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玩游戏有哪些:课堂教学评价的实施策略研究报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0:16:36

课堂教学评价的实施策略研究报告

              永嘉县瓯北镇中心小学课题组       执笔:胡志斌

一、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课程评价观的转变作为重要枢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建立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近年来,各地教育教学部门纷纷出台小学课堂教学评价方案、模式或体系,但在实施过程中却发现收效甚微,没有发挥课堂教学评价的终极目标——育人功能。如何实施课堂教学评价是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

一是学校推进课程改革的需要。我县开展新课程标准下的现代课堂教学已四年。但是,在实施现代课堂教学评价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较为突出的问题:学校课堂教学评价的实施跟不上课堂教学教研活动的步伐,学校对教师课堂教学评价的意识和课堂教学评价的操作之间存在差距。在教学评价工作中,学校有现代课堂教学评价的意识,但这种意识还未能完全融入教师个人的教学评价行为。学校往往是对现代课堂教学评价的要求比较了解,但缺乏新的有效的对课堂教学评价的实施与操作的策略。

二是教师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技能的需要。评价课堂教学时,往往是“以知识为本”的,重心是评价教师“教”的设计、“教”的过程和“教”的效果,是对教师知识传授水平的考核与评估,是对教师课堂存在的一种价值判断,因相对缺少对教师个体发展的关注,而使课堂教学的评价一直缺乏激励功能。面对不同的教师个体、面对不同的课堂教学和学习需求,刚性化、程式化的教学考核已经无法满足教学评价的需求。教师群体呼唤充满生命活力的弹性化的教学评价形式、评价实施策略的诞生,以求促进教师教学理念、教学技能的更新与发展。

三是学生主动发展、全面发展和持续发展的需要。长期以来,原有课堂教学评价中存在诸多问题:评价目的片面、评价范围狭窄,过于注重结果性考核,经常使评价外在于教学过程成为在教学之后进行的一种孤立的、终结性的活动;评价手段单一、评价主体局限,往往忽视教师与学生的相互评价与自我评价。学生学习的方式、学习的能力和学习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即对学生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在课堂教学评价的实际实施过程中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和明显的体现。课堂教学评价是通过教师的教学最终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它必须满足学生主动发展、全面发展和持续发展的需要。

我校是本县第一批实施新课程实验教材的学校,深刻地认识到小学课堂教学评价的实施应有助于促进学生发展,有助于教师反思与提高,有助于实现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在温州市中小学教育评价系列研究主课题开展的大环境支撑下,我们确立了“课堂教学评价的实施策略研究”,既针对我们在推行现代课堂教学评价中所要解决的问题,又根据评价策略的功能作用,将日常工作与科研工作相结合,试图在研究、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有价值、有实效、操作性强的课堂教学评价实施的相应策略。这不仅是要解决如何有效地推行一种新的、灵动的、人性化的课堂教学评价的问题,更在于籍此为契机、为载体,较为全面系统地促进教师乃至学校的教育形成新的局面、充满新的活力,既满足当前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又能适应学校、教师和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二、课题的界定和理论依据

(一)课题的界定

所谓评价就是在量(或质)的记述的基础上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课堂教学评价是指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原则,对教学对课堂教学的情况进行了解与考察,评定其价值,以提供信息改进教学,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本课题研究的是选择已有的课堂教学评价方案,开展多种类型与方式的课堂教学评价活动,切实解决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面对的各种具体的课堂教学评价问题,从而有效实施小学课堂教学评价以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因而本课题属于小学各学科课堂教学评价在实施策略上的开发性和应用性研究。

(二)理论依据

1、新课程标准中蕴含的教育理念

新课标明确提出“评价应以课程目标为基准”,提倡“评价主体多元化”,“根据不同情况综合采用不同的方式”,“使评价成为教师、学生、家长、同学、社团等多个主体共同积极参与的交互活动”。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我国新的课堂教学评价的价值取向体现在三个方面:(1)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全面发展。(2)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渠道获得信息,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3)在对教学活动的评价上,以充分调动教学双方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为原则,力求促进教学双方在教学活动中展现自身潜质。评价的本质功能在于促进教师和学生发展,要关注师生的发展过程以及教与学的效果。这些教育理念,将指导本课研究,是本课题研究的基础。

2、布卢姆的教学评价理论

布卢姆的学前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阶段终结性评价理论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使教学过程自始至终形成了一个“闭合的螺旋式”教学自我反馈矫正系统。有助于教师对教学过程的分析、调控和反思,使教学活动是否需要改进,就有了判断的依据,从而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不断优化。在课堂教学评价的实施过程中,通过师生双方的评价,科学认识和信息反馈,制定出恰当的教学改进措施,有利于教师与学生的成长及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这些思想对本课题具有指导意义。

三、实验假设

通过课堂教学评价的实施策略研究,拓宽课堂教学策略运用渠道,掌握课堂教学评价的理论框架,革新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探索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课堂教学和教学评价方式,初步构建学校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的实施策略实践体系,从而真正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满足学校、教师和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四、研究目标 

课题组以温州市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实施方案为基准,探求多种课堂教学评价的操作形式、实施策略和实践活动,探索具有校本特色和地方特色的小学课堂教学评价实施的有效途径,推动教学改革不断深入。通过评价指标的导向、评价过程的实施及评价结果的反馈,为教师提供改进教学、为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的课堂教学评价策略范本,不断丰富课堂教学评价实施策略的内涵和形式。从而激励教师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学习教学理论,反思和改进教学实践,提高教育质量,同时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体表现为:

1、小学课堂教学评价的实施过程中可采用的一系列具体的问题解决行为方式。

2、形成学校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的实施策略样板,为兄弟学校的课堂教学评价的实施提供具有普遍意义的价值性较高的新鲜经验。

3、形成教师对有效教学实践的一般性策略和个性化策略,构建教师有效教学的课堂教学策略模块和学生有效学习的课堂教学平台。

五、研究内容

“课堂教学评价的实施策略研究”,重在研究现代小学课堂教学评价的理论、方案、模式与当前课堂教学评价现实实践操作的差距基础上,研究各学科现代小学课堂教学评价的实施策略。

1、当前实施小学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问题的本质研究,探索可采用的一系列具体的问题解决行为方式。

2、学校在小学课堂教学评价中实施策略的研究,构建学校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的实施策略的各种操作方式。

3、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教学策略的研究,改进教学方法或促进学生后续学习。

4、学校在小学课堂教学中评价的策略研究 , 为我市建立新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提供参考和补充材料。 
六、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1、联动研究:由学校校长负责,教导处总体推进,教研组长分层负责,全体教师积极参与,学校各教研组联合开展课题研究,形成组际联动。

2、应用研究:本研究定位在应用性策略研究,选择和运用已有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有针对性地探索、研究和整理出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的实施策略。

3、辐射开展:先在学校各学科中开展研究,在积累了一定的研究经验和策略后再逐步推广到各个学科。形成一定规律性策略后再辐射到其他学校。 

本课题属于教育行动研究,综合性和实践性强,因此将主要运用行动研究法,并与实验研究、经验总结、比较法和档案袋记录法等多种方法有机结合。

七、研究原则 

1 、全面评价与差异评价相结合。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整体教学水平提高,这就要求课堂教学评价的设置上要有层次性,在评价方式上要实行全面综合评价基础上的差异评价,差异评价利于发现和促进教师和学生的进步。

2 、基础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相结合。规范性评价指标是为了规范教学行为和师生课堂表现,发展性评价是为了促进教师和学生自主发展。前者是基础,后者是提高,在规范中促进发展,在发展中达到规范。

3 、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通过关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活动,帮助教师全面认识自己和学生的变化情况,促进其协调发展。

4 、主体性评价与开放性评价相结合。尽可能创造教师和家长相互了解、教师和教师相互促进、教师和学生相互评价、教师和领导相互尊重的互动式评价条件。在课堂教学实践中,通过自评、互评、他评,提倡教师、学生、家长、同事和专家等多方面参加的评价方式,进行开放性、动态性、持续性、综合性的策略研究,有利于体现评价的判断价值,实现评价的激励效能。 

八、实施步骤:

本课题从2006年12月开始至2008年6月结题,分四个阶段进行。

1、准备阶段: 2006年 12 月— 2007年2月

认真学习教学理论、有关课堂教学评价的文献资料,选题并讨论课题的设计、规划与分工,撰写《课堂教学评价的实施策略研究》的方案。

2 、策略构建阶段: 2007年 2 月— 2007年8月。

(1)探索符合小学学科特点的课堂教学评价的实施策略

(2)运用温州市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实施方案(试行)试评本校 20 -30节课,并进行量化分析和定性描述。

(3)在听、评课的过程中反复探索、研讨和总结方法,构建课堂教学评价的实施策略。

 3 、策略实施推进阶段: 2007 年 9月— 2008 年6月。

 (1)灵动运用《课堂教学评价表》进行课堂教学评价,对本校 20-30节课进行后测分析,推动课堂教学的转型。

(2)定期举行课堂研讨、探究和观摩教学活动,举行教学评价“沙龙”,多角度多形式多方法对各类课进行形成性、过程性和总结性评价描述。

(3)完善适合现代小学课堂教学评价的实施策略。

4 、总结阶段: 2008年 7 月— 2008年 9月。

(1)收集、整理相关资料,撰写研究报告,结题。

(2)展示研究成果。

八、研究的条件分析

1、经现实查询和资料查阅,我们发现,小学课堂教学中评价的方案或体系繁多,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策略研究的现实运作和文献资料几乎没有,说明这一课题的开发研究有很大的空间。

2、我校课题领导小组的成立,将分管教科研、教学、德育、财务的教育管理部门进行整合,有利于发挥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与相互渗透作用。为课题研究提供了高效的管理、实施和服务保障。

3、课题经费保障:学校根据需要,提供相应的经费保障,并列入2007年的教科研经费预算。

九、预期成果

1、组织开展课题研究试验课、研究课、观摩课及课堂教学评价论坛。

2、形成可行的课堂教学评价的实施策略

3、撰写高质量的经验总结、专题论文集和研究结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