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债血偿读音:图说中国历代君主帝王18春秋宋国各代诸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23:29:12

图说中国历代君主帝王18春秋宋国各代诸侯  

2009-12-19 19:31:14|  分类: 帝王将相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宋微子子启

周代宋国的始祖。名启(汉代因避景帝刘启之讳,改启为开),殷商贵族,殷商帝乙之子,殷商最后一个王纣的庶兄。初封于微地(今山东省梁山西北一带),后世因之称为微子启(或微子开)。

  以纣王淫乱,商代将亡,屡次劝谏。王不听,遂出走。武王克商,他肉袒面缚乞降。后纣王子武庚作乱,被周公旦攻灭,即以他继承殷祀,封于宋。(殷商末年,纣王无道,穷奢极欲,暴虐嗜杀,导致众叛亲离,国势日衰。微子屡谏,不被采纳,乃惧祸出走。周武王姬发灭商,微子自缚衔壁乞降。周公旦平定管蔡武庚叛乱后,成王封微子于商族发祥地商丘,以示不绝殷商之祀,国号为宋,爵位为公,准用天子礼乐祭祀祖先)。   

  传说他为政贤能,为殷民所爱戴。   

  微子,商末周初朝歌(今河南淇县)人,汉时避帝讳改称开。因其封国名微,爵位为子,故称微子。微子是商王帝乙之长子,纣王庶兄。微子多次亲谏纣王,见“纣终不可谏”,便谋于太师箕子、少师比干。箕子认为“今诚得治国,国治身死不恨;为死,终不得治,不如去”。微子便远离纣王逃到微。“微”是微子的封国,原在今山西省潞城县东北,后微子又迁到山东梁山西北,所以那里也称为“微”。周武王灭商后,微子持祭器造于武王军门,肉袒面缚,左牵羊,右把矛、膝行而前,向武王说明自己远离纣王的情况。周武王很受感动,乃释其缚,“复其位如故”,仍为卿士。约公元前1063年,周公以成王命封微子国于宋,即今商丘一带。微子成为宋国国君、始祖,寿终后,葬于今山东微山湖微山岛西北部高岗上,墓前有古碑四通,主碑上有汉代匡衡“殷微子墓”四字,横额为“仁参箕比”,“箕”指箕子、“比”指比干。孔子称“微子”、“箕子”与“比干”为“三仁”。

  微子肉袒请罪

  武王灭商后,微子持商王室宗庙礼器,来到武王军营前,表示投降。他袒露上身,双手捆缚于背后,跪地膝进,左边有人牵羊,右边有人秉茅,向武王请罪。武王将他释放,宣布恢复他原有爵位,以示宽厚为怀。

宋微仲子衍   

原名子衍,宋微子启之弟,衍氏之族,出于子衍之后。子衍卒,公子稽继位,是为宋宋公。

宋公稽子稽  

宋国第三任君主,宋公稽,原名子稽,宋微仲之子。生平不详。死后宋丁公即位。  

宋丁公子申 jz;"]k  

宋国第四任君主,宋丁公,原名子申,宋公稽之子。生平不详。死后宋前湣公即位。 HI 30-$9  

ZjXpMx,  

jsG epi9  

u>.qhtm[  

宋前湣公子共 q~=]_PMP  

宋国第五任君主,宋湣公,原名子共,宋丁公之子。宋湣公九年,宋国大水。有二子,长子叫弗父何,次子为鲋祀。宋湣公不传子而传弟炀公,引起了鲋祀的不满,鲋祀杀死炀公自立,是为厉公,又立弗何父为卿。

宋炀公子熙

  

 宋国第六任君主,宋炀公,原名子熙,宋前湣公子共之弟,宋丁公子申之子。共未传子而传弟炀公熙,为湣公次子子鲋祀所杀,子鲋自立,称为宋厉公。 Og?]y ^y  

 T^ ^o  

;_GS<[A3  

;k

宋厉公子鲋祀 ! 3O#'CV  

 宋国第七任君主,宋厉公,原名鲋祀,宋缗公次子。缗公共卒后,弟炀公熙继位。缗公鲋祀次子不服,将叔父炀公熙杀害,把国位给了长兄弗父何,弗父何不受,鲋祀于是自立,称为宋厉公,封弗父何于栗(今夏邑),任宋国国卿。弗父何是孔子的远祖。 0S0 ?\r  

wPYz& &W  

oq4*m[  

pzP~,cdf  

WUSkN;idVG  

宋厘公子举 WhsTKy&E  

宋国第八任君主,宋厘公,原名子举,宋厉公之子。在位17年。厘公十七年,周厉王出奔彘。厉公卒后,子覵立。 6u`E{$  

JB~79Lsdz  

|T~C($9  

1CFTQB>  

qh!2dj  

宋惠公子闲 V8w!yc  

 宋国第九任君主,宋惠公,原名子覵,宋厘公之子。《十二诸侯年表》记载:“三十一年,宋惠公薨”,葬于商丘。宋惠公、宋哀公、宋戴公等三公王陵三峰并峙,故名“三陵台”。前830年—前800年

 

宋哀公 u6{= Z:  

宋国第十任君主,宋哀公,宋惠公之子,在位仅一年。《檀弓》记载,宋哀公葬其夫人,装了一百罐醋和肉酱。对此,曾子批评:“既曰明器矣,而又实之。”死后葬于商丘古城西北九公里处。前799年—前799年 7yGc@kJ?  

r  

宋戴公 AsyJDt'i  

(前799年—前766年在位)在位期间由正考父辅佐,爱民如子,受万民拥戴,在位34年而卒,举行国葬,人们长途跋涉涌进都城,在墓边长跪不起,周宣王特赐谥为“戴”,死谥“戴”,其后子孙以谥为姓而姓戴。 1 oq5|2p  

/ 4P+  

[jb3lO$Xa  

/XtpGk_1)  

OU&eswW  

宋武公子司空 =\;yxl  

原名子司空,宋戴公之子。在位期间北方游牧部落长狄入侵,宋武公派兄弟司徒皇父率军抵御,在长丘(今河南封丘县南)打败长狄人,俘获首领缘斯。皇父和其二子谷甥、司寇牛父不幸战死。前765年—前748年 aChyl ;#E  

6[g~p< 8n}  

U40adP? a  

>_3+s~  

rO8Q||@>A  

宋宣公子力 2n}nRv/'  

原名子力,宋武公之子。宋宣公死,不传子与夷,而传位弟子和,说:“父死子继,兄死弟及,天下通义也。”前747年—前729年

1  

宋穆公子和 *Jd,8B/hC  

子姓,名和,据《春秋》记载,于鲁隐公三年(前720年)去世,在位9年。宋武公之子,宣公之弟。宋穆公传位给宋宣公之子与夷,而没有传给自己的儿子冯。被认为是遵循道义的典范。前728年—前720年

 

宋殇公子与夷 U'IJwGRP  

原名子与夷,宋宣公之子。在位时任孔父嘉为司马,华督为太宰。宋殇公好战,十年十一战,百姓苦不堪言。太宰华督贪恋孔父嘉之妻的美色,乃使人宣言国中:“民不堪命,皆孔父为之。”遂杀孔父嘉而夺其妻,殇公大怒,华督又弑公,再从郑国迎回公子冯,是为宋庄公。前719年—前711年 v` 9^?Xw)  

|E+tQQr%'  

VKa -  

)IIQ{SwQq  

;1Kxqp z_i  

宋庄公子冯 $#V ^CmW.  

原名子冯,宋穆公之子。早年在郑国当人质。宋殇公十年(前710年)华督见殇公常年用兵,杀孔父嘉,夺其妻,又弑君而立公子冯,是为宋庄公,华督任太宰。前710年—前692年 9T*%CI  

G-FTyIP>'  

 o^59kQT  

;]<{

/f!_dJ^  

宋后湣公子捷 vfT<%Kl!'  

宋国第十七任君主 1\d$2N"  

  宋后湣公,又称宋闵公,原名子捷,宋庄公之子。在位时与鲁国多次交战,宋闵公八年(前680年)鲁败宋于乘丘(山东巨野),擒宋大夫南宫长万。九年(前681年),宋国报复去年乘丘之役,再攻鲁国,战于鄑邑(山东曲阜南),宋军又败。南宫万后来被释回,有一回宋湣公和南宫万一起去打猎,双方起了争执,宋闵公取笑他:“吾初敬君,今君乃鲁国囚犯,吾不再敬君矣。”南宫长万既愧且怒。宋闵公十年(前682年),南宫长万趁下棋时杀子捷于蒙泽,立子游为君,诸公子借曹国军队反击,杀子游,立子捷弟子御说,是为桓公。不久南宫长万奔陈国,宋人贿赂陈国,“使妇人饮之醇酒,以革裹之,归宋。”,被杀,“宋人醢万也”。前691年—前682年

宋前废公子游 H 3 _7a9  

原名子游,宋后湣公(宋闵公)之子,在位仅一年。闵公在位时与鲁国多次交战,宋大夫南宫(长)万一败再败。宋闵公取笑他:“吾初敬君,今君乃鲁国囚犯,吾不再敬君矣。”南宫(长)万既愧且怒,激起杀机。宋闵公十年(前682年),南宫长万杀子捷,立公子子游为君,子捷的公子借曹国军队反击,杀掉子游,立子捷弟子御说,是为宋桓公。不久南宫(长)万奔陈国,宋国将他引渡回来,斩成肉酱。前682年—前682年 WG 9f>kE  

_t:cDXj  

 P9J3Ii!  

iL1.R+  

,r bD 1  

S=lA^#'UdX  

宋桓公子御说 &)Z8Qu  

宋国第十二世,原名子御说,宋后湣公(宋闵公)之弟。宋闵公十年(前682年),宋太夫南宫(长)万杀闵公子捷,立公子子游为君,诸公子借曹国军队反击,杀子游,立子御说为君。子御说生有七子:兹甫、目夷、三种、四鱼、五荡、六鳞、七肸。三十一年〔前651年〕春天卒,长子兹甫继位,也就是后来鼎鼎有名的宋襄公。前681年—前651年

宋襄公子兹甫 ~U8#Iq1  

宋桓公次子,姓子,名兹甫(公元前?年—公元前637年),春秋五霸之一,为宋国君主,于前650年至前637年在位。 lf|e8kU\f  

  周襄王二年(公元前650年)立,以其庶兄目夷为相,行“东宫图治”,核心有弦高、华元、华椒和乐祁。周襄王十年(公元前642年)助齐国平定内乱,拥立齐孝公,襄公因此小有名气。

  平定齐乱后宋襄公雄心勃勃,想继承齐桓公的霸业。周襄王十四年(公元前638年)宋与楚战于泓水(今河南柘城西北),结果宋军大败,次年宋襄公因重伤而卒,其子宋成公王臣继位。 aEdF Z  

  在位时间:公元前650年—公元前637年 QAi(uL5   

  前任:(父)宋桓公 &7Ixf?e!K  

  继任:(子)宋成公 (Wq9YDD@  

在宋襄公即位的第八年,即周襄王九年(公元前643年)十月七日,齐桓公去世,齐国爆发了易牙之乱。其乱始于太子之争。齐桓公有六个儿子,而且都是庶妾所生,地位平等,所以齐桓公怕自己死后诸子争位,就与管仲将公子昭(后来的齐孝公)托付给宋襄公,是为太子。等到齐桓公去世后,易牙、竖刁、开方三人废掉齐桓公立的太子公子昭,易牙与寺人貂杀死群吏,立公子无亏为君,公子昭逃到了宋国。此时宋襄公见齐国有乱,正好齐桓公身前又将公子昭托付给自己,宋襄公是个视仁义超过自己生命的人,同时宋襄公一心想成为霸主。宋国的实力不是很强大,但宋襄公认为公子昭来投奔他,这是个可利用的机会,于是便想乘机夺取齐国的盟主地位,就收留了公子昭。 h9+ylHW_cp  

  周襄王十年(公元前642年),各国诸侯接到宋襄公通知,要护送公子昭回齐国去当国君,让诸侯派兵相助,以壮声势。大部分诸侯一见是宋襄公出面号召,没几个人理会,只有卫、曹、邾几个比宋国还小的国家派了一些人马来了。宋襄公统领四国联军杀向齐国,齐国的贵族对公子昭怀有同情之心,再加上不清楚宋军实力,就把无亏与竖刁杀了,赶走了易牙,在国都临淄迎接公子昭回国。公子昭回国后当上了国君,是为齐孝公。 W~k!qy `  

宋襄公为大国齐国齐孝公复位起到大作用,自认为是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是足够树立威信称霸诸侯的时候了,便想会盟诸侯,把自己的盟主地位确定。周襄王十一年(公元前641年),宋襄公扣押了滕宣公,又邀曹、邾两国在曹南会盟,而后,又命邾文公把鄫国国君当作祭品押到次睢之社去祭祀,想借此来威胁东夷臣服。同年秋天,宋襄公又因为曹国不服,发兵包围了曹国。同年冬天,陈穆公邀诸侯重修齐桓公之好,于是陈、蔡、楚、郑等国在齐国结盟。这样,在诸侯中变形成了两大集团,楚、齐、郑、陈、蔡等国为一大集团,而图谋称霸的宋襄公一党只有卫、邾、曹、滑等几个小国。 d(wqKiGwe  

  周襄王十三年(公元前639年),宋襄公派使者去楚国和齐国,想把会盟诸侯的事先和他们商量一下,取得楚国、齐国的支持。开始时,楚成王接信后轻蔑地直想笑,讥笑世上竟有宋襄公这等不自量力的人。大夫成得臣说:“宋君好名无实,轻信篡谋,我们正可利用这一时机进军中原,一争盟主之位。”楚成王觉得甚是,便将计就计,答应与会。 EFql g9bK  

  周襄王十三年(公元前639年)春,宋、齐、楚三国国君相聚在齐国的鹿地。宋襄公一开始就以盟主的身份自居,认为自己是这次会议的发起人,同时又认为自己的霸位也比楚、齐国君高,盟主非已莫属。他事先未征求齐国、楚国的意见,自作主张拟了一份在宋国会合诸侯,共扶周天子王室的通告,并把时间定在当年秋季。楚成王和齐孝公两人对宋襄公的这种做法很不满意,心里却不痛快。但碍于情面,还是签了字。 8fM}UZI  

  到了秋天约定开会的日子,楚、陈、蔡、许、曹、郑等六国之君都来了,只有齐孝公和鲁国国君没到。在开会时,宋襄公首先说:“诸侯都来了,我们会合于此,是仿效齐桓公的做法,订立盟约,共同协助王室,停止相互间的战争,以定天下太平,各位认为如何?”楚成王说:“您说得很好,但不知这盟主是谁来担任?”宋襄公说:“这事好办,有功的论功,无功的论爵,这里谁爵位高就让谁当盟主吧。” 话音刚落,楚成王便说: “楚国早就称王,宋国虽说是公爵,但比王还低一等,所以盟主的这把交椅自然该我来坐。”说罢并不谦让,一下子就坐在盟主的位置上。宋襄公一看如意算盘落空,不禁大怒,指着楚成王的鼻子骂:“我的公爵是天子封的,普天之下谁不承认?可你那个王是自己叫的,是自封的,有什么资格做盟主?”楚成王说:“你说我这个王是假的,你把我请来干什么?”宋襄公说:“楚国本是子爵,假王压真公。”只见楚国大臣成得臣脱去长袍,露出里面穿的全身铠甲,手举一面小红旗,只一挥动,那些随楚成王而来、打扮成家仆和侍者的人纷纷脱去外衣,原来个个都是内穿铠甲手持刺刃的兵士(会盟前曾讲下会盟各国不许带兵,可是楚国不讲信用,由此留下了不仁不义的恶名,欺负以仁义为本的宋襄公,更是激怒了中原有正义感的国家,为六年后在城濮之战的大败埋下了伏笔)。他们往台上冲来,吓得诸侯四散而逃,楚成王令楚兵把宋襄王拘押起来,然后指挥五百乘大军浩浩荡荡杀奔宋国。幸亏宋国大臣早有防备,团结民众,坚守城池,使楚成王灭宋地阴谋未能得逞。楚成王把宋襄公拖到楚国的车上,带他回楚国去了。后来,直到过了几个月,在齐国和鲁国的求情调解下,楚成王觉得抓了宋襄公也没什么用,才把宋襄公放归回国。 `r*6P^P  

  从那时起,宋襄公对楚国怀恨在心,但是由于楚国兵强马壮,也没什么办法出气。宋襄公听说郑国最积极支持楚国为盟主,就想讨伐力薄国小的郑国,出出胸中恶气。过了不久,郑文公去楚国拜会楚成王。宋襄公认为是个机会。周襄王十四年(公元前638年)夏,怒气未消的宋襄公不顾公子目夷与大司马公孙固的反对,出兵伐郑,郑文公向楚国求救,楚成王接报后,没直接去救郑国,却统领大队人马直接杀向宋国。宋襄公这下慌了手脚,顾不上攻打郑国,带领宋军星夜往国内赶。待宋军在泓水边扎好营盘,楚国的兵马也来到了对岸。公孙固对宋襄公说:“楚军到此只是为救郑国。咱们已经从郑国撤军。他们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咱们兵力小,不能硬拼,不如与楚国讲和算了。”宋襄公却说:“楚国虽然人强马壮。可缺乏仁义。我们虽然兵力单薄。却是仁义之师。不义之兵怎能胜过仁义之师呢?”宋襄公又特意做了一面大旗,并绣有 “仁义”二字。要用 “仁义”来战胜楚国的刀枪。 到了第二天天亮,楚军开始过河。公孙固向宋襄公说:“楚军白日渡河。等他们过到一半,我们杀过去,定能取胜。”宋襄公却指着战车上的“仁义”之旗说:“人家连河都没渡完就打人家,那算什么仁义之师?”等到楚军全部渡完河,在河岸上布阵时。公孙固又劝宋襄公说:“趁楚军还乱哄哄地布阵,我们发动冲锋,尚可取胜。”宋襄公听到此话不由骂道:“你怎么净出歪主意!人家还没布好阵,你便去打他,那还称得上是仁义之师吗?” 宋襄公的话才说完,楚军已经布好阵,列队冲了过来。宋军大乱。宋襄公冲在最前面,却陷进了敌阵,被箭射中大腿。由于宋襄公是个讲仁义的人,对待下属十分好,所以他的属下都拼死保护他。那杆“仁义”大旗,早已不知丢在何处去了。 a #@Q.wL  

  泓水之战败后,宋国的百姓们对宋襄公都骂不绝口,宋襄公一瘸一拐地边走边说:“讲仁义的军队就是要以德服人,我奉仁义打仗,不能乘人之危去攻打别人,君子不俘虏年迈的老士兵,善待俘虏。” 他身边的将士们听了,都在心中暗骂宋襄公是个无能之人。

  周襄王十五年(公元前637年),晋国的公子重耳,在宋国的邻国曹国受到侮辱,来到宋国,宋襄公根据仁义的道理款待了重耳,宋国刚战败,国家贫穷,但仍送出了20乘车的大礼。这对重耳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这个仁义的举动为他死后5年化免了一场亡国之灾,5年后又是楚攻宋,晋国出兵救宋,在城濮打得不讲信用的楚国几代不敢正视中原。 |~ \K:[T&  

 司马迁在《史记》中对宋襄公作如下评论:襄公之时,修行仁义,欲为盟主。其大夫正考父美之,故追道契、汤、高宗,殷所以兴,作商颂。襄公既败于泓,而君子或以为多,伤中国阙礼义,曪之也,宋襄之有礼让也。同时司马迁认为宋襄公是春秋五霸之一。



  用现代的眼光看来,宋襄公在春秋乱世中不切实际地空谈古时君子风度,为了守迂腐的信条在政治军事斗争中处处被动,并且把仁义滥用在敌国甚至是敌军身上,以至数次受辱。宋国是小国,宋襄公打了败仗,证明他对仁义还理解不到位,或者说对自己的实力还不清楚,若宋有后来秦国的实力再讲仁义必然称王,而且不只二世。但是宋襄公不肯埋头发展,他也曾说齐桓公用管仲20年称霸,而他等不了。急功近利是他失败的地方,但讲信用宽而待人,却使他位列春秋五霸。

宋成公子王臣 i[\[xfk  

宋国第二十一任君主 +W;B8^imG  

  宋成公,宋襄公之子,本名王臣。公元前633年,楚成王派令尹子玉讨伐宋国,宋成公向晋国求救。晋文公攻伐曹、卫以解宋围,楚兵去。在位十七年,卒谥成。 G0Wd"AV+  

LpmspIPvf  

7_K(x mK  

'|d (<.[  

宋后废公子御 %

原名子御,宋成公之弟。子王臣(王君)逝世,他的弟弟子御把太子杀掉,自立。一年后,诸公子杀国君子御,立公子子杵臼,是为宋昭公。

宋前昭公子杵臼 GDcV1$NA  

本名子杵臼,宋成公之子。昭公七年,宋国大饥,庶弟子鲍尽出其仓禀之粟,以济贫者,广结人缘;后联合宋襄夫人杀杵臼于孟诸(今商丘市东北)打猎途中,子鲍遂自立,是为宋文公。 H9>&"=".  

  前任: yBe/UFp+  

  父宋成公 }2 r08, m  

  前619年—前611年 +[qkG. O  

  继任: 0*AlLwO  

  弟宋文公 rx;U/)~#<  

  相关典故--宋昭公穷途知过: i4p JIb  

  宋昭公出亡①,至于鄙,喟然叹曰:“吾知所以6亡矣。吾朝臣千人,发政举事②,无不曰:‘吾君圣者!’侍御③数百人,被服以立,无不曰:‘吾君丽者!’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由宋君观之,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④者众也。故宋昭公亡而能悟,卒⑤得反国。 (选自《新序》) 7_3O]e[8  

  〔注〕①出亡:出国逃亡。 ②发政举事:施政办事。 ③侍御:侍从妃子。 ④谄谀:奉承拍马。 -J30g\  

  ⑤卒:终于。 6所以:原因. "n e'iJf_(  

  译文: 宋昭公出外逃亡,到达了邻国,感慨说道:“我知道亡国的原因了。我朝做官的千把人,干政事的时候,没有一个不说:‘我们君主圣明!’侍者卫士数百人,披着衣服站立,没有一个不说:‘我们君王长得美!’朝内朝外都听不到说我的过错,因此到了这个地步!”在宋君看来,做君王的之所以离开国家失掉社稷,是因为说谄媚话的人太多。所以宋昭公亡了国但是能够醒悟,最后得以重振国家。 .UYpPuAkn  

  启示: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批评和建议,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被阿谀奉承者蒙蔽,要及时发现和改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宋文公子鲍革 16>uD;G  

宋国第二十三任君主 )1vojp 4Za  

  宋文公,本名子鲍,又名公子鲍。宋昭公之庶弟。昭公七年(前611年),宋襄公夫人使人杀死宋昭公于孟诸之薮,立公子鲍,是为宋文公。隔年,晋灵公即派大将荀林父与诸侯出兵伐宋,追究此事。但因宋文公得民心,又贿诸侯,诸侯反承认其地位合法,此事遂不了了之。 BQU5[8l  

  前任: vO_quQ[.  

  兄宋昭公 #$w#"Nr9k  

  前610年—前589年 wuzz%9;@B  

  继任: ^kr)U8  

  子宋共公 i .N1Cvp&  

  宋文公没有做国君的时候,是宋国的公子,被唤做公子鲍。 .=yus[,~  

  各位看官或许会感到奇怪,要问我为什么在开篇第一句便说出一句废话来。没做国君之前,当然是公子了,难道是乞丐不成,这一句话不是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吗?是有那么一点,然而尽管如此,我却还是要说,因为我要强调的是,如果按照正常情况发展的话,本来是轮不到他做国君的,能一辈子安安稳稳的做个公子,已经足够他祷诵好几遍阿弥陀佛的了。那么又是什么原因使得历史照着非正常的状况发展了下去而让原先的公子鲍坐上了宋国国君的宝座的呢?原因就是因为他长的实在太帅了! tFaE cP  

  就因为他帅,公子鲍变成了宋文公?这未免也太过荒唐了吧?可是事实确实如此,虽然其过程并没有说起来这般容易。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荒诞的故事呢?因为一个女人爱上了他。这个女人不是别人,正是他的祖母(当然不是亲祖母),宋襄公的夫人,周襄王的妹妹王姬。 [kOA+\v  

  《左传·文公十六年》记载,公子鲍是一个“美而艳”的大帅哥,于是乎中年守寡,独居深宫而难耐孤寂的半老徐娘王姬便看上了他,“欲通之”。可是公子鲍不愿意啊,怎么办呢?王姬便千方百计的想尽办法拍公子鲍的马屁。你公子鲍不是喜欢布施恩惠于国人吗?(由此可见公子鲍恐怕亦心存夺国的野心)好,老娘我帮你布施;还不愿意吗?还不愿意,老娘我干脆把宋国的江山也献给你做交换吧。 RfBb{?PP)  

  昭公九年,宋昭公外出打猎,这正是上天赐予王姬的良机啊,于是她便派人把昭公干掉,而迎立昭公的弟弟公子鲍当了国君。一段因帅得国的千古神话终于成为现实。(据《左传》,昭公田猎,乃是王姬所使,且昭公亦知襄夫人将杀己,然也无可奈何,只能坐以待毙,可见昭公实在襄夫人控制之下,王姬欲献国于公子鲍,实是易如反掌)。 ql~{`qoD~  

  那么这位帅的biangbiang声,帅得令祖母倾心而折节欲通的宋文公,除了帅之外,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呢?应该说还不错,起码要比他的哥哥,有“无道”之称的昭公好了许多。《左传》里说他“礼于国人”,《史记》中说他“贤而下士”,当然,这些都是在他做公子鲍需要收买人心的时候,至于他做了国君以后的表现,我却只能遗憾的说声“不可考”了。然而不管怎样,即便是因帅得国,也还是要付出代价的,至于代价是什么,大家稍稍想想便自然能够猜到。

宋共公子瑕 5 ek %d  

宋国第二十四任君主 2A}uqaF  

  宋共公,本名子瑕,宋文公之子。其间执政大夫华元专国,宋共公瑕为避水患,将国都由河南睢阳(商丘南方)迁至相城,与鲁成公的妹妹伯姬结婚,鲁国大夫季孙行父护送伯姬来相城完婚,改称共姬。鲁襄公三十年五月甲午,宋宫大火,下属要救她出来,伯姬说:“吾闻妇人夜出,不见傅母不下堂。”宋伯姬亡于大火(《琴苑要录》)。前575年—前532年 ~H|LWCU)K8  

KVM@//:{  

W)!{U(X  

{!1n5a3" 1  

1Bk*G>CX9(  

宋平公子成 S"^KJUUc  

宋国第二十五任君主 };m7FO  

  宋平公,本名子成,宋共公之子。宋平公三十年(前546年),宋国大夫向戌再次发起弭兵之会,在宋都举行十四国之弭兵会议,确定晋、楚共为霸主。平公在位44年而卒,太子佐继位,是为元公。前575年—前532年

 

宋元公子佐 7#9'2dI  

宋国第二十六任君主 Ef`5fgp? S  

  宋元公,本名子佐,中国春秋时代宋国君主,元公十年(前522年)夏天,元公猜忌华族,华向、华定、华亥与向宁谋反,双方妥协,互派人质,盟誓讲和,史载“取大子乐与母弟辰、公子地为质;公亦取华亥之子无戚、向宁之子罗、华定之子启,与华氏盟,以为质”。同年冬天,宋元公取得华氏宗主大司马华费遂的同意后,诛杀人质,借他族之力,拜乐大心为大将,率兵围南里。华定、华亥、向宁事败出奔陈,华登奔吴。不久华氏发生内讧。华貙杀华多僚,劫持其父华费遂,召回华亥、向宁,发动叛乱。宋元公欲弃师而逃,被厨人濮劝止。齐将乌枝鸣重整军备,击败华氏军于新里(今河南开封东)。元公十一年(前521年)十一月,晋、曹相继出兵救宋,联军连败华氏,围困于南里,华登赴楚国求援,元公十二年(前520年)二月楚遣使向宋元公施压,迫其赦免华氏。华氏族流亡至楚,内乱至此平息。元公在位15年而卒。 A-7wkZ.H  

  前任: v!#`W  

  父宋平公 e.}3OK  

  前531年—前517年 $uUb$8 Bu  

  继任: tT* W5  

  子宋景公

 

宋景公子头曼 npO@Haw  

 宋国第二十七任君主 6`DwEs?Y{  

  【简介】 ) e|$K= D  

  宋景公本名子头曼,宋元公之子。宋景公十五年(前502年),曹伯阳背晋,干预宋政,宋景公伐之,执曹伯阳及公孙强以归而杀之。宋景公三十七年(前480年),荧惑守心,景公忧心大祸,问于太史兼司星官子韦,子韦说:可移于宰相或苍生。景公念及天下苍生,皆不同意,此时荧惑退避三舍。宋景公无子,取公孙周之子得为太子,在位48年而卒。 "$~}'`(]  

  【宋世家原文】 +QIGR'3u  

  荧惑守心。心。宋之分野也。景公忧之。司星子韦曰。可移于相。景公曰。相。吾之股肱。曰。可移于民。公曰。君者待民。曰。可移于岁。公曰。岁饥民困。吾谁为君。子韦曰。天高听卑。君有君人之言三。荧惑宜有动。候之。果徙三度。(宋世家)。  3@PUg(M  

  【译文】 a%Z4_ToLZ  

  宋景公是春秋时代的诸侯。当周敬王四十年的时候,荧惑星(注一)侵入了心星的范围,正看守住心星。依当时星象,心星正属于宋国的分野(注二),所以这是主刀兵灾祸的凶事,要临宋国的征兆。宋景公为这件事非常忧虑。 j}rgO z.  

  朝中专管占星相的官子韦说:“我有法子将这祸患转移给宰相承受。”景公说:“宰相是辅佐国家的大臣,好比我的股肱,支持整个身体的行动一样,怎么可以使他遭受祸患呢?”子韦说:“那就转移给老百姓承受。”景公说:“一个人君,应该以仁爱来安抚百姓,怎可反而让百姓承受灾患呢?”子韦又说:“可以转移到年岁五谷收成上。”景公答说:“时令饥荒,人民困苦,我怎够得上为人国君呢?”子韦赞叹的说:“至高在上的天,听顺谦卑养德的人君,现在主公至心发出为人君的三种仁爱、宽厚的言论,必然感应天心,荧惑星必会有所移动。”于是再占候星象,果然移动了三度,离开了心星的范围。宋国在这一年里,果然没有刀兵灾难。 F@=e2e 4  

  【注释】 DA+A >5/  

  注一:荧惑星── 火星的别名,主刀兵的凶星,行止不定,休止在某位置,就象征某国家有灾祸。 L _vblUDq  

  注二:分野── 古时天子按天上所列星宿的地位而分封诸侯。列宿所当的区域叫做分野。 BKE\SWu  

  【宋景公三句善言】 0kU3my]  

  在史记中有载一则,有关宋景公以三句善言(三大善念)延寿21年的史实。当年宋国‘司星’(看星相,研究天文之史吏)看出星辰之相,不利于国君,有国君当亡之兆,所以宋景公相当忧愁。司星之官子韦就建议,可以‘作法’使灾殃转移于宰相。但是,宋景公一听,毫无自私之念,相反地,他立刻说:‘宰相,相当于我的手足股肱啊,怎能伤害他呢?’他愿意自己承当厄运。司星又建议可以‘作法’把灾殃转移于人民。宋景公虽死难当前,仍然保有仁慈之心,他马上说:‘国君是因人民而存在的,责任就是保护人民,怎能祸害人民呢?’他愿意独自承当。司星又建议,可以把灾害移至岁收,宋景公,还是一本仁慈说:‘人民是靠岁收生活的,如果农作物收成不好,人民就会困苦’,他不忍心人民困苦,他宁可独自承当。宋景公面对自己的死运仍有如此坚定的慈悲,这心力电波是很强大的,司星听了也很受感动,判断说:‘天高听卑,您国君能有这种君人之言,星相也会受感召而动移。(心念电波可以改变影相)’,不久,星相果然移动三度,依星相法则,延寿21年。此事在吕氏春秋,及新序皆有记载。 aUypt(dv  

  前任:  OLk9A  

  父宋元公 L!bfh`  

  前516年—前469年 gHQPhe#n  

  继任: 0M$#95n  

  养子和堂侄宋后昭公

宋后昭公子特 6\jbSe  

宋国第二十八任君主 B~| ]gd  

  宋后昭公,本名子得,又名子特,宋景公之养子。宋景公无子,以公孙周(宋元公之孙)之子继之。昭公请墨子到宋国参政,拜为宋大夫,称“上无君上之事,下无耕农之事”。楚在惠王、声王时曾两次包围宋都,未能攻克。晚年任用戴欢为大宰,司城皇专政,二人互相残杀。后司城子罕击败戴欢,又将昭公驱逐,出亡于鄙,后潜心改过,三年后复位,在位65年。 ]$ Nhy8-  

  前任: fR~0Fy Gp  

  养父和堂叔宋景公 aXG|IN5 *m  

  前468年—前404年 WTM  

  继任: %<+uJ'pj  

  子宋悼公 b 9"t%R9/Q  

2+DK:T[  

&4sz:y4T>  

&-p~ UZy  

qg1\ABH  

宋悼公子购由 _b>{:H&\  

宋国第二十九任君主 R@s| bs?  

  宋悼公,原名子购由,宋后昭公之子,在位19年。历史学家杨宽认为,宋悼公时,宋国已经衰落,有可能迁都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悼公有可能曾被俘虏,《史记?韩世家》记载:“文侯二年(前385年),……伐宋,到彭城,执宋君。”宋君可能是宋悼公。悼公也可能被杀,故谥法为“悼”。 Ba5*]VGG  

  前任: lMh>eX  

  父宋后昭公 hmOGteAf-  

  前403年—前385年 S]|sK Y  

  继任: o _l_Yi  

  子宋休公

 

宋休公子田 ~Js kA5h|&  

 宋国第三十任君主 Y@#N_]oXj  

  宋休公,原名子田,宋悼公之子。这时宋国首都已在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有可能曾被俘虏,《史记?韩世家》记载:“文侯二年(前385年),……伐宋,到彭城,执宋君。”宋君可能是宋休公,也可能是宋悼公。悼公也可能被杀,故谥法为“悼”。宋悼公被俘后宋休公即位,并于当年改元。 bE mN tp^  

  前任: p4k}B. f  

  父宋悼公 7}~w9jK"F  

  前385年—前363年 7%? bl  

  继任: [)jNy_4  

  子宋桓侯 hLuv  

P*7G?  

rFzj\%xa[  

~+t@7A=  

,lvG5B\0  

宋后桓公子辟兵 n&P~<2^M#  

宋国第三十一君主 /t7f5mA  

  宋桓侯,即宋后桓公,原名子辟兵(也作辟兵或辟),宋休公子田之子。司马彪说“呼辟,使人避道。蒙人以桓侯名辟,而前驱呼‘辟’,故为狂也”。休公二十三年去世,其子辟兵即位,据说奢侈荒唐,大兴土木,建筑苏宫(《太平御览》卷四八八引《庄子》)。《史记·宋世家》说:“辟兵三年卒,子剔成立。”《史记》认为子剔立为国君是父子传位。事实上,这段时期发生“戴氏取宋”的事件,《竹书纪年》记“宋剔成肝(司城子罕)废其君壁(子辟兵)而自立。”韩非说,司城子罕能夺得政权,是由于“宋君失刑而子罕用之”(《二柄篇》)“宋君失其爪牙于子罕”(《人主篇》),《吕氏春秋》说宋被齐灭亡“此戴氏之所以绝也。” r5nHYV&7  

  前任: `|Di?4+6%  

  父宋休公 W]7

  前362年—前356年 p o)lN[v  

  继任: ~BuBma_   

  臣宋剔成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