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草二木三菩提:发见形而上学的美(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00:33:41

第三节 物质粒子与自然的力

(下)

从古希腊哲学时代开始,哲学问题就是与我们今天所说的科学问题密不可分的,所谓的哲学便是围绕这个现实的物质世界而展开的一个精妙体系,哲学家们也骄傲地宣称他们研究自然和人性。然而自近代之后,科学与哲学就基本无缘,哲学家们放弃了对自然的那些令人动心的研究,哲学也彻底告别了它的光荣时代。

只有与对宇宙的思索以及相伴随而来的那些欢乐与忧伤才会形成形而上学的理论,讲形而上学又怎可以不说物质问题。形而上学从根本上来说是要说明存在,而存在从现实角度又可分为物质性存在与精神性存在,唯有它们的共同存在才是完整之存在,对物质世界的说明自然也就是它的必有内容和合理内容。我们总说什么世界观和人生观,并说它们是认知的目标,但人生观从来依靠世界观去建立的,没有了世界观,人生观又从何谈起。

对于物质的存在,谁都不会怀疑,但它的存在究竟是一个事实上的多元的统一呢还是由惟一品质的原质链接而成的却困扰着人心。在古希腊时代,就有一些伟大的哲学家们开创性的认为这个现实世界中的物质是由物质微粒构成的,并作出了许多极具科学性的论断。这其中最负盛名的就是我们早已熟知的原子论者,他们不仅认为物质的分割存在一个极限,而且赋予这个极限具体的名称,它就是原子。对于现代人来讲,原子已不再是什么新鲜的东西,而且也不认为它就是物质存在的最小极限,它早已被现代科学中的质子、中子、电子等物理概念取而代之。科学家们把这个极限叫成什么我们并不关注,我们关注的是物质的分割在事实上到底存不存在一个极限,我们到底该如何判定,又凭何判定。

物质同空间一样是同属于实在界的东西,对于它究竟能否连续分割同样是一个事实的问题而非是单凭我们的逻辑能力就能加以解决的问题。笃信经验主义的伟大科学天才牛顿或许已经认识到这一点,所以他仅仅提出了一个质量的预设,而不讨论实在的物质微粒究竟是什么,更不讨论物质是否可以无限的分割。尽管没有任何证据显示物质能够进行分割,但牛顿还是大胆地肯定并采用了原子论者的观点,他的质量预设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认为就是原子论的变种,因为它考虑的仅是物质的“质”的量,而不考虑物质微粒在质上或物理事实上是否相同。我们可以认为牛顿和原子论者一样,已经假定存在有种类众多的原子,这些原子大小不同,而且它们是不可毁灭的。牛顿作出这种质量预设的优异性在于,我们可以灵巧的绕开那个困扰我们的物质分割的微观难题,而又不会太大的影响我们对宏观世界的认知,这是一种极其聪慧且明智的做法。经典物理学家们也一直遵循这样的路线,认为对力的认识比物质微粒的认识应该优先。

事实上正像那些经典物理学家们所认识的那样,力学乃是打开宏观世界的门户,重要的是认识物质之间相互力的影响以及怎么将力与物质的自有性质挂钩,而非是认识现实世界中到底存在些什么样的具体物质粒子。但现代科学实际上走得却是一条与之不同的路线,在现代物理学当中重要的不是力而是粒子,是怎么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去发现粒子,是用粒子的运动去说明力,而非是用力说明粒子的运动,这也是物理科学当中最大的气质改变。由此带来的后果,是让实验比理论更为优先,以及力的彼此不相容。至于这样一条道路能不能走得通,大统一理论的破产或许就是最佳答案。

对于物质粒子,我想先从卢瑟福的原子模型说起。因为量子物理学是现代才发展起来的科学,而卢瑟福的原子模型可以说是现代物理科学的里程碑,更是现代量子物理学的基础。对于任何一种理论,我们判定它是否科学的依据并不仅仅是看它能否说明我们周遭的这个世界中的某个现象,更要看它的逻辑基础是否牢靠,这一点无比重要。卢瑟福把原子的结构想象成是一种星系结构,认为原子的中心存在一个带正电的核,周围有一些高速绕核运转的带负电的电子。科学家们认为这种原子结构的麻烦在于电子最终会跌落到核上去,况且运用到氢原子时电子的轨道有一些说明上的困难。于是为了解决电子的轨道问题,有了波尔的氢原子结构,并最终发展出了薛定谔的量子力学原子模型,曾经一度实在的电子也被看成是一种波。

卢瑟福的原子模型说到底是依据天文物理而来的一种想象类比,对于这种想象类比我们也可以理解,因为这个硕大无朋的宇宙是一整体的现实存在,按理说微观的物质粒子必定与这个宏观的宇宙遵循同样的机理。但这种原子模型的缺陷我并不认为是电子会不会跌落到核上去,如果地球跌落不到太阳上去那么电子就应该跌落不到原子核上去。即便按照现代物理学家们的说法,我们的地球也存在了几十亿年,我们又何必为那个小小的电子而担忧呢。对于现代量子物理学我们的问题是,既然电子的运动表现为波动那行星的运动是不是也应该表现为波动呢,这种波动为什么几千年来都不曾发现呢,难道是电子的运动机理与行星的运动机理不同。但如果是这两者的运动机理不同,我们又凭何认定原子就具有星系般的结构呢。

微观的物质粒子与宏观的宇宙一样,绝不会是单从数学上的几何审美角度就能认识和把握的,然而就在牛顿用经典力学冲破毕达哥拉斯主义的藩篱两百年之后,这样一出闹剧又在科学史上重新上演。卢瑟福所设计出来的那个星系式的原子模型就完全是从几何角度而非从力学角度所构造的,它仅仅考虑的是原子与星系在理论上应有同样的几何性质,而将力学的要素完全忽略不计,最后导致机械论哲学在原子内部的陷落,成就了自有哲学和科学以来的最大败笔。哲学与科学历来追求的都是终极的真理,然而现代科学理性最后证明的则是这可望而不可及。

谈到这里,我似乎听到科学家们一致的反对声音,他们说你这个科学的门外汉怎么连最起码的物理常识都不懂就对卢瑟福的原子模型品头论足呢,卢瑟福的原子模型正是在磁力学的框架内构造出来的,这是连中学生都知道的物理常识,你应该赶紧到中学课堂去补补物理课。说句实话,我自己也觉得自己实在是现代物理科学的门外汉,但我并不想去补什么物理课,因为我早已对现代物理理论厌倦。我倒是想劝劝那些物理学家们赶紧扔下你们的现代物理书籍,停止你们手头的实验,重拾那些近代以前的哲学著作,在哲学上谦逊地当一名小学生,你们就会发现思辨的心灵自有一片更为广阔的天地,你们的那些理论也根本没资格称为理论,因为它们当中根本没理。

卢瑟福的原子模型是依靠磁力学所设计出来的倒也不假,但这也仅是它的表面现象。这种星系式的原子结构设计根本经不起任何真正理性的推敲,即便是在磁力学的架构中,它也只是一种空幻理性的败笔。原子与具体的星系之间如果有什么共同之处,那也不会是在它们的结构方面,而是它们在这个现实的宇宙中都不是孤立自存的东西。我们在考察它们机理的时候,既要在力学架构中考察它们的“内在力”,更要考察它们的“外在力”,既要考虑它们内部的各部分之间的力,更要考虑外部的物质与它们之间现实存在的相互影响的力。也正是在这种思路的引导之下,牛顿才构思出了他的万有引力理论。因此我们需要问一问卢瑟福,他在设计他的原子模型时是否也遵循了这样的科学思路呢。

在现代物理学的框架内,原子是一种自然存在的且性质相对较为稳定的物质粒子,我们所见的大多数物体都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从结构上可分为原子核与电子,原子核又可分为质子与中子,质子携带正电,电子携带负电,中子则是中性的。现代量子物理学认为质子与中子是依靠强核力粘接在一起的,然后又与电子依靠磁力粘接在一起,原子与原子则是依靠引力粘接在一起。此时我们也无须追究引力是什么时空的弯曲造成的,且随他们这么认为。对于强核力到底是什么我们也没有必要细说,你暂且可以认为它和引力的效用相当。那么我们就按照这些认识在严格的力学架构中考察一下我们所说的原子,就按照现代量子物理学的这些常识去看看这样的认识方式还能不能让原子现实存在。

除了氢原子之外,其它原子的原子核内部并不仅仅只是一个质子,而是多个,且这些质子全部都是携带正电的,这是现代物理学所认定的一个事实。那么我们所面对的问题是,你该如何解释这些质子在强大的电磁作用中的斥力影响下共存并与中子粘接在一起形成原子核呢。即便我们就假定存在一个子虚乌有的强核力,但强核力与电磁作用相比仍然是弱力,这些携带正电的质子之间的斥力要比强核力大得多,这个原子核我们该如何让它在力的作用下形成。更莫要说原子核外围的电子壳层,那些电子之间同样强大的斥力又怎能让它们共同围绕那个虚拟的核运转,难道说这个世界不存在什么原子吗。

世界上的绝大部分物体都是由我们所说的原子构成的,我们所见的一切物体都是原子或分子的结合体,尽管这些原子在质量上有所不同,但由于自然的机理使它们粘接在一起,才形成了我们所见的这个仪态万千的世界。按照现代量子物理学的说法,不仅一切原子核都是携带正电的,而且原子的质量也主要集中于它,而围绕它运转的电子的质量仅占据了原子质量极微小的一部分。即便我们假定引力就在原子间存在,但令我们困惑的是原子怎样去克服占据它们主要质量的原子核之间的斥力而粘接成一团。如果真是这样,那么物质应该是怎样一种松散的结构,恐怕你吹一口气它都会变成粉末,又怎么会有像铁甚至金刚石一样坚硬的物质呢。更莫要说那些高速运转的电子对其它原子中电子的电磁力影响了,这样还能有我们所见的具体物质吗。

星系式的原子结构原是汤姆森的一种设想,是卢瑟福用实验的方法加以证明的。但卢瑟福的实验也仅仅只是证明了我们所说的原子并不是现实存在的最小物质微粒,它仅能说明原子确实还是可以分割的以及磁力在原子内部存在这一物理事实,而并不能证明原子内部就存在一个核,更不能证明原子就具有星系一般的结构。即便是卢瑟福自己当年也曾经自嘲地说过,或许那个原子核就是他自己制造出来的。在我们构建物理理论时,确实也应该进行一些必要的实验,但绝不能就完全依靠实验。在构建理论的过程中,你所构建理论的形而上扩展才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实验仅是一种启发或验证的手段,切不可过分的依赖于它。让人感到好笑的是,尽管那些现代实验家们谆谆告诫我们说我们所见的一切现象皆都是假象,然而却对他们自己的所见从不怀疑,真不知他们的眼睛与常人有何不同。

我们经常说要透过现象看待本质,然而现代所倡导的实验科学却仅仅满足于发现现象,而忽略了说明现象的本质,将现象当成是唯一的实在,以致让怀特海说科学是“一只眼的理性”。现代物理学当中的标准模型便是这种现象论的产物,尽管它所讨论的是具体的物质微粒,尽管它也是与力学紧密相关的,但它与以往的经典物理学的区别在于:经典物理学是用物质说明力,标准模型则是用力去说明物质,经典物理学中有实在,现代物理学中无实在。现代物理学的这种改变不仅是颠覆性的,更是破坏性的,它不仅从根本上动摇了物理科学的根基,更强化了毕达哥拉斯主义在科学中的影响,理论从此不再是热情的动人的沉思,而是自然映射到心灵中的一道又一道方程式。

标准模型当中有六十余种粒子,这些粒子基本已被实验科学家们所发现,但其中最关键的希格斯玻色子却至今渺无踪迹,据说欧洲的大型粒子对撞机就是为了发现它而建造的。希格斯玻色子又被称为“上帝粒子”,莱德曼说它是“指挥着宇宙交响乐的粒子”,我们从中也可以看出它在现代量子物理学当中具有怎样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个粒子对现代科学家们之所以重要,据他们说是在世间存在着“希格斯场”,其它基本粒子是在希格斯玻色子的作用下才获得了质量,希格斯玻色子是物质的质量之源。言下之意,其它基本粒子原本是无质量的,只不过是由于受到希格斯玻色子的作用才因此具有了质量。真不知那位埋葬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的科学圣人的在天之灵听到这样的论调会做何感想,那位热那亚的弓箭队长又会把他的箭射向何方。

对于质量与重量的关系我们暂且放在一边,现在我们单说一下物质之间的力。尽管牛顿的经典力学理论中有一些欠妥的地方,但物体所受到的其它物体对它的影响力,是与它们的质量或者更具体的说是与它们质量的乘积有关却是经过严格的实验科学检验的,这是现代科学也认可的一个结论。如果说其它基本粒子原本就不具有质量,那么即便那个希格斯玻色子它就存在,但说破天它对其它粒子的影响力都必然为零,我不明白它怎么能够影响其它基本粒子并且能够让它们获得“相对质量”,难道说我们要把经典力学理论全部推倒重建。在这个为现代科学鼓角齐鸣、赞歌高唱的时代,我却不得不像一个冷漠的看客一样冷眼旁观,真不知这是我个人的悲哀,还是这个时代的悲哀。

二十世纪的科学当中值得我们记住的事件只有标准模型中一些基本粒子的发现,仅限于实验科学领域而非理论科学领域。发现现象或者事实确实需要一些智慧,但我个人并不认为这就是真正的智慧,能够圆满地说明现象或事实才是真正的大智慧,才有资格被称为严格的科学。科学理论也并不是仅仅要去说明那些貌似孤立的现象或事实,对它们逐个进行解释,更重要的是要从那些纷乱的现象或者事实当中理出头绪,找出它们共同的机制,否则就只能是病态。因为自然的机理必定是普遍联系且不互相矛盾的,绝不会存在孤立不群、不受到其它现象影响之现象。

无论是卢瑟福的原子模型还是现代物理学中的标准模型,它们所犯的最严重错误都是以现象角度的力去说明物质,以现象说明本体,造成了因果的倒悬,而且它们皆都是只考虑局部而忽略了全局。卢瑟福只考虑一个单独的原子,标准模型则进一步集中精力去关注那个本就是虚拟的原子核,在这一点上他们和爱因斯坦所犯的错误性质雷同。爱因斯坦当初就是只考虑独立星系内部行星的运转,于是就说时空是弯曲的。卢瑟福和现代物理学家们则是只考虑原子或原子核内部的力,而丝毫不顾及原子与原子之间力的影响,以致到最后让标准模型当中最重要的既不是他们所发现的粒子,也不是粒子之间的影响力及其性质,而是一堆颇为复杂的让人看了头晕目眩的参数。

现代科学家们认为物质带电的观念不过是缘于法拉第和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这也是自牛顿万有引力理论之后最被现代科学家们赞赏有加的理论之一。在这个人类社会当中,当一种理论能够巧妙的解释某些现象的时候,往往就会受到一些鼓吹者们极不恰当的称颂,有时反倒是那些理论创立者们显得无比冷静。许多鼓吹者都是极其盲目的,他们并不仔细思考自己所鼓吹的理论,与其说他们是在宣扬科学精神,倒不如说他们是在向世人炫耀他们和那些理论创立者一样聪明。任何一个时代都不缺乏理论创立者,更不缺乏这样的鼓吹者。而且在这个现实世界上一种理论要想得到认同,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由理论创立者本人的才智所决定,并不完全取决于理论是否能够完美的说明现象或者事实,很多时候是取决于那些鼓吹者们的力量,这实在是理论之不幸,人类之大不幸。

请诸位莫要以为我这样是要你戴着有色眼镜去盲目地看待一切理论,而是要你在对待理论尤其是新生理论时要抱有必要的审慎心。理论工作并不是我们所想的那样像电学中的并联或者串联那样简单,而是其中既要有并联也要有串联,我们既要保证它有足够的电压还要保证它有足够的电流,因此理论工作需要有足够的技巧。理论的建立固然重要,但理论之间彼此的兼容却更为重要,只要我们稍有不慎它就会发生短路,祸及自身。电磁理论与引力理论一样,它们固然都是理论科学中的伟大成就,但它们也都仅是理论科学中的一个环节,都不足以点亮科学这盏明灯。因为它们都是缺乏自身完备性的理论,且这种缺乏不是源自于外部,而是源自于它们的内在。也正因为如此,那个现代科学家们绞尽脑汁所设计出来的标准模型,到最后也无法将现代物理学中的四种力完全统一起来。

关于电与磁,我只想粗略地谈一下它们之间的本质区别。在法拉第磁变换为电的实验中,无论是运动磁铁还是感应线圈,产生的感应电流都是由于相对运动才产生的,在磁铁与感应线圈相对静止时并没有电流动的迹象,因此在这里必然要涉及到一个运动的问题,也让我们不得不产生一个疑问,我们所测得到的电流究竟是缘于磁场的存在而产生的呢,还是由于磁场或感应线圈的相对运动而产生的呢,而这两个因素对认识电的结果会是不同的,这是法拉第和麦克斯韦以及现代科学家们都不曾考虑过的问题。因为在这个实验当中最重要的并不是磁场,而是磁场与感应线圈的相对运动,电流的产生是因为有相对运动才产生的,电与磁能否真正相互转换也就成了一个问题。

电我们一直都认为它是电子的流动,磁是力的一种,这也是科学家们告诉我们的。电子不管它怎样微小,它毕竟都是有质量的,它是一种实体,在现实世界中客观存在。而磁这种力只是某些物体的天然“能力”,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认为它就是物体的性质,这是它与电的本质区别。换句话说电是实体的运动,磁却是实体的性质,电与磁是不是相当是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

由于电与磁表面上的相同,科学家们认为物质是由携带电荷的质点构成的,具体而言原子核当中的质子携带正电,电子则携带负电。令人奇怪的是,此时电又显然不是什么实体的运动了,而应当是实体的性质。现在我们姑且假定这种认识成立,运用电磁理论去推导一下现实磁力现象。一块磁铁的N极之所以能够吸引铁这样的物质,你可以认为是磁铁原子外围的电子对铁原子外围的电子产生了引力所以它们才能够吸引到一起,这样讲是因为现代物理学认为电子总是处于原子的外围。但电子总是携带负电的,按理说携带同性电的电子之间应该是互相排斥才对,为什么磁铁还会吸引铁呢,难道在铁原子当中是质子处于外围或者在磁铁原子中是质子处于外围,这两者之间总该有一个是质子处于原子外围才对。但一块磁铁并不仅仅是它的N极可以吸引铁,它的S极也同样可以吸引被N极所吸引过的那块铁,于是电子究竟带不带负电、它究竟是在原子的外围还是中心我们也就只好装糊涂了。

标准模型当中的基本粒子都有反粒子,它们已经被现代实验科学家所发现,其中最早发现的就是反电子。反粒子是与基本粒子携带性质相反电荷的粒子,它们与基本粒子质量、大小相等,仅是携带电荷的性质相反。顾名思义,反电子即是携带正电荷的电子,因此也叫正电子。正电子尽管是由物质所发射出来而被实验科学家们所发现,但他们并不认为它就是地球上物质的成分。你莫要惊奇,所有的反粒子尽管都是这样发现的,科学家们也都这么认为。他们认为存在完全由反粒子构成的物质,这些物质比我们地球上由正粒子构成的物质具有更多的能量,他们把反粒子构成的物质称为反物质。而且反粒子构成的东西绝不仅仅只是那些死的物质,甚至存在一个反你,当你一旦与这个反你相遇,你和反你就会在一片巨大的闪光中湮灭,这个世界是何等的阴森恐怖。

以往的哲学家和科学家们对理论工作一贯心存敬畏,对自然满怀谦卑,他们追求的是宏观与微观的一致和完美,因而让他们的目标也显得宏大与辉煌。你莫要以为这样的宏大与辉煌是由于他们的好高骛远,其实这是出于科学自身严谨的一致性需要。而现代的哲学家和科学家们则只是一昧的想要证明他们的与众不同,显示他们进化的高度,让人仰止他们那些标新立异的理论。尽管他们口头上还挂着谦卑,却一心想要被人抬入云端,尽管他们的理论从来都是首尾不能相顾,却只是一心想要站到高处,从来不去审视他们理论这架云梯本就松散的根基,仿佛只是要听一声其垮塌时的訇然巨响,与其说他们是在孜孜不倦地营建着科学的宏伟大厦,倒不如说是他们在手忙脚乱的共同编织着一个漫天大谎。

如果说由于牛顿的科学哲学过于艰涩而让现代科学家们错过了解开自然之谜的机会,那么正电子的发现可以说是上帝向他们再次抛出的橄榄枝,然而由于他们的墨守陈规和自以为是却再次错失良机。正电子的发现是现代科学史上极为有趣的一个事件,它最初是由狄拉克所预言的,后来被安德森所发现。尽管狄拉克当初做出这种预言就是根据相对论作出的,但不幸的是这个正电子恰恰就是相对论的天敌,只是科学家们没有意识到。在现代量子物理学中有一个极为重要的观点,就是正负电子一旦遇合就会发生湮灭,这也是爱因斯坦对现代科学的又一大贡献。爱因斯坦这个人确属是科学史上极其罕见的一个人物,他最擅长的并不是做学问而是作秀,在这一点上现在的那些当红学者们和他极其相似,他当初不去搞政治实在是可惜,但对以色列人来讲这未尝不是一件幸事。

在相对论理论体系有一个极重要的观点,那就是当原子核碰到它外围的电子时它的质量就会发生部分的湮灭,这是爱因斯坦想当然的一种认识。按此来说质量就不应当是守恒的,而且现实世界具体物质中的电子也应该基本都被湮灭光了,我们所见的物质都应该是一些具有部分质量的原子核,这和事实极不相符,但科学家们向来不对它存疑,相对论的力量实在是过于强大了。尽管按照相对论我们头顶的那个太阳都可以燃烧几万亿年,这比现代科学中整个宇宙的历史都要悠长,即便就是有着如此巨大的出入也一点都不影响现代科学家们继续用相对论建立他们的宇宙观。请恕我眼拙,我实在看不出爱因斯坦和他的相对论究竟有什么地方值得我们如此地执迷不悟,仿佛爱因斯坦个人的声望便是救赎人类灵魂的灵药仙丹,他的所作所为充其量仅是说明迷信是一个令人难以抗拒的磁场,但实在的科学永远与它无缘。

直到麦克斯韦为止,哲学家和科学家们都认为物质是由一些坚硬的质点构成的,伏尔泰说物质就像是“一个多孔的筛子”,牛顿所建立的经典物理理论一直都被奉为典范。现代实验科学的新发现本来可以增强这种实在论的立场,并根据经典力学和电磁理论将自然的力完全归结为物质的质的方面,但那位电磁理论的创建者决不会想到他的后学们会用他的理论将科学之摆拦腰折断。物质粒子之所以会“带电”,仅是说物质粒子对处于它场内的其它物质粒子具有力的影响,一个粒子与另一个粒子携带相同性质的“电荷”仅是说它们之间存在排斥力,一个粒子与另一个粒子携带相反性质的“电荷”乃是说它们之间存在吸引力,除此之外并不能说明任何的东西。电子与磁铁一样,在它们的周围都存在一个力场,且这个场的性质相当,这才是麦克斯韦的电磁通论所要揭示的根本东西。

现代量子物理学中电子湮灭的观点对于构建物质观至关重要。据科学家们说正负电子遇合便会化成两个伽马光子,对于这个事实我也并不否认,出于理论需要而去无原则否认客观事实相当愚蠢。这个事实由于涉及到光,此时我也不想细说。我只是奇怪,既然你们认为电与磁是相当的,那对一块磁铁来讲它的两极所携带的力与正负电子所携带的性质相当,但为什么它没有湮灭反而会质地相当坚硬。如果我们认为用一块磁铁说明这个问题说服力不够,那么我们可以找两块形状、大小、质量完全相同的磁铁,这个并不困难,很容易就可办到。那些科学家们拜托你们把你们的眼睛擦亮,看看那两块磁铁是不是永远都是反向相吸,它们会不会在一片闪光中湮灭,你们所说的湮灭事件到底在什么地方。

正负电子遇合绝不会发生什么湮灭事件,正电子肯定也是地球上物质的必有成分,这一点请莫要怀疑。其它所有的物质基本粒子都应当是由正负电子所相间构成的化合体。至于说正负电子是不是就是物质的最小基本粒子,这个我不知道。我只能推论出具体的物质都是由携带磁性力的坚硬质点构成的,由于这些质点自身具有的磁性力才使得世界上的物质粒子既有正粒子,又有反粒子。同样是由于这些质点自身的磁性力,使得物质的原子既有正原子,又有反原子,原子才可以有的结合有的离散,因此才有了我们可见的各具形态的物质。

对于具体的微观物质而言,它的内部除了磁性力之外再无它力,而且它内部的粒子也基本保持相对静止的状态,因此物质才具有相对稳定的性质。现代量子物理学当中所说的核力,因为根本就不存在什么原子核,所以它也就不存在。至于说我们目前所说的核能到底是什么我们不做讨论,不是我们不想讨论,而是目前的社会心理和国际局势不容我们讨论。这些东西固然可以让我们对自然的了解更加细腻,但对人类的生存来讲却也是一种更大的潜在威胁。科学既有可能给我们制造现实的生存机会,但也难保不会扼杀我们的生存机会。那些科学家们,如果你要按照我的自然体系去讨论这些东西我也无力阻拦,但我要请你记住一点,将科学用于制造杀人的利器是一种最为卑劣的把戏,是对科学人文精神的最大背叛,那种为科学而科学、为知识而知识的口号只不过是践踏传统伦理道德的一块遮羞布而已。

也许有人已经在迫不及待的问,既然物质的内部除了磁性力之外再无它力,那么牛顿所说的现象角度的万有引力又是什么力,它和物质内部的磁性力又是什么关系,正负电子遇合发出的光子又是什么东西,请不要着急,这些就是下一节我们所要回答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