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l阿狸符文怎么配:中西医助理之中医基础MP3+讲义 - 中西医执业医师考试(含助理)笔试 - 爱爱医-华人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3:49:32
中医学基础(一)精讲班第13讲讲义 绪论

第一单元  绪论

中医诊断疾病的三大原则:整体审察、诊法合参、病证结合

一、整体审察

整体审察是中医学的基本概念之一。诊断疾病时的整体观念,是指要考虑整个人体()与自然环境(),或称“审察内外”。因此,整体观念包括两个内容。

二、诊法合参

望、闻、问、切四诊各具有独特的作用,又都有局限性,不能互相替代。必须四诊并用才能全面收集辨证论治所需要的各方面资料。

三、病证结合

诊断要明确所患疾病及所属证候,把辨病与辨证结合起来。通过辨别病证,认识疾病的本质,即所谓“辨证求因”。

第二单元  问诊

一、问寒热

()恶寒发热

1.恶寒重发热轻:风寒表证

2.发热轻而恶风:伤风表证

3.发热重恶寒轻:风热表证

()但寒不热

1.新病恶寒

指病人突然感觉怕冷,且体温不高的症状。并有四肢不温,或有脘腹、肢体冷痛,或呕吐泄泻,或咳喘痰鸣,脉沉紧等症状。主要见于里实寒证

2.久病畏寒

指病人经常怕冷,四肢凉,得温可缓的症状。常兼面色胱白,舌淡胖嫩,脉弱等症。主要见于里虚寒证

()但热不寒

1.壮热:属里实热证

指高热(体温在390C以上)持续不退,不恶寒只恶热的症状。。

2.潮热:阳明潮热、阴虚潮热、湿温潮热

指按时发热,或按时热势加重,如潮汐之有定时的症状。

下午35(即申时)热势较高者,称为日晡潮热,常见于阳明腑实证,故亦称热。由于胃肠燥热内结,阳明经气旺于申时,正邪斗争剧烈,故在此时热势加重。

午后和夜间有低热者,称为午后或夜间潮热。有热自骨内向外透发的感觉者,称为骨蒸发热。多属阴虚火旺所致。

3.微热

长期微热,劳累则甚,兼疲乏、少气、自汗等症状者,多属气虚发热

时有低热,兼面白、头晕、舌淡、脉细等症状者,多属血虚发热

长期低热,兼颧红、五心烦热等症状者,多属阴虚发热

每因情志不舒而时有微热,兼胸闷,急躁易怒等症状者,多属气郁发热,亦称郁热

小儿于夏季气候炎热时长期发热,兼有烦渴、多尿、无汗等症状,至秋凉自愈者,多属气阴两虚发热

()寒热往来

1.寒热往来无定时

指病人自觉时冷时热,一日多次发作而无时间规律的症状。多见于少阳病,为半表半里证。

2.寒热往来有定时

指病人恶寒战栗与高热交替发作,每日或二三日发作一次,发有定时的症状:兼有剧烈头痛、口渴、多汗等症。常见于疟疾

问汗

二:问汗

特殊汗出

1.自汗

指醒时经常汗出,活动尤甚的症状。多见于气虚证和阳虚证

2.盗汗

指睡则汗出,醒则汗止的症状。多见于阴虚证

3.大汗:实热证与亡阴或亡阳

大汗:

绝汗:指在病情危重的情况下,出现大汗不止的症状。常是亡阴或亡阳的表现:

4.战汗----病变发展的转折点

指病人先恶寒战栗而后汗出的症状。因邪盛正馁,邪伏不去,一旦正气来复,正邪剧争所致。常见于温病或伤寒邪正剧烈斗争的阶段,是病变发展的转折点。

若汗出热退,脉静身凉,提示邪去正复,疾病向愈;

若汗出而身热不退,烦躁不安,脉来急疾,提示邪盛正衰,病情恶化。

问疼痛

三、问疼痛

()问疼痛的性质

1.胀痛

指疼痛兼有胀感的症状。是气滞作痛的特点。但头目胀痛,则多因肝火上炎或肝阳上亢所致。

2.刺痛

指疼痛如针刺之状的症状。是瘀血致痛的特点。如胸、胁、脘、腹等部位刺痛,多是瘀血阻滞,血行不畅所致。

3.冷痛

指疼痛有冷感而喜暖的症状。常见于腰脊、脘腹、四肢关节等处。寒邪阻滞经络,为实证;阳气亏虚,脏腑经脉失于温煦为虚证。

4.灼痛

指疼痛有灼热感而喜凉的症状。火邪窜络所致者,为实证;阴虚火旺所致者,为虚证。

5.重痛

指疼痛兼有沉重感的症状。多因湿邪困阻气机所致。

6.酸痛

指疼痛兼有酸软感的症状。多因湿邪侵袭肌肉关节,气血运行不畅所致。亦可因肾虚骨髓失养引起。

7.绞痛

指痛势剧烈,如刀绞割的症状。多因有形实邪阻闭气机,或寒邪凝滞气机所致。

8.空痛

指疼痛兼有空虚感的症状。多因气血亏虚,阴精不足,脏腑经脉失养所致。

9.隐痛

指疼痛不剧烈,尚可忍耐,但绵绵不休的症状。多因阳气精血亏虚,脏腑经脉失养

所致。

10.走窜痛

若胸胁脘腹疼痛而走窜不定,称之为窜痛,多因气滞所致;四肢关节疼痛而游走不定,多见于痹病,因风邪偏胜所致。

()问疼痛部位

1.头痛

阳明经与任脉行于头前,故前额连眉棱骨痛,病在阳明经

太阳经与督脉行于头后,故后头连项痛,病在太阳经

少阳经行于头两侧,故头两侧痛,病在少阳经

足厥阴经系目系达巅顶,故巅顶痛,病在厥阴经等。

2.胸痛

左胸心前区憋闷作痛,时痛时止者,多因痰、瘀等邪阻滞心脉所致,可见于胸痹等病。

胸痛剧烈,面色青灰,手足青冷者,多因心脉急骤闭塞所致,可见于厥心痛(真心痛)等病。

胸痛,颧赤盗汗,午后潮热者,多因肺阴亏虚,虚火灼络所致,可见于肺痨等病。

胸痛,咳喘气粗,壮热面赤者,多因热邪壅肺,肺络不利所致,可见于肺热病等病。

胸痛,壮热,咳吐脓血腥臭痰者,多因痰热阻肺,热壅血瘀所致,可见于肺痈等病。

3.胁痛

指胁的一侧或两侧疼痛的症状。胁痛多与肝胆病变有关。肝郁气滞、肝胆湿热、肝胆火盛、肝阴亏虚及饮停胸胁,均可导致胁痛。

4.胃脘痛

因寒、热、气滞、瘀血和食积所致者,属实证;

因胃阴虚或胃阳不足,胃失所养引起者,属虚证。

实证多在进食后疼痛加剧,虚证多在进食后疼痛缓解。

胃脘剧痛暴作,出现压痛及反跳痛者,多因胃脘穿孔所致。

胃脘疼痛失去规律,痛无休止而明显消瘦者,应考虑胃癌的可能。

5.腹痛

因寒、热、寒湿、湿热、气滞、瘀血、结石、虫积和食积等所致者,多属实证;

因气虚、血虚、阳虚、阴虚所致者,多属虚证。

但某些外科、妇科疾病所出现的疼痛,

不能单纯以虚实概括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