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经典朗诵作品精选:经典上海话的来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4 17:06:13
1、“盎三”:来自英语的“on sale”,原意是大甩卖。但是,如果一个上海小姑娘带着不屑的口气说:“格个宁老盎三的”(这个人很on-sale),那么就不是说这个人要被跳楼大甩卖了,而是说这个人阴险,贪了人家的便宜还装作为别人好,或者用烂货充作便宜货卖,总之就是心底坏而又心术不正。原来所谓的“on sale”就是把卖不出去的积压货,过时货或者蹩脚货,装作可怜兮兮地标上一个大跌价,哄人来买。依此类推到做人的德行,“盎三”就变成贬斥一个人做人鬼祟猫腻,还要充好人的俚语。同时上海人还会讲“这记事体有点搞得太盎三了”,用盎三来表示一种事情的尴尬,不顺。其实也是体现了上海人对生意经的一种观察。试想,生意做得好,就不必装可怜搞“盎三”,只有搞僵了,才会不得不去搞“盎三”。所以,搞昂三了,在上海人的眼中也就是搞僵了。由此种早期上海人对于on sale的商业行为的观察而积淀出来的上海方言,就是上海人在消化英语时典型的“自说自话”。

   2、“混腔司”:英语中有一个词,叫 “take a chance”,一种意思就是图侥幸,钻空子。上海人觉得“take”不够表达这种意思,就改为“混”,好贴切,真有点觉得英国人应该跟牢上海人学英语。上海看到某人做事不踏实,只想凭侥幸混日迹,或者想从自己这里钻空子得到非分的好处,就会气不打一处来地说:“又来混腔司了,侬想混啥格腔司啦?”英语只会说“don't take a chance!”上海人不仅把take活用翻译成“混”,还在中间加上“啥格”,这样,一句“混啥格腔司”就活脱脱地比过了英语的“don't take a chance,”充满了生气,很能表达出来说话人的心情,真有点 佩服早期的洋泾浜老乡。

   3、“撮克”,一般认为就是促狭,但也很可能来自洋泾浜英语“trick”。这个单词的意思是:骗局,诡计,恶作剧,与促狭的意思相通。上海人爱讲的“刁钻撮克”,有可能来自洋泾浜英语上海话“刁钻trick”,虽然撮克的意思应该更贴近与英语“tricky”。

   4、“泰拜”。上海人说什么事或什么人糟糕或不好,经常会说“格个人泰拜勿啦”,“格记伊忒泰拜了”。如果用当年不列颠腔来说英语“too bad”,上海话的“泰拜”就非常接近了,所以“泰拜”应该是洋泾浜英语的“too bad”,意思就是“太坏”。

   5、“煞根”。上海人喜欢说“煞根”,用来表示一种极致的感受,比如“这顿饭吃得煞根了”。意思是这顿饭吃得爽!就是要表示一种极致,一种“绝”,绝到了惊人,骇人。这个煞根,应该也是来自洋泾浜英语Shocking。Shocking的不列颠腔与“煞根”是很接近的,不同于美国腔。再往后,煞根就变成一个因语境而不同的表示极致的词。比如,煞根价,是表示便宜到煞根的价格,便宜透了,实际它的原意应该是shocking的原意,骇人,便宜到骇人,不就是便宜透了吗?不懂洋泾浜的人借用了煞根,就跟其他外来语一样,会把煞根从当中劈开,说出更加惊人,更加煞根的闲话来:“要么勿做,要做就做到煞到伊格根!”(关于 ‘煞根,挥手兄有独特的见解,各位不妨去他博客看看)

    6、十三点。上海女人骂人,特别是两个上海女人对骂,经常会听到她们互相恶骂对方“十三点”。十三点是上海人专门用来骂女人的,当然在某种特定的场合,十三点也可以用来骂男人,但一定是因为这个男人有点娘娘腔,或者在男女之间,这个男人不像男人。十三点不同于北京人的二百五,是专门用于女人的骂词。比较“正宗”的“十三点”用法是可以与另一个词互换的:交际花。而“十三点”是由英语的 society一词演变而来。开埠之初的上海,传统的上海女人是看不惯那些在交际界(society) 混的女人。洋泾浜英语把这些女人混迹的地方称为“society”,对于需要一个译音的大多数不懂洋泾浜的人来讲,上海话里的“十三点”就很贴近了,又好记。因为洋泾浜英语是自说自话的,所以善于搞点幽默的上海人就把这种交际界的译音干脆作为在其中混迹的女人的代称。十三点由此也就慢慢地变成了骂女人的专用词。往后,上海人就渐渐地淡忘了十三点的本来意思,会把十三与点分开,简化地骂:“十三勿啦?”干脆省略去了“点”。在今天,十三作为一个专门攻击女人的名词,已经远远离开了它的原来的本意。任何被讨厌的女人都可能被骂成“十三”,曰“老十三”,“小十三”云云。

    7、“刮老三”。可能来自洋泾浜英语“grocery”。杂货在上海早期都是露天摆摊,什么东西都在光天化日之下。所以刮老三本意应该是来自这种没遮没拦的杂货铺。后来,上海人就把这种露天摆摊的语言情景转用到生活的其他方面,诸如私密曝光,案发等等,都会说“刮老三”了,意思无异于说像摆露天杂货铺一样让人们都知道自己那些见不得人的东西。而对于那些守不住秘密的人就会幽默地称他们为“刮老三模子”,以后,刮老三被简化成刮三,刮老三模子,就会被简化叫成“刮三模子”。再下来,连那些不好看的东西都会变成“刮三”,比如“伊格张面孔刮三伐啦?”(她的那张脸刮三不啦)实际是等于说这个女人的脸像恐龙,露在大街上,有碍市容。看来洋泾浜有时还真的蛮“撮克”的。

    8、“泼斯”。应该就是POSE。英文的“泼斯”的意思不必多讲了。但上海人会把那些自己看了不爽的人也用不屑一顾的口气称为“泼斯”,还会加上一个老或小,谓之“老泼斯”,或“小泼斯”,没有老小,就轻蔑地叫为“伊格只泼斯”。大概从前人们拍照都会说一句“摆一只泼斯”之类的洋泾浜。旁边的人本来看了眼红,听了不爽,还会竟被那些个摆泼斯的叫住,等到摆了泼斯之后才能过去。心里就红的绿的酸的泛起来,如果再加上那摆泼斯的面如东施,身如油桶,只觉得市容被侵犯。那就把全部的不爽归结到一个字:“烦”!泼斯很烦。久而久之,这样的语境产生的烦,就使得泼斯从单独的拍照,扩展到处事待人的用语,凡是叫人心烦的人都是泼斯了。所以,上海人口中的老泼斯,小泼斯,不是明星的POSE,而是叫人厌烦至极的主儿。有意思的是,现在POSE已经重新登陆上海人的口语,带着海龟的本义,但是,一般的上海口语还会保留着泼斯的洋泾浜传统,如果有幸听到那些老上海的媳妇恶狠狠攻击阿婆说:“伊格只老泼斯烦煞了!”千万不要以为她阿婆是明星摆POSE,而是因为婆媳关系紧张使这个恶狠狠的媳妇烦透了。

    别的还有不少,罗列如下:

    蹩脚:BILGE;

    大兴:DASHY;

    瘪三:BEG SIR;

    拉三:LASSIE;嘎三壶:GOSSIP;

    赤佬:“CHEAT”和中文“佬”的混生词语;

    小开:小KITE;

     门槛精:MONKEY精;

     戆大: GANDER;

     嗲:DEAR;

     退灶私:退JUICE;

     接(划)灵子:接LEADS;

     扎台型:(衣)着DASHING;

     窝塞:WORSE;

     噱头:SHIT;

     邋遢:LITTER;

     拉司卡:LAST CAR;

     开司米: KASHMIR;

     司拨灵锁:SPRING;

     罗宋: RUSSIAN;

     麦克风:MICROPHONE;

     拨落头: PLUG;

     斯达特:STAR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