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腾飞讲两汉:给你讲故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7:28:22
 

歌曲:阿淘《春水》
                             
                                                 
                                                给你讲故事


    很久以前,因着见了许多貌似真理但却无用的书籍,仿佛成了超度世人的大师,见到他人的痛苦,安慰时总是说:别想那么多,简单就会幸福。
    但之后渐渐明白,其实并不是我们想要去想,而是作为人,我们以身俱来的都有去思考痛苦和快乐的本能。
    世间的苦恼并非是我们刻意寻找,而是作为人而以身俱来的。
    所以,渐渐的。
    当我见你的痛苦,我用沉默来安慰,因为知道你所痛苦着的是别人无法理解的痛苦。
    当我见你的欢笑,我用微笑来祝福,因为知道你所欢乐着的是别人无法理解的欢乐。
    这样,即使如叔本华所说”快乐常不是我们所希望的快乐,而痛苦却远远超过我们所预计的痛苦。“我们也能相互在悲伤的微笑中相互致意。
    可能,你永远不会知道,人类自有历史记载以来,尤其是这个国家的人民经历了多少苦难和欢乐,但我还是希望给你讲故事。




  一,关于爱情:钱钟书与杨绛

    钱钟书在1932年的时候认识了无锡才女杨绛,相互仰慕,一见钟情,次年便结为连理,在苏州办了简约的酒席后,开始了长达半个世纪的爱情长跑。在经历过分分合合,俗世纷扰,尤其在文革期间,杨绛被揪出为:资产阶级学术权威,打扫厕所,剃阴阳头,已经年过半百的夫妇,在面对这一次中华民族巨大灾难时,表现出的镇定与自信令人敬佩。在被批斗的日子里,夫妻两人依然不离不弃,每天早上,钱钟书为杨绛做早餐吃。他俩各自挂着自己精心制作的牌子,自己用毛笔工整地写上“资产阶级学术权威”等罪名,然后穿上绳子各 自挂在胸前,互相鉴赏,然后牵着手坦然地走上大街,仿佛周遭的世界与他们无关,所有的谩骂与侮辱都无法伤害他们,这些故事在杨绛的《干校六记》中有记载。1972年文革结束,共同经历了如此苦难的古稀恋人,在回到阔别的家后,闭门专研学术,不问政事,钱钟书还是每天早晨为杨绛做早餐,两人一起携手共度最后的光阴,直到1998年钱钟书离开人世,他在遗愿中说道:遗体只要两三个亲友送,不举行任何意识,恳辞花篮花圈,不留骨灰。出殡的时候,杨绛把一朵白玫瑰放在钱钟书的身上,用无限的深情望着这个伴他一生的男人,当火化间的门要关上,别人劝她离开时,她坚定而深情地说:不,我要再看他两分钟。这样共度一世的感情,要用多大的爱来承托,就如钱钟书对自己婚姻所说的:1、在遇到她以前,我从未想过结婚的事。2、和她在一起这么多年,从未后悔过娶她做妻子。3,我从未想过娶别的女人。



二,关于追求真理

    在苏州,你或许知道观前街、苏州乐园、摩天轮,但你不知道有个地方叫“乔司空巷”,那是著名的烈女林昭的故居。这位被称为中华圣女的苏城女人,在中国文革最黑暗的十年里,用一种常人无法想象的勇气和稠密的黑暗与暴政抗衡,在监狱中血写《告人类》:“这怎么不是血呢?阴险地利用我们的天真,幼稚,正直,利用着我们的善良,单纯的心与热烈激烈的气质,欲以煽动加以驱使。而当我们比较成长了一些,关始警觉到现实的荒谬残酷,开始要求我们应有的民主权利时,就遭到空前未有的惨痛无己的迫害与折磨和镇压。怎么不是血呢?我们的青春、爱情、友谊、学业、事业、抱负、理想、幸福、自由,我们之生活的一切,这人的一切,几乎被摧残殆尽地葬送在这污秽不堪罪恶极权制度的恐怖统治之下。这怎么不是血呢?”。 这些历史远比清朝盛世、辛亥革命更近,但人们已经忘却了,唯一一本关于她的书《林昭,不再被遗忘》也被人遗忘在书堆。林昭于1968年在上海龙华被秘密枪决,年仅36岁,他死后公安局的人前往她家里索要5分钱子弹钱,其母当场悲痛而疯癫。2004年林昭的骨灰被安葬于苏州灵岩山,那里我去过,很荒落的一个地方,许多墓地都已被枯草覆盖,我想,这个苏城女子留给世人的其实并不仅是血腥的事实,应该是对这个世界的爱以及对真理的执着,更是对美好的追求………。




歌曲 左小诅咒  庙会之旅


三,关于英雄与美人:蔡东坡与小凤仙


  前些日子因为公事,出差湖南邵阳,我有一个习惯。每要到一个地方,必先了解该地的人文地貌,因为之前就听过蔡东坡将军便是湖南邵阳人,古时名为宝庆。
  人们大抵在提起蔡锷的时候,更津津乐道于他与小凤仙的故事。而忽略了作为近代最杰出儒将的东坡将军,对历史的贡献,他与孙文一文一武,是中华民国开国的功臣,护国运动的发起者。朱德,李宗仁等国共两党的重要军官都曾是他的部下。
  他最早主张“欲建造军国民,必先陶铸国魂”。抗日名将张灵甫将军亲笔题赠的《蔡东坡先生遗集》为还原一代儒将的风采作出了诠释。但奈何当时山河虽在国已破,将士有心报国,无力回天,他最终仍未得陶铸国魂之法,倒是毛泽东在若干年后用“党魂”培养出一支打着国魂旗号的军队,赢得了江山。历史就是如此的玩意。
  至于后来所流传民间的名妓小凤仙,正史上并无记载。野史记载了这一段故事,掺杂了人们对美好情感的寄托,足可见松坡将军在风流韵事上从不逊于人。
  东坡初遇凤仙说来只是为了麻痹袁世凯对其的戒心,不曾想红楼深处有佳人,读到凤仙初遇将军时的沉着与爱慕,不禁喟叹。小小凤仙见到东坡的潇洒姿态,便断定此人绝非士井招妓之徒,便言语试探,东坡只道自己乃凡人,凤仙却道:“举国萎靡,唯先生一股英雄气概,且先生外似欢愉,内怀忧节。想来是欺我乃青楼贱物”。东坡见此女人气度非凡,内心快意,当即便题了一副对联于她:不幸美人终薄命;古来侠女出风尘。其地之凤毛麟角;其人如仙露名珠。此诗可见蔡锷对凤仙的怜爱之情。
  现在想来那时即使是招妓也涵着文化古韵,风尘女子皆能吟诗作对,而如今的京城或许只能淫湿了罢……。而也因着这个故事,使人们悟道所谓:“商女不知亡国恨”也未必全对,虽说凤仙乃红尘中人,但自古侠女出红尘。小凤仙冒死助蔡锷逃出京师,虽是万般不舍,但也知国之大义。而蔡锷也是对凤仙万般难舍,道出:“奈何许国难再许卿”的悲叹。
  东坡将军与1916年东京去世,年仅34岁,远在京都的小凤仙得知死讯后,身披黑纱,送有挽联:九万里南天鹏翼,直上扶摇,怜他忧患余生,萍水相逢成一梦;十八载北地胭脂,自悲沦落,赢得英雄知己,桃花颜色亦千秋。



四,关于人类的流浪:大迁徙

  最近读了谢朝平的《大迁徙》,就是为了这本书,曾经的新闻界闹得沸沸扬扬。谢也因此险遭牢狱之灾,纵观此书,它写了什么。
  他写的是一篇悲壮的返乡史,是一首人们对故乡怀念的歌,二十多万人如蝼蚁般从大西北开始远征,目的地是故乡的土地,纵有万般阻挠和威胁,没有使他们却步。用闹返乡老人领袖刘怀荣的话说,是我带他们出去了,我要把他们带回去。
在这本书中,我看到最多的是人对土地的留恋。而如今反观现代的年轻人们,他们已经失去了对土地的感情。城市千篇一律,农村市郊化,在农村的土地上行走着的再无年轻人,非老即幼。
  三峡工程向来作为国家的形象工程宣传。但在中国,往往辉煌的光圈背后总是破败褴褛。政府用欺骗的手段使30万人背井离乡。在共和国又一段屈辱的历史上,你会看到那些柔弱的如蝼蚁般的人,在面对强大的阻挠和公权力的威胁,用自己的坚强和智慧上演一场悲壮的“落叶归根”。
这里用引用原文:”领导者错误的决策总是以无数小人物的利益和痛苦为代价,决策者的一念之差,陕西省渭南地区当初迁出的28.7万库区移民和他们的几十万死孙后代的命运从此开始转弯----就从那时起,逃亡移民葬身沙漠风暴和黄河冰窟钱绝望的呼救,17次闹返库时的呐喊,对侵略移民利益者的怒吼不断响起在西北高原和三门峡库区那片多灾多难的土地上……”
我有一个渭南的朋友,在我开始关心这段历史的时候,我问他:你知道大迁徙么。他说:知道。不过是上一辈的事情,我不是很清楚。
我想起《飘》里,斯嘉丽的父亲对她说:孩子,土地,只有土地才是最值得你去付出的东西。你现在不懂,等你老了,你就会明白你对他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