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单轨运输机图片:中国道教名山 齐云山专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7:17:33
 
      中国道教名山 齐云山专辑             齐云山,是中国四大道教名山,古称白岳。位于徽州休宁县城西十五公里处。海拔585 米,方圆一百平方公里。境内有三十六奇峰,七十二怪崖,间以幽洞、曲涧、碧池、青泉,汇成胜境。齐云山与江西龙虎山、湖北武当山、四川鹤鸣山并称中国四大道教圣地.历史上有“黄山白岳甲江南”之称。       古称白岳,与黄山南北相望,风景绮丽,素有“黄山白岳甲江南”之誉,因最高峰廊崖“一石插天,与云并齐”而得名,乾隆帝称之为“天下无双胜景,江南第一名山”。它由齐云、白岳、歧山、万寿等9座山峰组成。齐云山又是道家的“桃源洞天”,为著名道教名山之一。风景区面积110平方公里,以山奇、水秀、石怪、洞幽著称。共分月华街、云岩湖、楼上楼三个景区。有奇峰36座,怪岩44处,幽洞18个,飞泉洞27条,池潭14方,亭台16 座,碑铭石刻537处,石坊3个,石桥5座,庵堂祠庙33处,真是丹岩耸翠,群峰如海,道院禅房为营,碑铭石刻星罗棋布。

  齐云山是中国道教四大名山之一,供奉真武大帝。齐云山与武当山均供奉真武大帝,故有“江南小武当”之美称。唐代元和年间,道教传入齐云山,宋、元元两朝,基业初奠,明代嘉靖和万历间,江西龙虎山嗣天师正一派张真人祖师三代奉旨驻留齐云山,建醮祈祷、完善道规、修建道院,香火日盛,渐渐成为江南道教活动中心。以嘉靖皇帝敕建的“玄天太素宫”为主体的月华街一带是道士和香客向往圣地。   黄山白岳甲江南 齐云山虽以“一石插天,直入云端,与碧云齐”而得名,但最高峰海拔只有585米,山不甚高,却崖壁直削、谷地幽深、群峰竞秀,愈见其高耸巍峨,深不可测,蹊跷多姿的峰峦洞岩散发着神秘的气息。 36奇峰,峰峰入画;72怪岩,岩岩皆景。加之境内河、湖、泉、潭、瀑、构成了一幅山清水秀、乔乔巴名利的自然图峭拔明丽的自然图画。 加之全山为典型丹霞地貌,地质构成为层积砂岩,赤如朱砂,灿若红霞,崖洞石壁全是如景似霞的紫红和棕红,在在绿色波涛般树林的掩映下,整整座齐云山紫衣赭裳,显得生动而鲜明,灿烂而大气。山奇、岩怪、水秀、洞幽,徐霞客、唐寅、海瑞、戚继光等历代名人学士都在此留有佳句墨宝。

  齐云山齐云山独具特色的丹霞地貌使整座齐云山显得紫衣赭裳群山如海,丹崖耸翠的景观相互映衬,美不胜收。         齐云山自晋朝至今千余年来,历代文人墨客、显官巨贾纷至沓来,李白、朱熹、朱升、唐寅、海瑞、戚继光、徐霞客、郁达夫等人慕名登山,以一睹齐云神山秀水为人生一大快事,他们寄情于峰岩之上,或赋诗题词,或树碑为记,留下了极为丰富的珍贵文化遗产。除了道教的宫、殿、院、坛、阁等108处外,尚有摩崖石刻和碑刻537处,主要分布于真仙洞府、石桥岩和紫霄崖一带。其中,紫霄崖下明代江南大才子唐寅所书的《紫霄宫玄帝碑铭》,高二丈四,字迹工整,风格苍劲,气势雄伟,堪称古碑精品。    月华街景区,是山中道教集中的地方,新修复的天宫府建筑最为显眼,山中道场多数在此府举行,届时香客云集,佛钟道鼓齐鸣、热闹非凡。景区的精华地段──真仙洞府。这块有入仙洞、罗汉洞、老君洞、文昌洞、珠帘洞、玉虔宫等。洞均凿于数百丈高的悬崖底部。崖顶无论晴雨,总有泉珠散落,形成薄薄水帘,世人称“珍珠帘”,十分好看。这些洞仙均有神像,供奉香火,洞旁数百方古代碑碣、摩崖石刻依次排列,形成碑道长廊。洞前为碧莲池塘,池水清碧,隔池可见对面的香炉峰。峰顶有一凉亭,人入亭中,大有凌空欲飞之感。    楼上楼景区,楼上楼有上下两洞,当年有8个道士住在洞内避世修炼。区内有观音崖、飞天蜈公、万寿山、石佛塔、白云崖等景观。距楼上楼不远处有“仙人挂画”一景。它是一块平展的崖壁,高约2米,壁面色彩斑斓,溪水成瀑自壁两边流过,形成天然石画。    云崖湖景区,在山的东侧,湖体狭长,水光潋滟。河面弯曲错杂,泛舟湖上可一览青山绿水,情趣盎然。湖边唐宋摩崖碑刻林立,丈书“亘古奇观”堪称齐云一绝,灯笼峰为湖中奇景,几盏“灯笼”依崖悬列,令人叹为观止。     齐云山古称“白岳”,是一处以道教文化和丹霞地貌为特色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历史上有“黄山白岳甲江南”之称。与黄山、九华山并称为中国皖南三大名山。齐云山景区面积110公里,自然保护区面积150公里,1994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素有“黄山白岳相对峙,绿水丹崖甲江南”之称。清乾隆皇帝赞誉为“天下无双胜境,江南第一名山”。    齐云山风光奇丽动人,有各种奇峰、怪岩幽洞,以及诸多湖潭泉瀑。其中形似山峰的香炉峰、巧夺天工的石桥岩、幽幻莫测的仙洞、清秀静逸的云岩湖、抛金洒玉的珠帘泉最令人神怡心醉。齐云山为中国道教四大名山之一,旧有“江南小武当”之美称。 五老峰   唐乾元年间( 758—760 ),道士龚栖霞云游至此,隐居山中天门岩。南宋宝庆年间( 1225—1227 ),道士余道元入山修炼,并于齐云岩创建佑圣真武祠,此后云游道士纷纷而来,道教建筑规模日益;至明代达到鼎盛,据《齐云山志》记载时有宫、观、殿、院、馆、楼、阁、亭、台等大小道教建筑 108 处,仿湖北武当山建制,规模宏大,气势磅礴。后因年久失修及兵火不断,许多建筑相继被毁,现存宫观殿宇及亭台楼阁十余处,均为近年重修,为道教名山之一,属安徽道教主要活动场所及著名风景游览区。    齐云山的耐看,还与一位英雄有关,这英雄就是方腊。宋徽宗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秋天,方腊发动起义,杀富济贫。义军声势浩大,不到半年时间,就攻占了歙县等六州五十二县,威震东南。宋徽宗曾下令童贯率军十五万镇压,没有取胜。朝廷又三次下诏“招抚”,均遭方腊严词拒绝。方腊义军在齐云山的独耸峰上屯兵,抗击宋王朝官兵的围剿。在齐云山上,方腊义军凭借险要的崖涧和天生的云雾,把守要隘,居高临下,用刀剑和滚石把宋朝官兵打得落花流水。齐云山上,粮草丰盈,池塘满溢,方腊依岩洞建寨,本来可以固守,但义军中出了叛徒,一夜之中,决了池水,烧了粮库,义军陷于绝境。方腊设计退了官兵,下了齐云山后,在浙江帮源洞被捕。公元1121年秋,方腊在汴京遇害。 

    齐云山从唐代就有道教活动。据齐云山已故道长、中国道教协会理事占岩福在道会中的介绍:唐初,青城山有余氏六三娘从武当山修道,来白岳传天师道。养有文生、耀生、志生和立生四子,皆人道,是为齐云山最早的“四大房”。《齐云山志》则记载:唐乾元年问(公元785—759)有道人龚栖霞隐居在东天门岩洞修炼,道教渐成风气。

    至南宋宝庆二年(公元1226)“天谷子”道人余道元与黟县商人陈一帷,在齐云山二天门外风景绝佳处建真武观,并于次年邀翰林程泌(时丁忧在休宁汊口家里)在道观后玉屏崖上大书“云岩”两字。咸淳二年(公元1266),朝廷敕建紫霄宫道观并立玄帝像,另有御制碑石嵌于一天门真仙洞府额。公元1550年冬,明代画家唐寅曾作《紫霄宫玄帝碑铭》叙述此事,碑今尚存玉屏前。公元1666年冬,地理学家徐霞客游历白岳,在日记中记有“像成于宋”,足可佐证。后山上又兴建蜜多院等道观。以上可视为齐云山道教建置奠基的标志,余道元等则是开山祖师。

    进入明代,齐云山的道教活动迅速升温。这与嘉靖皇帝大半辈子沉湎于“醮事”,虔信道教,因求嗣而不断求取灵验的道教场所是分不开的。朝中方士段朝用向其推荐婺州之齐云山,于是这位皇帝委派婺州天官汪应蛟往白岳设醮。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汪应蛟上书言事,帝求嗣已应,当汪与朝内方士极言齐云山,“帝闻之大喜”。敕命婺州建置白岳道观。汪等“堪舆白岳,索图武当,三年而殿成,齐云山由是大兴”。《徐霞客游记》中有“殿新成于三十七年(公元1558)”一说。嘉靖帝所题“齐云山”刻匾被悬于“太素宫”殿额,同时赐旨齐云山免缴歙州赋税。自此。婺源、休宁、黟县等诸多徽商或捐资或入道,在一天门到紫云关的风景最著处纷纷建观立像,蔚为大观。

    逮及清康熙、乾隆年间,又增建白岳岭之“洞天福地”,山上殿观院楼多达130余所,云门所掩,醮事经颂不休,钟鼓铮鈜,进山香客如云。有言:“九华看佛事,齐云观道场。”齐云山的道教活动愈加鼎盛,其名声一时之竟与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九华山相颉颃。道教“以大地名山仙人所居地为福地”①,齐云山被道教列入“七十二福地”之内。教内称齐云山为“福寿山”,山上道人则自诩:齐云山与鹤鸣山(四川)、武当山(湖北)、龙虎山(江西),是为中国道教四大名山。

    概括地说,齐云山从唐初起就有道教活动,至宋代而有道教建置和开山奠基之举,到明代中叶渐成规模,进入清代康熙、乾隆年间则极度兴盛,清末后乃归于沉寂。因年代久远,加上“十年动乱”中的破坏,寺观屡遭毁坏。然即便如此,其几经磨难,千年流变的历史风貌却仍然依稀可辨。

        从齐云镇过登封桥,沿白岳岭而上,有“九里十三亭”。在“渐入仙关”崖刻之上即是“望仙亭”。明休宁商山区商吴继佐“栖岩白岳,造‘玄圃',筑斗室曰‘望仙'”,“入道修身”。










    出亭即谓入仙关。行至二石鳖坞东南,有“桃源洞天”。康熙三十四年(公元1695),休宁五城盐商人道居此,大建宫观,称“洞天福地”③。道教中有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入此“洞天福地”,有“弥罗宫”、“玉极宫”,供奉“玉皇大帝”。道教称玉皇大帝为“昊天金阙天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极玉皇上帝”。道教故事称:玉皇为光严妙乐国王子,弃王位至普明香严山学道修真,以辅救万民、度化群生。《左传.僖二十六年》载:“弥缝其阙,而匡救其灾。”道者取其意而名此两宫,奉玉皇为天道最高神。 
 

    此两宫上有“斗姆宫”。据《道藏》载:斗姆原周御妃紫光夫人,生两子:天皇大帝,紫微大帝。后七子为七星,斗姆乃北斗众星之母,宋元以后崇奉渐盛。道教奉此女神,称“先天斗姆大圣元君”。立像三目或四面,八臂,左右各出四。

    斗姆宫以东是“三元宫”。三元为三才:在天为日、月、星三光,在地为水、火、土三要,在人为精、气、神三物;又指三官之三元斋:正月十五天官上元斋,七月十五地官中元斋,十月十五水官下元斋4。“三元宫”是天、地、水“三官大帝”的宫殿。“三元宫”上有“三清殿”,供奉“原始天尊(玉清)”、“灵宝天尊(上清)”和“道德天尊(太清)”。

    向南上傍崖乃“福地祠”,旁边有“雷祖殿”。祠是道人居所,殿内供“九天雷祖大帝”。诸宫前有一洞,洞内有石床等。“洞天福地”一带宫观林立,古木阴翳,有“桃花涧”下出“梦真桥”泻入横江。然而,“十年动乱”中,“洞天福地”遭到毁灭性破坏,诸宫观几乎被夷为平地。

    下坞有“静乐宫”。供“清净渊真顺德夫人”女道士孙不二。孙不二是王重阳之徒“七真子”之一,创全真道清净派,著《不二君法语》,至元元年(公元1269)封位。再向南行有“忠烈观”。供“梓潼真君”,此人是四川梓潼县张亚子,“仕晋战役,人为立庙”⑤。宋真宗咸平年(公元999)封为“英显武烈王”。后与管功名的文昌神合一,道教奉为主宰功名之神。“静乐宫”已废,“忠烈观”在1983年重新修复开光。“忠烈观”又有称曾是“忠烈庙”,是徽州“越国公”汪华的行宫,本庙在歙县,齐云山与休宁东山均有此庙,塑有徽州人奉为祖庙祠祀的汪华像,故采信而存此一说。

    继上,一天门傍有“王灵官殿”。供奉“玉枢火府天将”,或称“雷霆纠罚司”。传说宋徽宗时,王善从林元素弟子萨守坚传符法,死后玉皇封为“先天主将”,司天上人间纠察之职。明永乐帝曾在武当敕建“天将庙”,宣德改为“火德观”。道人凡建观,多设此以为护法神。徽州道人于“天门”傍首置殿,意即在此。此殿已被毁废,仅存石龛。

    过一天门,有真仙、八仙、雨君、雨帘和文昌五洞。“真仙洞”祀奉“玄天上帝”,即玉皇所封“玄武”。“玄武”系北方之神,原为龟蛇,住北方,称“玄”,道有鳞甲,曰“武”。《道经》称:“真武原为净乐国皇子。长而勇猛, 不继王位,赴太和山修炼,久而得道飞升。”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公元1012)尊为“镇天真武灵应佑圣真君”,简称“真武真君”。在齐云山玉屏崖“玉虚阙”壁上,有明人汪沭撰文石刻,上面写的就是这个故事。其像披发、黑衣、仗剑,脚踏龟蛇,持从五,皆执黑旗。此洞府中真武及五持从正位像两侧,有十八罗汉石雕像分列。“八仙洞”其实是祀奉“蜀中八仙”,即容成公、李耳(老子)、董仲舒、张道陵、庆群、李八百、范长生和乌朱先生八人。文革十年动乱中,此五洞神像俱被砸毁,八十年代初重塑,有将张果老、吕洞宾等八仙成像。成为山上一段公案。“雨君洞”供龙王,道教神话中有诸天龙王、四海龙王和五方龙王,遵原始天尊旨意,行兴云降雨之职,此洞因而又称“祈雨坛”。“雨帘洞”在“珠帘飞洒,奇为第一”的珍珠帘后,近人已在内另塑了观音像。“文昌洞”供“文昌帝君”,相家云吉星,俗称文曲星。旧时读书人因求功名而多来此投祈香火,故又称“祈香洞”。
    二天门侧右有“真真石室”,即“白岳山房”。供有全真道三个领袖:南无派创立者长真真人谭处瑞,随山派创立者长生真人刘处玄,龙门派创立者长春真人丘处机。      过二天门即到“月华街”。粉墙黛瓦、骑墙错落的徽式山房,比邻接踵,连片成街。数以百户正一派的道人方士聚集生活在这条“天上的街市”中。道教正一派可婚娶育嗣。八百年来,尤其是明末清初,“月华街”的道士渐众,终成道教正一派集群生活在山上的村落独特奇观。在烟火嘈杂处,驻足其间,但见居家门额或题观标道号,或直书道人姓名。流连于此,似可洞悉道教“求今生”的生活真谛。“月华街”诚可谓“中国道教处士集聚山居博物馆”。“月华街”是道教建置中有重大价值的一份遗产,一个灵动的道教遗存。“月华街”一带还有“榔梅庵”、“碧霄庵”。街东上有乾隆年间建的“玉清宫”,供“元始天尊”,今已毁废。        向南而上即到了“太素宫”,所供乃道教奉为祖神的李耳(老子)。唐高宗乾封六年(公元666)尊老子为“玄元皇帝”。“太素宫”原建于宋代,前殿曾四度毁于火灾。明嘉靖重建时,增造钟鼓两楼,两进三殿,金碧辉煌,气势恢宏。又在周边造设“雷坛”、“太液池”。武当山之玉虚、紫霄,齐云山一应有之。及康熙年间,齐云山又造“静乐宫”、“三清殿”,比武当山还多供了“上清”、“”太清两神。武当山造金顶,供玄帝铜神像,齐云山香炉峰上则造三千斤铁亭,描金饰龙,紫云关而南的道观中,还塑铸铁神像。以“太素宫”为中心的齐云山道教建置,仿承武当山,成为了东南道教活动中心。“太素宫”下有“东岳观”供“东岳大帝”。《云笈七签·五岳真形图序》云:“东岳泰山君,领群神五千九百人,主治生死,百鬼之至神也。”观中供“东岳大帝”像,地狱官、鬼,塑雕刑具,造像面目狰狞,充满阴森恐怖气氛。观左有明代所建“长生楼”,其侧厢乃清末增设,是为“诵经楼”,现已辟为旅馆。
    右侧有窟门似葫芦,洞顶额有“一线泉”流入洞中,洞如壶,奉神仙“壶公”,此洞名“小壶天”。“小壶天”因地而置,融情入景,出神入化,是齐云山上道教建置在布局构造上的一个杰作和设计精品。

    再向南而上便是“玉虚阙”,供“原始天尊”,今仅存几条石柱。阙下原有一百多尊石雕群像,排演叙述“原始天尊”得道修真的故事,造型生动,鑴雕逼真,是不可多得的徽州石雕群力作,惜已被破破坏,荡然无存。“玉虚阙”下有明代唐寅所撰《紫霄宫玄帝碑铭》,洋洋洒洒近千字,写下了齐云山道教开山奠基的史证,成为镇山之宝。

    紫云关外南而向西,明中叶曾造有观殿两处,并铸有铁神像,这些铁像,1958年被“大炼”成了钢铁。


    山西有“楼外楼”,是公元1528年依上下两石窟而建。“楼外楼”照壁崖上有“白云道人”题刻“第士楼”。此为齐云山道教的“教经楼”,惜早已废毁。
  赏月楼       洞天福地游客下索道后就进入景区大门――望仙亭,出亭后走过桃花涧即到洞天福地,此景颇为壮观,有栖真岩、忠烈岩、寿字崖三处摩崖石刻。据传,栖真岩是齐云山最早道士、唐朝的栖霞真人修行的地方;忠烈岩是祭祀关公的地方;而寿字岩的寿字是清代慈禧太后的手笔,这个巨大的“寿”字,直径达到230厘米。走过寿字崖,便见一个宽敞的石洞,游人可以通过,纯属天工所造,为“崖下窟窿”,称之为一天门,门摩崖石刻和碑铭,数目很多,琳琅满目,为“白岳碑林”。      
      真仙洞府崖壁下有许多洞穴,供奉各路神仙塑像,依次是八仙洞、圆通洞、罗汉洞、雨君洞、文昌洞。以前修行的道士就居在洞中。它是齐云山风景精粹之一。八仙洞供奉的是道教的八仙;而圆通洞供奉的却是佛教中的南海观音;罗汉洞供奉着真武帝君,两旁却又供奉着十八罗汉。应当说这都是道士们富有想象力的创作;雨君洞供奉龙王;文昌洞供奉文曲星,文曲星主宰功名,竟被道教“收编”上了道教神坛。从齐云山真仙洞府中可以感受到浓厚的儒、道、佛合璧的气息。颇有特色。真仙洞府崖壁上有很多摩崖石刻,其中最为醒目的是崖壁上的“天开神秀”四个大字,气势不凡,为真仙洞府的显著标志。  众妙之门罗汉洞    
      月华街月华街是道士与山上居民杂居之所,也是山上的街市,又是香客、游人住宿之地。月华街现有古道房8座,还有许多徽派民居,它们与宫观、院房组成一个密集建筑群 。         太素宫此宫占地1600平方米,十分壮观。清乾隆皇帝曾称齐云山为“天下无双胜境,江南第一名山”。太素宫在文革中被毁,1994年已按原样重建,1997年神像开光,向香客和游人开放。           香炉峰此峰在月华街太素宫前,山峰独立挺拔,形似香炉,故名。此峰底座小而稳健,炉身粗壮,顶端与底座大小几乎相同,传说顶上的铁亭、香炉当初是朱元璋所赐,可惜铁亭和香炉1958年大炼钢铁时被毁,现在的铁亭系1983年重建的。每当雨后初晴,云雾飘渺之时,香炉峰或隐或现,有诗赞其妙曰:“山作香炉云作烟,嵯峨玉观隐千年”。 、        小壶天位于月华街长生楼下,它是明代一个石坊构成,石坊上有“小壶天”三字,石坊门洞呈葫芦形,进门后,便是一个长20米、宽3.3米,高2.5米的石窟,石窟的一侧为万丈深渊,站在窟侧,有“无限风光在险峰”之感,当游人想后退一步,便见崖壁上有“思退崖”、“石上流泉”、“一线泉”、“飞升所”等石刻,据传这是道士飞升成仙的地方。 
      玉虚宫位于长生楼西不远处,此宫在紫霄崖下,由“太乙真庆宫”、“五虚阙”、“治世仁威宫”三个石坊组成,石坊上有神鸟异兽图案的浮雕,宫内便是石洞。洞内供奉的每尊神像都有道教有关神仙的传说。如今,玉虚宫是善男信女烧香求神、祈祷福寿的圣洁之地。   
 

      道教文化

   齐云山道教沿革属正一派,在家道,道教又称"福寿山".为皖南道教名山。齐云山由于避居皖南山,晋朝以前尚无人烟,及至唐朝,才开始有了佛,道教的活动.    据占岩福道长的口述,当地道人历代相传:早在唐朝,四川青城山"天谷子道人"的门徒余氏六三娘从湖北武当山来齐云山传道,属正乙派,养文生,耀生,志生,立生四子皆入道,为齐云山最早的四大房,是开山建道之始。自余氏六三娘来到齐云山,至南宋的数百年间,佛,道二教都在山上建有寺庵,道院,分山而治.    明万历《齐云山志》载有唐元和四年(809年)歙州刺史韦缓建石门寺于石桥岩,宋祥符元年(1008年)建密多院于白岳山南,直到南宋宝庆丙戍年(1226年),道士余道元来齐云山,创建佑圣真武祠(真武圣殿,真武阁),齐云山道教才有了明确的记载。次年,请内相程铋题"云岩"二字刻于石,为齐云山现存最早的摩崖石刻.宋咸淳二年(1266年)朝廷下令正式建筑道院,奠定了齐云山道教沿革的基础,但在元朝没有多大发展,可能是因为元朝重全真道不重正一道之故。    到明朝,齐云山道教沿革才开始逐渐兴盛,明嘉靖(1522~1566年),万历(1573~1620年)年间发展到鼎盛时期,兴建宫,观,道院,祠,殿及神仙洞府百余处,真武圣殿被重修,增建配殿及钟,鼓二楼,宫阙壮丽,嘉靖帝敕名为"玄天太素宫",并亲题"齐云山"匾额.为解决众多香客遇洪水被阻于横江对岸的问题,明万历十六年建成石拱"登封桥",代替了易被冲跨的木桥,便利了游人登山。    清代,齐云山道教沿革继续发展.道教虽不被重视,但仍得以延续。齐云山被清乾隆帝题为"天下无双胜地,江南第一名山".民国时期,宫观道院尚有很多,香火旺盛,月华街一带香客游人摩肩接踵,热闹非凡,当地道人回忆也大体如此。    齐云山道教沿革建筑很多,自开山以来,历代均有修建,明末最盛时这一百余处,原有太素宫,三元宫,玉虚宫,静乐宫,天乙真庆宫,治世仁威宫,宜男宫,无量寿佛宫,应元宫,郎灵院,净乐道院,道德院,中和道院,黄庭道院,拱日院,东阳道院,东明太微院,榔梅院,华阳道院,西阳道院,添书院,石桥院,密多院,以及三清殿,参阳殿,兴圣殿,斗姆阁,文昌阁福地祠,土地祠,善圣祠,功德堂,碧霄庵,东岳庙,等等,此外还有"九里十八亭".经历代天灾人祸,这些宫观道院及亭阁祠殿大多均已毁废。现仅存东阳道院和伯阳道院,梅轩道院.1980年起在旧址上新建了凌风,海天一望,望仙三亭。逐渐修复了玉虚宫,罗汉洞,真武殿(太紊宫)等.    齐云山与江西龙虎山、湖北武当山、四川鹤鸣山并称中国四大道教圣地。齐云山为全国四大道教圣地之一,道教历史悠久,道教活动始于唐乾元年间,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道教香火播及华东及东南亚各国。今全山有宫、殿、院、坛、阁等108处,道观27处,道房12家。齐云山的道教绘画、摩崖石刻和碑刻数以千计,几乎峰峰有题词、洞洞有刻铭,清代乾隆皇帝赞誉为“天下无双胜境,江南第一名山”。    齐云山道教以正一派为主,尊老子为始祖,以《道德真经》为依据,供奉的是真武大帝。这是两宋时代玄神地位提高和信仰兴盛的一个表现。南宋宝庆年间(1225-1227),有方士余道元,号天谷子,游至齐云山石门岩,斩草结庵以居,得到当地好道居士的赞助,创建佑圣真武祠,塑真武大帝神像供奉——民间传说该神像为百鸟衔泥共塑而成的,于是香火始盛,道士日增,从此奠定了齐云山的道教基业。延至明代,由于诸帝王对道教的尊崇敬奉和扶持利用,齐云山的道教活动也日趋兴盛。嘉靖十一年(1532),正一派第四十八代嗣汉天师张彦率众往齐云山为皇帝求子,得顺签,后生一子。嘉靖皇帝大喜,遂降旨在原真武祠旧址上敕建太素宫,并亲撰《御碑记》云:“朕于壬辰年(1532),因正一嗣教真人张彦,奏令道众诣齐云山建醮祈嗣,果然灵应,自时设官焚修,赐建玄天太素宫于齐云岩。……”此后第四十九代天师张永绪、第五十代天师张国祥先后授命再谒齐云,建醮祈祀,宣扬秘典。于是齐云山更加声名大振,成为江南正一派的著名道场。    正一派的组织比较松散,戒律也不甚严格,可以有家室妻小,非斋也不忌酒肉,俗称“火居道士”或“俗家道士”。齐云山的道徒亦是如此,他们不仅有妻室儿女,甚至连妻室儿女也随同住在道院宫房中。平时则从事生产,与普遍人无异。只有事主来邀求或有关道教节日时,他们才脱下俗衣换上道士打扮,做起传统科仪。这类似于当地的手艺人,与其说是学道、修道,不如说是一种谋生的手段。山中的道院也与一般民宅无异,除了一般宫观皆有的雕梁画栋,错落有致,与自然峰岩浑然一体的特点外,在外形和功能上就是一个典型的民居,而且多与山中的民居不相分隔。道院主要集中于山上的月华街。取名“月华”,是因为建筑布局巧妙,宛如一轮新月。走在街上,只见宫观和店铺栉比,香烟和饮烟互绕,完全一幅道教与民众天然相融的生活图景。有人用“中国道教第一村”来形容齐云山的道教文化,除了说明它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用来说明它的民间性和乡土气息,也是十分形象、恰当的。    齐云山道教长期以来以正一教为主,统领全山。但齐云山并非一开始就属于道教正一派,而是经过了佛教占先,至佛道共存,再至道教统治的格局。据宋代学者罗愿的《新安志》(载《四库全书》“史部二十四”)卷四说,唐代天宝年中(742-755)有僧人居齐云山,隐修于西南麓的石桥岩。元和年间(806-820),歙州剌史韦绶,因梦见古僧相貌,遂献奉银建石门寺于石桥岩,置钟、鼓、神像等什物,经过住持本立、光聪的尽心经营,卒为一方胜境。至南宋后,随着齐云山一带道教逐渐兴盛,便形成了佛道教并存的局面。延至明代中后期,由于正一派的嗣汉天师张彦祖孙三代先后驻留齐云山,佛教遂被排斥。但直到“文革”前,仍有大雄宝殿、观者阁等庙宇存在。如今真仙洞府中供奉的道教神——玄天上帝,四周却是佛教的十八罗汉并充作护卫神,从中可见佛道两教在齐云山的盛衰与变迁。    道教在齐云山的开拓始于唐朝乾元年间(758-760),时有道士龚栖霞(名籍无所考)云游至齐云山,隐居于石门岩。    这是齐云山最早出现的道士,后人遂将他栖居的岩洞命名为“栖真岩”,意即栖霞真人之岩,以示纪念。至南宋道士途道元建佑圣真武祠,道教方显兴盛。但直到明嘉靖前,齐云山道教都是以“全真”为宗,属武当山全真派的后一个门派,其宫殿建筑和道规道制,皆仿效武当,故古人称其为“江南小武当”。至嘉靖年间后,因龙虎山正一派天师在此建醮祈祀,从而使得正一派立足齐云并逐渐取得了统治地位,原来的全真派也是因势利导,自然地服从或转为正一派,从而形成了两派并存而正一统领的格局。至今玉虚宫等处仍保持全真派,白岳山房供奉的也是全真教的七位真人,故亦称之为“真真石室”。    至于儒家的纲常伦理等观念在齐云山道教中更是有着浓厚的体现。齐云山道教的“世系谱”首句就是“守道明仁德”,主张儒道不二。山上的忠列岩、忠烈坊等所宣扬的也都是儒家忠义的故事。这实际上也是道士们诵经宣咒、祈求神法所要达到的目的,即利益众生、爱护家国。包括佛教的教义与禅修,其目的也不外乎此。玄天太素宫原有一楹联:“中国有圣人,是祖是师,咄咄西来东土;名山藏帝子,亦仙亦佛,元元北镇南天。”就是三教融合的很好写照。    道教能在齐云山立足发展,很大程度上是迎合了当时社会,尤其是徽州民俗的结果,具有浓厚的徽州地域文化特色。徽州文化是在过去徽州一府六县(歙县、黟县、休宁、祁门、绩溪、婺源)所出现的一个既有普遍性又有典型性的文化宝库。徽州文化的正统是儒家,特别是朱熹的理学思想,除此以外,宗教信仰与活动也是它的一个重要内容。徽州地区流行的有祖先神、行业神、自然神、乡土神等多神崇拜,与此相关的庙宇也到处林立,终年香火袅袅。这在历代编纂的徽州地方志中多有记载。不过,势力较大、基础广泛的仍为传统的佛、道二教,它在徽州下层民众的信仰中根深蒂固。与徽州接壤的九华山和境内的齐云山分别代表了人们心目中佛、道两大神灵圣地。每逢一届秋令,各方的“忏香会”、“百子会”等组织都会推举年长有望的人为“香头”,共同朝拜九华山的地藏王菩萨和齐云山的玄天上帝,一路旗锣开道,顶礼膜拜,长途喃喃不休。其中也有包括来自江西、浙江等地的朝山香会。缘于此,齐云山道教便具有了浓厚的徽州乡土气息。山上的道士多出自本地,徽州民间素有“休宁县的山头婺源的官”,指的便是齐云山虽然是在休宁县境内,但山上的道士均由婺源人充当。现任齐云山道教协会会长詹达礼也是婺源县人。住山的道士虽然不是很多,但每一道房均有一批后备力量,都是本房在原籍婺源培养的道徒,平时散居自家务农做工,每年秋后香汛期间应邀进山佐助法事,入冬回籍,成为惯例。           

      摩崖石刻

    齐云山摩崖石刻及碑刻主要分布在罗汉洞、紫霄岩和石桥岩一带。目前留存下来并已查明的有462处,其中碑刻206处,摩岩石刻256处。它们凿在石崖,嵌于洞穴,遍布全山。齐云山石刻与碑刻现现存最早的是北宋的作品,如宋熙宁九年的“石桥岩记”。整个宋代的作品有15处块?,其余绝大多数是明清两代的,占碑刻与石刻总数的90%以上。这一现象说明,随着齐云山的开发和宗教、旅游活动的开展,明清时期齐云山道教活动的规模发展到巅峰。从雕刻技术与书体风格看,齐云山碑刻与石刻均为阴刻,既有擘窠巨字,也有工细小楷;少者一二字,多者千余文。如寿字岩上所刻“寿”,系民国卅一年程敦裕重刻,仅一楷书“寿”字,字径却达2.3米;又如明正德年间由著名画家唐寅撰文,汪肇篆额,戴炼书丹的楷书《紫霄岩玄帝碑铭》,碑长7.6米,宽1.4米,文字长达千字以上。这些碑刻与石刻的书体不一,俨然是一座书法宝库,蔚为大观。真、草、隶、篆、行等;或秀美柔婉,或雄浑豪放,或庄严拘谨,或潇洒流利,或气势夺人,流派纷呈,风格各异,再现了历代游人不同学识、教养、游历、宦迹的风貌。如丹岩绝壁上常见的“天开神秀”、“亘古奇观”等名人题咏,气势宏伟,笔力遒劲,使人望而生敬慕之意。而上面提到唐寅所撰文的碑刻,则以工整小楷见长,笔笔致力,一丝不苟,反映出书丹者的书法功底和镌刻者的刻工精湛。          齐云山石崖有雄、险、奇之特点。一般高度为50 —100米,最高达230米,长度则在千米以上,坡面倾角一般都在80—90度,有的呈向内倾的负坡,如紫宵崖、廊崖、舍身崖等;最为壮观的要数石崖、扁平洞和天生桥了。齐云山的岩洞有的分布在崖壁底部,有的高挂在绝壁之上,有的顺同一软弱岩层发育,也有的为两层或多层楼阁。洞的规模大小不等,深者可达10余公里。 齐云山丹霞地貌除了赤壁丹霞外,还有典型的平顶方山、狭窄的石墙、兀立的石柱、幽深的巷谷、众多的岩洞以及独特的天生石桥。这些特点使齐云山成为我国少见的一处类型齐全的典型丹霞地貌分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