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中国翻译成英语:外媒:欧洲终于看清了中国的真面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1:32:10
 外媒:欧洲终于看清了中国的真面目    2011/10/28 

    参考消息   

    欧洲最近的烦心事不只一件,却都从各个角度体现着欧洲债务危机的持续发展:希腊民众抗议政府财政紧缩政策引发暴力冲突;葡萄牙紧接着爆发了全国大罢工;欧盟对各国航空公司征收“碳排放”税一事也引发广泛争议。在这种背景下,欧盟又推迟了原定于10月25日在天津举办的中欧峰会。《卡内基中国透视》走访了欧洲与中国的多家研究机构,结合所见所闻,对与中欧关系总体走势相关的几个常见观点进行分析、点评。 

    观点一:欧洲终于看清了中国。 

    欧洲对中国的认知确实经历了从充满幻想到走向现实的“祛魅”过程。在战略上,仅六、七年前,欧洲还有很大一波势力能够看到与中国联袂抗衡美国的潜力;在经济上,中国在欧洲曾普遍被看作是具有巨大市场潜力的极佳贸易伙伴。然而,近两年间,欧洲对中国的看法似乎发生了转变。民意调查中欧洲人对中国的好感每况愈下;布鲁塞尔的政治家们对中国的批评不绝于耳;甚至欧洲企业也开始对中国有越来越多的不满。 

    一方面,这种态度上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欧洲对其如何看待中国的反思。从20世纪90年代末直到2006年,特别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前后两年,在欧盟大多数人的眼中,中国是具有高度可塑性的西方及西方所代表的现有世界秩序的最优秀的学生。但近两年欧盟的政策评估却醒悟地看到,中国不仅会越来越强大,而且也可能越来越倾向于坚持自己的标准、原则与价值观。在这种新的认识基础上如何处理与中国的关系,就成为这一反思过程的主要问题。这一强烈的意识觉 醒被欧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卡瑟琳?阿什顿(Catherine Ashton)一语道破:“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不会达到欧盟的人权和法治标准。要寻求未来的融合最好着眼共同利益…… 我们需要调整对彼此的期望。” 

    另一方面,这种态度上的转变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日益增长的竞争力和相形之下欧洲被内部问题缠身所造成的自信心大减。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已有十年,欧洲对中国 在改善透明度、保护知识产权、消除各种形式的行业补贴和贸易壁垒等方面所取得的进展越来越失去耐心。欧盟内部问题的激化只会加剧这种态度的转变。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看清”似乎也是双向的。中国对欧洲,无论在战略上还是经济上,同样曾经充满了各种憧憬。但这些憧憬也被现实中的武器禁运、达赖喇嘛访问、技术转让等问题逐渐冲淡了。在幻想破灭以后,如何调整对彼此的期望值,并在务实的基础上展开合作是下一步中欧开展关系的重点。 

    观点二:欧盟有统一的对华政策。 

    事实是欧盟没有一个统一的对华政策。欧盟的对华政策存在三个断层——欧盟各机构之间、欧盟各成员国之间以及欧盟与其成员国之间。欧洲许多机构——尤其是欧盟——都对中国做过大量的政策研究,但这些研究尚未被整合起来。即使欧盟有一个统一的对华政策,欧盟成员国也不一定认同这一政策,更何况甚至在欧盟成员国之间也尚未达成统一。 

    这对中国既有利又不利。有利在于,中国可以像美国和俄罗斯一样,使断层为己所用,分而治之,以寻求其在欧洲的利益最大化。不利在于,欧盟各成员国可以互相指摘以逃逸责任,常常让中国陷入无的放矢的窘境。 

    最终,欧洲人需要意识到用一个声音说话的优势,不仅对中国,而且在其他一系列的国际问题上。但这又回到了欧盟自身的问题上。 

    观点三:随着内部问题到了快要火烧眉毛的程度,欧盟国家的注意力将向内转;中欧关系可能将被淡化。 

    不一定。首先,除少数国家以外,欧洲国家的内部问题并没有把它们阻挡在利比亚的战火之外。除了向外转移内部紧张的因素以外,欧洲国家愿意为利比亚局势剑拔 弩张也是由于利比亚对欧洲国家的战略重要性。中国对欧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中欧关系不太可能因欧洲的内部问题受到淡化。此外,尽管也存在一些质疑的声音,但欧洲还是颇有一些人相信中国可以成为帮助欧洲走出困境的积极力量。不少人认为德国的经济复苏很大程度上依赖的就是与中国的贸易。因此,中国或许同样 可以在帮助欧洲走出困境中发挥显要的支持作用。 

    值得指出的是,中国来自国内的挑战同样也不少。但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其各自内部的问题将会转移双方发展关系的注意力,而在于两方如何对中欧关系寄予切实的期望,最大化中欧合作以为双方面对各自的内部挑战建立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

德国评论 欧盟与中国: 道不同不相为谋
为了举行拯救希腊和欧元的峰会,欧盟通知中方推迟原定本周二在中国天津召开的欧中峰会。《法兰克福汇报》10月28日的评论文章认为,这是目前欧中双方互不对路的征兆。  欧盟与中国差异多 《法兰克福汇报》的评论接着写道:"尽管欧盟与中国这两个地区在经济政策方面有许多互相接近的理由,但现实却正好相反。实际上,在有争议的诸多领域中,双方在任何一个领域都没有互相走近:中国的市场经济身份问题、对华武器禁运、气候政策以及与世界上的恶霸打交道的问题等等。无论在中国开放市场、公开招标,还是人权问题上,都没有进展。  "双方关系停滞不前,这显示出中国有了危机拯救者的新意识,但也表明作为有行动能力的整体和标准榜样的欧洲失去了他的重要性。例如,现在许多中国人把欧洲的福利制度、国家退出(经济领域)、建立独立机构、加强公民社会等视为败笔。在他们看来,这些东西太昂贵、不能应对危机。 "这一方向的移动对全世界的政治制度产生了牵连作用。现在,非洲、拉丁美洲和亚洲的一些国家觉得,北京的发展道路比所谓已经失败的西方道路更适合自己。布鲁塞尔和欧盟各国没有意识到,欧洲这个共同体不仅自己捅出娄子,也在打碎西方取得成就的模式。" 中国降低对欧盟的期望 评论注意到,中国开始时对欧盟里斯本条约寄予很大希望,希望欧洲以一个声音说话,以对抗美国。但现在中国在许多方面不再把欧盟视为应该认真对待的国际力量。这是因为: "按照中国的说法,欧洲的经济和金融波动对欧盟的削弱程度超过了所有条约对欧盟的加强程度,所以在回答'想与欧洲说话,应该找谁'这个基辛格的老问题时,北京今天会说:'找默克尔'。在中国看来,德国不仅占了中国与欧盟贸易的一大部分,而且也代表了欧洲最后一块坚固与稳定的地区。就像北京越来越多地认为自己正在当仁不让地进入领导亚洲的角色一样,柏林也期望在西欧担当起这样任务。 "在中国人看来,这一方面意味着,在欧洲国家债务危机中,德国应向那些萎靡不振的国家指定拯救的条件,而不应该用谈判来浪费宝贵的时间。另一方面,北京完全可以认购欧元基金,以此支持欧盟,但前提是,柏林必须对此承担责任。  德国的任务 "然而,如果欧洲不想继续互相抵消的话,德国联邦政府就不能被这样的魅力攻势打倒。德国并非像有时在中国的文章中读到的那样,是'欧洲的第二个中国'。德国经历了威权主义、诉求霸权和国家经济的多次失败后,有幸走上了民主和多元的道路。欧盟必须共同解决危机,这是西方模式有前途的最好证明,与中国相比较也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