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狐狸最新av网站:网络课堂教学设计以学生为本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5 19:55:44
发表日期:2010年10月29日        编辑:huazai   有210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大 中 小】
【摘 要】在中学课堂教学中,使用多媒体网络课件已成为一种趋势。但目前课件的制作和使用在教学中存在着良莠不齐、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的一些情况。网络课堂教学中学生表现出以下几种现象:“锁孔现象”、“滑过现象”、“显然现象”、“迷失现象”、“随意学习现象”。究其原因,是教师在进行网络课堂教学设计时没有遵循“以学生为本”的指导思想。
【关键词】网络课堂;教学设计;中学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尤其是互联网(Internet)时代的到来,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受到教育界的普遍关注,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一个亮点。同样,在中学课堂教学中,使用多媒体网络课件已成为一种趋势。但目前课件的制作和使用在教学中存在着良莠不齐、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的一些情况。
一、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几种现象
1“锁孔现象”
教师制作网络课件时,习惯将所准备的大量信息采用“链接”的形式进行安排,并且这种“非线形”组织结构相当复杂。在网络课堂教学中,老师运用这些课件又欠考虑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实际认知能力,使得信息的传递出现“短、平、快”特点。这样,学生每次只能看到课程的一个节点或一个界面,并受到该信息“强烈”的刺激,使得学生仅仅注意眼前局部的知识点,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锁孔现象”。老师精心准备的课件尽管信息相互“链接”且富有“逻辑”,但学生构建知识时,无法得到前面“关联知识”的强有力的“支撑”,使得学生在思维上出现“断层”,难以形成有效的“富有内在逻辑的链接”。这对学生的“有意义”的学习是不利的。
2“滑过现象”
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适当地增加课堂信息量无可厚非。但老师对“大容量”信息偏好,盲目加大信息量,且引入信息杂乱无章,使得授课过程不得不加快节奏,从而导致学生在接受信息时,前面的知识还没有来得及消化,甚至回忆出现空白,后面的信息又接踵而来,并不断更迭。综观整个课堂教学,学生对这些大量的“知识景点”确是“饱览”无余,但实质上,这种“走马观花”式的学习不能给学生留下任何记忆痕迹。我们把学生认知过程中的这种特有现象称为“滑过现象”。在传统教学上,“滑过现象”是老师将自己认为不太重要的信息或“显然”事实轻轻带过的一种行为,这已经给教学带来危害。可是基于网络课堂上的“滑过现象”却将很多有价值的“宝藏”一带而过,它所造成的危害却是“潜在的”和巨大的。
3“显然现象”
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使过去难以实现的教学设计变为现实。例如,教师借助信息技术的强大功能设计出形象生动、立体感较强的空间图形,使抽象的问题以直观动画的形式表示出来,模拟宇宙天体运动,展现微观生物的生命历程等。这确实给我们的教学带来很大帮助,但同时也产生了一些问题。由于这些知识背后载了很深奥的道理,而学生一时难以真正理解其内在规律,这样就造成学生一种“被迫”接受的状况发生。久而久之,学生逐渐对这种方式所呈现的知识产生了习惯和默认,我们把这种“你展示什么我就认同什么”的学生的学习现象称为显然现象”。
“显然现象”的一个直接后果是使得部分学生面对知识“茫然”,缺乏对问题进一步探究的意识。当然,对于少数善于思考的学生来说,他们就会产生极端的怀疑”,如果疑问得不到及时解决,必然就会产生学习上的焦虑,这不利于他们的后续学习和进步。
4“迷失现象”
现在很多老师习惯将课件置于Internet环境下,知识点是通过超链接形式呈现。由于超媒体本身是一种非线性的页面组合,如果组织不当,学生将无法整合知识内容,就会迷失在超媒体的知识体系中。尤其是Internet中大量的信息资源会淹没学习者,从而使得学生对自己所处的位置和方向认识不清,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迷失现象”。导致“迷失现象”的原因很多,其中主要是“网络课件”提供过多的链接,造成了学生无法及时处理大量的信息[1]。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误入歧途而迷航。信息迷失最终将大大地消耗学生的那些本身稀缺又不可再生的注意力资源,其后果是学生在头脑中甚至不能形成“自己认为”的“合理逻辑结构”,更谈不上如何构建符合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了。因此,如果这种现象长期得不到解决,学生将会对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
5“随意学习现象”
随意学习,即非预定资源、非预定目标的学习活动。这类偶发性的学习广泛存在于人们日常生活中,可以是多种原因触发的,其中兴趣与好奇是引起随意学习的主要因素[2]。诚然,这种学习行为对学生有一定的帮助,但在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可能受到“无关因素”的诱惑和内在兴趣的驱使,以及对他们的学习行为缺乏有效管理,从而导致学生的学习“泛化”。学生的这种“忙而紧凑”的现象感觉让人放心。实际上,“随意学习现象”没有明确的目标作牵引,学生缺乏主动建构意识这是一种“吃力而无效”的学习途径。现在,研究性学习
在新课程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学生热衷于在网上搜集和下载资料,这时老师一定要给予科学地指导,避免这种现象出现。
以上现象说明:“网络课件”设计不合理或使用不当已经给学生的认知领域带来负担,同时导致学生理解能力减弱;思维依赖性强缺乏独立性、机械而不灵活;解决问题所需的“基本武功”逐渐被废掉。另外,由于师生之间缺乏情感交流,难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但这种现象仍在蔓延,有的老师整个学期几乎每节课都采用多媒体,难怪学校都变成“e托邦”了。如果不理智地冷静分析,再“泛滥”下去,那么,我们所培养出的人才素质就要“大打折扣”。
二、原因分析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下面我们主要从学生和老师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如下:
1从学生方面看
一是学生心理存在着“不良”潜意识的影响。具体地讲,目前社会大众对网络技术存在的负面看法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如“计算机=消遣工具”;“上网=游戏”。另外,确实网上的不良信息对学生危害很大,并且,确有部分学生深受其害。这样在学生潜意识中将“网络环境”认定为“坏环境”就不足为奇。带着这样的“心理环境”去上课自然会表现得“过于兴奋”,这显然不利于学习的进行。二是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超负荷量的信息及复杂的组织结构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给记忆带来严重负担,学生难以消化理解。三是学生在学习策略方面存在不足。学习策略是指学生能够自觉地运用技巧来提高学习成效的谋略。加涅认为学习策略能够帮助学生注意到某一类事实,对新的信息进行编码,从长时记忆中提取信息以解决问题[2]。这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良好的认知策略可以帮助学生将信息以一种有意义的形式整合到长时记忆中,元认知策略负责对学习策略的“执行控制”。这种学习策略的缺失导致学生不能进行有效学习。
2从教师方面看
在缺乏科学观念和先进理论的指导下,网络课堂的教学设计没有做到“以学生为本”。具体地讲:一是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缺乏对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风格”的分析。所谓学习需要是指学习者学习方面的状况与所期望达到的状况之间的问题,也就是学习者目前水平与期望学习者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距。这个差距就是教学问题,当然,也是教师如何教的“核心问题”。所谓学习风格是指对学习者感知不同刺激、并对不同刺激作出反应这两方面产生影响的所有心理特征。不具体分析“这个差距和跨越这个差距的有效途径”以及“学生的学习个性特征”,必然会给下面的教学安排带来盲目性。二是教学中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没有做到“按需设计”。多数老师在制作课件时片面追求大信息量、多链接以及界面的美观、新奇,而忽略所设计的学习环境是否符合学生的发展水平。课件中教学内容的设计“过于紧凑”,没有给学生留出必要的“缓冲区”,使得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主动参与的机会被“无意剥夺”。三是教学过程的组织和实施未能将讲授与多媒体的使用有机结合。没有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情感需要,使得学生的思维活动缺乏真正的“自由和主动”。没有正确认识媒体的“辅助地位”,将其功能过于夸大化,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师生间的认知与情感之间的相互活动缺乏协调性。这样,学生有意义学习的途径被“人为”破坏,主动建构存在客观困难。
三、改进措施
随着新课程实施的不断深入,现代化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越来越受到重视。越是如此,我们越要给予更多的理性思考。
1观念层面
现代网络课堂教学设计应树立“以学生为本”思想。“以学生为本”包含三层含义:一是教学的准备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状况和需要;二是要培育课堂教室文化,给学生营造平等、和谐的“学习空间”;三是具体实施过程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保障学生“思维上的合法权益”,不能变相剥夺学生的思考权利。要正确认识网络技术的辅助功能,它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共同平台,并且教师的“教”要从属于学生的“学”。这就要求在开发、设计、实施、评价、组织、管理教学资源和教学过程中,要汲取“人本主义”思想的合理成分,为学生的创造性学习创设科学的、人本的教学环境,促使学生有效地学习[2]。也就是说,重要的不是课堂中是否使用了课件或使用了什么样的教学媒体,而是教师在使用媒体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学习。要将科学的学生观、课程观、教学观落实到教学的每个环节处,不能只空讲“理念”,实际是一个口头上的“人本主义”者。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学习,提高理论修养。同时,面对社会上流行的各种各样的教学理论,我们要有科学的认识:各种理论的使用不是谁取代谁的问题,而是如何相辅相成的问题。“以学生为本”不应只是一句口号,而应根据不同的教学条件、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状况合理地选择和综合应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服务”。当然,老师要对自己的专业知识有较深入的理解,这是必须的、也是基本的。
2设计层面
基于网络课堂背景下的教学设计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必须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坚持如下设计原则[3,4]:一是强调教学设计的最终目的是完成学生的意义建构(而非完成老师的教学目标);二是强调学习环境(而非教学环境)的设计;三是强调利用各种学习资源来支持学生的自主和协作学习(而非支持老师的“教”);四是强调要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并保护学生不受负面消极的影响(包括认知和情感领域)。具体地讲,在进行教学设计过程中,首先要依据课程内容、媒体工具、学生状况进行学习需要分析。其次,教学课件的制作要“淡化形式、注重实质”。这是因为,在网络教学环境下,计算机多媒体课件是一种重要的媒体形式,这种媒体不仅是“关键教学内容”的载体,更重要的是教学过程和教学思想的载体。所以,制作的课件不能盲目追求新潮,不贪“多链接”,不贪“快变化”,而应追求教学设计“理想的表现形式”。
3使用层面
在网络课堂教学中,老师与学生不应成为多媒体课件的“奴隶”。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所需选用课件,并在使用课件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教师要善于运用自己的教育智慧给学生的思维活动留出“适当的缓冲区”;同时,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鼓励、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和主动参与,把学生的学习追求转化到具体的意义建构活动中。事实上,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不但不应削弱反而更应该加强。但如何去做是一个崭新的课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事实说明,只有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才能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本”。同时,教师要帮助学生提高自我监控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责任感,培养学生学习的“有意识性”。另外我们还要注意,当我们批评传统教学中忽视情景创设和问题的深入反思而造成的“烧中段”现象时,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避免多媒体课堂教学中常见的“哑铃现象”,即过于注重问题情景渲染和知识的应用层面(现比较流行),而忽略了关键知识的“细咀嚼、慢品味”的建构过程。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当前,世界各国都在研究如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问题,加强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已成为各国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对我们而言,这是新世纪的机遇和挑战。因而,我们不能“坐等”,而要积极实践,勤于反思,只要理性思考、科学分析,新技术条件下的课堂教学设计必将沿着健康道路持续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黄砾,王涛涛.超媒体教材的使用与学生学习迷失问题的解决[J].教育发展研究,2004,(3):71-74·
[2]祝智庭.现代教育技术———走进信息化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91-98,127-128.
[3]皮连生.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心理学基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268-276.
[4]何克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5):7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