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口麻将机上牌故障修理:加强畜禽排泄物综合治理,构筑现代畜牧业生态循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4:19:01
――宁海县治理畜禽排泄物推进生态循环养殖的实践
宁海县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
二〇一〇年一月二十日
宁海县地处浙东沿海,濒临象山港和三门湾,面积1843平方公里,人口60万,下辖14个镇乡、4个街道。近年来,我县立足自身发展实际和现有基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确立“生态立县”的战略思想,积极推进生态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并把加强畜禽排泄物综合治理、发展生态循环畜牧业作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重要切入点,积极探索并成功开辟了以农业循环链为主体的畜禽养殖废弃物“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综合利用新道路,初步形成了以资源高效循环利用为特点的生态循环宁海模式,有力地推动了高效生态循环畜牧业的发展。创建了宁波市首个生态示范区,相继获得国家卫生县城、省级生态县和循环经济发展先进县称号。至今,我县完成规模场治理265个,建成沼气池337座,三沼利用户2150户,年增经济效益432万元。建成有机肥加工厂8家,建立了有机肥应用示范基地8个,推广有机肥1.5万吨,应用面积13.5万亩。
一、三大背景催生生态循环畜牧业思路
我县建设生态循环畜牧业实践的关键是初步形成了以沼气建设为核心内容的畜牧业循环链,将废物废料“吃干榨尽”,既使畜禽养殖排泄物得到有效治理和综合利用,又使种植业得到了充足有机肥供给,实现了畜牧业持续发展与环境和谐共存。
一是畜禽排泄物治理严峻态势的迫切要求。近年来,我县的畜牧业发展迅速,2009年生猪出栏达到14.7万头,畜牧业总产值达7.16亿元,与2004年相比分别增长40%和88.4%。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随着规模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与之带来的是畜禽粪尿过度集中和冲洗污水大量增加,给环境造成极大压力并成为制约畜禽业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矛盾。针对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污染问题,2002年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按照省农业厅的统一部署,在科学划定禁养区,搬迁了跃龙街道、杨梅岭水库上游91 户19900平方米的养殖户(场)和青珠农场甬青牧业的万头养猪场及城区部分养猪场的基础上,突出重点,将畜禽排泄物治理纳入生态县建设的重要内容,按照省政府“811”环境整治项目的要求,启动了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的排泄物治理工程,到目前累计完成了265个规模养殖场的治理任务,从而拉开了生态循环畜牧业发展的序幕。
二是现代农业特别是种植业发展对有机肥的迫切需求。近年来,我县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全县土地流转面积达到42.2万亩,70%以上的耕地实现了流转。土地流转既为适度规模经营提供了可能,也是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重要前提。目前,全县20亩以上规模经营面积达到32.2万亩,其中浙江东海岸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区已形成1000亩以上农场10个、500亩以上农场13个、100亩以上经营大户39个,形成了优质稻米、大棚西瓜、订单蔬菜、绿色柑橘、畜禽养殖和水产养殖等6大主导特色产业和示范基地。目前,已认证无公害农产品基地46个,拥有无公害农产品35个、绿色食品14个、有机食品10个,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产品种植面积达35万亩,占总种植面积的一半以上。农业主导产业和农产品优势明显, “泉丰”西瓜、“振宁”土鸡、 “甬丰”大米分别被评为省 “十大名瓜”、“十大名鸡”、 “十大名米”。有机肥的推广能为我县优质、安全、无公害的绿色农产品的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2008年,我县优质农产品的种植面积达到40万亩,对有机肥的需求量约为 8万吨,生态循环型畜牧业发展前景广阔。
三是生态示范区创建的现实需要。为了实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创建宁波市首个生态示范区、国家卫生县城、省级生态县和循环经济发展先进县,要求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统筹兼顾、同步提高。早在“十五”期间,我县就确立了“生态立县”的发展战略,提出了的生态型经济强县的战略目标。在“十一五”规划中,进一步提出了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区、最佳生态人居区、和谐发展先行区的总体战略,并制定实施了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大力推进循环经济 “2133”工程(打造宁海湾循环经济示范区和浙江东海岸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区两大园区,推进10大循环经济重点项目建设,创建30家清洁生产示范企业,培育3类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我县区域性混合型循环经济模式被学术界定为全国县域循环经济五大模式之一。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县生态循环畜牧业经济得以快速形成和发展,并成为我县农业经济的最大特色和核心,为进一步推进现代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三大模式构建起畜牧生态产业集群
探索和实践生态循环利用模式,推广畜禽排泄物等资源生态化综合利用。在探索畜禽排泄物综合治理和生态循环养殖的实践中,结合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全县逐步形成了三种生态养殖循环模式。
一是“农业废弃物——奶牛饲料——粪便加工有机肥——农作物”生态循环利用模式。利丰牧业是一家大型高产奶牛养殖企业,现饲养奶牛730头。公司充分利用其在浙江东海岸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区拥有大面积农作物的区位优势,将其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青草、稻杆、麦杆、豆杆、瓜藤、果藤及蔬菜的碎菜叶等作为奶牛的优良青绿饲料及粗饲料,并同时将奶牛产生的排泄物先进行干湿分离,然后将粪便(固体)加工成有机肥销售;尿液污水则进入沼气池发酵,沼气为场内提供燃气、照明使用,沼液为公司的牧草基地提供有机肥。通过奶牛饲养,每年消纳园区内的农作物秸秆如菜叶、玉米秆等10000余吨,基本上能将东海岸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内70—80%的西兰花等蔬菜废弃物、秸杆转化为鲜奶和有机肥料及沼气能源,实现了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和农业废弃物的多层次利用,达到了生态与经济效益的同步提高,为非草原地区大规模饲养奶牛等大型草畜提供了借鉴。另外公司在收割牧草、运送肥料和收购农业废弃物等过程中为附近农民朋友提供就业和增收机会,他们每人每天可获得30-50元不等的劳务薪金,农业废弃物每亩100-300元,此项就为农民朋友直接增收200余万元。公司建成的有机肥粗加工厂大约每天消化利用含水份80%的牛粪20吨,年产有机肥5000余吨,价值约60余万元,为发展种植绿色农作物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公司建造的沼气化处理系统在消除畜牧养殖污染、降低疫病风险的同时,也给公司带来不错的经济效益,2008年仅节能节肥支出就达20余万元。
二是“猪—沼(肥)—瓜果菜”生态循环利用模式。农垦宁海县青珠农场是浙江东海岸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的核心区,拥有海联牧业有限公司、绿港水产牧业有限公司、绿丰生态有机肥有限公司等多家大型畜牧龙头企业及金龙浦等多家大型农业专业合作社,生猪年存栏量16000头,年出栏30000头,畜牧资源极为丰富。核心区以农牧结合为主要形式,通过畜禽粪便有机肥加工、污水沼气发酵,达到“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形成了“猪-沼-作物”、“猪-沼-果(茶)”等以沼气为纽带的能源生态农业模式。其中海联牧业有限公司,通过对猪粪尿采取粪、尿干湿分离方法进行处理,将粪便加工成有机肥半成品,出售给绿丰有机复混肥加工厂加工成复合有机肥。尿液经沼气池处理后,沼气用于生产、生活。每天排出的16吨沼液三分之一排放到就近的80亩鱼塘进行立体养殖并将种养的水葫芦作为母猪的青饲料;三分之一通过专门管道输送到金龙浦农业合作社1125亩示范基地,采用以色列精滴灌技术和设备进行灌溉;三分之一通过沼液车运送到青珠农场5000亩农业用地和绿色城堡1800亩的蔬菜基地,绿色城堡通过600立方储存池实施肥水灌溉。海联牧业的做法不仅为我县畜牧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做出了样板,而且有效解决了因发展畜牧业而造成的周边环境污染,更为我县的出口订单蔬菜、西瓜、柑桔等农业基地的有机栽培提供了优质的肥料。再如绿丰有机复混肥加工厂,是一家以畜粪为主要原料的有机肥加工农业龙头企业,重点负责收集东海岸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内牧场和全县大型牧场的畜禽粪便,根据不同作物生长的需要,加工成各种农作物的专用复合有机肥,主要提供园区的无公害农产品基地使用。2008年公司生产的15000余吨有机复合肥,重点推广面积13.5万亩,生产出了“甬丰”优质米、西兰花等创汇蔬菜、“泉丰”名优西瓜、有机柑桔等农产品,“冰棋棱”西瓜每只卖到100元,比当时普通西瓜高出5—10倍,体现了农牧结合的丰硕成果。
三是“种草养畜”、“三园”等辅助型养殖模式。我县生态畜牧业发展的辅助型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种草养畜型。如种草养鹅、种草养兔、种草养羊、种草养牛等,能有效实现种草与养畜的有机结合,改善养殖生态化环境;二是“三园”养殖型。畜禽将茶园、竹园、果园里的虫子、杂草作为主要食物,同时将粪便排泄给“三园”作为有机肥料,使农牧紧密结合,互为利用;三是龙头企业主导下的无公害畜禽生产基地型。龙头企业通过统一管理、统一技术、统一标准、统一服务和产品统一回收,有效地促进了优质畜禽产品的规模化生产。在充分利用我县草山、草坡、果园、茶园和竹园等资源进行畜禽生态放养的同时,大力推广应用固液分离、雨污分离设计、干清粪、沼气发酵、沼气能源综合利用、沼液沼渣资源化循环利用、种草养畜、土鸡生态养殖、发酵床粪便无害化处理等现代生态畜牧业养殖技术。并引导规模场户采用自繁自养、全进全出、生料湿喂、自动食槽、自动饮水、限位笼养、高床产仔、网上育仔、湿帘降温等先进的畜牧生产设备和生产方式,逐步提高畜禽养殖质量。选择纯天然绿色生态养殖基地,采用生态饲养模式,通过环境监测、疫病检验、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加强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改善和提高畜产品质量。
三大举措推进畜牧业生态化发展的长效机制
一是政策落实到位,保障了畜牧生态产业发展。长期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将畜牧业发展和环境保护放到推进生态县建设的重要位置,成立了县畜禽治污工作领导小组,并将畜禽污染综合治理工作作为对有关部门和镇乡年终目标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围绕生态畜牧业发展,科学划定禁养区,完成了265个规模养殖场的治理任务,目前,全县常年存栏数在50头猪以上的规模养殖场(户)养殖粪便处理率达到100%,资源化率达90%以上。并对新扩改修建的养殖场严格实行“三同时”制度,加强统筹规划和源头控制。政策落实到位,尤其是在项目和资金安排上予以倾斜。如农村沼气国债项目县级以上补助每立方米沼气池150元,每户价值300元的沼气灶具及配套的脱硫器与管件;乡镇补助每立方米沼气池75元。本项目市、县、镇乡累计投入471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829万元的56.8 %。目前,市县二级补贴推广复合有机肥每吨 320元,初级有机肥每吨 160元; 2008年全县推广有机肥1.5万吨,有机肥补贴105 万元。近几年申报市畜牧养殖小区项目14个, 争取补助资金460万元;申报省“811”项目66家, 争取补助资金197.5万元;申报农业部大型沼气发电项目3家, 争取补助资金510万元;
二是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区的建立奠定了畜牧生态产业发展基础。按照“蓝色东部”的功能定位,对位于长街、力洋、胡陈、茶院的区域进行全面系统的规划,2006年制订了《宁海县浙江东海岸10万亩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建设规划》、《宁海县浙江东海岸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核心区建设规划》。充分运用东海岸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区的中心带动效应,精心打造了订单蔬菜、优质米、畜牧、柑桔、大棚西瓜和海水养殖等六大产业基地9.7万余亩,示范区以畜禽养殖作为发动机,内循环配套养殖基地0.3万亩以及5万头生猪、600万羽土鸡和730头奶牛的畜禽养殖基地,服务于园区内9.7万亩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到目前,以沼气综合利用为主体,实现畜牧清洁生产;以有机肥沼液综合利用为主体,实现种植节肥增效已初见成效。示范区内通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等认证的农产品有25个。同时,园区在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基础上初步建成了一个企业加基地、种植加养殖、农业加工业的现代农业生产循环网络。
三是以沼气建设为切入点的生态循环综合利用促进了畜牧生态产业发展。从2003年开始,我县按照“养殖集中化、粪便资源化、污染减量化、治理生态化”的思路,对规模养殖场和养殖专业户推行沼气生态化综合利用,并利用2006年被列为宁波市第一个国家级农村沼气池国债项目县的有利时机,以畜禽养殖户沼气池建设为重点,采用“联户共建”形式,累计建设沼气池337座、合计池容积21500立方米,厌氧池容积达到16735立方米,三沼利用户达到2150户。目前,全县已建沼气池的养猪户存栏生猪61017头,占全县养猪存栏的70.1%。农村沼气池国债项目建设不但解决了畜牧生产污染问题,更是每年直接为我县提高经济效益432万元。同时,我们投资800万元建成了16000平方米的粪便有机肥半成品加工车间,建成了海联、利丰、绿港、振宁等年加工5千吨级的有机肥初加工厂7座,建立了国盛农场、绿色城堡、金龙浦等有机肥应用示范基地8个,去年推广有机肥15000多吨,应用面积13.5万亩。
尽管我县在治理畜禽排泄物和实践生态循环畜牧业发展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诸多困难和不足,我们将以这次会议为契机,进一步加强畜禽排泄物综合治理,完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中生态化畜牧业建设的机制和体制,进一步探索种植业和畜牧业有机结合、循环发展、互惠互利的各类新型模式,坚定不移将发展农牧结合生态畜牧业作为推进畜牧业科学发展和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更好地为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服务。
宁海县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
二〇一〇年一月二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