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波是什么:新课程理念化学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0:44:27
新课程理念化学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浪潮蜂涌而至时,化学教师亟待更新的理念有以下几个方面:1. "化学课程就是要培养化学人才"
  这种认识混淆了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区别,对中学化学教育、特别是初中化学教育的危害很大,需要认真地、彻底地消除其消极影响。
  2 . "系统地传授化学知识是化学课程最主要的任务"
许多人有意无意地把课程跟学科知识体系等同起来,其实,课程的直接功能不是复制人类的经验,而是适应个体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学生在学校中实际学习的东西不能仅仅是书本知识。把课程跟学科知识体系等同,不但会导致忽视智能、情感、品德和个性的培养,而且会导致注入式教学、导致知识面狭窄、导致脱离实际,影响学生全面发展,危害甚大。
  3. "所谓基础就是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帮助学生打好基础十分重要。但是,所谓基础不应该只是书本知识,还应该包括基本的观念、方法、学力、情感、态度、行为等。"基础"的含义是在发展变化的。现代社会对公民和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仅仅具有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是不够的,还要具备基本能力和基本的观念态度,所谓基础要由"双基"发展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能力和基本观念态度这"四基"。按照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观点,基本能力主要有4种:①学会求知的能力,②学会做事的能力,③学会共处的能力,④学会生存和发展即学会做人的能力。未来公民应有的基本观念和态度则主要包括理想与道德观念,纪律与法制观念,民主与参与意识,使命与责任意识等方面。
  4. "教学评价就是要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价值判断或排列名次"
教学评价是课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课程改革成功与否影响极大。在传统的课程评价中,评价的主体是教师,评价的内容主要是学生的学习成果,评价的性质是终结性的,评价的意义、功能是对学生学习的成果进行价值判断,评价主要被视为排列名次以便进行甄别、鉴定和选拔的工具。实践表明,传统的课程评价过于功利主义,很容易导致应试教育,不利于促进学生健康地发展和全面提高素质。要保证课程改革取得成功,除了其他方面的因素外,还必须更新评价观念,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新体系,花大气力进行改革。
  一、 化学教学新理念
  在当前的化学课程教学改革中,首先需要树立的是下列基本理念:
  1、面向全体学生,以培养人为主旨
为什么进行化学教学,这是化学教学的根本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好,化学教学就会偏离正确的方向。一些学校的化学课程以培养化学专门人才为目的,结果产生"抓了少数、丢了多数"的情况:虽然出了一些化学"尖子",但大多数学生没有学好,影响了多数学生的发展,其负面效应很大。事实说明,化学教学应该面向大多数、面向全体学生。既然如此,化学教学就不应该以培养人才为主旨,而应该以培养人为主旨,努力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21世纪的社会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人?在科学技术发展越来越快、并且迅速地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和国家实力的21世纪,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国民的素质。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迫切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需要能适应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的社会生活的人。21世纪的化学教育必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育人为本,努力提高学生的素质,以此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
  什么是素质?素质是人的稳定的、能长期发挥作用的基本品质,它是以某些生理和心理特性(主要是神经系统、脑的特性,以及感官和运动器官的特性)为基础发展形成的,能够作为人进一步发展的基础,蕴含着个体发展的潜在可能性(潜能),是人全面发展、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青少年学生全面发展的核心内容。
  素质教育应该针对人的基本品质和发展潜能进行,促进人的脑和神经系统、感觉和知觉系统以及运动系统特性的发展和提高;素质教育应该尊重人的遗传素质、增强人的体质,提高人的智力品质和非智力品质;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为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适宜的条件,按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发展。
  "培养人才"与"培养人"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两者在实质上却代表着不同的方向。其实,培养人并不排斥培养人才,它跟培养人才不应该是对立的。使每一个学生都充分地发展个性,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人,就能把培养人跟培养人才统一起来。
  说到人才,这里不能不提到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美国哈佛大学霍华德·加德纳教授的"多元智能"理论和成才观。加德纳认为,人的智能至少包括:①言语——语言智能;②音乐——节奏智能;③逻辑——数理智能;④视觉——空间智能;⑤身体——动觉智能;⑥自知——自省智能;⑦交往——交流智能等七种智能,此外还可能存在着其他的智能,这些相对独立的智能通常以不同方式和程度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每一种智能都有多种表现方式,每个人的智能又都有独特的表现方式,这就造成了个体智能的差异性,使得每个人看起来都与众不同。在正常条件下,只要有适当的外界刺激和个体本身的努力,每一个个体都能发展和加强自己的智能。 加德纳认为,先天资质、个人成长经历和个人生存的历史文化背景,是影响个人智能发展的三个因素,这三个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人的先天素质对智能的类型起主要作用,后天的历史文化教育活动则对智能的发展水平高低起决定性影响。适宜的经历能够起到开启智慧的作用,消极的经历则会扼杀智慧、中断一个人某种智能发展、完善的进程。根据加德纳的理论,每一个学生都或多或少地具有各种智能,都有自己的优势智能领域,有自己的学习类型和有效学习方法。学生不存在聪明不聪明的问题,只有在哪些方面聪明和怎样发扬自己的聪明优势的问题。学校里不存在差生,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智能特点、学习类型,沿着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成为可造就人才。适当的教育和训练能使每一个儿童的智能发挥到更高水平,教育应该在全面开发每一个人的各种智能的基础上,为学生创造多种多样的展现各种智能的情境,激发潜在的智能,给学生多样化的选择,充分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加德纳还批判了传统的人才观,认为传统的人才观是建立在传统的智力观之上的,它依赖智力量表测得的所谓智力,实际上只是单纯以语言能力和数理逻辑能力为核心的,其结论并不可靠:生活中大量的成功人士并不是那些在智力测验中被认为智商很高的人;另一方面,许多被认定智商较低的人却可以在某些领域表现出突出的才能和聪明过人之处。他的这些观点对我们的课程教学改革不是启发颇多吗?
  2、以学生发展为本,努力促进学生发展
  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必须正确理解其涵义。所谓"全面",是指德、智、体、美等方面没有偏废,所谓"发展"是指有明显的提高和长进,是人随着时间推进而发生积极的变化。全面发展不是指各学科"门门全优",门门全优不等于全面发展。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就要以德育为核心,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要加强各种实践活动,使各方面的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人的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劳动技术素质等方面。对于基础化学教育来说,应该着重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以化学为主的文化科学素质和心理个性素质。与此相应,基础化学教育的任务和目的应该包括下列方面:
  (1)   以化学为主,提高学生的文化科学素质:使学生具有必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技能,形成化学科学知识的初步架构;使学生认识化学科学和化工技术的实际应用的可能性和局限性,认识它们对社会及其发展的作用和影响;使学生了解化学科学的实践精神、怀疑精神、创造精神和人本精神,了解化学科学过程和方法,学习用化学科学观念、化学科学知识和化学科学方法来观察、认识自然与社会,能对跟化学有关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决策。
  (2)   提高学生的心理个性素质:使学生热爱化学、崇尚科学,有学好化学的兴趣、热情、意志和态度,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其他能力,增强创新意识,培养良好的非智力品质,促进学生手脑并用、全面发展。
  (3)   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用辩证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学生,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爱护环境、珍惜自然资源、尊重别人、协作共事等科学伦理道德的观念、体验和态度,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面向21世纪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促进学生发展作为基本出发点,即所谓"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里所说的"学生的发展"是为了更好地为社会服务、根据社会需求提出的;是指学生的潜能得到开发、学力得到增长,在适应社会需要方面有明显的长进和提高;是指全体学生的发展而不是部分学生的发展;是指学生智力品质和非智力品质的全面发展而不是只重视智力的片面发展;是指学生有个性的发展而不是全部学生按照同一个"模式"的发展;是指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可持续的发展而不是只局限在学校内的一时的发展。可见,学生发展的内涵跟素质教育是完全一致的.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实质就是以育人为本。这种教育思想和课程理念不仅注重学生发展的全体性、全面性、主动性,而且注重发展的差异性、持续性,是学生发展需要与社会发展需要在根本利益和价值体现上的统一,是迎接新世纪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基本保证。
以学生发展为本不是排他性的儿童中心主义,它并不排斥按照某种体系进行的学科教学。当然,当前提出的以学生发展为本主要是针对学科本位主义而提出的,因为学科本位主义过分强调本学科的完整性而忽视儿童的身心特点和社会需求;过于强调本学科的重要性而忽视各学科的相互联系与配合;过于强调学科的课堂教学而忽视实践活动教学的作用。
  "以学生发展为本"不但体现在课程的整体构思上,还体现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选择、教材具体编写、教学手段、教学评价和配套措施等方面,体现在整个课程体系。在课程实施中,要始终坚持把学生的发展作为课程教学的着眼点和目标,正确处理好学生发展与学科体系、社会需求的关系,智能发展与知识传授的关系,智力品质发展与人格发展的关系,以及学生与教师的关系(即主体与主导的关系);要把个性、潜能、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社会实践能力等等,作为目前课程实施中的关注重点。
  3、既重视提高学生的智力品质,又重视提高学生的非智力品质
  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发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生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这不但是编制、设计课程时必须遵循的,也是实施课程、进行教学时必须遵循的。
  要实现上述培养目标,需要做到下列各点:
  (1)依据新世纪德育工作和课程的特点,有效地加强德育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各门课程都要结合具体内容,努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加强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革命传统教育和国防教育,加强思想品质和道德教育,倡导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结合课程内容进行德育时,要注意新世纪德育工作的特点,既要有侧重,又注意扩大德育的视野,实施"大德育"。民族精神、对本国文化的传承、公民意识、社会责任感、对人的尊重、对环境和自然的尊重、对学习的热爱等,只要有利于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都是德育的内容。同时,要注意改进德育方法,使德育内容渗透在学科内容中,使德育内容跟学科内容有机地整合,切忌简单地采用"贴标签"的方法。
  化学课程中不但有着丰富的德育资源(素材),需要我们结合当时、当地的情况,去努力发现和挖掘;另一方面,结合课程内容开展生动、有效的德育,又能促进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2)努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对社会影响越来越大的今天,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非常重要,必须从基础教育抓起。作为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化学课程要努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什么是科学素养?有人认为,有了科学知识也就具备了科学素养。其实,这种认识是很片面的。如果一个人有了某些科学知识但不会应用,不知道科学就是"实事求是"、是不断地探索和更新知识,不知道科学知识是怎样得到的、科学是怎样探索的,这种知识要了有什么用、又怎么能说他具备了科学素养呢?科学素养的内涵应该包括科学观念(科学思想)、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科学品德等方面,其核心则是科学精神。
  引导学生创新与实践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个体发展的需要。有人总觉得,对基础教育课程提出创新教育要求,只适合于少数发达地区、少数重点学校、少数尖子学生,对大多数来说是偏高了。其实,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都要经过一个常常发现真实问题并且希望通过思考、探索得到解答的"牛顿期"。在这个时期,个体会对耳闻目睹的种种事物产生迫切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会提出许多"为什么"和"怎么样"。这个"牛顿期"主要存在于学生知识经验相对较少的基础教育阶段,不断地思考、探索并获得成就、富有创新精神的科学家的"牛顿期"则可以延长到晚年。如果注意保护青少年的这种好奇心和探究欲,注意培养他们动脑、动手的良好习惯,可以延长他们的"牛顿期",有利于他们增长创新才干,有利于"牛顿式"人才的脱颖而出和成长。因此,"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来实施素质教育,是十分合理和必要的。
  (3)要使科学素质培养跟人文素质培养相结合
  培养学生做什么样的人,使学生形成什么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是任何教育都回避不了的问题,而且是必须优先解决的问题。要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科学素养,离不开人文精神,需要人文素质培养的配合。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既能造福于人类也可能带来问题甚至灾难。只有依靠人文精神,才能驾驭科学技术,使之为人类和社会进步服务。科学技术越发达,就越需要人文精神的指引。否则,科学技术也可能走向邪路:一些科学技术被用来制造杀人武器,成为帝国主义者、霸权主义者发动战争、侵略、压迫、威胁别国的帮凶就是力证。
  同时,人们也需要用人文精神来指引和确定未来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方向。因此,在基础教育中要注意加强人文素质培养,不仅人文学科如此,包括理科课程在内的所有学科都应该这样,要把人文精神教育渗透到每一门学科,使科学素质培养跟人文素质培养相结合。
  科学本来是以人为本的,科学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近、现代文化是以科学为主导的。但是,近代科学教育形成初期的科学至上和科学崇拜主义倾向,片面地强调科学教育的智力内容,忽视了科学教育的非智力方面,导致一些人错误地把科学跟人文、科学精神跟人文精神,甚至把科学跟文化对立起来,把物质文明建设跟精神文明建设对立起来。针对这种情况,化学教学要充分注意科学与人文的密切联系,注意科学的文化本质,发扬科学的人文精神,大力改变"科学教育无视学生"的现象,不能"见‘科'不见人"。要重视化学教学中人的因素,重视化学教学中的非智力因素,努力发掘化学教学中的人文因素,积极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情感,培养学生良好的非智力品质。
为了搞好人文素质培养,在教学中要重视渗透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不但要重视认知目标的制定和落实,也要重视情感、态度和行为目标的制定和落实。未来社会不仅充满竞争,而且更离不开合作。没有人文精神,就没有合作。在重视学生个性发展的同时,一定要特别注意加强合作精神的培养。
  4、既重视学习结果,也重视学习过程,把学习方式的转变放在重要的地位
  按照传统的观念,学生学到了有关的知识技能,即实现了知识向学生的传递,课程目标也就达到了;至于学生的知识是怎样获得的,是不是真正理解了,能不能在实际中应用,都不关心。这种只重视学习结果,不重视学习过程的做法弊病很多。例如,同样是完成某解题任务,可能有的学生是在理解所学知识基础上,经过独立思考,创造性地解决了问题;可能有的学生是在别人帮助下完成解题任务的,但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理解和掌握;甚至可能有的学生是通过猜题、死记硬背来完成解题的。这几种情况对学生发展所起的作用相差实在太大了!不重视改进学习过程,就不能保证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要促进学生发展,就一定要讲究学习过程,讲究学生的学习方式。一些媒体刊登过介绍国外学生如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报道,许多人看到之后,都表示赞赏、羡慕。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能来试一试、也这样做呢?
  目的决定方法,内容决定形式。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的变革,需要改变课程实施模式来配合。跟过去的化学教学比,21世纪化学教学的宗旨、内容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既然如此,21世纪化学教学的方式、方法也必须相应地实行变革。改变学习方式,重视和强调学生自主的、合作的、开放的探究学习,是这次课程教材改革取得成功的关键,也是这次课程教材改革区别于以前历次课程教材改革的一个重要特征。为了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要变注重学习结果为注重学习过程,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学生的接受式学习为探究式学习,广泛地应用探究教学、问题解决、情境教学、合作教学、开放教学、实践教学等行之有效的模式。在化学教学中,要注意强化实验的探究功能,用研究性学习来改造化学课堂教学,组织好学科实践活动,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保证学生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才能保证课程改革取得成功。
  5、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让学生热爱科学,乐于学习,学会学习
  人类已经进入了学习型社会,自主学习是未来社会成员的生存需要和基本生存方式,终生学习能力成了现代社会国民生存能力的重要成分。面对迅速增长的知识,基础教育课程必须努力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让他们学会认知、学会学习、学会应用知识,还必须注意培养他们的学习愿望、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和学习习惯,使他们热爱科学、乐于学习,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中学化学是化学学习的启蒙阶段,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尤为重要。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是中学化学最重要的基础工作,它比多教给学生一些有用的、具体的化学知识还要重要得多!在教学中,要始终把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放在很突出的重要位置。每一个中学化学教师,都应该在方面多想一些好办法,多下一些真功夫。
  6、贴近生活、贴近社会,注意跟其他学科的整合
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实际,有利于使学生了解社会,接触社会,能学以致用,为将来参加社会实践打好基础;更有利于学生全面、生动、活泼地发展。
  加强课程内容跟学生生活和现实社会的联系,并不是不要学科课程,而是要克服传统课程的封闭性,给传统的学科课程增添时代的内容和生活的活力,使它们有机地融合起来。科学需要技术的支撑,科学与技术日益走向融合,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因此,在基础教育中必须重视进行技术教育,要注意联系社会需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化学跟生活和社会天然地有着很密切的联系,化学教学应该充分地发挥这个优势,利用各种实际情景组织教学活动。为了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实际,应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充分发挥学校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的作用;广泛利用校外的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工厂、农村、部队和科研院所等各种社会资源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积极利用并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
  化学跟生物、物理、地学乃至数学、语文以及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涉及自然、生活和社会问题时,要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做好各相关学科知识的整合,恢复它们之间本来天然存在但被人为割裂的内在联系,以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