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珠:敕勒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9 05:22:14

敕勒:种族名,北齐时居住在朔州(今山西省北部)一带。

  敕勒,中国古代民族,属于原始游牧部落,又称赤勒、高车、狄历、铁勒丁零(丁灵)。敕勒人最早生活在贝加尔湖附近。匈奴人称其为丁零,鲜卑人因其使用车轮高大的车子,称之为高车。汉朝击溃北匈奴之后,敕勒的地域开始南移,与中原汉人交往。公元4世纪末至6世纪中叶,继匈奴、鲜卑之后,敕勒人和柔然人活动于中国大漠南北和西北广大地区。敕勒族又名丁零、高车、回鹘,是今天维吾尔族的主要族源。

  4世纪中叶,生活在阴山一带的敕勒人大都已鲜卑化。

历史  敕勒君主列表

  副伏罗阿伏至罗

  跋利延

  弥俄突

  伊匐

  越居

  比造

  去宾

  敕勒,在汉代时称为丁零,魏晋南北朝时称狄历、敕勒,到隋朝时称作铁勒。因所用车轮高大,亦称高车。《隋书》记载铁勒各部分布于东至独洛河(今图拉河)以北、西至里海(今里海)的广大地区,分属东、西突厥。其漠北十五部,以薛延陀与回纥为最著。唐贞观末,于东部铁勒分设都督府、州,隶燕然都护府。”

  在秦汉时期,敕勒的祖先丁零居住在北海(今贝加尔湖一带),它的南边是匈奴,西南是乌孙。匈奴在冒顿单于统治时期,先后征服了很多部族,当时丁零也和其它周边的部落一样,遭受匈奴的奴役。不少丁零人被匈奴掳去作了匈奴的奴隶。在公元前三世纪末至公元后一世纪间,丁零不断和匈奴进行武装斗争。据《汉书.匈奴传》中记载,公元前71年,匈奴单于领兵攻打游牧与伊犁河上游流域的乌孙族,在返回途中遭遇大雪,平时被匈奴奴役的乌桓、乌孙和丁零乘机对匈奴进行袭击,结果杀死了数万匈奴骑兵。从此匈奴国势大衰,被匈奴奴役的各族都摆脱了匈奴的控制。

  公元一世纪中叶以后,匈奴由于统治阶级内部斗争,分裂为南、北两部。公元87年,丁零联合南匈奴、鲜卑及西域各族共同夹击北匈奴,北匈奴大败,被迫西迁。

  东汉时,除大部分丁零人仍游牧于贝加尔湖一带外(这部分丁零人被称作北丁零),一部分向西迁徙游牧于伊犁河流域和阿尔泰山一带(这部分丁零人被称作西丁零),还有一部分丁零人南移,在今山西和河北境内有定州丁零、中山丁零、北地丁零等。“五胡十六国”时期,丁零人在中原一带先后参加了各族统治者的混战。后来,这部分丁零人后渐与其他民族融合。

  汉末魏晋时,又有很多的丁零族人南迁,这样,富饶的漠南地区成为敕勒人游牧的地区。当然大部分敕勒人还留在原来的牧地。当时敕勒人的游牧地域东到贝加尔湖,西到土拉河、阿尔泰山一带。当时,由于敕勒人造车业很出名,他们造的车车轮直径最长者达1.4左右,超过了当地牛身的高度,与马的身高相差无几。这种高轮大车,可以在草茂而高,积雪深厚,且多沼泽的地区顺利通行。所以当时南方人称他们为高车。

  据记载,当时的铁勒部落分布广在大漠南北的9个地区,共有四十个不同名称的部落。比较著名的部落有副伏罗部、斛律部、吐突邻部、袁纥部、敕力犍部、幡豆建部等。

  由于游牧在北方的敕勒各部落日益强大起来,对当时的柔然和北魏统治阶级构成了威胁。北魏统治阶级曾多次攻打敕勒各部,这样很多敕勒部落相继归附北魏。五世纪初,北魏王朝曾把贝加尔湖东部敕勒人数十万落都迁徙到漠南一带。使漠南一带畜牧业发展很快。由于受汉族文化的影响,逐渐懂得了农耕。据记载,北魏文成帝时期,“五部高车合聚祭天,众至数万,大会走马杀牲,游绕歌声忻忻,其俗称自前世以来无盛于此。”这样空前的盛会,敕勒人乘着高车,唱着优美的牧歌,行进在草原,就是在今天看来,也是很壮观之事。由于漠南地区当时主要是敕勒人聚居的地方,他们把漠南一带成为“敕勒川”。

  著名的《敕勒歌》,是北齐时敕勒人的鲜卑语的牧歌,后被翻译成汉语。

  敕勒中一部后来成为回纥

敕勒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注释]

  1.敕勒:种族名,北齐时居住在朔州(今山西省北部)一带。

  2.阴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北部。

  3.穹庐:用毡布搭成的帐篷,即蒙古包。

  4.苍苍:青色。

  【翻译】

  敕勒人生活的原野在阴山脚下,这里的天幕象毡帐篷一样笼罩着辽阔的大地。苍天浩渺无边,草原茫茫无际,每当大风儿吹来草儿低伏的时候,放牧的牛羊就显现出来。

  [简析]

  这是一首敕勒人唱的民歌,是由鲜卑语译成汉语的。它歌唱了大草原的景色和游牧民族的生活。

  开头两句“敕勒川,阴山下”,交代敕勒川位于高耸云霄的阴山脚下,将草原的背景衬托得十分雄伟。接着两句“天似穹庐,笼盖四野”,敕勒族人用自己生活中的“穹庐”作比喻,说天空如毡制的圆顶大帐篷,盖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以此来形容极目远望,天野相接,无比壮阔的景象。这种景象只在大草原或大海上才能见到。最后三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一幅壮阔无比、生机勃勃的草原全景图。“风吹草低见牛羊”,一阵风儿吹弯了牧草,显露出成群的牛羊,多么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这里水草丰盛、牛羊肥壮的景象。全诗寥寥二十余字,就展现出我国古代牧民生活的壮丽图景。

  这首诗具有北朝民歌所特有的明朗豪爽的风格,境界开阔,音调雄壮,语言明白如话,艺术概括力极强。宋诗人黄庭坚说这首民歌的作者“仓卒之间,语奇如此,盖率意道事实耳”(《山谷题跋》卷七)。因为作者对草原牧民生活非常熟悉,所以能一下抓住特点,不必用力雕饰,艺术效果就很好。

  南北朝民歌具有显著的差异,前者轻艳绮丽.委婉缠绵,一如江南少女,多情而温柔;后者粗犷雄放,刚劲有力,恰似塞北健儿,勇悍率真,豪爽坦直。若用西洋美学概念来表示,前者属于“优美”的类型,后者则更具“崇高”的倾向。这种审美趣味上的差异,究竟是怎么造成的呢?我们不妨从《敕勒歌》来作些分析,这对理解《敕勒歌)本身也是有意义的。

  敕勒是古代中国北部的少数民族部落,它的后裔融入了今天的维吾尔族.这首诗就是敕勒人当日所唱的牧歌。不过,北朝时敕勒族活动的地域不在今天的新疆,而是在内蒙古大草原上。

  前四句是对他们的生活环境的咏唱。“敕勒川”,不知是今天的哪一条河流,而且即使在当时,也未必是一个固定的专名,恐怕只是泛指敕勒人聚居地区的河川罢了。阴山,又名大青山,坐落在内蒙古高原上,西起河套,东接内兴安岭,绵亘千里。敕勒人歌唱起他们所生活的土地时,就以这样一座气势磅礴、雄伟无比的大山为背景。就具体的地理位置而言,这样说未免有些含糊,但作为诗的形象,一开始就呈现出强大的气势和力量。接下去,诗人又给我们描绘了一幅苍茫辽阔的图卷:在一望无垠的大草原上,满眼青绿,无边无际地延伸开去,只有那同样辽阔的天宇,如同毡帐一般从四面低垂下来,罩住浩瀚的草原。如此风光,使人心胸开张,情绪酣畅。

  在江南,山岭起伏,河流曲折,植被丰富多彩,景观充满细部的变化,人的注意力,也就容易被一山一水,甚至一草一木所吸引,形成细腻的审美感受,关注于色彩与线条的微妙韵味。而在北方,特别是在大草原上,自然景观是单纯的,色彩和线条也没有多少变化。由于缺乏可供细细观赏的东西,于是抬眼就望到天际,开口就是粗豪的调子。

  这里面还有一种不易察觉的因素在起作用。草原上的人,是没有土地私有观念的。他们逐水草而居,天地之间,凡可放牧的地方,都可以视为自己的家。即使,由于习惯,由于不同的种族分别占有了各自的疆域,他们的活动也有一定范围,这范围也决不像农业地区、尤其是江南地区人们日常活动的范围那么狭小:一座村庄、几所房屋、若干亩土地。在视界里,牧民的“家”仍旧是无边无际的。这种生活.培养了草原上人们自由豪放的性格,也培养了壮丽的美感。他们不会像江南人那样,歌唱小小荷塘里娇艳的莲花,村头路旁婀娜的柳丝;在他们的感觉中,敕勒人共同拥有着望不到尽头的大山,望不到尽头的河流,望不到尽头的草原,而天恰似“穹庐”(现在所说的蒙古包),笼盖着他们共同的“家”,他们便讴歌这样的“家”。

  “天苍苍,野茫茫”,仍然以浑浑浩浩的笔调写景,但这已经是为下一句作背景了。“风吹草低见牛羊”是画龙点睛的一笔,我们看到在苍苍茫茫的天地之间,风吹拂着丰茂的草原。时而在这里,时而在那里,露出遍地散布的牛群和羊群。画面开阔无比,而又充满动感,弥漫着活力。诗没有写人,但读者不会不意识到那遍布草原的牛羊的主人——勇敢豪爽的敕勒人。他们是大地的主人,是自然的征服者。只有他们,才能给苍茫大地带来蓬勃生机,带来美的意蕴。在诗中,我们不但感受了大自然的壮阔,而更重要的,是感受了牧人们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性格。那是未被农业社会文明所驯服、所软化的充满原始活力的人性。

  在文明发展的过程中,人不断得到新的东西,也不断失去原有的东西。因而,就像成年人经常回顾童年的欢乐,生活在发达的文明中的人们,常常会羡慕原始文明的情调。《敕勒歌》在重视诗的精美的中国文人中,也受到热烈的赞美,原因就在于此吧?前不久,电影《红高梁》大放异彩,歌坛“西北风”劲吹不息,也是类似的现象。但是,当江南人向往草原的壮阔的时候,草原上的人们又何尝不向往江南的温媚?人类的生活极其丰富,美感也同样是丰富的。最可厌的态度,就是在各种不同的艺术风格之间,随意拿一种来否定另一种。

  《敕勒歌》是牧人的歌唱,而我们如今只能阅读它的歌辞而无法欣赏它的曲调,实在遗憾。一个著名的传说也许可以稍微弥补这一遗憾:据说,在公元646年,统治中国北部的东魏和西魏两个政权之间爆发一场大战,东魏丧师数万。军心涣散,主帅高欢为安定军心,在宴会上命大将斛律金唱《敕勒歌》,群情因之一振。这个故事令人想像:《敕勒歌》的歌声,该是多么雄壮豪放?又据史书记载,这首歌辞原是鲜卑语,很早就译成了汉语。但斛律金是敕勒族人,他应该会用敕勒语唱。大约因为东魏贵族多为鲜卑人,他才用鲜卑语演唱。也就是说,这首古老的歌辞,是经过了两重翻译的。那么,最初的歌辞又是什么样的?真是令人神往。

敕勒歌》与斛律金  斛律金,因为他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不可忽略,虽然对于大多数治文治史的人来说比较陌生。斛律金(公元488年―――567年),字阿六敦,朔州敕勒部人(今山西朔州城区、平鲁区一带),《敕勒歌》的翻译者,他的高祖(曾爷爷)是当时敕勒部有名的部落首领倍侯利,凭借壮勇驰名塞外,后来率部落投奔北魏。祖父幡地斤,任殿中尚书。父亲大那擐,任光禄大夫,第一领民酋长,天平年间因其显贵,追赠为司空封公。斛律金曾被北魏政府任命为“第二领民酋长”,秋天到京城朝见,春天又回到部落,号称“雁臣”。斛律金性格耿直,善于骑射。长于用兵,是北魏有丰富军事经验的名将。战场上,他观察一下地面,就可以判断出敌军的远近;他望一望飞尘,就大致知道敌军骑兵、步兵的大致人数。他对儿孙们要求很严格,每次他们打猎回来,他一定要两个儿子交猎物。大儿子猎物不多,却得到夸奖;小儿子猎物不少,却受到斥责。他向不理解的人说:“老大射在猎物背上,而老二却随便乱射,数量虽多,技艺却比他哥差远了。”有一次,他把儿孙们召集来聚会射箭,看完后竟哭了。他说:“明月,丰乐射箭不如我,诸孙儿又不如他们。我们家族这样下去将会衰败的。”

  公元537年,西魏、东魏会战于沙苑。东魏不敌精锐的西魏,而东魏的高欢仍执迷不悟,硬要发动进攻,不论斛律金如何规劝,他还是犹豫不决。而此时,敌军已全面逼近,斛律金当机立断,用马鞭狠狠抽高欢的坐骑,才一块儿迅速撤退,否则可能全军覆没了。公元546年9月高欢率军进攻西魏的玉壁(山西西南),但久攻不克,苦战五十多天,死伤严重,只好退兵。在撤退期间,因讹传高欢被射死而导致人心惶惶。为了稳定军心,高欢便出来与大家会面,为了激励大家的情绪,便叫斛律金唱《敕勒歌》。也正是这位老将使这首敕勒民歌传了下来,才有我们今天中学课堂上的朗朗背书声:“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位老将是位文盲,而后世有的作家认为他是诗人,这是错误的。他只是将这首歌译为汉语(可能通两种语言),起了文化传承的作用,但仅仅这点,也值得我们去纪念。高欢临死时,叮嘱儿子一定要信任和重视斛律金。高欢的儿子高洋于公元550年建立了北齐,斛律金被封为咸阳郡王,不久又加封太师。后来在抵御柔然进攻北齐的战争中,取得胜利,被封为丞相,高洋晚年昏暴,任意杀人。有一次高洋骑马捉矛,三次欲刺斛律金,斛律金强忍悲愤,岿然不动,毫无惧色,高洋只好缩手。

  斛律金一家在北齐可以说荣华显贵之至。他官居丞相,大儿子斛律光为大将军,二儿子斛律羡和其他孙子都是镇守边关的大将。他的孙女有的当了皇后,有的当了太子妃,他的孙子娶了公主。他虽不识字,但详知历代兴亡事,对自己富贵的家族很是担忧。而让老将军担心的事在他仙逝五年后还是发生了,由于奸臣进谗,皇帝昏庸,遂使忠良遭诬,斛律金满门被害,只剩下一个未满15岁的孙子斛律钟(金之幼子),实在令人可惜。由于失去了栋梁,腐败的北齐很快就被北周所灭。

  斛律光(公元515年―――572年),字明月,斛律金的长子,斛律光自幼擅长骑射,武艺超群,被称为中国十大猛将之一,与霍去病等将领齐名。他以军功先后任大司马、左丞相、封咸阳郡王。他在整个南北朝可以排前五位,与韦睿、刘裕、韦孝宽、陈庆之等并列。公元564年,北周大将达奚成兴侵齐平阳(临汾),斛律光大败之,于是宇文护亲自挂帅率兵10万攻打洛阳,斛律光杀周将王雄,宇文护后又围攻洛阳,斛律光再败之。斛律光在玉壁营筑了华谷、龙门二城,宇文护不敢妄动,斛律光又营筑南汾城,胡、汉民众万余人守之。571年,斛律光筑平陇,周柱国普屯威,柱国(官名)韦孝宽进攻平陇,战于汾水,周军大败。

  北周的韦孝宽因多次被斛律光打败,于是他利用北齐皇帝昏庸,奸佞祖廷又与斛律光不和的有利条件,使用反间计来消除斛律光。韦孝宽叫参军曲严编造歌谣:“百升飞上天,明月照长安。”“高山不推自溃,槲树不扶自竖。”(这里的升,原指旧时容量单位,十升等于一斗,十斗即一百升,等于一斛,百升影射斛律光的斛字。北齐皇帝姓高,“高山”影射北齐皇帝;“树”影射斛律光)。韦孝宽令间谍们把写有这些歌谣的传单,散发到北齐的京城邺(河北临漳)。祖廷见了这些传单,又添枝加叶渲染扩大,并让孩子们在大街小巷传唱,传的满城风雨,然后把情况报告给高纬。高纬不辨真伪,于是听从祖廷把斛律光骗进皇宫,让刘桃枝(杀人高手)从背后杀了,他当年58岁。接着,斛律光家族中凡年满15岁以上者都被同时杀害。周武帝听到斛律光被杀,大为欣喜,在境内大赦。后来打进邺城,追赠斛律光为上柱国、崇国公,并指着这个诏书说:“此人如果健在,朕岂能到邺城。”

  斛律光有五个儿子,长子斛律武都,历任特进、太子太保、开府仪同三司、梁二州刺史,所到之处并无功绩,专事搜刮,侵鱼百姓。斛律光死后,后主派使者到州里把他斩首。次子是斛律须达,任中护军、开府仪同三司,死在斛律光前。三儿子是斛律世雄,任中护军、开府仪同三司。四儿子是斛律恒伽,假仪同三司。老三、老四都被赐死。小儿子斛律钟,因年少得以免死,在周朝被分封崇国公,隋朝开皇年间做到骠骑将军后去世。齐王高纬的皇后斛律氏,也受到牵连,被废后迁居别宫,后来又嫁给一位平民。

  斛律羡是斛律光的弟弟,斛律金的次子,字丰乐。任开府仪同三司,幽州刺史。因受牵连,被杀,在临刑前自叹道:“富贵至此,女为皇后,公主满家,天道恶盈,怎得不败!”遂从容受刑,五个儿子都被杀。斛律羡不仅是一名武将,他还是一位诗人,留下一首诗,诗句为:“朝亦饮酒醉,暮亦饮酒醉。日日饮酒醉,国计无取次。”诗中表达了忧国忧民之情,可惜为国为民的良将良臣们却遭到如此的下场,我们除了愤怒,别无他法。

  斛律光的墓在今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邓庄乡斛冢村,这是斛姓寻根问祖的唯一地方。斛律钟去世时应该是中年以上,我推断他可能为斛律家族留下了后代,只不过没有什么名望,无资料可查,这只是我的推断。但我们仍得把斛律金当作斛姓的始祖之一。上世纪80年代在山西太原西南郊沙沟村发掘一处墓志,盖称:故崇国公墓志,是斛律彻墓志,专家推测为北齐斛律光之孙。另外,同时期在北齐还有斛律羌举和斛律孝卿父子较出名。其中孝卿担任过侍中、开府仪同三司等职位,他们父子俩都得以善终,也是今天斛姓来源的一支重要族系。北魏有一位叫斛兰的天文学家,与另一位天文学家在412年发明了铁浑仪。

  斛斯氏一家在北魏以及后来的北周,隋王朝比较显赫,主要经历了四代,以后逐渐衰落。他们也是斛姓来源的重要一支,只是没有斛律氏在中国历史上的名声大。但我认为他们的后代更多于斛律氏,因为他们没有遭遇灭族,只是斛斯政被隋炀帝杀了,并没有牵连到他家人的记录。

  首先应介绍斛斯足,因为到他这时,才改为姓斛斯。斛斯足,又名斛斯敦,他的先人为莫弗大人,广牧富昌人。另有资料“河南斛斯政”的记载,所以广牧应在今天的河南周围。斛斯足在明帝时当过左牧令,庄帝时任车骑将军、扬州刺史。

  斛斯足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椿,小儿子元寿,都在朝中(元寿出任过豫州刺史)为官。斛斯椿,字法寿魏太保、尚书金、常山文宣文。在投靠尔朱荣平叛河西暴乱中有功,升为中散大夫,掌握了一部分军权。斛斯椿性格“佞巧”,颇得尔朱荣的信任,军中大事,都让他参与。庄帝初期,出任尔朱荣府上的司马,后又出任东徐州刺史。当尔朱荣死后,他有些忧惧。当时南朝梁以汝南王悦为魏主,“资其士马次于境上。”斛斯椿于是放弃徐州,归附悦。悦授与他尚书左仆射、司空公,封为灵丘郡公,又出任大行台前驱都都督。恰逢尔朱兆进入洛阳,悦明知不敌,便向南方挺进。斛斯椿又背叛了悦归了尔朱兆,好一个投机取巧之徒,哪儿有利便往哪儿跑。归兆后,任参立节谋,拜侍中、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逢城阳郡公。当时他父亲斛斯足先在秀容,又听说死了,斛斯椿请求减少他的尊位给他父亲。后来得知斛斯足仍活着,皇帝又诏回复其官位,仍让他担任骠骑将军、扬州刺史。斛斯椿一生投机取巧,几度易主,又进谗诬陷好人,与同僚争权夺利,名声相对不好。斛斯椿有四个儿子,分别是悦、恢、微和演,历史都有记载,但没有斛斯椿出名。其中斛斯恢任过散骑常侍、新蔡郡公。最后不得不提斛斯政,他是斛斯足的孙子,斛斯恢的儿子。政悟性很高,有才能,开始时担任亲卫,后来因军功而被授仪同,特别被杨素器重。大业中,担任尚书兵曹郎。斛斯政“有风神”,每次向上奏事,没有不称其心意的。隋炀帝很欣赏他,慢慢的委以重任。杨玄感和他的兄弟都与斛斯政有深交。杨玄感叛隋炀帝有斛斯政的参与,以后杨等逃命,也是斛斯政的计谋。隋炀帝要惩罚杨玄感及其余党时,斛斯政便跑到了高丽(今朝鲜)。第二年,隋炀帝又一次东征高丽,高丽请求投降,并以返送斛斯政为条件。炀帝答应,把斛斯政送回来。到了京师,用斛斯政祭告祖先,左翎卫大将军宇文述上书说“斛斯政的罪恶,天地所不能容纳,人和神都愤怒。如果用一般的刑法,那么贼臣逆子怎么能镇压住呢?请改变常法吧!”隋炀帝答应了。于是将斛斯政绑到金光门外大柱子上,“公卿百僚并亲击射,脔割其者,多有啖者。啖后烹煮,收其余骨,焚而扬火。”多么残忍啊!斛斯氏的最后辉煌以此告终,从而也告别了斛姓人士在整个历史中的辉煌。

  斛家在经过北朝、隋的灿烂历史之后,在唐、宋逐步没有了声音,即使有,也是在别人的笔下一笔带过。主要有:李白的诗《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下宿置酒》,诗中的斛斯山人是位隐士,也是李白的朋友;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中有“走觅南邻爱酒伴(原注“斛斯融,吾酒徒”),《闻斛斯六宫未》中斛斯六宫是位“卖文为活”的书生,到南郡去“索作碑钱”,但没回来,“翻令室倒悬”,《过故斛斯校书庄二首》中的斛斯先生也是杜甫的朋友;杜牧《斋秋夜即事寄斛斯处士许秀才》中的斛斯处士可能也是一位文化人士,所以才和诗人杜牧是深交,并值得杜牧的寄诗。

  斛律后世在以后变得无声无息,而斛斯后世也变得消沉了,他们的汉化比他们的先人更进一步了,他们大多是文化人,因为和三位诗人是朋友,绝对不是一般人士和村民或者官僚阶层。也许是大唐、大宋帝国的维持用不着这些鲜卑人了,也许是斛氏后代的才能有限,也许是经历了大屠杀后斛氏后代不愿为封建王朝卖命了,总之,他们基本在历史上没有地位了。在大宋只有绍兴年间汀州判事斛继善有记载,也是一笔带过。而明、清以及近代斛氏后人都是默默无闻,在平凡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