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江度假区单元地块:徐蚌会战概述之三:放弃原定守淮河的作战计划与被迫在徐州决战的原因 李以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7:30:39
                 徐蚌会战概述之三:放弃原定守淮河的作战计划与被迫在徐州决战的原因   李以劻        (一)原定计划是守淮河以确保京畿外围        济南失陷后,共军大举南下,蒋介石决心放弃徐州,因为他一再强调徐州乃四战之地易攻难守,且后方联络线过长,兵员粮弹补充困难(据徐州第一补给区刘司令说:徐州粮食储备只有21天),兵力调动运输迟缓,如一旦联络线被截断就会陷入重围。且蒋介石一生唯心迷信,四面楚歌垓下被围得历史故事,就发生在徐州(古彭城)附近地区,这更使他有所顾忌。据联勤总司令郭忏告诉我,10月下旬国防部长、参谋总长、陆海空联勤四个总司令在官邸(黄浦路)汇报时,都十分了解徐州储粮缺少、补给不便;大军在徐州持久作战是不可能的。所以当共军陈毅率部南下时,蒋介石决定不守徐州,退守淮河来确保南京外围,并企图在淮河附近地区挫败共军主力,来争取第二线战略配置的时间。
    至于山东地区,原定以第十一绥靖区司令官刘安祺率50军及32军固守青岛,苏北地区则以第九绥靖区司令官李延年率第44军及另增一个军(即100军)来守备海州及连云港,企图作为日后配合盟国反攻基地,这两个基地以就地抢丁抢粮做持久战准备。        (二)临时决定在徐州会战是被迫的        在淮河决战的计划已定,蒋介石最后又加改变,迟误战机,招致全军覆灭,这个问题很复杂。俺跟随过蒋氏父子,可以从许多方面说明蒋介石的措施,实际上是受到毛泽东的指挥。自1948年转入重点防御阶段以来,各级战场指挥官虚报敌情、虚报战绩,是司空见惯的。国军统帅部的到的情报不是过时了,就是不真实,使“算”与“断”非常不准确。
    国防部参谋次长刘斐在兵学运用上比较有办法,也感到头痛,1948年春他在孝陵卫军官训练团说:“俺们前线指挥官虚报敌情,虚报战果,对敌人行动毫无预见,造成上级综合分析与判断的困难。每每策定一个计划,随之落空,我方的调动比敌人迟两天甚至一周,始终跟敌人走。敌人以快打慢,围点同时打援,以多吃少,俺们在战略上被动,所以打败仗。”
    国防部二厅(情报)厅长侯腾对我说:“国防部预备了104部电台想打进匪区,但到了边缘却进不去。后来只有4台在教会掩护下从鲁北进入了,但发不出电报,匪区组织严密。相反的,共党在我方布置电台却很多,我方对敌人行动可靠来源是依据监察电台。”
    在我所视察过的兵团、绥区部队46个单位、20余万军队中所见到的,虚报与被动,加上指挥方法落后,情况的确如此。    放弃徐州退守淮河,原定在11月上旬转移完毕,但蒋在10月下旬来往北平、葫芦岛、南京间,想做多方面挣扎,一面又迟疑,怕徐州之撤,影响人心。当11.1.看到共军还在藤县、费县、北临沂外围休整,南下较缓(其实那时共军是在集结主力作包围黄渤韬兵团的新的布置);又看到河南方面共军东移甚缓,二三野是否合拢,企图不明;同时白崇禧有从豫南方面采取攻势以牵制刘伯承的东调企图,因此11.3.仍未行动。        蒋在此时决心有所变更,11.4.蒋派参谋总长顾祝同来徐州传达命令,仍决心守徐州:
    令邱清泉、李弥两兵团向徐州集结;
    令孙元良兵团不开蚌埠,改向宿县集结;
    令第四绥靖区刘汝明部火速由豫东车运集结蚌埠沿淮布置;
    令100军不开海州;
    令第九绥靖区李延年部放弃海州,率44军西调集结徐州;
    令第七兵团掩护九绥区部队西撤完毕即向徐州集结;
    令联勤急运粮弹补给徐州部队,并先将徐蚌沿线存粮存弹交第一补给区提运。
    顾祝同临走嘱李弥兵团应先占徐东大庙及其东北,掩护黄伯韬、李延年所属西撤。6日发现三野主力已迫近郯城、邳县以北、费县以南,距新安镇不足80里,当时运河浮桥未架,黄兵团希望安全西转,侧敌前进已不可能。
    蒋介石这一改变计划成为是役败亡的先决条件,因为黄兵团指挥五个军,如先被击败,徐州必败已成定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