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g 001 magnet:中国道教名山 龙虎山专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8:07:36
      中国道教名山 龙虎山专辑         龙虎山龙虎山位于江西省鹰潭市西南20公里处贵溪市境内,是道教正一派的祖庭。东汉中叶,正一道创始人张陵曾在此炼丹,传说“丹成而龙虎现,山因得名”。据道教典籍记载,张陵第四代孙张盛在三国或西晋时已赴龙虎山定居,此后张天师后裔世居龙虎山,至今承袭六十三代,历经一千九百多年。             龙虎山是我国典型的丹霞地貌风景,是中国道教发祥地,2007年加入世界地质公园网络。龙虎山是2009年经国务院批准的我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自然遗产中心推荐的中国丹霞[龙虎山(包括龟峰)等六处风景名胜区组合申报]项目,是2010年中国唯一申遗项目。2010年8月1日,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亚召开的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把“中国丹霞”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龙虎山已经成为我国第八处世界自然遗产。2009年龙虎山还入围“中国大学生最喜欢的旅游景区”金奖。     龙虎山为道教正一派“祖庭”。在中国道教史上有着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地位和作用以及重大影响。龙虎山原名云锦山,乃独秀江南的秀水灵山。此地群峰绵延数十里,为象山(应天山)一支脉西行所致。传喻九十九条龙在此集结,山状若龙盘,似虎踞,龙虎争雄,势不相让;上清溪自东远途飘入,依山缓行,绕山转峰,似小憩,似恋景,过滩呈白,遇潭现绿,或轻声雅语,或静心沉思。九十九峰二十四岩,尽取水之至柔,绕山转峰之溪水,遍纳九十九龙之阳刚,山丹水绿,灵性十足。不久,灵山秀水被神灵相中,即差两仙鹤导引张道陵携弟子出入于山,炼丹修道。山神知觉,龙虎现身,取代云锦。自后,龙虎山碧水丹山秀其外,道教文化美其中,位居道教名山之首,被誉为道教第一仙境。    张道陵于龙虎山修道炼丹大成后,从汉末第四代天师张盛始,历代天师华居此地,守龙虎山寻仙觅术,坐上清宫演教布化,居天师府修身养性,世袭道统63代,奕世沿守1800余年,他们均得到历代封建王朝的崇奉和册封,官至一品,位极人臣,形成中国文化史上传承世袭“南张北孔(夫子)”两大世家。上清宫和嗣汉天师府得到历代王朝无数次的赐银,进行了无数次的扩建和维修,宫府的建筑面积、规模、布局、数量、规格创道教建筑史之最。龙虎山在鼎盛时期,建有道观80余座,道院36座,道宫数个,是名副其实的“道都”,是道士的世界王国。           整个景区200多平方公里,源远流长的道教文化,独具特色的碧水丹山和历史悠久的崖墓群松成了龙虎山风景旅游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三绝”。一绝:进道都仙府,溯道教之源 龙虎山原名云锦山。东汉中叶,第一代天师张道陵肇基炼九天神丹于此,“丹成而龙虎见,山 因以名”。张天师在龙虎山承袭六十三代,历经一千九百多年,是我国一姓嗣教时间最长的道 教,素有北孔(孔夫子)南张(张天师)之称。二绝:乘上清竹筏,览泸溪之胜 龙虎山是我国典型的丹霞地貌之所,景区有九十九峰、二十四岩、一百零八处自然和人文景崖 观。二十多处神井丹池和流泉飞瀑,明净秀美、婀娜多姿的泸溪河,由南向北横贯景区把上清 宫、天师府、龙虎山、仙水岩串为一体,形成了龙虎山旅游观光和朝圣的最佳路线。“千尺云 上,仙城白莲开,徘徊凌绝顶,好景胜蓬莱。”从上清千年古镇乘竹筏顺泸溪河而下,二十里 山水宛若仙境。三绝:仿春秋古吊,探崖墓之奇 历时二千六百多年的春秋战国崖墓,以其分布广、数量多、位置险、造型奇特、文物丰富而成 为研究古越族史及中国纺织史、乐器史、音乐史竺学科的珍贵资料。在人类崖墓文化中龙虎山崖墓堪称中国之最,世界一绝,被誉为天然考古博物馆。
   此外,龙虎山景区应天山象山书院是中国古代哲学中“顿悟心学” 派的发源地;金龙峰马祖岩是禅宗史上贡献最大的禅师之一马祖道早期参禅悟道的场所;仙水岩的崖墓群是中国葬俗史上的奇观;“仙女现花”为道教第一绝景、世界第一绝景,等等。《龙虎山志·艺文》载:“龙虎山历魏、晋、唐、宋,代有褒崇,若山川之胜,宫宇之丽,人物之繁,仙迹之异,道行之神,爵望之显。代之慕拟歆艳者,或美之于诗文,垂之金石,传递一千余载。”龙虎山几千年来积淀而成的丰厚的道教文化遗产,和它在中国道教史上显赫的祖庭地位,以及对中国道教发展所作的贡献,被人公认为“道教第一山”在世界宗教史上也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近年来,龙虎山风景名胜区重在加强对道教文化内涵方面的发掘建设,推出了以了解道教概况,领略道教祖庭的威严的“瞰道教全貌” 的“身”游线路;推出了以领会道教崇尚“无为、自然”核心思想的 “览道教仙境”的“心”游线路;还推出了以探考张道陵创道之目的的“思崖墓之奇”的“神”游线路,完善各项设施,采取多种措施,使“百神受职之所”、“洞天福地”的龙虎山抖落尘埃,紫气升腾,纳迎四方宾客,替天行道,禳灾降魔,造福于民,被旅游界誉为“道教朝圣游和第一游”。              源远流长      

  龙虎山山之得名有二说,《广信府志·山川篇》谓其为象山山脉之一支,历台山西行数十里,折而南,分两支,环抱状若龙盘虎踞,故名;《龙虎山志》载云:“山本名云锦山,第一代天师于此炼九天神丹,丹成而龙虎见,因以山名。”方圆 200 平方公里,境内峰峦叠嶂,树木葱笼,碧水常流,如缎如带,并以二十四岩、九十九峰、一百零八景著称;道教宫观庙宇星罗棋布于山巅峰下河旁岩上,据山志所载原有大小道教建筑五十余处,其中著名的如上清宫、正一观、天师府、静应观凝真观元禧观、逍遥观、天谷观、灵宝观、云锦观、祈真观、金仙观、真应观等等,因屡遭天灾兵火,大部分建筑先后被毁废,今仅存天师府一座,为全国道教重点开放宫观之一。《云笈七签》卷二十七《洞天福地》载其为道教七十二福地之中的第三十二福地(历代天师及《龙虎山志》称之为道教第二十九福地),享有“仙灵都会”、“仙人城”之誉;为张天师后系世居之地,是中国道教名山之一。     龙虎山在江西贵溪县西南部。其名之由来有二说:一谓以山形得名。清雍正《江西通志》卷十一云:“龙虎山在贵溪县南八十里,两峰对峙,状若龙虎。”二谓据张陵故事得名。          ①清娄近垣《龙虎山志》卷二云:“龙虎山在江西广信府贵溪县西南八十里之仁福乡,……本名云锦山,第一代天师于此炼九天神丹,丹成而龙虎见,因以名山。”   ②后说自然是道教中人的识见。道教称其为第三十二福地,司马承祯《天地宫府图·七十二福地》云:“第三十二龙虎山,在信州贵溪县,仙人张巨君主之。”   ③龙虎山是天师道发展至龙虎宗时张陵后嗣世居之地,是龙虎宗、正一道的中心,在道教诸名山中居重要的地位。该山以张陵后嗣入居最早,据天师道士称,张陵第四代孙张盛在三国或西晋永嘉(307~312)间已赴龙虎山,即龙虎山之有道士和天师道演变为龙虎宗在三国或西晋。此说疑点很多,缺乏佐证,很难当作信史。从古碑刻文字看,龙虎山最早的道教庙宇是南唐保大八年(950)所建的张天师庙,最早居龙虎山的张陵子孙为二十一代张秉一,此见五代南唐陈乔所撰之《南唐新建信州龙虎山张天师庙碑铭》:“道之将行,必先于崇奉,乃诏执事建天师新庙于信州龙虎山。……二十一代张秉一,体备清和,气凝元寂,钩深致远,……再光先构,不亦宜乎!”   ④从道教资料看,龙虎山最早的道教庙宇是唐会昌(841~846)中所建的真仙观,最早居龙虎山的张陵子孙为第二十代张谌,此见娄近垣所撰之《龙虎山志》卷二。该卷《上清宫》条称上清宫原为“第四代天师自汉中归龙虎山(所)建传箓坛,唐会昌中,赐额真仙观。”⑤卷六《张谌传》曰:“二十代谌,字子坚,唐会昌中,武宗召见,赐传箓坛额曰真仙观。”⑥张盛建传箓坛不尽可信,张谌时武宗赐额传箓坛,似近史实。

  从唐会昌至五代末,在龙虎山嗣教的张道陵子孙为二十代张谌。此期所建宫观为真仙观、张天师庙,和另一座三清观。 两宋时期,张道陵后嗣渐受朝廷重视,龙虎山道教随之兴盛,期间龙虎山除各代嗣教天师外,又出现了大批有名道士。其中,元代是龙虎山道教的鼎盛时期。 龙虎山地区在道教兴盛时,先后建有十大道宫,八十一座道观,五十座道院,十个道庵,其繁荣景象可见一斑。 然自汉至今,桑海靡常,多数宫观早已废圮,保存者唯有天师府。

  龙虎山确有龙山虎山。形似龙与虎。但本志所记述的不仅仅指龙山虎山,也不是历史上贵溪县所属的龙虎山范围。自20世纪80年代设立景区管理机构、对外开放、发展旅游业以来,龙虎山的境域范围几经变更,至本志编纂时,鹰潭市划定以仙水岩为中心的约200平方心里的范围归龙虎山风景旅游区管理委员会所辖,本志所记述的范围即为龙虎山风景旅游区的规划范围。   龙虎山的地理位置,依照区域演变发展的历程,只有分为4个不同层次的地理单元,才能分别界定其范围。    一是张道陵炼丹处的龙虎山。为道教肇基之山,是百里龙虎山区的心脏。    二是历史上的龙虎山道区。以清乾隆五年(1740’)娄近垣编撰的《龙虎山志》所记述的范围为代表。    三是现时龙虎山风景旅游区。:以今鹰潭市龙虎山风景旅游区管理委员会的辖区为范围。    四是规划建设中的龙虎山风景旅游区。其范围以仙水岩风景区为中心,约200平方公里左右。      张道陵炼丹处的龙虎山位置 古籍中关于龙虎山的位置及其在道教创立史上的重要地位,有如下记载:清乾隆版《龙虎山志·卷二山水》:“龙虎山在江西广信府贵溪县西南八十里之仁福乡(按:应为仙源乡)。于天官斗牛之分野,星纪之次也。其地三代为扬州之域;春秋战国,迭为吴楚地;秦并天下,属番县;汉属豫章郡之余干;隋唐间属雄石镇。唐上元元年(760)置信州,永泰初(765)割余干、弋阳地置贵溪县,山在其境内。东距广信府二百里,西距饶州府三百里。本名云锦山,第一代天师于此炼九天神丹,丹成而龙虎见,因以名山。道书第二十九福地。”    清乾隆乙巳年(1785’)版《留侯天师世家宗谱》(此处录自清光绪十六年[1890]第六十一代天师张仁最所修宗谱):“上清龙虎山图序”:“ 第三代系师(鲁)嘱第四代天师(盛)日:‘龙虎山,祖师元坛在焉,其地天星照应,地气冲凝,神人所都,丹灶秘文藏诸岩洞。汝可以印剑经篆往住其地,修炼累功,广宣吾化,永传于世。’四代天师自汉中还鄱阳人龙虎山,得其故栖,为世居之图。,”同谱“天师世家”:“四代盛…·携印剑经莱,自汉中还鄱阳龙虎山。:修治祖天师元坛及丹灶故址,遂家焉。每岁以三元日登坛传莱,四方从学者千余人,自是开科范以为常。”    元赵道一所辑《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十九:“盛,字元宗,历奉车都尉、散骑侍郎,封都亭侯。尝喟然叹日:‘吾先世教法,常以长子传授;而诸兄皆不娶,可使至此无传乎?’西晋永嘉中,然夜望大江之东,有瑞气彻天,谓其妻日:‘是可成吾丹矣!’乃弃官南游,至鄱阳郡,望之日‘近矣’,即山行五日,至一处,山岭秀丽,登而喜日:‘吾得之矣!’山顶有真人丹穴、井灶存焉,乃昔日炼丹修养之地。:遂就其井穴左右结庐。:居一年,(妻)卢氏来寻之,遂与同居此山,得一子。(原注:一云卢氏携一子自蜀来处山之下。)居九年,丹成,一日,尸解而去,人呼其龙虎,子孙多居山之北。”   据此再参以其他有关记载可知,先是张道陵于东汉时遍历天下山川,自淮人鄱阳,溯流而上,最后选中此山炼丹修道,丹成而名此山为龙虎山;后又在西仙源壁鲁洞(龙虎山东北7 5公里)得制命五岳檄召万灵及《神虎秘文》,为其晚年二次人蜀创立道教奠定了基础。后百余年,张道陵曾孙张盛遵祖训从汉中回归龙虎山,觅得曾祖丹灶故址,与妻、子定居于此;并建传篆坛,以“正一经”为主要经典,尊张道陵为天师,广收徒众,创立了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大影响的道教龙虎宗正一道。此后,正一派天师世代在此居住传教,龙虎山遂为道教第一名山、正一派祖庭。    历史上的龙虎山道区位置 自张盛回归龙虎山创建坛宇招徒传教以后,其子孙世袭效法,修真味道,传经授篆,治病御灾,历500余年。:至唐初,开始受到朝廷重视,加张道陵汉天师封号。宋元明清,历代天师频频奉召人觐,以“虚心正身,祟俭爱民,以保天下”之说和养生祛病之术,越来越受到皇帝的尊祟与扶植,不断颁给封诰赏赐,先后命“掌管江南诸路道教事”、“掌天下道教事”,秩视一、二品,“其特恩例侯伯爵”,“其权力似重于卿相”。上清宫、天师府相继赐帑营建,规制宏大壮丽。四方道徒云集龙虎山,成为道家之总会,不少道士各择仙乡胜境自建院观,以为修炼之所,道教建筑遍布龙虎山区,曾有十大道宫,八十一道观,三十六道院。“观宇整饬,飞甍丽栋,映掩山水;崇台邃阁,缭绕山林。”上清溪两岸的奇峰、崖墓,也都被蒙上道教神秘面纱,染上仙气,被称为“仙岩”、“仙棺”、“仙人城”、“神仙窟”,引得天下文人学士、达官贵人纷至沓来,既谒龙虎福地,亦兼探奇揽胜。元吴澄(1249-1337)《仙岩玄禧观记》载:“川流中贯,风帆上下,探僻探怪者时时而至。昔陆文安公(陆九渊)偕文学士七十八人游览,留其名氏。”78人“组团”泛舟游仙岩,可见宋时这里已是游览胜地。   总之,宋元明清时期,名扬天下的龙虎山,巳不是仅指龙山虎山,而是形成了一个由张天师直接掌领的“道区”(也是著名的游览区),包括以龙虎山为中心的上清溪沿岸的众多山水胜境和道教官观府院。号称“百里龙虎山”。明初第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1340~1410)《题龙虎山图》日:“道区今昔著江东,虎踞龙翔万壑雄”。即指龙虎山道区。     龙虎山风景旅游区的境域位置1988年8月6日,国务院批准,龙虎山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1993年5月24日,鹰潭市委、市政府作出《关于剖匝龙虎山风景名胜区管理体制的决定》,将原属贵溪县的上清镇、龙虎山镇和国营上清林场划出,设置鹰潭市龙虎山风景旅游区管理局,隶属鹰潭市,为正县级党政领导与管理机构。1999年12月,龙虎山风景旅游区管理局改称龙虎山风景旅游区管理委员会。2000年4月,原属余江县洪湖乡的豪岭行政村划人龙虎山镇。2005年的龙虎山风景旅游区的版图,就是两镇(上清、龙虎山)一场(上清林场),上清国家森林公园(2000年12月18日国家林业局同意建立)和龙虎山果家地质公园(2001年3月16日国土资源部正式公布并授匾),分布于其中。   据此,本区的自然地理位置可概括为:地处武夷山脉西北支脉向鄱阳湖平原过渡的赣东丘陵西翼、发源于武夷山麓的信江支流上清河流域。          瀑布、井泉、地下水景区南部,山高林密,使深山峡谷中常年都有许多瀑布飞泻而下,景区内一些景点上亦有一些小型瀑布、井泉,给景点增添了飞流直下、珠帘倒挂的大自然的情趣。应天山七级瀑布应天山重峦叠嶂,飞瀑流泉,七级瀑布是一个主要景观。   天门山瀑布群首先是三叠姊妹瀑,每叠落差约4米,宽亦4米,分别为紫胭瀑、紫芸瀑、紫英瀑;往峡谷里去就见青云瀑,从高约30米处飞泻而下,冲人深潭,浪花四溅,轰鸣震耳,晴日可见美丽的彩虹;清云瀑顶端是浪荡矾,“清泉石上流”的一连串瀑布,宽约30米,长达201)多米,甚为壮观。    圣井山瀑布高山瀑布跌水成井,一井在绝顶上,固人迹罕至而称“圣井”。   依婆井圣井山阳源坑石涧泉水直冲而下,形成20余米高的瀑布,跌水成井,井有60余平方米,人称“依婆井”。   玉龙泉“炼丹岩”上有“龙门洞”,顶峰有“玉龙井”,玉龙飞泉自悬崖之顶喷泄而下似水帘,帘后有一深洞称“水帘洞”,瀑布落人洞前一泓泉池,池水清澈,常年不竭,传说祖天师在此洗丹鼎而称“濯鼎池”。    此外尚有云台山瀑布、峨眉峰瀑布、香炉峰瀑布、河豚堡瀑布等。         

      道教文化

   从唐会昌至五代末,在龙虎山嗣教的张陵子孙为二十代张谌,二十一代张秉一,二十二代张善,二十三代张季文。他们皆无重要事迹可述。此期所建宫观,即上述之真仙观、张天师庙,和另一座三清观。入宋以后,张陵后嗣渐受朝廷重视,龙虎山道教随之兴盛。在宋元时期成为与茅山、阁皂并立的三山符箓之一。此期嗣教的张陵后嗣为二十四代至三十五代,其名依次为张正随、张乾曜、张嗣宗、张象中、张敦复、张景端、张继先、张时修、张守真、张景渊、张庆仙、张可大。从二十四代张正随起,每代都曾被诏赴阙,赐“先生”号,表现了宋室对龙虎宗的重视和支持。其中三十代张继先和三十五代张可大尤得朝廷恩宠。张继先,字嘉闻,一字道正,号翛然子。徽宗崇宁三年(1104),“赴阙,召见,问曰:‘卿居龙虎山,曾见龙虎否?’对曰:‘居山,虎则常见,今日方睹龙颜。’”所答十分乖巧。又问修丹之术,对曰:“此野人事也,非人主所宜嗜。陛下清静无为,同夫尧舜足矣!上悦。”⑦崇宁四年(1105)赐号虚靖先生。“十二月还山,凡父兄皆赐爵有差。四方从学者恒数千(《龙虎山志》作“十”——引者注)百人。”⑧与林灵素、王文卿同显于徽宗朝。喜属文作诗,善内丹术,“雅善书法,尝书《道德经》以进御,……书《茅山宣和御制化导碑》,时称其工”。⑨张可大,字子贤。端平(1234~1236)间累召赴阙。嘉熙三年(1239)“七月召见,赐号观妙先生,敕提举三山符箓,兼御前诸宫观教门公事。”AB据此记载,宋初鼎立的三山符箓,经过二百年之发展,龙虎宗竟跃居为三山符箓之首,表明其力量之壮大。    两宋时期,龙虎山除各代嗣教天师外,又出现了大批有名道士。娄近垣《龙虎山志》卷七“人物”目列有宋道士二十六人,其中有王道坚者,贵溪人,上清宫道士,就学于张继先。政和(1111~1117)间赴召,“馆于太乙宫,徽宗问以轻举延年之术,对曰:‘清静无为,黄帝所以致治;多欲求仙,汉武所以罔功,修炼非天子事也。’授太素大夫,号凝妙感通法师。”AC又有留用光,字道辉,贵溪人,师蔡元久。通法术,据称多次祷雨有验,宋孝宗“授左右街都道录,太乙宫都监,号冲静先生。宁宗为出内帑钱帛修上清宫,新而广之,……嘉泰甲子(1204)得请还山,校定黄箓科仪。”AD今《道藏》第九册收有蒋叔舆编集的《无上黄箓大斋立成仪》五十七卷,除部分为陆修静、张万福、杜光庭之遗作辑录外,大部皆题“留用光传授,蒋叔舆编集”,证明留用光是继杜光庭之后道教黄箓斋仪的重要整理、修订人之一。    宋代龙虎山道教拥有大批宫观。一是旧有几座宫观得到扩建、赐额。主宫上清宫在唐会昌中名真仙观,宋祥符(1008~1016)间敕改上清观,经几次扩建,政和三年(1113)改名上清正一宫。后再经扩建,至南宋时规模已甚为可观。原张天师庙,宋崇宁(1102~1106)中改名演法观,咸淳(1265~1274)间重建,明嘉靖乙卯(1555)重修,改额正一观。南唐保大(943~957)中赐名的三清观,元至大(1308~1311)间升冲虚至道宫。二是新建了大批宫观。据元明善和娄近垣所撰两种《龙虎山志》的粗略统计,可确定为宋代新建的宫、观、庵、院,近二十所。计有:建于嘉祐(1056~1063)间的凝真观,崇宁(1102~1106)间的静应观、祈真观,大观(1107~1110)间的灵宝观,宣和(1119~1125)间的逍遥观,嘉定(1208~1224)间的金仙观,嘉熙(1237~1240)间的紫霄宫、真元宫、真应观,南宋宁宗朝(1195~1224)的归隐庵,AE咸淳(1265~1274)间的瑞庆观,北宋徽宗朝(1101~1125)的浑沦庵、靖通庵。AF另有建于宋,而不明具体创建年代之云锦观、仙隐观、归隐庵、蒙谷庵、天乐道院等,亦分别见于二种《龙虎山志》。    元代是龙虎山道教的鼎盛时期。此期嗣教的张陵后嗣为三十六代至四十一代,其名依次为张宗演、张与棣、张与材、张嗣成、张嗣德、张正言。从张宗演起,代代被元室封为天师、真人,主领江南道教。至三十八代张与材时,更封为正一教主,主领三山符箓,位居诸符箓派之首。龙虎山因此也成为此后诸符箓派众山之首。    此期龙虎山出现了大批著名道士。一是输送了一批道士至大都(燕京),由张留孙组成一个规模较大的龙虎宗支派——玄教,主领江南广大地区之道教事务,其主要骨干如张留孙、吴全节、夏文泳、陈日新、陈义高、薛玄曦等,不下数十百人,皆出身龙虎山。二是留居龙虎山者,亦不乏杰出之士。李宗老,达观院道士,吴全节之师,世祖至元(1264~1294)间授江东道教都提点,住持本山上清宫。吴元初,龙虎山高士,就学于道教学者雷思齐,所著诗文集为《元元赘稿》,虞集为之叙。略云:“元初服黄冠以自隐,无所营于时,故无所争于人,交游天下名士,诗文往来,皆一时之盛。其言温而肆,清而容,杂而不厌,几于道者之乎?”AG刘思敬,卢陵人,长游蜀中,从灵宝陈君受丹砂诀,遍历名山,年五十,始入龙虎山为道士,自号真空子。寻主郁和道院。炼铅汞为丹砂。世祖至元十八年(1281),奉诏赴阙,并进六甲飞雄丹治世祖足疾。居八年,乞还山,结八卦庵于琵琶峰之右。AH金志扬,号野庵,人称金蓬头,永嘉人。游龙虎山,居先天观,复构蓬莱庵于圣井山,又命其徒李全正、赵真纯筑天瑞庵于峰顶。四方闻其道者,无远近,皆往礼叩问。AI张彦辅,龙虎山道士,精绘事,虞集曾为其所作《江南秋思图》赋诗,又为方方壶作《圣井山图》,危素为之作序。AJ元代龙虎山除对原有宫观多有修葺外,又新建有大批宫观。据元明善和娄近垣所修两本《龙虎山志》的不完全统计,共新建宫、观、庵、院达三十七所。计有:建于元世祖至元间的文惠观、乾元观、会真道院、望仙道院、紫霄道院、清溪道院,AK冲和观、慈寿观、八卦庵、止止庵、寄庵、太极庵、西华道院、东山道院、云山道院、云溪道院、瑶峰道院,LB建于元贞(1295~1296)间的龙泉观、通真道院,建于大德(1297~1307)间的崇文宫、元成宫,LC怡云道院,LD建于延祐三年(1316)的元禧观,建于至治(1321~1323)间的仁静观,建于泰定元(1324)的明成观,建于至正(1341~1368)间的繁禧观、蓬荜观。另有建于元,而不明具体创建年代之玉隆宫、元都观、神德观、明胜观、先天观、佑圣观、桃源观、招真观。LE还有仙源道院,元明善谓建于至元间,娄近垣谓建于大德间;紫云庵,元明善谓建于大德间,娄近垣谓建于至正间。   明前中期,龙虎山道教续有发展。此期嗣教的张陵后嗣为四十二至四十九代,其名依次为张正常、张宇初、张宇清、张懋丞、张元吉、张玄庆、张彦頨、张永绪。最初,朝廷仍沿旧习封张正常为天师,不久,取消“天师”号,只称大真人。但其领导的正一派,仍为明室所承认和扶持,故至嘉靖末,其教仍能维持不坠。其中张宇初除熟谙家传符箓教法外,亦通内丹术,且较熟悉儒经子史,是张陵子孙中的佼佼者。有《岘泉集》二十卷行于世。此期有大批道士如吴葆和、林靖乐、傅同虚、曹大镛等不下二十人,先后被征召入京任道录司官职。原为龙虎山达观院道士的邵元节,在嘉靖中更受尊宠,位至三公。随其入京的邵启南、陈善道、王用佐、吴尚礼等,也得显位。此期住山道士中,亦有杰出者。方从义,字无隅,号方壶子,贵溪人。出家于混成道院,学仙于金蓬头。工诗文,善古隶章草,尤精于画,写山水,极潇洒。卢大雅,贵溪人,混成院道士。工诗为顾元等所称道。吴伯理,号巢云子,龙虎山道士。永乐(1403~1424)中任上清宫提点。随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访张三丰,入蜀居鹤鸣山。博通经史,工诗文,精篆隶,亦能作枯木竹石。    明前中期除对龙虎山原有某些宫观作过修缮外,新建者寥寥无几。计有:北真观、南极观。另有冲元观,或谓明洪武(1368~1398)初建,或谓元元贞间建。LG明中叶后,特别是清代,朝廷对张陵后嗣的待遇多加贬抑,以龙虎山为中心的正一道渐趋衰落。至1936年,其主宫上清宫之建筑已全被破坏,“只空余危楼一角”。张陵子孙世居之天师府,亦“经贵溪县政府利用,开办完全小学一所。天师亦不常驻此。”LH近十年来,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在龙虎山得到认真贯彻落实。1990年,江西省政府出资百余万元,迁出占用天师府的中学,重修天师府。“南国无双地。西江第一家”重又展现气势雄伟的建筑风貌,海内外道众参访者络绎不绝。             寺庙道场       正一观龙虎山张道陵炼丹处。据《龙虎山志》记载:第四代天师张盛自汉中迁还龙虎山之后,曾在此建祠祀祖。五代南唐时在此建天师庙;北宋崇宁四年(1105),第三十代天张继先奉敕修葺,徽宗时改天师庙为演法观。明嘉靖三十二年(1563),世宗赐帑重修,并改演法观为正一观。该观建置为正殿五间,祀奉张道陵、王长和赵升三人,俱铜像俗金,左右两庑各三间,正门三间,正殿后玉皇殿五间,东西建钟鼓楼。原是龙虎山是道教著名宫观之一。       正一观是正一道祖庭的象征。汉和帝时,张道陵携弟子王长游淮入鄱阳后,溯信江来到这里,建草堂,炼“九天神丹”,初创道教,成为中国道教的鼻祖。第四代天师张盛自蜀回龙虎山祖师正一元坛,遵父命“永宣祖教,以传于世”,立祠祀祖。从此,历代天师在此开坛授彔,龙虎山也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的首教传播中心,各种宫观道院林立,规模宏大,龙虎山正一观成了“昼夜长明羽人国”。正一观最早的名称为“祖天师庙”,是第四代天师张盛自四川回龙虎山“永宣祖教”,为祭祀祖天师而建的庙宇。同时,天天师张盛还在这里修复祖天师玄坛及丹灶旧址,并在此居住下来,每年三元节时,登坛传彔,各地学道者千余人涌向这里。从此,这里宫观林立,道士云集。唐天宝年间(724—755年),道士吴筠曾以一首《龙虎山》对这里的景象进行了生动的描写:“道士身披鱼鬣衣,向日忽向青天飞。龙虎山中好明月,玉殿珠楼空翠微。”
  正一观自汉末张盛建庙开始,直到1949年前后,经过了多次的修葺重建,名称也多次更改。南唐保大八年(950)年,敕建天师庙翰林学士陈桥撰碑纪念。宋元祐元年(1086年),二十八代天师张敦复重建。赐额“演法观”。宋咸淳七年(1271年),三十六代天师张宗演又新其殿宇。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敕修改额为“正一观”。明万历七年(1579年),朝廷太监杨辉督修,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五十代天师张国祥复修,一如旧制。也就是正殿五间,中祀老祖天师及王长、越升二位真人,都是浴金铜像;殿后为玉皇殿和丹房及厨房、浴室。明熹宗天启三年(1623年)修复,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又拨款重修,改玉皇殿为玉皇楼。雍正九年(1731年)朝廷遣官重建,命五十六代天师张绍麟协同办理,经历数月而建成。这次修建的正一观,正殿五间,重檐丹楹,彤壁琉璃瓦,东西周庑各十间,环以朱栏,元坛殿三间在东庑中,从祀殿三间在西庑中,仪门三间。阶下是钟楼鼓楼。而且,所有的殿、楼、门、庑、梁、栋都饰以彩绘,富丽堂皇。正门中额为“正一观”,阙门皆朱漆铜沓冒,门外有两根高大的幡旗杆,而从阙门至楼前的甬道、台阶,都是以巨石砌成。嘉庆二十年(1815年),五十九代天师张钰又借公款修复,建制如旧。整个建筑杰瓦白墙,古朴典雅,气势雄伟,仙骨傲然。观外绿树葱茏,龙虎待侍卫;观内仙气氤氲,香烟缭绕。正一观历经1900余年,自古就有“昼夜长明羽人国,春秋不老药仙宫”的美誉。今天的正一观既是中外道教信徒寻仙访祖、朝圣溯源的祖庭,又是广大游客休闲观光、了解祖国传统文化的好去处。    鹰潭龙虎山正一观 正一观最早的名称叫“祖天师庙”,是第四代天师张盛自四川回龙虎山“永宣祖教”,为祭祀祖天师而建的庙宇。宋代时改称演法观。明嘉靖年间称正一观。现在的正一观是2000年在被毁正一观原地上按宋代建筑风格新建的,占地60余亩,座东朝西,南北对称,主要包括七星池、正门、仪门、钟鼓楼、元坛殿、从祀殿、祖师殿、玉皇楼、丹房、红门、廊庑以及生活用房等。整个建筑群灰瓦白墙,古朴典雅,气势雄伟。“正一神观”是龙虎山陆路八大景观之一。 汉中叶,第一代天师张道陵率弟子入云锦山肇基炼九天神丹,“丹成而龙虎见”,云锦山便由此而改名为“龙虎山”。第四代天师张盛回龙虎山,为祭祀祖天师而兴建起“祖天师庙”,每逢三元节,登坛传录,各地学道者纷至沓来,形成了“昼夜长明羽人国”的繁华景象。桑海沧田,“天师庙”也几经修葺,名称也多次更改,明嘉靖时改为“正一观”至今。现在的“正一观”,是在原址按宋代建筑风格重建,并吸收了明、清时的一些合理建制和艺术特点,整个建筑灰瓦白墙,古朴典雅,气势雄伟,仙骨傲然。                     上清宫       龙虎山上清宫的最早建筑是第一代天师张道陵的草堂 (称天师草堂,后为上清宫三清殿址),天师草堂附近筑有法坛(道教传说为张道陵所筑,其后裔称元坛),法坛东为张道陵炼丹处。道教传说张道陵在龙虎山炼丹传箓前后约三十六年之久,约于东汉永建初年(公元126年)移往嵩山,后入巴汉创建五斗米道(即天师道),为中国道教定型化之始。张道陵死后,其子张衡(称第二代天师)嗣教,衡死后,张道陵孙张鲁(称第三代天师)嗣教,大力发展道教徒,乘黄巾起义之机,攻取汉中,虏杀太守苏固,遂雄据汉中近三十年。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征张鲁,鲁封藏而降操。操拜张鲁为镇南将军,封间中候。张鲁在晚年嘱其子张盛(第四代天师)曰:“龙虎山祖师元坛在焉,其地天星照应,地气冲凝,神入所都。丹灶秘文藏诸岩洞,汝可以印剑经箓往居其地修炼,累功广宣吾化,永传于世。” (见《龙虎山志》)

  张盛遵循父祖的嘱咐,于东汉末 (约215—220年)自汉中迁还龙虎山。(注一)并在张道陵所筑的元坛旧址建传箓坛。迂三元日升坛传箓。此后,由于东晋安帝对第六代天师张椒甚为器重,隋朝皇帝对第十代天师张祥封官进爵,故龙虎山天师道一直嗣袭相传。张盛建的传箓坛也在龙虎山被沿袭下来了。

  唐朝皇帝姓李,自认是老子李耳的后人,因此,奉道教为国教。唐高宗李治亲问第十二代天师张恒以治国之道。唐玄宗当朝,亲赐第十五代天师张高手书,嘉责天师符箓,册封汉天师张道陵为太师。在京师给张天师立 “授箓院”,并敕:可在龙虎山置“传箓坛”。这样,张天师在龙虎山建的“传箓坛”就第一次得到了皇帝的正式批准和嘉许,其名愈显。唐武宗李炎嗣帝后,兴道灭佛,会昌五年(845年)下令拆毁寺院,令二十六万僧尼还俗;同时,武宗又大力重用著名道士,第二十代天师张谌不愿做官,武宗即发内帑在龙虎山建道观,并御书“真仙观”额赐悬。宋大中祥符五年(公元1012年)真宗赵恒敕改龙虎山真仙观为“上清观”。自此,上清之名在龙虎山始出,“仉王市”也随之改为上清镇(注二)。八年(公元l015年)真宗召见二十四代天师张正随,赐号“真静先生”。(宋代对道士的最高赐号)吏部尚书王钦若并奏请真宗在京为张天师立“授箓院”。至天圣年间(1023年——1031年第二十五代天师张乾曜迁“上清观”于龙虎山之南重建。元佑元年(公元1086年)第二十八代天师张敦复重建上清观,所在无可考。宋徽宗当朝以后,大崇道教,自号“教主道君皇帝”。他诏请第三十代天师张继先(号虚靖公)到朝廷,赐坐问曰:“卿居龙虎山曾见龙虎否?”张继先答曰:“虎则常见,今日方见龙颜。”徽宗听了十分高兴,破例携张继先入寝宫,问丹术和政事。由于徽宗政权十分腐败,各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徽宗一心依赖神通护祐,大观二年(1108年)十月十六日,他在册封祖天师张道陵的诏书中,拜言天师祈神仙“弥除灾孽,摈御不祥”。“祐我家邦”,“懋昭无疆。”又于政和三年(1113年)升上清观为上清正一宫。按照唐以后宫观的建置,称大道观为道宫。由此可见,宋徽宗时,上清宫已是一个规模较大的道观了。        宋徽宗赵佶于崇宁四年 (1105年)拨赐江东徐氏绝产计米万余斛(当时十斗为一斛),命江东漕臣在山中丈量土地,重建上清观(当时尚未升宫)。新建的上清观,地处上清镇东首琼林街北,左拥象山,右注沂溪,面云林,枕台石,为上清宫永固之址(即上清宫今址)。

  宋王朝南迁以后,南来高宗于建炎年间,宁宗赵扩于庆元和嘉定年间 (1195—1224),皆分别拨報修建上清宫。至南宋晚期,理宗赵昀于端平二年(1235年)赐内帑,派太乙宫高士易如刚(原属龙虎山道士)再次对上清宫进行了一次规模较大的扩建。共兴建六殿(三清殿、真风殿、昊天殿、南斗殿、北斗殿、琼章殿)、二阁(宝奎、琼音)、三馆(宿云、亦名宿觉,蓮海、云馆)、二堂(斋堂、正一堂)。堂之左建方丈,东西建造院数百楹。(王与权《上清正一宫碑》)嘉熙三年(公元1239年)理宗赵昀赐第三十五代天师张可大号:观妙先生”。敕张可大提举龙虎山、阎皂山、茅山三山符箓,兼御前诸道观教门公事,主领龙翔宫。又于景定年间(1260——1264年)命张闻诗创建上清宫门楼,榜曰:“龙虎福地”。随后,又命毛允中在上清宫增建紫微阁,赵昀亲笔题书匾额赐悬。       元代皇帝曾先后赐帑对龙虎山上清宫进行了三次葺修。但因水火等灾害,上清宫也前后三次因灾被毁。其中,灾毁后两次修复如故。但最后一次灾毁,因元王朝行将灭亡,所以没有得到修复。

  元代第一次葺修上清宫是元世祖忽必烈在位期间。忽必烈除了祟奉北方新创立的全真道以外;对南方的天师道也始终优礼以待。早在来王朝灭亡前夕,忽必烈争得了皇帝位,打算向南宋发动进攻之前,他就遣密使向三十五代天师张可大预卜进攻的胜负。张可大谓使者曰: “‘善事。尔主后二十年当混一天下’。逮至元十三年果验。” (明·宋濂《天师世家宗谱》序)但是,忽必烈统一中国后,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始终是一个突出问题。因此,忽必烈一方面以武力镇压汉族人民的反抗斗争;另一方面又提倡程朱理学,加强思想统治。并大力崇奉天师道。特遣兵部郎中王世英、刑部郎中肖郁斋诏至龙虎山召第三十六代天师张宗演(张可太子)赴京,赐玉冠玉圭,授以演道灵应冲和元静真人,给二品银印,令主江南道教事。至元二十二年(公元1285年)忽必烈又赐钱货葺修装饰上清宫殿宇神像。

  元代第二次葺修上清宫是武宗海山。他登极第二年 (公元1308年)也拨银葺修上清宫殿宇房舍。但过了一年(1310年),上清宫遭火灾,殿宇房舍多有毁坏。武宗海山再次赐帑银原样修复,并敕改上清正一宫为大上清正一万寿宫。加封第三十八代天师张与材为正一教主、嗣汉三十八代天师、太素凝神广道明德大真人,领江南诸路道教事。并特授张与材为金紫光禄大夫,封留国公。次年,又改授张与材金印,视一品秩。

  第三次葺修上清宫是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在位期间。他于皇庆二年 (公元1313年)亦赐帑葺修上清宫。这一次葺修工程刚刚开始,恰迂第三十八代天师张与材病故。仁宗即遣翰林学土元明善监督维修工程。时张与材子张嗣成年幼,仁宗又于延祐四年(公元1317年)封张与材妻易氏为“妙明慧应常静真人”,别降玺书,命掌道教,成为龙虎山天师道唯一的执掌道教的女真人。

  至治二年 (公元1322年)上清宫因水灾再次被毁。十五年后(即至元二年——公元1336年),元朝末代皇帝——顺帝妥欢帖睦尔拨報复建。于至元丁丑年(公元1337年)修复完毕,殿宇建置未变。

  这位元顺帝当朝期间,其实很不顺利。由于统治阶级极端腐朽,王公官吏的暴虐诛求更加厉害,加上严重的水旱灾害,各族人民纷纷起来武装反抗,元王朝摇摇欲堕。这时,元顺帝也幻想通过道教祈求神明保佑。 因此,对天师道掌教大加赐封。他除了将当朝的三十九代、四十代、四十一代天师封为真人外,又于至正十三年将第四代至第三十四代天师统统赠封为真君。但妥帖睦尔发一纸诏书赐封历代天师容易办到;而两年前(即至正辛卯一公元1351年)上清宫道士因不戒于火,把殿宇房舍烧为灰烬却未能重建。        明代第一次修复上清官是明太祖朱元璋称帝前一年。朱元璋虽然少年时做过和尚,信佛教。称帝后祀孔子于国学,但对道教也怀有特殊感情。原来,朱元璋出身贫苦,门庭很低,第四十二代天师张正常帮了他的忙,替他发了: “上天奏词”。这样,朱元璋称帝就有了“承天命”的依据。

  朱元璋对张天师的帮忙是感激的。丁未年 (公元1367年)赐金币由张正常首建“三清殿”,但因一时草创,上清宫的其它殿、阁、堂、庑尚未修复。接着,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朱元璋赐白金十五镒葺修天师府。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十二月加投张正常永掌天下道教事。洪武十年(公元1377#)六月御制历代天师赞谕(即朱元璋赞第一代至第二十代天师的四言八句词二十首)。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张正常病故,朱元璋又御制祭文,遣使前往龙虎山致祭。

  第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 (这是一位很有才华的天师)嗣教后,对上清宫进行了一次规模较大的修复和扩建。朱元璋为这次修复和扩建于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专门下了一道诏书表示奖谕。建宫的浩弗主要是向王亲贵族、官僚士庶募捐而来的。朱元璋也赐给宝钞五千贯。修建工程自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四月动工,当年十一月即建成真风殿、元帝殿、元坛祠。全部工程历四年告成。其建置是:正中央为楼阁。楼阁分上下两部分,上为玉皇殿,下为经堂。其前为真风殿(即祀祖天师张道陵之祠),祠之前为三清殿。又前为元坛。复以重屋(即重檐之屋)。坛之前为“三门”。“三门”之前为虚皇坛,坛之前为櫺星门。东西各属以周庑(有堂周的廊屋)表以层楼。左楼为钟楼,(悬大钟、重九千九百九十九斤)右为鼓楼(悬大鼓)。东为“东庑”、置内外方丈、上下库司、元坛祠、蓬海堂、宿云堂;西为“西庑”,置寿星堂、元帝殿、斋堂、藏室和上下官厅。而钟台又在其东,通为间,若干为楹。与南宋端平二年道院建置相似,但整个建筑更为雄杰壮丽。(苏伯衡:重修上清宫碑文)

  明成祖朱棣登极以后,对第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也极为器重,敕张宇初掌天下道教事。命他编修道教书,由朝廷通类刊版。张宇初病故以后,又两次遣专使赐祭张宇初之灵。明成祖还于永乐元年 (公元1403年)和永乐十四年(公元1416年)两次赐缗钱对上清宫进行修建。其建置和殿宇名称也有变动。即易紫微阁为正一堂。钟楼下增置雷祖祠;鼓楼下增置五岳圣帝祠。元坛祠北有吴天殿、真风殿。东有福地仙宫殿。稍南有三宫殿,西有留侯殿,又南为十二真君殿。殿西北有南斗殿。方丈东有提点提举所,方丈南有法堂。法堂东有真君殿。而原之虚皇坛和寿星堂则没有再设。

  明代第四次修建上清宫是武宗朱厚照在位期间。正德三年 (公元1508年),第四十八代天师张彦羽又奏乞修建上清宫,同年六月十二日,朱厚照敕遣内官监太监李文会同江西镇巡等官监修,(就地征派物料工役)。新建寥阳殿为正殿。殿东西为通廊,东庑配三官、元坛二殿;西庑配四圣、文昌二殿(分别为东西向)。寥阳殿后为真风殿,真风殿后为玉皇阁。东置雷祖殿,西置高真殿(皆南向寥阳殿),前置龙虎殿(即原正一元坛殿)。南为门屋,东西为钟、鼓二楼。楼之北建二碑亭;楼之南为櫺星门。又南修一条南行而折西的青石道,道中建一亭,名下马亭。亭之西南为临街门楼。临街东西建二坊,左曰“崇福”,右曰“广教”。“祟福”东立碑亭,貯元时二碑。钟楼东北为提点所,北为库楼。鼓楼西南建有官厅,供朝廷命官往来居住。

  明代第五次修建上清宫是世宗朱厚烘当朝期间。这个朱厚烘是个被道教迷住心窍的皇帝。他在位四十五年,给第四十八代、四十九代天师下诏书和敕谕竟达四十一次之多。连张天师讨老婆生儿子,他都要下诏书和送礼物以贺。嘉靖十一年 (公元l532年),他根据上清宫提点张定汉的提请,于同年三月初七日敕遗内官监左监丞曹玉会同江西抚按等官监修上清宫。物料工役及所费修金,仍要江西地方筹办。同时,他又敕建仙源宫,两次敕颁神像到龙虎山安祀。这一次对上清宫的修建,主要是葺修殿宇、装饰神像,建置未变。

  明代最后一次修建上清宫是万历三十八年 (公元1610年)。上清宫经过万历以前诸皇帝赐帑修建,规模已很壮观。珍馆琳宫,如栉之比,丰栋华榱,金碧辉煌。但万历三十七年(公元1609年)一场大水,把三清殿等殿宇房院冲毁了。第五十代天师张国祥奏明神宗赐帑修复,朝廷一批儒者以上清宫殿宇已非常奢华为理由而加以反对(这以前,神宗因改赐张国祥金印,视一品秩,曾引起一邦儒生的妒嫉和不满。因穆宗朱载原封张国祥为五品秩)注三。张天师在朝廷自然也有一邦支持者,他们以上清宫是“神仙所都”、“百神受职之所”,就是你们儒家的老祖宗孔子也问礼于老聃为由而加以反驳。因此,神宗朱翊钩在这场儒道的争吵声中,仅敕江西税监官潘相,将该年应解朝廷的盐税報中拨出三万两,着张国样自行修理。加之运输不继,朝廷没有再遣官监修。并要张国祥修理工完后将费用造册具奏部院。这次重修,规模一如其旧,上清宫的建置也没有什么变动。(施凤来《重修龙虎观上清宫记》)        清世祖福临 (亦称“顺治皇帝”)入关并统一中国以后,一方面想利用龙虎山天师道这块老牌子,为自己的封建统治服务;另一方面又因张天师曾与“南明”政权勾勾搭搭,视清政权统治阶级为“异族”而大为不满。因此,他虽然同意第五十二代天师张应京袭掌天师道,并按明例袭爵,但敕谕张应京嗣教的言词又相当严厉。告戒张应京“统率族属,务使异端方术不得惑乱愚民”。并要张应京“中饬教规,遵行正道。”“悉听纠察,此外不得干预。”也不得“无故生事”。但张天师自然也有他的一套办法,没过多少年,张天师就使清皇帝改变了对他的看法:

  康熙二十年 (公元一六八一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圣祖玄烨封第五十四代天师张继宗为“正一嗣教大真人”。

  康熙二十六年 (公元l687年,圣祖敕改大上清正一万寿宫为太上清宫,井御书太上清宫匾额赐悬。

  康熙四十二年 (公元l703年)三月十八月,圣祖恩授第五十四代天师张继宗为光禄大夫。追赠三代诰命。将张继宗的曾祖父张显庸(五十一代天师)、祖父张应京(五十二代天师)、父亲张洪任(五十三代天师)一律赠封为光禄大夫。赠封张继宗曾祖母、祖母和母亲为一品夫人。

  康熙四十六年 (公元1707年)圣祖赐修天师府于京师正阳门外。

  康熙五十二年 (公元1713年)圣祖又赐帑金葺修太上清宫。并命江西巡抚佟国禳、杭州织造孙文成督修。

  世宗胤祯登极以后,对天师道大降恩隆。封天师府署理大真人张昭麟为光禄大夫。赠封张昭麟生祖母、嫡母、继母及妻为一品夫人。

  雍正九年 (公元1731年),世宗敖易京师张天师府第于地安门外。同时,特赐帑银,对龙虎山上清宫进行了一次规模很大的维修和扩建。除将原殿丰葺修一新外,又新建斗姆宫及其配殿。

  这一次修建太上清宫,雍正皇帝赐帑银十万两,遣大银台宫、翰林学士占留保、原直隶臬司浦文焯等督工。颁给关防 (印)一颗,又命天师府署理大真人素堂公(即张昭麟)协同监修。于当年择吉日鸠工庀材,众力具举,至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八月告竣。其建置和布局,现残存的《留侯天师世家宗谱》(清光绪十六年修)有详细记载,现抄录如下:

  “宫门南临横街。街北建坊,坊北东西幡杆二。中瓮巨石为路,东西缭以朱垣。又北为门,环砖为阙,以通往来。阙上建楼,重擔丹楹,周以朱栏。檐际悬圣祖仁皇帝御书太上清宫额。南望云林、琵琶诸峰。熛锐炎上,形家谓水制火,故奉真武于楼中。楼东西祀灵官、元坛。阙下东偏小屋司香灯及门之启闭者居焉。进阙左右缭以朱垣,垣之内外乔木森列,逶迤三折而北至下马亭。西向过亭折北曰櫺星门。凿石为之,中设朱栅。龙虎门在櫺星北,望阙朝贺之地也。门外苍松二株,豫章二株,皆高数百尺。门内东西向,祀雷部六帅。门之南,东西碑亭各一,碑勒:“明时修宫敕谕”。亭四向,十字脊顶,置宝瓶。钟鼓二楼又在两碑亭南北门之旁。东西角门各一。门之北为甬道,又北为台阶,白石阶三重,上周石栏。北为玉皇殿,旧之寥阳殿也。凡殿皆以所祀神像更名。玉皇殿北为后土殿,旧之真风殿也。又北为三清阁,旧之玉皇阁也。阁下祀九宸,东西列三十六雷神。龙虎门以北,东西周廊共四十四间。玉皇殿之东西配殿曰三宫、曰三省,旧之元坛、文昌殿也。后士殿之东西配殿曰五岳、曰四渎,旧之三官、四圣殿也。三清阁旁东曰文昌殿,又东曰天皇殿,旧之雷祖殿也,阁西曰关圣殿,又西曰紫微殿,旧之高真殿也。四殿俱南向。以上皆彤壁朱扉,金铺铜沓冒。正殿重檐丹楹,藻井间以金碧,饰以云龙。三清阁覆碧琉璃瓦,此因宫之旧增修者也。

  玉皇殿东南为新建碑亭,覆黄琉璃瓦,重擔丹楹,四面琐窗,藻井金饰。雕石为基,内供世宗宪皇帝御制碑文。龙虎殿前,从西侧门向北循墙行则新建之斗姆宫在焉。殿七间,正南向,覆以琉璃瓦,重檐不恩,中祀斗姆像,东西列从神四。南为穿堂七间,复碧琉璃瓦,以黄琉璃瓦饰。檐端蒙以果恩,磨砖瓮地。凿中道为云龙形,赡礼者由左右拾级而上,东西为短垣,上为朱牖穿堂。南为前殿五间,碧瓦果思,一如穿堂。前祀真武,旁列从神四。后祀王灵官铜像,又南为朱门三,金輔铜沓冒。前檐悬世宗宪皇帝卸书斗姆宫额。门旁东西角门二,前东西配殿各三间,东祀太岁,西祀送子。正殿东西修焚房各五间,房南东西亭各一。凡殿俱朱牖、丹楹、彤壁,藻井间画云龙。门外照墙以碧琉璃为盘龙形饰中央、四角。龙虎门自东侧门向北而入为提点司,门房一座,堂三间,后堂三间,后库房七间,前后东西厢房八间,又斋堂三间,南向。厨房二间居其侧。前门屋一所,四周围墙,为醮坛斋食之所。由提点司过西、向北而上为虚靖祠。正南向,门屋五间,正祠三间祀虚靖公像。中有石刻祖天师像。四方墨摹者即此。东西庑阁三间。从祠过东则炼丹处也。即宋御赐书名靖通庵,以前为茅园复,后易以八角台阁,朱牖丹楹,窗疏洞达,松篁籐树,周遮掩映,今砌以石龛,茬近修也。其前则为鹤归亭,骓素幽敞。亭西竖靖通庵歌墨刻。

  在龙虎门东为道院八所。曰三华、东隐、仙隐、崇元、太素、十华、郁和、清和。

  在龙虎门西为道院十六所。曰祟禧、崇清、繁禧、达观、明远、洞观、栖真、混成、紫中、清富、凤栖、高深、精思、真庆、玉华、迎华。参差环向,如星罗棋布。每院门屋一所,正厅三间,左右丹房共四间,后楼房三间,左右耳房各一。周遭缭以短垣,各分院址,共二十四院。以宫中之法官居焉。

  上清宫自清雍正九年修建以后,基本没有再修。张天师的地位也日趋下降。乾隆十七年 (公元1752年),左都御史 (算学家、天文家)梅珏成抓住第五十六代天师张遇隆的一次过失,劾降张天师为正五品。大大贬低了张天师的声望。第五十七代天师张存义嗣教以后,不甘心被贬。进京恳请皇上复议,乾隆皇帝来了个折中,于三十一年(公元l766年)八月敕谕:“……念其自来元以来承袭已久,世守道教,即遇有过愆亦应抵其人以罪耳,不应议其世袭也。然旧例一品未免太优,遽降五品又未免过于贬损,且其法官娄近垣现系四品,而伊品秩转卑,亦觉未协,今正一真人既来朝进京,着加恩视正三品秩,永为例。”(见《留侯天师世家宗谱》),对张天师的老婆也一律改封淑人。张天师虽然争得了一个三品秩,但完全是个空头衔。自乾隆以后的清代皇帝再也没有给张天师赏赐银两,更没有拨款修过宫观。张天师是挥霍贯了的(据检查:第六十三代天师张恩溥常年挥霍达八万六千五百多块银元),没有钱花就卖田产(张天师有皇上赐的良田三千六百多亩)。嘉庆十九年(公元1814年),第五十九代天师张钰没有钱花,借口龙虎山宫观祠宇倾坏,恳请皇上赏借银两。嘉庆皇帝答复他:只给借不赐赏。答应借给二万两银子,但要张钰每年还一千两,二十年内还清。这个五十九代天师银子到手,根本没有修什么宫观祠宇,只是拿出少量報子检修了一下住房,在“天师府”立了两座木坊,其余银子都被他挥霍了。这笔债拖欠了七十六年,直到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潘司出面讨债,第六十一代天师张仁聂才不得不还清了这笔债。

  上清宫由于年久失修,加之灾毁和兵毁,至解放初只存下大上清宫门楼、午朝门、锺楼和下马亭等破败建筑,被江西省人民政府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文化大革命”中,这些残存建筑全被毁坏,但那口号称九千九百九十九斤重的大锺和部分碑刻尚存。

  天师道是中国封建社会阶级矛盾的产物,上清宫作为天师道的主要建筑,它的建置和沿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天师道的盛衰。从上清宫的建置和沿革,我们可以大体看到这样一个规律:当一个封建王朝行将灭亡,另一个封建王朝刚刚兴起的交替时期,正是天师道的兴盛发展时期。这是因为:即将灭亡的封建帝王幻想利用道教挽救他的灭亡,新立的封建王朝则利用道教为其加强思想统治,巩固政权服务。龙虎山上清宫虽然已基本被毁,但现在探讨它的建置和沿革,对研究中国的哲学史和道教史,了解中国封建帝王的思想和道德观念以及当时的社会情况,还是有一定意义的。               出了东隐院,后面便是著名的伏魔之殿,殿内有口镇妖井就是水浒中洪太尉误放108魔的那口井。井前的石碑,象是水泥做的,绝对是件赝品,竟然按照水浒所写的那样在碑的背面刻着“遇洪而开”。
        天师府是张天师的府第。道教中的张天师大约相当于天主教中的教皇,所不同的是,教皇是由枢密主教团选举产生的,而天师却是世袭的。儒家的教皇——衍圣公也是世袭的。佛教的方丈是由前任方丈指定的,所谓“衣钵传人”,藏传佛教的活佛,是转世的。这就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别。 

      天主教,新教,东正教虽然信仰的都是上帝,可是从没听说过他们是相融合的。伊斯兰各教派更是生死相博,水火不容。而中国的佛,道,儒崇拜的对象都不同,却可以“红花白藕青莲叶,三教原来是一家”。尤其是道家,元始天尊十二大弟子中的慈航道人,文殊和普贤都办移民到了西天佛国,成了观世音菩萨,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其实说到底,中国人可能从来就没有认认真真地信过什么。

      天师府坐落在上清镇,大门前蹲着两只石麒麟。红色的门楼,两边是董其昌书写的门联:“麒麟殿上神仙客,龙虎山下宰相家”。        进了大门,是一条石板道,两边是绿色的灌木,修理得整整齐齐。进而是仪门牌坊,过仪门后,东边是玄坛殿,玄坛殿内正殿供赵公明,右侧供关公,左侧供范蠡(又名陶朱公),三位分别为财神、武财神和文财神,可见天师也爱财。西边是法篆局,本来是张天师处理公务的地方,现在正殿内供玄女娘娘,右侧供西王母,左侧供妈祖。男左女右,真是法度森严噢!
      石道终点是二门,进了二门后正中是玉皇殿。其中供奉玉皇大帝、紫微大帝等四位帝君                再进去是三门,就是天师起居生活的所谓私第了。三门门墙是红色的,门两边是黑色的对联“南国无双地,西江第一家”,上端横幅四个字倒有两个怪字不认识,导游解释是“相国仙府”。

           三门里面有天师殿,三清殿等,回廊墙上有一些名人字碑。其中有30代天师写的《养生延命录》,文曰:“百病横生多由饮食,饮食之患过于声色,声色可绝之逾年,饮食不可废之一日,为益也多为患也。”还有一首《庵居杂咏》也颇清雅;“紫门虽设不曾关,宾客由他自往还,连日山寒声色绝,蒲团危坐更按闲”。院子里有象征七星的七棵古松,松下有赵孟  手书的玄教碑。文化大革命中该碑受到破坏,现在看见的是碎块拼砌而成的,碑文已不可读。     *************************************
   天师庙  千年雌雄罗汉松,这棵是雄的
      龙虎揽胜 
  泸溪河清澈见底,可鉴毛发,一年四季都是碧青色。诗圣杜甫曾经有诗曰:“蜀江水碧蜀山青”,他雄辩地阐明了“山青”与“水碧”、“穷山”与“恶水”的关系。水碧缘于山青,秃山必然浊水。许多坐竹排游过泸溪河的人,拿泸溪河与漓江比,作出了“形似漓江”的评语,但论开阔、论天然、论野趣、论水质,又公认“胜似漓江”。竹筏从上清镇码头出发开始漂流,首先左岸是一片茂密的竹林。竹林青翠欲滴,迎风摇曳,龙吟凤舞,婀娜多姿。游人躺在竹林绿水的怀抱里,远离尘嚣之苦,淡忘名利之念。既无登陆山跋涉之劳,又可坐收饱览两岸秀丽之风光。   
  漂过千米竹林,排身崆嗵作响,竹排进入由浅入深、由缓而急的雷打石水域了。雷打石砥柱中流,屹立在湍急的河道中,相传这是普庵法师受了张天师的雷法,将巨石一炸两边分流汹涌洪水的。那炸掉的半边已被山洪冲走,不知去向,剩下的半边却留下雷劈电烧的铁锈色班痕。坐在排上观赏两岸山民的生活,令人钦羡不已。泸溪河放养鸭 子很多,有成鸭有雏鸭。成鸭成群结队,引吭高歌,嘎嘎作乐;雏鸭自成体系,或者说水湾里谈心,或在浅水中锻炼,嫩嫩的羽毛凭添几分稚气(右图为河上鸬鹚)。河边洗菜晾衣的村妇山姑、驾舟砍柴的樵夫、放学归来在河边嬉戏院顽童形成了一 幅诱人的山村素描画。欣赏过这些后,两边奇山、怪石就多了起来。筏行十五里,距仙水岩五公里处,就可看到骆驼峰,其后便是既济山水相滋、张陵炼丹的龙虎山了。
  龙虎山原名云锦山,因横空有一片高达数百尺、宽约数百米的五彩石山形似云锦而得名。它的另一个出处是“状若龙虎”,即一山像龙,一山象虎,龙蹯虎距,相依相偎。若下竹排观看,在离主峰不远,就会发现一山盘曲如蟠龙,一山背卧如伏虎,形成龙虎并峙的壮丽景观。龙虎山麓之下,有一天开阔平坦处,它坐北朝南,面水背山,乃正一观旧址。是道教正一派肇基之所,是历代张天师从事法事活动的重要场所,现正在修复中。 
  到了正一观,继续登攀,就可瞻仰祖天师结庐炼丹的水帘洞、炼丹岩(图左)了。炼丹岩前临溪涧,峭石壁立,丹灶遗址尚存,草庐旧迹仍在。水帘洞瀑泉喷薄而下,若飞雪,似珠帘,祖天师就是利用水帘洞庭湖的瀑泉炼丹的。据传达室宁祥符、永乐皇帝曾派员跟踪至此,捡到遗丹。仙水岩十景之“丹勺用不得”和“剑石试不得”两景就在这里。
   龙虎山对面的天师板栗林,据说为天师所植。天师栗个大香甜,淀粉丰富,是理想的果品和滋补品。李时珍《本草纲目》上说:“天师栗,唯西蜀青城山有之,乃张天师学道于此所遗。”张道陵是先到龙虎山后到青城山去的。由此可见,青城山的板栗是从龙虎山带过去的。
  瞻仰完炼丹池,水帘洞之后,就可到云锦渡玉石村品尝风味小吃了。玉石村户口不多,异常好客,待你坐定,主人就会端上一份用薯粉、芋头擀皮子的饺子当点心。这种饺子像缎子般滑韧,顺喉而下,味不寻常。被称为“十锦缎饺”。
  继续顺河而下,将陆续看到仙水岩十景。       “云锦披不得”龙虎山原名云锦山,就是因为这座丹霞地貌形成的峭壁,如五彩斑爛的云锦而得名。天一派创始人张道陵喜其壮美,在对面的天一观位置结庐炼丹,“丹成而龙虎现”,云锦山才改称龙虎山。        “石鼓敲不得”蘑菇石,又称神鼓石。传说为葛仙寺中的神鼓,敲一响,鬼神发抖;敲两响,五谷丰登;敲三响,六畜兴旺。有个行脚僧不懂寺规,连敲了十响,玉皇大帝震怒,降旨封存。神鼓不服,滾下鼓架,倒扣在龙虎山泸溪河边。        “道堂坐不得”道堂就是道观。传说张天师曾在此山建道观,岩穴下有神龟捣乱使道观倒塌。筏行此处,水急潭深,旋涡翻滚,岩下洞穴暗流直通20公里外的鹰潭,据说从这里撒下砻糠谷壳,会从鹰潭龙头山下的河水涌出。        “莲花戴不得”仙桃峰下的一组山石,象朝天绽放的水中莲花。传说是西天瑶池中白莲仙女下凡,与龙虎山青年成家。玉帝派人捉拿,白莲仙女不肯回天宫,坠地化为莲花。        “仙桃吃不得”好大一只桃!孙悟空从蟠桃会上偷出,返回花果山途中,将咬了一口的仙桃掉在了泸溪河边。        “仙女配不得”仙女岩。何仙姑的侍女,被罚人间,在泸溪河中祼浴,化为岩石。仙女岩又称大地之母。俚语:女人见了羞答答,男人见了笑哈哈。       “剑石试不得”传说张道陵要在龙虎山结庐炼丹,土地爷不许。张道陵一剑劈开这座山,土地爷才拱手相让。那里实际是仙人城游览区的仙风桥。              “丹勺盛不得 ” 西汉末年有个“绿毛仙”,冬不衣,夏不浴,隐居龙虎山用此勺炼丹。张道陵来龙虎山后,太上老君将绿毛仙召回,将此勺送张道陵炼丹使用。      “御梳梳不得”  石在泸溪河水中,原为天宫皇后娘娘的御梳,宫女不慎跌落人间,一根梳齿被跌断。           “尼姑背和尚走不得  ”《龙虎山志》载:“雌雄石,在仙岩下,两石如人,抵背而立,呼公母石。”传说龙虎山寺庙中,僧尼相恋私奔,途中僧人伤脚,尼姑正背负僧人。俗称僧尼岩。       
  竹筏漂流三个小时后,在仙水岩登岸。在登岸处的峭崖绝壁之上看到有两排人工开凿的方形洞眼,那就是古栈道遗址。栈道通岩中寺,寺庙循穴而建,上下七层,又称七层庙。悬崖为盖,下有石坪,开阔敞亮,能容数百人,庙毁后常有游客对奕于此,或携酒作乐其中。崖墓上有许多古人题刻:“玉壁凌空”、“半天仙迹”、“神仙可栖”、“鹤归留影”,均为夏言等名人手笔。现已修复为“飞云阁”,即将向游人开放。
  “悬棺”被称为世界文化史上的一 大奇观。它是指我国古代一些民族 将死人棺木送入悬崖洞穴安葬的一种奇特葬式,又称“崖墓”。龙虎山作为中国道教发祥地,其道教文化独树一帜,而龙虎山的崖墓(又称悬棺)更是中国一绝。龙虎山崖墓数 以百计,全部镶嵌在悬崖峭壁之上,整个崖墓群如一幅巨大画卷联系在一起,更增添了其神话色彩。龙虎山崖墓群是中国最早的崖墓群,是中国崖墓的发源地。除最集中的仙水岩有上百座外,马祖岩、金龙峰及 周围地区均有零星崖墓。它们的位置几乎都在悬崖峭壁之上,高低不等,远远看去大小不一,随时洞穴的变化而变化,形成奇特的景观。        
  古色古香的上清镇,有历代遗留下来的众多古民居,以明清为主的民居群,集中于李家弄、柴家巷、关门口、姜家弄等四条街道,高高的马头墙,别致的门第,鹅石古道,方砖畏就的厅堂,通光天井,石雕窗花,古韵依旧。  
  沿泸溪河近两里长的民居形成了江南建筑的特色-----吊脚楼。这种建筑是木柱竖在河旁之上,上为厅堂、住房,下为厨房。晚上睡在楼上,望窗外明月,听潺潺河水,确实富有“苏州人家尽枕河”的诗情画意。白天凭栏远眺,群峰连绵,村舍相望,山岭凉亭、车马行人尽收眼底。明朝建筑在镇上随处可见,高翘的马头墙,别致的门第,鹅石铺的古道,方砖铺就的可堂,通光的天井,石雕的窗花,都使人感受到古建筑工艺的高超。   
                丹霞地貌    中国大多数的丹霞地貌由于地形高差相对较大,故以雄奇险峻为特色。而龙虎山属于发育到老年期的丹霞地貌,山块离散,呈峰林状,地形高差相对较小,最大只有240米左右,因此总体显得秀美多姿。龙虎山丹霞地貌类型也较为多样,集中分布在龙虎山和仙水岩景区约4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景区内又有泸溪河流过,将两岸的丹崖地貌景观串联一体,也有碧水丹崖的特点。         

         龙虎山是我国丹霞地貌发育程度最好的地区之一,地质构造上属于信江断陷盆地。该盆地在三迭纪晚期开始形成,在晚侏罗纪(1.5~1.4亿年)至早白垩世(1.4~0.9亿年)时盆地中有活火山喷发并沉积了河湖相泥砂质岩石,为形成本区火山地貌奠定了物质基础。到晚白垩纪(0.9~0.67亿年)时盆地扩大并沉积了一套厚层紫红色河湖相碎屑岩(砾岩、砂岩)为形成本区丹霞地貌提供了物质条件。后期的地壳运动使本区变成陆地,流水等外力地质作用沿岩层裂隙冲刷,侵蚀切割,加上重力崩落等,逐渐形成了本区典型的丹霞地貌景观。其成因类型有:水流冲刷侵蚀型、崩塌残余型、崩塌堆积型、溶蚀风化型、溶蚀风化崩塌型。在形态上有:石寨、石墙、石梁、石崖、石柱、石峰、峰丛、峰林、一线天、单面山、猪背山、蜂窝状洞穴、竖状洞穴、天生 桥、石门等,并有各种拟人似物优美绝伦的造型地貌。由于本区丹霞地貌类型典型多样,分布集中并有奇特的火山岩地貌及典型地层剖面,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和审美旅游观赏价值。        “亿载造化成绝迹,龙虎丹霞惊天下。”龙虎山有着从幼年期、壮年期到老年期丹霞地貌的完整序列,以及包括峰墙、石林、峰丛等23种丹霞地貌景观,再加上和泸溪河相依组成碧水丹山的天然画廊,因此,在地质地貌研究、美学观赏等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价值。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顾问专家赵逊教授认为,龙虎山所蕴含的美学价值和地质地貌研究价值无可挑剔,是“世界丹霞地貌景观的典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斯图尔特在实地考察后,对龙虎山珍稀、极具世界代表性的丹霞地貌、精深的道教文化、神奇的古越崖墓,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更是赞不绝口,称赞龙虎山的“自然风光与当地地质与人文景观结合得妙不可言。”           龙虎山原名云锦山,乃独秀江南的秀水灵山。此地群峰绵延数十里,为象山(应天山)一支脉西行所致。传喻九十九条龙在此集结,山状若龙盘,似虎踞,龙虎争雄,势不相让。上清溪(泸溪)自东远途飘入,依山缓行,绕山转峰,似小憩,似恋景,过滩呈白,遇潭现绿,或轻声雅语,或静心沉思。九十九峰二十四岩,尽取水之至柔。绕山转峰之溪水,遍纳九十九龙之阳刚,山丹水绿,灵性十足。不久,灵山秀水被神灵相中,即差两仙鹤导引张道陵携弟子出入于山,炼丹修道。山神知觉,龙虎现身,取代云锦。自后,龙虎山碧水丹山秀其外,道教文化美其中,位居道教名山之首,被誉为道教第一仙境。    张道陵于龙虎山修道炼丹大成后,从汉末第四代天师张盛始,历代天师华居此地,守龙虎山寻仙觅术,坐上清宫演教布化,居天师府修身养性,世袭道统63代,奕世沿守1800余年,他们均得到历代封建王朝的崇奉和册封,官至一品,位极人臣,形成中国文化史上传承世袭“南张北孔(夫子)”两大世家。上清宫和嗣汉天师府得到历代王朝无数次的赐银,进行了无数次的扩建和维修,宫府的建筑面积、规模、布局、数量、规格创道教建筑史之最。龙虎山在鼎盛时期,建有道观 80余座,道院36座,道宫数个,是名副其实的“道都”,是道士的世界王国。    此外,龙虎山景区应天山象山书院是中国古代哲学中“顿悟心学” 派的发源地;金龙峰马祖岩是禅宗史上贡献最大的禅师之一马祖道早期参禅悟道的场所;仙水岩的崖墓群是中国葬俗史上的奇观;“仙女现花”为道教第一绝景、世界第一绝景,等等。《龙虎山志·艺文》载:“龙虎山历魏、晋、唐、宋,代有褒崇,若山川之胜,宫宇之丽,人物之繁,仙迹之异,道行之神,爵望之显。代之慕拟歆艳者,或美之于诗文,垂之金石,传递一千余载。”龙虎山几千年来积淀而成的丰厚的道教文化遗产,和它在中国道教史上显赫的祖庭地位,以及对中国道教发展所作的贡献,被人公认为“道教第一山”,在世界宗教史上也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近年来,龙虎山风景名胜区重在加强对道教文化内涵方面的发掘建设,推出了以了解道教概况,领略道教祖庭的威严的“瞰道教全貌” 的“身”游线路;推出了以领会道教崇尚“无为、自然”核心思想的 “览道教仙境”的“心”游线路;还推出了以探考张道陵创道之目的的“思崖墓之奇”的“神”游线路;完善各项设施,采取多种措施,使“百神受职之所”、“洞天福地”的龙虎山抖落尘埃,紫气升腾,纳迎四方宾客,替天行道,禳灾降魔,造福于民,被旅游界誉为“道教朝圣游和第一游”。   世界地质公园、中国道教发祥地龙虎山,是一颗镶嵌在华东大地上的璀璨明珠。她秀立于江西鹰潭境内,景区面积220平方公里,包括应天山,上清宫、正一观、仙水岩、马祖岩、洪五湖等六大景区。龙虎山作为道教文化的屋脊,山水交融的典范,天人合一的仙境,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光游览、休闲度假。          公园是中国已发现737处丹霞地貌中发育程度最好序列发育最完整的地区。公园丹霞地貌成因以构造侵蚀 为主,并有水流冲刷侵蚀、崩塌残余、崩塌堆积、溶蚀风化崩塌等多种类型;形成了石寨、石墙、石梁、石崖、石柱、石峰、峰林、峰丛、单面山、猪背山、嶂谷(一线天)、天生桥、穿洞、扁平洞、岩槽、水蚀洞穴、竖壮洞穴、蜂窝状洞穴、崩塌洞穴、崩积岩块、石门、造型石、天然壁画等地貌形态类型23种之多。           峰奇石巧得天赐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众多千奇百怪、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世所罕见的精美杰作,如仙女岩人字悬沟被誉为“天下第一绝景”;象鼻山石墙穿洞被誉为“天下第一旱象”;四看老君峰更是精妙绝伦奉献给人们万千启迪。   

  “一条涧水琉璃合,万叠云山紫翠堆”,描绘的是蜿蜒曲折、波光粼粼的泸溪河与其临岸丹崖赤壁完美结合和碧水绕丹山,山水云天共争秀的奇绝天然美景,公园内的大小湖泊星罗棋布。畅游于湖光山色之间,俨然置身于世外桃园。山因水而活,水因山而媚。美在自然,妙在原始。

  公园内流泉飞瀑,奔流跌宕,飞珠溅玉,风格各异,映衬着千岩万壑的丹霞地貌景观。 天女散花是龟峰一大绝景,银瀑顺百米峭壁泻下,随风飘动,像颗颗银珠从天而降,若滴滴甘露洒向人间。

  江西龙虎山国家地质公园 地质公园丹霞洞穴荟萃,以“多、奇、绝”为特色,大者可纳千人,小者状若蜂巢,成群聚集,层层叠叠,苑若晨星镶嵌与丹崖赤壁之上。有的成了古越族人的永久栖息之所,但大多成了先民或读书、或讲学、或隐居、或搭建寺庙风水宝地。

  公园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拥有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优良的生态环境,以其生物的多样性、稀有性与秀丽的丹霞风光和历史陈迹共同构成了一幅绚丽画卷。公园内植物“三老”。良好的植被有利于飞禽走兽的栖息繁衍,公园内兽类有30余种、鸟类184种,惊鸟群飞声传数里,这里最为原生的和最为野性的自然环境已成为“动物的家园,植物的天堂”,也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绝佳场所。

  龙虎山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独特、璀璨炫目的历史文化遗产以其独特的方式融汇在神奇灵秀的丹霞群山自然美之中。龙虎山是世界崖葬的发祥地,方圆50平方的山崖洞之密集、数量之众多、随葬品之丰富,都堪称“中华之最”、“世界一绝”。龙虎山是我国道教发源地,历经1900余年承传了63代,素有“南张北孔”之誉称。唐宋石窟南岩寺是佛教南禅宗发源地之一,单体洞穴长70米、高30米、进深30米。寺庙依穴而建,洞内石龛为佛教史上和我国古代石窟造像的一大奇迹,有“中华第一佛洞”之盛誉。中国古典名著《水浒传》开篇第一回“张天师祈禳瘟疫,洪太尉误走妖魔”的龙虎山美景早已享誉天下。上清古镇古貌依旧、古风依存。明清时期的吊脚楼,不愧为中国民居建筑艺术中的极品。历朝历代都曾留下了赞美龙虎山的名诗佳作和摩崖石刻,名人诗名千古传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