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行文化局:盗汗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0:47:43
盗汗症             医学上将在醒觉状态下出汗,称为“自汗”;将睡眠中出汗称之为“盗汗”。盗汗是中医的一个病证名,是以入睡后汗出异常,醒后汗泄即止为特征的一种病征。“盗”有偷盗的意思,古代医家用盗贼每天在夜里鬼祟活动,来形容该病证具有每当人们入睡、或刚一闭眼而将入睡之时,汗液象盗贼一样偷偷的泄出来。

  中医对盗汗很早就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在春秋战国时期成书的《黄帝内经》中称为“寝汗”。“寝”是指睡觉,有个成语叫“废寝忘食”,是说顾不得睡觉并忘了吃饭。很显然“寝汗”就是在睡觉的时候出汗。到了汉代,医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一书中,形象地用“盗汗”来命名人们在睡梦中出汗这种病证。自此以后,历代医家均沿用些名,迄至现今不论是医生还是干其他行业的人都知道盗汗是一种什么样的病证。

  盗汗的病人,有的一入睡即盗汗出,有的入睡至半夜后盗汗出,有的刚闭上眼睛一会儿即盗汗出。出的汗量,相差悬殊很大。根据盗汗病人的临床表现,可分为轻型、中型和重型三种。

  轻型盗汗的病人,多数在入睡已深,或在清晨5时许或在醒觉前1~2小时时汗液易出,汗出量较少,仅在醒后觉得全身或身体某些部位稍有汗湿,醒后则无汗液再度泄出。一般不伴有不舒适的感觉。
  中型盗汗的病人,多数入睡后不久汗液即可泄出,甚则可使睡装湿透,醒后汗即止,揩拭身上的汗液后,再入睡即不再出汗。这种类型的盗汗,病人常有烘热感,热作汗出,醒觉后有时出现口干咽燥的感觉。

  重型盗汗的病人,汗液极易泄出。入睡后不久或刚闭上眼即将入睡时,即有汗夜大量涌出,汗出后即可惊醒,醒后汗液即可霎时收敛。再入睡可再次汗出。出汗量大,汗液常带有淡咸味,或汗出同时混有汗臭。汗出甚者可使被褥浸湿,一夜非数次替换睡装则无法安睡,有个别重证病人能使被褥湿透,被褥较薄或用席子时,汗液可在床板上印出汗迹。这些病人常伴有明显的烘热感,心情也表现的烦燥,汗后口干舌燥,喜欢凉水。平时可伴有低热或潮热,五心烦热,颧红,头晕,消瘦,疲乏不堪,尿色深,尿量少,大便干燥。

  轻型与中型盗汗,对身体损伤不会太大,但重型盗汗病人,时间久了常会使病情恶化,向“ 脱症”发展,严重威胁着患者的健康与生命安全。 

    [治法]:清热利湿,活血行气,调理阴阳
    当归12 黄柏10 黄芩10 熟地15 黄芪20 薏苡仁25 柴胡9 
    香附10 青皮10 牛膝10 五味子8 白术15 苍术12 生地10 云苓15  医学上将在醒觉状态下出汗,称为“自汗”;将睡眠中出汗称之为“盗汗”。盗汗是中医的一个病证名,是以入睡后汗出异常,醒后汗泄即止为特征的一种病征。“盗”有偷盗的意思,古代医家用盗贼每天在夜里鬼祟活动,来形容该病证具有每当人们入睡、或刚一闭眼而将入睡之时,汗液象盗贼一样偷偷的泄出来。

  中医对盗汗很早就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在春秋战国时期成书的《黄帝内经》中称为“寝汗”。“寝”是指睡觉,有个成语叫“废寝忘食”,是说顾不得睡觉并忘了吃饭。很显然“寝汗”就是在睡觉的时候出汗。到了汉代,医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一书中,形象地用“盗汗”来命名人们在睡梦中出汗这种病证。自此以后,历代医家均沿用些名,迄至现今不论是医生还是干其他行业的人都知道盗汗是一种什么样的病证。

  盗汗的病人,有的一入睡即盗汗出,有的入睡至半夜后盗汗出,有的刚闭上眼睛一会儿即盗汗出。出的汗量,相差悬殊很大。根据盗汗病人的临床表现,可分为轻型、中型和重型三种。

  轻型盗汗的病人,多数在入睡已深,或在清晨5时许或在醒觉前1~2小时时汗液易出,汗出量较少,仅在醒后觉得全身或身体某些部位稍有汗湿,醒后则无汗液再度泄出。一般不伴有不舒适的感觉。
  中型盗汗的病人,多数入睡后不久汗液即可泄出,甚则可使睡装湿透,醒后汗即止,揩拭身上的汗液后,再入睡即不再出汗。这种类型的盗汗,病人常有烘热感,热作汗出,醒觉后有时出现口干咽燥的感觉。

  重型盗汗的病人,汗液极易泄出。入睡后不久或刚闭上眼即将入睡时,即有汗夜大量涌出,汗出后即可惊醒,醒后汗液即可霎时收敛。再入睡可再次汗出。出汗量大,汗液常带有淡咸味,或汗出同时混有汗臭。汗出甚者可使被褥浸湿,一夜非数次替换睡装则无法安睡,有个别重证病人能使被褥湿透,被褥较薄或用席子时,汗液可在床板上印出汗迹。这些病人常伴有明显的烘热感,心情也表现的烦燥,汗后口干舌燥,喜欢凉水。平时可伴有低热或潮热,五心烦热,颧红,头晕,消瘦,疲乏不堪,尿色深,尿量少,大便干燥。

  轻型与中型盗汗,对身体损伤不会太大,但重型盗汗病人,时间久了常会使病情恶化,向“ 脱症”发展,严重威胁着患者的健康与生命安全。 

    [治法]:清热利湿,活血行气,调理阴阳
    当归12 黄柏10 黄芩10 熟地15 黄芪20 薏苡仁25 柴胡9 
    香附10 青皮10 牛膝10 五味子8 白术15 苍术12 生地10 云苓15     

敷脐治疗化疗盗汗


        盗汗指睡中汗出,醒来自止,又称为寝汗,是肿瘤患者化疗过程中和化疗后的常有现象。因为患者身体虚弱,加上化疗药物的副作用,所以极易发生盗汗,从而增加体内营养物质的流失,抗病力更加下降。运用五倍子、朱砂敷脐治疗有一定效果。

       取五倍子30克、朱砂3 克,研末混匀,用凉开水调成糊状。患者仰卧,暴露脐部,将药糊填满神阙穴(即肚脐),按压铺平后,外用脱敏胶布固定,临睡前敷,早晨起床后取下,7天为1疗程,治愈后停药。

       盗汗属于中医学中虚劳证,是因气虚阳弱或阴虚热扰使得心液(即汗)外泄,肿瘤患者因手术和化疗后体质虚弱而最易出现。外敷药中,五倍子酸涩寒,入肺、大肠、肾经,能收敛止汗;朱砂清心镇惊、安神解毒,配伍使用可增加止汗功能。肿瘤患者化疗后胃肠道反应明显,影响口服药疗效,应用敷脐治疗效果好,痛苦少,敷药后局部不起疱、不脱皮,无不良反应。 (李明芳)

    

老人盗汗用药膳治

  

         夜间睡眠时出汗,醒后汗止者,中医学称之为盗汗。不少老年人由于体质虚弱,易患盗汗症。据笔者临床验证,老年盗汗者服用药膳疗效甚佳。现将三款治盗汗药膳的制作方法介绍如下,供老年患者选用。

        一、糯稻根泥鳅汤:糯稻根30克,活泥鳅鱼100克。先将泥鳅鱼宰杀洗净,用食油煎至金黄色,再将糯稻根洗净后加清水2碗煮至1碗汤时,捞出糯稻根,然后放入泥鳅鱼共煮并调味,吃泥鳅鱼喝汤。此药膳具有滋补养阴、止汗之功效。主治老年人病后盗汗、肺结核盗汗

        二、核桃莲子糊:核桃仁、莲子肉各30克,黑豆、怀山药各 15克。将上述食材混匀,共研成细粉,每次取粉适量煮成糊吃。可根据个人的爱好加冰糖或食盐调成甜味或咸味。此药膳具有补肾健脾、收敛止汗之功效。主治老年人阴虚盗汗

        三、黄芪怀山药羊肉汤:羊肉100克,生黄芪、怀山药各 15克,龙眼肉10克。先将羊肉用沸水稍煮片刻,再用冷水泡去膻味,用沙锅将水煮开,放大羊肉和三味药同煮汤,调味后分早晚吃肉喝汤。此药膳具有滋养敛汗、健睥补虚之功效。主治老年人气阴两虚盗汗。 (副主任医师 李子云文)
  

汗证(盗汗,大汗不止)14秘方

            汗证,是指在安静的状态下,如静坐静卧、睡眠等时,全身或身体某些部位出汗过多,或大汗淋漓不止为主的一种证候.常用的临床偏方、主方、验要如下:
    [方一]

   桂枝6克,芍药5克,生姜3克,炙甘草2克,大枣3枚。水煎服,1日1剂,分2次服。
    本方适用于营卫失和所致的自汗出。

    [方二]
    黑豆30克,桂圆肉10克,红枣30克。
    均洗净后放在砂锅内,加水适量,用文火煨1小时左右,1天内分2次吃完。连吃15天为1疗程。
    本方调和营卫,适用于营卫失调所致的汗出。
    [方三]
    冬虫草1卜15克,鲜胎盘半个到1个,隔水炖熟服用。一般吃1次可显效。
    本方补气养阴,适用于气
阴不足所致之盗汗
    [方四]
    浮小麦30克(装干净小布袋内),羊肚50克(洗净切块)。
    将2者加水适量,慢火煮至烂熟,捞去布袋,调味,食肚饮汤,1天内分次吃完,连用5—10天。
    本方健脾益气固表止汗,适用于表虚不固所致出汗。

    [方五]
    黄芪15克,白术、防风各9克。
    本方益气固表,适用于脾肺气虚所致的汗出。
    [方六]
    人参6克,白术9克,大枣6枚,半夏9克,牡蛎12克,五味子10克,麻黄根5克。水煎服,1日1剂,2次服。
    本方适用于心血不足所致的盗汗,特点是睡则汗出、醒则汗止。
    [方七]
    当归12克,生地黄10克,熟地黄15克,黄连9克,黄芩、黄柏各6克,黄芪15克。水煎服,1日1剂,分2次服。
    本方滋阴降火,适用于阴虚火旺所致的盗汗证。
    [方八]
    人参9克,炮附子6克,艾骨15克,煅牡蛎12克。水煎服,1日1剂,分2次服。
    本方益气固阳固脱,适用于突然大汗淋漓,或汗出如油者。
    [方九]
    茵陈蒿15克,桂枝10克,茯苓11克,白术10克,泽泻15克,猪苓10克。水煎服,1日1剂,分2次服。
    本方清热利湿,适用于黄汗,主要特点是汗出色黄染衣。
    [方十]
    甲鱼1只,川贝母5克,鸡清汤1阗0克。将甲鱼切块,放蒸钵中,加入贝母、盐、料酒、花椒、姜、葱,上笼蒸1小时,趁热佐餐服食。
    本方养阴清热、润肺,适用于盗汗之证。
    [方十一]
    泥鳅90-100克。用热水洗去粘液,剖腹去肠脏,用油煎至金黄,加水一碗半,煮至半碗,用盐调味,饮汤食鱼,每天1次(幼儿可分次饮汤不吃鱼)。连服3天。
    本方益气补中,适用于盗汗且伴形瘦神萎。
    [方十二]
    小麦麸50克,猪肉100克,糯米水磨粉250,葱白、食盐各适量。小麦麸炒黄备用,猪肉剁馅。加小麦麸、葱、盐,制成馅心备用。糯米粉放人盆中,加开水合面,包馅心作汤圆煮食。
    本方有补气固表功效,适用于自汗。
    本方出自《本草纲目》,方名为后补,原方用于“自汗不止”,为治疗自汗常用方。气虚胰理不固,则见自汗,法宜补气固表。方中以糯米为主,补气固表以止自汗;以小麦麸、猪肉为辅佐,小麦麸收敛止汗,猪肉充养肌肤,合用而成补气固表之方。本品补虚止汗,还可用于盗汗
    本方意在固表。有实邪者不宜食用。
    [方十三]
    老雄鸭1只,冬虫夏草10克,葱白、生姜、胡椒面、料酒、食盐各适量。将鸭宰杀后,用热水煺毛,剁去脚爪,剖腹去内脏,清洗干净,将全鸭入开水锅中汆一下,捞出晾凉。将冬虫夏草用温水洗净,生姜切片,葱切段备用。将鸭头顺颈劈开,将虫草8克填入鸭头内,再用棉线绕紧,余下2克虫草同葱白、生姜一同放人鸭腹中,然后放入盆内,加人清汤,用料酒、食盐、胡椒面调好味,用湿棉纸封住盆口,上笼蒸约2小时。取出揭去棉纸,拣去生姜、葱白,加入味精即可食用。
    本方补肺益肾,填精髓,止咳化痰,可用于肾虚腰膝酸软、阳痿遗精、虚劳咳喘、自汗盗汗、盆血。
    [方十四]
    嫩母鸡1只(约100克),田七12克。桂圆肉、枸杞子各10克,红枣10枚,生姜、料酒、盐、味精各适量。
    将母鸡宰杀,热水煺去毛,剖腹去内脏,剁去头、爪,洗净。田七用温水浸软后切成薄片,枸杞子及红枣洗净,生姜洗净切片待用。将田七片、枸杞子、红枣、桂圆肉、生姜片、料酒、食盐拌好,装人鸡腹中,把鸡放在汤盆里,鸡腹向上,加水适量,加盖后置蒸笼中蒸2--3个小时,出笼后加味精适量即可食用。益气补虚,辅治病后、产后气血亏虚、年老体弱阳虚自汗。
    [方十五]
    母鸡1只,当归30克,生姜5克,葱1根,醪糟汁50克,盐、味精、胡椒适量。将母鸡宰杀去毛,剖腹去内脏,洗净,切成小块,放人开水中再烫洗一遍。当归用水洗去浮灰,切成片,生姜切片,葱切段待用。将鸡放入砂锅内,加水适量,先用大火烧开,除去汤面上的泡沫,然后再放人当归、葱段、姜片、胡椒、醪糟汁,再改用小火烧3个小时,待鸡烂骨酥时放盐,再煨数分钟,停火,放人味精,即可食用。
    本方补气和血,调经止痛,润肠。可辅治气血不足之头晕、眼花、耳鸣、心悸、盗汗、乏力、妇女月经不调、痛经、老年便秘。    

附桂治阳虚盗汗

 

        “入睡后出汗异常,醒后汗止”为盗汗。此证多属阴虚,但部分阳虚患者也可出现盗汗现象。阳虚盗汗之机理是:因脾肾阳虚,阳气不能卫外,夜间阳入阴分,表阳更虚,肌表失于固摄,津液外泄则为盗汗

         附子(有毒,先熬1小时)12克,肉桂、五味子各5克,山茱萸肉10克,生黄芪20克。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可治疗体虚、盗汗

         阴虚盗汗者不宜用此方。阴虚盗汗表现为:夜晚睡觉时出汗,往往是大汗淋漓,感觉像洗了一次澡,醒来后汗水逐渐减少直至不出汗,手心和足心发热。

         方中附子、肉桂皆为辛热之品,均能补火助阳,散寒止痛。附子重在温补脾肾,肉桂则以温肾为主,二味合用,增加了温补肾脾之力,并能引火归元。山茱萸能补益肝肾、涩精止汗;五味子则固涩敛汗、补肾宁心;加黄芪可补脾益气、固表止汗。诸味合用,可共奏温补脾肾、固涩止汗之功,故对阳虚盗汗当有较佳疗效。阳虚盗汗表现:醒后汗止,全身发凉,皮肤冷湿粘手,神疲乏力,面色苍白,夜尿频数,舌淡胖,脉细缓无力等。
  

治肾虚型盗汗验方

           

           中医对盗汗很早就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在春秋战国时期成书的《黄帝内经》中称为“寝汗”。“寝”是指睡觉,有个成语叫“废寝忘食”,是说顾不得睡觉并忘了吃饭。很显然“寝汗”就是在睡觉的时候出汗。到了汉代,医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一书中,形象地用“盗汗”来命名人们在睡梦中出汗这种病证。

          组方:大熟地24克,淮山药24克,山萸肉10克,五味子10克,芡实24克,菟丝子24克,沙苑子24克,桑螵蛸10克,金樱子10克,茯神10克,远志10克,首乌藤30克,生龙骨15克(先煎),生牡蛎15克(先煎)。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注:本方适用于肾虚型盗汗

         中医食疗治盗汗 沙参兔肉汤:本汤养阴益气敛汗。沙参20克、玉竹20克、广陈皮4克、兔肉200克(微炙),煲汤。    

睡觉盗汗食疗用泥鳅

            盗汗是一种较为典型的病理性多汗,它表现为人睡时汗出,醒后则汗止。中医认为,盗汗多属阴虚,因阴虚引起阳亢,蒸发阴津而为汗。而西医认为营养不良、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结核等均可引起盗汗。无论是哪种原因引起的盗汗,食泥鳅都能起到很好的辅助性治疗作用。          泥鳅有补中益气、滋阴止渴、清热祛湿的药用功效,所以对盗汗极为有效。而从营养角度来看。泥鳅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优良食品。据分析,每百克泥鳅肉中含蛋白质9.6克,脂肪8.7克,钙 28毫克,磷2毫克,铁0.9毫克,并含大量维生素A、维生素 B1、维生素B2、尼克酸等物质,因而常吃泥鳅可以增加营养,补充钙、磷、铁等微量元素,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具体食用方法:取泥鳅 250克,去头尾、内脏,洗干净。用植物油煎至黄色,然后加水适量,煮汤一小碗(大约 200毫升),再加盐适量,喝汤吃泥鳅肉。每日一次。 (张伟)     

“当归六黄汤”止盗汗

  

        “当归六黄汤”是金代著名医家李东垣创制的一帖名方,载于其所著的《兰室秘藏》一书中,称它为“治盗汗之圣药”,主治阴虚火旺所致的盗汗。方药组成有当归、生地、熟地、黄芩、黄连、黄柏、黄芪。具有滋阴泻火,固表止汗的功效。

         盗汗即夜间睡着后出汗,醒则汗止,一般由阴虚引起。阴虚有火之人,火热之气扰动;逼迫阴液,使之从毛孔外泄,就形成了盗汗。治疗宜标本兼治,滋阴止汗,当归六黄汤即是代表。此方配伍滋阴与泻火并用,滋阴是治本,泻火为治标;益气固表与滋阴泻火柜配,‘滋阴泻火是治本,益气固表是治标。共同组成了滋阴泻火、固表止汗之剂。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本方主要具有抗感染作用。

         应用当归六黄汤的辨证要点为:盗汗,面赤心烦,便干尿黄,舌红,脉数。现代多制成汤剂服用,参考用量:当归9克,生地、熟地各12克,黄芩、黄连、黄柏各6克,黄芪15克。每日一剂,分2次服用。7日为1疗程。 (周宇)   

治盗汗良方百合莲子

 

       冰糖30克,莲子30克,百合20克。

       将百合、莲子洗净,放锅内加适量水,炖至百合、莲子烂熟,加入冰糖溶化后即可食用。

       每天1次,连服数天。    

产后自汗、盗汗的治疗

      产后自汗、盗汗
    产后自汗是指产妇出现涔涔汁出、持续不止者;所谓产后盗汗,是指产妇睡后汗出湿衣,醒来即止者。本病的发生主要是产后气虚,卫阳不固或阴虚内热浮阳不敛,自汗外滥所致,临床治疗产后自汗、盗汗的有效偏方、验方如下。
    [方一]
    黄芪15克,羊肉90克,桂圆肉10克,淮山药15克。将羊肉用沸水稍煮片刻,捞出后即用冷水浸泡以除膻味;用砂锅将水煮开,放入羊肉和3味药同煮汤。食时调好味,可饮汤吃肉。
    本方适用于气虚产后自汗。
    [方二]
    羊肚1个,黑豆50克,黄芪40克。将羊肚剖洗干净,细切,每用100克与黑豆、黄芪共煮为粥,日服2次。
    本方适用于气虚产后自汗。
    [方三]
    糯稻根30克,泥鳅90克。先将泥鳅宰杀洗净,用食油煎至金黄,用清水2碗煮糯稻根,煮至1碗汤时,放人泥鳅煮汤,吃时调好味,连汤带鱼同吃。
    本方适用于气虚产后汗出。
    [方四]
    豆腐衣2张,鹌鹑蛋8个,水发香菇2只,火腿肉25克,调料适量。将豆腐衣撕碎,洒上少许湿水润湿,鹌鹑蛋磕入碗内,加盐少许,搅打均匀,香菇切丝,火腿切末,炒锅放火上,放人猪油,烧热,爆香葱花、姜末,倒入鹌鹑蛋翻炒至凝结,加水,烧沸,投入香菇,调入黄酒、精盐、味精、煮15分钟,下豆腐衣,撒上火腿末。
    本方适用于产后体虚自汗。
    [方五]
    羊肚1个,糯米60克,红枣5枚。将羊肝洗净,糯米用水浸透,把糯米与红枣同放羊  肚内,缝好口,放盆内隔水炖热,佐餐食用。食用时切开羊肚,调好味。
    本方适用于产后出汁过多,不能自止。
    [方六]
    猪肚1个,黄芪15克,人参3克,粳米50-100克,莲实30克,小麦适量。将猪肚用盐搓洗干净,与小麦同煮至半熟,取出猪肚细切。诸药切碎,装入纱布袋。扎口,与猪肚加水同煮至熟烂,去药袋及猪肚,再下米煮粥,临熟人葱,调味随意喝粥吃猪肚。
    本方适用于产后气虚自汗  食少。
    [方七]
    猪肉、生姜、白蜜各100  克,黄精50克。将生姜捣茸,煎取浓汁100克,与猪油、黄酒、白蜜同煎熬膏,每服10克,日3次。
    本方适用于产后体虚,煨风自汗。
    [方八]
    猪肉适量,牡蛎粉、麦麸(炒黄)各等分。将猪肉洗净煮浓汤,2粉凋均,每取3克调入猪肉汤内服食。
    本方适用于产后体虚自汗、盗汗
    [方九]
    甲鱼1只,川贝母5克,鸡清汤1000克。将甲鱼切块,放蒸钵中,加入贝母、盐、料酒、花椒、姜、葱,上笼蒸1小时,趁热佐餐服食。
    本方适用于阴虚产后盗汗
    [方十]
    小麦仁60克,糯米30克,大枣15枚,白糖少许。将前3味洗净,共煮作粥,入白糖令溶,日2次。
    本方适应于产后阴虚盗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