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极经销商身份失效:中医治疗失眠病,爱爱医大汇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6:03:28
中医治疗失眠病,各位爱友治疗失眠经验,现我总结如下,供大家下载,学习研究,提高治疗失眠病中医临床水平。

失眠,又称不寐,是临床常见的一种 睡眠障碍,表现为难以入睡或睡后易醒,醒后难以入睡或睡眠不实。是困扰现代人生活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西医称之为神经衰弱、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综合症。本人经多例验证,总结一验方,对各类原因引起的失眠均有很好疗效:
枣仁15 g   生地50g    麦冬10g    石斛15g   丹参15g    槐米10 g   钩藤15 g
磁石10 g   龟板50g    牛膝10 g   杜仲10 g  寄生10 g   远志10 g   夜交藤15g
养阴安神法治疗失眠是本人近几年治疗失眠的经验总结,养阴安神法治疗失眠主要是治疗临床辩证为营、阴亏虚的,最后导致“阴亏不纳阳,阳亢不入阴。”而失眠。本方加减运用,效果颇佳,现发给爱友交流:
方剂组成:熟地20g,石解15g,白芍15g,酸枣仁25g,远志10g,生龙牧25g先煎,获神18g,灯芯草2g,浮小麦20g,竹叶6g,夜交藤 20g心脾两虚者加服归脾丸15粒每次,每日3次,换可以辩证加减
         失眠在《内经》中称为“目不冥”,“不得眠”,“不得卧”,《难经》称为“不寐”。《内经》记载失眠原因有三,其中第2个原因为邪气客于脏腑,卫气不能入阴所致。如《灵枢?邪客》曰:“夫邪气之客人也,或令人目不暝,不卧出者……厥气客于五脏六腑,则卫气独卫其外,行于阳,不得入于阴……阴虚,故目不暝。”。《古今医统大全?不寐侯》详细分析了失眠的病因病机为“痰火扰乱,心神不宁,思虑过伤,火炽痰郁,而致不眠者多矣。有因肾水不足,真阴不升而心阳独亢,亦不得眠”。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不寐》中将失眠分成有邪、无邪两种类型,认为“有邪者多实证,无邪者皆虚证”,无邪是指“思虑劳倦惊恐忧疑,及别无所累而常多不寐者,总属真阴精血之不足,阴阳不交,而神有不安其室耳”。张景岳认为“寐本乎阴,神其主也,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其所以不安者,一由邪气之扰,一由营气之不足耳”,据此《景岳全书?不寐?论治》中指出:“无邪而不寐者……宜以养营,养气为主治……即有微痰微火皆不必顾,只宜培养气血,血气复则诸症自退,若兼顾而杂治之,则十曝一寒,病必难愈,”。《医宗必读?不得卧》将失眠原因概括为“一曰气虚,一曰阴虚,一曰痰滞,一曰水停,一曰胃不和”五个方面。《医效秘传?不得眠》将病后失眠的病机分析为“夜以阴为主,阴气盛则目闭而安卧,若阴虚为阳所胜,则终夜烦而不眠也 ”。
        可见阴虚所致不寐在医学典籍中的记载颇多,而本人临床上所见不寐也有大部为阴虚型,所以发养阴安神法治疗失眠供大家交流。
养阴安神法治疗失眠是本人近几年治疗失眠的经验总结,养阴安神法治疗失眠主要是治疗临床辩证为营、阴亏虚的,最后导致“阴亏不纳阳,阳亢不入阴。”而失眠。本方加减运用,效果颇佳,现发给爱友交流:
方剂组成:熟地20g,石解15g,白芍15g,酸枣仁25g,远志10g,生龙牧25g先煎,获神18g,灯芯草2g,浮小麦20g,竹叶6g,夜交藤 20g心脾两虚者加服归脾丸15粒每次,每日3次,换可以辩证加减
         失眠在《内经》中称为“目不冥”,“不得眠”,“不得卧”,《难经》称为“不寐”。《内经》记载失眠原因有三,其中第2个原因为邪气客于脏腑,卫气不能入阴所致。如《灵枢?邪客》曰:“夫邪气之客人也,或令人目不暝,不卧出者……厥气客于五脏六腑,则卫气独卫其外,行于阳,不得入于阴……阴虚,故目不暝。”。《古今医统大全?不寐侯》详细分析了失眠的病因病机为“痰火扰乱,心神不宁,思虑过伤,火炽痰郁,而致不眠者多矣。有因肾水不足,真阴不升而心阳独亢,亦不得眠”。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不寐》中将失眠分成有邪、无邪两种类型,认为“有邪者多实证,无邪者皆虚证”,无邪是指“思虑劳倦惊恐忧疑,及别无所累而常多不寐者,总属真阴精血之不足,阴阳不交,而神有不安其室耳”。张景岳认为“寐本乎阴,神其主也,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其所以不安者,一由邪气之扰,一由营气之不足耳”,据此《景岳全书?不寐?论治》中指出:“无邪而不寐者……宜以养营,养气为主治……即有微痰微火皆不必顾,只宜培养气血,血气复则诸症自退,若兼顾而杂治之,则十曝一寒,病必难愈,”。《医宗必读?不得卧》将失眠原因概括为“一曰气虚,一曰阴虚,一曰痰滞,一曰水停,一曰胃不和”五个方面。《医效秘传?不得眠》将病后失眠的病机分析为“夜以阴为主,阴气盛则目闭而安卧,若阴虚为阳所胜,则终夜烦而不眠也 ”。
        可见阴虚所致不寐在医学典籍中的记载颇多,而本人临床上所见不寐也有大部为阴虚型,所以发养阴安神法治疗失眠供大家交流。
效果好请回帖,请加分,给多花也行。进网站时间短,多鼓励
患者男,57岁,失眠36年,患者缘于36年前当兵(汽车兵),由于经常夜间拉练,开始失眠,起初在当地军医院看过,给与针灸,中药治疗好转,但因为夜间执勤,后失眠加重。36年间中医西医均看过,吃药后可改善,但持续7天左右后不见效果。2007年 做过颈椎手术,现可见,双下肢胀痛,晨起尤甚,大小便正常舌淡胖,舌尖及舌边有小红点,苔白腻。脉缓细,尺脉沉细。现在夜间睡眠靠口服安定片(3片)维持(职业:司机)。
         希望大家踊跃发言!过几日将我的治疗情况告诉大家。谢谢大家的踊跃发言,现将我的治疗及诊断与诸位交流交流。
病程日久,患者也到其他地方看过,为什么初见效果,而后就不明显呢?
个人认为:除患者的工作性质以外,和患者脾气性格也有关系。我从肝肾入手,疏肝理气,养脑补肾。为使患者尽快信任我的医技,除必要的“包装”之外,采用中医的中药治疗和针灸治疗相结合。
针刺:怪三针,老十针(胡光老师的),三阴交双侧针刺的时候说了些暗示的话
中药:炒枣仁30g柏子仁10g当归15g柴胡15g郁金10g合欢花10g白芍10g全虫6g茯苓15g泽泻10g刺五加15g                       五剂
取茯苓50克。将茯苓加水煎煮两次后合并煎液(约100毫升左右)。每日一剂,分别于午休和晚睡前半小时服下。服用此药期间患者应停止服用镇静剂,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用药1个月为一个疗程。                                       点评:人的正常睡眠是体内阴阳之气自然而有规律地转化的结果。失眠是因为这种规律遭到了破坏,也是脏腑阴阳失调、气血不和所致的“阳不入阴,神不守舍,心神不安”的病理表现。茯苓性平,味甘淡,可入心经、脾经、肾经,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安神的功效,尤其适宜心脾两虚型的失眠患者服用。
我在一本<<中医杂志》上学到的,蝉蜕有治疗失眠的妙用。后经临床验证,屡试屡效。现举以供验案2例于下,以供参考。
一.杨某,男,32岁,患神经衰弱多年,夜难入睡,睡则多梦易醒,甚至彻夜难明。曾经中西药治疗,疗效不佳。诊见;面色无华,消瘦乏力,目光少神,饮食无味,四肢不温,舌苔薄白,脉虚弱,诊为心脾两亏型失眠。初以归脾汤加减3剂,宁心健脾安神未效。而后用独味蝉蜕5克,加水250克,水煎30分钟左右即可,取汁饮用。患者当夜即可入睡。
二.胡某某,女,43岁,患失眠证已7年之久,夜间经常朦朦胧胧,似睡非睡,白天经常头昏目眩,精神萎靡,健忘心悸饮食无味,舌苔薄白,脉细弱。予蝉蜕5克,煎服,每晚顿服一次。服3剂后,能安然入睡。继续服15天-30天,以巩固疗效,而后诸症均消。随访3年,病未再发。(例一也同样)
临床经验证明,蝉蜕不但能治小儿夜啼证,更善疗成人失眠,其养心安神之功桌著,诚可推广用之。
主诉:失眠半年余伴胃脘不适、心悸。
半年前因为口干、口渴等症状到医院查血糖偏高,配降糖药服后出现胃脘不适、恶心欲吐、不能吃多或偏硬食物,否则胃脘部胀满难受,不敢吃多,体型消瘦、精神抑郁多虑、睡眠不安或整夜不眠、心悸不安、乏力、整天喜欢躺在床上。曾住院治疗查不出什么病予输补液及安定等治疗,略有好转,但失眠胃部症状未改善且体重在减轻,不敢吃多,多吃一点则胀饱难受,整夜不眠(服安定能睡3-4小时)服药中药乏效。查:血糖正常(停服降糖药),舌淡紫、苔薄黄稍腻、脉细弦、胃脘部稍压痛。
拟调和阴阳、调和肝胃心、活血安神。
处方:桂枝10g赤芍15g白芍15g龙骨20g牡蛎20g苏叶10g百合15g茯苓30g半夏12g枳实10g竹茹10g首乌藤30g合欢皮30g丹参30党参30g麦冬10g五味子6g灯心草3g五剂复诊效如浮鼓,睡眠改善,多吃胃部也不饱胀,能起床干轻体力活。上方加酸枣仁30g炒远志肉10g复诊一切改善续服巩固一段时间。
男45,舌淡有花剥,体胖色黑,我用黄连温胆汤和酸枣仁汤,用就能睡眠,不用酒反复,大家看有好方法吗
偶从老中医处得一失眠验方,经百余例不寐患者,效果颇宏!
    处方:酸枣仁(炒)  五味子  夜交藤   高梁米(炒)各等份。
    制法:共研细末,过80目筛。
    服法:每服6-12克,每日3次。

    余一月前治一女性患者,45岁,一年前因其父病逝后既失眠,入睡困难,梦多易醒,伴腰背酸困,周身乏力。服上方一周后睡眠明显好转,乏力消失,每晚能睡5-7个小时
今日复诊,面色红润,精神饱满。嘱加服六味地黄丸。
    此方应用百余例,鲜有不效者,能用至12克以上效果显著!
用鸡肝和炒白芍按照一个鸡肝配30克白芍的比例制作。

方法:我一般先煎白芍,药液充分煎出后,去白芍,入鸡肝再煎,至汤基本煎完(不能糊了),然后捣碎。服用时,每次一匙,每日三次。服后半夜大便是为肝热,白芍加量。

此方为彭子益方,称对失眠、身右痹着等非常有效,功在小建中汤之上。
我用于我妻,确实效佳。我认为该方对容易上火,食欲不佳等也应有效,而且味道不错哦(我妻即喜食)!
失眠,中医称为“不寐”,是指睡眠时间不足或质量差。其表现有:夜晚难于入眠,白天精神不振,工作和学习效率低。失眠可分为偶然性失眠与习惯性失眠。偶然失眠不能算作疾病,它是由偶然因素引起的。长期、反复的失眠称习惯性失眠,又分为继发性和原发性两种。习惯性失眠就是病态了。

一、失眠的分型

    失眠有多种分类方法,按现代最常见的失眠分类法可分为三种类型。

(一)起始失眠

    又称入睡困难型失眠。特点为夜晚精力充沛,思维奔逸,上床后辗转难眠,毫无困意,直至后半夜才因极度疲劳而勉强入睡。这种类型人占失眠么大多数,通常是“猫头膺型人”,以青壮年多见。

(二)间断失眠

    又称熟睡困难型失眠。特点为睡眠程度不深,夜间常被惊醒,醒后久久无法再眠。这种类型人通常更为焦虑痛苦。常见于体弱有慢性病及个性特殊的人。

(三)终点失眠

    又称睡眠早醒型失眠。特点是早早醒来,后半夜一醒即再难入睡。白天精神状态差,常常打盹,至下午精神才好转,常见于动脉硬化病人及年迈的老人。

由于各人睡眠规律与类型的不同,因此诊断失眠还应参照睡眠质量标准。有的老年人素来醒得很早,醒后十分精神,白无不觉疲劳,尽管少眠不属失眠范围。

二、失眠的原因

    中医认为失眠的基本病机是“脏腑不和,阴阳失交”。具体分析起来原因很多,约有以下四类:

(一)起居失常

    生活不规律,劳逸失度,工作任务紧时就长期开夜车,造成晨昏颠倒破坏了睡眠——觉醒节律,使自主神经系统紊乱是造成失眠常见的原因。

(二)心理因素

    中医称此类因素为情志过极,白天过度紧张或整日忧心忡忡,恼怒、恐惧、抑郁都能造成大脑皮层兴奋抑制失常,以致夜晚失眠。临睡前大怒大喜或激动悲伤亦可造成大脑局部兴奋灶强烈而持久的兴奋,引起失眠。因心理因素导致失眠者,亦占相当部分。

(三)身体因素

    来自身体内部的生理、病理刺激,会影响正常的睡眠,如过饥、过饱、大渴大饮、腑实便秘、疼痛、搔痒、呼吸障碍等。

(四)环境因素

    不良的卧室环境,也能引起失眠,如噪音、空气污染、蚊蝇骚扰、强光刺激、大寒大暑以及地域时差的变化等。

三、失眠的预防

    防治失眠,自古至今方法很多,可概括为病因防治、心理防治、体育防治、食物防治、药物防治、气功防治、针灸按摩几方面,概括介绍如下:

(一)病因防治

    对于身体因素、起居失常、环境因素等造成的失眠,宜采用病因疗法,即消除失眠诱因。对身患各种疾病从而影响安眠的病人,应当首先治疗原发病,再纠正继发性失眠。

(二)心理防治

    平素宜加强精神修养,遇事乐观超脱,不过分追求能力以外的名利,是避免情志过极造成失眠的良方。青年人则应学会贺驭自己情感,放松思想;老年人则要学会培养对生活的浓厚兴趣,每天对生活内容作出紧凑的安排,防止白天萎靡不振。心理治疗常用的方法有自我暗示法。即上床前放松精神,建立自信心,并对自己说:“今晚我一定能睡着”。躺好后默念:“我头沉了,我疲劳了;我肩沉了,我很累了;我臂沉了,工作完成了;我腿沉了,我要睡了”。长期进行这朴的自我训练,可以形成良好条件反射,乃至上床就着。

(三)体育防治

    《老老恒言》中说:“盖行则身劳,劳则思息,动极而反于静,亦有其理”。体育锻炼不仅改善体质,加强心肺功能,使大脑得到更多新鲜血液,而且有助于增强交感——副交感神经的功能稳定性,对防治失眠有良好作用。一般在睡前2小时左右可选择一些适宜项目进行锻炼,以身体发热微汗出为度。

(四)药物防治

    安眠药治疗失眠应用面最广,但一般说,不到不得已时不宜使用,或尽量少用。安眠药一经服用往往产生依赖性、成瘾性,对肝、脑以及造血系统还有不良作用,易发生药物中毒反应,安眠药还打乱了睡眠周期节律,影响脑力恢复。所以安眠药偶尔服、短期用较好,对于中老年人以及失眠不严重的人宜选中成药为佳。

(五)食物防治

失眠者可适当服用一些有益睡眠的食物,如蜂蜜、桂圆、牛奶、大枣、木耳等,还可配合药膳保健。药膳种类很多,可根据人的体质和症状辨证选膳。常用药膳有:茯苓饼、银耳羹、百合粥、莲子粥、山药牛奶羹、黄酒核桃泥、芝麻糖、土豆蜜膏等。此外,玫瑰烤羊心、猪脊骨汤效果亦好。

(六)脏腑经络调理

      1、 扶养阳气,气血和畅,安神定志。

      2、针灸:任脉、督脉、手厥阴心包经、足太阴脾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取穴。

      3、火龙灸、火疗。

      4、脏腑经通络推拿。

日本汉方医学源于中国的中医学,但由于历史文化的差异,中医学在日本发展成为汉方医学,与中医的基础理论和治疗方法都有一定的差异。其有两点是非常显著的,一是日本汉方医学讲究的汤证论,即一定的固定方药适用于特定的腹证和症状;第二点是日本汉方医学用药量普遍较小,而且多为成药散剂。在失眠的治疗上,其分类也与中医不同。日本汉方医学把不眠症看作是病态,而把失眠症却认为是半健康症状。现将其治疗分述如下。   (1)不眠症的治疗   ①黄连解毒汤(黄连、黄柏、黄芩、栀子)、三黄泻心汤(大黄、黄芩、黄连):用于面色好,有上火现象,情绪容易亢奋的失眠患者。高血压、更年期障碍等疾病,伴有失眠者,可应用本方。   ②温胆汤(半夏、茯苓、陈皮、竹茹、枳实、甘草、生姜):本方常应用于大病后失眠者;连续不休息地工作,以致疲劳,神经过敏,稍微受惊即失眠者;有气郁症状,神经非极度疲劳而不得安眠者。   ③甘草泻心汤(半夏、黄芩、干姜、人参、甘草、大枣、黄连):本方用于失眠症的目标是:心下痞硬,腹中雷鸣,下利等。   ④加味归脾汤(柴胡、山栀、人参、白术、茯苓、酸枣仁、龙眼肉、黄芪、当归、远志、甘草、木香、大枣、干生姜):本方用于有贫血、健忘、动悸、神经过敏的失眠患者,不是只限于老人用,凡胃肠虚弱、面色不好、腹诊脉诊均无力、情绪低沉的失眠患者,均可应用。   ⑤竹茹温胆汤(温胆汤中加竹茹):用于咳嗽、痰多的失眠者。例如肺炎热退后,咳痰多而失眠,即可用之。   ⑥酸枣仁汤(药物组成见辨证论治肝胆两虚证中):本方可用于心身疲劳而失眠者。慢性病患者、老年人、体虚者,夜间失眠用此方效果较好。   ⑦清心莲子饮(莲肉、麦门冬、茯苓、车前子、黄芩、人参、黄芪、地骨皮、甘草)、猪苓汤(茯苓、猪苓、泽泻、滑石、阿胶):用于胃肠不太健康人的失眠。或用于有梦遗、失精、尿道不畅、小便淋沥等现象的失眠患者。   ⑧三物黄芩汤(黄芩、苦参、干地黄):本方用于入夜上床,手足心即发热,伴有心烦的失眠患者。用方指征是:手足心烦热失眠。   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柴胡、龙骨、牡蛎等):用于体质一直肥满、壮实,有神经过敏的失眠患者。其患者多伴有上腹部胀满,胸胁苦满,脐部动悸亢进,便秘等症。   10桂枝加芍药大黄汤(桂枝、芍药、大黄等):用于夜间腹胀而失眠者。   (2)失眠症的治疗   ①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用于身体强壮,胸胁苦满,脐上可触及动悸,肩凝,口苦或粘,便秘,多梦的失眠,患者总觉得腰以下重。   ②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桂枝、白芍、大枣、生姜、甘草、龙骨、牡蛎):与上方证同,但不便秘而易冲动者。   ③三黄泻心汤:用于体力中等或稍强的失眠。患者经常有血上涌于头部的感觉,冲动,心绪不宁,心窝部不适,便秘。   ④黄连解毒汤:与三黄泻心汤证相似,但体力稍弱为虚实间证,一般不便秘。   ⑤黄连阿胶汤(黄连、黄芩、芍药、阿胶、卵黄):此为虚证方,临床表现与三黄泻心汤证相似。   ⑥竹茹温胆汤:用于长期有支气管炎等的病证,身体衰弱,非常疲乏,咳痰多而晚上失眠者。   ⑦归脾汤:用于身体衰弱,易疲乏,有贫血倾向,精神抑郁,易惊胆怯,注意小事的失眠患者。   ⑧半夏白术天麻汤(半夏、白术、茯苓、陈皮、苍术、麦芽、天麻、神曲、黄芪、人参、泽泻、黄柏、干姜、生姜):用于偏虚之人,胃肠弱,白天饭后随便入睡,晚上却非常清醒而失眠者。用本方胃肠病变和失眠都能好转。   ⑨甘草泻心汤:用于胃肠弱,心窝部胀,经常腹中咕咕作响,或常腹泻,嗳气,心绪不宁的失眠者。   10猪苓汤:用于口渴,尿意减少而失眠者。   11清心莲子饮:用于猪苓汤而胃部不适,食欲减退者。   此外,日本著名医家藤平健认为,无论虚实失眠者,用朱砂安神丸都有效

以下方药是老中医行医40余年,治疗顽固性失眠之经验方:
丹参30炒枣仁50柏子仁30夜交藤100合欢50五味子10郁金25香附25磁石20
紫石英10远志20茯苓20 
六剂水煎服,每日两次,每次100ML,见效后改为睡前服一次。

夜交藤粥
      来源民间方
      原料夜交藤60克 粳米50克 大枣2枚 白糖适量
      制法取夜交藤用温水浸泡片刻,加清水500克,煎取药汁约300克,加粳米、白糖、大枣,再加水200克煎至粥稠,盖紧焖5分钟即可。
      用法每晚睡前1小时,趁热食,连服10天为一疗程。
      功效养血安神,祛风通络。适用于虚烦不寐、顽固性失眠、多梦症以及风湿痹痛。
2005治一香港男,患心悸失眠四年。久治不效。服药多为安神补心之类。视其症状舌红苔白腻而干燥,脉弦数无力。询之则纳呆乏力,心慌,眠差。其为心阴阳两虚兼挟痰火明矣。疏方炙甘草汤合温胆汤,一周后来诊诉症状大减,连服月余全愈。
名老中医岳美中曾说过,炙甘草汤中以炙甘草为名,当以炙甘草为主药,按现代用药计量当用12克方可有效。方中生地现代用量当为48克。
宁心安神汤是四川名医张之文所创,主要用于阴虚血少,虚热内扰之失眠(神经衰弱,神经官能症,绝经期综合证等均可使用)
组成:生地20,丹参20,炒酸枣仁50夜交藤30,炙甘草3,远志10组成
功用:滋阴生津,养血安神
服用本方可配合食疗猪骨头炖汤,时时服用,以增强疗效
失眠的原因

造成失眠的原因很多。精神紧张、兴奋、抑郁、恐惧、焦虑、烦闷等精神因素常可引起失眠;工作和学习压力过重、环境改变、噪音、光和空气污染等社会环境因素是另一重要原因;晚餐过饱、睡前饮茶和咖啡这些不良生活习惯也会造成失眠

克服失眠的心理调适方法:
一、保持乐观、知足长乐的良好心态。对社会竞争、个人得失等有充分的认识,避免因挫折致心理失衡。
二、建立有规律的一日生活制度,保持人的正常睡—醒节律。
三、创造有利于入睡的条件反射机制。如睡前半小时洗热水澡、泡脚、喝杯牛奶等,只要长期坚持,就会建立起“入睡条件反射”。
四、白天适度的体育锻炼,有助于晚上的入睡。
五、养成良好的睡眠卫生习惯,如保持卧室清洁、安静、远离噪音、避开光线刺激等;避免睡觉前喝茶、饮酒等。
六、自我调节、自我暗示。可玩一些放松的活动,也可反复计数等,有时稍一放松,反而能加快入睡。
七、限制白天睡眠时间,除老年人白天可适当午睡或打盹片刻外,应避免午睡或打盹,否则会减少晚上的睡意及睡眠时间。
另外,对于部分较重的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短期、适量地配用安眠药或小剂量抗焦虑、抑郁剂。这样可能会取得更快、更好的治疗效果。


失眠偏方

党参、白术、当归、茯神、远志、龙眼肉、陈皮各10克,炙黄芪12克,炒枣仁15克,首乌藤30克,木香、炙甘草各6克。

[制用法] 水煎服。

[适应证] 失眠心脾两虚证。

一.经验方

1.按摩穴位治失眠

按摩一组穴位:百会、太阳、风池、翳风、合谷、神门、内外关、足三里、三阴交、涌泉。按摩次数以大眠程度为准,失眠轻少按摩几次,失眠重多按摩几次。按摩后立即选一种舒适的睡姿, 10分钟左右可入睡。如果仍不能入睡,可继续按摩一次即可入睡。

2.每天早上请喝一杯水

每天早晨漱洗后,喝一杯温开水,对感冒、上火、大便干燥之类疾病同样有效。

3.上软下硬两个枕头睡眠好

枕头适于用两个,每对高度不超过8厘米,且以上软下硬为宜。上边的软枕便于调整位置,以达睡眠舒适。下边的硬枕主要用于支撑高度。使用这样的枕头,睡眠舒适,解除疲劳快.

4.白酒泡灵芝可治失眠

原料白酒一斤,灵芝半两;灵芝用水洗净,放进白酒瓶内,盖封严;酒逐渐变成红颜色,一周就可饮用,每晚吃饭时或睡觉前根据自己的酒量,多则喝5钱左右,如果平时不喝酒的可少喝。

5.摩擦涌泉穴治失眠

当你躺在被窝里难以入睡时,将一只脚的脚心放在另一只脚的大拇趾上,做来问摩擦的动作,直到脚心发热,再换另一只脚。这样交替进行,你的大脑注意力就集中在脚部,时间久了,人也累了,有了困意,就想入睡。如长期坚持,还能起到保健作用。

6.柏树叶装枕头可安眠

拣一些柏树叶,洗净晒干,装一个枕头。柏叶枕在头下也有一股清香味,使人感到舒适,收到了镇静安眠效果。

7.鲜果皮能使你安眠

将鲜桔皮或梨皮、香蕉皮50-100克,放入一个不封口的小袋内。晚上睡前把它放在枕边。上床睡觉时,便闻到一股果皮散发的芳香,使你安然入睡。

8..红果核大枣治失眠

红果核洗净晾干,捣成碎未(可求助中药店)。每剂40克,加撕碎的大枣7个,放少许白糖,加水400克,用砂锅温火煎20分钟,倒出的汤汁可分3份服用。每晚睡觉前半小时温服,效果好,无副作用。

9.吃大蒜可治失眠

每天晚饭后或临睡前,吃两瓣大蒜,我历来不习惯吃蒜,因此是把蒜切成小碎块用水冲服的。

10.鲜果皮能使你安眠

将鲜桔皮或梨皮、香蕉皮50-100克,放入一个不封口的小袋内。晚上睡前把它放在枕边。助睡眠。

二.食疗方

酸枣仁粥

【原料】酸枣仁末15克 粳米100克
【制作】先以粳米煮粥,临熟,下酸枣仁末再煮。
【用法】空腹食用。
【功效】宁心安神。适用于心悸、失眠、多梦、心烦。

秫 米 粥

【原料】秫米30克 制半夏10克
【制作】先煎半夏去渣,入米煮作粥。
【用法】空腹食用。
【功效】和胃安眠。适用于食滞不化、胃中不适而引起失眠者。

远志莲粉粥

【原料】远志30克 莲子15克 粳米50克
【制作】先将远志泡去心皮与莲子均研为粉,再煮粳米粥,候熟入远志和莲子粉,再
煮一二沸。
【用法】随意食用。
【功效】补中,益心志,聪耳明目。适用于健忘、怔忡、失眠等症。

小 米 粥

【原料】小米50克 鸡蛋1个
【制作】先以小米煮粥,取汁,再打入鸡蛋,稍煮。
【用法】临睡前以热水泡脚,并饮此粥,然后入睡。
【功效】养心安神。用于心血不足、烦躁失眠。

小米枣仁粥

【原料】小米100克 枣仁末15克 蜂蜜30克
【制作】小米煮粥,候熟,入枣仁末,搅匀。
【用法】食用时,加蜂蜜,日服2次。
【功效】补脾润燥,宁心安神。治纳食不香、夜寐不宁、大便干燥。

柏子仁粥

【原料】柏子仁10~15克 粳米50~100克 蜂蜜适量
【制作】先将柏子仁去尽皮、壳、杂质,捣烂,同粳米煮粥,待粥将熟时,对入蜂
蜜,稍煮一二沸即可。
【用法】每日服2次,2~3天为一疗程。
【功效】润肠通便,养心安神。适用于心悸、失眠健忘、长期便秘或老年性便秘。

夜交藤粥

【原料】夜交藤60克 粳米50克 大枣2枚 白糖适量
【制作】取夜交藤用温水浸泡片刻,加清水500克,煎取药汁约300克,加粳米、白
糖、大枣,再加水200克煎至粥稠,盖紧焖5分钟即可。
【用法】每晚睡前1小时,趁热食,连服10天为一疗程。
【功效】养血安神,祛风通络。适用于虚烦不寐、顽固性失眠、多梦症以及风湿痹
痛。

八 宝 粥

【原料】芡实 薏仁米 白扁豆 莲肉 山药 红枣桂圆 百合各6克大米150克
【制作】先将各药煎煮40分钟,再加入大米继续煮烂成粥。
【用法】分顿调糖食用,连吃数日。
【功效】健脾胃,补气益肾,养血安神。适用于失眠以及体虚乏力虚肿、泄泻、口
渴、咳嗽少痰等。

玫瑰花烤羊心

【原料】鲜玫瑰花 羊心各50克 食盐适量
【制作】
1. 将鲜玫瑰花50克(或干品15克)放入小铝锅,加食盐、水煎煮10分钟,待冷备用。
2. 将羊心洗净,切成块状,穿在烤签上边烤边蘸玫瑰盐水,反复在在明火上灸烤,
烤熟即成。
【用法】宜热食,可边烤边食。
【功效】补心安神。适用于心血亏虚所致惊悸失眠以及郁闷不乐等症。

乌灵参炖鸡

【原料】鸡1只 乌灵参100克 酒 姜 葱 盐各适量
【制作】
1. 乌灵参用温水浸泡4~8小时,洗净切片,放入鸡腹内。
2. 将鸡放入砂锅内,清水淹过鸡体,放入酒、姜、葱适量,旺火烧开后,改文火
清炖,待鸡熟后,加盐少许即成。
【用法】每日2次,食鸡肉,饮汤。
【功效】补气健脾,养心安神。适用于神经衰弱。

茯 苓 饼

【原料】茯苓细粉 米粉 白糖各等份
【制作】上3味加水适量,调成糊,以微火在平锅里摊烙成极薄的煎饼。
【用法】可经常随量吃。
【功效】健脾补中,宁心安神。适用于气虚体弱所致的心悸、气短、神衰、失眠以及
浮肿、大便溏软等。

治疗失眠偏方:

芹菜根90克,酸枣仁9克,水煎服,可治疗失眠。


以下几个方法可有效改善睡眠:

睡前饮一杯热牛奶。或者蜂蜜水。<<中老年人如何自我保养?

冬天睡觉前一定用热水好好泡泡脚。

另外,吃些香蕉和鱼虾也可以帮助调整生物钟,对调整时差有帮助。

一般的银耳莲子汤也有安神的效果。
在枕头旁边,放10克左右切成丝的生姜,就能催人入眠。
1、猪心1个,三七、蜂蜜各30克。将猪心洗净,与三七共煮,待猪心熟后加入蜂蜜。吃肉饮汤。
2、麦仁30克,大枣15枚,甘草15克。小麦去皮,与后2味入锅,加水3碗,煎至1碗。每晚睡前顿服。
3、山楂核30克。炒焦成炭,捣碎,水煎后加适量白糖,每晚睡前服1剂。主治心悸、失眠。(胃酸过多者忌用)
4、鸡蛋2个,枸杞15克,红枣10枚。先将枸杞、红枣用水煮30分钟,再将鸡蛋打入共煮至熟,日服2次。主治失眠、健忘。
5、酸枣仁粉10克,绿茶15克。清晨8时前冲泡绿茶15克饮服,8时后忌饮茶水。晚上睡前冲服酸枣仁粉10克。凡高血压、心动过速、习惯性便秘及哺乳期妇女慎用。
6、龙眼肉15克,枸杞10克,红枣4枚,粳米100克、洗净,加水煮成粥,日服2次(晨起空腹和晚睡前),常服效佳。
7、干龙眼肉、芡实各15克,粳米100克,去心莲子6克,白糖适量。将芡实煮熟去壳,捣碎成米粒状;粳米淘洗干净放入锅中,加莲子、龙眼肉、芡实及清水,煮成粥后调入白糖,每日1剂。
8、将花生叶(鲜叶最好)用白开水冲水入壶内或杯内,等花生叶的色泽泡下后饮下,约10分钟左右,即能入睡,有效率达95%以上。
9、茯神15克,生鸡蛋黄1个。茯神加一杯半水,煎成一杯。稍凉加入鸡蛋,搅匀。睡前先以温水洗脚,然后乘热服下药液,时间不长即可安眠。
10、丹参、远志、石菖蒲、硫黄各20克。共研细末,加白酒适量,调成膏状,贴于脐中,再以棉花垫于脐上,用胶布固定,每晚换药一次。
11、党参15克,麦冬(去心)9克,五味子6克,夜交藤、龙齿各30克。晚饭前水温服,留渣再煎,晚上睡前1小时再服,每日1剂。
12、党参60克,玄参30克,琥珀18克,朱砂、麦冬各12克。共研细末,过筛。每次服3-5克,睡前半小时白开水送服。
13、枸杞30克,炒枣仁40克,五味子10克。和匀,分成5份。每日取1份,放入茶杯中开水冲泡,代茶频饮。或日饮3次,但每次不少于500毫升。
14、五味子30克。水煎,睡前服。主治失眠、周身乏力。
15、鲜丹参16克,鲜酸枣根30克。水煎,日服2次。主治失眠、健忘、夜多怪梦。

健脑安神汤:

组方:枣仁30  远志15  茯神12  石菖蒲10  麦冬12(朱砂2拌) 龙齿15先煎  龙牡各25先煎  夜交藤15  当归15  

功效:养血安神。
加减:肝阳上亢:加柴胡.龙胆草。
失眠症的中医中药治疗:
     中医称失眠为"不寐",始于《难经》;《内经》称失眠为"目不暝"、"不得眠"或"不得卧"睡眠和觉醒是阴阳转化的结果,即"阳气自动而之静则寐,阴气自静而之动则寤"。机体只要能维持这种正常的转化功能,就能维持正常的睡眠和觉醒。
        中医认为,如果阴气和阳气转化的规则遭到破坏,便可导致不寐。引起不寐的原因很多。《景岳全书.不寐》指出"不寐证虽有不一,然惟知邪正二字则尽之矣,盖寐本孚阴,神其主也,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其所以不安者,一由邪气之扰,一由营气之不足耳。"
     "心主神",因此心是不寐的主要病位。凡是能影响心神的原因都可引起不寐,如营气不足引起心失所养,火热炽盛可以扰心或突受惊骇引起心神不安都是不寐的常见原因。心与其他脏腑如肝、胆、脾、胃、肾有密切关系,不寐的发生也与其他肺腑的病变有密切关系,不管是心失所养还是活(热)盛扰心或者心神不安大多数由其他脏腑病变引起的阴阳失调和血气失和所致。
施今墨先生治疗失眠经验浅析
      近代名医施今墨先生从医60余年,博览医籍,古今中外无不搜求,其治学严谨,医理通彻,临床经验丰富,疗效显著,尤以善用对药著称。现将施老治疗失眠之经验加以总结,介绍如下:
     1 辨证施治  治分九法
     施老将临床所见之失眠分为4种情况:入睡不能;睡眠时间短。醒即不能再睡;时睡时醒极易醒觉;似睡非睡,乱梦纷纭。对失眠的治疗,依其病因分为9类:1)心肾不交失眠者,证见不寐,兼有心悸,头晕耳鸣,五心烦热,腰膝酸软,舌红,辣细数等。多属心火独炎于上而不下降,肾水亏之于下而不能上升,心肾不协调,宜用酸枣仁汤,或抗中丹,或<理虚元鉴)之养心固本汤(元武胶、鹿角胶、山内、枸杞子、人参、黄苠、石莲肉、白术、甘草、枣仁、地黄、准牛膝)以交其心肾。2)血不上荣之失眠,证见不寐多梦,睡而易醒,兼见心悸健忘,体倦神疲等。多属心血不足,脑失营养,宜用八珍汤加朱砂安神丸、磁朱丸以安其心神;若系虚寒,宜用《证治准绳》之远志饮子(远志、茯神、挂心、人参、酸枣仁、黄芪、当归、甘草),或十四友丸(熟地黄、柏子仁、紫石英、肉桂、阿胶、当归、黄芪、远志、辰砂、龙齿)以补之。3)脑肾不足失眠者,证见不寐,乱梦纷纭,兼见精神萎靡,头晕耳鸣,记忆减退,或伴梦遗,早泄,腰膝酸软等症。因脑为髓海,而肾生骨髓,用脑过度,则伤肾气,肾虚则脑不足,宜用六味地黄、杞菊地黄、麦味地黄汤或丸以滋肾水,参以枣仁、龙骨、牡蛎等以收敛之。4)心阳亢盛失眠者,证见不寐,兼见心悸不安,五心烦热,舌红,脉数等。心火偏亢,阴阳不调,气不得宁故不寐,宜以黄连阿胶鸡子黄汤为主,加龙骨、牡蛎以潜阳。5)阴虚不眠者,证见难于入寐,或忽寐忽醒,兼见头晕耳呜,健忘,腰酸梦遗等。阴主津主血,津少血亏无以养心,心虚则神不守舍,难于人寐,或忽寐忽醒,宜以生津充血为先,用二冬、二地、二黄、元参、阿胶、花粉、石斛等昧,以滋养阴血,参以安神之品,则津回神安。6)阳虚不眠者,证见不寐多梦,易于惊醒,兼见气短倦怠,小便清长,舌淡等。阳不入阴故不眠,宜以益气为主,气属阳,益气即所以补阳,宜用人参、黄苠、白术、怀山药、石莲肉以固其气。7)胃实不眠者,证见不寐,兼见胸膈胀满,疲多色黄,恶食嗳气,苔黄而腻,脉滑数等。多系痰火为患,宜用半夏、茯苓、黄莲、枳实、石菖稿导痰化滞;胃虚不眠者,以其虚则胸中似饥,若无所主,得食则能卧,宜以半夏棘米汤合异功散或归脾汤。8)胆热不眠者,证见睡眠不安,时时惊醒,兼见胸胁胀满,口苦咽干,目眩,辣弦等。肝胆相连又为表里,胆热易致肝阳亢盛,上扰清窍故不寐,宜用温胆汤去姜,仿陈修园之意以清胆中之火,甚则加胆草以折其势,火遇则已。胆寒则致肝虚,血不归于肝则难成眠;胆虚则易惊,精神无所主,入睡不易,二者皆用千金温胆汤。9)肝经受病,为五志七情所扰而不眠者,证见少寐多梦,恶梦纷纭,兼见心烦易怒,胸胁胀满,头痛,目赤,舌红,苔黄,辣数等。因肝郁不舒,调节失常,不能安卧,遂成失眠,宜采用炙甘草汤、诸复脉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或逍遥散、十味温胆汤之类。其有因肝虚所致,可用《本事方》珍珠母丸(珠母、当归、熟干地黄、人参、酸枣仁、柏子仁、犀角、茯神、沉香、龙齿)。
     2 随证加减  巧用对药
     施老临证用药以对药著称,他将宁心安神治疗失眠类对药共分3大类,即养神补心安眠,清心安神和重镇安神。养神补心安眠类对药:水火不济、心肾失交之失眠用茯苓、茯神;心阴不足、失心所养之失眠用茯神、麦冬;血虚不能养心或虚火上炎之失眠生枣仁、熟枣仁;血虚心失所养,心阳外越之失眠用酸枣仁、柏子仁;心血虚弱或心肾不变之失眠用远志、石菖蒲;精血不足、血不荣上之失眠用制首乌、自蒺藜;阳虚精少、气机不畅之失眠用甘松、鹿角霜;阴虚或温热病后余热未清之失眠用百合、知母;肾虚之失眠用补骨脂、胡桃肉。清心安神类对药:心火亢盛之失眠用酸枣仁、栀子;痰热遏阻中焦之失眠用半夏、夏枯草;心肾不足之失眠用肉桂、黄连;阴亏火旺之失眠用黄连、阿胶;肝肾阴亏、血不上荣之失眠用女贞子、旱莲草;血虚肝热、肝阳上扰之失眠用白薇、刺蒺藜;脾胃虚弱或胃失安和之失眠用半夏、秫米;热病后期,余热未清之失眠用栀子、淡豆豉。重镇安神类对药:阴虚阳亢所致失眠用龙骨、牡蛎;肝阳上亢所致失眠用紫石英、紫贝齿;阳不得人于阴而致睡眠困难者用龙齿、紫贝齿;肝阳上亢所致失眠用石决明、紫石英;肝阳上扰之失眠用紫石英、生铁落;肝肾阴虚、水不涵术以致肝阳上扰之失眠用石决明、磁石;肾阴不足、水不涵木、肝阳上逆之失眠用紫石英、磁石;肝肾不足、肝阳上逆之失眠用珍珠母、磁朱丸;脾胃不和之失眠用秫米、磁朱丸;心肝同病所致失眠用朱砂、琥珀。
     3 病案举例
     沙某,男,47岁。数年前,由于工作紧张,不休不眠,连续数日,以致头晕而胀,体力不支,但未曾正规调治,经常睡眠不好,不能多劳,工作繁多时更难入睡。近数月来,失眠严重,每夜最多能睡3小时左右,恶梦纷纭,时时惊醒,精神不振,心情郁闷,焦虑不安,食欲日减,二便如常,舌苔黄,六脉虚数。
      辨证立法:病久俸虚,由虚生热,引动心火妄炎,扰乱神志,气结则肝郁不舒,精神不振,拟用养心潜阳,清热舒肝法。以酸枣仁汤台秫米半夏汤主之。
     处方:炒枣仁log,云获苓lOg,自蒺藜lOg,生枣仁lOg,云获神lOg,炒远志lOg,肥知母6g,酒川芎4.5g,清半夏lOg,北秫米(磁朱丸6g同布包)lOg,生牡蛎(生龙骨12g同布包)12g,紫贝齿(紫石英log同布包)lOg,东自薇6g,炙甘草8g,鹿角胶log(另烊化兑服),血琥珀宋3g(分2次冲)。
     2诊:前方服20剂,睡眠时问较前延长,虽有梦,但非恶梦,惊怕之感大减,头晕痛及耳鸣减轻,情绪稍好,但仍郁闷不快,食不甘味,再宗前法治之。
      处方:酒黄芩6g,朱茯神lOg,厚朴花4.5g 酒黄连3g,朱寸冬lOg,玫瑰花4.5g,夏枯草6g,酒川芎4.5g,东白薇6g,自蒺藜12g,川郁金lOg,节菖蒲6g,炒远志l0g,柏子仁l0g,蝉蜕表4.5g,佩兰叶lOg,鸡内金lOg,陈阿胶lOg(另烊兑)。
      3诊:服药2O剂,已能安睡如常,精神甚好,头脑清爽,但不能多用脑,时感头晕痛,思想不易集中,消化力仍欠佳。
处方:生牡蛎(生龙骨12g同布包)12g,紫贝齿(紫石英lOg同布包)lOg,节菖蒲6g,云茯苓log,厚朴花21g,谷麦芽各lOg,云茯神l0g,玫瑰花4.5g,炒远志l0g,赤白薇6g,白蒺藜12g,酒川芎4.5g.漂白术6g,川郁金10g,佩兰叶10g,炒枳实4.5g。前方又服20剂,一切均好,精神旺健,已不郁闷,后以健脾养心之药收功。
      按:本病为心肝俱虚之失眠症,以清心热,解肝郁,安神志,和脾胃法治之,又配以生枣仁、炒枣仁、茯苓、茯神、远志、菖蒲、自薇、白蒺藜、半夏、袜米、黄连、阿胶、龙骨、牡蛎、紫石英、紫贝齿、磁朱丸等宁心安神类对药,疗效显著。恶梦纷纭以琥珀治之,2诊时即见功效。查琥珀人心、肝、膀胱经,《本经》载有安五脏定魂魄之力。治惊悸失眠,施老每于安神之中加入琥珀一味治惊悸恶梦殊效。
     通过以上对施老治疗失眠经验的总结与分析.可以看出施老对失眠的辨证施治完整而详尽,基本概括了失眠的所有证型。在辨证施治的同时.加以宁心安神类对药,疗效颇著。
                                   (林虹 李翔   天津中医,2OOO,1(17):1-2.)
施今墨治疗失眠4则
施今墨治疗不寐验案四则
1955 年夏季, 著名中医施今墨先生来青岛休养
数月, 疗养期间仍坚持临床诊治工作, 在治疗老年慢
性病方面留下了许多宝贵经验。特别对不寐的治疗,
尤有独到之处, 治病辨析细致, 立法遣药恰中病机,
每一治验均为极好的学习典范。在此爰选施老治验
数则, 以示学习。
1 辨证精确 妙用古方
病例: 男, 58 岁, 干部, 1955 年8 月16 日诊。
多年积劳, 思虑过度而致失眠数载, 夜间睡眠极少,
多梦纷纭, 白日头晕头昏。西医诊为神经衰弱, 服安
眠药维持睡眠2 年余。近1 年因失眠影响工作而来
青岛疗养。施老诊后处方如下: 茯苓6 g, 茯神6 g,
生、熟酸枣仁各9 g, 人参415 g, 白蒺藜12 g, 龙
眼肉12 g, 白术6 g, 炙黄芪12 g, 酒当归6 g, 炙
甘草3 g, 炒远志9 g, 广木香115 g (研末冲服)。10
剂水煎服。服药后, 睡眠增加, 头晕减轻。原方继服
10 剂后停服安眠药, 准备出院恢复工作。
分析: 本例病人劳倦过度, 心脾两虚, 营阴暗耗,
神不守舍。施老抓住病机, 只用归脾汤原方加白蒺藜
一味, 即获显效。归脾汤益气补血, 健脾养心, 白蒺
藜潜虚越之阳。气血得补, 脾健心安, 阳守其位, 睡
眠即安。施老在此例中, 病人连服20 剂而未更改处
方, 可谓胸有成竹。
2 诸逆者 镇之以降
病例: 男, 60 岁, 1955 年7 月4 日诊。失眠头
晕10 余年, 血压常在2112ö 12 kPa 以上, 北京医院
诊为: 神经衰弱、神经性高血压病(原诊断如此)。每
晚睡前需服镇静安眠药方可入睡。处方: 生龙骨、生
牡蛎各12 g (先煎015 h) , 代赭石9 g (先煎) , 旋
覆花6 g, 秫米12 g, 磁朱丸6 g, 清半夏9 g, 茯苓、
茯神各9 g, 炒远志9 g, 白术6 g, 陈皮炭6 g, 酸
枣仁12 g, 夜交藤24 g, 怀牛膝15 g, 白薇6 g, 白
蒺藜15 g, 炙甘草3 g。4 剂水煎服(晚服1 次, 早
再煎1 次)。服药后头晕消失、睡眠改善。继服20 剂
后, 不服安眠药亦能入睡, 血压下降至正常范围。
分析: 徐东皋云: “有因肾水不足、真阴不升而
心火独亢不得眠者”。此例即为真阴不足、肝阳上亢
引动心阳扶摇而致不寐。高血压病引起失眠, 临床屡
见不鲜, 此类病证以上亢为主, 治疗必须以降为顺,
施老在50 年代即采用旋覆代赭汤为主治疗, 可谓独
辟蹊径。
旋覆代赭汤见载于《伤寒论》, 以重镇降逆为主,
主治腹胀, 噫气不除。患者之失眠为肝阳上亢所引
起, 用本方治疗恰中病机。方中以生龙骨、生牡蛎、
503
山东中医杂志1999 年11 月第18 卷第11 期
© 1995-2005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代赭石镇逆降气, 酸枣仁、夜交藤、茯神、远志养心
安神, 旋覆花、牛膝、白蒺藜引气下行, 治上越之阳。
清半夏、白术、秫米和胃养胃, 恐重镇之品伤及胃气。
施老此治, 诸药合用, 药多力专, 治疗肝阳上亢引起
的失眠、高血压病等, 实堪效法。
3 肺失宣降 治以开阖
病例: 男, 年逾五旬, 干部, 1955 年8 月13 日
诊。失眠症多年, 伴发作性咳喘病, 有时彻夜不能入
睡。来青岛疗养后, 请施老诊治。处方: 生、熟酸枣
仁各9 g, 五味子9 g (打) , 生龙骨、生牡蛎各12 g,
旋覆花6 g, 代赭石15 g (先煎) , 远志9 g, 柏子仁
9 g, 厚朴花6 g, 玫瑰花6 g, 白蒺藜12 g, 牛膝12
g, 茯神12 g, 麦冬6 g, 白果14 枚, 半夏曲15 g,
沉香6 g, 酒川芎415 g, 杭白芍9 g, 炙甘草415 g。
10 剂水煎服。服药后夜间可入睡4~ 5 h, 咳嗽亦见
明显减轻。
分析: 肺者为五脏之天, 居于相位, 状如华盖,
主宣发、肃降。肺宣降功能失常, 影响心主, 形成
不寐之证。失眠因咳嗽引起, 临床多见, 一般多用
麻黄、杏仁之属, 先止咳后安神。而此例用升降开
阖之法, 使枢机正常, 气机通畅而获效。方中酸枣
仁、远志、柏子仁、茯神安神守志为治不寐之必用。
以旋覆花、生龙骨、生牡蛎、牛膝降逆气。厚朴花、
玫瑰花理气醒脾, 降中有升。沉香可行气, 为降气
平喘之佳品, 以下行为主; 川芎香窜, 可上行头巅,
下达血海, 旁达四肢, 走而不守, 以升为主: 二药
合用, 一合一开, 一升一降, 治枢机之不利。方中
只用白果一味敛肺止咳。纵观上方开合有度, 升降
有常, 配伍严谨, 故显奇效。
4 剥茧抽丝 循序渐进
病例: 男, 67 岁, 干部, 1955 年8 月15 日初诊。
患神经衰弱6 年, 头晕、失眠、记忆力差、饭后恶心,
伴有四肢对称性神经性皮炎, 瘙痒较重, 加重失眠。
处方: 蔓荆子6 g (炒) , 谷精草12 g, 密蒙花9 g,
草决明9 g, 石决明24 g (先研) , 白蒺藜15 g, 黄
菊花15 g, 藁本415 g, 川芎415 g, 冬桑叶9 g, 夏
枯草9 g, 细辛3 g, 生地黄6 g, 木贼草6 g, 酸枣
仁12 g, 栀子6 g, 夜交藤18 g。10 剂水煎服。
分析:《内经?病机十九条》中有“诸痛疮痒, 皆
属于心”之说, 心经火盛, 外合风热窜及皮肤则发为
疮痒癣疹。心火上炎、扰乱清府, 则夜不能寐。方中
用药慎重, 疏风之品多能伤阴, 故选谷精草、密蒙花、
蔓荆子等疏风止痒而不伤阴。冬桑叶、夏枯草、生地
黄滋阴疏风。只用酸枣仁、夜交藤以安神。纵观全方
以清疏风热为主, 滋阴安神为辅。
8 月29 日二诊: 服药后瘙痒明显减轻, 夜间睡
眠仍差。处方: 云母石9 g, 蔓荆子6 g, 白蒺藜9
g, 细辛3 g, 生、熟地黄各6 g, 藁本415 g, 川芎
415 g, 木贼草6 g, 青葙子9 g, 谷精草12 g, 夜
交藤24 g, 玉竹12 g, 冬桑叶9 g, 茯神12 g。8 剂
水煎服。
分析: 仍守原意, 疏散风热, 养阴安神。原方有
所加减, 特加云母石治瘙痒。《本草纲目》记载: 云
母石有祛风止痒疗身皮死肌之功效。
9 月8 日三诊: 服药有效, 瘙痒减轻, 夜间可睡
4~ 5 h。处以上方加石蟹24 g、白芷12 g、生龙骨12
g、生牡蛎12 g。10 剂水煎服。
分析: 初见功效, 加重祛风止痒药物。石蟹可治
青盲目淫、肌翳丁翳、漆疮等。白芷可祛肌表之风,
兼以止痒。生龙骨、生牡蛎可安神。
9 月28 日四诊: 服药后效果明显, 皮癣处肤色
变浅, 瘙痒减轻, 夜间睡眠明显改善。处方: 石蟹24
g (打碎先煎) , 生牡蛎12 g, 生龙齿12 g (先煎) ,
草决明9 g, 石决明18 g (先煎) , 玉竹12 g, 鹿角
胶12 g (另炖、分2 次服) , 蔓荆子6 g, 藁本415 g,
酒川芎415 g, 白蒺藜15 g, 桑叶9 g, 制何首乌12
g, 谷精草12 g, 生、熟地黄各6 g, 细辛3 g, 酒当
归6 g, 炙甘草6 g。8 剂水煎服。
分析: 久病亏及真阴真阳, 患者久患风热癣症及
心火旺盛使真阴受损, 上方增加鹿角胶、何首乌、酒
当归以填补真阴。此正合《伤寒论》黄连阿胶汤之旨,
真阴得复, 虚阳以降, 不寐之证可愈。此例已四诊,
服药达30 余剂, 初获显效, 可谓之剥茧抽丝。提示
我们, 对于慢性病治疗应步步为营, 不可操之过急。
10 月8 日五诊: 每晚可入睡6 h, 精神好, 皮肤
瘙痒消失, 肤色渐至正常。处方: 石决明18 g (先
煎) , 草决明9 g, 龙齿12 g (先煎) , 生牡蛎12 g,
石蟹18 g (打先煎) , 黄菊花9 g, 酒川芎415 g, 蝉
蜕415 g, 秫米12 g, 磁朱丸415 g, 藁本415 g, 夜
交藤24 g, 清半夏9 g, 桑叶3 g。10 剂水煎服。
分析: 此例是施老在青岛期间连续诊治次数较
多、保存较完整的病例, 其辨证精细, 用药慎重, 加
减变化均有独到之处。初起即以清热疏风、滋阴安神
为主, 兼以疏散在表之风热, 祛其爪牙。次则重用云
母石、石蟹、白芷等祛风止痒。病去四五则用鹿角胶、
生地黄、熟地黄、制何首乌填补真阴。而从始至终坚
持用谷精草、密蒙花、蔓荆子、桑叶、藁本、白蒺藜
等疏风清热而不伤阴的药物治疗, 使风热去、心火
降、睡眠安。
河北      民间中医    李源
     某女,56岁,河北省宁晋县城关镇人,曾在本县某工厂职工医院药房工作(现已退休),2004年10月18诊。
     患者自诉:2年前在家照看孙子,因不慎小孙子从高处摔下致伤,本人也因此受惊吓而致失眠、心悸。开始时自购安定片服用有效,约2~3个月后,服用安定片无效。且整夜不能入睡、烦躁,偶尔能小睡片刻,也是梦多、易醒,醒后则心悸不安、浑身不适。白天则昏昏沉沉、胁肋胀满、饮食无味、不能做事。先后经本地及省市多名中西医诊治一年多,效不理想,甚是苦恼。
       经人介绍治于余处,刻下:失眠如上述,脉濡缓、滑,舌苔黄燥。晨醒后口干粘,咳吐清稀痰涎。四肢沉重、乏力,头脑昏沉,心情郁闷,肩背麻木不适,大便粘滞不爽,据上症辩为:湿热化燥微显伤阴、肝郁、。治宜:清湿热、润燥祛痰、疏解肝郁。处方如下:  
杏仁15克、白豆蔻6克、苡仁20克、清半夏15克、黄芩10克、黄连3克、麦冬15克、芦根20克、白芍各20克、茯苓15克、远志10克、生麦芽20克、枳壳15克。2剂,水煎,分早晚2次温服,每日一剂。
      10月20日二诊,服药2剂,诸症均减。舌苔已润仍有黄意,脉濡滑,清稀痰涎已变粘稠,大便已爽仍微粘,昨晚已能安睡一会儿,上午仍有心悸、烦躁不适,但时间已短。综效不更方,原方7剂,服法如前。并嘱停服其他安定类西药。
      10月28日三诊,又服7剂,晚上已能安睡,晨醒后自觉舒爽,咳吐痰涎亦消失。白天烦躁、昏沉等症状亦解除,但口中干粘仍不解。舌苔厚浊腻,脉细濡。证属湿热郁阻、伤阴。治宜:清热化湿、滋阴。前方减茯苓、枳壳、远志。加知母15克、藿香10克。7剂,水煎,分早晚2次温服,每日一剂。服后遂愈,患者因惧怕复发又要求服药7剂以巩固疗效。其后一年多来多次随访未见复发。
       病方论:夫治疗失眠一症,西医用安定类镇静药;中医用安神类中药,此其常也。然证之临床,凡服用西药安定类镇静药治疗无效者,应用安神类中药治疗亦多无效,本例患者既是。
本例患者曾在药房工作过,粗知医药。因此,就诊处方一直保留着。开始时自行服用安定类镇静药能够缓解,2~3个月后失眠加重,且服用安定等药亦乏效。观其在当地及省市医院就诊处方,所用西药皆是安定、多虑平、谷维素等;中药皆是琥珀、酸枣仁、朱砂之类。有一医中药处方中有20余味药,其中酸枣仁用至100克、琥珀、朱砂各6克克、柏子仁30克,且在睡前还要送服西药多虑平2片、安定片2片,可谓集中西医安神、镇静之大全,亦是不能使入睡片刻。即使能小睡片刻,醒后也是痛苦异常。由此亦证明中医诊治疾病的精髓——辨证论治的确值得深入钻研。
       及至余处,据其脉证辨为:热重于湿且化燥伤阴、又有肝郁之象。于是处方用《温病条辨》三仁汤为基础加减,加芩、连以清热燥湿,加麦冬、芦根、白芍以清热滋阴,加生麦芽、枳壳以疏解肝郁、除胀满,方中茯苓、远志、半夏能祛除晨醒咳吐之痰涎。诸方药配伍,共同起到燥湿清热、滋阴化痰、疏解肝郁之功效,而使方证的对。故在服药后失眠等症能很快次第解除。惟三诊时脉细濡,口干粘、苔浊腻不解,这亦证历代医家所论湿热为患缠绵难愈之特点。故三诊时减去茯苓、枳壳、远志。加知母15克、藿香10克以加强清热化湿滋阴之力。终于使患者在三诊后诸症得除。且在治疗过程中不但未再使用西药安定类镇静药,亦未使用中药安神类药,前二诊方中虽使用了远志一药,但主要是用其祛痰涎之功效。三诊时从方中去除后,并未影响全方主治失眠之功。这更进一步证明中医诊治疾病是辨证论治使然,若做见病发药的“泥瓦匠式”医生(即:不去辨证论治,见有咳嗽者,就用止咳类中药堆砌一方;见有失眠者,就用安神类中药堆砌一方等等。)患者是不可能痊愈的。
  女 38岁 失眠多年百药遍尝无效,初诊时自云不能入睡,即入睡也是乱梦纷纭,时时惊醒,查舌淡苔白腻干,月经正常, 自付此病于痰湿治疗必效,投温胆汤加远志菖蒲枣仁连服14剂,如石投水。更某医用柴胡加龙牡汤初用效,再用惘然,投血府类亦不效。

复来诊,观其肤白细腻,胖瘦适中,细询病史,曰从一次流产后开始失眠,便作腹诊,结果脐左及左下明显压痛,因投:桂枝10 茯苓20 桃仁10 丹皮10 赤芍10 远志6 菖蒲10 枣仁15       5剂
结果:上药服后立能入睡4小时左右,梦大为减少,嘱其原方再服,后睡眠增加,用成药收工。
按,此例舌苔及舌下络脉均未显示明显瘀象,还是病史和腹诊帮了大忙,虽然患者服过血府逐淤的活血药,但是未效,由此可见仲景方药在有些时候是后世名方不能替代的。
王孟英脉法在治疗失眠中的应用体会

王孟英是晚清著名医家,他学验俱丰,著述等身。王氏在临证时非常重视对脉象的体察,这一点在《王孟英医案》中表现的尤为突出,大部分医案都有对脉象的细致的描述和对脉象意义的精妙的阐发。
失眠又称“不寐”、“目不瞑”、“不得卧”、“不得眠”,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证。临床表现轻重不一,轻者常有入寐困难,有睡而易醒,有醒后不能再睡,亦有时睡时醒,严重者彻夜不能入睡,是临床中常见的病证。
失眠症的病因很多,在临床中如何准确的把握诸多类型进行辨证论治是我们的主要任务。运用王孟英的脉诊方法有利于准确的区分失眠的各个类型,从而提高临床水平。举例如下:
例1:屈某某,女,55岁。2003年11月12日初诊。诉失眠10余年,加重2月。患者从10年前开始出现失眠,每晚入睡2~3h,醒后难以入睡。近两年来有逐渐加重的趋势,从2月前开始每晚入睡1~2h,头晕,曾服归脾丸等效不明显,舌暗红,脉弦驶。证属肝火失眠,治法:清肝泻火,镇心安神。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9g、黄芩12g、栀子9g、车前子12g、柴胡12g、当归15g、生地30g、生龙牡各30g。7剂,每日一剂,睡前1小时服。一周后复诊,睡眠好转,每晚能睡3~4小时,头晕消失。上方略作加减,睡眠满意。
按:弦驶指脉来弦而急促。主肝火旺。如:孟英治李华南继室,陡患霍乱而
兼溺血如注。头疼如劈,自汗息微,势极危殆,迎盂英诊视。脉极弦驶,是肝阳内炽,暑热外侵。
例2:李X,男,46岁,干部,2002年3月15日初诊。患者因工作繁忙,
又常饮酒厚味,近来失眠梦多,白天疲乏眩晕,咳嗽痰多,胸闷,舌质黯红、苔腻,脉歇止。证属痰热内扰,治以除痰化浊,用温胆汤加减。处方:法半夏、浙贝母、黄芩、竹茹、酸枣仁等各12g,丹参、茯苓、夜交藤等各30g,陈皮、远志各12g,甘草6g。7剂,日1剂,水煎服。
22日二诊;咳嗽减少,痰易咳出,自觉睡眠好转,续服上方7剂。
按:歇止是指脉律不规则,时有停跳。主要为痰阻气机,气机不畅。如《王
氏医案》:患感,连服温散,转为肢厥便秘,面赤冷汗。脉来一息一歇。孟英视其苔黄腻不渴,按其胸闷而不舒,且闻其臭诸食物,无不极臭。断为暑湿内伏,挟痰阻肺。肺主一身之气,气壅不行,法宜开降。
例3:李某,男,40岁,工人,2002年6月12日初诊。患者有高血压病、动脉硬化病史多年,近年来渐觉睡眠日差,眩晕,五心烦热,口渴咽干,腰痠神倦,口腔溃疡反复难愈,舌红少苔,脉干。证属阴虚火旺,治宜滋阴降火,宁心安神。方用酸枣仁汤合黄连阿胶汤加减。处方:酸枣仁、生地黄、柏子仁、麦冬、茯苓各15g,知母、花粉、山萸肉各15g,珍珠母 30g, 五味子、甘草各6g。7剂,日1剂,水煎成1碗半,分2次服。
复诊:诸症大减,继上方调治2周而愈 。
按:干。指脉象的燥而不柔和的感觉,仔细体察手下有种向外辐射的灼热感。
孟英认为是阴虚。如孟英治顾听泉一案,舌尖甚绛,尺细而干,乃真阴素亏。
例4:史某,女, 62岁, 1997年2月就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病史14年。近半年,患者入寐困难,似睡非睡,小便滴沥,头昏目眩,心悸健忘,腰膝酸软,四肢不温。舌质淡胖,苔薄白,脉清冷。经颅多普勒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辨证属肾阳亏虚,无力蒸腾肾阴,心阳独亢。治方选用金匮肾气丸。方药:制附子15g,桂枝9g,生地24g,山药18g山萸肉18g泽泻18g,丹皮12g茯苓12g。 7剂后,夜寐较前好转。续服15剂,诸恙俱平。
按:脉清冷是指诊脉时手指有种凉的感觉,如摸蛇皮一样,主阳虚。这点虽然未在王孟英医案中见到相关论述,但是在他的启发下,并经导师齐向华教授验证是可靠的。
古代医家诊病多脉症并重,而现代则有重症而轻脉的趋势。加强脉学研究有重要的临床实践意义。脉学本身是一门临床实践科学,必须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充实、发展和提高。
首先明确一点,失眠大多只是一个症状。治疗失眠最好能先找对病因。从三方面入手。即从目前的医疗模式。从生物,社会,心理三方面寻找病因。一:生物学上可从患者目前是否有其他躯体疾病,是否服用一些药物治疗,查查书你就会发现好多躯体疾病及药物都能引起失眠,这时就是治疗原发病,或换用其他药物。二:社会角度,询问患者目前周围环境状态如何?如人际关系,工作生活环境,是否有应急事件等。三:心理角度,了解患者心理状态,是否有一些心理问题存在。除了第一种情况,剩下两种主要靠心理治疗解决问题。 尤其对年轻人,有没有什么躯体疾病者多考虑考虑心理社会原因,使用药物只是辅助治疗,解决心理问题才是根本。
早醒;睡眠中易醒;醒后再难入睡;睡眠质量下降,睡眠时间明显减少等多是抑郁。
入睡困难多为神经衰弱,或存在有心理问题。
失眠,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的睡眠而言,轻者入寐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醒后不能再寐,严重者可整夜不能入眠。
  中医认为,失眠多为脏腑失和、气血失调所致,调理脏腑,使气血调和、阴阳平衡,脏腑功能归于正常为本病治疗原则,除了药物治疗外,应当注意病人的精神因素,解除烦恼,消除顾虑,避免情绪紧张,睡前不用烟酒浓茶等刺激之品,每日应有适当的体力劳动,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些都是防治失眠的有效办法。单纯依靠药物治疗,而不注意精神、生活调摄,常难收效。可选用下列中成药。
  一、中成药内治法
  肝郁化火型  主要表现为失眠,烦燥易怒,不思饮食,口渴喜饮,目赤口苦,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脉弦而数。当以疏肝泻热为治,可选用龙胆泻肝丸或口服液、当归芦荟丸口服。
  痰热内忧型  主要表现为失眠头重,痰多胸闷,恶食暖气,吞酸恶心,心烦口苦,目眩,苔腻而黄,脉滑数。当以化痰清热,和中安神为治,可选用鲜竹沥口服液、牛黄蛇胆川贝散冲饮;或选用蛇胆陈皮胶囊服。
  饮食积滞型  主要表现为失眠多梦,脘腹胀满,不思饮食,舌苔厚腻或垢浊,脉滑,当以消食导滞,和胃安神为治,可选用保和丸、江中健胃消食片、山楂丸(片)口服。
  阴虚火旺型  主要表现为心烦不寐,心悸不安,头晕耳鸣,健忘,腰膝酸软,口干津少,五心烦热,舌质红,脉细数。当以滋阴养血,清心安神为治,可选用朱砂安神丸、天王补心丹、柏子养心丸、金太子脑宁口服。
  心脾两虚型  主要表现为多梦易醒,心悸健忘,头晕目眩,肢倦神疲,饮食无味,面色少华,舌质淡,苔薄,脉细弱。当以补益心脾,养血安神为治。可选用归脾丸、安神补心片、复方阿胶浆口服。
  心胆气虚型 主要表现为失眠多梦,易惊醒,胆怯心悸,遇事善惊,气短倦怠,小便清长,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细。当以益气镇惊,安神定志为治,可选用安神定志丸、安神补脑液、复方枣仁胶囊、金太子脑宁口服液、灵芝胶囊口服。
  二、中成药外治法
  风油精  取本品数滴,分别涂抹于双侧太阳穴及风池穴处,头昏脑涨等症会很快消失而入睡。
  复方枣仁胶囊  取本品2粒,去掉胶囊衣,置肚脐中,外用伤湿止痛膏固定,每日1换,连续3~5天。可养肝安神。
  黄连胶囊  取本品2粒,去掉胶囊衣,加米醋适量调为稀糊状,外敷双足心涌泉穴,敷料包扎,胶布固定,每晚1次,连续3~5天。可交通心肾,引热下行,适用于心烦不寐。
酸枣仁汤:酸枣仁三钱捣碎,水煎,每晚睡前一小时服用。酸枣仁能抑制中枢神经系统,有较恒定的镇静作用。对于血虚所引起的心烦不眠或心悸不安有良效。

     静心汤:龙眼肉、川丹参各三钱,以两碗水煎成半碗,睡前30分钟服用。可达到镇静的效果,尤其对心血虚衰的失眠者,功效较佳。

     安神汤:将生百合五钱蒸熟,加入一个蛋黄,以200毫升水搅匀,加入少许冰糖,煮沸后再以50毫升的凉开水搅匀,于睡前一小时饮用。

     三味安眠汤:酸枣仁三钱,麦冬、远志各一钱,以水500毫升煎成50毫升,于睡前服用。以上三种药材均有宁心、安神、镇静的作用,混合有催眠的效果。

     桂圆莲子汤:取桂圆、莲子各二两煮成汤,具有养心、宁神、健脾、补肾的功效,最适合于中老年人、长期失眠者服用。

     养心粥:取党参35克,去核红枣10枚、麦冬、茯神各10克,以2000毫升的水煎成500毫升,去渣后,与洗净的米和水共煮,米熟后加入红糖服用。对于心跳加快、健忘、失眠、多梦者有明显疗效。
方名:潜阳宁神汤

  药物:夜交藤30g,熟枣仁20g,远志15g,柏子仁20g,茯苓15g,生地黄20g,玄参20 g,生牡蛎25g,生赭石(研)30g,川连10g,生龙骨20g。

  功效:滋阴潜阳,清热宁心,益智安神。

  主治:心烦不寐,惊悸怔忡,口舌干燥,头晕耳鸣,手足烦热,舌红苔薄,脉象滑或弦数。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解:《内经》谓:“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跷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瞑。”临证观察不寐多由五志过极,心阴暗耗,心阳亢奋所致。本方用黄连以清心火,生地黄、玄参滋阴潜阳,更用龙牡、赭石以潜镇阳气,使阳入于阴。然此病日久,思虑过度,暗耗心阴,故再用远志、柏子仁、酸枣仁、夜交藤养心安神。不寐常见初睡之时忽然跳跃,似惊而醒,有似心虚胆怯而实非,乃阳亢阴亏,初入之时交合浅而脱离快,自然阴阳不能相济而复醒。因此,除滋阴潜阳外,必须用黄连以直折心火,从而达到泻南补北、心肾相交、阴平阳秘之目的。

  加减:若阴亏甚,舌红少苔或无苔者,可加麦冬15g,百合20g,五味子10g;情怀抑郁,烦躁易怒者,可加合欢花15g,柴胡15g以解郁安神;兼大便秘者多为胃家郁热,所谓“胃不和则卧不安”,可加小量大黄以泻热和胃。

  方歌:潜阳宁神夜交藤,枣柏远志连茯苓;龙骨牡石玄生地,阳入于阴心神宁。

  验案:王某,女,47岁,病一年余。心烦不寐,近两个月病情加重,彻夜不能入睡,烦躁多怒,自汗,手足灼热,大便秘结,经用中西安神镇静之剂皆未收效。察其面色不荣,精神萎靡,自述不能入睡,至夜则烦躁难忍。舌光红少津无苔,脉弦数。此属心火上亢、肾阴不济之证,宜清心火、滋阴潜阳,乃出潜阳宁神汤。初服6剂,心烦不寐收效,夜间安稳,能入睡3小时左右,但仍大便秘结,遂原方加文军5g,嘱继服12剂。复诊病情明显好转,大便通畅,保持日一次,能入寐4小时以上,心烦消失。又服10剂,睡眠恢复6~7小时,诸症消失而愈。

  按语:不寐一病临床颇为多见,病机亦错综复杂,有心脾两虚者,有胆郁痰扰者,亦有胃气不和者等等。临床上尤以阴虚阳亢、心肾不交者居多,往往缠绵难愈,难以骤效。久不得寐,势必耗伤心阴,使心阳更亢,复不得入于阴,而不成寐。潜阳宁神汤正是基此而立方。临床施用,要有方有守,循序渐进,待阴气得充,亢阳得平,心神安定,卧寐必宁矣
失眠的临床治疗进展

失眠是最为常见的一种睡眠障碍性疾病[1],是多种躯体,精神和行为疾病所具有的常见临床表现。在现代化社会中,影响人们身心健康,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的第一问题是失眠,因此,对其进行研究具有临床现实意义。睡眠是人生中重要的一部分内容,约30%左右的时间在其中度过。新近多种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表明,西方国家约35.2%的人有不同程度的失眠[2];我国卫生部一项统计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失眠者已达120-140万人,失眠率高达10%-20%。椐专家估计,到2020年全球大约有7亿多失眠者[3]。失眠发生的范围也很广,不管男性或女性,健康与否,老人或青年,均可发生。一般来说,女性失眠率稍高于男性;老年期失眠多于任何年龄组。50岁以上者失眠占总失眠人数的40%,60-90岁的境遇性失眠或慢性失眠率高达90%[4]。可见要让每个人能拥有良好的睡眠,是一个全世界的重大课题。本文就失眠的临床药物及心理治疗进行文献复习。
一、临床表现 分类和诊断
1.临床表现及分类
失眠通常指患者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满足并影响白天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临床表现为:入睡时间超过30分钟;夜间觉醒次数超过2次或凌晨早醒;多噩梦;总的睡眠时间少于6小时;有日间残留效应:次晨感到头昏,精神不振,嗜睡,乏力等。按病程可分为:一过性或急性失眠:病程小于4周;短期或亚急性失眠:病程大于4周小于3-6月;长期或慢性失眠:病程大于6个月。明确分类对确定适当的治疗措施很有用。
2.诊断 根据CCMD-3失眠症的诊断标准:
(1)原发性失眠 几乎以失眠为唯一的症状;具有失眠和极度关注失眠结果的优势观念;对睡眠数量、质量的不满,引起明显的苦恼或社会功能受损;至少每周发生3次,并至少已达一个月;排除躯体疾病或精神障碍症状导致的情况。
(2)继发性失眠 由疼痛、焦虑、抑郁或其他可查证因素引起的失眠。
失眠的客观诊断标准是根据多导睡眠图(Polysomnogram)结果来判断:①睡眠潜伏期延长(长于30分钟);②实际睡眠时间减少(每夜不足6小时);③觉醒时间增多(每夜超过30分钟)。
二、治疗方法
失眠的治疗取决于其潜在的病因和其主诉的病程的长短,以制定符合于每个病人所需要的药物性和非药物性治疗方案[5]。
1.药物性治疗 它可帮助撤掉药物或不能撤掉时,也可维持药物在最低剂量[6]。包括如下几方面的内容:
(1)睡眠卫生教育 给患者介绍一些睡眠卫生知识是各种非药物治疗手段的基础[7]。其中有两点:①根据失眠者自己的具体情况安排适合他生活的作息时间。②睡眠行为的咨询和教育:要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消除干扰白天警醒和夜间睡眠质量的日间活动。
(2)光照治疗 一定强度的光(7000-12000lux)和适当时间的光照可以改变睡眠-觉醒节律。对治疗睡眠=觉醒节律障碍,如睡眠时相延迟或提前综合征特别有效。
(3)心理和认知行为治疗 对于好多失眠者来说,都必须重视和强调心理治疗,通过向他们解释与保证,说明睡眠减少乃由于正常的焦虑情绪或可治愈的躯体疾病所致,并无严重后果。给病人提供疏泄焦虑的机会,常可使其痛苦减轻,也有助于恢复其正常睡眠。对于睡眠结构和方式发生正常变化的老年人,也需要进行解释和保证,并鼓励他们日间多做些体育活动,指导他们放松自己。对某些顽固性失眠者,可进行认知行为疗法(如睡眠控制刺激疗法)。它包括:①只在有睡意时才上床;②床及卧室只用于睡眠,不能在床上阅读,看电视或工作;③若上床15-20分钟不能入睡,则应起床去另外的房间,仅在又有睡意时方回到床上;④不论夜间睡多久,清晨应准时起床;⑤白天不打瞌睡,以次提高睡眠效率。此外,还有身心放松训练、矛盾意向训练等方法,均为有效[8]。
1.药物治疗
应根据失眠者的病情和病程分类而异。①一过性失眠:一旦导致失眠的原因消除,症状即可缓减或消失,这种情况下,无须药物治疗;否则,给予小剂量快速排泄的安眠药1-2日,可能已足够。②短期失眠者:早期药物治疗联合认知-行为疗法。通过心理治疗,解除其紧张因素,改进其个体的适应能力;给予患者精神松弛方面的劝告和训练,指导安排合理的睡眠制度;避免白天小睡,不饮用含咖啡因的饮料和睡前散步或饮用适量的温牛奶等可能均会有所裨益。应用安眠药,先给予最小有效剂量,时间勿超过三周;或可间断给药,如服药1-2个晚上即睡眠很好,以后就可减少用量,或再维持1-2日。③慢性失眠:应咨询相关的专家,需要经过专门的神经,精神和心理等方面的评估[9]。如有精神障碍必须给予适当的治疗;对药物成瘾者,应进行解毒或康复治疗;疼痛引起者可服用镇痛剂;夜间肌阵挛可用氯硝安定或作用相似的苯二氮卓类药物加以缓解。药物治疗必须是与睡眠卫生教育,心理治疗等并行的,并应作为药物治疗的短期试验来进行。安眠药仅是作为达到这一目的而采取的辅助手段,即打断失眠的恶性循环[10],消除对失眠的恐惧和焦虑,减少较多的情绪和生理觉醒。服药8周内应及时对患者的状况进行再评估。
(1)苯二氮卓类药物 非选择性拮抗γ-氨基丁酸A(GABA-A)复合受体。具有镇静催眠,抗焦虑和肌松弛作用,通过改变睡眠结构延长睡眠时间,缩短睡眠潜伏期。大多数苯二氮卓类药物的吸收率(Tmax)在60-90分钟范围内。按药物半衰期长短,苯二氮卓类药物可分为短效、中效和长效。短效药的代表是三唑仑(Triazolam),它的半衰期只有3.5小时;常用的中效药舒乐安定,阿普唑仑,羟基安定,氯羟安定;长效药有:安定,硝基安定,氟基安定[11]。不良反应:白天的和持续的镇静作用是最常见的。此外,还有眩晕和共济失调;与药效矛盾的兴奋性反应(烦躁易怒、失眠、活动过度等);呼吸抑制等。若不同时饮酒和服用其他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苯二氮卓类应该是最安全的抗焦虑和安眠药,而且对用药过量有很宽的安全范围。一旦发生中毒,支持疗法和洗胃可能已足够。其拮抗剂氟马西林在处理中毒时也很有前途。但老年人慎用苯二氮卓类药物,如需要,建议使用最小治疗剂量短期治疗(3-5天),并且不主张逐渐加量,医生与患者需同时密切观察疗效[10]。不可忽视的是,近年来,苯二氮卓类的滥用和依赖性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长期大量使用导致耐受和依赖已被临床所证实。已观察到用药超过2个月可发生戒断反应。苯二氮卓类戒断反应通常持续一周左右,有时也可达2-3周,逐渐减少用量可减轻戒断综合征的程度。小剂量治疗需在4-6周内停药,大剂量治疗(如安定40mg/日以上)应在6-8周停药。停安眠药后可继续接受卡马西平、心得安、抗抑郁药物的治疗,以防出现戒断反应[12]。但对其产生耐受和依赖的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
(2)非苯二氮卓类药物 主要药物有Zoleplon(佐匹克隆)和Zolpidem(吡唑坦),系选择性GABA-A复合受体拮抗剂。仅有单一的催眠作用,无镇静、肌松弛和抗惊厥作用;不影响正常的睡眠结构,但可改善患者的睡眠结构。在治疗剂量内,基本不产生失眠反弹和戒断反应。对原发性失眠和应用复合胺再摄取抑制剂治疗抑郁症所引起的失眠为受选[13],此类药物目前国外运用较多,但其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尚在观察[14]。
(3)抗焦虑、抑郁药 对于因抑郁、焦虑引起者首选,常用药有以下几种:①丁螺环酮 非苯二氮卓类抗焦虑药,没有催眠作用和明显的镇静作用因而不产生耐受、躯体依赖和撤药症状,也对共济运动和复杂的操作性运动没有影响。服用本药的患者有明显缓解焦虑症状,主要对广泛性焦虑有效,不足的是产生疗效的时间在一周或一周以上。治疗剂量为20-30mg ,分三次口服。副作用主要是轻微头痛、头昏及胃肠道反应。 ②具有抗焦虑作用的新抗抑郁药 严重的焦虑或苯二氮卓类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者选用具有抗焦虑的抗抑郁药治疗,可以减少患者对苯二氮卓类药物的依赖,此类药物的优点是对心脏毒性小,抗胆碱作用小,没有过度镇静,不增加体重。药物有:帕罗西丁20-60mg/天;左洛夫50-100mg/天;博乐欣50-250 mg/天;米氮平15-45mg/天。③三环类抗抑郁药物 主要药物有多虑平、阿米替林和去甲丙咪嗪。失眠由抑郁症引起是为首选;如是原发性失眠,在传统的催眠药物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可作为第二线用药。
(4)草药 据报道,颉草属植物的提取物可诱导睡眠[15]。中草药中也有许多起镇静安神作用的配方,但具体成分还待提取研究。
(5)激素替代疗法 褪黑激素是一种与睡眠有关的激素,具有诱发睡眠作用[16]。褪黑激素由5-HT代谢产生,其生成受H-2酰转移酶的限制。5-HT的缺乏可影响褪黑激素合成,但5-HT内生缺乏引起的失眠是否与褪黑激素有关尚待进一步证实[17]。
前列腺素D(PGD2)可增加睡眠,白细胞介素-1具有促进睡眠作用,能刺激星型胶质细胞产生PGD2[16],这似乎说明它促进睡眠的作用是通过PGD2中介的,更确切的证据尚需探询。
总之,失眠的病因复杂多样,在治疗上,由于个体差异的存在,不少病人的疗效不尽理想,故应强调个体化原则。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合理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
在临床工作中,很多医生都采用苯二氮类药物,抗忧郁药等,而这类药物的依赖性,抗胆碱能副作用及戒断综合症等,降低了患者对治疗的认同,影响了失眠的治疗的效果.本人曾经用阿普唑仑片加中药治疗失眠患者收到很好的效果,而且副作用明显减少.方法下:

1,阿普唑仑片每天0.4MG,睡前30分钟口服,

2,中药方:酸枣仁20G,川芎,赤芍各10G,龙骨15G,知母,五味子,远志各6G,水煎服,睡前服,疗程14天.

    本人应用此方治疗过不少失眠患者,均能收到很好的疗效

关于药源性失眠

        失眠的原因很多,一些药物同样会引起失眠。常见的引起失眠的
药物有:
  利尿药尤其是联合用药时,可引起夜间多尿,频繁起夜,因而扰
乱睡眠;利尿后,排钾过多,可以导致心血管节律性障碍,引起失眠。
  抗心律失常药如双异丙吡胺和普鲁卡因酰胺可影响睡眠的质量。
  抗高血压药如甲基多巴、萝芙木甲素、可乐宁等不但可引起失眠,
还可以产生抑郁综合征,造成严重失眠;抗高血压药物用量不当,常
能造成夜间低血压,同样可以引起失眠。
  β-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中的药物很多,尽管各药之间在
药理上有差异,但都有不同的降压作用,有的还可引起低血糖和诱发
抑郁综合征,这些副作用都可引起失眠。
  抗抑郁药如去郁敏、去甲替林、普鲁替林和老年人常用的氯丙嗪、
丙咪嗪等抗抑郁药,都可引起失眠。
  抗胆碱能药特别是治疗帕金森病的药物以及三环抗抑郁剂和阿米
替林等,可引起夜间烦躁不安和精神错乱而导致失眠。服用左旋多巴
也可出现失眠及抑郁综合征。
  吡烷酮醋胺为γ-氨基丁酸的衍生物,可直接作用于大脑皮质,
具有修复、激活、保护神经细胞的作用。实验显示,此药能促进学习
能力,推迟缺氧性记忆障碍的产生,提高大脑对葡萄糖的使用率和能
量储备,改善大脑功能。但此药不可在晚上服用,否则,会引起烦躁
而进入兴奋状态,导致失眠。
  糖皮质激素如强的松、氟美松、强的松龙等药物,大剂量应用时,
可引起机体的兴奋性增高而导致失眠、多汗等症状。
  平喘药如氨茶碱、麻黄素等药物,夜晚服用,由于其中枢神经兴
奋作用,常导致失眠等症状。
  异烟肼异烟肼为抗结核药物,大剂量应用时,具有中枢神经系统
兴奋作用,常导致失眠等症状。
  安定类药安定类药用量不当,偶尔可导致老年人的睡眠倒错,即
白天镇静,全身活动减少,摄入液体量减少,进而导致夜间烦躁不安
和精神错乱。
  除上述药物以外,诸如抗癌药物、抗癫痫药物、口服避孕药、甲
状腺制剂及某些含咖啡因的药物等,均可兴奋大脑皮层而影响到睡眠。
应该指出的是,药物与食品不同,大剂量长期使用,各种毒副作用会
越来越严重,其副作用远不止仅仅是引起失眠。因此,在用药前,应
当熟悉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
中药治疗失眠大多用一些安神药,此类以炒枣仁为主。可加舒肝解淤药如柴胡,郁金等。 酸枣仁(炒)30克     柏子仁30克    郁金10克    柴胡10克   当归10克    夜交藤10克    栀子10克     丹参10克     党参10克   
脾胃不佳可加   鸡内金15克   焦三仙各10克
在临床上失眠特别的顽固性失眠实多虚少,上海一专家曾来我院讲课提出以肝论治观念,很有道理,并留下一验方:
柴胡15 郁金15 水牛角10 丹参30 天麻15 钩藤15 白芍30 赤芍20 石菖蒲20 生龙牡各30
此方予平肝潜阳,疏肝解郁,养心活血化痰于一炉,我加减试验多人均有效。多用于学习工作压力大,应酬多,心烦想不开失眠的人,往往看到这些人舌红或苔腻,需加味清热药或化湿消食药。

我院心内科主任常用二经验方分治虚实二证,痰火胜者以黄连温胆汤加减。心阴虚肝血虚为主者以三合汤(酸枣仁汤、百合地黄汤、甘麦大枣汤)加减,实习时跟过她,的确有效。

失眠是病人最多的主诉之一,失眠的原因很多.大概分为:1应激状态或环境改变.2精神或躯体疾病.3药物的影响.对失眠的治疗特别是用催眠药<安定等>效果差的长期慢性失眠.本医经验介绍:考虑为抑郁症多见.用多塞平25mg睡前.也可以用阿米替林.加谷维素.维生素B1.B6.身体差的加用刺五加片.胎盘片.及人参五味子糖浆.连续用药半个月,疗效显著.
患者陈巧仙,女,40岁。
主因失眠5年就诊。
5年前患者长时间大量采摘一种刺激性特强的辣椒后出现头晕,失眠。伴坐卧不宁,易惊恐,不敢一人独处,健忘,恶声响,心烦心悸等。曾多次就诊于上级医院,西医诊断为神经衰弱。口服安定,多塞平,氯氮平等。后又改服中药服药无数,总是时好时坏。去年曾有一度好转。数月前又无故反复。服中药多剂无效。故来就诊。
一诊:
我考虑西诊为焦虑性精神病。西药用多虑平,安定应该对症,但患者诉服西药后出现过走路不够,震颤。于是我未辨证就用了一个经验方:苦参30,枣仁60,丹参30,菖蒲15远志15皂刺10     2付。水煎服,每晚1次,共服6晚。
二诊:
6天后患者如期来诊诉一点效果没有,求我细细诊脉。详问病史:除主症外尚有口干夜间为甚,乏力,纳差,舌淡胖边有齿痕,苔有斑剥裂纹,脉沉滑。曾查血粘度增高,血色素低。细审其证:1.病史长。2.患者口干夜间为甚,乏力,纳差,舌淡,苔剥裂纹。均为脾虚营血不足的表现。3血粘度高。根据汪清任的学术思想:1久病从瘀2因瘀致虚3气血相依病理相害。推理该患者由于久病致瘀,伤及气血,气损血亏耗阴,更加重血瘀。治本应活血,治标应滋阴。方用血府逐瘀汤:柴胡10枳壳10赤白芍10甘草10桃红各10当归10川芎10牛夕10桔梗5枣仁30菖蒲10远志10玄参30生地15丹皮15      2付。水煎,早晚各1次。共3日。
三诊:
患者诉睡眠已明显改善,其他诸证亦好转。遵上继服2剂。以待其四诊。
对于难治性失眠的治疗,我采用抗精神病药物氯氮平    12.5MG    QN阿普唑仑0.8MG  TID     0.8  MG   QN 及 配合能量合剂输入.取得良好效果.我想请问大家还有其他方法互相交流一下,好不好.
吾院一护士,23岁,患失眠已有十几天。每次躺在床上两眼禄禄,毫无睡意。就算一天劳累下来亦是如此。自己曾服用养血安神之类无明显效果,某医诊为神经衰弱给予安定和谷维素之类的,暂可入睡,但停药后亦难眠。怕安定食之过多有害而求诊于我。

诊时视之面目神情呆滞,动作迟缓,神疲懒言,纳差,大便可,小便略少,月经正常,唯白带色白量多,舌淡苔白滑略厚,脉滑,未见沉象。

辩为脾虚湿困,心肾不交症。
处方以健脾利湿,交通心肾为主:党参15 白术15 茯苓15 白扁豆15 滑石30 甘草5 石菖蒲6 远志12 砂仁3(后下)
一剂而即可入睡,实超我之想像!!之后其自己说多服几剂增强疗效。

按语:该方平淡无奇,而其效却是妙不可言。我细思之,此病之病因在于一个湿字,其湿困脾,脾为阴土,喜燥而恶湿,日久则见其虚;脾虚无以运化,其湿益盛,传少阴,则见带下色白量多,心肾不交,则见失眠。该方以四君健脾为君,六一利湿,石菖蒲远志交通心肾共为臣,白扁豆健脾利湿止带为佐,砂仁芳香醒脾为佐使。
1.失眼常由精神紧张,思虑过度,苦恼忧虑,心事重重想人非非等引起。中医认为:如果失眠伴有性情急躁易怒,不思饮食,口渴喜饮,目赤口苦,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者。中成药可用龙胆泻肝丸治疗。汤药可用经验方:
龙胆草10g 黄 芩10g 茵陈10g 桅 子9g
柴 胡10g 白 芍10g 酸枣仁10g 夜交藤10g
竹 叶6g 泽 泻10g 香 附10g
水煎服,每日2次,每次150ml。

如果失眠,伴有心悸不安,头晕耳鸣,健忘,腰酸梦遗,手足心热,口干津少者。中成药可选用朱砂安神丸治疗。汤药可用:
黄 连10g 阿 胶10g 生牡蛎20g 龟 版10g
柏子仁10g 生地黄40g 酸枣仁10g
水煎服,每日2次,每次150ml。

如果失眠伴有多梦易醒,心悸健忘,头晕目眩,肢倦神疲,饮食无味,面色少华。舌质淡,苔薄少。中药可用人参归脾丸治疗。汤药可选用
党 参 10g 白 术10g 黄 芩10g 甘 草9g
远 志10g 茯 苓 10g 酸枣仁10g 龙眼肉10g
木 香10g 夜交藤10g 生地黄40g
水煎服,每日2次,每次150ml。

如果失眠伴有易于惊醒,胆怯心悸,遇事善惊,气短倦怠,小便清长,舌淡。中成药可用柏子养心丹治疗。汤药可用经验方:
党 参15g 龙 齿20g 茯 苓10g 石菖蒲10g
酸枣仁10g 柏子仁10g 知 母10g
水煎服,每日2次,每次150ml。

2.饮食
失眠,多由心情郁怒,精神紧张或病后脏腑功能失调所致。临床表现为入睡困难、夜间多醒、凌晨早醒、夜寐多梦,并因此引起头晕、乏力、健忘、烦躁易怒等症状,临床可分为心火上炎、心脾两虚、心肾不交等证型。

临床上对失眠治疗方法很多,有心理调节、环境调节、内服药物、针灸、刮痧拔罐、按摩等,这里向大家介绍一下失眠的饮食疗法:

莲心茶:适用于心火上炎,烦躁不眠。
莲心两克,生甘草3克。开水冲泡,如茶饮。每日饮数次。

百合粥:适用于心阴不足之虚烦不眠(口干、干咳)。
生百合100克,粳米100克,洗净,加水1000毫升,煮至米烂,日服两次。

酸枣仁粥:适用于心脾两虚,惊悸健忘,失眠多梦。
酸枣仁50克,捣碎,浓煎取汁。用粳米100克,加水煮粥,煮至半熟时,加入酸枣仁汁同煮,至粥成,趁热服食,可根据个人口味加糖。

五味子膏: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神经衰弱失眠(转氨酶高者效果更佳)。
五味子250克,洗净,加水浸泡半日,煮烂去渣,加蜂蜜收膏。每服20毫升,日服两次。

磁石肾粥:适用于肾阴虚弱、肝阳上亢之失眠、心悸不安、头晕耳鸣、高血压(老年人)。
磁石60克,打碎,煎煮1小时后,去渣;猪肾1枚,去筋膜,洗净切片;用粳米100克,洗净,加磁石水,煮至半熟时加入猪肾片,再煮至米烂肉熟,日服1~2次。

黄连阿胶鸡子黄汤:适用于阴虚火旺、虚烦失眠,或热病、失血后阴虚阳亢失眠。
黄连5克,生白芍10克,煎水100毫升,去渣,对入烊化的阿胶汁30毫升,候温,取新鲜鸡蛋两枚,去蛋清,将蛋黄入药汁搅拌,于每晚临睡前顿服。

经常失眠的人。平时饮食应以清淡滋补为主,如百合、莲子、山药,可常配以粳米、糯米、薏米煮粥等。此外应忌饮浓茶、咖啡等兴奋中枢神经的饮料。

失眠者的精神调养也是十分重要的,平日应注意保持心胸豁达,避免烦恼、焦虑;还要注意劳逸结合,避免伏案工作,使用电脑工作时间太久,可在工作一两小时左右,站起来活动活动,做做工间操等。在生活上应节制性欲,保养心肾,临睡前最好不要进食,有人有临睡前喝牛奶的习惯,可安排在临睡前1小时饮用,食后稍事休息,排除杂念,保持在精神平静安适的状态下入睡。
中医治疗失眠经验大荟萃



迷途知返2005-01-06, 01:59 PM
方名:潜阳宁神汤

药物:夜交藤30g,熟枣仁20g,远志15g,柏子仁20g,茯苓15g,生地黄20g,玄参20 g,生牡蛎25g,生赭石(研)30g,川连10g,生龙骨20g。


功效:滋阴潜阳,清热宁心,益智安神。

主治:心烦不寐,惊悸怔忡,口舌干燥,头晕耳鸣,手足烦热,舌红苔薄,脉象滑或弦数。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解:《内经》谓:“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跷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瞑。”临证观察不寐多由五志过极,心阴暗耗,心阳亢奋所致。本方用黄连以清心火,生地黄、玄参滋阴潜阳,更用龙牡、赭石以潜镇阳气,使阳入于阴。然此病日久,思虑过度,暗耗心阴,故再用远志、柏子仁、酸枣仁、夜交藤养心安神。不寐常见初睡之时忽然跳跃,似惊而醒,有似心虚胆怯而实非,乃阳亢阴亏,初入之时交合浅而脱离快,自然阴阳不能相济而复醒。因此,除滋阴潜阳外,必须用黄连以直折心火,从而达到泻南补北、心肾相交、阴平阳秘之目的。


加减:若阴亏甚,舌红少苔或无苔者,可加麦冬15g,百合20g,五味子10g;情怀抑郁,烦躁易怒者,可加合欢花15g,柴胡15g以解郁安神;兼大便秘者多为胃家郁热,所谓“胃不和则卧不安”,可加小量大黄以泻热和胃。


方歌:潜阳宁神夜交藤,枣柏远志连茯苓;龙骨牡石玄生地,阳入于阴心神宁。

验案:王某,女,47岁,病一年余。心烦不寐,近两个月病情加重,彻夜不能入睡,烦躁多怒,自汗,手足灼热,大便秘结,经用中西安神镇静之剂皆未收效。察其面色不荣,精神萎靡,自述不能入睡,至夜则烦躁难忍。舌光红少津无苔,脉弦数。此属心火上亢、肾阴不济之证,宜清心火、滋阴潜阳,乃出潜阳宁神汤。初服6剂,心烦不寐收效,夜间安稳,能入睡3小时左右,但仍大便秘结,遂原方加文军5g,嘱继服12剂。复诊病情明显好转,大便通畅,保持日一次,能入寐4小时以上,心烦消失。又服10剂,睡眠恢复6~7小时,诸症消失而愈。


按语:不寐一病临床颇为多见,病机亦错综复杂,有心脾两虚者,有胆郁痰扰者,亦有胃气不和者等等。临床上尤以阴虚阳亢、心肾不交者居多,往往缠绵难愈,难以骤效。久不得寐,势必耗伤心阴,使心阳更亢,复不得入于阴,而不成寐。潜阳宁神汤正是基此而立方。临床施用,要有方有守,循序渐进,待阴气得充,亢阳得平,心神安定,卧寐必宁矣。



迷途知返2005-01-06, 01:59 PM
方名:除痰安寐汤 药物:北柴胡10g,法半夏10g,淡枯芩12g,炙青皮10g,枳实10g,制南星6g,竹茹1
2g,龙胆草10g,栀子10g,珍珠母60g(先下),礞石30g(先下),合欢皮15g,夜交藤3 0g,葛根30g。

功效:祛痰(无形)镇静,解郁舒肝,安神除烦。

主治:由七情六郁而引起的失眠烦躁,乱梦,头痛昏晕,多愁善感,疑虑妄想,惊悸夜游,无端喜怒啼泣等症。即现代医学所称神经官能症。

方解:本方系多方精组而成。上可溯源于《内经?素问》之半夏秫米汤;下又能至现代实验室,因今人实验证明,中医除痰药多有镇静作用;中可以归功于许学士的“珍珠母丸”,因本方重用珍珠母。


用法:方中珍珠母、礞石二药,须先放入水中煎沸约半小时,然后纳入其余诸药。因此二味为介类及矿物药,非久煎不能奏效。余可按常法煎取浓汁约150ml,煎两次,分两次服用,距离吃饭约一小时,前后均可。


加减:头痛甚,中医称为痰厥头痛者,加钩藤30g,菊花10g,白蒺藜15g,赤芍30g,以舒挛镇痛;大便干结者,加瓜蒌仁12g,生大黄6g以润肠通便;抽搐动风者,加羚角面1g
(分冲),以清肝熄风;狂言乱语,躁动不宁,幻视幻听者,则其病已由量变到质变,属于癫狂之症,所谓“精神分裂症”之类,本方须加菖蒲10g,远志6g以豁痰开窍。外加“礞石滚痰丸”6~9g,上午一次服下,下午可得泻下二、三次不等。慎不可睡前服用此丸,因为此药起作用时,可见腹痛泻下,影响睡眠,反滋病变。


方歌:除痰安寐夏星礞,去火柴芩与栀龙;下气枳青茹涤热,葛珠交合共成功。

按语:失眠多梦一症,根据旧说认为神魂不安所致,而神魂不安,则主要责之心(藏神)、肝(藏魂)火盛,蒸湿生痰,痰火交郁,故而发生心烦不寐,或寐则乱梦纷纭,大脑基本上得不到休息,经常处于疲劳状态。人非铁石,大脑更是精密度最高的器官,久之则变生百出。我曾统一将之称为“神志病”,意即由“五神”(神、魂、魄、意、志)、“五志”(善、怒、思、忧、恐)等相互交杂、相互影响而产生的疾病。这类疾病,少睡多梦实为最根本、最主要的症状,愈此则诸症减轻,而本方则主要用来解决这个问题的。但古语有:“心病还须心药医”之说,药物的作用,终是“外因”。治疗本病除服药以治其标外,更主要的还是消除病人“五志过极”(七情)的致病宿因。否则,病本不除,“内因”还要起主要作用。



迷途知返2005-01-06, 02:00 PM
方名:琥珀合欢白芍汤 药物:琥珀0.6g(研末冲服),合欢花9g,白芍9g。

功效:安神解郁,养血柔肝。

主治:失眠、神经衰弱。

方解:思虑过度则伤脾,脾血亏损,血虚无以养心,心虚则神不守舍;肝失条达,郁而化火,上扰心神,阴液亏耗,无以上承于心,五志之火无制,而君火更亢,阳不入阴,致使心神不安而产生失眠、多梦、神疲、舌红或淡红、脉细弱或细数诸症。本方琥珀安五脏,定魂魄,镇惊安神,为君药;辅以合欢花安神解郁,入脾补阴,入心缓气而令五脏安和,神气舒畅;再佐以养血柔肝益脾之白芍,用其苦入心,微寒泻心火,酸入肝,收敛肝阴。全方药仅三味,但组方严谨,疗效确切,尤其以血虚阴虚型病人为佳。


加减:肝虚有热之虚烦不眠与酸枣仁汤合用;热病后期,热邪未尽,阴液已伤者与黄连阿胶汤合用;心肾不足,阴虚阳亢失眠、心悸、健忘、口燥咽干、舌红无苔者,加生地、柏子仁等养心滋肾之品。



迷途知返2005-01-06, 02:01 PM
方名:丹参枣仁汤 药物:丹参、生龙骨、生牡蛎、夜交藤、合欢皮各15g,炒枣仁、柏子仁各10g。

主治:失眠。

制法:先用水将生龙骨、生牡蛎和其他药物分别浸泡30分钟,再用火先煎生龙骨、生牡蛎30
分钟,然后纳入诸药再煎,取汁250ml,再加水煎取150~200ml,2次煎出药液共300~450ml 左右,合匀。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温服。

验案:徐某某,男,56岁。1987年12月14日初诊。失眠10余年,难以入睡,常通宵达旦不眠,每晚需服10片安眠药始能入睡1~2小时,记忆力减退,稍劳即晕,肢体抽动,两胁隐痛,特由黑龙江来京求治。视其体,形体消瘦,目眶暗滞发黑;察其舌,质暗苔黄腻;切其脉,沉细而弦。证属肝肾阴虚,心火独亢,心肾不交。予丹参枣仁汤加生熟地各10g,珍珠母(先下)15g,黄连3g,白芍10g。服7剂后,不服安眠药已能入睡,头晕肢抽胁痛等症也随之减轻。再以原方去珍珠母、生熟地,加当归、菖蒲、炒远志各10g,继服7剂,晚上已能安静入睡,精神转佳,症状消失,高兴而归。嘱其继续服药,以资巩固。


按语:失眠多与肝肾有关。心藏神,赖肝血以养,需肾水以滋。肾藏精,肾虚则不能上济于心则心火独亢;或五志过极,心火内炽,不能下交于肾,心肾失交,心火亢盛,热扰神明,神志不宁,因而不眠。若情志所伤,肝失条达,郁而化火,火动扰心,神不安宁亦致失眠。临床上需根据全部脉证,审因论治。本方系自拟经验方,适应于心肝火旺,心肾不交的失眠。其审证要点为:心烦不眠,难以入睡,睡即多梦,口苦咽干,舌红苔黄,脉细弦数。方中丹参入血,既养心肝之血,又凉血分之热,从而起到安神作用,为本方主药;炒枣仁养肝血;柏子仁补心阴,生龙骨、生牡蛎镇静以增安神之功;夜交藤清虚火安心神;合欢皮化痰浊宁心神。临床运用,尚需随症加减:若目眶发黑,为肾水虚亏,加生熟地或女贞子;若虚烦性急,加山栀、白芍;若难以入睡,口苦舌尖红痛,加黄连或木通少许;若头晕目赤,加珍珠母;痰多可加茯神、菖蒲;胸胁闷胀,叹息,加郁金、香附;大便不通,加枳壳、槟榔、瓜蒌;时有躁热,面红或眩晕耳鸣,加龟板、磁石、石决明;五心烦热,加功劳叶、地骨皮、知母。


服药同时,应以清淡而富于营养的饮食为主,禁食辛热油腻之品,以防助火生痰。同时睡前避免饮用浓茶、烟酒,用温水洗脚,以引火下行。保持情绪安定,心情舒畅,解除思想负担。本方以养血安神为主,气虚阳虚者慎用,因邪实内扰者慎用。



迷途知返2005-01-06, 02:02 PM
方名:高枕无忧丹

药物:生地60g,酸枣仁60g,煅磁石45g,茯苓60g,茯神60g,黄连10g,阿胶60g,鸡子黄4枚,琥珀末10g,知母60g,川芎4.5g,远志45g,甘草10g。


主治:失眠。

制法:上药共研极细末,以猪心血和之,炼蜜为丸,朱砂为衣,每粒重1.5g。或以上方剂重的1/5~1/4水煎服。

用法:每晚临睡前2小时3~4粒,灯芯汤送下。如作汤剂,则每日1剂,日服2次,下午3~4 时服头煎,晚间临睡前服2煎。

验案:李某某,男,42岁。失眠3年,终日头昏,记忆力衰退,寐则多梦纷纭,甚则通宵不眠,精神恍惚,舌红苔薄,脉细弦。服用高枕无忧丹2周,睡眠基本恢复正常。

按语:本方为酸枣仁汤与黄连阿胶汤加减而成。治虚劳虚烦不得眠,虚阳困扰中宫,心火上炎而心神不宁。临床特点为心烦不寐,头晕,耳鸣,健忘,五心烦热,舌红,脉细数。治当以滋阴清心安神为原则。方中酸枣仁养肝血、宁心神,配以川芎疏肝理气,一收一散,相反相成;更以知母、黄连清热除烦,制川芎之辛燥;生地、阿胶、鸡子黄滋阴,使亢阳有所附;茯苓、茯神、远志宁心安神;磁石、琥珀镇心安神。猪心血和药,取“心者入心”之义,为诸药之引。诸药合用,具有滋阴清热,镇心安神之效。



迷途知返2005-01-06, 02:03 PM
方名:枸杞枣仁汤

药物:枸杞30g,炒枣仁40g,五味子10g。

主治:失眠。

制法:上药3味和匀,分成5份。

用法:每日用药1份,置于茶杯中,开水浸泡,当茶频频饮之。或日饮3次,每次至少50ml 。

验案:宁某某,男,45岁。患心动悸,发作无时,夜寐不安,倦怠乏力,面色微黄,形体消瘦,舌无苔,脉结代,每分钟心脏早搏八九次。予上方,嘱当茶饮。3天后脉律转齐,睡眠亦安。服药1月,诸症皆除。


按语:本方以药代茶频饮,既可免去煎药之劳,亦可达到治疗之效,且服用方便。其适应症为心血不足,肾阴亏损之失眠,可见虚烦心悸,夜寐不安,梦遗健忘,舌红少苔,脉细数。方用枣仁、枸杞子补肝肾,养心血;五味子敛心气,滋肾水。全方药少力专,滋补肝肾,养血安神。运用本方,可根据不同情况,适当调整用量或加减药味。如心律不齐,而失眠较轻者,枣仁、枸杞子量宜相同;单纯失眠者枣仁量宜大;胃酸过多者,可去五味子,加白豆蔻5g。服药时,可适当加入白糖或麦乳精以调味。



迷途知返2005-01-06, 02:04 PM
方名:紫灵汤

药物:紫石英30g,灵磁石30g,菟丝子15g,枸杞子15g,党参12g,茯苓10g,麦谷芽各30g,生甘草3g,怀山药15g。

主治:失眠。

制法:紫石英、磁石先煎半小时,余药先在水中浸泡半小时同煎,沸后10分钟即可,取汁,药渣再兑水,煎20~30分钟,取液,去渣,每剂煎2次,将2次煎出的药汁混合。

用法:每日1剂,饭后2小时许温服,日服2~3次。

验案:黄某某,女,29岁。1976年9月30日来诊。半年前因“甲亢”行手术切除。患者于夜晚曾受惊吓,此后夜不能眠,稍有响动即心悸,曾用多种中西药治疗无效。诊时头晕目弦,耳鸣如蝉,消谷善饥,夜尿频数,精神倦怠,舌淡,苔薄,脉弱。用上方,服药4剂,夜即能寐,再以本方加减调治月余,睡眠恢复正常,他症皆除。追访12年,未见复发。


按语:失眠病因多端,临床兼证各异,因而需根据不同证型及不同兼证,选取不同方药,辨证施治。本方适用于阴虚阳亢者,证见头晕目眩,耳鸣,甚则耳聋,肢倦神疲,纳呆,舌淡,脉弱。方用磁石、紫石英一寒一温,以潜元阳;党参、茯苓、山药、甘草补中健脾益气;加谷麦芽以助消化,同时还有防金石之药伤胃之功。临床运用之时,尚须根据不同兼症化裁加减;眩晕者,加制首乌15g,菊花炭6g;晕厥、血压偏低者,党参改生晒参9g或西洋参6g,加山萸肉9g;失眠严重者,加酸枣仁24g,金蝉花3对,朱砂1g(分冲),夜交藤15g
;心悸严重者,加丹参15g,赤芍9g;耳鸣严重者,加石菖蒲3g,五味子9g。服药期间禁食碱性及刺激性食物,如馒头、切面、辣椒、大蒜、烟、酒等。



迷途知返2005-01-06, 02:05 PM
方名:安神煎

药物:炒陈皮6g,法半夏10g,胆星6g,石菖蒲6g,郁金10g,朱茯神15g,莲子心6g,龙齿20g,酸枣仁15g,炙甘草5g,麦芽30g,大枣10枚,黄金首饰6~10g。


主治:失眠。

制法:黄金首饰穿线,缚紧,置砂锅内,加水1000ml,煮沸后文火续煎1小时。其余诸药放入水中搅拌、浸泡,文火煎煮,沸后再煎20分钟,水不够时可略加,煎成200ml。


用法:每日1剂,日服1次。临睡前温服。服药后,以温热水洗脚后就寝。

验案:徐某,男,52岁。1986年5月4日初诊。患失眠2月,持续加重,渐至彻夜不寐,白天感头昏脑胀,无法工作,食少、消瘦、乏力。曾服镇静安眠西药无效。处以上方,5剂后即能入睡,再服5剂,每晚能睡6小时左右,精神转佳,遂恢复正常工作。


按语:本方所治失眠者多因精神紧张,心情不愉快而致,气郁不舒,影响脾气之运化,聚湿则成痰;或因气郁化火,煎熬津液,亦可生痰。明?戴思恭认为:“有痰在胆经,神不归舍,亦令不寐”,同时指出,“理痰气”为治疗本病的“第一要义”。方用陈皮、半夏、朱茯神、甘草,取二陈汤之义,燥湿化痰,同时朱茯神还有宁心安神之功;加胆星增强化痰的作用,并能清热;菖蒲、郁金、莲子心清心化痰解郁,现代药理研究证实,石菖蒲具有镇静作用;龙齿镇心安神;酸枣仁宁心安神;麦芽健脾和胃消食;另以金器置药中煎煮,其义在于取其“微量元素”,须用真金。诸药合用,有燥湿化痰,清心安神之功。本方证的审证要点为:要有痰湿内停之象,证见胸闷、头痛、厌食等。临证之时,如见舌质红,口干者,可去陈皮,加天冬12g,麦冬12g,何首乌12g。



迷途知返2005-01-06, 02:05 PM
方名:补心安神膏

药物:黄芪60g,党参30g,生地60g,当归60g,赤芍60g,白芍60g,川芎60g,阿胶30g,黄芩20g,川黄连10g,女贞子30g,旱莲草60g,金樱子60g,五味子60g,远志肉30g,生牡蛎80g,珍珠母80g,焦麦芽60g,鸡内金60g,桑椹子60g,鲜葡萄2500g
,鲜苹果4000g(切片),蜂蜜150g,冰糖60g。

主治:用脑过度,失眠,食欲不佳,大便秘结。

制法:将上药除阿胶外共入锅中,煎煮4小时,去净药渣,置文火上浓缩,加鲜葡萄和鲜苹果,再煎,再去净渣,加蜂蜜150g,冰糖60g,徐徐收膏,同时将阿胶溶化于膏内,以滴水成珠为度,贮于瓶中。


用法:每日早晚各服一匙,白开水化服。

验案:孙某某,女,76岁。缘于用脑过度,经常心慌怔忡,失眠,每日必服镇静剂方能入睡,大便经常干结,服麻仁丸始通,舌体瘦小,舌质红绛而干,脉弦细小滑。以本方治疗,服药后,诸症均除,年90始故。


按语:本方适用于劳倦太过而心脾两虚的失眠证,或伴见脾虚食滞者,可见心悸健忘,肢倦神疲,纳食欠佳,面色少华,大便秘结,舌淡,脉细弱。治当健脾安神,养血宁心。方中黄芪、党参健脾益气;女贞子、旱莲草、金樱子、桑椹子、五味子滋补肝肾,以达补心阴之效,此即“虚则补其母”;当归、赤白芍、川芎、阿胶养血;生牡蛎、珍珠母重镇安神;沙参、生地、鲜葡萄、鲜苹果、蜂蜜生津增液,以润大肠,老年血虚便秘之人,尤为适宜;“胃不和则卧不安”,本方在大量滋补药中加入焦麦芽、鸡内金、远志、黄连、黄芩,一则可防补药滋腻碍胃,二则可消胃中积滞,疏理肠腑。临证时,还应根据不同兼症,灵活加减化裁,如素有肺虚,燥热咳嗽,或血虚便结者,加川贝母30g,麦冬30g,玉竹30g;痔疮,便血者,加丹参30g,炒地榆60g,炒槐花60g,干荷叶30g;燥热干咳,舌瘦干红者,加款冬花60g,桑白皮60g,地骨皮60g,紫菀30g。如遇感冒及其他疾病发生,应立即停服此药,以免留邪。



迷途知返2005-01-06, 02:06 PM
方名:百合安神汤

药物:生百合30~50g,炒枣仁30g,当归10g,夜交藤30g。

功效:养心安神。

主治:失眠症。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解:失眠症的主要病机是心神不安,正如《景岳全书》所云:“盖寐本乎阴,神其主也,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百合安神汤即据此立意。其中百合味甘,性寒,清补兼用,入心经善“敛气养心,安神定魂”,据老中医多年经验,重用百合有明显镇静安眠作用,故用以为君;炒枣仁甘收酸补,向为安神要用药,用以为臣;当归善补阴血,佐百合以养心阴,夜交藤味甘性平,佐枣仁以养心血,药虽四味,但君臣相合,互佐协力,功专安神。不寐病因虽多,证型亦杂,但均以心神不守为共同病机,其治均当以安神为要务,故不论何型,皆可用百合安神汤为主进行治疗。实际应用时,百合用量宜重,方解获效卓然。因其药性平和,即使用50g,亦无任何副作用,尽管放胆用之。


加减:肝郁化火者,合用丹栀逍遥丸或龙胆泻肝汤;思虑过度者,合用茯神、桂圆肉、白术、木香、石斛、陈皮、柏子仁等;卒受惊恐者,加用远志、山萸肉、琥珀、生龙牡等;饮食停滞者,加砂仁、麦芽、山楂、鸡内金、槟榔等,若腹胀满、大便干结者合调胃承气汤或枳实导滞丸;痰热内蒙者,上方加温胆汤。心肾失调者,上方合用六味地黄丸、交泰丸为基本方;偏阴虚火旺者,合黄连阿胶汤或天王补心丹;偏肾阳虚者,合右归丸或金匮肾气丸;遗精明显者酌加桑螵蛸、金樱子、芡实、连须;盗汗明显者酌加知母、黄柏、五倍子、煅龙牡等。心脾失调者,主方合归脾汤;纳呆明显者酌加陈皮、焦三仙;腹胀明显者酌加砂仁、川朴;大便稀溏者,去当归,酌加山药、薏仁、白扁豆。心肝失调者,肝血虚者合用四物汤;肝阴虚者合一贯煎;肝阳上亢者,合羚羊钩藤汤;月经不调者,酌加香附、益母草。


验案:姚某某,男,35岁,干部,1995年2月21日初诊,门诊号为:127489。

十年来常年失眠,屡治不效,近四天彻夜不眠,只好借酒刺激,以醉代眠,伴头昏、头晕,记忆力严重下降,口渴喜饮、腰



迷途知返2005-01-06, 02:07 PM
方名:养心安神汤

药物:北五味子6g,珠麦冬12g,太子参、茯苓、茯神各9g,桂圆肉、当归各9g,生龙骨1
2g,生牡蛎18g,炙远志6g,柏子仁、炒枣仁各15g,夜交藤30g,炙甘草2.5g。

功效:益气养心,补血安神。

主治:虚证不寐。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解:方中五味子、麦冬能滋养五脏,清心,敛肝,滋肾,益气,强阴;太子参、茯苓、茯神能益心气;桂圆肉、当归能补心血;生龙骨能入肝安魂;生牡蛎能入肺定魄;远志能引肾气上达于心,得茯苓茯神通心气下交于肾,合奏交通心肾之效,能佐麦冬散心郁以安神;炒枣仁补肝胆、敛心气;柏子仁镇肝,安惊悸,养心血;夜交藤除梦安神;炙甘草能和中,调和诸药。全方共奏益心血,补心气,镇心惊,安心神。


加减:阴虚火旺者,去参、归、元肉,加滋阴阿胶,清火加竹叶、灯芯草、栀子、连翘心、黄连、黄芩;阴虚阳亢者,去参、归、圆肉,加阿胶、鸡子黄,阳亢甚者加生石决明、珍珠母;肾阴虚者加生地、玄参;肝肾阴虚者加枸杞子、山萸肉、沙苑蒺藜、二至、桑椹、黑芝麻之属;心肾不交者加黄连、桂心;心脾两虚者加土炒白术,若胃气不和,苔白食少,再加砂仁、佛手或二陈;惊恐伤神,心胆气虚者改太子参为人参,加菖蒲、龙齿、朱砂;惊悸不安者炙甘草用至9~15g,照上条加味,再加琥珀;惊魇有声者参按上条适当加味,再加二陈;健忘者远志用至9g,再加菖蒲、酥炙龟板。


验案:1964年4月初银川市总工会干部张某,患严重神经衰弱,失眠多年,头昏,头痛,健忘,几乎丧失工作能力,即用养心安神汤照阴虚火旺、心肾不交二型加味出入,调治月余而愈。老中医用此方20几年来加减出入,治疗虚证不寐获效者人数众多。


按语:临床上如遇实证不寐,如胃中不和,痰热内阻,或肝胆火旺扰动心神,或瘀血不寐,均当另选对证良方;若误用此方则有实实之弊。若虚中扶实,以虚为主者,上方可以加减运用,而加减之法又不出上述十法之外。



迷途知返2005-01-06, 02:07 PM
方名:宁心安神汤

药物:生地20g,丹参20g,炒枣仁50g,夜交藤30g,炙甘草3g,远志10g。

功效:滋阴养血,宁心安神。

主治:用于阴虚血少,虚热内扰之失眠。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解:方中生地滋阴生津,养其暗耗之阴;丹参、酸枣仁、夜交藤、远志等养血、宁心、安神。方中酸枣仁重用则效捷,现代药理研究提出其有镇静催眠作用,宜炒熟用,勿久炒而致油枯。全方共达滋阴养血、宁心安神之功效。


加减:兼见倦怠乏力加南沙参30g,黄芪30g;兼见情绪不安、烦躁易怒,口舌生疮,手掌发胀等,加山栀仁10g,丹皮15g,益母草30g,竹叶15g;兼见手足心潮热,多汗,加丹皮15g,白薇15g,牡蛎30g;老年患者若伴腰膝酸软,关节疼痛,难以负重,筋肉时有挛急,五心烦热,多汗等,摄片发现骨质疏松者,加枸杞30g,龟板20g,鳖甲20g,牡蛎30g
,山萸肉12g。

著名医家程门雪治疗失眠症的经验如何?

(1)方:加味交泰丸

药物:肉桂心1.2g,姜川连0.9g,制半夏6g,北秫米9g(包煎),云茯苓9g,炙远志3
g,炒枣仁9g,淮小麦12g,陈皮4.5g,春砂壳2.4g,川楝子6g,煅瓦楞12g,佛手柑2.4g,炒香谷芽12g,片姜黄2.4g。

功效:疏肝和胃,养心安神。

主治:不寐,症见纳呆,脘中不舒,胃纳不香,泛泛欲恶;不寐,心悸不安,夜半发烦,脉数。

方解:程师指出,夜半发烦之失眠,为阳不入阴,故以肉桂、黄连引阳入阴,引火归源;脘中不舒,为肝胃不和,故以苓、夏、陈、秫米和胃安中;佛手、川楝疏肝理气;远志、枣仁、小麦养心安神;砂壳、谷麦芽消食运脾。共达疏肝和胃、养心安神之功效。


(2)方:滋肝安神汤

药物:阿胶珠9g,酒白芍6g,珍珠母15g,茯神9g,酸枣仁9g,黄连0.9g,炒杜仲6g ,炒白蒺藜9g,炒川断9g,桑寄生9g,金锁固精丸12g(包煎)。

功效:滋肾柔肝,清心安神。

主治:不寐。症见失眠日久,口苦,舌麻辣,后脑热,头痛耳鸣,腰酸痛,遗精,苔薄,脉弦细。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解:证属阳不入阴,心肾不交,阴虚火旺,肝阳扰动。故以阿胶、白芍滋肾柔肝;珍珠母镇肝潜阳;川断、杜仲、寄生、蒺藜滋肝补肾;茯神、枣仁养心安神;用黄连者,程师认为对心阴不足或肾水不足,心火有余而烦躁者,黄连用量宜小并用水炒、盐水炒或蜜水炒,以防苦从躁化;黄连治烦躁,一要轻用,二要配伍,如配阿胶或枣仁。


(3)方:和胃安神汤

药物:半夏6g,秫米9g,炙远志3g,佛手4.5g,茯苓9g,白蔻2.4g,煅瓦楞12g,生苡仁12g,陈皮4.5g,苏梗4.5g,炒谷麦芽各9g。

功效:和胃化痰,疏肝和胃,化湿消痰。

主治:不寐。症见不寐胸闷,心悸不安,时噫,纳食不香,苔薄脉濡。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解:证属肝胃不和,痰湿阻滞。故以半夏、秫米、陈皮、茯苓和胃化痰湿;白蔻、苡仁宣畅化湿滞;佛手、远志、煅瓦楞平肝降逆气;苏梗、谷麦芽化滞助消化。共奏疏肝和胃、化湿祛痰之功效。



迷途知返2005-01-06, 02:09 PM
(1)方:平安汤

药物:石决明12g,珍珠母12g,钩藤9g,菊花9g,丹参9g,赤芍9g,夜交藤12g,合欢皮9g,淮小麦12g,炙甘草4.5g,竹茹9g。

功效:平肝潜阳,和胃安神。

主治:失眠。头痛失眠已年余,仅能睡1小时左右,精神反感兴奋,纳呆,常有嗳气,舌质淡而青,脉弦细者。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按语:本方证属肝阴不足,肝阳上亢,心火偏旺,胃失和降。因舌质带青,故加丹参、赤芍以祛瘀。

(2)方:养阴化痰汤

药物:元参9g,麦冬9g,丹皮4.5g,黄芩4.5g,贝母9g,海浮石12g,半夏9g,炙远志3g,炒枣仁9g,真珠母30g,牡蛎30g。

功效:滋阴潜阳,清热化痰。

主治:失眠。症见失眠年余,有逐渐加重之势,每晚只能睡3~4小时,未入睡而有鼾声,头晕耳鸣,健忘,头脑发胀,口干欲饮,舌红苔黄腻,脉细弱。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按语:本方证病机为阴虚阳亢,痰热内蕴之证。

(3)方:加味甘麦大枣汤

药物:炙甘草9g,淮小麦30g,大枣5枚,郁金9g,菖蒲9g,炙远志4.5g,党参9g,真珠母30g,旱莲草12g,木香6g。

功效:益气养心安神。

主治:失眠。症见失眠十余年,近来更为严重,即使服安眠药亦入睡不到三小时,醒后心悸不宁,烦躁,不能再入睡,头昏头胀,嗳气,健忘,思维不集中,情绪抑郁,精神疲乏,怕冷,腰酸带下,大便2~3次,舌质淡青,苔黄腻,脉弦细。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按语:本方证为脾胃失运,气血亏虚,血不养心,心神不安,肝阳上扰。

著名医家施今墨治疗失眠症的经验如何?

(1)方:清滋安神汤

药物:石斛10g,生地6g,生龙骨10g,鲜石斛10g,鲜生地6g,牡蛎10g,黄芩6g,茯神10g,黄连3g,磁朱丸(包)6g,山栀6g,远志10g,白蒺藜10g,竹茹6g,佩兰10
g,陈皮6g,半夏6g,健神曲6g。

功效:清肝泻火,养阴安神。

主治:失眠。症见繁劳熬夜劳神,咽痛喉干,纳食不佳,胸胁均胀,极易烦躁,睡眠不安,时时惊醒,二便正常,舌苔黄垢,六脉弦、左关独盛。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按语:本方证属肝火上炎,扰乱神明。故以黄芩、黄连、山栀清热;生地、石斛滋阴;龙牡、磁珠丸镇静安神。

(2)方:加味八珍汤

药物:党参10g,黄芪12g,磁朱丸(包)6g,当归10g,柴胡3g,白芍10g,茯苓10g,苍术10g,生地10g,茯神10g,白术10g,熟地10g,川芎4.5g,半夏10g,苡仁18g
,陈皮6g,炙甘草3g。

功效:益气养血安神。

主治:失眠。症见失眠日久,头晕而痛,昏沉不清,极易烦急发怒,食欲不佳,腹胀嗳气,四肢酸麻,大便溏泄,面色苍白,语言力微,舌质淡胖苔白,脉象沉弱。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按语:本方证属脾胃虚弱,运化无权,精微产生减少,血不上荣,脑失滋养。故以参、芪、苓、术补中益气,以生气血之源;方中尤其应用炭类药(生地、熟地、陈皮、苍术),意在运脾止泻;再看四物汤中的药物,不是酒制,便是炭剂,是对脾虚血少之患治病求本之具体体现。


(3)方:柴胶汤

药物:柴胡4.5g,白芍10g,当归10g,生熟地各10g,砂仁4.5g,白术4.5g,茯神10g,杜仲10g,川芎4.5g,寸冬10g,续断10g,艾叶4.5g,阿胶10g,远志10g,磁朱丸(包)6g,炙甘草3g。


功效:调经理血疏肝。

主治:失眠。症见郁闷不舒,烦躁易怒,入夜易醒或彻夜不眠,多梦,腰酸腹胀,经期提前,血块甚多,疲倦无力,饮食无味,二便正常,六脉弦、左关独盛。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按语:本方证属冲任不调,气滞血瘀,肝失所养。故治应着重调经理血疏肝,少用安神镇静之药。方中以逍遥散治肝;胶艾四物汤调经血,使血气得荣,肝体得养,则睡眠自安,诚为“治病求本”之良法。


(4)方:枣仁琥珀汤

药物:炒枣仁10g,茯苓10g,白蒺藜10g,枣仁10g,茯苓10g,远志10g,知母6 g
,川芎4.5g,半夏10g,秫米(包)10g,生牡蛎12g,贝齿10g,白薇6g,炙甘草3g,鹿角胶10g,琥珀3(冲)g。

功效:养心潜阳,清热舒肝。

主治:失眠。症见失眠,每夜最多仅睡3小时,恶梦,头晕,精神不振,心情抑郁,焦急不安,食欲减退,二便如常,舌苔黄,六脉虚数。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按语:本方证属体虚生热,心火妄动,扰乱神志,肝气郁滞。故以枣仁、远志、茯神养心安神;龙牡、磁朱丸潜阳平肝;知母、白薇清热;尤其是琥珀,施师每于安神剂中加入以治惊悸恶梦有殊效。


(5)方:七子丸

药物:补骨脂60g,贝齿30g,生龙牡各30g,蛇床子、熟地、枸杞、菟丝子、覆盆子、车前子、五倍子、巴戟天、仙灵脾、鹿衔草、制首乌、紫河车、朱茯神、炒远志、炙甘草、鹿角胶均各30g,五味子、菖蒲、蝉衣各15g。


功效:补肾镇精安神。

主治:失眠。症见体弱,头晕,耳鸣,多梦,腰酸,梦遗早泄,阳痿,记忆力减退,思维难以集中,常彻夜不能入睡,精神萎靡,面色无华,舌质淡、苔薄,六脉均弱,两尺尤甚。

用法:共研细末,金樱子膏420g,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日早晚各服10g,白开水送下。

按语:本方证属肾虚脑髓失养。施师云:治失眠宜用镇静药,阳入于阴始得入睡,此为常法。今如补骨脂、巴戟、灵脾助阳药为主;加首乌、生地、龙牡滋阴潜阳之品,和调阴阳;更加“七子”以调补肾精。如此配伍,竟取良效。待上方服完症减可服第二料。


(6)方:六甲鹿角汤

药物:生龙牡各12g,生鳖甲、生龟板、草决明、沙蒺藜、寸冬、白蒺藜、朱茯神、炒远志、地骨皮、酒生地各均10g,旋覆花(包)、白薇、鹿角胶(烊化)各6g,石决明20g。


功效:滋阴养血安神。

主治:失眠。症见午后头面及周身均感发热,时或夜晚亦觉烧热,不出汗,头晕而疼,心跳气短,夜不安寐,舌质红,有薄苔,脉细数。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按语:本方证属阴虚血少,神不守舍。故以生龙牡、生龟板、生鳖甲、石决明滋阴潜阳以安神;白薇、地骨皮、生地、麦冬、蒺藜滋阴清热以降火;更加鹿角胶合上药滋补阴血以养心;远志、茯神以增定志安神之功。


(7)方:加味秫米半夏汤

药物:秫米10g,半夏、甘草、黄芩、白芍、寸冬、茯神、远志各10g,浮小麦30g,大枣10枚,生龙牡各30g,黄连3g,酸枣仁15g,鸡子黄2枚。

功效:养心安神,佐以清热。

主治:失眠。症见因受刺激后常感头晕,心跳,失眠,进而诸症加重,彻夜不眠,卧床不起,颜面浮肿,神色萎糜,舌苔薄黄,脉虚大而数。

用法:先煎服。待症状改善后,上药去鸡子黄,将剂量加两倍,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10g,早晚各服1丸,白开水送服。

按语:本方证属心气亏损,心血不足,心火较盛。故以秫米、小麦、大枣、甘草益心气;枣仁、茯神、远志、鸡子黄养心神;黄连、黄芩清心热。



迷途知返2005-01-06, 02:10 PM
(1)方:镇心汤

药物:生牡蛎12g,生龙骨9g,代赭石4.5g,首乌藤30g,旋覆花4.5g,地骨皮12g,磁朱丸9g,石决明30g,川牛膝9g,黛蛤粉9g(包),莲子心4.5g,胆南星4.5g,知母9g,郁李仁6g,菖蒲3g,琥珀6g,藕30g。


功效:镇肝安神,交通心肾。

主治:失眠。症见夜不能寐,惊悸不宁,烦躁,胸闷,脘腹痞满,脉弦滑而数。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按语:本方证乃肝经气郁,扰及心经,气分愈郁,痰湿困阻。故以代赭石、石决明、龙牡、磁朱丸镇肝安神;菖蒲、莲子心、首乌藤交通心肾;南星、旋覆花祛痰湿。

(2)方:安眠汤

药物:磁石9g,知母9g,黄柏9g,生龙牡、石决明各12g,胆草、六曲、柏子仁、代赭石、焦栀子、厚朴花各9g,朱莲心6g,鲜石斛15g,茯神45g,首乌藤60g,旋覆花12g
,藕30g,鸡内金12g,荷叶1个。

功效:镇心安神,交通心肾。

主治:失眠。症见彻夜失眠,脑力迟顿,脉象弦大者。

按语:本方证属心肾不交,又因刺激,相火上浮,牵动肝魂,以致失眠。故以磁石、代赭石、龙牡、石决明镇心;柏子仁、首乌藤养神;知柏、石斛滋肾水;栀子、莲心降心火,与上药合用,上清下滋,使心肾相交。



迷途知返2005-01-06, 02:11 PM
方名:清热安眠汤

药物:全当归9g,生地15g,川芎2.4g,桃仁9g,红花、黄芩、白蒺藜、蒲黄、龟板、麦冬、竹茹、龙齿、牛膝、夏枯草均为9g,柴胡、枳壳、陈胆星、甘草各3g,山栀6g,黄连0.9g,酸枣仁12g,火麻仁15g。


功效:养血行瘀,疏肝泄热。

主治:失眠。症见失眠通宵不能入睡,烦躁,头昏,后脑及两太阳穴疼痛,口味干苦,大便干结,小溲黄赤,舌苔黄厚,脉弦细。

用法:水煎服,日1剂。

(2)魏善初治疗失眠症的验方

方名:清镇汤

药物:胡黄连、盐黄柏、旱莲草、竹叶、贝母、龙眼肉、朱茯神、石菖蒲、远志、龙齿、煅牡蛎、黄芪、当归、白芍、熟地、沙参、甘草。

功效:益气养血,清心泻火,镇静安神。

主治:失眠症。

用法:水煎服,日1剂



迷途知返2005-01-06, 02:12 PM
①心脾两虚:常见于老年衰弱、贫血、久病恢复期。症见失眠早醒,饮食减少,疲倦乏力,面色萎黄,心悸,唇淡舌白,脉细弱。治宜益气补血,养血安神。方用归脾汤加减,常用药:党参、远志、龙眼肉、茯苓、大枣、当归、柏子仁、五味子等。若胸闷、苔腻加木香;便溏加白术;心悸甚者加磁石、丹参。


②浊阻滞:平素嗜酒厚味,酿成痰浊,阻滞气机。多见于中老年人患者,血脂高、动脉硬化者。症见失眠多梦,头目眩晕,胸闷,痰多,舌苔腻,脉弦滑等。治宜除痰化浊。方用温胆汤加减,常用药:半夏、陈皮、茯苓、枳实、竹茹、远志、酸枣仁、柏子仁、丹参、夜交藤等。痰多加胆南星、贝母;头痛加白蒺藜、苍耳子。


③肝气郁结:妇女多见,尤其是更年期妇女,气血易逆乱,肝气易郁结,症见失眠多梦,头目眩晕,胸胁胀痛,口苦纳呆,或见月经失调,脉弦细等。治宜舒肝解郁,养心宁心。方用逍遥散加减,常用药:柴胡、当归、丹参、白芍、茯苓、酸枣仁、柏子仁、合欢花、夜交藤等。午后低热、心烦、舌红者加丹皮、山栀子;胁痛加郁金;月经不调加益母草。


④阴虚火旺:多见于老年阴精亏虚,或一些慢性病消耗性疾病,如甲状腺机能亢进、高血压、兴奋型神经官能症、某些传染病恢复期等患者。症见失眠多梦,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弦细或细数。治宜滋阴降火,宁心安神。方用酸枣仁汤加减,常用药:酸枣仁、知母、茯苓、黄连、阿胶、麦冬、夜交藤、柏子仁、珍珠母、丹皮等。低热者加地骨皮、白薇、生地等;汗多加浮小麦、生牡蛎等。


(4)李今庸教授运用半夏治疗失眠的经验:李今庸教授认为半夏治疗失眠症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良好的效果。如古方瓜蒌薤白半夏汤、半夏茯苓汤、温胆汤、《小品》流水汤、半夏秫米汤等,虽均为复方而不是半夏单味,但诸方中的共同药物是“半夏”,而所主治的病证则是“失眠症”或兼有“失眠”之证,瓜蒌薤白半夏汤,正是在瓜蒌薤白白酒汤主治胸痹主证基础上而多“不得卧”一证,才于方中加入“半夏”一药以成为其方的,故半夏之能治失眠无疑。半夏生当夏季之半,阳极之时,感一阴之气而生,有化痰蠲饮、祛邪降逆功用,故能导盛阳之气以交于阴分,邪去经通,阴阳和得,而失眠之证愈也。


(5)老中医贾孟龄治疗失眠症的经验

①思虑伤脾:治以补益心脾,用蠲梦汤加减:党参、焦枣仁、磁石各30g,生地、山萸肉、夏枯草、龙骨各15g,苏子、降香、半夏各10g。

②心肾两虚:治以交通心肾,安神益肺,用酣眠汤:党参、酸枣仁各30g,茯苓、生地、山萸肉、远志、麦冬各15g,石菖蒲、当归各10g,砂仁、肉桂、黄连各3g。

③阴虚火旺:治以养阴清热、交通心肾,用安寐汤:龟板、鳖甲、生地、熟地、柏子仁、半夏各15g,草决明、石决明各12g,远志、石菖蒲、焦枣仁、夏枯草各10g。

(6)楼百层老中医治疗神经官能症失眠的经验

①单纯型:心血不足而导致的神衰失眠症,运用镇心丹方加减治疗:熟地12g,党参、天麦冬、山药、茯神、酸枣仁、青龙齿各10g,五味子、远志各6g,灵磁石24g。

②夹杂型:由于胃纳呆纯,故而出现“胃不和则不安”,运用十味温胆汤加减治疗:姜半夏、茯苓、党参、青龙齿各10g,生地12g,酸枣仁、陈皮、远志、五味子、枳实各6g。


当代医家治疗失眠症的经验(Ⅰ)怎样?

(1)方:养阴镇静丸

药物:当归100g,生地50g,茯苓100g,玄参75g,麦冬75g,柏子仁25g,丹参75g,五味子63g,党参100g,桔梗50g,夜交藤50g,珍珠母125g,远志50g,朱砂12.5g。


功效:养阴清热,宁心镇静。

主治:失眠。

用法:上药共为细末,每100g药粉加蜂蜜110g,制成大蜜丸,每丸重9g。每次1丸,每日3次,连服30丸为一疗程。

疗效:田凤兰等运用该法治疗失眠症患者100例,结果总有效率达82%。

(2)方:丹枣散

药物:丹参、炒枣仁各等分。

功效:养心活血,宁心安神。

主治:失眠症。

用法:上两味药共为细末,每服10g,每日2次,第2次临睡前半小时服下。10天为一疗程,病情较轻者1~2疗程,病程较重者可2~4个疗程。

疗效:黄玉桂曾运用以上方法,配随证1~2味中药煎剂送服上药,共治58例,结果总有效率达88%。

(3)方:活血眠通汤

药物:三棱10g,莪术10g,柴胡10g,炙甘草10g,白芍10g,白术10g,酸枣仁12g,当归15g,丹参15g,茯苓18g,夜交藤24g,珍珠母30g。

功效:舒肝宁心,活血安神。

主治:顽固性失眠症,证属气滞血瘀者。

用法:水煎服,日1剂,连服3周。

疗效:舒盛良运用该法治疗顽固性失眠患者112例,结果总有效率达93%。

(4)方:活血安神方

药物:丹参20~45g,三棱20~45g,香附10~25g,木香10~25g,当归10~25g,栀子10~20g。

功效:活血化瘀,清心利气。

主治:瘀血型失眠。

用法:水煎服,日1剂。

疗效:谢勇运用该方随证加味,其中治疗失眠伴神经官能症者120例,总有效率达75%;治疗失眠伴精神分裂症患者120例,总有效率为65%。

(5)方:脑灵汤

药物:当归450g,白芍450g,黄芪450g,怀牛膝450g,酸枣仁600g,茯苓600g,丹参75 0g,首乌750g,远志300g,石菖蒲300g。

功效:益气养血安神。

主治:失眠症。

用法:上方药用50%乙醇浸泡2次,每次1周,取出浸液加水稀释至40%浓度备用。用时加单糖浆稀释至20%浓度,每日3次,每次口服10ml。1个月为一疗程。

疗效:赵翕平运用该法治疗失眠患者152例,结果总有效率达94.1%。

(6)方:百合九味方

药物:百合12g,党参12g,龙齿30g,琥珀粉3g,五味子3g,炙甘草6g,浮小麦30g ,红枣5枚,麦冬12g。

功效:养心宁神,安脏润燥。

主治:以阴虚证为主兼阳亢的失眠证。

用法:水煎服,日1剂。

疗效:黄志强运用该方法治疗94例,结果有效率为93%。

(7)方:失眠方

药物:炙甘草15g,淮小麦60g,红枣8枚,百合18g,苏叶4.5g,姜半夏9g,茯苓12g ,磁石12g(先煎)。

功效:养心安神,和中缓急。

主治:失眠症。

用法:水煎服,日1剂,10天为一疗程。

疗效:张常春运用该法治疗失眠症34例,结果30例有效。用时均随证加味。

(8)方:夜合汤

药物:夜交藤30g,合欢皮30g,桑椹子30g,徐长卿30g,丹参15g,五味子4g,甘草3 g。

功效:补血养心,定神镇静。

主治:失眠症。

用法:水煎至100ml,每日1剂,睡前1小时服完。

疗效:余克涌运用该法随证加味治疗40例,结果痊愈34例,好转6例。有效率为100%。

(9)方:镇心安神汤

药物:生龙骨10~30g,生牡蛎30g,朱茯苓12g,丹参30g,酸枣仁30g,合欢皮12g,夜交藤30g。

功效:镇心安神。

主治:失眠症。

用法:水煎服,日1剂,3天为一疗程。

疗效:吴震西等运用该法随证加味治疗严重失眠症157例,结果总有效率为97%。

(10)方:安神汤

药物:磁石30g(先煎),龙骨20g(先煎),山栀9g,豆豉9g,夜交藤24g,炒枣仁20g,柏子仁9g,白术10g,茯神15g,远志6g,清半夏6g。

功效:健脾养心,清镇安神。

主治:失眠症。

用法:水煎服,日1剂,30天为一疗程。

疗效:毛小红运用该法治疗失眠症患者60例,结果总有效率达85%。

当代医家治疗失眠症的经验(Ⅱ)怎样?

(1)方:和胃安眠汤

药物:陈皮10g,茯苓10g,枳实10g,竹茹10g,半夏10g,夏枯草10g,石菖蒲10g,远志5g,酸枣仁30g,五味子6g。

功效:和胃化湿,宁心安神。

主治:胃气不和,痰热内扰之失眠症。

用法:水煎服,日1剂。

疗效:张晓晖等运用该法随证加味治疗失眠症338例,结果总有效率达93.2%。

(2)方:养营安神灵

药物:党参30g,茯神、当归、熟地、茯苓、远志、炒枣仁各15g,山萸肉、菖蒲、肉桂、五味子、白芥子各10g,炙甘草5g,黄连3g,砂仁5g。

功效:补气养血,交通心肾,养心安神。

主治:虚证失眠者。

用法:水煎服,日1剂。

疗效:贺卫珍等运用该方随证加味治疗失眠症173例,结果总有效率达96.7%。

(3)方:血府逐瘀汤

药物:当归15g,生地12g,赤芍12g,川芎10g,桃仁6~10g,枳壳6g,柴胡6g,桔梗6g,川牛膝30g,红花2g。

功效:活血化瘀,通络安神。

主治:血瘀失眠症。

用法:水煎服,日1剂。

疗效:赵福顺等运用该法随证加味治疗失眠症40例,结果治愈20例,有效16例。

(4)方:疏肝泄火安神汤

药物:栀子10g,合欢皮10g,炒枣仁24g,夜交藤24g,柴胡5g,生龙牡各30g。

功效:疏肝、泻火、安神。

主治:失眠症。

用法:水煎,日1剂,于午睡前、晚睡前30分钟服。7天为一疗程。

疗效:莫太安运用该法随证加味治疗41例,结果总有效率为95.1%。

(5)方:顽固性失眠方

药物:焦枣仁、磁石、生龙牡各30g,豆豉、山栀、远志、陈皮、白术各10g,天竺黄、知母、琥珀各6g,石斛、柏子仁、仙灵脾各12g,合欢皮、夜交藤、枸杞子各15g,生百合2
0g,朱砂1.5g(分冲)。

功效:镇心安神。

主治:顽固性失眠症。

用法:水煎,每日下午3点和10点各服1次。

疗效:王敬俭运用该法治疗顽固性失眠患者84例,结果总有效率为94%。

(6)方:安神汤

药物:酸枣 仁15g,柏子仁15g,朱茯苓15g,夜交藤20g,合欢皮20g,琥珀1g。

功效:宁心安神。

主治:失眠症。

用法:水煎服,日1剂,30天为一疗程。

疗效:张中英运用该方法随证加味治疗失眠36例,结果有效率达97.23%。

(7)方:大定风珠

药物:生龟板、生鳖甲、生牡蛎各30g,生白芍、生地黄各20g,麦门冬、麻仁各15g,五味子、炙甘草各10g。

功效:养阴镇静,宁心安神。

主治:中风后遗症引起的不寐症。

用法:水煎,服前加鸡子黄1枚,阿胶7.5g,温服,日1剂。

疗效:符世纯运用该法治疗中风后遗症引起的不寐证36例,总有效率达94.4%。

(8)方:柴胡疏肝散加味方

药物:柴胡15g,香附15g,白芍20g,川芎12g,枳壳12g,甘草6g。

功效:疏肝安神。

主治:顽固性失眠症。

用法:水煎服,日1剂,10天为一疗程。

疗效:董长华运用该方随证加味治疗顽固性失眠患者30例,总有效率达96.7%。

(9)方:益气升阳汤

药物:党参、大枣各15g,茯苓、白术、黄柏各12g,炙甘草8g,苍术、远志各10g,黄芪、山药各30g,谷芽、麦芽、酸枣仁、夜交藤各20g,合欢皮25g,冰糖1两。


功效:益气升阳,宁心安神。

主治:顽固性失眠。

用法:水煎服,日1剂,连服5剂。阴虚火旺者去党参、苍术,加沙参、黄芩、栀子。

疗效:张元鸿运用该法治疗顽固性失眠症27例,结果有效24例,好转2例。

(10)方:加味黄连阿胶汤

药物:黄连6g,黄芩10g,白芍12g,生地25g,阿胶10g,酸枣仁12g,山萸肉12g,生龙骨20g(先煎),鸡子黄2枚。

功效:滋阴降火,宁心安神。

主治:顽固性失眠症。

用法:水煎,服时阿胶烊化,鸡子黄冲入,日1剂,连服5~10天。

疗效:陈邦康运用该方随证加减治疗顽固性失眠症36例,均获良效。对其中的25例进行随访3~6个月,结果23例未见反复。

当代医家治疗失眠症的经验(Ⅲ)怎样?

(1)方:挹神汤

药物:香附12g,黄芩12g,菊花15g,远志9g,生地9g,白芍12g,白蒺藜12g,夜交藤15g,石决明18g,生赭石30g。

功效:疏肝、镇惊、安神。

主治:精神刺激引起的严重失眠患者。

用法:水煎服,日1剂,10天为一疗程。

疗效:该方为著名老中医焦树德验方,田新景运用该方随证加味治疗严重失眠症16例,结果痊愈9例,显效5例,好转2例。

(2)方:健脑安神膏

药物:生地、熟地、泽泻、当归、炒柏子仁、合欢皮、龙眼肉、白芍、炙远志、西洋参、枸杞、菊花、百合、炒枣仁、黄精、琥珀粉。

功效:滋补肝肾,宁心安神。

主治:肝肾阴虚证所致的失眠。

用法:上方药按比例加工成细末,加蜂蜜制成膏剂,每日3次,每次5~10ml口服。

疗效:于青圃运用该方治疗失眠症42例,结果全部有效。

(3)方:安神定悸汤

药物:太子参18g,当归9g,黄芪15g,桂枝6g,麦冬15g,苦参9g,炒柏子仁15g,丹参18g。

功效:益气养阴,安神定悸。

主治:气虚阴血亏损而致的失眠心悸等症。

用法:水煎服,日1剂。

疗效:曹圣荣运用该方治疗单纯性失眠33例,结果痊愈24例,好转8例;治疗失眠心悸者17 例,结果痊愈13例,好转3例。

(4)方:复方独活胶囊丸

药物:独活30g,朱砂6g,琥珀6g。

功效:疏风安神。

主治:失眠症。

用法:上药共为细末,混合后装入2号空心胶囊内,每晚睡前2小时服胶丸6粒,连服10天。

疗效:赵进喜运用该方法治疗失眠症210例,结果治愈175例,有效30例。

(5)方:柴胡龙骨牡蛎汤

药物:柴胡、黄芩、桂枝、菊花各15g,生龙牡各20~40g,大黄5~10g,白芍、生地各2 0g,夜交藤20~50g,半夏,甘草各10g。

功效:疏肝理气,协调脏腑,镇静安神。

主治:失眠及顽固性失眠症。

用法:水煎服,日1剂。

疗效:张丽君等运用该方随证加味治疗不寐症230例,结果总有效率达91.3%。

(6)方:归脾汤合针刺法

药物:人参、黄芪各15~30g,白术、茯苓各10~20g,酸枣仁、远志、当归各15~25g,甘草、木香各10g。

功效:补益心脾,宁心安神。

主治:顽固性失眠属脾气虚者。

用法:水煎服,日1剂,20天为一疗程。针刺,主穴选神门、三阴交、足三里,手法均用补法。

疗效:周黎等运用该方法随证加减治疗顽固性失眠者40例,结果总有效率为87.5%,治愈率为45%。

一、酸枣仁粥:酸枣仁18克,捣碎,煎取浓汁;用粳米60克,淘净煮粥,待米熟时加入酸枣汁同煮,粥成淡食,加糖食即可。每日晚餐温食,酸枣仁甘酸性平,能够滋养心脾,补益肝胆,为治疗虚烦,惊悸失眠的良药。此粥对神经衰弱、失眠多梦疗效甚佳,无论失眠新久,均适用。
二、百合糖水汤:百合100克,加水500毫升,用文火煎煮至熟烂后加糖适量,分2次服食。百合甘苦微寒,能清心安神,治心烦不安,失眠多梦,此汤可用于病后余热不净,体虚未复的虚烦失眠,对伴有结核病史失眠患者选服尤佳。
三、丹参冰糖水:丹参30克,加水300毫升,用文火煎煮20分钟,去渣,加冰糖适量再稍煮片刻,分2次饮服。丹参苦微寒,活血安神,对长期失眠者有安神作用,对患有冠心病、肝炎等慢性病患者,还可改善原疾患。
四、甘麦大枣汤:浮小麦60克,甘草20克,大枣15枚(去核)。先将浮小麦、大枣、淘洗浸泡,入甘草同煎煮,待麦、枣熟后,去甘草、小麦,分2次吃枣喝汤。大枣补虚,小麦养心,甘草润躁,药虽平凡,但安心养神功效显著。原是医圣张仲景的名方。对神经衰弱、癔病均有缓解急噪,焦虑、安神等作用。
失眠又称入睡和维持睡眠障碍(DlMS),祖国医学又称其为“不寐”、“不得眠”、“不得卧”、“目不瞑”,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证,为各种原因引起入睡困难、睡眠深度或频度过短(浅睡性失眠)、早醒及睡眠时间不足或质量差等。临床以不易入睡,睡后易醒,醒后不能再寐,时寐时醒,或彻夜不寐为其证候特点,并常伴有日间精神不振,反应迟钝,体倦乏力,甚则心烦懊恼,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及工作、学习和生活。 历代医家认为失眠的病因病机以七情内伤为主要病因,其涉及的脏腑不外心、脾、肝、胆、肾,其病机总属营卫失和,阴阳失调为病之本,或阴虚不能纳阳,或阳盛不得入阴。正如《灵枢?大惑论》所云:“卫气不得人于阴,常留于阳。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跷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瞑矣。”《灵枢?邪客篇》指出:“今厥气客于五藏六府,则卫气独行于外,行于阳,不得入于阴。行于阳则阳气盛,阳气盛则阳跷陷,不得入于阴,阴虚,故不瞑。”可见,阴阳失和是失眠的关键所在。现就调和阴阳在失眠中的认识浅谈如下。
  睡眠[1]可看作是阴阳消长平衡的一个过程。引起失眠的原因很多,《内经》记载的原因有三:(1)其他病症影响,如:咳喘、腹满等,使人不得安卧;(2)为邪气客于脏腑,卫气不能入阴所致;(3)脏腑所伤,阴阳不和,则夜寐不安,如《素问?病能》曰:“人有卧而有所不安者,何也?……脏有所伤及,精有所之寄,则安。故人不能悬具病也。”认为“寐…寤”是人体营卫之气顺应自然界昼夜变化的结果。即卫气“昼行于阳二十五周,夜行于阴二十五周,周于五脏”,正是营卫相互协调,实现脏腑安和,目瞑而寐。可见,人的正常睡眠是阴阳之气自然而有规律地转化的结果,如果这种规律一旦被破坏,就可以导致不寐的发生,而这种规律被破坏的原因主要由于外邪如火、热、气、血之壅塞,干扰卫气的正常运行,内伤情志使五脏气机失常、气血不和及阴阳失调而致失眠,病理因素多为气、血、痰、瘀、火、郁、湿、食等,故七情所伤之失眠尤为重要。张景岳在《景岳全书?卷十八?不寐》中说:“盖寐本乎阴,巾其主也,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而这种神当是指心神,即人体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的主宰者。心是人体情志的发生之处和主宰者。心主神志,肝主情志,脾志为思,若情志不舒,思虑过度,不仅影响肝之疏泄,出现肝郁气滞,化火扰神,而且进一步耗伤心血,损伤脾运,最后发展还会出现耗尽真阴真元,心肾失交神志不宁,致使五脏俱虚,病情虚实胶结,缠绵难愈。
  失眠原因 1、环境原因:常见的有睡眠环境的突然改变。2、个体因素:不良的生活习惯,如睡前饮茶,饮咖啡,吸烟等 3、躯体原因:广义地说,任何躯体的不适均可导致失眠,4、精神因素:包括因某个特别事件引起兴奋,忧虑所至的机会性失眠5、安眠药或嗜酒者的戒断反应
  【失眠表现】
  1、入睡困难.
  2、不能熟睡,睡眠时间减少.
  3、早醒、醒后无法再入睡.
  4、频频从恶梦中惊醒,自感整夜都在做恶梦.
  5、睡过之后精力没有恢复.
  6、发病时间可长可短,短者数天可好转,长者持续数日难以恢复。
  7、容易被惊醒,有的对声音敏感,有的对灯光敏感。
  8、很多失眠的人喜欢胡思乱想。
  9、长时间的失眠会导致神经衰弱和抑郁症,而神经衰弱患者的病症又会加重失眠。
  失眠会引起人的疲劳感、不安、全身不适、无精打采、反应迟缓、头痛、记忆力不集中,它的最大影响是精神方面的,严重一点会导致精神分裂和抑郁症,焦虑症,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功能性疾病,以及各个系统疾病,如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等等。
聶女士,41岁.因严重失眠,长期靠服大量安眠药才能入睡,痛苦非常.后再服安眠药无效,吃几百元的安眠药都无效.现症失眠,心悸,腰酸痛.处:女贞子12百合12半夏60苡仁60夜交藤15寄生15牛七12酸枣仁15川芎9茯苓9知母9丹参15珍珠母30柴胡3(克/单位)2剂.每天1剂,水泡30分钟后煎服.
大约半月后复诊:自诉服1剂当晚安睡.两剂服完,一星期内夜夜甜睡.处原方2剂.(用药如用兵,重症重药
推荐] 朱良春:温补镇摄法疗顽固失眠
      不寐一症,原因甚多。清林佩琴云:“阳气自动而之静,则寐;阴气自静而之动,则寤;不寐者,病在阳不交阴也。”证诸临床,不寐确以阴分亏虚、心火偏亢、阳不交阴居多,而养阴敛阳一法,较为常用。但由于禀赋的差异、病程的久暂以及施治的失当,阴阳的偏胜偏衰常互相移易,遂有徒执此法无效者。不得不为之通变。朱老指出:卫气行阳则寤,行阴则寐,言生理之常;但阴阳互根,若卫阳偏衰,失于燮理,又当予温补镇摄之法。然而无论养阴敛阳,或者益阳和阴,无非使阴阳归于相对平衡而已。

    参用温阳药治失眠,先圣近贤,名论迭出。如章次公先生云:“有些失眠患者,单纯用养阴、安神、镇静药物效果不佳时,适当加入桂、附一类兴奋药,每收佳效。”历代治失眠的名方,着眼两调阴阳者不乏其例,比如交泰丸,黄连泻心火之偏亢,降阳和阴;肉桂温肾化气,蒸腾津液,终成水火既济之功,而擅治心肾不交的失眠症。从此意扩充,不少具有燮理阴阳作用的方剂均有安寐之功。例如《金匮》桂枝龙骨牡蛎汤,原为虚劳病“男子失精、女子梦交”而设,但桂枝与芍药、龙牡相配,兴奋与抑制结合,故能调节神经功能的紊乱,朱老引用以治疗失眠症,确有交恋阴阳,安神定志之功。若偏于阴虚者,适当加人百合、生地等,获效亦佳。

    凡失眠久治不愈,迭进养阴镇静之品无效者,朱老恒用温补镇摄法以补偏救弊。常以黄芪、仙灵脾、五味子、灵磁石为主药,补气、温阳、益精、潜镇,动静结合,益气而不失于升浮,温阳而不失于燥烈,随症化裁,屡获佳效。同时对长期失眠引起的神经衰弱症,亦有使其脑力渐复之功。

    [病案举例]
    王×,男,45岁,干部。患失眠症已近一栽,经常彻夜难以交睫,记忆力减退,头晕神疲,周身乏力,心悸阵作,夜有盗汗。曾间断使用西药谷维素、利眠宁等,并长期服用天王补心丹、朱砂安神丸等乏效。脉虚大,舌边有齿印,苔薄。精气亏虚,阳气浮越,当予温补镇摄。处方:炙黄芪20克,仙灵脾、甘杞子、丹参各12克,五味子、炙远志、炙甘草各6克,灵磁石15克(先煎),茯神10克,淮小麦30克。
    服上方3剂,夜间即能入寐。连服10剂,夜能酣寐。后嘱其常服归脾丸以善后。、
失眠是以难以入睡和维持睡眠困难为特征,并影响睡眠质量的一种最常见的睡眠障碍。目前西药治疗失眠症只起镇静、安眠作用,近期疗效较好,副作用大,长期大量服用可产生耐药性或成瘾性,停药后易复发。故目前在中医针灸科此病亦不少见,我在临床多用如下处方:
主穴:神门、支沟、足三里、三阴交、百会、四神聪、印堂、风池。
耳穴:神门、内分泌、皮质下、交感。
随证加减穴:肝郁化火型配太冲;心胆气虚型配足临泣,痰热内扰型与痰扰心神型加丰隆。
针刺方法,虚者神门、足三里、三阴交用补法;实者及火旺者神门、支沟、足三里用泻法,余穴皆用平补平泻法;留针45min,10次为一疗程.
典型病例:孙某,女,50岁, 2008年4月5日来诊。主诉:入睡困难、多梦2年余,加重10天。现病史:诉于2年前因家庭变故出现入睡困难,入睡后多梦,常早醒且不易再睡,次日即感头昏头痛,倦怠乏力。近10天症状加重,时通夜不眠,梦中惊醒,醒后头昏脑胀加重,倦怠乏力,胸不舒叹气。曾服阿普唑仑等西药及多种中药无效。来诊症见:精神萎糜,目光呆滞,懒言,纳差消瘦,大便时干结时溏泻。查:舌质黯,舌尖红,舌苔厚带黄;脉弦。
中医诊断: 不寐(肝郁化火型) ;西医诊断:失眠症(顽固性) 。
治则:疏肝解郁,平衡阴阳。
针灸治法:失眠穴方之主穴加耳穴,加双太冲穴。
并嘱:忌焦虑,调情志,适度锻练
此例属难治病例,治20次后,症状基本消失,容易入睡,精神良好,偶尔有梦,基本能入睡6h,患者非常满意.
本法有泻火滋阴,平衡阴阳,调理气血的作用,辨病又辨证治疗, 从整体上协调机体阴阳平衡的作用,从而使机体达到阴平阳秘, 恢复其生理功能,在一定程度上纠正失眠状态。临床本法效果不错,爱友可以试试.
1、酸枣仁15——30克,麦冬9克,五味子5克,用于气阴不足,夜寐不安,舌红少津,脉细数。

2、酸枣仁15——30克,生地12克,五味子5克,用于心肾不交,水火失济,五心烦热,夜难成寐,舌红降,脉弦细数。

3、酸枣仁15——30克,半夏9克,五味子5克,用于心气不足,痰热内扰,失眠惊悸,口干粘腻,舌白腻,脉弦滑。

4、清半夏12克,秫米(小黄米)60克,若胸膈胃脘满闷,舌红苔黄腻,加鲜莱菔子120克,水煎,以米熟为度,取汁200毫升,轻者日一剂,重者早中晚各一剂,主治严重失眠。

5、顽固性失眠:朱传伟以龙骨为主治疗顽固性失眠196例,用2人疗程后,睡眠大于6小时;余症消失。随访半年,偶发入睡困难10例。治疗方法:龙骨、牡蛎、炒枣仁各20g,柏子仁、黄精各10g,丹参15g,元参10g,珍珠母25g,夜交藤,太子参各30g。每天1剂,20时和22时服。

  6、失眠:夏枯草15g,半夏12g。水煎,每天1剂。服药5~10剂即可告愈。作者认为,失眠,虽病因复杂,但其阴阳违和,二气不交,脏腑气血失和是其发病关键。夏枯草补劂阴之血脉,散郁火之蕴结,安神以安魂。《医学秘旨》云:盖半夏得阴而生,夏枯草得阳而长,是阴阳配合之炒也。二药相使,顺应阴阳,使阴阳已通,其卧立至。
近段时间学习张锡纯老前辈的医案,收获不小。其中运用理冲汤验证就是明显的例子。以下案例的验证可见近代医学第一人张锡纯当之不愧。
患者男,47岁,2008年3月6日初诊。两个月前与家人争吵后,不思饮食、失眠、胸闷、乏力,易患感冒汗多。舌淡白,脉弱。
诊断:不寐,脾胃虚弱。
治则:养血行血、益气健脾。
处方:理冲汤加味
黄芪15克、白术15克、党参15克、莪术6克、三棱6克、鸡内金10克、天花粉10克、淮山30克、知母10克、茯苓15克、酸枣仁15克、牡蛎30克。5剂煎服每天1剂。
2008年3月12日复诊,自诉睡眠好转,无胸闷,纳佳。脉稍弱。守上方再服10剂。2008年3月23日三诊,诸症消失。为调治易感理冲汤20剂而愈。随访至今体健。
理冲汤本治妇女经闭不行,或产后恶露不尽,结为症瘕,以致阴虚作热,阳虚作冷,食少劳嗽,室女月闭血枯,男子劳瘵,脏腑症瘕积聚,气郁脾弱,满闷痞胀,不能饮食。
此例失眠、纳差、乏力、平素易感冒、汗多,属于气郁脾弱、久病必瘀、久病必虚。
方中黄芪、党参补气和血,三棱、莪术消瘀活血,白术、淮山、鸡内金补脾健胃,酸枣仁、茯苓安神养心,天花粉、牡蛎通络、敛汗,理冲汤加味用于治疗失眠取得佳效完全符合理冲汤的证治原则。
失眠的“辨病证论治”经验
睡眠和觉醒是人和高等动物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须的普遍生理现象,二者随昼夜的节律而交替出现。是人体气血运行和人体适应自然界变化而产生的必然结果。《灵枢?营卫生会说》:“卫气行于阴二十五度,行于阳二十五度,分为昼与夜,故气至阳而起,至阴而止”,“阳入于阴则寐”,“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矣”。此是祖国医学中 睡眠医学的理论基础。
1    失眠主要是指睡眠量的减少、睡眠质量的下降,持续时间较长,是一种病理状态,是气血阴阳失调的表现。《灵枢?寒热病篇》:“阴蹻阳蹻,阴阳相交,阳入阴,阴出阳,交于目锐眦,阳气盛则瞋目,阴气盛则瞑目”,《灵枢?大惑论》:“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蹻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瞑矣”,《灵枢?邪客篇》:“卫气者……昼日行于阳,夜行于阴,常从足少阴之分间,行于五脏六腑,今,厥气客于五脏六腑,则卫气独卫其外,行于阳,不得入于阴,行于阳则阳气盛,阳气盛则阳蹻陷,不得入于阴,阴虚故目不瞑”。 是说卫气行于阳分则形成阳气偏盛,阳气偏盛则阳蹻脉气充塞,卫气无法入于阴分,而导致阴虚,阴虚则目不能闭而难以入眠。
2    《内经》的这些论述指明,由于阴精不足、或脏气不足,均会醒寤而难以睡眠。因此,分析失眠病的证候属性,当系虚证。失眠可涉及五脏六腑,涉及诸多经络,顺序以肝、肾、心、脾之气虚、阴虚常见。当失眠是某些疾病的一个症状时,治疗其原发疾病,即可获愈。此时,失眠多为实证。但是,在“疲劳综合征”(1987年世界卫生组织定名)中,失眠是一个症状,其证候属性除实证外,也有虚证。
    失眠的主要病因病机:可因外感实邪,或内邪扰动引起,也可因思虑劳倦,或心胆虚怯,或久病暗伤,致气血阴阳不足,导致神魂不安而失眠。       失眠的主要临床表现是:不易入眠,或睡眠短浅易醒、睡而不实,或醒后再难入眠,或整夜不能入眠,兼见头晕、头痛、心悸、健忘、情绪异常等。
关于失眠的治疗,《内经?素问?病能论》:“人有卧而有所不安者,脏有所伤,及精有所之。寄则安。”在治疗时应辨清何脏腑、何相关脏腑、以及相关脏腑呈何种相互联系之阴阳气血孰虚孰实等。治疗失眠,要强调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治疗上宜从整体出发,主张“辨病证论治”。
    基于以上认识,自拟治疗的核心方”安眠汤”为:酸枣仁,当归,五味子。临证之时,尚需舌脉症与望目合参,辨明证候,治疗时在上方的基础上加味。典型病例:- T+ m9 @8 {2 n2 h! Y
钟某,女性,63岁,2003年12月3日初诊。
主诉:失眠半年,加重2月。
@现病史:患者半年来失眠,入睡困难,易醒,近两月加重。刻下症见:入眠难,易醒,凌晨12:30-1:00既醒,尿频,紧张时加剧,口干,乏力,心慌,手颤,畏寒。舌淡薄颤边有齿痕,苔白润,脉沉细,结合望目辨证,气虚夹淤夹风。尿常规:wbc8-10,rbc1-2,上皮4-6,转安酶中医诊断:失眠,证属气虚夹淤夹风。)
西医诊断:1、植物神经功能紊乱。2、泌尿系感染0 L% t# [/ j! A/ C! H5 [/ N
治法:益气活血祛风
处方:安眠汤加味
   酸枣仁30克  煅龙牡各15克  党参12克  当归6克
石菖蒲15克  五味子15克  远志9克  白茯苓12克
  川芎3克 干石斛15克 枸杞子60克 僵蚕3克 三七末3克.
  7剂,水煎服
二诊:服上药后,入眠难止,尿频止,口干减,心慌减,畏寒减,舌粉暗淡,有齿痕,苔白厚,脉沉滑。望目同前,辨证同前,上方加紫龙齿15克。7剂,水煎服。/ S7 k5 M  s& l' m( E
三诊:药后入眠可,易醒,畏寒无,头晕无,偶有身热,舌淡粉暗浅齿痕,苔白厚,脉沉滑,通过望目辨证,气虚症状已明显减轻,血淤症状突出,治疗时加入活血之剂,处方如下:
   酸枣仁30克  五味子30克  紫贝齿15克  知母12克.
   白茯苓12克  生苡仁60克  制没药3克   川芎3克
  枸杞子60克  生甘草9克   琥珀末1.5克  远志9克1 g)
7剂,水煎服。
四诊:药后入睡明显改善,乏力,偶有凌晨之前身热,二便调,舌粉暗,浅齿痕,略颤,苔白,脉沉滑,目之血络淡暗,辨证属气虚血淤,上方加生黄芪30克,改枸杞子为90克,酸枣仁60克,继服7剂。
五诊:患者入眠好,易醒,体力大增,舌淡嫩颤,浅齿痕,苔白,脉细滑,辨证属心肝肾气虚,夹淤夹湿。上方去生黄芪,继用7剂。
随访知患者已愈。虚证, D# V1 J$ ^" a! k" C, N1 M
  Q8 ]/ Y, I0 h
1、        肝血虚证:《安眠汤》加枸杞子,天麻,生、熟地黄,柏子仁以养血清热,安神除烦。       2. 肝阴虚证:《安眠汤》加石决明,知母,赤、白芍,滋阴养肝、      3  久郁伤神证:《安眠汤》加远志,茯苓,栀子,淡豆秓。补养气血,养心宁神。
4、心阴虚证:《安眠汤》加生地黄,柏子仁,麦冬以滋阴养心
5、心肝阴虚火旺证:《安眠汤》加生地黄,白芍,知母,柏子仁,泽泻,栀         子以滋阴清热,养血柔肝。
6、心肝肾阴虚证:《安眠汤》加龟板,生地,知母,柏子仁,泽泻以滋阴壮水。
7、心血虚证:《安眠汤》加柏子仁,远志,桂园,琥珀粉(分冲)以养血安神。
8、心阴虚、心阳亢证:《安眠汤》加珍珠母,白芍,天冬,生地黄,琥珀粉(分冲)以滋阴降火安眠。
9、心气不足证:《安眠汤》加人参,白茯苓,石菖蒲,遠志以补心安神。
10、脾气不足证:《安眠汤》加人参,白术,白茯苓,大枣以补益中气。
    11、心脾两虚证:《安眠汤》加人参,白术,白茯苓,石菖蒲,遠志,大枣补益心脾;
12、肺阴虚证:《安眠汤》加麦冬,知母,丹皮,桑白皮,地骨皮,阿胶,牡犡一以养阴补肺   13、肺气阴两虚证:《安眠汤》加鳖甲,黄芪,天冬,知母,生地,人参以益气养阴,除虚热。  14、肾阴虚证:《安眠汤》加龟板,紫河车,生地黄,天冬,黄柏以补益肾精、滋阴潜阳。15、肾气不足证:《安眠汤》加杜仲,补骨脂,桑螵蛸,覆盆子,胡桃仁以补肾气,强腰膝。
16、肾气、肾阴不足证:《安眠汤》加生、熟地黄,制何首乌,枸杞子,怀牛膝,覆盆子,鸡头实以气阴两补,
虚实兼夹证:
1.肝火郁热证:《安眠汤》加紫贝齿,勾藤,远志,茯苓,龙胆草,栀子,淡豆秓,琥珀粉以清肝泻火散郁0
2、血热失眠证:《安眠汤》加紫贝齿,白芍,知母,黄柏,生地黄,黄芩,黄连以养阴清热。
3、胆火失眠证:
①胆火乘脾证:
胁肋胀满:《安眠汤》加紫贝齿,柴胡、黄芩、半夏、陈皮、甘草、竹茹。
②肝热夹痰证:《安眠汤》加紫贝齿,龙胆草,胆南星。
③胆心合热证:《安眠汤》加紫贝齿,半夏,竹茹,大黄,黄连,黄芩。
4、胆虚、痰浊内阻证:《安眠汤》加紫贝齿,半夏,橘皮,白茯苓,竹茹,黄连,黄芩以化痰安眠。
四、未病先防、综合调治
  从药物、心理、运动、饮食等各方面预防和治疗失眠。 (一)药物治疗已如上述。
(二)增强心理适应能力,调解心理情志,培养乐观、豁达的心态。
(三)居室要乾静、整洁、湿润、明亮、空气新鲜,早睡早起,劳逸适度。
(四)根据个人情况适当作体育运动,如散步、体操、太极拳、八段锦、登山、游泳(五)亦可针灸、按摩
(六)饮食要清淡,富有营养,有规律,有节制,戒烟酒。古云:“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胃不和则卧不安”,“五榖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和,而服之以补精益气。”故注意饮食是治疗失眠的重要环节之一。
五、食疗:如前述。(从略)
以上是本人治失眠的一些拙见,不到之处请方家指教!
清痰安神汤
组成:法半夏10g,陈皮10g,竹茹10g,枳实10g,茯苓12g,酸枣仁12g,黄连3g,甘草3g。
加减:口干渴明显者,加忍冬藤。
适应证:此法适用于痰热内扰证,症见失眠多梦,心烦易怒,口苦粘腻,胸闷食少,舌质红,苔黄厚腻,脉滑数。
治验举隅:罗某,男,56岁。1993年3月16日初诊。失眠反复3个月,伴多梦易醒,口中粘腻,疲乏无力,容易感冒,舌苔黄厚腻,脉弦滑数。方用清痰安神汤加减,药用:法半夏10g,陈皮3g,竹茹10g,枳实10g,茯苓12g,酸枣仁12g,忍冬藤12g,山楂10g,甘草1.5g。服药7剂后,睡眠好转,舌苔转薄腻,守前法,用上方加佩兰4.5g,续服7剂以巩固疗效。
    按:此案乃因痰湿内郁,久蕴化热,上扰神明所致。故用法半夏、竹茹、茯苓渗湿化痰,陈皮、枳实理气和胃,忍冬藤清热解毒,酸枣仁养心安神,山楂、甘草理脾助化。
解郁化痰法
此法适用于肝郁痰滞证,症见失眠多梦,精神抑郁,善太息,胸脘满闷,纳食减少,大便不爽,舌质淡红,苔白腻,脉弦滑。宜用自拟解郁化痰汤加减,药用:柴胡10g,酒白芍15g,郁金10g,炒枳实10g,法半夏10g,陈皮10g,竹茹10g,酒川楝子10g,炒酸枣仁15g,甘草3g。头晕者,加蒺藜;呃逆时作者,加刀豆壳、枇杷叶。
治验举隅:章某,女,42岁。1992年4月12日初诊。失眠反复3年,加重1个月。刻诊见失眠多梦,时作头晕,闷闷不乐,善太息,胸闷嗳气,纳食减少,大便正常,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方用解郁化痰汤加减,药用:柴胡6g,酒白芍12g,郁金10g,炒枳实10g,法半夏10g,陈皮1.5g,酒川楝子12g,佛手3g,蒺藜12g,炒酸枣仁15g,甘草1.5g。服药7剂,睡眠明显好转,续服7剂以巩固疗效。
    按:此案乃因肝气郁结,津液不运而生痰,痰气中阻,上扰心神所致。故用柴胡、白芍、郁金、枳实、陈皮、川楝子、佛手疏肝解郁,法半夏化痰,蒺藜祛风止晕,酸枣仁养心安神,甘草理脾和胃。
刘祖贻从气、血、阴、阳论治失眠症经验
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410006)
周  慎  杨维华
刘祖贻(1937~),为国家级名老中医、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Zhengfu特殊津贴。精通中医内科,主攻脑病与脾胃病。刘氏认为失眠的病机关键在于心失所养或邪扰心神所致,其治疗要重视气血阴阳的协调和实邪的祛除,以下数案体现了刘氏从气血阴阳辨治的经验。
    1.理气潜阳案
【验案】黄某,男,61岁。1989年9月29日初诊。失眠多梦反复3年,加重12天。刻诊见失眠多梦,晨起头昏沉,时作头痛,心烦易怒,纳食可,舌质淡红,苔中白,脉弦细。药用:磁石15g,石决明15g,龙骨15g,朱茯苓10g,郁金10g,枳壳10g,酸枣仁10g,夜交藤30g,丹参15g,合欢皮10g,建菖蒲10g。服药7剂后,睡眠好转,续服7剂以巩固疗效。
【按语】此案乃因气郁、阳亢相兼为患,故用郁金、枳壳理其气,磁石、石决明、龙骨潜其阳,朱茯苓、酸枣仁、夜交藤、丹参、合欢皮安其神,建菖蒲醒其神。
    2.益气养血案
【验案】武某,女,34岁。1998年2月20日初诊。失眠反复4个月,严重时整夜难眠,心烦,头顶隐痛,纳食可,大便溏,经期延长,量不多,舌质偏红,苔薄白,脉细左兼滑,左尺无力。药用:黄芪30g,党参12g,白术10g,当归12g,龙眼肉15g,炒酸枣仁30g,合欢皮20g,夜交藤30g,延胡索15g,益母草15g,丹参30g,山楂15g。服药7剂后,睡眠好转,头已不痛,心烦减轻,大便仍溏,舌质红,脉沉细滑,上方加川芎10g,灵芝30g,续服7剂,睡眠基本正常,再服7剂以巩固疗效。
【按语】此案乃因心脾气血两虚所致。故用黄芪、党参、白术健脾益气,当归、益母草、丹参养血和血,龙眼肉、酸枣仁、合欢皮、夜交藤、延胡索养心安神,山楂和胃助运。
    3.益气养阴案
【验案】胡某,女,24岁。1992年10月19日初诊。产后失眠多梦反复3个月,头部昏沉不适,口干不苦,鼻腔干燥,纳食可,偶有脘胀,大小便正常,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弦滑。用药:黄芪30g,太子参30g,麦冬10g,玉竹10g,蒺藜15g,钩藤15g,酸枣仁15g,夜交藤30g,蝉蜕10g,龙骨30g,牡蛎30g,佛手10g。服药7剂后,睡眠好转,头部昏沉与口干均已缓解,守前法,用上方去钩藤、蒺藜,加陈皮10g,续服7剂以巩固疗效。
【按语】此案乃因产后气阴两伤,心神失养所致。故用黄芪、太子参益气,麦冬、玉竹养阴,蒺藜、钩藤、蝉蜕熄风,酸枣仁、夜交藤、龙骨、牡蛎安神,佛手和胃。
    4.益气温阳、养阴安神案
【验案】苏某,女,48岁。1989年3月19日初诊。失眠多梦反复8年,加重2个月。刻诊见失眠多梦,头昏乏力,左胸及左上肢酸胀,纳食一般,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药用:黄芪15g,桂枝7g,丹参12g,石菖蒲7g,酸枣仁12g,夜交藤30g,龙骨30g,牡蛎30g,生地黄10g,钩藤10g,泽泻10g,甘草10g。服药7剂后,失眠及胸部、左上肢酸胀稍有减轻,仍多梦,伴口干,守前法,用上方加减,药用:黄芪30g,桂枝10g,丹参10g,党参10g,当归10g,黄精10g,五味子7g,鸡血藤15g,佛手10g,山楂12g,甘草10g。续服7剂,失眠、头昏明显好转,用上方去丹参、山楂、五味子,加制附片6g,川芎10g,麦芽30g。再服7剂,睡眠已经正常,但左上肢仍有轻微酸胀感,用上方加留行子15g,制香附10g,威灵仙30g。续服7剂以巩固疗效。
【按语】此案乃因气、阴、阳三虚所致,故用黄芪、甘草益气,桂枝温阳,生地黄养阴,丹参、酸枣仁、夜交藤养血安神,石菖蒲开通心窍,钩藤熄风,泽泻利湿,龙骨、牡蛎重镇安神。复诊中加用党参补气,当归、黄精、五味子养阴,制附片温阳。
    5.养血安神案
【验案】刘氏,女,37岁。1998年6月5日初诊。失眠反复10年,加重3个月。刻诊见失眠,入睡难,多梦易醒,醒后难再睡,心烦,夜间每因胸腹部肌肉弹动而惊醒,有时两足抽筋,口不干,纳食可,大便偏干,小便正常,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滑。药用:炒酸枣仁30g,夜交藤30g,延胡索15g,白芍30g,龙骨30g,牡蛎30g,磁石30g,柏子仁10g,茯苓10g,甘草15g。服药7剂后,睡眠好转,夜间肌肉弹动减少,效不更方,守方续服7剂,睡眠基本正常,仍守方再服以巩固疗效。
【按语】此案乃因心肝血虚,心血虚不能养神,肝血虚不能养筋所致。故用酸枣仁、夜交藤、柏子仁养血安神,白芍、甘草养血柔筋,延胡索和血止痛,龙骨、牡蛎、磁石重镇安神,茯苓淡渗利湿。
    6.活血潜阳案
【验案1】杨某,女,39岁。1991年1月18日初诊。失眠反复1年,伴耳鸣,胸闷,乏力,纳食可,大小便正常,舌质暗红,苔薄白,脉弦细。药用:丹参30g,蒲黄15g,益母草10g,酸枣仁15g,夜交藤30g,延胡索15g,磁石30g,珍珠母30g,钩藤15g,山楂15g。服药7剂后,睡眠好转,胸闷已少,耳鸣仍存,守前法,用上方加石菖蒲10g,川芎7g,续服7剂以巩固疗效。
【按语】此案乃因血瘀与阳亢相兼为患,故用丹参、蒲黄、益母草活血化瘀,石磁石、珍珠母、钩藤平肝潜阳,酸枣仁、夜交藤、延胡索养心安神,山楂和胃助运。
【验案2】何某,女,40岁。1991年6月7日初诊。失眠反复14个月,有头部外伤史。刻诊见失眠多梦,不易入静,头部昏胀,烦躁,口不苦,纳食及大小便可,舌质红,苔薄白,脉细弦。药用:丹参30g,益母草10g,延胡索15g,生白芍15g,酸枣仁15g,夜交藤30g,钩藤15g,龙骨30g,牡蛎30g,天麻10g,僵蚕8g,山楂15g。服药7剂后,睡眠好转,用上方去白芍、天麻、僵蚕、山楂,加龙胆草5g,全蝎6g。用锈铁1块烧红,淬水煎药。续服7剂,睡眠基本正常,但两侧太阳穴仍胀痛,注意力不集中,口干,脉弦。药用:龙骨30g,牡蛎30g,钩藤30g,酸枣仁30g,夜交藤30g,全蝎5g,延胡索15g,生白芍10g,龙胆草5g,丹参15g,山楂15g。仍用锈铁水煎药。再服7剂,睡眠已正常,头痛仍偶作,守方14剂以巩固疗效。
【按语】此案乃因瘀阻脑络,兼肝阳上亢所致。故用丹参、益母草、延胡索活血通络;白芍、天麻、钩藤、龙骨、牡蛎平肝潜阳,重镇安神;酸枣仁、夜交藤养心安神;僵蚕祛风止痛;山楂和胃助运。
    7.养阴潜阳案
【验案1】胡某,女,34岁。1990年5月4日初诊。失眠多梦反复半年,加重10天。刻诊见失眠多梦,烦躁,夜间手足心热,口不干,纳食正常,腰部酸痛,月经提前,量较多,经前有腰腹部下坠感,舌质红,苔薄白,脉细数。药用:生地黄10g,地骨皮10g,麦冬10g,酸枣仁15g,夜交藤30g,合欢皮15g,钩藤15g,龙胆草7g,龙骨15g,牡蛎15g。服药7剂后,睡眠好转,手足心热减轻,但腰部酸痛,守前法,用上方加杜仲15g,桑寄生30g,续服7剂以巩固疗效。
【按语】此案乃因阴虚阳亢所致,故用生地黄、地骨皮、麦冬养阴清热,钩藤、龙胆草平肝清热,龙骨、牡蛎潜阳安神,酸枣仁、夜交藤、合欢皮养心安神。
【验案2】何某,女,28岁。1990年8月31日初诊。失眠反复3个月,伴头胀,阵发性加剧,鼻干,咽部不适,口中麻,知饥不欲食,大便干,舌质红,苔花剥,脉弦细。药用:生地黄10g,麦冬10g,石斛10g,玉竹10g,酸枣仁15g,夜交藤30g,钩藤15g,夏枯草7g,蚤休15g,龙胆草7g,山楂12g。服药7剂后,失眠与头胀减轻,大便通畅,纳食仍少,守前法,用上方去龙胆草、蚤休,加黄精15g,麦芽30g,续服14剂以善后。
【按语】此案乃因胃阴亏虚,阳亢于上所致。故用生地黄、麦冬、石斛、玉竹滋养胃阴,钩藤、夏枯草、蚤休、龙胆草平肝清热,酸枣仁、夜交藤养心安神,山楂和胃助运。
    8.养阴温阳案
【验案】魏某,男,38岁。1990年3月23日初诊。失眠反复1个月,伴头昏眼花,记忆力减退,全身乏力,口干,左下肢麻木,阳痿早泄,舌苔薄白,脉细弦。药用:生地黄10g,枸杞子12g,丹参12g,淫羊藿12g,酸枣仁15g,延胡索15g,夜交藤30g,钩藤15g,龙骨30g,牡蛎30g,山楂10g。服药7剂后,睡眠明显改善,仍阳痿早泄,改用养阴清肝法以善后,药用:生地黄10g,龙胆草5g,酸枣仁15g,延胡索15g,夜交藤15g,合欢皮10g,龙骨30g,牡蛎30g,柴胡7g,山楂15g,甘草3g。
【按语】此案乃因阴阳两虚所致,但以阴虚为主,故用生地黄、枸杞子滋补肝肾之阴,淫羊藿温补肾阳,丹参、延胡索、夜交藤养心安神,龙骨、牡蛎重镇安神,钩藤平肝熄风,山楂消食助运。
    9.潜阳安神案
【验案1】郝某,女,53岁。1991年9月6日初诊。失眠反复10个月,靠服地西泮片才能入睡,停药又不能睡,烦躁,纳食可,大小便正常,苔薄白,脉弦细。药用:龙骨30g,牡蛎30g,酸枣仁15g,夜交藤30g,延胡索15g,钩藤15g,全蝎5g,山楂15g,鸡内金7g,麦芽30g。用锈铁1块烧红,淬水煎药。服药7剂后,睡眠明显好转,已停服地西泮片,用上方加龙齿30g,续服7剂以巩固疗效。
【按语】此案乃因肝阳上亢,扰动神明所致。故用龙骨、牡蛎、锈铁水、钩藤平肝潜阳,重镇安神;全蝎祛风通络;酸枣仁、夜交藤、延胡索养心安神;山楂、鸡内金、麦芽和胃助运。
【验案2】龚某,男,35岁。1990年5月25日初诊。失眠反复4个月。曾练多种气功。刻诊见通霄失眠,自觉有气从脐下往上冲,头晕头痛,烦躁不安,纳食减少,大便溏,小便黄,舌质偏红,脉细弦。药用:龙骨30g,牡蛎30g,酸枣仁15g,夜交藤30g,钩藤15g,龙胆草7g,蝉蜕8g,山楂10g,麦芽30g,佛手10g。用锈铁1块烧红,淬水煎药。服药14剂后,夜间可入睡4~5个小时,气上冲感已有减轻,效不更方,守上方续服14剂,睡眠已正常,气上冲感消失,偶作头痛,仍易激动,大便偏溏,用上方去龙胆草、锈铁水,加茯苓15g,炒白术10g,再服14剂以善后。
【按语】此案乃因肝阳夹气上逆,扰动神明所致。故用龙骨、牡蛎、锈铁水重镇降逆,潜阳安神;酸枣仁、夜交藤养心安神;钩藤、龙胆草平肝清热;蝉蜕熄风;佛手、山楂、麦芽和胃助运。
    10.温阳安神案
【验案】符某,男,72岁。1998年1月9日初诊。失眠反复6年,加重2个月。刻诊见失眠,夜间只能睡3~4个小时,醒后不能再睡,夜尿1次,头顶痛,纳食可,大便溏,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药用:黄芪30g,淫羊藿15g,沙苑蒺藜10g,枸杞子30g,五味子10g,丹参30g,酸枣仁30g,蔓荆子10g,龙骨30g,牡蛎30g,蝉蜕10g,延胡索12g,石菖蒲10g,郁金10g。42天后因其他疾病来诊,讲服药14剂后,睡眠已恢复正常,停药以来未见复发。
【按语】此案乃因肾阳亏虚,脑髓不足所致。故用淫羊藿、沙苑蒺藜、枸杞子、五味子温肾固精,益髓补脑;黄芪健脾以助化源;丹参、酸枣仁、龙骨、牡蛎安神定志;蔓荆子、蝉蜕、延胡索祛风止痛,石菖蒲、郁金解郁通窍。
当代名老中医张琪治疗失眠症的经验    方名:潜阳宁神汤   药物:夜交藤30g,熟枣仁20g,远志15g,柏子仁20g,茯苓15g,生地黄20g,玄参20 g,生牡蛎25g,生赭石(研)30g,川连10g,生龙骨20g。   功效:滋阴潜阳,清热宁心,益智安神。   主治:心烦不寐,惊悸怔忡,口舌干燥,头晕耳鸣,手足烦热,舌红苔薄,脉象滑或弦数。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解:《内经》谓:“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跷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瞑。”临证观察不寐多由五志过极,心阴暗耗,心阳亢奋所致。本方用黄连以清心火,生地黄、玄参滋阴潜阳,更用龙牡、赭石以潜镇阳气,使阳入于阴。然此病日久,思虑过度,暗耗心阴,故再用远志、柏子仁、酸枣仁、夜交藤养心安神。不寐常见初睡之时忽然跳跃,似惊而醒,有似心虚胆怯而实非,乃阳亢阴亏,初入之时交合浅而脱离快,自然阴阳不能相济而复醒。因此,除滋阴潜阳外,必须用黄连以直折心火,从而达到泻南补北、心肾相交、阴平阳秘之目的。   加减:若阴亏甚,舌红少苔或无苔者,可加麦冬15g,百合20g,五味子10g;情怀抑郁,烦躁易怒者,可加合欢花15g,柴胡15g以解郁安神;兼大便秘者多为胃家郁热,所谓“胃不和则卧不安”,可加小量大黄以泻热和胃。   方歌:潜阳宁神夜交藤,枣柏远志连茯苓;龙骨牡石玄生地,阳入于阴心神宁。   验案:王某,女,47岁,病一年余。心烦不寐,近两个月病情加重,彻夜不能入睡,烦躁多怒,自汗,手足灼热,大便秘结,经用中西安神镇静之剂皆未收效。察其面色不荣,精神萎靡,自述不能入睡,至夜则烦躁难忍。舌光红少津无苔,脉弦数。此属心火上亢、肾阴不济之证,宜清心火、滋阴潜阳,乃出潜阳宁神汤。初服6剂,心烦不寐收效,夜间安稳,能入睡3小时左右,但仍大便秘结,遂原方加文军5g,嘱继服12剂。复诊病情明显好转,大便通畅,保持日一次,能入寐4小时以上,心烦消失。又服10剂,睡眠恢复6~7小时,诸症消失而愈。   按语:不寐一病临床颇为多见,病机亦错综复杂,有心脾两虚者,有胆郁痰扰者,亦有胃气不和者等等。临床上尤以阴虚阳亢、心肾不交者居多,往往缠绵难愈,难以骤效。久不得寐,势必耗伤心阴,使心阳更亢,复不得入于阴,而不成寐。潜阳宁神汤正是基此而立方。临床施用,要有方有守,循序渐进,待阴气得充,亢阳得平,心神安定,卧寐必宁矣。
本方来自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中医内科教授、全国名中医刘时觉
          组成:黄连5克 、炒枳壳10克、远志6克、陈皮6克、半夏10克、茯苓12克、竹茹10克、合欢皮12克、太子参12克、龙骨30克、甘草5克
          功效:舒畅胆气、化痰和胃。
          主治:胆气不舒,痰热上扰,见心緖不宁,心烦不安,心胸闭闷,头昏头晕,口苦烦扰,失眠或睡眠不深、或多梦扰、或易醒易惊、苔薄黄或兼苔腻、脉弦。常用于神经官能症、抑郁症、更年期综合症等,亦可用于因学习工作紧张、用脑过度、或处于亚健康状态而见上述症状者。
           用法:每日一剂,水浸泡半小时,煎煮15分钟。每剂2煎,分2次服。
           加减:偏实证者,如心烦性躁,可加炒栀子10克、淡竹叶6克增强清心除烦之力;头昏头痛,脑胀神疲加天麻10克、白蒺藜12克;情绪波动大,忧愁悲伤,加石菖蒲10克以祛痰开窍;重度失眠,甚则彻夜不寐者,合酸枣仁汤,即加酸枣仁12克,知母10克、川穹6克,也可以合朱砂安神丸,重用黄连,加用朱砂、生地。偏于虚证者,如兼血虚心悸,加酸枣仁12克以养血安神,当归,熟地之类也可视症加入,劳心过度,心悸健忘,加龟板20克、石菖蒲10克,这二位与远志、龙骨相配伍,名孔圣枕中丹,古代就是用治读书人读书劳神引起的诸多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