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鱼翅皇宫大酒店:《赵澄襄剪纸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9:16:30
 

《赵澄襄剪纸集》

   







说起来我与剪纸十分有缘,孩提时代的兴趣一直延续到今天。今天我已步入不惑,还时有摆弄剪刀,有那么些不起眼的小东西“问世”。这不能不说是童年兴趣所致。
  当报社美编,整日忙忙碌碌,甘苦寸心知。搞大作品没太多的时间精力,唯有拮页取点滴业余光阴零敲碎打搞剪纸。所幸的是,每剪出一幅便有一股按奈不住的喜悦激荡于心间,宁静的温馨感笼罩着我,唤起我多少童年的回忆:
  童年时,我有个慈眉善目、心灵手巧的外婆,受她的影响,我学会了勾织、刺绣、做布玩具等女红,可以说我对民间美术的爱好始于斯。小学时期,在一个女同学家偶然发现了许多剪纸,是地道的潮汕民间剪纸,我被迷住了,我认定是世上最美的图案。于是,便向那剪纸的作者,同学的老祖母学习“薰”剪纸稿样,进而复制,从此一发不可收也。那时剪纸风靡校园,课外活动组中有剪纸组,参加者众,我当然是活跃的一员。姑妈从老家湖北寄来了《剪纸研究》一书和一把精巧的小剪刀,我视为至宝,以致小剪刀不慎丢失后,那种痛惜不已的惆怅伴随我很长一段时光,至今难以忘怀。而当我在新华书店花二角三分买到一本林曦明著的《怎样剪纸》时,是何等的欢欣惊喜,近三十年后的今日,这两本小册子我还保存着,泛黄破损的封面记录着童年的我对剪纸的那份深情。
  在那个偏僻贫瘠的小山村当知青时,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夜晚除了看书便与剪纸为伴,山乡冬夜漫长而寂寞,剪纸使我不觉孤独。那一幅幅以山村生活为题材的幼稚的剪纸,是我最早的美术创作。后来我画了水粉画、国画、连环画,搞实用美术设计等,对剪纸却未改初衷,或者说仍有几分“衣带渐宽终不悔’的执迷。
  虽然如此,但我毕竟不是民间剪纸艺人,为剪纸而花上毕生精力;我也不是剪纸艺术研究专家,去深入研究剪纸的历史渊源、地域性特色及实用价值等等课题,我只是凭借着一种特殊的爱好和感情创作剪纸,主要用于自娱。当然,在创作中,我对传统剪纸也有所继承,有所借鉴,也注入了自己的审美情趣、理解和思考,因而各个时期的剪纸都有不同的面目。
  我崇尚中国民间剪纸的稚拙、粗犷和变形、夸张、概括的手法以及特有的刀味所产生的传神魅力;也欣赏日本现代剪纸的清新的格调、黑白的节奏和运用现代构成的手段而形成的装饰韵味。我体味到剪纸是一种不能为其他画种所替代的独特的美术表现形式,尽管有些人对她不屑一顾,觉得她太简单,而我却认为她是一株民歌般朴素而优美的艺术奇葩。
  我希望自己的作品不是民间剪纸的翻版,而是现代精神的产物;我愿意在剪纸中“掺”入少许文学的色彩,产生哪怕一点点的朦胧的诗意,那么或许会有自己的风格。
  多年来,我剪刀下“出品”的剪纸,竟也多次出现在全国、省、市各种展览的展厅里;全国及海外有几十种刊物发表、介绍过这些作品。承蒙有些刊物的厚爱,让我的剪纸占上若干个版面,或用于封面封底,加以美文评述;而在我的抽屉里,有不少获奖证书也同这些剪纸有关;有些作品甚至于挂在海外收藏家的居室。这些以简陋的工具——剪刀和廉价的材料——色纸所制作而成的剪纸竟获得如此“抬举”,我甚感欣慰。尽管我还必须从事其他方面的创作,但对剪纸依然情有独钟,依然乐此而不疲。归结为一句话:今生我与剪纸有缘。   安谧 1992 晚风 1992 秋林漫步 1991 女孩  1991 花地 1991 夏日 1991 林间 1991 月明星稀 1991 日月之行 1991

居室一角 1991 潮的召唤 1991 正午 1991

丰硕 1991 客之将至 1991 牧归 1990

夜歌 1991 月光溶溶 1991 金色的秋天 1991 夏的恬静 1992 红猫 1991 飞越丛林 1991 红云 1993 山月 1991 风和日丽 1992 秋塘小诗 1993 鸟语 1991 绿梦 1992 蛇的图案 1990 秋阳 1988 树与羊 1988

老屋—童年的记忆(4幅)

童年故事(4幅) 1992

< 喂食  1986 < 山雨清凉  1991 油甘果 1986 > 山妞  1991 > 花鸟小品(4幅) 1986 猫的系列(4幅)  1988 乡情(4幅) 1990 鸡趣图 1987

 

渔女 1989

晨曲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