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控新十条:风水民居冶底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2 17:24:41

风水民居冶底

原名《中国 有个“蝎子(形)村”》

锦中一风水 

    在中国山西省南部,太行山顶的一块小盆地里,有一个平面呈蝎子形的村庄,头朝东面,尾朝西北,尾部坐落着重建于北宋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的岱庙。这里山峦怀抱,溪水相绕,景色秀丽,气候宜人。这就是闻名的晋城市冶底村。

    蝎子形村庄,反映了中国古老文化“天人合一”的理念。原始农业在伏羲氏时代已经将物候的“地辰”与天象的“星辰”(即天辰)周期规律一一对应。所谓地辰就是以自然界的鳄(古代黄河流域的汾河鳄,即龙)在一年中的周期活动规律为六时物候历;所谓天辰就是将周天分为二十八星宿,由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连成一条天龙-----东方苍龙星,以象征并司春季农事,进而以其冠称整个“星辰”规律。蝎子形的村庄正是对应了二十八星宿座中房、心、尾三宿的天蝎星座,并以其中央部分心宿二在春初薄暮时分地平线上出现的红色大火星来固定春分,指导农业生产。这就是天辰与地辰的对应关系。

    这个对应关系有什么用呢?中国的文字是象形文字,我们从“震”“農”“蓐”等几个字的字形与周易结合分析可推知,初春雨水降而鳄(辰)始结束冬眠,开始出行,为之“震动”,大地回春,万物复苏,是雨水至惊蛰时之表象。此后鳄在田野里曲身晒太阳,草叶正在萌生,后有牛的耕作,即为蛰龙在田始为“農”(冶底岱庙内的古老石雕刻为证),这是至春分清明后的表象,指导农业的耕与种。而“蓐”字则反映了在新苗逾寸以后,鳄藏身于草苗之间,就可以拔草间苗了。以鳄为原形龙的地辰指导原始农业毕竟有限,而天辰则扩大了对农业的指导范围。“蝎子村”与“天蝎星座”的对应关系提示了中国古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神秘,也旁证了这个村落建村历史之早。

    是的,这个三千口人的村庄,历史上就是贯通河南、河北、山东与山西、陕西的“清化一大道”上的一颗明珠,是黄河以北连接东都汴京,中都洛阳、西京长安的纽带。村子东北至今屹立着古寨城堞,山道上有青石马蹄窝印、村中有石条板块铺筑的古路,路上有深深的铁轮车辙。弯曲狭窄的街道两旁,是古院落、店面、阁楼与风水影壁;古老的四合院又各个不同,两层单院落式居多,还有两层两进院落式,一层单院落式,混合式与四院田字形棋盘式布局等。冶底民居没有达官显贵的豪奢,没有乡绅富贾的旖饰,但却处处能看到中国古老礼教的烙印:无论一层、二层,无论三合、四合,均不约而同地建成一正二偏(主房两侧是耳房,厢房两侧是楼梯间,下房两侧亦为耳房或分别为院门、茅厕),而且其高下有别,尊卑有序,其体量与间数均偏不压正,门不欺主,体现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庶民所居房屋从屋,虽十所二十所,随所宜盖,但不得过三间”的封建礼制。

    典型院落的坐向、主房、院门都与中国风水观一脉相承。明堂长宽比值比较吻合黄金分割率,符合阴阳五行和合、适中、趋吉,体现了宅居追求和为贵、平为福、藏风聚气人旺财发的传统民俗文化。

    东汉洛阳城南北九里七十步、东西六里十步,呈南北长方形,它采用九、六字,在八卦中含尊贵的意思,冶底村董软贵宅院为一进二层四合院,坎主巽门南向,天井(依落水线测)南北为10.7米,东西为7.1米,其宽长比值为0.664,与六、九比值0.667十分吻合,该村院落绝大部分呈南北长方形,北房为主房,高大挺拔,坎位定主,主向顺长,隐含顺昌之意,若主房在西,则呈东西长方形。院子宽长比值徘徊于0.6—0.7之间,接近六、九比值者寓意追求完美尊贵,接近黄金分割率者则倾向追求财源茂盛、万事如意;最典型的为赵重买的宅居,这是一处兑主艮门一进二层四合宅院,艮门向东,以影壁照面,转折进二门,呈艮门北向,其院内天井为东西长方形,南北为6.3米、东西为10.2米,宽长比值为0.6176,十分吻合0.618的黄金分割率,亦十分符合少男少女阴阳正合、五行相生之风水格局。按中国风水之民俗说法,这样的格局最适宜住排行末尾的小辈,是富乐安康、招财进宝之好格局。村民董中祥的一进二层四合院落则是采用了截路分房之法,将坤门(西南向)之宅院,通过一道矮墙截分为两部分,使主院呈坎主离门之三合院落,这是中男中女相配、水火济济之宅;主院天井呈南北长方形,南北10.25米、东西6.35米,长宽比值为0.6195,近似于0.618,亦是寄寓了纳富进宝、期盼兴旺发达的思想,这是风水学说中化害为利之一例......。

    冶底村董姓占80%,是汉相董仲舒之后裔。董仲舒首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奠定了儒家思想统治地位,并逐渐将礼乐教化、三纲五常渗透于人民生活之中,同时他又以老子学说解释孔教,十分强调天象和人世间的联系,用阴阳解说自然现象,并明确提出“适中”思想,这一思想就蕴涵于冶底民宅中:民居建筑的适用性表现在一层的生活起居与生产活动和二层的祀奉祖先与储藏功能相结合;院内的和睦共存、人伦亲情的家庭生活与院外高墙深宅的安全防护结合;院主发号施令统率管理与晚辈仆从听命劳作、护侍的尊卑关系之维系;院内布局井然有序,层间高低错落有致,四大八小,一正二偏,偏不压正,门不欺主;门厅巍峨,雄而不凌,深刻反映了儒家伦理和道家风水环境观在家居建设上的影响。四合院天井方正,名堂洁净,以主房中轴线为准,成轴对称布局,以人的尺度和生产生活基本需要去规范,体现了人本主义的使用理性精神。青砖、灰色,追求宁静、淡泊、简洁和谐,与自然相融合的灰色调子和不标新立异、守中、守常、适可而止、随遇而安的中庸心态契合,在冶底民居中反映得淋漓尽致。

    耸立在村东老君庙前的石旗杆极为罕见,两个雕花石云斗将高耸的砂石旗杆分为三层,巍然坐落在方形束腰雕花砂石基座上,他似乎在向我们指示着石条案、石柱、石柱础、石狮、石鼓、石门墩、石磉、石磙、石辗、石磨、石臼、石香炉......的分布,随处可见昔日的繁华。

    穿越冶底村的通衢大道自古就是驿站、兵道与商道,冶底村里就是驿站、兵站与商号,在它的周围有数不尽的故事:东边的“孔子回车”,是说孔夫子周游列国时竟回答不出七岁儿童项橐的问题,不得不从这里退出山西而返;青莲寺“珏山吐月”风光,玉皇庙二十八宿塑像,六月天“松林积雪”奇境与这里仅是一箭之遥。西边有用陶罐垒砌、泥土夯筑、临水而建,城垣高耸的砥洎城,城内全部是狭道与丁字路口,两壁院墙高危,适于巷战,城墙内有藏兵洞,是古代典型的村自卫庄园;清“乾隆字典”的主编陈廷敬的故居——康熙皇帝御题“午亭山村”和他的十分经典的风水陵墓与陟椒十八院合套大院古民居,是古代阴、阳宅风水学说的典型遗存;三教堂木雕、海会寺母子塔、郭峪村古民居、西文兴柳(宗元)氏民居与古村落、九女台湖光山色与泌河360度大回转形成的山川奇异景象与这里紧密相连。北边更有闻名中外史典的长平古战场,两千多年来,秦兵就是在这片土地上坑杀了四十万赵兵,遗骨残戈时有发现。古道的南边则是长达1200余米的、宽150米、高十余米的炼铁炉渣滓山三座,并遗留有炼铁坩炉,可知这个煤铁之乡历史的悠久,或许这就是冶底村名的来历吧。

    站在村南的高山上俯瞰,位于村东北土岗的寨上与位于溪水边的老君庙正是蝎子村的两个钳脚,位于村西北的岱庙则是蝎子村的尾刺,与三角形的村庄民居相连,恰如一个活脱脱的蝎子。岱庙分上下两院。坐落在上院北端,重建于北宋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的天齐大帝殿出檐深2.25米,方形覆莲石柱础、方形抹脚石柱,石刻门框与对狮石雕门墩工艺精湛,连同砖雕须弥座神台,木雕神龛花罩,高达2.35米的琉璃龙吻都是价值连城的宝贵文物。上院南端的十字歇山式舞楼是中国现存历史最早,对研究中国戏曲史不可多得的实物例证。舞楼东西门洞额题“鱼吞清月”与“柏映寒潭”,衔接上下院。两院地坪高差2.81米。舞楼南边有竹圃,竹圃南边有鱼沼,沼东有一井泉,仅相隔2米多,其水位竟比沼泉高出1米有余。鱼沼还有预报一年旱涝之神异功能;沼内壁有石雕龙头、虎头各一,龙头居上,虎头居下,水淹龙头为涝年,虎头外露为旱年,龙头不淹,虎头不露,则风调雨顺。并畔有22.8米与21.6米两株人字柏争比高低、犹如一对伴侣分开双腿、旁若无人地傲然屹立,时有情人在这里同结连理,古稀老人在这里共庆金婚。下院西南隅树围达14米的古银杏王树与院内遗留的古树断桩,直径1——1.4米的古柏残根都说明至少在北宋前这里就是一处将庙观与园林结合的典范。

    人观察环境、观察建筑总体的最佳垂直视角为18°以内,观察建筑主体的最佳垂直视角为27°以内,最佳水平视角为54°以内。对岱庙的视角分析使我们发现,我们的先人在千年以前已深谙这一规律。随着人们的由远及近,拾级而上,从总体了解到主体观察,进而到天齐大帝殿台基上观赏了北宋的青石覆莲石柱础,立即会被精美绝仑的石刻门框所吸引,在这里看石门框正好垂直视角为45°,最适宜观赏建筑物之局部与细部,对狮石雕门墩上的小狮子咬住母狮的左耳,母狮用左后肢拍打幼狮耳朵的嬉戏亲昵的生动形象令人难忘。迈进石门槛,无与伦比的木雕神龛花罩与砖雕台座亦正好呈45°视角,不仅适合游人细致观赏,更给人以宏伟、壮观、神圣之感。这种感觉的建筑美与视觉美紧密结合的规划设计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如果说正方形的鱼沼(长、宽各10米)体现了道家以“方正”为最高意识境界,那么天齐大帝殿台基高是1.53米,其“陛基肩齐”的意义又是什么?庙门三间又东西各跨一间耳门,形成一正二偏三座门格局,进入庙门即正对鱼沼和竹圃,正是所谓自然的影壁,起挡冲化煞之作用;竹圃在鱼沼之上,背后是建于金元时期的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戏剧舞楼,这种崇尚自然的设计格局是冶底的匠心独具还是道家的传统遗风?从鱼沼两边进入上院,通向天齐大帝殿前的台基正面三间皆无台阶,却从两侧留阶是什么原因?汉尚高台,此存遗迹,可是在正殿宽大高伟的台基上,又为两偏殿构成高高的两偏院,并植高大的树木于上,是不是汉唐或更早年代的祠祀建筑的惯例?岱庙内遗存有十分罕见的历代石雕与石刻,有鳄身龙,亦有蟒身龙,有三爪龙,亦有四爪、五爪龙,还有线刻的古朴图案,令人诧异?为什么35千米以内没有第二棵银杏树,而千年古银杏王竟能年年单株结果,硕果累累?为什么这里一对四米高的砂石狮能变成断臂维纳“狮”?南、北棋盘各有四个院落呈“田”字布局,这与中国古老文字“田”有什么联系?南棋盘院的西南院乾、坤、艮、巽位高起(特例)是为了什么?……这里蕴含了多少天机?这里还有什么学问?太行山南端山沟里浓缩着悠久的历史,在这里可以探寻中国的古老文化。

                     (本文参加了美国纽约“第一届中国园林世界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