学生快
  
    一位50年代留苏人员,60多岁了,过去从来没有正规地学习 过英语,只是工作之余断断续续地学习过一些,也能阅读与自己专 业有关的书面资料,但是语音知识比较差,听力不行。 1995年他与 其他近年来毕业的大学本科生和硕士生一起,用逆向法学习英语 时,不因为自己年高而放松要求,而是脚踏实地,严格按照逆向法 的要求听写录音带,一个词一个词、一句话一句话地抠。并且把这 个学习态度应用到阅读和文章翻译上,对于文章中的每一句话,一 个词,都力求搞懂,而不是想当然或靠专业知识的支撑进行猜测。
  
  5.其他例子
  
  (1)一位20多岁的大学毕业生在工作中深感英语的重要,想 进一步学习,但是缺乏信心。后来他把自己的情况与作者的情况进 行了对比,对笔者说:“你45岁时下决心进一步学习英语,用了一 年多一点的时间达到了目的。就假定我的智力水平不如你高,比你 笨,难道就笨到用20多年也学不会的程度吗?显然是不会的。所 以只要我现在下决心学, 20年以后,不也就达到你现在的水平了 吗?这样一想,信心就来了”。从此他脚踏实地用逆向法苦学苦钻, 对照录音带,逐词逐句校正发音,一年后不但阅读能力得到了提 高,“听”和“说”的能力也提高了。只要学校里举行英语演说活动, 他必登台,而且可以发表即席讲话。
  
  (2)河南省一位学电子工程的大学生,通过了CET。4以后,采 用逆向法逐词逐句地抠了一年左右的慢速英语广播,在1992年 举行的全省非英语专业学生演说竞赛中名列前茅,评委中的外籍 教师以为他受过专门的口语训练,随后又在河南省英语工作者演 说大奖赛中获奖(注意:他当时还是学生,并不是英语工作者)。其 实他所在的学校从来没有外籍教师,平时也没有机会与外国人对 话,他完全是对照着录音带,逐词逐句地模仿播音员的语调,一遍 一遍地“说”,口语能力才得以提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