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是不是多音字:《堑壕里的机枪》之四——第三章 马克沁的新玩意儿(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11 02:47:27
  

始作俑者:大英帝国

英国人很快采购了马克沁机枪,在许多次殖民战争中都加以使用,1893年11月,英军在远征津巴布韦马塔贝莱兰(Matabeleland)的行动中首次使用马克沁机枪,当时英军士兵总数约为670人,其中400名骑兵,加上当地附庸武装,总兵力不过1700人,而与之抗衡的恩德贝勒土著(Ndebele,属祖鲁人支系)武装拥有80000名投枪兵和20000名步兵!兵力对比上的严重失衡并没有让土著武装看到胜利的曙光——因为这支人数微不足道的英国远征军拥有当时最为精良的高技术兵器:5挺马克沁机枪、两门7磅炮、1门霍奇基斯速射炮和1门加德纳速射炮。战斗中,马克沁机枪成为英军绝对可畏的火力中坚,无数土著士兵倒在它永不间断的弹雨面前,更多的人在这样的火力面前惊骇不已——那一瞬间,他们第一次发现自己的勇武和无畏在这种自动火器面前竟是如此不堪一击。在一次战役中,一支装备4挺马克沁机枪的50名英军组成的小分队利用自己手中的机枪成功保护了自己,当时进攻他们的北德兰士瓦士兵足足有5000人之多。在一个半小时内,对方连续发起了5次进攻,尽管他们毫无畏惧,但每次进攻都被马克沁致命的弹雨所扼制,最终在英军防线前约100米处瓦解。战斗结束后,英军阵地前留下了近3000具尸体。这50名英国殖民地士兵是罗得西亚嘉德公司的武装治安部队,这些士兵在发现了马克沁的惊人威力后,甚至开始挑逗对方发动攻势,然后利用马克沁在对方的队伍中撕开死亡的裂口,粉碎他们的进攻。总之,只要有马克沁在,极少的人也能在极多的人面前固若金汤。战斗的结果,英军大获全胜,英国南非公司巩固了自己的殖民利益。希拉姆·马克沁也因为自己卓越的发明而荣获大英帝国授予的骑士头衔。此后许多年,马克沁设计的回转肘节式枪机和一些相关部件经过不断的简化和优化,最终导致了1912年更为优秀的英国维克斯(Vickers)机枪的出现——该枪可以看作是马克沁机枪的巅峰之作。

由于装备了马克沁机枪,英军在数次殖民战争中占尽优势。对于那些装备尚处于原始状态的对手,装备马克沁的英军所谓的作战简直可以用“屠杀”来形容。

 

1895年的阿富汗的奇特拉尔(Chitral)战役中,英军再次动用马克沁机枪来对付兴都库什山的山民。据亲历那场战争的人后来说,在英军的机枪面前,几乎所有冲到英军阵地近前的“都是死人”。

1898年的苏丹战役中,英军的马克沁再次大显神威。如果不是马克沁,英军就不可能获胜。当时英军参战的一个步兵营拥有两个机枪连,每个连配备4挺装有轮式枪架的马克沁机枪。英军十分注意苏丹沙漠地区的防沙问题,每挺马克沁都配有丝绸制成的防沙套,直到射击开始前才最后取下。

1896年6月7日在佛科之战中(Ferkeh),英军4挺马克沁只投入作战几分钟,就击溃了伊斯兰士兵的进攻。乌姆杜尔曼战役(Omdurman)可能要算是最能彰显马克沁威力的实例:那次作战中至少有20000名伊斯兰士兵被英军打死,其中有四分之三都是倒在了马克沁的枪口下。德国军事观察员冯·泰德曼(von Tiedemann)说,“英国机枪手开始并没有命中目标,一旦他们打中,你就会看到敌人成片的倒下,他们根本没有机会迎着马克沁冲上去。”

马克沁机枪表现出的巨大技术优势立即引起了欧洲各国的高度重视,该枪很快便出现在欧洲各国军队中;但拥有马克沁机枪只是机枪概念的物化,其使用理论还远远落在后面。直到数年之后,各强国陆军才真正制定出在野外环境下使用马克沁机枪的实用战术条令。

马克沁机枪在诸如殖民地堡垒之类的点防御环境中常常能取得巨大的成功,但英国军事当局的本意是把机枪纳入到大规模步兵、骑兵和炮兵已有的战术机动之中。在1870年的普法战争中,法军就曾犯过严重的错误:他们试图把自己的排枪作为轻型火炮使用,结果遭到普鲁士炮兵的沉重打击损失很大,但这一教训并未被各国完全领悟。在1899年到1902年的布尔战争(Boer War)中,交战双方都使用了马克沁机枪。实际上,布尔人还拥有37毫米自动机关炮(或称作“砰砰炮”),这种武器比英国人的机枪射程更远,这样面对它们的英军异常焦虑,手足无措。但即便如此,这场战争也没能促成机枪战术运用理论的重大发展。

如果说到机枪在两支现代军队之间进行的战争中的真正表现,那么我们可以看看1917年出版的《机枪之书》中对1908年6月日俄之间在满洲进行的那场战争的描述。在那次冲突中,沙俄军队装备了不少马克沁水冷机枪,而日军则使用了许多气冷的霍奇基斯机枪,书中对于机枪的表现这样写道:

“机枪在战场上获得了史无前例的成功。特别是在堑壕防御战中,机枪对进攻一方具有重大杀伤效果;同时机枪在进攻行动中也有用武之地,它可以把防御者压制在胸墙后方;在进攻过程中机枪可以掩护一些士兵前出,使他们能够在不至遭到重大伤亡的情况下抵达重要集结地域。6挺机枪集中在一起构成的火力密度,相当于整整一个步枪营!在关键的时间和地点配置使用机枪,在战场上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日俄战争中日军装备的带防盾三脚架的霍奇基斯机枪,约摄于1905年。有趣的是,这张照片的拍摄者是当时作为美国军事观察员的约翰·潘兴(John Pershing)上校,后来他成为一战美国远征军的总司令官。在日俄战争中,日军成功使用霍奇基斯机枪进行直接和间接射击,给俄军造成了很大伤亡。

日俄战争中俄军使用的带有钢板防盾轮式枪架的马克沁重机枪,约摄于1915年。

 

射术里的学问

“敌人的机枪从La Boiselle对我们实施纵射(纵射在英文中称为enfilade,其意为让机枪火线基本重合于敌人队列纵向轴线的射击方式),他们的阵地在高地上,机枪子弹像雨点一样从高处砸下来,有些被击中的士兵中弹处是在肩膀,子弹却从手腕处穿出!那情景简直像死神的巨镰横扫整个无人区”。这是1917年出版的《索姆河战役》一书中战地记者菲利普·吉布斯(Philip Gibbs)引述的一位年轻英国步兵军官的话。

对于机枪在常规作战中的使用方式,一直以来都存在着许多误解——很大程度上许多战争片以及参战士兵对机枪的不当描述起到了误导作用;和电影中的场景恰恰相反,喷射密集弹丸的机枪正对着一排进攻的部队射击时效果并没有影片中表现的那样“震撼”。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最初几个月,机枪的确造成了相当可怕的杀伤效果:它们像割稻子一样大片大片地撂倒正面冲锋的敌人——那时的军队常常依靠这样的英勇行动达成战术突破——在没有机枪的时代,这种做法往往能够奏效。但不久之后,前沿指挥官们就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即便是最潦草的炮火掩护也能有效地减少部队的伤亡;因此除非在极特殊的情况下,在没有进行充分炮火准备前他们极少会使用这种自杀式的愚勇。指挥官们知道,进攻的士兵们必须穿过那些由隐蔽良好的机枪火力构成的交叉火力封锁地带,要对付这样的情况,用短促冲锋的方式从一个前出点到达另一个前出点会更富有成效。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交战各方对于机枪的使用理论和战术方法都进行了细致的检讨和记录,本书中您看到的一些示意图就摘自美国国家军事出版公司1925年版的《预备役军官训练教程》(有些是以其为蓝本绘制的)。这本书中关于机枪的内容几乎都是那次大战中经验的积累和反映。鉴于本书的篇幅,笔者无法对机枪的使用理论做更多的介绍,只能概略地作些说明。

我们通常所说的“直接射击”指的是对可见目标进行直接瞄准射击,但机枪也可以用于执行超越射击和间接射击等重要任务。重机枪配有牢固的固定式枪架,在头顶高度上的弹道散布较小,可以越过己方前进部队的上方实施超越射击,为他们提供掩护火力。由于这种做法仍有可能误伤己方士兵,因此在进行这样的操作时必须相当小心,射手也须具备高超的射术。

 

纵射可以发挥机枪的最大威力,因为此时机枪火力打击区的纵轴和目标的纵深相重合。这样整个火力打击区都可以落在目标区域,由于火力打击区具有一定纵深,一次射击可以覆盖尽可能大的目标区。为了尽可能好地利用子弹的自然散布,机枪指挥官需要事先对敌人可能的进攻路线进行估计,然后把机枪布置在敌人横队的侧翼。利用精心布设的铁丝网障碍物,可以诱使敌人进入机枪的交叉火力打击区,然后利用谋杀般的精准射击予以歼灭。这是一张摘自1925年英军预备军官教导队(ROTC)说明书中的示意图,上方为正面射击,下方则为典型的纵射。一般而言,虽然有时正面射击在应付横向列队发起冲锋的敌群时也会使用,但其杀伤威力远不及精心配置的纵射火力网。

 

对于许多不了解真相的现代军事爱好者而言,最令他们吃惊的可能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机枪射术中,间接射击会被置于如此重要的地位。所谓间接射击,就是对视野之外的目标进行射击的方法,这种射击技术极难掌握,但是其作战效果也同样令人惊骇。间接射击最大的价值在于,可以把机枪很好地隐蔽在己方防线的后方,用近似“谋杀”的火力杀伤敌人——此时机枪的瞄准和射程计算方法和火炮相同,但是二者的效果却截然不同。火炮的炮弹来临时,士兵们可以通过弹丸的呼啸和尖叫声提前获得预警,而对于远程机枪发起的间接射击,士兵们只能听到疾风掠过草丛一般的沙沙声,随之而来的便是子弹击中人体的扑扑声和被击中者凄惨的叫声。这种极为恐怖的场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是屡见不鲜。

“通常每晚会有一两挺机枪进行一些射击:我们把机枪设置在建筑前方开阔地上最近便的弹坑里;过一会儿,根据我方前沿观察哨和炮兵提供的信息,有时我们便能准确判明机枪射程内的敌人阵地位置,然后我们就能进行一次例行的‘偷袭派对’了。进行这样的射击时,我们会对机枪作专门的布置,让它们的火力交汇区刚好能够覆盖敌人的阵地,只要天一黑下来,我们就会立即向敌人阵地开火——天黑之后敌人常常会在阵地上四处走动,从而暴露在我们的火力下。只要我们‘叮’到了他们,我们立即就能知道——因为对手会用狂暴的火力还击,朝我们防线上的任何东西拼命射击,试图找到我们机枪阵地的位置——当然,这样的努力只能是徒劳。我敢打赌他们每次疯狂还击至少耗去了10万发子弹,而我们的人却毫发无损。”

以上这些文字出自一战时期加拿大远征军第21营军官赫伯特·麦克布莱德(Herbert McBride)上尉撰写的《MG,机枪》(The Emma Gees)一书。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各参战军队中,都有过这样的故事:重机枪部队对敌人进行了数小时的间接射击,很快就会遭到敌人机枪火力的反击。这样的射击对抗会一直进行下去,双方的堑壕后方再无什么安全地域可言;主要的交通壕和堑壕交会点内的人员都动弹不得。当然,重机枪那可怕的弹丸还会以很陡的弹道砸到堑壕里。

 

机枪火力打击区域变化示意图,该区域的形状随地势、弹道特性及目标距离而变化。例如,目标距离越近,火力打击区域的形状就越狭长,反之则越宽大。要想取得最佳杀伤效果,自然是设法把火力打击区域放到尽可能多的敌人部队上。机枪手必须时刻知道在各种情况下自己手中机枪的火力打击区域的范围和形状,并努力将其放置到目标区域。通常射手们还要了解自己的机枪火力能够创造出多大的危险空间,这是指最低的一枚子弹刚好击中站立者的区域。一般情况下,危险空间会延伸到射弹散布区域略近的位置,这也可以解释,何以有时迎着机枪火力冲过去的士兵,在跑过一段距离后反而不会被击中。

 

在远距离和近距离实施射击时的火力打击危险区域示意图。显然,危险区域不仅仅包括火力打击区,还包括子弹的整个飞行弹道覆盖的低高度区域。具体危险区域的大小和目标的距离有密切的关系。上方为近距射击时的危险区域,几乎覆盖了整个弹道区,下方为远距射击时的情形,危险区域呈两端隔离分布,中间弹道高区反倒成为安全地带。

 

要进行精确的间接射击,要求射手事前必须进行周密的计算,这种方法非常复杂。到一战结束时,各国已经发展出间接射击所需的全套装备、手册和换算表,以帮助射手对看不到的目标进行间接射击。这些设备包括标准指南针、搜索指南针、测角仪、倾角仪、分度规、光学测距仪、专用望远镜、夜间射击工具箱和瞄准立柱等。此外,射手们还装备有高精度大比例地图,从这些地图上面可以详细找出作战地域内每一个山丘和沟壑;侦察机每天拍摄的高分辨率照片也能成为射手们实施间接射击的有效工具。有了这套行头,一名受过良好机枪射术训练的娴熟军官将可以——用一种夸张的说法——“从两千码外打掉狗耳朵尖上的跳蚤”。麦克布莱德上尉继续写道:

“第二天我们收到了配发的测角仪、象限仪——这些东西和轻型火炮所配用的完全相同。在野战环境中,我们使用的装备除了这些,还有棱镜指北针、分度规、地图和射高表等。这些东西零零碎碎一大堆,不时会有些奇形怪状的小东西配发下来以解决机枪指挥官们遇到的问题——其中许多东西其实根本没有实用价值,没有一样东西能像它们的发明者预想的那样发挥作用。”(摘自《参战的步兵》一书)

让我们用最简单的方法陈述一下:机枪可以向那些看不见的目标进行瞄准,目标方位确定后,射手可以在机枪前面一定距离上插上一根小桩,这样,以后只需瞄准这个小桩,就能确保射向的正确。至于正确的射角则取决于多个因素,如目标的距离、枪械的性能、弹药的种类等等等等,可以利用测角仪、瞄准具标尺以及数学换算表等计算获得。通常情况下,利用测角仪、分度规和射击参数表等,就可以满足机枪间接射击的基本配置需要。

 

英国一些志愿步兵团自行购买过一些马克沁机枪,这些马克沁型号繁多,规格各异。这张照片摄于1898年,图中一名英军步兵正使用特制的携行具携带一挺轻量化的马克沁气冷机枪及其折叠式三脚架。

 

由于轻重机枪各自的火力特点不同,战术指挥官会把自己的维克斯重机枪和刘易斯轻机枪进行协同部署,前者射程远、火力精度高,可以长时间持续射击;后者射程近,但隐蔽性和机动性好。这张插图摘自1917年英国编印的机枪战术手册,其中说明了机枪协同配置的基本方法。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