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猴下山的故事视频:图说中国历代君主帝王231——西辽德宗耶律大石等帝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14:05:47
hubao.an图说中国历代君主帝王231——西辽德宗耶律大石等帝王

耶律大石

西

耶律大石是中国西辽的创建者。西辽德宗。字重德。契丹人。阿保 机八世孙  。

姓名 耶律大石 庙号 德宗 谥号 天祐皇帝 政权 西遼 在世 1087年1143年 在位 1132年1143年 年号 延慶 1132年1133年

康國 1134年1143年

女真族

阿骨打起兵灭辽  ,天祚帝于保大二年(1122)自鸳鸯泺败走夹山(今内蒙古萨拉齐西北大青山)。其子耶律淳留守南京析津府(今北京),耶律大石与宰相李处温等在燕京拥立耶律淳为帝,号天锡皇帝。2007年01月28日星期日18:0710世纪初,契丹族兴起,在中国北部创建了一个强大的王朝----辽。它存在二百多年称霸于亚洲东部,影响远及欧洲。辽朝疆域广阔,东濒太平洋,西包额尔齐斯河上游地区,与喀喇汉王朝,高昌回鹘王朝为邻。但是这个赫赫有名的王朝,却被刚刚兴起的女真人在短短的十一年内彻底推翻。作为皇族的耶律大石,亲身经历了这场政治巨变,他不可能不对辽朝的整个历史进行,同时,他作为西辽王朝的创建者,也不可能不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

 

 

耶律大石-简介

     

幽云十六州图

耶律大石在居庸关抗金之役中为金军俘获,保大三年九月逃依天祚帝。保大四年七月,天祚帝自夹山率师东伐,谋为恢复。耶律大石谏阻,不从,乃自立为王,驰至辽西北重镇镇州(今蒙古鄂尔浑河上游,哈达桑东北古回鹘城)。召集边境内威武等7州和大黄室韦、乌古敌烈、达密里、阻卜、密儿纪等18部部众,组成新军,设官置吏,建立了新政权,策划复兴辽朝。1130年,他再向西发展。据波斯、阿拉伯史家记载,耶律大石分两路西进。一路拟攻喀什噶尔,但受到挫折。主力向西经伊犁入哈剌汗所辖八剌沙衮境。哈剌汗向耶律大石纳土称臣。耶律大石乘机夺取了王位,自称天祐皇帝,改元延庆,就是中国史上所称西辽,阿拉伯史家称为哈剌契丹。康国元年(1134),耶律大石以八剌沙衮为都城(别称虎思斡鲁朵,意为强有力的宫帐)。哈剌汗所辖地区,原有很多屯田的契丹人居住,这使耶律大石得以顺利拓地立国。西辽的疆域东起哈密,西至咸海,北达叶尼塞河上游,南抵阿姆河,一时成为中亚一强大帝国。康国十年,耶律大石死。西辽至1218年为成吉思汗的蒙古军所灭,辽朝在中亚又延续了94年。

 

契丹族兴起,在中国北部创建了一个强大的王朝----辽。它存在二百多年称霸于亚洲东部,影响远及欧洲。辽朝疆域广阔,东濒太平洋,西包额尔齐斯河上游地区,与喀喇汉王朝,高昌回鹘王朝为邻。但是这个赫赫有名的王朝,却被刚刚兴起的女真人在短短的十一年内彻底推翻。作为皇族的耶律大石,亲身经历了这场政治巨变,他不可能不对辽朝的整个历史进行,同时,他作为西辽王朝的创建者,也不可能不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

耶律大石-历史记载

     

契丹人饮马图

《辽史》有简单扼要的记载:“大石字重德,太祖八代孙也”。由此来看大石的出身所谓“皇族”,必须上溯至八代,才与皇帝有直接亲缘,他与天祚帝的亲缘关系,恐怕不会比当年“皇叔”刘备与汉献帝近多少。因此,他的父祖并未因“皇族”关系而身居高位或显要,留名后世,而大石也只得仕进的道路,才能进入统治集团。史称大石“通辽,汉学,善骑射”。这说明他幼年确实刻苦学习过文化,既通晓契丹文字也精通汉字,还掌握了军事技术骑射,这为他以后的文治武功打下了基础。

耶律大石-生平事迹

     

内蒙古辽金筑长城

1115年,29岁的大石考中了殿试第一名,翰林应奉,故称林牙大石。届时,辽王朝风雨飘荡,外有金,宋夹击,内有起义暴乱。大石一踏上仕途,就面临严峻的政治局面。作为科举进士,他应该忠君,作为皇族,他应当挽救大辽帝国这只正在沉没的船,不能眼睁睁看着祖宗开创的基业毁于昏庸无能的天祚帝之手。这种双重社会身分,或者说社会角色,决定了他此后十年的政治生涯。

大石先出任处于前线的泰,州刺史,1120年前后,大石升任辽兴军(卢龙)节度使。当时,上京失守,中京危机,郡县所失几半。北宋也想趁机占领

燕云,与金朝订约,夹击辽朝。因此,辽南京道的地位更加重要,也说明了朝廷对大石的倚重。

1122年,金军大举进攻,取中京,下泽州天祚帝南走南京,不理朝政,大石进行了第一次政治赌博,竟然支持李处温,奚王萧干等拥戴耶律淳为帝,史称北辽。此时宋军也乘机攻辽,宋将杨可世轻骑数千,直取燕山,要抢头功。大石在兰沟甸掩袭这支孤军深入的宋军,大胜,得北辽朝廷援军三万人。与宋军对峙于白沟,宋军发来招降书。大石阅毕,撕毁。面对敌我力量对比悬殊的形势,他说:“无多言,有死而已”。他避开与宋军的正面接战,指挥骑兵从西边上游涉渡,两面包抄宋军守桥部队。宋东路大军败下阵来。宋西路军也遭到奚王萧干的围攻。耶律大石乘胜前进追击,宋军大败至雄州。宋朝的这次趁火打劫的军事行动以彻底失败而告终。但辽朝的危机并没有解除,耶律淳懦弱无能,唯恐天祚帝再来夺权,忧郁而死,萧德妃立为皇太后,主军国事,称制,改元德兴。

李处温暗通童贯,欲胁持萧德妃降宋,阴谋诡计暴露,被处死。而此间,北辽的军政大权转到奚王萧干和耶律大石手中宋朝见金兵节节胜利,又闻耶律淳死去,再议出兵。诏发各道兵共二十万,于三关会齐。北辽涿州守将郭药师叛降宋朝,遂使宋朝上下踌躇满志。刘延庆出雄州,入新城。刘光世出安肃,入易州,两军于涿州会合。当时,萧干与大石只不过是两万军队,凭泸沟河布防。双方对阵,战于乱石冈,未见胜负。后郭药师先败于萧干,宋军惊乱,以为辽军反攻,烧营而逃,自相残踏,抛弃一切军需之物,自熙丰以来所畜军实尽失,宋军败的蹊跷?

北辽刚刚击溃南线宋军,而北线的金军又至。萧德妃逃离南京,行至松亭关,北辽小朝廷内部矛盾,产生分歧,

喀喇汗王朝人面狮身

发生分裂,萧干力主去奚王府立国,大石主张去夹山投天祚帝,因为辽朝在西北地区还有相当可观的实力。耶律大石在关键时刻腰斩持有异议的驸马萧勃迭,并传令军中:“有敢异议者,斩!”。萧干自然不会听大石的命令,去奚王府,后为部下所杀。大石挟持萧德妃,率契丹残军投天祚帝,天祚帝接到他们,即令杀萧德妃,责问大石:“我在,汝何敢立淳?”大石义正词严地回答道:“陛下以全国之势,不能拒一敌,弃国远遁,使黎民涂炭。即立十淳,皆太祖子孙,岂不胜乞命他人耶?”天祚帝无言以对,赐酒食,赦免参与其事的全部人员。在南京不守的情况下,为挽救大辽的灭亡,不顾个人安危,毅然决然投奔天祚帝共同抗金,表现出他作为政治家应有的胆识,他对天祚帝的回答,也可看出他的伦理观点和政治抱负:太祖子孙皆可为帝,那他这位“太祖八世孙”当然也不例外,建立一个独立的政权,总比乞命他人好,这为后来西辽国的建立打下了思想基础。大石归天祚帝后,又任都统,奉命袭击金军,遭到围攻后被俘,军队投降。金军都统宗望,用绳子绑住大石,强迫他带路袭击天祚帝在阴山一带的大营,成功并俘获天祚之子秦王等宗室多人,得车万余乘。当时,天祚帝在应州,得以幸免。

阿骨打对这件事非常高兴,特下诏奖励有功人元,并说:“林牙大石虽非降附,其为响导有功劳,可明谕之。”不管是出于自觉自愿,还是被强迫,为敌人带路总是人生很不光彩的一页,所以《辽史》中的“西辽始末”讳莫如深,只字不提,也可能是大石对朝廷隐瞒了带路袭营的情节,只有《金史〉依据金朝的档案,才如实地记载了大石被俘后带金军袭击天祚帝大营的事实真相。

 

关于大石在金营情况,有诸多版本,如〈松漠记闻〉,〈北使记〉等,总而言之,阿骨打对大石非常赏识,爱其俊辩,赐之妻,而大石却是身在金营心在辽,并于1123年九月,带领7000人,逃离金营,回到天祚帝的行营。保大四年,天祚帝在得到大石的军队后,又得到阴山室韦漠葛失的军队,自己认为这是天意相助,于是,又筹划出兵,收复燕云。大石认为不可,说:“自金人初陷长春,辽阳,则车驾不幸广平淀,而都中京。又陷上京,则都燕山,又陷中京,而幸云中,自云中而播迁夹山,向以全师不谋战备,使举国汉地皆为金有。国势如此,而方求战,非计也。当养兵待时而动,不可轻举。”大石的这番话,严厉批评了天祚帝的昏庸,过去国势强盛,胆小怕死,一味逃跑。而今大部分江山已失,兵力不济,又要冒险出战,他提出正确的战略方针---“养兵待时而动。”大石不仅才华横溢,而且有些桀骜不驯。作为人臣很难容于君主。当天祚帝拒不接受他的建议,坚持出兵的情况下,两人矛盾激化,大石杀天祚帝的亲信萧乞薛和坡里括,率铁骑二百,乘夜离开天祚帝行营。

大石出走后,天祚帝出兵夹山,先取得小胜,但很快被金军主力打败,将领多降,天祚帝也当了金军的俘虏。此时此刻距离大石出走仅不到半年。

耶律大石-西辽建立

     

契丹石室

西辽(1132年-1218年)是中国古代契丹族建立的朝代。亦称黑契丹,哈剌契丹。由辽代贵族耶律大石在金朝灭辽後,于西北召集残部建立。後扩张到中亚,首都虎斯翰鲁朵,一时成为中亚强国。1218年被成吉思汗的蒙古军队灭亡。

生活于华北的契丹人所建立的辽国,在10--12世纪对宋王朝曾造成强大威胁,并多次派遣军队进兵西域。1115年华北的女真族建立金国,同年击溃辽兵70万众,契丹辽国从此一蹶不振。

1122年,辽王室贵族耶律达石率众西撤,打算向阿拉伯借兵复国。1123年,耶律达石率4万帐契丹军队兵分两路进入西域;为数不多的一支兵力南下喀什噶尔,准备打通帕米尔通道西进,结果遭到东部喀喇汗王朝的有力抵抗而告失败;而由耶律达石亲自率领的北路军在穿过伊犁河谷后,却受到八拉沙衮一带早年已居此地的同宗的热烈欢迎,再加上这一带康里人与葛逻禄人大规模起义的配合,耶律达石在北线的军事行动,获得了出乎意料的胜利。1124年,耶律达石改八拉沙衮为虎思斡耳朵,之后挥兵西进,顺利攻占了中亚大部分地区。这一年,38岁的耶律达石在中亚起尔漫城(在乌孜别克斯坦的布哈拉与撒玛尔罕之间)宣布建立喀喇契丹王朝。为与原华北的契丹辽国相区别,历史学家们又称为西辽王朝。继1017年在八拉沙衮的失利后,1041年间,先后以有1.6万帐契丹人迁入喀喇汗王朝境内,虽然拒绝信仰伊斯兰教,但在保卫王朝境内山道的任务中表现良好,受到喀喇汗王朝的伏待。在中亚有着举足轻重影响的东部喀喇汗王朝,是这时西辽新政权的心腹大患。据中亚赛和西喀喇汗国因葛逻禄人发生冲突,西辽支持西喀喇汗国,後经过调解平息。1163年耶律夷列去世,因儿子年幼,由其妹普速完执政。期间西辽对花剌子模的控制又有增加。1178年,西辽发生宫廷事变,普速完和丈夫的弟弟通奸,贬杀丈夫,被驸马之父射杀。帝位由耶律夷列之子直鲁古继承。直鲁古时期,西辽开始频繁同周边国家发生战争。与此同时花剌子模也开始逐步兴起,显露出摆脱西辽统治,在中亚地区称霸的倾向。同时西辽在各个属国的官员也日趋腐化

1206年,花剌子模苏丹摩诃末脱离西辽。不久西喀喇汗国也开始倒向花剌子模。与此同时,东部的高昌回鹘汗国不堪忍受西辽的剥削,倒向新兴的蒙古国家。蒙古帝国的扩张使得乃蛮人被迫西迁入西辽境内。1211年乃蛮部首领屈出律趁直鲁古外出狩猎的时候将其擒获,攫取了政权。名义上直鲁古被尊为太上皇,但只不过是个幌子。1213年直鲁古去世。不久蒙古势力已经进入中亚,1217年蒙古大军进入楚河,1218年击杀屈出律,西辽灭亡。

耶律大石-历史功绩

     

喀喇汗王朝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八世孙。通契丹文、汉字。辽天庆五年(1115)进士,擢翰林承旨,累至辽兴军节度使。辽保大二年(1122),天祚帝耶律延禧为金所败,逃往夹山(今内蒙古土默特左旗西北),耶律大石与诸臣于南京(今北京)拥立耶律淳为帝,任西南路都统,总管军事。五月,宋以援辽抗金为名集兵雄州(今河北雄县),谋攻燕京(今北京)。耶律大石率先戍新城(今河北新城东南)防御。六月,宋果举兵进攻,遂率军奋战,击退宋军,继会主力追至雄州,大胜。三年,与金军战于奉圣州(今涿鹿),兵败被俘,后逃奔夹山。四年初,天祚帝执意出夹山南下,企图收复失地。耶律大石力劝无效,乃自立为王,置北、南院官属,北走可敦城(今蒙古哈达桑东北),借力诸部族,得精兵万余,厉兵秣马,期复辽业。金天会八年(1130,一说九年),为避金军进攻,整军假道回鹘西行,破西域诸国联军10万人的阻截,入寻思干(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次年,于起儿漫(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东北)称帝,改元延庆(1131,一说1132)。延庆三年,定都八剌沙衮(别称虎思斡耳朵,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东南),改元康国,兵势日盛,遣军7万骑东行万里攻金,半途牛马多死而还。

公元1130年2月的一天,耶律大石按契丹族的传统,杀青牛白马祭告天地、祖宗后,率部西行。先进军谦河(前苏联叶尼塞河上游)地区的吉利吉思国,然后向西越过金山(阿尔泰山),进入了翼只水(额尔齐斯河)和也建里河(今额敏河)地区,在叶密立(新疆自治区额敏县)修筑城池,建立根据地。这里水草丰美,气候凉爽,但地狭局促,不宜于扩展。

耶律大石决定继续向西,其计划是通过回鹘王国,去占据喀什噶尔的喀喇汗王朝。他派人给回鹘国王送去一封书信,表示借路而过,西至大食。在回鹘王收到信的同时,耶律大石的军队已兵临城下,回鹘王将耶律大石迎进城去,大宴数日,临行之时,又送大量的驼马羊只,愿为附庸国。但耶律大石的此次西进行动却被喀什噶尔的喀喇汗朝军队打败。退兵至回鹘王国时,却遭到回鹘王的掩杀,又损失了不少军队。

耶律大石只得率军又返回叶密立。耶律大石在那里休养生息,得到了当地突厥各部的拥护,户数增扩至4万户。几

花刺子模

年后,耶律大石在叶密立登基称帝,号称菊儿汗,意为“大汗”或“汗中之汗”,群臣又上汉尊号“天佑皇帝”,建元“延庆”,史称西辽,穆斯林和西方史籍又称之为“哈喇契丹”。

耶律大石在叶密立巩固地位之后,两次率军南下,高昌回鹘投降了西辽,成了一个附庸国。耶律大石随后陈兵喀喇汗朝边境。此时在巴拉沙衮东喀喇汗朝的大汗是伊卜拉欣,此人无能而软弱,竟派使者去邀请耶律大石到他的都城巴拉沙衮,让王位给耶律大石。耶律大石将易卜拉欣降封为“土库曼王”,将东喀喇汗国作为西辽的附庸国。巴拉沙衮宜于农耕,土地肥沃,广袤千里。于是耶律大石决定定都于巴拉沙衮,又称虎思斡耳朵。

西喀喇汗王朝的首都在萨末鞋(今中亚的撤马尔罕),此时的西喀喇汗朝已成为首都在呼罗珊(阿富汗西北部)的塞尔柱帝国的附庸。1137年,西辽军队在占领了费尔干谷地之后,与西喀喇汗王朝的大汗马合木交战,结果马合木的军队被击溃,随即向塞尔柱的苏丹桑贾尔求援。苏丹桑贾尔率领周围穆斯林国家的军队10万骑渡过了阿姆河,开进了河中地,于是在萨末鞋以北的卡特石展开了中亚史上的一次著名战役。

耶律大石认为彼军虽多而无谋,采用分而击之的办法,将自己的军队分为左中右三部分,分别攻击苏丹桑贾尔的联军。会战在伊斯兰历五三六年萨法尔月九日(1141年9月9日)打响。西辽军越战越猛,加之有苏逻禄人的协助,大获全胜。苏丹桑贾尔携带阿合木狂奔过阿姆河,进入呼罗珊,但他的妻子及左右两翼的指挥官均被俘获,桑贾尔军队伤亡惨重。耶律大石进入了萨末鞋,册封阿合木的弟弟伊拉欣为桃花石汗,西喀喇汗国也归附了西辽。

占领河中地区之后,耶律大石派大将攻打花刺子模国。花刺子模位于阿姆河下游和咸海南岸,塞尔柱王朝兴起后曾一度臣服于它,后又摆脱了塞尔柱的控制。1141年,耶律大石的军队进入花刺子模之后,迫使花刺子模沙(即国王)投降,每年向耶律大石纳贡金银物品。

至此,东起土拉河(在蒙古共和国境内),西包括咸海,北越巴尔喀什湖,南到阿姆河兴都库什山昆仑山,都成了西辽帝国的疆境。

耶律大石,庙号德宗,于1143年去世。西辽在中亚(包括新疆)的统治一直持续了90余年,直至蒙古大军的到来。耶律大石(1087年-1143年),字重德,契丹族西辽德宗,中亚史书中之大石林牙者也,为西辽的创立者。军事统帅,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八世孙,通契丹文汉字

  辽天庆五年(1115)进士,擢翰林承旨,累至辽兴军节度使。辽保大二年(1122),辽天祚帝耶律延禧为金所败,逃往夹山(今内蒙古土默特左旗西北),耶律大石与诸臣于南京(今北京)拥立耶律淳为帝,任西南路都统,总管军事。五月,宋以援辽抗金为名集兵雄州(今河北雄县),谋攻燕京(今北京)。耶律大石率先戍新城(今河北新城东南)防御。六月,宋果举兵进攻,遂率军奋战,击退宋军,继会主力追至雄州,大胜。三年,与金军战于奉圣州(今涿鹿),兵败被俘,后逃奔夹山。四年初,天祚帝执意出夹山南下,企图收复失地。耶律大石力劝无效,乃自立为王,置北、南院官属,北走可敦城(今蒙古哈达桑东北),借力诸部族,得精兵万余,厉兵秣马,期复辽业。金天会八年(1130年),为避金军进攻,整军假道回鹘西行,破西域诸国联军10万人的阻截,入寻思干(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次年,于起儿漫(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东北)称帝,改元延庆(1132年)。延庆三年(1134能),定都八剌沙衮(别称虎思斡耳朵,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东南),改元康国,兵势日盛,遣军7万骑东行万里攻金,半途牛马多死而还。

 

 

  公元1130年2月的一天,耶律大石按契丹族的传统,杀青牛白马祭告天地、祖宗后,率部西行。先进军谦河(前苏联叶尼塞河上游)地区的吉利吉思国,然后向西越过金山(阿尔泰山),进入了翼只水(额尔齐斯河)和也建里河(今额敏河)地区,在叶密立(新疆自治区额敏县)修筑城池,建立根据地。这里水草丰美,气候凉爽,但地狭局促,不宜于扩展。

  耶律大石决定继续向西,其计划是通过回鹘王国,去占据喀什噶尔的喀喇汗王朝。他派人给回鹘国王送去一封书信,表示借路而过,西至大食。在回鹘王收到信的同时,耶律大石的军队已兵临城下,回鹘王将耶律大石迎进城去,大宴数日,临行之时,又送大量的驼马羊只,愿为附庸国。但耶律大石的此次西进行动却被喀什噶尔的喀喇汗朝军队打败。退兵至回鹘王国时,却遭到回鹘王的掩杀,又损失了不少军队。

  耶律大石只得率军又返回叶密立。耶律大石在那里休养生息,得到了当地突厥各部的拥护,户数增扩至4万户。几年后,耶律大石在叶密立登基称帝,号称菊儿汗,意为“大汗”或“汗中之汗”,群臣又上汉尊号“天佑皇帝

西

”,建元“延庆”,史称西辽,穆斯林和西方史籍又称之为“哈喇契丹”。

  耶律大石在叶密立巩固地位之后,两次率军南下,高昌回鹘投降了西辽,成了一个附庸国。耶律大石随后陈兵喀喇汗朝边境。此时在巴拉沙衮东喀喇汗朝的大汗是伊卜拉欣,此人无能而软弱,竟派使者去邀请耶律大石到他的都城巴拉沙衮,让王位给耶律大石。耶律大石将易卜拉欣降封为“土库曼王”,将东喀喇汗国作为西辽的附庸国。巴拉沙衮宜于农耕,土地肥沃,广袤千里。于是耶律大石决定定都于巴拉沙衮,又称虎思斡耳朵。(阿富汗西北部)的塞尔柱帝国的附庸。1137年,西辽军队在占领了费尔干谷地之后,与西喀喇汗王朝的大汗马合木交战,结果马合木的军队被击溃,随即向塞尔柱的苏丹桑贾尔求援。苏丹桑贾尔率领周围穆斯林国家的军队10万骑渡过了阿姆河,开进了河中地,于是在萨末鞋以北的卡特石展开了中亚史上的一次著名战役

  耶律大石认为彼军虽多而无谋,采用分而击之的办法,将自己的军队分为左中右三部分,分别攻击苏丹桑贾尔的联军。会战在伊斯兰历五三六年萨法尔月九日(1141年9月9日)打响。西辽军越战越猛,加之有苏逻禄人的协助,大获全胜。苏丹桑贾尔携带阿合木狂奔过阿姆河,进入呼罗珊,但他的妻子及左右两翼的指挥官均被俘获,桑贾尔军队伤亡惨重。耶律大石进入了萨末鞋,册封阿合木的弟弟伊拉欣为桃花石汗,西喀喇汗国也归附了西辽。

  占领河中地区之后,耶律大石派大将攻打花刺子模国。花刺子模位于阿姆河下游和咸海南岸,塞尔柱王朝兴起后曾一度臣服于它,后又摆脱了塞尔柱的控制。1141年,耶律大石的军队进入花刺子模之后,迫使花刺子模沙(即国王)投降,每年向耶律大石纳贡金银物品。

  至此,东起土拉河(在蒙古共和国境内),西包括咸海,北越巴尔喀什湖,南到阿姆河、兴都库什山和昆仑山,都成了西辽帝国的疆境。

辽道宗大安三年(1087年),耶律大石出生于上京,他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八世孙,从小好学,能骑射。兼通汉文、契丹文。天庆五年(1115年),大石中进士,入翰林院,任翰林承旨,他是《辽史》中记载的辽朝唯一一个契丹进士。后来,他又历任“泰、祥二州刺史,辽兴军节度使”(辽史)。

  

保大二年(1122年),兵大举南侵,攻克中京天祚帝不敢留守,西逃入云中。时大石等留守南京,遭到金、夹攻。为了安定人心,坚持抵抗,大石拥立耶律淳即位,称天锡皇帝,后世称北辽。耶律淳任命大石为军事统帅,负责守卫。

  大石分析当时形势,决定向金称臣,同北宋结好。但是,北宋君臣认为这是夺回燕云十六州的好机会,出兵二十万攻打南京。大石率军迎战,败宋军于白沟河,不久耶律淳病死,其妻萧德妃摄政,宋兵复来攻,奇袭南京城,在巷战中辽军再次取胜,使得兵心复振。

  1123年,金兵南下,大石率军在居庸关抵抗失败被俘,但是他设法逃脱,并与萧德妃一起投奔天祚帝。天祚帝并不能原谅大石擅自另立皇帝的作为,也不能接受大石“养兵待时”的意见,这使得大石深自疑虑。1124年夏,在天祚帝准备出兵与金决战时,大石杀死了监军,率领亲兵200人逃离。

  

蒙古高原上的汪古部落,其汗床古儿为其提供了补给。然后大石一行西行到可敦城(故回鹘王朝的一座城池,今外蒙古、蒙古国一带),在这里,大石召集了辽在漠北的屯军和十八部藩属,共得军万人左右,控制了蒙古高原和新疆东部一带。

  

1130年,由于受到金兵的压迫,大石决定放弃蒙古高原,率军西征东黑汗国。途径高昌回鹘,大石兵临城下,要求“借道”,回鹘王毕勒哥被迫同意,臣服于大石。伊斯兰史料声称耶律大石军被阿赫马德汗击败,归途中又遭毕勒哥的掩杀,损失惨重。大石及时回军,击败尾追而来的金朝军队,后又收容了一批从辽国故地投奔来的契丹部队,兵势复振。1132年,大石在叶密立(今新疆额敏)称帝,史称西辽,年号延庆,称菊儿汗。(世界之汗)(普天下的汗)

  

易卜拉欣汗不得人心,造成康里人和葛逻禄人叛乱,被迫邀请西辽出兵协助平乱。大石很快平定了康里和葛逻禄,并把东喀喇汗国降为附庸,割取其北疆一带为西辽直辖领地。当年,大石定都于八剌沙衮(今吉尔吉斯托克马克),改年号康国元年。

  

安定后方之后,大石决定东征金朝,希望复国。1134年夏,大石率军七万出征,金朝对此采取坚壁清野战术,大石军队远征万里,难以补给,死伤惨重,被迫撤回。金国乘机出兵追击,但也因劳师远征,在沙漠中被大石击败。从此之后,西辽和金国再也没有发生大规模冲突。大石也彻底将扩张重心转向西方伊斯兰世界。

  1137年,大石率军侵入西黑汗国,在忽毡击溃了敌军主力。西喀喇汗国遂向其宗主国塞尔柱求援。塞尔柱突厥苏丹桑伽号召伊斯兰世界对西辽的异教徒发动圣战,集合了呼罗珊加兹尼等国的士兵约十余万,于1141年7月,与大石在撒马儿罕附近的卡特万决战。决战结果,穆斯林联军惨败,桑迦仅以身免。大石率军一直追击到克尔曼 (《辽史》起儿漫)(今伊朗东北)。此战之后,塞尔柱突厥的势力退出中亚,原属国西喀喇汗国和花剌子模均归属西辽。此时,西辽的控制区域东至高昌,西抵里海,成为了中亚的霸主。1143年,耶律大石病逝,享年五十七岁,庙号“德宗”,其妻萧塔不烟继位摄政。西辽在中亚(包括新疆)的统治一直持续了90余年,直至蒙古大军的到来。

宗教信仰,不同宗教的信徒有着不同的说法,《世界征服者史》的作者志费尼认为他“秘密成为了一位穆斯林”,另一位历史学家伊本·阿西尔又说他是摩尼教徒,甚至还有景教徒称颂他是传说中的祭司王约翰。其原因也许是因为他表现出了极度的宽容性。在统治区域内,他没有强行推进任何信仰,并且对不同的宗教一视同仁。伊斯兰教佛教景教摩尼教等宗教都在西辽赢得了不少信徒。

  对于其属国和附庸部落,大石要求他们按时缴纳贡金,并派遣一名“沙黑纳”(监国)监管,他们的头人要挂银牌表示臣服。其余方面一切依照原有模式治理。另外,他也采取了辽朝南北面官制,对南面的农耕居民和北部的游牧居民按其习俗分别治理。每户交一第纳尔税收。

  由于他的这些宽容措施,西辽尽得民心,很快发展成为中亚地区首屈一指的强国,连成吉思汗的重要辅臣耶律楚材也盛赞其“颇尚文教,西域人至今思之”。

  

优秀的军事家

  耶律大石,其军事才能历来为人称道,他坚持“养兵待时”,虽然屡遭失败,但均能善于把握时机,随败随起。先率一城哀兵破十万宋军于燕京,后领数百铁骑开万里国土于中亚,将耶律氏的国祚又绵延了近百年。

  

《细说宋朝》评价

  他的姓名已成为西辽的象征,在他去世数十年后,西域、南宋和金朝仍径以大石指称西辽。耶律大石在艰难的条件下,率众西征,在中亚创建了另一个疆域辽阔的多民族的新王朝。他总结辽朝兴衰的教训,吸收当地民族的统治经验,制定了西辽基本制度和政策,推动了中亚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促进了这一地区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以致西辽被蒙古消灭以后,成吉思汗的谋臣耶律楚材仍称赞大石“颇尚文教,西域人至今思之”。大石在辽史上应该占有与阿保机那样的地位,也应该列入中华民族最杰出的历史人物的行列。以前的史书对他强调得实在不够。

感天皇后,本名蕭塔不煙,是

西遼開國皇帝耶律大石的皇后。耶律大石在康國十年(1143年)去世時,他的兒子耶律夷列尚年幼,遵照德宗遺命,由皇后權理國事,改元咸清。她殺了金朝派出的使節ion=edit&redlink=1">粘割韓奴

七年之後(1150年)感天皇后退位,耶律夷列親政,改元紹興

遼仁宗耶律夷列(?-

1163年)是遼德宗耶律大石的兒子,為西遼第三任君主。德宗死時夷列年幼,遵照父親遺命,由感天皇后蕭塔不煙權理國事,改元咸清

七年之後(1150年感天皇后退位,耶律夷列親政,改元紹興,是為西遼仁宗。

強盛的國力令西遼成了中亞地區獨一無二的宗主國。紹興八、九年間,臣服於西遼的花剌子模向西遼轄下的撒馬爾罕進兵,攻打撒馬爾罕汗。起因是花剌子模境內的葛邏祿人的主要首領在撒馬爾罕為官期間被殺。撒馬爾罕汗求助於西遼朝廷,耶律夷列派夷離堇·突厥蠻領騎兵一萬前去救援,迫使花剌子模退兵。

耶律夷列在位十三年去世,廟號“仁宗”。因為兒子年幼,耶律夷列遣詔以妹耶律普速完權理國事。

遼承天皇后耶律普速完是

遼仁宗耶律夷列的妹妹,為西遼第四任統治者。仁宗在1163年死後,其子尚年幼,遺詔由其妹耶律普速完權理國事,改元崇福,號承天太后。

她的丈夫是蕭朵魯不。她與丈夫之弟樸古只沙里私通,把丈夫改為東平王,後來又殺了他。崇福十四年(1177年),蕭朵魯不之父斡里剌以兵圍其宮,射殺普速完及樸古只沙里。仁宗子耶律直魯古即位,改元天禧,是為西遼末主。

遼末主,姓名耶律直魯古,是

西遼皇帝耶律夷列的次子。姑姑耶律普速完崇福十四年(1177年)被殺,耶律直魯古即位,改元天禧

天禧三十四年(1211年),流亡西遼的乃蠻王子屈出律以伏兵八千擒直魯古,強迫他讓位,尊他為太上皇皇后皇太后1213年,直魯古去世。1218年,蒙古破西遼,殺屈出律,遼亡。

屈出律-

姓名

中文名称: 屈出律

又名: 占出鲁克 曲书律 曲出律

性别: 男

所属年代: 辽金时代

民族: 蒙古族

生卒年: ?一1218

相关事件: 蒙古灭西辽

相关人物: 成吉思汗

屈出律-生平简介

     

乃蛮太阳罕之子。乃蛮被成吉思汗攻火后,他与蔑里乞部首领逃奔其叔盃禄汗。盃禄汗败亡,又沿也儿的石河(今额尔齐斯河)逃至不黑都儿麻河(今布赫塔尔马河)附近,为蒙古军追及。奔西辽。西辽帝直昏古以女妻之,改信佛教。天禧三十四年(1211)篡直鲁古位。元太祖十三年(1218),哲别率蒙古军征西辽,屈出律在叮失哈耳(今新疆喀什)闻讯西逃,被蒙古军擒斩于巴达哈伤之撤里桓地。后裔称答禄乃蛮氏。1204年,成吉思汗灭乃蛮,太阳汗受伤致死。他逃跑,经畏兀儿、哈剌鲁,于1208年到西辽投靠古儿汗(辽末主——耶律直鲁古),不久,他见到西辽统治动摇,花刺子模等正在酝酿进攻西辽,又得知乃蛮部众仍然散处山中, 便请求东归收集残众,企图伺机篡辽。他对末主耶律直鲁古说:“我离开自己的部落和人民已经很久了,听说部众和军队流散在叶密立、海押立和别失八里一带,如果他们知道我还活着,都会聚集起来抗击敌人,请让我去召集他们。我只要是活着,就一定忠诚于你。”耶律直鲁古答应了。还把女儿嫁给他。

1211年,乘岳父出征花剌子模帝国之机在后方发动了叛乱,联合花剌子模推翻古儿汗,夺取西辽政权。仍以“辽”为国号。屈出律篡权后,用武力强迫境内的回教徒改信佛教,改穿契丹服装,又在每一民家安置一名兵士住宿。这激起了人民的强烈反抗,政权始终不稳。1218年,成吉思汗命哲别进攻西辽。哲别进入西辽后,宣布宗教平等,得到伊斯兰教徒的拥护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