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豆汤如何减肥:【读品】第六辑 Readings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2 00:51:40

来源: 网络
----------------------- Page 1-----------------------
【读品】第六辑 Readings No.6 2006-5
编辑手记
【读品】同仁在不断地摸索,我们在您的支持下成长,当然要得
到您的肯定还需要我们不懈地努力。
人所皆知《等待戈多》,“荒诞”的标签笼罩着贝克特,但贝克特
的挚友诺尔森剥离这一切后给了我们一个与此不同的视角。创新是明
日引擎,罗伯特追踪多个企业研究院的成果或许对我们有所助益。
本辑【读品】推出思想史专题,我们分别品评了三位名家对近三个世纪思想史地研究,
傅勒在《思考法国大革命》中终结了对法国大革命地崇拜,洛维特《从黑格尔到尼采》则对
19 世纪思想的历史面相与他所处的现实事件进行了勾连,沃森的《20 世纪思想史》无疑让
很多人着迷,因此继【读品】第三辑王晓渔品评过后,我们再次提笔回味。
读书人关注与书相关的各方各面,杨荷从学术书籍出版的窘境出发,论及中日两国今昔
引进西学时的差别,学术出版何去何从?本辑最后梁捷在读《张大千年谱》后,追思大千,
评点画坛掌故,行云流水,让人对张大千心生慕意。         【本期执行·聂日明】
我们真诚地希望您对我们各方各面提出批评,请将您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发送至
ReadingCommentary@googlegroups.com
目 录
浅尝...........................................................................................................................................2
历史背后——政学两界的人和事...................................................................................2
朗读者...............................................................................................................................2
史学九章...........................................................................................................................3
晓渔线报&华芳翻书.................................................................................................................4
晓渔线报...........................................................................................................................4
乱翻书之经济学家的传记...............................................................................................5
品评...........................................................................................................................................7
周鸣之:拒绝“荒诞”...................................................................................................7
李华芳:企业研究院:明日引擎...................................................................................9
思想史专辑.............................................................................................................................11
成庆:法国革命史的两种写法.....................................................................................11
杨不风:蔷薇花与十字架.............................................................................................12
《20 世纪思想史》:重回思想的源头..........................................................................17
梁捷:这个时代的知识英雄.................................................................................17
尔钦:碎片,抑或菁华:记忆中的思想.............................................................21
随笔&杂谈...............................................................................................................................24
杨荷:学术书籍出版的窘境.........................................................................................24
梁捷:五百年来一大千.................................................................................................25
新出书目.................................................................................................................................28
【读品】                                                                                          第 1 页
----------------------- Page 2-----------------------
【读品】第六辑 Readings No.6 2006-5
浅尝
历史背后——政学两界的人和事
陈平原教授在《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中以丰富的史料针对五四前
后的几个历史事件进行的描述,让读者仿若真地触摸到了历史。此后不
久的今天我们又遇到了张耀杰的新书《历史背后》,这是广西师大“温故”
系列的继续。几乎和陈平原相同的研究态度,张耀杰向我们展现翔实的
历史材料,此时我们惊奇的发现我们自以为清晰的近现代历史事件及人
物如《新青年》编辑部同人关系、“南陈北李”相约建党、胡适等等其实
很模糊,甚至是被扭曲和伪造的。当年历史的亲历者或者消逝在文本之外,或者被扭曲丑化
甚至如高一涵等人因不同境遇而改写历史,而最终留下的都是胜利者“高大全”的形象。
张耀杰征引日记、书信、当年的报刊、档案等一手资料,试图向我们展示本原的历史,
同时文章的字里行间也向我们透露了历史被扭曲的过程,并以此透露他自己的用意。正如其
本人所说“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是要把历史的本来面目告诉给更多的朋友和读者,另一方
面是为当下社会所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提供一个历史性的解释。换言之,我所点亮和讲述
的虽然是老辈人的旧情往事,所要发扬光大的却是21 世纪的生命感悟和公民理性。”
近几年民国研究持续进行中,历史的迷雾也在散去,但现代史的研究不仅仅是澄清,在
今天依旧扬鲁抑胡、重观念轻实证的教育中,像张耀杰、陈平原这样对待历史的态度具有更
紧迫的意义。张耀杰从对鲁迅的崇拜到接受胡适的“不惑”之思,他越发注重如胡适一般实
证的研究。张耀杰说“我所要点亮的政学两界的人和事,主要偏重于每一位人物和每一例事
件的历史局限性。”这让我想起以《鲁迅最后十年》闻名的林贤治,全书满篇充斥着凡是鲁
迅的话就是对的、鲁迅攻击的人就是十恶不赦的味道。然而多一个张耀杰,少一个林贤治,
这才是历史研究的正途。【文·聂日明】
张耀杰著:《历史背后——政学两界的人和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年3 月,22.00 元。
陈平原著:《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年9 月,32.00 元。
曹伯言编:《胡适日记全编》(全八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 年,245.00 元。
朗读者
二战过后十多年的德国,十五岁的少年伯格邂逅三十六岁的电车售票员汉纳,电光火石
的偶然碰撞出情欲的暗涌。他为她朗读,她为他倾听,两人在缠绵的深邃中遗忘世界,直到
【读品】                                                                 第2 页
----------------------- Page 3-----------------------
【读品】第六辑 Readings No.6 2006-5
她突然人间蒸发。多年后他和她再次相逢,不过地点却是在法庭。他是法庭实习生,她却是
即将审判的纳粹集中营罪犯。多年前的罪行已成遗迹,而审判仍将进行,但故事才真正开始。
本书曾经译为《生死朗读》,这次是重译,并且随书赠送了著名配音
演员童自荣朗诵配音——只是我怀疑在佐罗与伯格音色之间,可能存在某
种不属于一个世代的时差。对于一本书,十年间两度被不同译者青睐,是
一件幸运的事,而如果我们能对于历史报以同样的热情与审视,那么也许
历史的言说方式也将改写。
正如昆德拉认可知识是小说的唯一道德那样,面对人性与历史纠缠中
凸现的恐怖与柔和,罪恶与激情,残酷与委屈,身为大学法律教授的施林克却无意做出任何
道德审判,反在冷竣惨淡的行文中隐隐浮起对浮世的悲悯。书中男主角属于战后一代,看似
无罪,但他面对女主角以及其所代表的父辈的不堪历史之际,仍旧不断自问“我们这代人应
该如何对待屠杀犹太人那段可怕的历史?”历史毕竟不仅仅是调情,所有关于战争与忏悔的
故事都不会太轻松,所以真正超越罪与罚的思维,用人间的视角去面对一切羞耻更是难能可
贵——讽刺的是,或许正因为不能承受之重,对于四十年前中国曾经发生的一切,我们选择
了集体遗忘,历史记忆也就像雨滴消失在汪洋之中那样了无痕迹。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明显思辨特色,本书亦秉承德国的成长小说传统。书中男主角倾注
几近一生对一个女人进行理解与遗忘——从少年时光到中年不惑,除却对二战的反思之外,
同时他也最终完成了自我的成年与真正意义上的成熟。好书是一面镜子,伸头进去,是何等
人也就能看见何等景致。
推荐这本书,不仅仅因为它是第一本登上纽约时报排行榜冠军的德语书,更因为它早已
成为德国每间中学课堂讨论的话题。【文·徐瑾】
[德]本哈德·施林克著:《朗读者》,钱定平译,译林出版社,2006 年 1 月,28 元
史学九章
第一次遇到  “三联讲坛”丛书是洪子诚的《问题与方法:中国当
代文学史研究讲稿》,极大的拓展了我对文学史甚至史学的看法,从此
对这套书颇为关注。此后吴晓东的《从卡夫卡到昆德拉》是我一窥国
外现代文学的入门书,葛兆光的《思想史研究课堂讲录》则让我了解
了思想史相关理论、方法、材料使用及学科间的互动等等。《史学九章》
可以作为史学入门者了解中外史学各流派诸如兰克、布罗代尔、章太
【读品】                                                                 第3 页
----------------------- Page 4-----------------------
【读品】第六辑 Readings No.6 2006-5
炎等人的史学核心精神的简易读本,为更深层次的阅读做准备。
西方史学在中国走向现代化以来对中国史学一直颇有影响,到四九年建国后停顿。自二
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新一轮西学引进,后现代史学对中国历史研究冲击较大,同时也影响
了西方对中国的研究方法,1984 年柯文(Paul   A.   Cohen )出版了《在中国发现历史——中
国中心观的兴起》(《Discovery History in China》)提出了“中国中心观”,跳出了传统的费正
清的“冲击——反应”模式。近几年的译介表现得也很突出,比如卜正民的《纵乐的困惑:
明代的商业与文化》中所表述的“大西洋的潮汐被明朝的月亮所吸引着”等等。
中国自古以经史子集分类,史排第二,章学诚更在《文史通义》开篇就指出“六经皆史”,
史在中国不可谓不重要,但除唐朝刘知己、清叶章学诚外,中国却少有独立的“史学”论述,
西方也因此对中国史学有所误会。汪荣祖在阐述完西方史学各流派之后,评述了西方史学家
对中国“史学观”的理解。然后对中国史学由国史到现代史的转向做了梳理并对此间的中国
史学家加以评说,如章太炎、钱穆等。值得注意的是,他将钱钟书单列一章叙述,以他和钱
钟书的通信等为材料展开评述,这倒是打破了以往对钱钟书“文学家”的定位。
由于篇幅的原因,《史学九章》似乎对西方史学流派以及中国近现代史学的叙述稍显不
足,更翔实的介绍则可以在葛兆光的《思想史研究课堂讲录》西方史学部分介绍以及执教于
香港中文大学许冠三的《新史学九十年》对中国近代以来的 18 位史学家的评述中可以获得
补充。【文·聂日明】
汪荣祖著:《史学九章》,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2006 年 3 月,23.00 元。
汪荣祖著:《史家陈寅恪传》,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年 5 月,28.00 元。
葛兆光著:《思想史研究课堂讲录:视野、角度与方法》,三联书店2005 年4 月,34.00 元。
许冠三著:《新史学九十年》,岳麓书社2003 年9 月,28 元。
晓渔线报&华芳翻书
晓渔线报
买打折书数种,一为茅海建《近代的尺度》(上海三联,1998  年),此前曾试图寻找该
书,没想到在打折书店邂逅,是为淘书一大乐趣。至此共收茅氏四本著作:《天朝的崩溃》
(三联,1995 年)、《苦命天子》(上海人民,1995 年)、《戊戌变法史事考》(三联,2005 年)。
买的时候心中忐忑,害怕互有重复,转而一想,可以赠送给朋友,就8 元拿下。回家看了后
记心中窃喜,刚才纯属杞人忧天,作者已经剔除了“一鸡二吃”的部分。最早知道茅海建是
在大学课堂上,萧功秦先生力荐《天朝的崩溃》。当时感觉这本厚厚的书价格不菲,但还是
【读品】                                                                 第4 页
----------------------- Page 5-----------------------
【读品】第六辑 Readings No.6 2006-5
买了回来,它改变了我所接受的中国近代史的教育框架。后来手头紧张之时,曾把它低价转
卖给同学,再后来又从书店把它买了回来。如今,《天朝的崩溃》和《苦命天子》均由三联
再版。二为每本6 元的马克·吐温《密西西比河上》、《巾帼英雄贞德传》(百花洲文艺,1996
年),我直到去年才明白,马克·吐温不是 19 世纪而是21 世纪的作家,他的小说也不是批
判现实主义而是后现代主义。如果不是重名,译者张友松应该就是那位导致鲁迅和林语堂失
和的青年,双方因为对他评价不一导致拍案而起。克里玛中篇小说卷上下《爱情与垃圾》、
《风流的夏天》每本5 元,此前曾认真读过《布拉格精神》(作家出版社,1998 年),这套
作品集出版前后我被赫拉巴尔吸引,无暇他顾。莫名其妙的是,这套书由白烨作序,就像《基
耶斯洛夫斯基谈基耶斯洛夫斯基》(文汇出版社,2003 年)由张元作序。一个熟人见到不舒
服的封面会顺手撕掉,按照他的风格,这些序大概也属于顺手撕掉的范围。其余还有若干,
暂且按下不表。
《新京报》报道,已出9 卷 10 本的“剑桥中国史”将出《剑桥中国明代史》下卷和《剑
桥中国清代史》,其中一本就要 88 元,以上五本加在一起才30 元啊。【文·王晓渔】
乱翻书之经济学家的传记
中文世界里,我总共看到三本熊彼特的传记,最近的一本是熊彼特的中国学生施建生写
的,篇幅较斯威德伯格的《熊彼特》与艾伦*洛林的《开门》都要短。施建生其实并不能算
熊彼特真正的学生,只是在哈佛念硕士期间,施建生曾经在熊彼特的课堂上听过课。当然,
熊彼特的伟大和对学生的关爱的确能赢得学生的尊重,这是毫无疑问的。
斯威德伯格的传记其实更像是将熊彼特放在一个社会经济学的框架下来思考的论文,因
此在生动性和易读性方面都比较欠缺。但对于解读熊彼特的思想而言,可能是一个不同于以
往的新角度,或者恰如斯威德博格告诉我们的那样,是重新发掘熊彼特的伟大思想。而施建
生的这个版本,由于是中国人(施建生现为台湾大学名誉教授)所写,文字通畅自然不成问
题,主要缺点在于不及斯威德伯格的版本深入,在探讨熊彼特的思想方面,显得较为泛泛。
而洛林的版本则是相当出色的综合了熊彼特的生活和研究,不乏引人入胜的细节,也有
对熊彼特理论渊源以及成型过程的描述,更夹杂了学生对老师理论的理解。这是近年来我读
过的最好的人物传记之一。这主要得益于洛林作为熊彼特的弟子,访问大量当时与熊彼特相
交的人物,并且收集了大量熊彼特的书信资料等,并且去熊彼特的故乡寻找了不少资料。详
细的资料和扎实的工作,以及对熊彼特的了解,使得洛林写出了这本声情并茂的传记。与洛
林的版本相比,施建生的版本又缺乏对熊彼特生活细节的描述,在可读性上相去甚远。
【读品】                                                                 第 5 页
----------------------- Page 6-----------------------
【读品】第六辑 Readings No.6 2006-5
尽管施建生的版本比斯威德博格的浅,比洛林的粗,但是对于想迅速了解熊彼特的普通
读者而言,仍然不失为一种选择。
另外中信出版社即将出版的施蒂格勒自传《一个自由主义经济学家的自述:乔治*施蒂
格勒自传》则相当令人期待。施蒂格勒是芝加哥学派的领军人物之一,1982  年获得诺贝尔
经济学奖。随着芝大学者一个个老去,这将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终结。对于后人来说,要回味
芝大的光辉岁月,这些传记则是珍贵无比的。继弗里德曼夫妇《两个幸运的人》出版之后,
施蒂格勒的这本自传从另外一个大师的视角来回顾经济学的发展以及历史的演变,那是极有
意义的事情。
顺便说一句,弗里德曼夫妇的自传用轻型纸之后,显得比较厚,在床头阅读不太合适。
并且回忆录被删掉了其访问中国的一章。实际上,我读弗里德曼的传记,印象最深的却是他
与罗斯的婚姻,这到底是和个人的境遇息息相关的事情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读任何传记
实际上都是在读自己的传记。【文·李华芳】
【阅读链接】
斯威德伯格著:《熊彼特》,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年9 月,27 元。
艾伦·洛林著:《开门:熊彼特传》,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年 1 月,28 元。
施建生著:《伟大的经济学家熊彼特》,中信出版社,2006 年 5 月,18 元。
弗里德曼夫妇著:《两个幸运的人:弗里德曼回忆录》,中信出版社,2004 年2 月,48 元。
【读品】                                                                 第 6 页
----------------------- Page 7-----------------------
【读品】第六辑 Readings No.6 2006-5
品评
周鸣之:拒绝“荒诞”
《等待戈多》几乎是妇孺皆知的了,然而萨缪尔·贝克特却依然离我
们如此之远,以至于我们所熟悉的,用以形容他的语汇也仅限于荒诞、疏
离与神秘,然而这一系列词条就字面看来似乎皆与熟悉无关。
“荒诞”或许称得上是当代最遭误解,同时也是最广为滥用的词条之
一。我们如此轻易的宣称这是个荒诞的世界,却不问就里;甚至论及生存
言必“荒诞”,却又不约而同的对荒诞的本身内涵闭口不谈。荒诞究竟是什
么,是荒唐滑稽?是不真实,不近情理?是毫无理由,无从把握?然而加缪却说了,荒诞指
的是那些已经发现生命是毫无意义,但选择继续活下去的人的所作所为。西绪弗斯的神话便
包含了荒诞的所有奥秘,混乱,不一致,缺乏目的,周而复始。
对《等待戈多》一剧的荒诞感的认可,很大程度上源于一种无所适从的尴尬。没有可供
把握的剧情,没有完整的人物,有的只是混乱不堪,喋喋不休,胡言乱语,举止滑稽可笑而
不可理喻。但如果只在这个意义上而言,荒诞只能是荒唐的别称,而贝克特也更像是一个用
神秘莫测取胜的投机者,或者美其名曰,一个先锋派。
这种对“荒诞”的滥用,足以扼杀一部剧作的精魂。人类已经习惯于建造新的概念,随
后名正言顺的将自以为了然的名目列入旗下,齐肃严明。然而须知,每一种概念都是以牺牲
内在个性为代价的,当我们给贝克特及其戏剧冠以“荒诞”之名之时,我们便自动选择了他
的断裂、神秘与不可理解的一面,而对其中丰沛的情感,痛苦的惶惑,彷徨的不安视而不见。
《贝克特肖像》却是没有荒诞这一说法的。詹姆斯·诺尔森这位贝克特生前的挚友,着
力做的便是还原给我们一个误解背后的贝克特,在剔除一切空虚、神秘、荒诞的抽象标签之
后,一个有着现实重量,有着人世温度的贝克特。确实没有什么比归还这位饱受误解的大师
以现实土壤更为重要的事情了,作者细心地探究着每一处现实的影响:某一种生活细节对贝
克特精神的决定力,某一种经历在剧中的映射,绘画与他的舞台的内在关联。从某种意义上
我们可以说,他所做的工作与贝克特有着内在的一致性:展现一个真实的世界,一个不会被
荒诞所捆缚的世界。
这种对真实贝克特的探究企图,同时也是从视觉上开始的。当我们看到贝克特本人的肖
像(虽然他鲜少出现在镜头前)时,很容易被某种严肃而深邃的东西所打动。那张深纹密布
【读品】                                                                 第7 页
----------------------- Page 8-----------------------
【读品】第六辑 Readings No.6 2006-5
的面孔,似乎饱经风霜,历经苦难,又仿佛正在对世界进行着痛苦的冥思。这种凝固的沉静
效果同样在戏剧的舞台中表现出来。他将真实的情感和状态铺陈开来,在时间和空间两个不
同的维度上审视自身。贝克特的人物们身体力行地将他的思考立体化了。他的舞台形象总是
以一种极度紧缩的形式出现,常常是所有的激情、悲喜和光线只是凝结为一个枯槁的人像,
几张难辨的面孔,或仅是一张嘴。然而这一系列仿若能穿透时空的静穆悠远却有着另一种截
然相反的表达层面:当所有的屏气凝神、压抑克制一旦爆发于某一个契机,便开始永无止境
的絮絮叨叨,举止怪诞。选择这种与其内在截然相悖的奇怪的外化方式,不由让人心生惶惑。
或许我们已经发现,用逻辑或线性思考来对世界进行界定只是哲学家们吃力不讨好的癖好,
贝克特本人确实不意于谈论深奥的哲思,甚至不予给出一个有其特定名目的观念。他所乐于
做的只是立身于“人的处境”,一再描摹境况的混乱、游走、挣扎、前后不一。然而,我们
却可以说,贝克特是一脚深踏在剥去了理性外壳的面目不清的泥沼之中,另一脚,无疑地,
则是踩着理性的底线。事实上,这种在理性与混乱之间,采取一种前后顾盼的姿态,恰是对
真实的一种节制性的提示。世界的真相固然决不如我们所想的那样有条不紊,中规中矩;但
这种真相却不是单纯能以混乱作为途径达到的。贝克特的双重特质,恰是时刻提醒着人们不
要在混乱之途上走得太远。
“没有什么比‘没有什么’更真实”,虽然贝克特如此说到。似乎每个人都能从中体会
到一种虚无的底子。诚然,他的人物在我们看来都混乱不堪,处境糟糕透顶。然而,贝克特
在悲观的面前,却引述《李尔王》中的台词:“谁能肯定我现在的处境最糟?”这是伟大人
格的两面:透过雾障感受最深沉的痛苦,用最坚韧和执著的态度去承受它。也是我们在贝克
特的戏剧中感觉到浓烈的悲哀之余,仍能感到一丝热度的原因。爱斯特拉冈和弗拉季米尔至
少还有彼此可以依偎;终局之外仍然暗藏别的可能。裴多菲说:“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
相同”,在痛苦中彻底落入虚无,并不比在迷茫中徒劳等待希望更好一些。或许,一种理性
而非宗教的的态度,才是面对种种处境安生立命的根本。
贝克特着意描绘的是我们现在糟糕而混乱的处境,却不意于给出一个预定的绝望的奖
来。人类固然为那个迟迟不来的希望而煎熬辗转,然而前途仍然是不确定的。贝克特并不像
加缪那样宣称:“出路是没有的”,或是像萨特那样认为人有重塑自我的可能。他只是说一句:
“我不知道,先生。”这是我们的状态,几率一半一半,幸福或倒霉。
贝克特看着我们,看着我们惶惑无措地生存在以希望或绝望为名的幻觉中。或许,没有
什么是荒诞的,其实一切都与我们有关。
[英]詹姆斯*诺尔森作文、约翰*海恩斯摄影:《贝克特肖像》,王绍祥译,上海人民,2006 年 5 月,45 元。
【读品】                                                                 第 8 页
----------------------- Page 9-----------------------
【读品】第六辑 Readings No.6 2006-5
李华芳:企业研究院:明日引擎
从产业革命开始,人们就意识到技术创新的魅力。传统增长理论
中,土地、资本和劳动力方面的因素都不足以解释GDP 增长的全部,
余下不能解释的部分被称为“索罗余值”,而索罗指出技术进步可以解
释余值中的大部分原因。而企业真正意识到自足研发进行技术创新从
而为企业带来利润和竞争力,则是20 世纪 50 年代以后的事情了。
对企业来说,必须平衡生产与研发。但长久看,没有研发就不能
带动创新,没有创新的企业最终会被市场淘汰。这也是为什么企业如此注重自己的研发的理
由,仅仅在美国就有15000 多家企业拥有自己的研究实验室或研究院。企业研究院对企业有
推动作用毋庸置疑,但这种推动作用怎样才能更有效发挥呢?企业应该支持基础研究多一
点,还是支持市场导向的应用研究多一点?这是企业研究院的发展必须回答的问题。
罗伯特的这本书追踪了多个企业研究院,其中包括贝尔实验室、拜耳实验室、GE 研究
院、IBM    研究中心、西门子、NEC、施乐、惠普、英特尔以及微软的研究院。这些形式各
异的企业研究院也有其共同之处,在不同时期对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比例做出调整。通常
在公司业务景气的时候,基础研究就会得到较多的经费支持,这种支持之下,企业研究院的
实力往往不亚于大学研究机构,而且硬件设备和软件服务甚至远远超过大学的研究所。从以
上这些著名的企业研究院中处过不少诺贝尔奖得主,就足以证明企业研究院在基础研究方面
的实力。
但企业研究院的本质目的并非为了诺贝尔奖,而是如何促成企业在市场上保持优势,赢
得竞争。因此,为市场服务,更紧密的与市场结合,是企业研究院所要迈出的重要一步。但
这个步子并不轻松,企业研究院中并不是所有的研究者都理解这一点,尤其对于历史悠久的
贝尔实验室而言更是如此,科学家习惯了闲适的方式,让他们如何面向市场呢?
所以企业研究院的主管通常不能仅仅是一个科学家,而且还必须是一个杰出的管理者,
才能恰当处理上面提出的问题。也就是说,造成一种氛围让面向市场的应用研究和纯理论的
基础研究可以并行不悖,以及相互促进。好的研究主管立即理解了这一点,提出以不断创新
来引导企业研究院的发展。是的,只有创新才能推动企业的发展,保持竞争力。而要达成创
新,就必须使应用研究得到基础研究的支持。
这本书通过案例揭示了全世界最优秀的公司是如何利用自己的企业研究院赢得未来的,
因为这些公司无一例外地知道一个简单的道理:创新是明日引擎(Engines of Tomorrow)。
【读品】                                                                 第9 页
----------------------- Page 10-----------------------
【读品】第六辑 Readings No.6 2006-5
之所以关注这本书,说来也不复杂。一个研究团队的最终成功,需要有成熟的模式,企
业研究院是按照企业逻辑组织起来的,但其中对基础研究的重视也让人叹为观止,而且其中
的研究人员甚至长期没有产出专利,但依然享有高度的研究自由。这不由令人《复杂》这本
书,其中提到的桑塔费研究所这种NGO 方式组织起来的研究机构,有什么不同吗?我从中
看到的大部分是相似而非不同。桑塔费的形成也是需要有人有资金有研究想法,研究人员都
有诺贝尔奖获得者参与或领衔,想法也是层出不穷,创意无限的。不同的是,一个是企业的
行为,而桑塔费研究所是自发秩序的结果,因此在资金来源上,后者需要去募集资金。但争
取研究经费大部分是需要面向市场的应用研究,即便桑塔费研究所的第一笔来自花旗银行的
经费,也是出于模拟股市的导向需要,花旗银行的总裁才愿意掏钱的。
对照《复杂》和《企业研究院》这两本书,对于建设研究团队来说,不无启示。尽管对
于如何协调自由研究和市场导向之间的紧张,两本书都没有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但从这些
案例中,我们可以体会其中艰辛冷暖,有助于我们更深刻的理解:自由并非高高在上,而是
在各个细枝末节处。
罗伯特·布瑞德:《企业研究院》,盛逢时译,中信出版社,2003 年7 月,34 元。
罗伯特·布瑞德还是《屋顶上的精英》的作者,《屋顶上的精英》,常云惠、常云凤译,中信出版社,2002
年7 月,25 元。
米歇尔·沃尔德罗普,《复杂:诞生于秩序与混沌边缘的科学》,陈玲译,三联书店,1997 年,26 元。
【读品】                                                                  第 10 页
----------------------- Page 11-----------------------
【读品】第六辑 Readings No.6 2006-5
思想史专辑
成庆:法国革命史的两种写法
1994 年,朱学勤的著作《道德理想国的覆灭》正式出版。虽然在
他之前,反思卢梭、反思法国大革命的文字并不乏见,但是朱著的意义
在于,它在公众思想层次上正式以英美革命与法国革命的范式区分来重
新理解法国大革命,即英美革命强调渐进、温和的改良,而法国革命则
是激进、暴力。在这套理解的模式下,法国大革命与中国的文革等激进
运动联系在一起,从而营造出一个负面的法国大革命形象。
但是问题在于,这样一个法国大革命的理解,是否就已经穷尽了法国大革命的形象?它
是否就比那种“革命正当”的叙述更为合理地诠释了法国大革命的意义?那么,假如我们把
法国大革命的理解重新放在法国的历史语境中,我们或许可以从中看出,中国知识分子对法
国大革命的理解变化,到底蕴涵了哪些更深层的内容。
正是出于这种考虑,弗朗索瓦·佛勒的《思考法国大革命》因此才显得举足轻重,作为
当代著名的法国大革命史的专家,他被誉为“法国大革命两百年学术王”,虽然同为法国大
革命史专家的昔日同门沃维尔讽刺说,这一美誉只不过是媒体炒作的产物。但是从学术圈的
公议而言,佛勒对于法国大革命的诠释的确功力深厚、眼光独到,非寻常学者所能比拟。
佛勒一生的学术经历,基本上也就是围绕着法国大革命的争论展开的,由于在之前,正
统的对于法国大革命所作的研究基本上属于马克思主义式的纪念史学,即将法国大革命理解
成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的事件,而在这场革命中,象无套裤汉的激进行为被理解成行使“人民
民主”。佛勒与法国左派史学家们地论战在 1965年爆发,起因就是他和德尼*里歇合著的《法
国革命史》。
不管在佛勒的《法国革命史》,还是在 1978 年发表的《思考法国大革命》,都是试图重
新拨开法国左派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们给法国大革命所营造的神圣外衣,从而看到这场革命作
为一个历史事件,里面充斥的各种复杂的因素。那么这一方面要求尽量抛弃掉对于法国大革
命的意识形态的外壳,一方面还要重新建立起作为史学家的批判立场。在前者上,佛勒与当
时很多左派史学家们展开了激烈论战,他昔日的同窗沃维尔甚至将这场论战描述成“大攻
势”,可见论战激烈程度之一斑。在后一方面,佛勒试图建立起一套具备个人特色的历史批
判立场,他吸收了著名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和古参的思想资源,将这两位重新纳入到一个视
【读品】                                                                 第 11 页
----------------------- Page 12-----------------------
【读品】第六辑 Readings No.6 2006-5
野中来反思法国大革命。
在这样的比较过程中,佛勒最终得出一个结论:法国大革命史的最大启发是要重新认识
“政制”,即我们所常常提到的宪政制度。法国大革命作为一场历史事件,其偶然性无法预
料,但是它之所以演变成一场悲剧,本身并不在于民主价值本身的问题,而在于民主本身隐
藏着一些悖论性的内容,那就是如何协调作为“人民民主”的价值与作为一种保障个人权利
的“宪政体制”的平衡。在佛勒看来,英国那场渐进的革命之所以显得平稳,并不在于渐进
本身有何优越性,而在于它维护了贯通权力与个人之间的公民社会,让法律在这样一个结构
中有效地防止国家权力直接干涉个人的自由,从而也就没有导致雅各宾式的专政。
这样的结论似乎与文章开头提到朱学勤的结论有相合之处,但是实际上,佛勒所试图要
颠覆的,是一套主流的意识形态革命史:即法国历史是一个进步的革命史。在中国的语境下
反思法国大革命,假如将法国大革命史一味负面化,一味地与激进、暴力拉扯上关系,那么
我们无疑就会忽视这场大革命中所蕴涵的“民主”等价值的正面意义,从而也就极其容易失
去对当下中国现况做出任何诠释的能力和冲动,对于这一倾向,我们不得不有所深思和反省。
[法]弗朗索瓦·傅勒著:《思考法国大革命》,孟明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年 1 月,20.5 元
杨不风:蔷薇花与十字架
——19 世纪精神历史中的和解与分裂
当洛维特用一长串彪炳史册的精神英雄的名号来描述整个19世纪
时,他在用一种什么样的观念理解历史、理解那桩迫使他踏上流亡之
途的近在眼前的大事件?这是 1939 年,日本仙台,洛维特为自己的著
作《从黑格尔到尼采》写下序言。三年前的罗马,已经寄居他乡的洛
维特与自己的老师海德格尔不期而遇,见了最后一面。他直言不讳地
告诉佩带着党徽的老师,认为他加入纳粹有哲学上的根源。海德格尔
毫无保留地承认了这一点,并且说,关于“历史性”的概念就是他投身政治的基础。
洛维特与海德格尔的师生情谊结于20 年代。1923 年,正处于思想萌发状态的海德格尔
到马堡大学担任教职,洛维特从弗莱堡大学跟随他前往。在他门下还相继会聚了阿伦特、伽
达默尔、约纳斯、克吕格和克莱因等青年英杰,包括早先就在马堡学习、于 1922 年参加过
海德格尔讨论班的施特劳斯。无论是关注灵知主义的约纳斯,写下《洞见与热情:柏拉图思
想的本质》的克吕格,以古希腊逻辑学、数学研究和数本柏拉图对话注疏为代表作的克莱因,
还是回归亚里士多德实践哲学传统的阿伦特,发展出解释学理论和方法的伽达默尔,以及以
【读品】                                                                 第 12 页
----------------------- Page 13-----------------------
【读品】第六辑 Readings No.6 2006-5
思想史梳理的方式直指古代的洛维特,以柏拉图式政治哲学为旨归的施特劳斯,在与海德格
尔的马堡相会后,他们分别走上各自的思想道路,这些道路都以某种方式隐隐约约以古代为
向标。而在  1927 年发表了前期代表作《存在与时间》后,海德格尔逐渐形成回到思想之开
端的转向。无疑,这种种朝向古代的回归,以学生和老师的一致或决裂为表征,显示出巨大
差异,在差异的纷争背后,思想的跋涉求索却举步维艰尚隐而不显,某种精神历史仍以其表
面性的进程制约着这些差异并为其提供了争论的场域。这一进程在二战后风云际会的思想运
动中得到更为浓墨重彩的渲染,它刻画出一个形象,一个幽灵也是一个精神的形象。这个形
象遥指百多年前另一场更为激烈的学生与老师的分裂,那是一段精神历程的发轫之处。《从
黑格尔到尼采》中,洛维特以洞察入微的思想史侦查术进入这场分裂前前后后的每一个细部。
1830 年黑格尔 60 寿辰时收到学生们赠送的一个纪念章,纪念章背面是一整幅隐喻:左
边一位坐着读书的男子,背后的柱子上蹲着一只猫头鹰,那只在黄昏后才起飞的密涅瓦的猫
头鹰,黑格尔心目中哲学的象征;右边一位高举十字架的女性,基督教的象征;中间一个裸
体的守护神,面向坐着的男子,高举的手臂却指向十字架。洛维特准确地将这枚纪念章的寓
意解释为黑格尔在哲学和神学之间进行和解。不过更准确地说,是在哲学理性和启示信仰之
间进行和解,如果考虑到以护教为目的的神学本身就已在进行这种和解。黑格尔做出的和解
在他的《法哲学原理》序言中用一句著名的话进行了说明:理性是"当代十字架中的蔷薇"。
对于表面上接受古希腊教养的黑格尔来说,具有决定性的事件仍旧是十字架所代表的耶酥受
难。基督道成肉身,同时作为神子和人子,在黑格尔看来是真正支配性的开端,设定了绝对
精神由内在的、沉寂的实体朝向外在的、活动的主体的运动进程,所有的客观活动都在基督
教的逻格斯意义上展开,最终在哲学,这朵十字架中心的蔷薇花上,绝对精神实现了自我意
识。在绝对精神演历的进程中,自然处于低级阶段,而囊括了人类活动的历史在决定意义上
实现着理性与信仰的和解。所以黑格尔哲学首要地作为历史哲学,以人类历史终末论的姿态,
像黄昏后起飞的猫头鹰才看到白天完成了的一切那样,做出了对在其看来已经完成了的人类
历史的认识。而这种完成,如洛维特在其另一本著作《世界历史与救赎历史——历史哲学的
神学前提》中详细阐述的那样,以圣父、圣子、圣灵三段论的形式展开为人类进步史,展开
为上帝之国的尘世化、普世化,展开为地上的作为人类解放的终末救赎,因而在根本上受基
督教规定。
正是由于黑格尔哲学的基督教底色,与黑格尔保持了 30 年往来的巨人歌德尽管对他在
是自身和是他物之间、在内在性主体和外在性客体之间进行调和表示欣赏和尊敬,因为这也
是歌德本人试图达到的,但与前者从历史的精神出发理解统一不同,歌德是从直观的自然出
【读品】                                                                 第 13 页
----------------------- Page 14-----------------------
【读品】第六辑 Readings No.6 2006-5
发,故而最终对他的“伪神学历史思想体系”抱有不可消除的厌恶。当歌德收到黑格尔赠送
的那枚纪念章时,蔷薇花与十字架的这种结合惹恼了他。是路德最初在自己的徽章中将蔷薇
花与十字架结合在一起:白色的蔷薇花围绕黑色的十字架。对路德而言,黑色的十字架象征
基督徒痛苦受难的黑色的心,这颗黑色的心因信称义,获得白色的天国欢乐。即便在宗教改
革之初,基督教信仰还带有“因其荒谬故其可信”的非人性、非理性色彩,理性与信仰保持
一定的距离。坚定地追随古希腊的异教徒歌德在《奥秘》一诗中也使用了蔷薇花围绕十字架
的隐喻,在这首诗中,十字架的神性色彩减弱了,取而代之的是提高了的人性状态,但人性
并非基督教的产物,而是自然无穷生育的力量赋予的,人之为人正是在自我生发中无惧于毁
灭的打击而去赢获巨大的丰富性才促成人性的提高。这样,人道的、自我克服的基督教也就
在自然之中获得应有的位置。虽然歌德用人性将基督教世俗化,但这样的基督教是摒弃了启
示信仰的人道宗教,所以理性与信仰仍然保持应有的距离,只有黑格尔试图在两者间的鸿沟
上搭建一座桥梁。
但是,黑格尔的历史性和解只能在历史终结点被理解,正因为如此,他声称普鲁士国家
是内在本质与外在实存在最高阶段的现实的统一,在个人生活中他也极力屈从于国家和教
会。然而,也就是 1830 年,他去世前一年,七月革命压倒一切的政治旨趣打破了他“无激
情的平静”,歌德看到"在这个绝对有条件的世界中“有一种要"进入无条件的东西的直接追
求”,这事实上正是绝对精神的运动要实现的。运动并未终结,黑格尔的和解本身就蕴含着
分裂的强大力量。人们是否该怀疑黑格尔与现实的和解仅仅是表面的协调?洛维特暗示了这
样的疑问,他不仅提到黑格尔称美洲是未来的国土,以及断言黑格尔看到俄罗斯内在本性发
展的巨大可能性,从而为他涂抹上先知的色彩,并且在他的历史意识中寻找新的分裂的可能
性,揭示出其本人对表象王国的革命必将导致现实的革命早有着清晰的认识。但不管黑格尔
的深层思虑是什么,他的学生已经亲自进行了这一分裂,并最终在马克思和基尔克果那里返
回外在性与内在性的决然对立。
由和解到重新分裂以青年人反叛老年人的形态展开。黑格尔同样经历过青年人内心与现
实的分裂,他与好友荷尔德林都曾期待外在生活与内在生活的美好一致,但在与荷尔德林默
默分手后,他决定作出男子汉式的“与时代的统一”。他以非比寻常的冷静很快学习着用置
身千年王国的老人的目光看待一切。像罗森克兰茨这样受到洛维特特别尊重的博学、有教养
的老年黑格尔派,到1870年时仍将1931年后出现的一切哲学和历史看作黑格尔的纯粹后史,
甚至技术的突飞猛进和平民化时代的到来都没有让他惊讶。费舍则用进化的世俗学说改造了
黑格尔,将概念运动的无限改造成人类社会线性的无限进步。老年黑格尔派普遍将历史本身
【读品】                                                                 第 14 页
----------------------- Page 15-----------------------
【读品】第六辑 Readings No.6 2006-5
看作体系,于是黑格尔学派自身的分化也被纳入黑格尔的哲学体系内,由此赋予黑格尔不可
动摇的地位。与他们借助黑格尔解释历史、维护和解不同,青年黑格尔派要借助黑格尔创造
历史、促成分裂。在他们看来,黑格尔做得远远不够,历史的最终的统一还没有实现,现存
的一切都与内在理念完全分裂,因此需要外在的行动进行革命。现实的即合理的与合理的才
是现实的成为右与左对立的基点。对立还在右派占据了学院、左派占据了报纸的现象中得到
恰当生动的表现。
分裂首先展现为左派向外在性极端的运动。感觉的真实性成为费尔巴哈的原则,卢格要
求政治存在物自由的创造,施蒂纳宣扬利己主义者联盟,鲍威尔则高呼一切要从无中来创造,
直到马克思在超越了青年黑格尔派的层面确立了物质和实践的哲学含义以及哲学的物质和
实践含义。马克思以黑格尔的政治哲学为目标,展开了他的市民资本主义社会和国家批判。
在黑格尔那里作为和解的关键的异化被马克思看作分裂的根源,之所以有这样的改变很大原
因在于后者看到了前者没能看到的技术的巨大变革并洞见了其深远影响。技术对人的异化和
以技术为动力的资本运作对人的分工使他预见了人彻底物化、丧失人性的危机。基于此,他
把黑格尔的和解看作满足于表面的止步。他没有否定黑格尔的统一原则,只是质疑理念与现
实、普遍本质与个别实存的统一的具体落实。只有达到平等的自由人的真正联合,世界才能
真正成为为了我们的它在。也就是说,马克思对黑格尔的分裂并非为了分裂的分裂,而是看
到后者并未实现真正的统一,因此表面上的和解必须被抛弃。
那么,把马克思看作黑格尔体系内的必然推演就不是没有道理。而基尔克果向着内在性
的极端对黑格尔进行的批判已经在克服黑格尔的体系。在他看来,黑格尔不是缺少原则的一
贯性,而是在精神的普遍运动中把本质和实存合为一体根本上就是错误的。基尔克果排斥一
切共同、联合和平等,坚决攻击基督教会。个人独一无二的、内在的实存对他来说是杰出的
和惟一的现实,历史的普遍性、教会的传播、外在的关系都是将湮没个人实存。与马克思的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相对立,基尔克果相信只有自己拯救自己。只有在个体最内在的
实存中,个人才能做出面对上帝的抉择,才有“因其荒谬故其可信”的跳跃。基尔克果的基
督教批判使他能将启示信仰从理性中重新抽离开来,而马克思仍旧在黑格尔的历史性概念
里,也就仍受基督教圣灵秩序的规定。
洛维特在书的第二部分通过客观精神诸环节进一步展开了上述分裂。市民与公民的对
立,异化劳动与自由活动的对立,有教养阶层的消失与教育的普及的对立,人性的提高与普
世的人道的对立,以及最后,他花了占第二部分近一半的篇幅讨论了基督教信仰问题。只有
从基督教出发才能理解外在性与内在性的分裂源于黑格尔对不可能和解的哲学理性和启示
【读品】                                                                 第 15 页
----------------------- Page 16-----------------------
【读品】第六辑 Readings No.6 2006-5
信仰进行的和解,这种不可能性在基督教早期就通过灵知主义显示出来。对这一和解的颠覆
最终落在尼采身上。
借助历史的进步来实现末世期待的世俗化不可避免地将被历史的无情所瓦解,尼采的挚
交奥韦尔贝克看到了这一点。与奥韦尔贝克冷静审慎的分析不同,作为敌基督的狄奥尼索斯
急迫的宣布“上帝死了”,头戴蔷薇花的查拉图斯特拉大声嘲笑基督的荆冠,难道道成肉身
的基督不早已经注定上帝必死?尼采彻底毁灭了蔷薇花与十字架的任何关系。现在,必须认
识到上帝之死不过是受基督教规定的西方历史内在运动的虚无主义的结果,陀思托耶夫斯基
的一句“人类正是为了不自杀才创造上帝”是对被基督教所掩盖的虚无主义的残酷揭露。尼
采的克服故而具有双面脸谱:它是虚无主义的自我克服,是强者的虚无主义对弱者的虚无主
义的克服,是追求永恒的意志直面虚无,在决定性的瞬间达到永恒的复归,认识到变易以永
恒轮回的形式进行。尼采希望恢复古希腊人充沛的强力,但这种超人的意志终究让尼采在疯
癫中亢毁。
即便 19 世纪的精神历史决定性地在尼采那里形成拐点,但因为尼采是绝对超越时代的,
他不合时宜的思考对于任何时代都显得不合时宜,尤其对尚未认识到这一点的20 世纪早期。
尼采的超人意志与在德国人意识中深深扎根的历史感形成奇异的组合,在海德格尔的早期思
想里即结出这样一种果实。《存在与时间》中绽出的时间观与尼采的瞬间若合符节,黑格尔
的历史性概念在这种时间观内被改造为相互不构成环节的不同时代各呈异彩的自我肯定。这
使海德格尔被批评为历史相对主义。但另一方面海德格尔又将这些绽出的瞬间看作促成民族
本真历史的决断时刻,因此与导致极权的历史主义脱不了干系。
在流亡之前,洛维特在德国看到一幕幕光怪陆离的"面向未来"的演讲。历史性的激情在
演讲中四处弥漫,演讲者以尼采所说的批判的历史感看待过去,期待未来,期待当下的行动
在未来创造历史。但即便今天,这种面向未来的期待何曾消减呢?黑格尔的幽灵仍徘徊在我
们时代的精神中。罗森克兰茨用历史哲学的眼光看待的技术革命如今更加强化地印证着世俗
的进步观,而正是以进步观为前提,伴随着技术革新的技术恐怖时时考验着我们对进步的信
心。出版于 1949 年的《世界历史与救赎历史》中,洛维特曾发出这样的疑问:除了古代的
循环运动和基督教的末世论的实现,是否还有其他理解历史的可能?这个疑问中隐藏的担忧
是,如果宇宙既不像古人认为的那样是永恒的和神性的,也不像基督徒认为的那样是暂时的、
被创造的,那么就只剩下一种可能性:单纯存在的、赤裸裸的偶然性。这种纯粹偶然的虚无
想必纠缠着流亡生涯中的洛维特。它也以不可承受之轻纠缠着今天的人们,于是,洛维特的
问题也就是我们的问题。
【读品】                                                                 第 16 页
----------------------- Page 17-----------------------
【读品】第六辑 Readings No.6 2006-5
洛维特著:《从黑格尔到尼采——19 世纪思维中的革命性决裂》,李秋零译,三联书店2006 年4                       月,27 元
【阅读链接】
洛维特著:《世界历史与救赎历史:历史哲学的神学前提》,李秋零、田薇译,三联书店2002 年 5 月,17  元
洛维特、沃格林等:《墙上的书写:尼采与基督教》,田立年、吴增定等译,华夏出版社2004 年 1 月,26                       元
洛维特著:《与海德格尔的最后一次见面》,收入贡特·奈斯克、埃米尔·克特林编《回答——马丁·海德
格尔说话了》,陈春文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年 10  月,22.8 元
《20 世纪思想史》:重回思想的源头
这么一部厚重的“砖头书”,却用悖于史家的轻快灵逸笔调,追述一个个历史人物的思
想,剖析、评价由思想产生的作品、诞生的过程、生发的事件以及引起的反响。20                                  世纪的
环球哲学、文学、政治、经济、建筑、生物、医学、天文、地理、艺术等各领域的成果,都
被作者以思想为经纬,串缀连接。——士曾(书评人)
彼得·沃森曾是一名记者,他还从事过电视媒体、在学术杂志当
过副主编,此外,他还是诸如《观察家》、《笨拙》之类媒体的专栏作
者——从任何一个角度看,沃森都不是那种传统意义上的思想家或者
学者,他不像一个能写出一本《20 世纪思想史》的人。
但是他写出来了,而且极富现代性。沃森的思想史有可能不合传
统的学术模式,有可能不够严谨,有可能过于庞杂,甚至有可能过于
热情,但这本书本身却洋溢着思想的魅力———大部分来自沃森笔下那些 20 世纪的伟大人
物,小部分来自沃森本人。沃森有点像 21 世纪的技术工人,虽然不能继续生产思想,却能
给以往的伟大思想镀上当代的色彩。这本诞生于21 世纪第一年的书告诉读者,尽管技术(已
经而且将更大程度地)改变这个世界,尽管21 世纪的政治和经济生活的模式似乎已经与往
日不同,但从根本上来说,20 世纪并没有结束,那些决定了20 世纪的伟大思想还将继续主
导下一个百年。
20 世纪是思想爆发的时代,以至于众多优秀的思想家还没有发生影响就淡出了主流社
会的视野。沃森在他的书里面探幽抉微,重现那些正在被遗忘的思想者们。沃森的努力是必
要的,虽然这些人的名字人们可能已经不再熟悉,但他们的思考却一直对世界产生影响。在
一个属于技术而不再属于思想的21 世纪,有时候人们需要重新回到思想的源头。【文·尔钦】
梁捷:这个时代的知识英雄
我总觉得,写这样一本思想史的大书是很多知识分子的梦想。但很少有人有足够勇气把
【读品】                                                                 第 17 页
----------------------- Page 18-----------------------
【读品】第六辑 Readings No.6 2006-5
它变成现实。沃森一个人把它写了出来,900 多页,110 万字,所以我把他看作是司马迁、
吉本一样的知识英雄。
既然是史书,就得先考虑撰述体例。绝大多数史书都会按照历史顺序来陈述,毕竟时间
之箭不可阻挡。这是史书的经线。而纬线就能看出作者的偏好和历史认识了。有以地域来组
织的,比如《三国志》、《佛罗伦萨史》;有以社会结构来组织的,比如各种“食货志”、“职
官志”。但思想史不是这样写的。思想史的鼻祖洛夫乔伊用过的比喻是“存在巨链”,知识与
知识之间,思想与思想之间,通过潜在的关系像链条一样“锁扣”起来。
所以我不把这本书当作工具书看。工具书是可以一页页拆开来用的,而这本思想史却是
一个整体,虽然复杂,却有脉络贯通全书。作者是个英雄,有勇气把知识串联起来。读者更
不应该做懦夫,所以不妨提起精神与作者一起做一次知识的冒险。
有些知识和思想的勾联是比较清晰的,很多学者也早已指出。比如,我们常常把艾略特、
叶芝或者乔伊斯放在一起谈论,同样的无能幻像,同样的符号隐喻,截然不同的诗人却属于
同样的时代;我们也要把海德格尔和纳粹绑在一起,不管他是否真是讲台上的希特勒,不管
莱维·纳斯和德里达对他是怎样的爱恨交加,海德格尔和纳粹的联系是永远洗不白的。
海森堡的“测不准原理”和哥德尔的“不可能定理”,再加上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就构
成了二十世纪理论大跃进的三条腿;本来不怎么起眼芝加哥大学,来了个帕克专搞所谓城市
社会学,路子很野。加上个更野更杂的谈城市文化的芒福德。这样,城市规划理论逐渐成型
了,芝加哥学派的牌子也响了出来。伟大的又有颠覆性的理论体系往往是同时代的几个人一
下子搞出来的,影响持续数十年上百年的学院学派也就是几个知识分子的遗产而已。
到现在我们还在读哈耶克和波普尔,几十年过去,似乎还是没有比他们更宏大和审慎的
自由主义者出现;我们还在读萨特和加缪,去年全球都在纪念纪念萨特。有些人轻蔑地认为
存在主义已然过时,可也许只是“存在主义在中国”过时了,毕竟还有人说,过去的是一个
萨特的世纪。
波伏娃加上弗里丹就是女权主义;米尔斯加上加尔布雷斯是新制度主义;拉康、福柯还
有德里达,他们构成了法国后现代主义;罗尔斯和诺齐克,提供了政治哲学在上世纪下半叶
社会思考中的核心要素;奈保尔和萨义德,一右一左,则使用“异域”的视角,构成所谓的
后殖民主义。
还有诸如《嚎叫》与《在路上》的思想渊源,中国的文革实践与《古拉格群岛》的惊人
一致性,斯金纳和乔姆斯基在研究方法论进而在社会问题认识上的联系等等。这些都是平行
的叙述,都可以把几位思想家放在一个时代的坐标下进行研究。
【读品】                                                                 第 18 页
----------------------- Page 19-----------------------
【读品】第六辑 Readings No.6 2006-5
可是,上面说的一个个事件,一种种主义,都还只是思想史上的“结”,不是“环”。要
直接谈论“20 世纪思想史”,我们需要把这些结再编起来,在更大范畴里谈论知识的关联。
勋伯格与康定斯基是有关系的。不仅是说他们的私人友谊。康定斯基曾评论勋伯格的无
调音乐说,“感觉像一股电流,正从一个新的宇宙飘向他们的心里……”,无调音乐与抽象派
绘画,同时作为对古典艺术的强烈反叛,背后有着相通之处。也许还可以加上柏格森和毕加
索,他们都是“上帝死了”以后并不灰心、继续构筑事业的人。
而管理学的泰罗制和哈佛商学院的设立也不无关系。现在大家都知道,哈佛商学院这种
地方专门教授管理学理念和实践。可是,事实上是全新管理学理念的诞生才引发了商学院的
建立,进而影响到整个的社会制度,缔造了现代资本主义这样的怪物。
我们要多想想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关系,虽然这本书纯得
连一句废话也没有,作者一丝的感情都没有。后来整理出的《战时日记》真实地记录了维特
根斯坦战时的茫然心情,在托尔斯泰《福音书》的支持下,他在战俘监狱里完成的《逻辑哲
学论》。这本堪称20 世纪最薄却最重要的哲学书,暗示了思想与时代的紧密关联。
普鲁斯特与弗洛伊德的关系不那么直截了当,甚至没有证据表明普鲁斯特阅读过弗洛伊
德,但他们均从自己的边缘区域汲取力量,都有着强大的观察力和内省力量,他们的工作都
堪称“对人类自身最伟大的探索”。还有劳伦斯的《儿子与情人》,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
无论从哪里出发,最终都成功地进入了“潜意识”。
而作者把《西方的没落》和中国的“五四运动”联系起来,虽然还不能完全让人信服,
但也足以让人眼前一亮。《西方的没落》同时在学界和商界取得成功,因为它说出了迷漫在
欧洲的绝望、失落的心态。它影响了凡尔赛合约,甚至可以说影响了纳粹思想。中国的主流
学界虽然在讨论“疑古”、“实证”等科学方法论,但宗教和社会秩序瓦解带来的悲观情绪一
样在知识分子之中广泛存在。所以中国人很快知悉这本书。梁启超和张君劢读了,都对此极
为震撼。他们很快组团赶赴欧洲考察,一方面学习技术知识,一方面直接地体验欧洲的文化
思想。可就在他们在欧洲考察中国未来可能命运的时候,五四运动爆发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从资本主义的商业和传媒来看,《纽约客》和BBC 的成立,标志
着资本主义运行进入新阶段。资本的力量通过符号传播,放大了无数倍;从社会主义和无政
府主义来看,英国的费边社继续坚守着改良的理念。在奥斯维辛之前,人性的复杂性还没有
得到充分的暴露。托尼、韦布徒劳地考察资本主义的危机,T.S.艾略特干脆用更强烈的语言
表达对人类堕落的失望。马克思主义者布莱希特还是给了我们一丝希望,不那么强烈地攻击
资产阶级的脸面。而格罗皮乌斯设立的包豪斯学院则更加乐观一点,希望用现代性的建筑改
【读品】                                                                 第 19 页
----------------------- Page 20-----------------------
【读品】第六辑 Readings No.6 2006-5
变现代性的生活。
接下来的二战彻底颠覆了很多关于人性的理念。相当多知识分子的命运在二战中被改
变。不管法兰克福学派还是维也纳小组,不管爱因斯坦还是阿伦特,不管是搞建筑的格罗皮
乌斯还是搞宗教的朋霍费尔、曼德尔·施塔姆……这是对人类精神生活的一次全面清洗。
于是,我们就有了核爆炸和《菊与刀》。有了曼海姆和熊彼特充满困惑的带有明确保守
主义立场的知识社会学研究。二战结束了,虽然它对人性的摧毁让人久久不能忘怀,但它本
身对经济和社会的摧毁却引发了二战后许多国家的经济大发展。
经历了二战以后,似乎再没什么更残酷更加震撼的东西好左右人类的思想了了。生活变
得富足,同时变得荒谬。萨特和加缪的存在主义哲学,其实和贝克特的荒诞派戏剧同出一辙;
金西《性学报告》出版同期,人们也发现了《洛丽塔》。没有了残酷的战争,性的问题开始
放大。弗洛姆的《健全社会》,加尔布雷斯的《丰裕社会》,贝尔的《意识形态的终结》,都
表达了后工业社会后资本主义社会的复杂心态。同时还有《走向封闭的美国精神》和《西方
正典》这样的新保守主义的异军突起。好在,我们还有德沃金和阿玛蒂亚·森。他们对权力、
美德、饥饿的研究,提醒我们,这个社会还缺乏很多东西。
这些线索横跨了无数领域,不能说联系得非常紧,但他们的并存也并非没有道理。我们
把目光投向更遥远的地方,就可以看出作者将全书分为四部分、用不同的时代主题来涵盖的
用意;如果把目光投向开端、回到原点,则可看出作者理解的20 世纪思想演化的基本动力。
宏观的说,作者认为 20 世纪可以分成四个时代。第一个时代,是一战前直到一战的时
代。新科学和新技术不断涌现,但那个时代缺乏伟大的作家和哲学家。或者说,那个时代的
作家和哲学家很难为整个时代提供精神上的支持。
第二个时代是从一战后的和平,到二战的硝烟散尽。这是最激动人心,然而也是最残酷
的一个时代。文明兴起,随后遭受打击。艺术繁荣,随后遭到毁灭。经济繁荣,又大萧条,
刚复苏,又被战争打击。学者们被迫流亡,不论科学家还是艺术家,概不例外。可也是这个
时代的苦难,给了后人无数工作力量。
后面两个时代与前面相比,是那么平淡和乏味。但是消灭了世界大战,这仍然可以给我
们伟大社会的幻想:二战后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基因、晶体管、
登月计划,无一不是这个时代最辉煌的成就。可是另一些暗潮在默默涌动,黑人民权运动,
中国的文革,经济增长的极限,最终汇合成不大不小的冲击。
七十年代中期以后,整个世界似乎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过去的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
但似乎拖着拖着,自然就好转起来。石油危机过去了,很多国家的专制统治也有了改善,刻
【读品】                                                                 第20 页
----------------------- Page 21-----------------------
【读品】第六辑 Readings No.6 2006-5
板的结构主义思想被解构了,电脑和互联网也产生了,这世界一日千里,变化之快让人眩目。
时代的脚步变得轻快,飞速地向21 世纪迈进。直到 911 事件发生,我们才彻底清醒过来,
20 世纪已经结束了。
回顾起点,在第一和第二章里,作者故意布局了个开头,列出一排各个领域的天才,从
他们身上拖出20 世纪的思想线索。弗洛伊德是最重要的一个,他的心理分析在文学、哲学、
社会学都有不断的影响,这个名字不断在书里被提及,像幽灵一样漫布全书。伊文斯对荷马
史诗遗址的发掘,则暗示了20 世纪对历史和考古认识的转变。米诺斯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源
头,伊文斯迫使我们从20 世纪的源头去思考整个西方文明的源头,这种思考也果然纠缠不
休。德弗里斯拓展了生物演化理论,普朗克的量子力学也远不止物理学上的意义,二战中我
们才真正见识了它的力量。毕加索的现代艺术也是如此。现代,后现代,再现代,我们现在
也走不出毕加索,也许永远走不出吧。
沃森理清楚整个思想脉络,又设计好完美的开头与结尾,细致地编好一个个思想的“结”
与“环”,最后有力地扣起来,形成一条无比壮观的“巨链”。其中多有惊人手笔。二战前德国
高强度的文化:里尔克、勋伯格、布莱希特、海德格尔、卢卡奇。二战后法国高强度的文化:
萨特、梅洛-庞蒂、克拉夫琴科、热内、加缪、贝可特。就像两个无比结实的铁环,可以擦
出巨大的响声。又比如,60 年代到70 年代这个伟大时期的社会思潮。同时涌现了哈耶克的
《自由宪章》、马丁·路德·金、《海特性学报告》、《单向度的人》、中国的文革、苏联的《古
拉格群岛》、麦克卢汉的传媒理论、罗尔斯和诺齐克的正义和平等理论。只有把这些事件这
些理论捏合在一起看,才能触及那个时代真正的精神状况。
读完这本书,我才理解编者要把这 900 多页编在一起绝不拆开的用意。虽然作者文笔极
清晰流畅,但捧着这本大书阅读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我常常陷于细节考证和宏观理解之间
的紧张,挣扎着读完这本书。20 世纪不知是否是人类历史上最糟糕或者最伟大的一个世纪,
但它至少是过去从来没有过的。而一口气对付这样一本大书,绝大多数读者一定和我一样,
也是从来没有过的吧。
尔钦:碎片,抑或菁华:记忆中的思想
如果有人问我:面对刚刚逝去的二十世纪,我首先能够想到的是什么?我的脑海中会立
刻浮现两个词汇:一个是战争,一个是计算机。这是两个充满末世论的词汇,因为其中没有
丝毫关于人性的热诚。如果那人再问得更细一些:对于二十世纪的思想,我首先能够想到什
么?我想到的是一场没有教皇、也没有骑士的十字军东征。这,又是一幅末世论的图景。
【读品】                                                                 第21 页
----------------------- Page 22-----------------------
【读品】第六辑 Readings No.6 2006-5
因此,当“20      世纪思想史”这一书名出现在我眼前时,我首先产生的是一种本能的排
斥感,我还没有做好准备接受这样一本书。而当我迅速瞥过书店的书架上一排排书名时,我
的眼睛又不由自主地停留在了这本书上。无论如何,我必须惊讶于一位单独的著者,能够完
成一部具有百科全书式题名的著作,为了这个理由,我买下了这本书。
1900 年,这个数字代表着什么呢?或许从严格的天文纪年法来看,这是 19 世纪的最后
一年,而并非20 世纪的开始。然而沃森选取了这一年作为一个世纪思想记录的开始,我承
认如果换作了我也一定会选择这一年开始我们的故事。在这一年中,三位注定影响了思想进
程的人物逝去了——J.         罗斯金、O.王尔德和 F.尼采;这一年,两部注定影响现代思想的著
作浮现在世人面前——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和胡塞尔的《逻辑研究》;这一年,艺术和
知识的中心巴黎上演了一次思想嘉年华——新世纪的巴黎万国博览会以及 40                                次的学术会
议。然而所有这一切并未显示出思想的繁盛,相反,正如第一章的标题所显示的:当思想步
入 20 世纪,她变得焦躁不安。此时,中世纪的阴影已经模糊得如同一场神话,照耀二百多
年的启蒙的光芒变得晦暗,形而上学在 19 世纪走入黄昏。然而,与此相映照的,科学的脚
步从未停歇,反而加快。经过百年技术文明的积累,科学开始迎接她的世纪,众多的猜想开
始获得实质性的发现,大部分基本概念得到确认。因此,当 20 世纪的思想揭开序幕时,摆
在我们面前的是这样一幅场景:科学,与被科学追赶得狼狈不堪甚至被抛弃的缪斯。
这一副场景决定了沃森组织这部庞杂的思想史的基本规则:20 世纪受知识支配,或“屈
服于”科学。科学改变了人们所思的方式。被追赶了千年的缪斯们此时不得不停下脚步,转
过身来,对抗、屈服、或者躲避科学。不过令人欣慰的是沃森并不是一位科学主义者,他不
过是把这作为他观察20 世纪思想流变的立足点:“我们生活在一个变化的时代,亦即在诸多
方面处于过渡的时代,同时我们视为推动过去社会发展的原因的东西——扮演社会阶级角色
的伟人及经济因素——正在被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动力所取代。这新动力乃是科学。”
也许正因为如此,英雄时代在20 世纪的思想中彻底成为幻影:20 世纪是没有英雄的时
代,是贵族没落的时代。但却没有必要为此哀叹,因为 20 世纪的思想中并不缺乏真正的个
体。在世纪初的喧嚣与不安中,在对启蒙精神的怀疑与警觉中,在对新精神的困扰与担忧中,
思想者们开始寻求“新世界”中的个人。此时,我们或许可以凭借康拉德的话将思想者们划
分为两类:“你并不关心人性,但认为人性应该得到改善。我热爱人性,但知道人性不会得
到改善。”康拉德与威尔斯,缪斯与科学,在相互抗争中寻求某种结合。
或许新世纪伊始科学实在握有太强大的力量,或许在旧世纪的废墟上缪斯实在难以立
足。因此,20      世纪初期的思想不可避免地向着一种畸形的方向发展,并且终于达至极端:
【读品】                                                                 第22 页
----------------------- Page 23-----------------------
【读品】第六辑 Readings No.6 2006-5
极权与战争。肉体的伤痛刺激着思想的再度复苏,刺激着我们再度审视思想发展的方向。经
历了战后的流亡、觉醒和反思,经历了68 年的狂热,20 世纪的思想终于进入了乐观的实证
时期。一战后的绝望情绪,二战后的革命情怀,都被一种实证态度磨砺得圆滑起来。这也许
是20 世纪思想的黄金时代,又或许是20 世纪思想的颓废时代:因为这一时代的开始结束了
前一代人的迷茫,这一时代的闭幕又开启了下一代人的迷茫。
因此,在20 世纪行将结束时,我们所见到的是更为温和但可能产生更为深远意义的思
想冲突。后殖民时代的争论、保守主义者挑起的文化战争、因特网与基因科学控制的科学新
方向,所有这一切,是否真像霍根所言,意味着科学的终结。当我们在 19 世纪末迎接了诸
神的黄昏之后,是否,我们又将迎接科学的黄昏?但是,有一点是明确的,正如艾略特所说,
我们无法回去。或许,20 世纪最伟大的小说,《尤利西斯》之旅,是我们即将步入的旅程。
如果单从某些史实来看,20           世纪绝对是最糟糕的世纪。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却也是给
人以最多憧憬的世纪。我们现在还远远不能知道20 世纪的思想能够为人类的文明带来什么,
因为这个世纪还离我们太近太近,无法清除阅读全貌。但是,我们却应该抛却理想主义者的
悲观感伤,保有罗素的达观:“历史让人清醒地意识到,在人类事务中并不存在终极;并不
存在一种静态的完美和之上的智慧。”也许,在我们懵懵懂懂之中,新思想的萌芽已经在世
纪交替时刻破壤而出。
在这个时代,很难想象单单一个个人就能撰写出一部《20 世纪思想史》,但是沃森做到
了,或许这一行为本身亦为20 世纪的思想增添了一个脚注。而且我们很欣喜地看到这并非
一本历年思想大事记综合的账簿,而是一部充满个人风格的作品。但毕竟这是一部个人的作
品,并且他还采取了叙述式的写作形式,诸多细节上并不能让每一个人都满意。尤其作者对
各个人物、作品和事件评述中的详略取舍,并不能同时满足不同倾向的读者。但是《20                                    世
纪思想史》仍然是一部难得的能够让尽可能多的人了解人类思想最新进程的作品,八卦式的
写作能够让多数人轻松地享受思想带来的愉悦。
百万字的20 世纪思想史,对于百年的时间来说,依然是太短太短了。因此,一部《20
世纪思想史》,犹如一部快速播放的无声黑白电影短片。思想的片段,记忆的碎痕,倏忽的
身影,纷乱的想象。像一串断线的玉珠串般散落,晕眩我的眼,划过我的指尖,落入时间的
长河,无声亦无息。
彼得·沃森著:《20 世纪思想史》,朱进东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年 1 月,78 元
【读品】                                                                 第23 页
----------------------- Page 24-----------------------
【读品】第六辑 Readings No.6 2006-5
随笔&杂谈
杨荷:学术书籍出版的窘境
前几日翻开夫马进的《中国善会善堂史》,读到序言部分,不禁感慨日本出版界的信息
灵通与动作爽利。据夫马进教授说,哈贝马斯那本《公共领域的转型》的日文版早在 1973
年便翻译过来了,而美国的英译本迟到 1989 年才出版。罗威廉教授在 1990年的美国亚洲学
会年会上,递交了一篇题名为《近代中国的公共领域》的论文,便是直接受到这本新近出版
的著述的启发,类似还有 Mary Rankin 的重要论文和以后一系列以公共领域概念分析前近代
中国历史的文集。可以料想,倘若美国出版界能够及时地译介那本著作,将会提早十几年对
美国乃至全世界的历史研究工作产生重要的影响。
我联想到前段时间联系Becker和Posner博客的翻译事宜,也被日本人抢在前面,Becker
回信说日本人已经出了几千美元购买日文版权。虽然此种现象表面上属于一种商业敏感,然
而学术事业的确能从出版商业中受益不少,这是不争的事实。出版业的形势,可以大致计量
一国文化事业的兴衰。民国出版界大亨王云五先生在半个多世纪以前就曾比较过中日两国的
出版事业。他认为当时日本引进的书籍不仅数量比我国多,而且价格也便宜。“以我国人口
和日本相比,我国在日本五倍以上,而出版物的数量,不及日本十分之一”,“我国社会科学
书的售价约当日本的三倍”。还有一个数字颇值得回味,“又社会科学类中括有军事一项,昭
和九年度出版者计四百零七种,较昭和八年度仅一百五十六种者,增加至两倍有半,这尤其
是堪以注意的现象”。由此可见出版界形势与国情之密切联系的程度。反观现在,日本书籍
精装本的定价比较贵,连一些大学教授也暗暗抱怨,但出版社一般也会同步出售“文库本”
或者“口袋书”以满足大众的需要。
中国近年来年图书输出与输入的比例几乎不到 1:10,大部分都是些畅销书。对于较冷
僻的专业书,出版商引进版权的兴趣一向不大,而这类书籍往往对于某一领域的学者至关重
要。为什么?一旦编辑选题失误,致使图书滞销,没准就要扣奖金,跟经济利益挂上钩,谁
敢冒险引进那些不会有太多读者的专业书籍?比起畅销书来说,学术书籍的读者有限,多是
高校从事科研的教师与学生,考虑到购买版权与翻译稿酬的成本,从学术书籍上可以赚得的
利润寥寥无几。所以出版社最高兴的事情莫过于它们出版的学术书籍被高校老师作为指定教
材或是参考书,这样一来,学生出于考试的压力必须购买指定的书籍。因此在出版业内,高
校出版社面临的压力相对较小,每年的教材就是他们的主要利润来源。
【读品】                                                                 第24 页
----------------------- Page 25-----------------------
【读品】第六辑 Readings No.6 2006-5
翻译人才的紧缺也是一大麻烦,往往千辛万苦谈下版权却找不到合适的译者。由于翻译
书籍并不算学术成果,加之稿酬本身也不高,教授们不愿意投入大量时间在翻译上,即使接
下来也经常是找学生代劳(不过为商务印书馆这样的知名出版社翻译又另当别论,原因可想
而知)。面临这样一种情况,国家是否可以采取适当的措施呢?比如将译著算作学术成果,
据说这在欧洲是有例可循的。或者是给翻译人员一定的补助,增加翻译的激励。学过经济学
的人都知道,对于私人不愿意承担其成本而社会效益又比较大的物品,应该由政府补贴生产。
从购书的便利程度来看,北京上海广州这几所城市比内地的其他城市情况好许多,这一
点大多数读书人都应该深有体会。以我熟悉的城市为例,武汉大学周围的几家书店的书籍,
无论是上架速度还是品种都无法跟北京上海的书店相比。所以内地其他城市的教授学者的信
息来源也不如这几所城市的学者丰富。比如托尼那本《宗教与资本主义兴起》刚出来的时候,
我的一位老师便不得不托上海的熟人帮他寄去,而此书在上海早已上架一段时间了。虽说现
在网络发达,许多书都可以从网上购买,但毕竟不如直接在书店买省事方便。
但愿我国出版界能够多向日本同行学习,控制好畅销书与学术书籍的比例,这样不仅节
约不少纸张有利于环保,而且省得读书人为了一本书而跑几家书店最后抱憾而归了。
梁捷:五百年来一大千
牧之兄为《读品》前来约稿,不敢推托,只是生性疏懒,落笔之前仍然阵阵惶恐。不怎
么读书已有一段日子,最近只是翻看一些宋元明清书画的印刷品,整日里念叨着披麻皴、斧
劈皴,浓破淡、淡破浓,于是斗胆写一写张大千吧。
大千去国离乡半个多世纪,去世也已逾20 年,国内的宣传口径似乎远不如齐白石、徐
悲鸿。毕竟大千在国内留下的画不是很多,虽然他一生做画逾三万幅,黄宾虹这样的老画师
都赶不上,可多半随手送出、散逸各处,渐不为人所知。当年峨眉山火烧金顶,一下就毁掉
张大千数十幅作品。
对张大千为人为画都有很多分歧。似乎很流行的说法是说他绘画中西合璧,晚年借鉴了
西洋的用色法,独创大泼彩,画艺才臻化境。如果这样说他晚年拼死绘画《庐山图》,固然
是不错,可他过去秘仿石涛、三上黄山、敦煌修炼、大吉岭观山等等可以被轻易抹去吗。就
我个人看法,张大千未患目疾之前的工细画法,敦煌的临摹,成就恐怕还在后来的泼彩之上。
又有人说他当年在敦煌临摹壁画,直接在壁画上打格子覆纸白描,对画壁破坏最大,民族罪
人云云。这已被澄清多次,常书鸿、李承仙夫妇俱有辩说。可是谣言难止,张大千晚年还为
此耿耿于怀。
【读品】                                                                 第25 页
----------------------- Page 26-----------------------
【读品】第六辑 Readings No.6 2006-5
我亦不由为张大千一叹。研究张大千生平,前有台湾时报出版社出版记者谢家孝著《张
大千的世界》,后有国内李永翘著《张大千年谱》,还有包立民编的几册文集,各种画册诗集
亦不妨互相参照。谢家孝一书的价值在于真实直接。张大千多次“大摆龙门阵”,谢家孝记
录,为大千七十大寿所作,终于赶在西人之前写出第一本张大千传记。而四川社科院李永翘
教授编的年谱最为详实,爬梳资料,体例谨严,是目前最权威的研究资料了。
不妨就根据年谱顺手纠正两例错误。《书缘》杂志 1998 年第 1 期刊载高红颜的文章“张
大千的一段异国恋情”,介绍张大千与韩国姑娘池春红的恋情故事。池春红在 1939 年抗拒日
本兵非礼而被枪杀,文章结尾说,“此后的岁月里,大千只有把那份深深的爱恋,永远地埋
在心底,他生平再也未踏上那块给了他无数欢乐又给了他巨大悲伤的土地。”可《年谱》里
说的清楚,1978  年秋,张大千应邀赴韩开画展,得晤池春红之兄池龙君,携夫人同往池春
红之墓上祭吊扫拜。还在《九龙观瀑图》上提跋“此予五十年前与韩女春娘同游金刚山所作,
今重游汉城,物是人亡,恍如隔世,不胜唏嘘。”
再举一例名家的错误。董桥《英华沉浮录》第二卷“方召麐求生拙之趣”顺便提及张大
千与毕加索之会晤。毕加索临齐白石的书画册页是很多人知道的,可董桥说,“张大千当即
送了毕加索一枝牛耳毛笔,还有一套汉代石刻拓片和自己画的墨竹。毕氏则回赠了张大千一
帧《牧神》。”这未免过于随手。《年谱》记得清楚,张大千当时随身并未携带画笔,故而只
是大千接受了毕加索的《牧神图》。两人于 1956 年7 月底相逢于法国坎城尼斯港毕氏别墅中,
8 月份张大千回到巴黎才得以绘《双竹图》回赠。同时赠给毕氏几支精制毛笔,缘为张大千
婉转批评毕加索的中国画没有做到“墨分五彩”是工具不利的缘故。当时张大千还未制成牛
耳毫笔,更无法赠送毕加索了。
回想张大千,我能想到的无非三点,一是他的广泛交游,一是他的师法造化,一是他的
追慕古人。缺任何一点,都不能成为张大千。
解放前文坛、艺坛的“兄弟现象”。周树人、周作人,陈衡恪、陈寅恪,谢玉岑、谢稚
柳,还有就是张善子、张大千。张大千 40 岁以前一直生活在张善子的保护之下,他差点出
家也是被这个二哥抓回来的。一个是“虎痴”,一个是“假石涛”,开画展就一起开,大风堂
收弟子也一起收。同时张大千同武进谢氏昆仲交情也最深,谢玉岑去苏州总住张家的网狮园。
可惜谢玉岑死的早,张善子死得也早。谢稚柳天资亦是过人,可惜机缘不如张大千。虽和徐
邦达并称“南谢北徐”,但成就比起当年的“南张北傅”(傅心畲)总要差了一段。
回想张大千这一生,女人中相交所深当属李秋君。生不能同衾,但愿死而同穴。两人同
庚,共度五十大寿时,陈巨来奉上一印“百岁千秋”,也是大千离开故乡前最浓重的一笔。
【读品】                                                                 第26 页
----------------------- Page 27-----------------------
【读品】第六辑 Readings No.6 2006-5
而男人里,张大千最难以忘怀的是谢玉岑。张大千从不肯承认徐悲鸿“五百年来一大千”的
说法,退而褒奖别人。在他心目中,最好的画家除了齐白石、吴湖帆以外,还有半个,那就
是谢稚柳。当然还应该有半个,可惜不在了,自然是谢玉岑。若是谢玉岑、张善子能够多活
个几十年,真不知道画坛面貌会变得如何了。
四川人喜欢热闹,张大千作画时最喜欢别人在旁边聊天,然后一挥而就。如果没有朋友,
就把学生家人叫过来在旁边看着。张大千的朋友里,除了徐悲鸿、黄君壁这样的画家,还有
梅兰芳、俞振飞,还有董浩云、有张伯驹、有于右任、有张郡(岳军)、有张学良。张大千
为人挥金如土,待人热忱,平生送人解困的画作不计其数。动辄日进数根金条,又动辄一贫
如洗,靠出卖旧藏石涛来换米。敦煌一行两年有半,除卖掉绝大部分收藏外,还负债 500
根金条,这种气魄也是画家中少有的。
北宋郭熙《林泉高致》就曾说,山水“必取可游可居之品,君子之所以渴慕林泉者正谓
此佳处故也,故画者当以此意造,而鉴者又当以此意穷”。“可观-可游-可居”,这是山水
“师造化”的三个层次,可近代画师之中亲身实践“可居可游”,做的最彻底的还是张大千。
黄宾虹、陆俨少等当然也去过不少真山真水,可与大千一比仍是相距甚远。张大千与摄影师
郎静山是近世最早研究黄山的人,当时还没有道路通行,大千昆仲就雇佣十数个民夫在前面
开路,他们日夕观察黄山云雾的变化,长达数月,从而领略“气”的奥秘。大千又曾坐飞机
绕峨嵋金顶三圈,从而顿悟“四面八方”画法。抗战期间,大千日日游览峨嵋、青城。去国
离乡后,张大千又移居印度大吉岭,钻研喜马拉雅山的自然特征。从巴西草原到美国大峡谷,
从张善子的苏州网狮园到张大千的巴西八德园,从养猩猩到养老虎,大千一生,壮丽至此。
说到师古人,恐怕也没有人能比得上张大千了。张大千拜曾、李为师,专攻石涛,然后
又循着石涛往上,明,宋,直到唐,最后是敦煌壁画。张大千与徐悲鸿交情莫逆,知道徐悲
鸿收了一张董源的《溪岸图》,又知道徐悲鸿迷恋金冬心,就用大量金冬心的画换来董源的
画。金冬心换董源,此亦可以看出张、徐两人的艺术旨趣。
敦煌成就了张大千,亦是张大千成就了敦煌。大千曾说,“中国画一开始就是写实的”,
语出惊人。这给现在四处泛滥的“伪文人画”上了最好一课。张大千确实是学石涛的,但他
从石涛一直溯到敦煌,再从敦煌回到自然。最后由于目疾无法精细构画才自出机杼地使用大
泼墨、泼彩。
大千一身多变,也许真是黑猿转世。看大千作画一片天才,只可观,不可学,为人亦不
可说。勉强说之,以博君子一笑。
【读品】                                                                第27 页
----------------------- Page 28-----------------------
【读品】第六辑 Readings No.6 2006-5
新出书目
1.曹雪芹著:《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庚辰校本》,邓遂夫校,作家出版社2006 年 5 月,99 元。
2.余英时著:《现代学人与学术》第五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年2 月,49.8 元。
3.[英]阿瑟米勒著:《爱因斯坦毕加索:空间、时间和动人心魄之美》,方在庆、伍梅红译,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 年4 月,35 元。
4 .[美]赫伯特·斯托林著:《反联邦党人赞成什么:宪法反对者的政治思想》,汪庆华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年4 月,18 元
5.[英]H.L.A 哈特著:《法律、自由与道德》,支振锋译,法律出版社,2006 年3 月,12 元
6.[美]罗伯特·达恩顿著:《屠猫记:法国文化史钩沉》,吕健忠译,新星出版社,2006  年
4 月,26 元。
7.[美]乔万尼阿里吉、[ 日]滨下武志、[美]马克塞尔登主编:《东亚的复兴:以 500 年、150
年和 50 年为视角》,马援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年4 月,33 元
8.[英]安东尼·史密斯著:《民族主义——理论、意识形态、历史》,叶江译,上海人民出
版社,2006 年4 月,20 元。
9.[美]Judith  N.Shklar 著:《美国公民权:寻求接纳》,刘满贵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年 5 月,15 元。
10.萧公权著:《宪政与民主》,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年4 月,24 元。此书有删节。
11.[美]David Swartz 著:《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陶东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 年 5 月,38 元。
12.[德]海德格尔著:《存在与时间》(修订译本),陈嘉映、王庆节译,北京三联书店,2006
年4 月第3 版,28 元。
13.[美]爱伦·斯密德著:《财产、权力和公共选择:对法与经济学的进一步思考》,黄祖辉、
蒋文华、郭红东等译,黄祖辉校,上海三联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年3 月,33 元。
所有书的封面来自于互联网,遵从创作共享协议(GNU),
对图片只作版式上调整(大小)而不涉及修改(在图片上进行修改和再创作)。
选用文稿请联系:ReadingCommentary@googlegroups.com
【读品】下载页:http://www.sifl.org.cn/chuban_zhuzuo2.asp?id=34
A Renaissance Team Production
Edited By Nie Riming
Proofreaded By Nie Riming
【读品】                                                                第2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