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美关系的新走向:《董氏传家录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23:16:24
《董氏传家录序》 吴师道
  
   国朝奋兴朔方(1),一时,中州豪杰之士,佐命(2)归诚,宣志效力,卒成万世之业。重臣大家,封爵胙土(3),爰(4)及子孙。距今且百年传者,或绝或微,可历指而数其繁衍显仕(5)号独盛者,藁城董氏而已。概其始由太傅赵国忠烈公董俊而兴,一传太尉忠献公文炳、少保忠穆公文用、太师正献公文忠而遂大,再传而右丞忠愍公士元、平章忠宣公士选、太傅清献公士珍,旁及其余伯仲(6)之裔,益远益分,迨今七世,二百余人。内而居政府台阁,外而在藩阃风纪(7)州县者,不可胜纪。真可谓盛矣!
  愚尝读汉功臣表,见其后多以罪废,甚者一再世而国即除。且又有感于今之故,其于董氏不能不为深叹也。且董氏何以得此哉?自其祖考以忠诚结主知,毫发机诈不入于其心。当草昧(8)驱除之时,总干戈定城邑,体好生之仁而不嗜杀。至于严家法、重礼教、徵贤荐士,如恐不及。兹固足以为垂后之基。而为之后者,又皆莫不成训。祇德饬己,好修尚文而敬学。凡声色裘马,骄侈华靡之习,所乐不存。故居官守职多刚毅廉让,能以政业自表见,是则天下称董氏而他族莫与抗。岂不宜哉!
  今正献公之曾孙、监修国史府长史钥,著《董氏传家录》,谓诸公为董氏纪载者有《世谱》、有《家传》,固可即是而考其本末矣。然二书之所不及者,亦不能无也。乃以谱系列于前,而复以墓道之碑、赠谥之制、与夫行述(9)、谥议(10)、遗爱(11)、逸事(12)之文纂辑比次,凡《传》、《谱》之未备者于此有考焉。予得而读之,因为之言曰:董氏勳劳在国史,彼《家传》、《世谱》所以著其详,而今《录》又加详焉。夫史臣之体,程(13)其巨细,兼包互举,义存笔削,其立法也严。若夫孝子慈孙所以振扬,其先将无所不用其极,虽一言一行之涉于见闻者,皆当并存而无遗。所以,隆孝爱之至情,备一家之私记,则虽详且多不厌也。长史之为其有合于此义也。夫使凡董氏之族,览之而朝夕惕厉(14),以无忘先人之丰功盛烈。继继承承,与国无穷。是编所载当不止是董氏,之庆(15)其可量哉。长史嘱愚为序,辞谢不获,故述其概于末,而虚其右端,以俟朝之显而有文辞者焉。
       【注释】(1)朔方——北方。《诗·小雅·出车》“城彼朔方。” 古有朔方郡,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旗东,离包头大约200公里。 (2)佐命――古代帝王得天下,自称是上应天命,故称辅佐帝王创业为“佐命”。《后汉书·班彪传》:“佐命则垂统,辅翼则成化,流大 汉 之愷悌,荡亡 秦 之毒螫。” (3)胙(zuò)土――指帝王将土地赐封功臣宗室,以酬其勋劳。《左传·隐公八年》:“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 孔颖达 疏:“胙,训报也。有德之人,必有美报。报之以土,谓封之以国。” (4)爰 [yuán]――于是。如爰书其事以告。 (5)繁衍显仕――繁衍:繁殖衍生,逐渐增多。显仕:高官;显宦。 宋欧阳修《相州昼锦堂记》:“自公少时,已擢高科,登显仕,海内之士闻下风而望餘光者,盖亦有年矣。” (6)伯仲――兄弟排行的次序,借指兄弟。 (7)藩阃风纪――藩阃:犹藩垣。指藩镇等藩卫国土的封疆大吏。 唐张彦远 《历代名画记·叙画之兴废》:“并列藩閫,齐居台衡。” 风纪:风教纲纪。 唐韩愈《祭虞部张员外文》:“分司宪台,风纪由振。” (8)草昧 ―― 蒙昧;世界未开化的时代。《易经》:“天造草昧。” (9)行述――即行状。记生平、履历。 唐封演 《封氏闻见记·石志》:“素族无名策,故以纪行述耳,遂相祖习。” (10)谥议――古代帝王、贵族、大臣、士大夫等死后,下礼官评议其生平事迹,依据谥法拟定谥号,奏请钦定,谓之“謚议”。 汉崔駰有《章帝謚议》。 (11)遗爱――留于后世而被人追怀的德行、恩惠、贡献等。此指之类的文字,如《遗爱碑》等。 (12)逸事――世人不太知道的事迹。多指未经史书记载的琐事。刘知几《史通·杂述》:“逸事者皆前史所遗,后人所记,求诸异说,为益实多。” (13)程――衡量,考核。 (14)朝夕惕厉――心有危险忧惧之感,日夜惕厉,心不能安。《易·乾》:“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后汉书·马皇后纪》:“日夜惕厉,思自降损,居不求安,食不念饱。” (15)庆――即庆裔,对他人后代的敬称。 唐于邵 《送从叔南游序》:“叔父乃相国 东海公犹子之庆裔。”此字底稿笔画看不清,似“慶”,又似“广”内添“憂”,读you。此处作“庆”字较妥。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