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鳄鱼鞋子怎样:名师工作室在减负增效活动中的引领作用探索-常州教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5 06:23:49
名师工作室在减负增效活动中的引领作用探索 来源:常州市电教馆、教育信息中心   编辑日期:2010-3-2 9:32:37   点击数: 79  

  减负必须增效,增效的核心是增加教学的科学成份。从教的层面就是要增加教师的创新劳动。减负后,课时减少了,教师如果还是沿用原来的教学思路和方法,进行简单、重复的劳动,就无法完成教学任务。所以,减负的同时老师必须做加法,改变原来的教学方式,增加自己的创新劳动和高效劳动。从学的层面就是要增加学生的科学学习。以往的学生往往都是老师讲什么就学什么,考什么就练什么。现在减负后,星期六、星期日不上课,晚上也不上课,把时间还给了学生,在这样的前提下,学生会不会学,学生想不想学就显得尤为重要。想不想学是动力,会不会学是能力,想学就有动力,会学就能科学学习,就能提高学习效益。为了让学生学会科学学习,还得教师做加法,加学生学习方法的科学指导。
  落实减负增效,要求我们的教学,变高投入到科学投入,变低产出到高产出,变片面发展到全面发展,变关注学生的当前发展到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变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到关注教师的品质发展。对教师来说,从专业发展到品质发展,这就是说教师不仅要做教书匠,还要做教育家;不仅是主演还要做导演。教师实现了品质发展,教育就能从一般水平发展到高水平,在规定时间内低投入,高效益。因此说,减负的关键是教师。而教师培训质量的高低是减负成败的关键,只有把教师培训好了,才能实施好减负。在这样的背景下名师工作室的引领作用的发挥就显得十分重要。
  笔者作为教研组组长和市第一届、第二届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将物理教研组青年教师的培养,作为实现“减负增效”的重要举措。指导年轻教师参与各级各类培训,参与各种教学竞赛,练好基本功的同时更要提升认识水平,提高课堂效率和效果。教研组以“名师工作室”为抓手,鼓励青年教师参与“名师工作室活动”,积极实践和反思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教研组先后有李灯贵、吴天峰、虞俊、胡甜、周莉英、冀林等6人成为工作室的正式成员,其他中青年教师作为工作室的外围成员(参加工作室组织的全部活动)。
  重建教研组织。发挥名师工作室对学科教研、引领学科减负增效的功能。加强教研组和备课组建设,完善教师之间教学协作机制,增强教师减负增效的合力。以专题组形式开展重点项目研究,如课堂教学评价、学习手册的开发和编制、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研究、学生自主实验研究与指导等。结合实际展开教研,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指向,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提高教研水平。将教研走向日常,让教学研究与教师日常实践融为一体,使之成为教师的职业习惯和工作方式。
  转变教研方式。从个人研修走向合作教研,积极开展区域教研、校际教研和校内互助式教研,形成教研合力。工作室采取走出去、多交流、互学习的模式。在各个学校上课、交流、研讨。扩大成员的视野、了解兄弟学校的教学和学生情况。帮助青年教师正确认识和把握不同层次的学生,提高分层教学的能力。同时也能够吸取兄弟学校的“减负增效”好的做法和经验。
  1.加强学习转变观点,减负增效思想先行
  当前,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方式与减负增效的要求还不相适应。部分教师长期受应试教育影响,以讲为主、以教为主、以教材为中心的观念和方式根深蒂固,仍习惯于全面控制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没有张扬和凸显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没有将教学重心转移到学生的学上来,不能把学法指导放在应有地位,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师的能力素质和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能力与减负增效的要求不相适应。很多教师教学设计的能力、课堂组织和管理能力、研究和指导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以及把握知识结构、处理教材的能力还亟待提高,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也亟待提高。因此,工作室把加强理论学习,转变教学观点,作为减负增效的必修课。
  首先,转变教师角色地位。让教师从“主演”变为“导演”,从“教学生”转向“教学生学”,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向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从“教书匠”向“研究者”转变,提高研究学生、课程标准、教材、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的能力。
  其次,转变教师教学方式。一是以学为主,教学的出发点是教会学生学,为此要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研究学法,指导学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二是先学后教,强化课前预习、课中自学和学后反思环节,让学生带着问题参与教学过程,实施启发式教学。三是以学论教。基于学生实际开展教学工作,强化学习方法指导,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增强课堂中的互动性,在互动中捕捉各种有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过程;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要注重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成效。
  再次,优化教学设计。加强课前研究和对学生的研究,准确定位教学起点和目标。加强教材知识体系研究,强化单元意识和知识类结构意识,根据知识结构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学生实际加工处理教材。加强弹性化教学方案研究,妥善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为师生互动留有空间。教学设计结构要紧紧围绕如何提高教学效益,不仅要包括基本的教学流程,还要包括检查、指导学生预习、布置和批改作业、个别辅导及教学反思等内容。
  认真研读《江苏省物理课程标准教学建议》,在减负增效的背景下,重新审视、修订学科教学建议,切实增强学科教学建议对教学工作的针对性、指导性和实效性。
  进一步优化队伍素质。以敬业爱生奉献为精神倡导,以抵制有偿家教为重点,大力加强师德教风建设。积极探索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新举措,举办青年教师基本功大练兵、教师基本功大奖赛、学科评优课、以校为基础的教学设计竞赛等活动,切实增强教师减负增效的素质和能力。
  2.聚焦课堂教学研究,重视评课互动效益放大
  把教师的目光引向课堂,深入课堂教学第一线,了解课堂教学实情,帮助教师改进课堂教学,提高育人质效。开展高效课堂研讨会、沙龙等活动。
  提高教学质量主要依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改进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来实现。努力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上多下功夫,加强教学研究和探讨,改进教学形式和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精讲多练,讲课突出重点难点,注重及时复习巩固,加强课堂检测和反馈。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因材施教,有的放矢,讲练结合,注重实效。
  积极推进课堂教学转型。在传承学校多年优秀的教学品质的基础上,形成以学论教、少教多学的良好的教学氛围,并逐渐积累了以研究性学习、实验等为重点的多元化的教与学的方式。我们重点研究了在预习基础上的课堂教学,对学生加强预习指导,努力使学生的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巩固成为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
  工作室成员冀林老师作出这样的总结,参加名师工作室以来,每次活动开课是保留的项目,因为所有成员一致认为关注课堂的改革,是教师立足之本,成长的基石。通过成员之间的开课、评课,我收获了很多,既有对教材的理解,又有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安排,还有对教学内容的处理等等,我深深地感到教师确实可以通过不断地实践、学习提升课堂教学效果,追求卓越是永恒的主题。
  由于对“教育生活”的全新认识,必然会对教学过程发生影响。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以“讲”为主的,教师喜欢讲,学生也变得喜欢听,于是我们把“讲”理解成了教学的全部。现在的讲是作为自主学习基础上的知识、能力之网络的编织,达到画龙点睛之效果。相应地训练从原来老师考学生(课堂测验)变为课后学生的自我检测和练习。从以练代讲,讲练结合、精讲精练,加强批改,布置练也经历“悟”的过程,最关键的是“悟”的主体在转变,从原来的教师“讲”“布置练”,现在变成了学生的“悟”,学生自我检测、自我反馈、自我反思、自我改正。
  3.以《物理学习手册》编写为载体,提升教师课程统整能力,优化学生自主学习效率
工作室以课程统整为主线,不断建设适合本校学生情况的学校课程。通过组织编写省常中《物理学习手册》,提高青年教师开发和统整课程的能力和水平,提高青年教师的创新和实践的能力,我们的《物理学习手册》通过常州教育网发布为市内外提供教学资源,很好的发挥了省常中的示范辐射作用。
  《物理学习手册》,对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进行精心设计,对学科倡导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进行价值引领。《物理学习手册》的编制和使用真正凸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一是指导学生了解本模块的知识框架、学科方法和思想,二是明确本模块的学习要求和评价细则,三是对学生自主预习的内容、效果提供指导和检测,四是对不同层次学生提供选择性巩固训练,五是提供以学科为背景的阅读素材,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学科视野。
  《物理学习手册》促使教师通过转变教学组织方式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在教学活动中起着一个导学的作用。《物理学习手册》导学是从学生的角度着眼,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帮助并促进他们自主学习,解决的是“学什么”、“怎样学”的问题。把教学的重心从研究教法转变到研究学法上。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编导、引导、指导上。编制《物理学习手册》的过程就是一个综合的探究性活动过程。而是教师从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出发,按照从易到难,从表面到本质,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规律,有目的、有层次安排学习活动,教师从主演变为导演,走下讲台,深入到学生中,指导学法,让学生的学习活动贯穿整个课堂。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由过去依靠教师灌输、消极等待的学习习惯,转变为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探索,积极参与。优化知识和能力结构,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从而提高学习实效,增强学习能力,达到增效减负的目的。
  4.在公开课的磨练中加快青年教师的成长
  上一堂公开课(当然是精心准备的公开课),不管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使人“涅磐”了一次,思想上完全越上一个新的台阶,教学技巧得到了很好的提升,公开课是一个教师成长的一剂良药,尤其是青年教师成长的助力器,工作室成员胡甜老师做了这样的总结。
  主动争取公开课的机会,探讨教学规律,研究教学方法,提高自身专业素养。或许有些老师认为公开课是苦差事,不愿意开,究其原因,是“功利”思想在作怪,认为公开课是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其实,“公开”二字本身就是一个中性词,它可以是成功的,也可以是失败的。
  在公开课 “传感器的应用实验” 中,突出的思想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领者的课堂模式是我校的教学最终目标,工作室给予一个展示的平台,在06年年底时开过一次,当时准备了很多有趣的实验,课堂很活跃。但在评课时,工作室的老师提出教师的主导性太过明显,没有真正从根本上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08年初学校专门组织了一次探究课,在原来的基础上加以改进,进一步深入钻研教材,全身心投入到教学准备过程中,自觉地从网络上、参考书中去查阅相关辅助资料,也得到了工作室中来自各个兄弟学校的资深名师的帮助。同时,在准备的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是不可否认的,高中物理选修3-2中的《传感器》这一章颇具探究性,比较适合高二学生的学情,学生在平常生活中对传感器知识和电子元器件的使用有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和自主设计的可行性比较大,容易出成果,也就容易使学生对合作学习和方案探究感兴趣,进而对物理学习感兴趣,愿意花一些时间来探索物理问题——这样就达到了这堂课的效果: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从确定课题开始,我一直在思考怎么通过课堂来体现这种新颖、高效的学习方式,要实现这种方式应该怎样引导学生做他们愿意做的事,也就是怎样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这个环节比我想象的要轻松得多了,自从我把探究的要求公布出来后,学生就冒出了一个又一个“稀奇古怪”的想法,水位自动控制、光控自动控制、烧水防打翻自动报警、防盗报警等等,接下来就是学生废寝忘食的画图、设计、计算以及实物连线。有些小组比较顺利,一气呵成,也有的小组也是挫折重重,至今都有技术问题没得到解决的……但是,无论是成功展示的,还是悬而未决的,只要是合作了、探究了,所有的探究成果都是喜人的,令人称赞的。当然,这些成果不仅仅是可见的实验电路和展示成绩,还有也是最重要的,是同学得到的自主合作的学习方法和纯真的友谊。整个课堂的语言和流程,都进行了精心的设计。从一开始“勇气号”火星探测器的视频剪辑和文字解说,到各个部分之间的衔接过渡,无不倾注了所有帮助过我的物理同仁们的心血。任何教学资料的展示,都不是现成的网络资料可以给予的,而是要根据我的教学目的来不断整合的。因此,在教学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上,我很注重课堂展现与学校课程的整合,关注资优生,关注物理学习兴趣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教给学生物理的学习方法。
  公开课让我们在自我加压中学习到以前不曾学习到的知识。为了上了一堂公开课,会想方设法来提高课堂的效果,会从辅助教学方面入手,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如果不懂制作多媒体课件,在压力面前主动学习。公开课也为教师提供一个相互学习,平等交流的空间,通过听课、评课,教师提高了归纳总结能力,也提高了反思自我的能力。因此公开课是一个教师成长必不可少的平台,每个学校都不会忽视公开课的作用,而是充分重视和发挥公开课的功能,让教师通过公开课真正起到“自加压力,苦练内功,超越自我”的作用。
  5.让学生真正成为探究性学习的主体
  2009年12月4日,学校校庆暨四校交流活动,工作室成员周莉英老师开设了以《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为题的探究课。本次探究活动,不仅仅是一堂课的内容,其实是一个完整的课题研究,从布置课题到实验方案设计,到实验操作、实验报告的完成,再到实验小组方案交流,以及最后制作成一份实验小报,整个过程经历了近一个月的时间,而课堂呈现的仅仅是其中的一个环节,学生的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的完成都是在平时的自主实验时间内完成的。说实话,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但在完成以后,仔细回味中间的各种收获,一个字:值!具体有以下几方面:第一,让学生在问题中主动学习。本次探究活动,从一开始的实验方案设计,学生就始终带着问题在学习,在设计方案中遇到的困难需要解决,实验的误差需要考虑,得到的数据需要分析等等。这种基于问题的学习方式将有助于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以问题作为学习的载体,围绕问题的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来组织自己的学习活动,并在这样的活动中逐步形成一种强烈而又稳定的问题意识。第二,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和参与,发挥学习的主体作用。本次探究活动,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开展活动,每个小组成员都尽情发挥了各自的特长,在参与中锻炼自己的能力。有的学生,思维能力较强,负责实验方案的设计,有的学生,动手能力强,在实验操作中忙前忙后,有的学生,文字功底深厚,负责实验报告的完成,有的学生,口齿比较伶俐,能在小组交流的时候发挥作用等等,充分调动了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改善了学生的学习和思维品质。第三,改变了学习活动组织方式,有效地开展合作与交流。因为本次探究活动是以学习小组的形式组织的,所以在活动过程中,小组成员之间的讨论、对话和交流,能更好的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养成相互支持、配合的良好品质,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更好地实现互帮互助和资源共享。教师此时的角色,就像是个场外观察员,对小组活动适时地评估并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教师从一位“传道”者,真正向“解惑”者转变,是在当前的“减负增效”背景下,教学方式的必要转变,这样的转变背后,更体现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6.把减出的时空还给物理本质的学习—自主实验
  在“减负”的背景下,物理教学如何能切实做到“增效”呢?如何帮助学生安排减负释放出的学习潜力?工作室成员吴天峰带领高二备课组在自主实验教学方面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不畏艰难、探索创新、团结协作的科学精神、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等要点为指导思想,以增设切实可行的“学生自主实验”为具体措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物理教学中的“减负增效”落在实处。
  自主实验是要求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既读书又做实验、既做实验又写实验报告、手脑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我们对学生自主实验的具体要求是:(1)明确实验目的和原理,了解仪器性能,掌握实验步骤;(2)遵守操作规程,懂得观察实验现象和设计表格,认真记录数据;(3)能对实验结果进行计算和分析,并得出结论;(4)写好实验报告。在上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我们具体的做法如下:
  6.1放手让学生做好课内实验,培养他们自主实验的能力。
  6.1.1做好实验安排,放手让学生自主实验。
  做好实验安排,既考虑实验时间,也考虑实验内容,时间的安排与理论课配合,根据学生掌握知识和具备能力的实际情况来安排预习及实验。课前预习是实施“自主实验”的根本保证,为此,我们让学生能有充分的时间来预习实验操作,特别是熟悉基本仪器的使用,一方面通过开放实验室让学生认识仪器,另一方面安排学生多次使用练习,如:天平、螺旋测微器、电表等的使用。经过多次实验的重复出现,学生就能逐步熟悉,懂得其奥妙,达到应用自如的目的。
  在实验中,老师注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探索问题与解决问题,例如:老师让学生提出改进实验或设计新的实验,以探索新的问题;老师针对学生实验操作的情况及提出的问题,提出补充问题,要求学生回答或者再做某些补充实验操作,当面对每个学生进行实验讲评以及成绩评定,指出学生掌握知识和实验操作、实验修养等方面的优缺点等,并提出今后进一步努力的方向,如“测重力加速度g”的实验,当一些学生测出本地重力加速度偏大时,他们对误差产生的原因的分析,只提出是摆角大于10°的原因或是从单摆周期公式出发,认为T测得不准造成的,其实原因不仅这些,老师若让学生重做实验,继续寻找测不准的原因,通过摸索就会发现g偏大的原因是释放摆球的位置不对,致使摆球不是在同一竖直平面内摆动,而是做类似圆锥摆运动。学生能这样提出问题、自己探索和发现问题,对实验的印象自然就深刻得多,从而有效地增强了他们理解、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自主实验中提倡讨论问题的风气,实验讨论不仅在师生之间进行,而且应当在学生之间更广泛更热烈的展开。学生是实验的主体,遇到问题要让学生自导,促进自主实验的进行,即要让学习好的、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当“辅导员”,为那些动手能力差的学生导学,调动其积极性,让其会做实验。若有错误则让他们自我改正,这样他们可以从失败的教训中悟出道理,有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印象特别深刻,还能使他们从能够动手到独立操作,亲身品尝到实验劳动的乐趣,增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克服懒惰和依赖思想。这种自主实验的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参加实验的全过程,从制定实验方案到自己归纳,找出主要矛盾,都是学生自主进行的。表面上看课堂面貌是“乱”些,但“乱”在议论。研究、归纳物理知识上,“乱”中求“知”,这个“乱”是值得的。学生在实践中逐渐形成细致严谨的学风,学会规范的实验操作方法。
  6.1.2重视利用说明书,让学生自主实验。
  说明书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例如,现代家庭的家用电器越来越多或越来越现代化,家用电器都附有使用说明书,新电器第一次使用前总要先看一下说明书,若能按说明书的使用说明进行操作,就能正确地使用电器,就能给生活带来方便。相反,若使用不当,就会出故障,甚至损坏家用家器。然而使用说明书除了需要一些专业知识外,还需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因此,我们老师重视培养学生使用说明书的能力,让学生利用仪器说明书来做实验。
  教学仪器都配有使用说明书,一般的说明书包括介绍仪器的用途、结构、原理。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等几个部分。阅读说明书能帮助使用者熟悉具体仪器的型号。原理和结构,加深对主要部件的认识,进而掌握仪器的精度、性能、用途和使用方法,能知道检查仪器的零部件是否完整,基本功能是否正常,也能帮助人们分析排除简单的仪器故障。因此,做实验时,说明书不单老师要看,而且学生也要看。在平时,学生确实看得少,主要是听老师介绍。培养学生在这方面的技能,一般要教学生先看说明书,自学讨论先认识仪器,后动用仪器,先看课本后做实验,这样可以减少仪器被损坏,帮助排除实验中出现的简单的仪器故障,有助于学生独立自主实验的能力的增强。如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分组实验,我们都把每套实验仪器附上说明书,让学生在实验前先阅读。阅读要针对附图来读,领会其内容,对于内容比较复杂的,可以应用分析与综合的方法,先逐字逐句的阅读,结合附图领会几个简单问题,然后再把各部分内容综合起来,以理解说明书的整体内容。诚然,“利用说明书让学生自主实验”的方法不是所有实验课题都适合,这需要我们继续探索。
  6.2培养学生养成自主做课外实验的习惯
  课外实验是对课内实验的延伸和补充,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能培养学生探索物理奥妙思维能力和创造精神,对激发学生自主实验的兴趣,使他们养成爱观察爱实验的习惯有很大作用。
  6.2.1自做小实验,搞小制作
  小实验所表现的物理知识是最直观,最“原汁原味”的。学生做小实验、搞小制作又可弥补课内实验的不足,如:使用的器材不受限制,他如何回家后自找材料,就地取材,利用废品,人人能做到,而且对这些材料感到分外亲切;从仪器的设计和制造、实验步骤和方法的确定,实验结果的处理等全等程,都由学生独立完成,这都有利于他们探索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高中教材有大量的小实验,对难度不是特别大的小实验,我们老师不但有布置,而且有督促、检查,鼓励学生创新。仪器创作要求简单、容易、美观大方,能说明问题。对那些富有创造精神的作品,及时向学生推荐,让作者为老师、同学表演,并将实验情况写出报告,组织评比,利用学生好胜的心理,引导他们不断推陈出新,向创造型方向发展。例如教师在讲“液体的表面张力”后,引导学生课外动手做一个实验:“把一枚硬币放在水面上,硬币被水的表面层薄膜托住,用手指一按硬币,即下沉,你能说明硬币是被水的表面托住,而不是浮力作用的原因吗?”此实验虽然取材方便,简单易做,但不管怎么说学生动手做了实验,总能或多或少促进他们加深理解和巩固课内所学的物理概念和规律。这是自主实验能力培养的一种方法,也是教学的一种改革。
  6.2.2理论联系实际,注意观察周围的物理现象
  学生课外观察是一种相对独立进行的活动,也是自主实验的内容之一。每个物理知识都来源于实际,又抽象于实际,这就需要人们把要学习的这些知识自觉地联系于实际,提高感性认识,促进自主实验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到周围的物理世界去观察、去实验。如对“惯性”这一概念的理解,可引导学生观察体会坐公共汽车时当车开动,又突然刹车时的感受。经常布置一些预习性的课前观察和实验以及复习性的课后观察和实验,并且做得恰到好处,学生的观察与实验的习惯也就逐步养成了。他们会觉得观察、实验轻松愉快,好似在玩的时候进行。这种效果不一定比配备仪器的实验差,配备的仪器演示的现象一闪而过,又不可能人人都做。学生置身于物理现象之中,见到现象就分析,如:家庭照明用电,可以把晚上电灯较暗的时间与各家各户用电的高峰期联系起来对比,分析它的本质,原因是电路的总电阻的变化,引起电路总电流的变化,使电路中的各部分的电压重新分配,从而使加在每一盏灯的电压发生变化,通过观察现象的对比,分析几个量之间的关系。这种方法使学生观察及实验体会的物理环境变大了,便于理论联系实际,这样掌握的知识才能深刻、牢固,应用知识才能灵活、准确,自主实验能力才能得到培养和发展。
  综上所述,学生具有了自主实验的能力和习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动手能力增强了,许多问题可以由学生自己通过自学和实验得到解决,老师则把精力放在重点、难点问题上,引导学生去攻坚。
  7.基于中学物理教学的综合拓展—科技创新活动
  我们面对的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充满了挑战和机遇的世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各国之间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而各个领域的各种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为了迎接这种挑战,使我们的国家在这轮竞争中处于领先,不至落后,我们需要大量的富有创新精神的创造性人才。有人曾预言“二十一世纪经济竞争的背后是创造力的竞争”这不是耸人听闻的空话,是新世纪对人才的要求。创新的关键是人才,人才的培养关键是中学阶段创新意识的培养和能力的培养,而科技活动是培养创造性人才最好的方式,有利于中学生通过活动学习科技知识,掌握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培养科学精神,从而形成终身创新的习惯,为今后的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由物理组青年教师钱明忠领衔的省常中“科创部”,基于中学物理教学的拓展,旨在充分调动学生创新的积极性,“科创部”活动的基本流程:(1)科创部成立仪式,会议内容包括(意义、价值、使命等);(2)每周六上午或下午为正式活动时间,地点:物理实验室(3)每月举行科创部中期沙龙交流心得和体会;(4)对表现出众的学生或老师给予精神或物质上的奖励和鼓励;(5)对于优秀作品,全校展览,如果时机成熟,通过广播媒体引领全市;(6)金点子信箱,每位同学都可以把自己的问题和想法或者设计理念投入其中,对其中有价值的“点子”或问题我们给予肯定并表扬; (7)对于一些确实有价值的设计通过申请专利,提高省中“科创部”的知名度和学生创新积极性!并且把“发现生活中问题”、“基于问题的创意设计或创作发明”和“参加市、省乃至全国创新大赛并努力争取获奖”作为今后三年的奋斗目标。
  自“科创部”组建以来,形成了不少有价值的创意和使用性、创新性很强的创作:学生设计的公交车把手,解决了公交车人群拥挤时把手不够的问题,同时还保证有些矮的人群能够到把手,保证了人们的人身安全;学生还设计了一款粉擦,在擦粉笔灰的过程中可以把粉尘直接吸入某装置,避免了粉尘乱飞影响师生健康,同时吸尘装置完全手动,一方面节约能源,另一方面锻炼了身体;学生还设计了一款多功能雨衣、雨帽,解决了下雨天因看不清前、后方情况而造成的人身安全,同时还能保证人和电动车少淋雨。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省常中的学生已经具备较扎实的理论功底,他们只是缺乏一种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通过“科创部”的科技创新活动,学生把中学物理理论知识联系生活实际,创造出真正有价值的创意设计和创意作品,学有所用,学以致用。中学物理的最大魅力,不仅在于她在解释物理现象的同时,还可以创造出意想不到的价值。(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   丁岳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