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我中华最好听的歌曲:写作时易于混淆的几个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3:21:46

写作时易于混淆的几个字

 

1、“做”和“作” 当“做”和“作”同时当动词用时,两者在普通话里是同音字,词义也相近。因而,这两个字常常被不少人相混使用。其实,“做”和“作”在用法上是有一定的分工:

“做”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单音节动词,主要有这样几个义项:(1)做衣服 做鞋(制作);(2)做诗 做文章(写作);(3)做工 做事 做报告(从事某项工作或活动);(4)做生日 做寿(举行庆祝活动);(5)做亲 做对头;(6)做老师的 做母亲的(充任);(7)木头可以做造纸原料(用做)。

“作”在古代汉语中有两个意思:(1)死者如可作也。(起来)(《礼记·檀弓》)(2)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创造、制作)(《孟子·梁惠王》)在现代汉语中,“作”的词义有所扩大,但单独用的机会越来越少,主要作为词素出现在合成词中。如:作案、作罢、作保、作弊、作成、作场、作废、作风、作坊、作梗、作古、作假、作价、作兴、作客、作乐、作乱、作美、作难、作孽、作呕、作陪、作品、作息、作祟、作为、作文、作物、作业、作用、作战、作者、工作、合作、协作、创作、习作、大作、佳作、杰作、发作、下作、忤作、木作等

“作”字作为单音词,只出现在成语或带有文言色彩的词语中。如:认贼作父、 作茧自缚、作威作福、寻欢作乐、自作聪明、作奸犯科、为非作歹、装腔作势、兴风作浪等

往往同一个意思,书面用语用“作”,口语用“做”。如:作茧(自缚)、作客、作恶(书面语);做茧子、做客人、做坏事(口语)。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将“做”和“作”的区别归纳成以下三条:

(1)       口语里单独充当动词一般用“做”;

(2)       作为合成词中的词素一般用“作”;

(3)       在成语或带有文言色彩的词语中一般用“作”。

2、“像”和“象”的分工 旧版《简化字总表》规定以“象”代“像”,多少年来语文教材及所有报刊都如此。国家在1986年重新公布《简化字总表》时说明,“象”不再作为“像”的简化字。因此,1989年,经修订后的新版语文教材恢复了“像”字,不再让“象”代“像”。

“像”、“象”分工后,它们的词性及义项情况如下:“象”作为名词,表示动物“象”。作为词素有两个义项:(1)名词性词素,如现象、形象、印象。(2)动物性词素,如象形、象声。“像”有三个义项:(1)名词,如人像、画像。(2)动词,如好像。(3)介词,如像雷锋那样生活。

3、关于“诸”字用法 “诸”字除了用于“诸位”、“诸如此类”等词语而解为“众”、“各”、“许多”等义外,主要的是作为“之于”的合音字和“之乎”的合音字而插足词林。作为“之于”合音、相与同义的“诸”,一直沿袭至今,置身于不少成语或固定词组之中,诸如“付诸东流”、“公诸同好”、“诉诸武力”等等。但是,在报刊上,最普遍的误用现象是“诸于”连用。例如“公诸于众”、“诉诸于法”、“见诸于报端”……这些词语之所以欠妥,是因为它们叠床架屋,重复累赘。在“之于”合音的“诸”字之下,再加一个“于”字,非但不能充分体现它合音的职能,反而抵消了它本身应有的含义。

4该用“相”时莫用“像” “相”有两种读音。一是读(香);二是读(象)。第一读音其含意有:(1)交互的意思,如互相、相识、相逢、相思。(2)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动作,如实不相瞒、好言相劝。(3)姓。在这一读音下,人们是不会错用“像“的。

第二读音其含义有:(1)相貌、外貌、,如长相、狼狈相。引出的词条有照相、相机、相片。(2)物体的外观,如月相、金相。(3)坐、立等姿态,如站有站相、坐有坐相。(4)交流电路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如三相交流发电机有三个绕组,每个绕组叫一相。(5)观察人物的外表,判断其优劣,如相马、相貌。(6)古代官名,如宰相。(7)姓。

    在这一读音中,“相”作为称人的外貌方面的用词和与此相关的用词时,人们往往容易与“像”混淆,如把“照相机”写成“照像相”、“相片”写成“像片”、“长相”写成“长像”等等。应该注意,“相”与“像”在上述义项中是不通用的,要用“相”而不该用“像”。

5“辞”“词”辨析 “辞”“词”同音,在现代汉语里含义各别。“词”是语言文学方面的一个专有名词,是语言中最小的,可以自由运用的单位,构成说话或诗歌、文章、戏剧中的语句;“辞”不同,“辞”指优美的语言。但在现代汉语里,在言词、文词的意义上,“辞”“词”是通用的,因而在很多合成词里,“辞”“词”是通用的。例如“辞人”、“辞旨”、“辞讼”、“辞林”、“辞典”、“辞宗”、“辞章”、“辞藻”等词中的“辞”均可用“词”替代。但“辞”作推辞、辞职、辞别或作辞赋(辞赋是一种古诗体,如《楚辞》《木兰辞》)用时,“词”不能代替“辞”;同样,当“词”作“诗词”“实词”用时,“辞”也不能代替“词”。

不过,在古代作品,特别是汉代以前的作品中,一般只说“辞”,但仍以用“辞”为主。这点在阅读古文时要特别注意。

 

史·混期山    组稿 

     
资料来源:

1、(曾尚君摘自1991年6月24日《少年文史报》, 作者梅德平)

2、3两则,(上海杜启荣摘自1990年1月5日《青年报》,前一则芸略作补充)

4、(沈恰编)

5、(湖南陈昌喜摘自《自学导报》,  作者李国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