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物语中文歌词:中国电子技术发展的出路在哪里_electron ren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9:29:51
陶显芳
一,改革开放,拉开技术引进帷幕
自从六十年代,世界上第一个晶体管发明以来,人类历史就进入了一个以电子技术发展为标志的历史时代.六十年代晶体管诞 标志着人类历史开始进入了半导体时代;七十年代集成电路诞生,标志着人类历史又开始进入了微电子时代;八十年代微处理器诞生,标志着人类历史开始进入了数字技术时代;九十年代PC个人电脑诞生,标志着人类历史进入了数字化时代;二十世纪第五代微处理器互联网诞生,标志着人类历史开始进入了电子智能化与信息化时代.
世界上每一次电子技术的进步都会牵动着我国人民的心,但由于我们国家技术太落后,政府虽然发动了一次又一次自力更生运动,都见效甚微.另外,由于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都处于闭关自守状态,以及被西方进行技术封锁,很少与外界接触和进行技术交流,并且正好在国外电子技术开始飞速发展的七十年代,我国正在进行着一场史无前例,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使得电子技术发展几乎停滞不前.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无人不知道熊猫牌和上海牌,飞乐牌,红灯牌,美多牌收音机,这是中国人当时最值得骄傲的东西,这是南京无线电厂和上海无线电厂为我国人民的自力更生精神生产出最争气的产品.南京无线电厂的前身是民国时代留下来的一个无线电通信器材修理厂,而上海无线电厂的前身是美国人留下来的亚美电子仪器厂,我国的电子工业一开始的时候就是从这两个电子企业不断地拷贝分离壮大起来的,他们不但为我国的电子工业开创了一个新的历史时代,还为我国的电子工业培养了一大批技术人才和管理干部,电子工业部成立之初大部分管理干部都与这两个企业有过千丝万缕的关系,这是最值得中国人自豪的事情.
到了八十年代末,当文化大革命刚好结束的时候,国人一觉醒来,开始发现国内电子技术水平与国外电子技术水平发生了非常大的差距,并且这个差距还正在不断拉大.我国政府也开始感觉到了这种巨大差距产生的压力,因此,开始提出改革开放和大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方针政策.今天,我国二十几年来电子技术领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就是从改革开放开始的.
二,来料加工,踢开了中国电子工业的大门
70年代,对于我国老百姓来说,收音机,电视机就是中国电子技术和电子工业的代名词,当时电视机在中国还是一种奢侈品,老百姓可望不可及;80年代,9寸黑白电视开始在中国老百姓家庭中出现,接着很快就延伸到12寸,因为品种极少,老百姓基本没有选择的余地,只要弄得到票(那时候我国大部分商品都须凭票供应),什么型号的电视机都想要,那时候电视机的价格是由国家统一制定的,电视机生产厂的产量也是按国家的指令制定的,相当于国家按产品分类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统一调配,然后凭票购买.与国外先进国家相比,那时候我国的电视技术相当落后,整整落后一个时代.即:当时国外的电视机技术已经发展到集成电路彩色电视机的时代,而我们还刚刚开始能生产晶体管黑白电视机.
那时候国内没有一个彩色显象管厂,大规模集成电路我们自己也不会作,因此,完全想靠自己的技术来生产彩色电视机是不可能的,还有其它电子原器件,如:小体积电阻,小体积电容,小体积电解电容,大容量大电流薄膜电容,声表滤波器,延时线,高压电容,高压包,高压晶体管,高频头等等,国内都不能生产,因此,技术引进是提升我国电子工业发展速度最有效的途径.
1979年上海金星电视机厂开始从日本日立公司引进彩色电视机生产线,尔后,天津北京牌电视机厂,北京牡丹牌电视机厂也相继从日本东芝,松下引进彩色电视机生产线,与此同时,在全国范围内也开始争相引进国外彩色电视机生产线,当然所有的电视机生产线引进项目都需要经国务院批准.当深圳康佳电子公司,于1985年从香港港华集团引进国内最后一条彩电生产线的时候,国内彩电生产厂已是第147家.因此,彩电产业是我国电子工业发展最快的行业,我国电子工业的腾飞就是从电视机技术引进开始的.
我国在彩电技术引进之初,基本上是来料组装,因此,来料配额还是由政府部门直接统管,每年年初,全国147家彩电企业都要集中到北京开会,大家绞尽脑筋向政府争要配额,此事当时也令政府官员感到非常头痛.因此,我国政府把彩电技术引进作为国家电子工业发展起步的同时,也把元器件技术引进定为彩电国产化的"一条龙"工程,使我国的基础电子元器件工业也得到飞速发展.
当时电子部的一位官员就很风趣的说过:我们的100微法电解电容体积比别人10000微法的体积还要大,这种电容能往彩电里安装吗 因为,我们电子部不生产铝箔片,所以得向冶金部打报告要,但冶金部也不生产电解电容用的铝箔片,逼得我们要进口;我们电子部也不生产电解液,所以得向化工部打报告要,但化工部也不生产电解电容用的电解液,逼得我们也要进口.
由此可知,在我国还完全处于一个完全计划经济时代的时候,当时要想生产一个元器件是多么的难,要产生一台彩电或一台PC电脑就更难了.因此,"来料加工"一时成为了我国技术引进的代名词,我国的电子工业基本上就是以"来料加工"起步的.
1984年电子工业部作出了加速彩电国产化步伐的决策,实施彩电国产化"一条龙"工程,并成立了彩电国产化领导小组,组长赵汉鼎,每年都对国产彩电进行国产化水平评比;1985年国家经委把彩电国产化列为全国12项重大引进消化吸收项目之一,对彩电国产化的技术引进,技术改造,科技开发,从政策和资金上给予了重点支持;电子工业部和冶金,化工,轻工,纺织,建材等九个部委联合召开会议,部署了彩电原材料的国产化工作;一些地区和有关部门也积极承担了彩电国产化的任务.
1990年以后我国的彩电配套厂开始基本建立,彩色显像管厂有陕西彩虹,北京松下,南京华菲,上海永新,东莞福地,深圳赛格日立,以及三星等;集成电路生产厂有无锡华晶,上海菲利蒲,上海贝岭,深圳赛意法等;晶体管厂有佛山无线电四厂;电容器生产厂有福建法拉电容器电容器,佛山无线电三厂等,在广东,浙江,江苏等地还有成千上万的地方民营企业,从事各种电子元器件来料加工生产,现在这些企业的规模已经不断壮大了起来,并且已经能独立开发自己的新产品.
彩电国产化"一条龙"工程的实施,改变了我国主要依靠散件组装彩电的状况,目前彩电国产化水平已经达到了95%以上,除了部分IC还需要进口外,其它器件全部可以采用国产化.据测算,每年可节省外汇135亿美元,产生了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使彩电企业成为产值和利税大户.彩电国产化带动了元器件的升级换代,全面提高了为电子整机配套的能力,扭转了彩电生产依靠进口的被动局面,使我国彩电工业从进口"替代型"进入技术创新的阶段,逐步走上了自主发展的轨道.
三,集成电路领跑电子工业
集成电路是电子工业产品的心脏和灵魂,这个很早就已被人们所认识,但是由于集成电路生产技术非常复杂和工艺要求非常精密,并且集成电路的生产技术基本上都是掌握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手中.多年来西方国家都是把集成电路生产技术当成高级机密限制出口给中国.因此,1980以前中国几乎没有一家像样的集成电路生产厂,生产集成电路基本上是靠用手工操作,产品质量全凭工人工作经验,因此,连一个最简单的TTL与非门集成电路,当时在中国都很难生产,产品合格率很低,生产大规模集成电路就更难谈得上了.
1980年我国政府在大量引进彩电生产技术的同时,也开始花巨资从日本引进彩电集成电路生产线和技术,当时日本的彩电集成电路生产技术已经达到国际上最先进水平,同时日本还属于东西方的边沿国家,从日本引进集成电路生产技术比从西方国家引进容易很多.我国第一家引进日本集成电路生产技术的是无锡国营742厂,它最早从日本东芝公司引进的是东芝彩电用的TA四片IC生产技术,两年后又引进东芝彩电用的TA两片IC(TA7680,TA7698)生产技术,后来742厂改名为华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由于当时TA两片IC产品对于14~21寸彩电来说,技术性能非常好,并且当时国家还专门成立一个TA两片彩电技术联合开发组,因此,国内80%以上的彩电生产厂都采用华晶生产的这个IC产品.产品投产后产量年年增长,直到1995年产品一直都是供不应求,年产值达几十亿元,每年为国家节省了大量美金.正是由于华晶公司这个IC产品十几年来一直供不应求,使得华晶公司的人思想太安于现状,一直只愿意充当来料加工这个角色,没有存心想自己搞技术开发和新产品开发,使得几年后,在国外彩电IC一代接一代地推出新产品的时候,与别人相比,相形见绌,十几年了还是一付老面孔,再无人问津,从此一蹶不振,最后走到了倒闭的边沿.
1990年以后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专用于IC技术产品开发的CAD软件技术水平快速提高,如:CADENCE,ZUKEN等,IC技术产品开发CAD软件的应用,使得IC技术产品开发速度大大加快.自从1990年日本东芝公司第一个推出单片彩电IC产品TA8690以后,紧接着三洋,松下,非利蒲等公司也相继推出单片彩电IC产品,特别是非利蒲公司推出的带I2CBUS(I平方C总线)技术,以及数字Y/C(亮度信号和彩色信号)分离的TDA8362产品,它把模拟技术和数字技术同时集成于一个IC之中,令全球的IC生产厂家都刮目相看,也让全球的彩电行业,特别是中国的彩电行业创造了一个奇迹,几乎全球70%的彩电生产企业,其中也包括日本的企业,都争相选用这个产品.非利蒲公司在欧洲的IC生产厂和在台湾的IC生产厂,以及在马来西亚的IC生产厂,全部开足马力,加班加点都满足不了客户的要求,单片IC年产量超过一亿片,至今一直还保持着世界最高记录.非利蒲公司光靠这个IC新产品,就把称雄世界十几年的日本彩电IC企业,打得到现在还翻不起身.
1994年,日本东芝公司和松下公司又分别推出了高性能的"火箭炮"重低音和"多梦"画王大屏幕29寸彩电.在国内已经看惯了21寸彩电的人们,一下子对大屏幕彩电进入中国感到惊叹不已,当时一台29寸大屏幕进口彩电的售价高达12000元,还需排队才能买到.我们国内的彩电生产著名企业四川长虹,北京牡丹,南京熊猫等都争相花巨资引进日本东芝和松下公司的大屏幕进口彩电生产技术.由于生产技术引进以后,技术太复杂,一下子消化不良,并且产业链建立也没有快速跟上,加上技术发展太快,原来的技术优势很快就被其它更新的IC技术产品所取代,结果这三个主要技术引进厂,除了四川长虹,因为引进东芝公司大屏幕彩电产品,技术相对简单,比较容易出品上市,没有亏损外,其它几个引进松下大屏幕彩电产品的公司,全部亏损严重,不到三年北京牡丹基本倒闭,南京熊猫也是奄奄一息.
1994年,一直以生产电话机通信产品出名的TCL公司审时度势,抓住国家不再对申请生产彩电企业进行审批和降低彩电进口器件关税的好时机,突然转舵,开始生产彩电,并采取委托加工的方式,先后委托香港长城公司,以及原来熊猫牌彩电的生产企业,为其生产TCL王牌电视机,而后还把香港陆仕公司的技术开发中心收归己有,使其技术开发能力和产品生产能力,一下子大提升.由于TCL公司体制比较灵活,惠州市政府很早就把国有企业管理的权限下放给私人,使TCL公司在短短的几年内就迅速发展成为一个国内排名第一的大型彩电生产企业.
TCL公司快速取得成功的因素,还恰好与另外几家著名彩电大公司在同一时间因体力不支而倒闭息息相关,使TCL公司很容易在这么短时间内就能汇聚到国内最优秀的彩电技术开发和彩电市场销售人才,并毫不费力地就能整合他们的生产和市场资源.当年,北电,熊猫,香港长城,陆仕等公司都是国内彩电业的旗帜,因此,谁能整合了他们,谁就是中国老大,这个不会有人怀疑.但今天TCL公司还想重温经典,想用同样方法来整合国际著名公司――汤姆逊,好像就没有那么得心应手了.
创维电子公司几乎也是与TCL公司同时起步,它是一家以生产电视机遥控器起家的私人公司,后来转产电视机成功,也是得益于国家对彩电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并且让他抓住了历史机会.由于创维电子公司是一个私人企业,灵活的管理机制使它能够后来者居上,并且只用了不到5年时间彩电年产量就达到了100万台的规模,使其公司在2000年在香港上市,这也是一件奇迹.现在,创维电子公司在彩电同行中已经排名在前5名.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灵活的管理机制可以造就一批新的公司,和新的人才,但没有一批国有企业作为先烈,为他们打下基础,像创维这样的公司也是很难成长起来的,这种好机会可能几万年才会有一次.
1995年到1999年,是中国彩电发展史上最辉煌的5年,也是技术进步最快的5年.I2C集成电路技术的应用,不仅使电视机电子线路简单,功能扩展方便,还简化了生产工艺.一台电路与功能都非常复杂的彩电机器在生产的时候,现在几乎用一个遥控器就可以把原来需要十几道工序才能完成的调试过程,一次就调试完毕,使彩电生产过程变得非常简单,并且大幅度降低了整机成本.在这5年的时间里,还诞生了逐行扫描彩电技术,使电视的图像清晰度最少提高了一倍,这个逐行扫描电视机技术也是应该归功于非利蒲公司.非利蒲公司的MK4,MK9,MK14等逐行扫描彩电技术,以及I2C总线控制技术,将在世界彩电技术发展史上留下光辉的一页,它还给后面数字电视的技术发展奠定了基础.
目前,我们国内的集成电路生产企业,基本上还没有独立设计彩色电视机中信号通道IC的能力,特别是模数组合电路IC的设计更难.目前,能够生产和设计彩色电视机IC的集成电路生产企业在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就是几个老牌电视机IC生产企业,非利蒲,汤姆逊,还有部分日本,南韩的公司,美国的IC生产企业主要偏重数字电路IC生产,数字信号处理是他们的强项,但模拟电路IC他们连南韩还不如.因为,数字电路IC设计可以用现行的CAD软件数据库,而模拟电路设计还需靠人工经验,靠经验积累.我国本来也有非常大的电视IC市场,并且国家还花巨资引进了电视IC生产线,但由于缺乏IC技术开发人员,以及试验设备,最后基本上都没有成功.
2000年以后,国家大力扶植民营企业参与IC产品技术开发和生产,因此,海外很多IC生产企业都搬迁或转移到中国投资,很多海外留学人员也纷纷回国成立IC设计公司.现在,我国每年在IC方面的投入就是2000年以前20年的总和.估计到2010年,中国的IC产量将占全世界的70%,看来我国集成电路的春天很快就会到来了.
四,高清数字电视推生平板电视
1996年美国宣布HDTV数字电视节目正式广播,中国要想在2015年成为科技强国,所以在数字电视方面也不能落后.因此,中国政府从1996年就开始,对中国的数字电视发展进行了全面规划和部署.
2005年,我国将大范围开播数字电视节目,全国各省会城市及较发达地区将逐渐普及数字电视,2008年将用数字电视转播北京奥运会.到2015年,我国电视广播将全面实现数字化,完成模拟电视广播向数字电视广播的过渡,停播模拟电视信号广播.
由于现有的模拟电视图像清晰度比较差,水平清晰度一般只有250~400线,垂直清晰度一般为500线左右,因此一般都选用CRT显像管做显示器,如选用高清显示器来显示模拟电视图像,图像清晰度也不会提高.而高清数字电视的图像清晰度一般要比模拟电视的图像清晰度高一倍以上.如:我国的HDTV电视图像显示格式为1920×1080,显然还用CRT显像管来做显示器就无法显示高清电视图像.
面对数字高清电视时代,LCD(液晶显示),PDP(等离子)等平板高清显示器,以及LCD和PDP电视机,兴奋不已,并开始初露锋芒,而CRT显示器一下子却变得相影见拙,只好带上面纱,退居厢房.
液晶电视,又称LCD电视,是利用液状晶体在电压的作用下产生极化,改变光的穿透率,使光受到图像信号的调制而成像.说得更具体一点,组成屏幕的液状晶体有三种结构:红,绿,蓝,它们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这三种颜色就叫做三基色,通过它们不同比例的搭配便可以呈现出千变万化的色彩,通过电压来改变这些液状晶体的性质,就可以改变液晶屏中三种颜色的不同比例,使之呈现出不同的颜色,而显示各种不同颜色的图像.
与其他高端电视相比,液晶电视具有众多特点,如色彩丰富,分辨率高,很容易就可满足1920×1080的高清显示格式,支持今后的数字高清晰度电视节目显示.此外,液晶电视具有使用寿命长,一般液晶电视的寿命为5万小时左右,超薄,超轻,无辐射等特点,以及液晶电视屏幕尺寸灵活多样,占地面积小,容易摆放在卧室或挂在墙上.
液晶电视的缺点是亮度还不够高,响应时间长,当显示高速活动图像时会出现拖尾现象,以及屏幕视角小,稍为偏离屏幕中心,图像亮度就明显下降.另外,从当前的技术条件来看,当液晶电视想做到像背投,等离子电视那样大尺寸时,大尺寸液晶电视的价格会急速上升.因为,液晶显示屏的尺寸越大,成品率就越低,与小屏幕液晶屏相比成品率低很多.
其实液晶电视很早就已经出现,只是由于价格高不容易普及,一般只做成小屏幕电视,用于车载电视,机载电视等消费较高的场合.以前由于液晶屏的生产技术几乎全部垄断在夏普,松下,菲利蒲等少数公司手中,并且PC电脑液晶显示器的市场容量巨大,给液晶屏生产企业留下了非大的生存空间,使液晶显示器的价格远远高于液晶电视,因此,很少有人考虑把液晶屏应用在家用电视上.直到1998年后,液晶屏的生产技术突然被转移到南韩和台湾很多企业的手中,液晶屏的应用范围才迅速被扩大,由电脑显示器迅速扩大到家用电视机,并且后起的液晶屏生产企业,无论在技术上和生产规模上都远远超过以前的老牌企业,夏普,松下,菲利蒲等.因此,液晶电视特别是大屏幕液晶电视在短短两年内迅速出现,并不令人感到出奇.
目前,三星公司是液晶显示生产技术比较领先的厂商,也是全球液晶显示屏产品最大的供应商.随着2004年第二季度在韩国启动全球第六代液晶生产线后,液晶显示屏供应紧张得到缓解.2005年还将增加6条第五代,3条第六代,2条第七代液晶屏生产线.液晶屏月产量至少增加50万片,2005年液晶屏的供应将不再紧张,46英寸液晶将成为未来液晶电视市场的主流产品,大屏幕液晶的价格也将会随着技术的成熟与成本的下降逼近消费者的心理价位.
所谓等离子彩电是指在两张薄玻璃板之间充填混合气体,施加电压使之产生离子气体,然后使等离子气体放电,与基板中的荧光体发生反应而发光,然后产生彩色影像.等离子彩电不受磁力和磁场影响,具有机身纤薄,重量轻,屏幕大,色彩鲜艳,画面清晰,亮度高,失真度小,节省空间等优点.
从性能看,目前等离子电视与其它平板电视相比无疑是性能之王.它的主要优点是具有高亮度与高对比度,远远超过了背投,因此色彩也比背投鲜艳.例如三星最新发布的42S4S2等离子电视具有6000:1超高对比度与1000cd/m2超高亮度,在对比度和亮度上创造了业界最佳水平,还具有超薄,超轻的特点,放置方式也灵活多样.
同液晶电视相比,等离子电视的尺寸可以做得很大,不会像液晶电视那样,成本因屏幕增大而急速上升.例如最近推出的102英寸的等离子电视,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等离子电视.目前,等离子电视是大客厅,娱乐中心最理想的选择产品,然而其价格也是高高在上,非普通消费者所能承受.因此,等离子电视的市场不可能很大,并且由于大屏幕液晶电视的崛起,使得等离子电视的市场受到很大程度的挤压.目前,国外很多有实力的大公司,如:东芝,SONY均纷纷宣布退出等离子电视市场竞争.
等离子电视的缺点是耗电厉害,一般达400瓦以上,并且随着屏幕增大耗电也要增加.其次是电磁辐射厉害,整个显示屏相当于一个高频辐射天线,容易造成电磁波污染,EMC指标也很难过关.
目前平板电视的发展主要还是由LCD液晶电视来主宰方向,平板电视市场能否起来,主要取决于三个方面:1,上游液晶屏供应商生产能力的发展速度,2,高清数字电视节目的发展速度,3,产业链建立的成熟程度.
液晶屏的供应主要为日,韩和台湾的厂商,全球的液晶屏生产线起码要达到25条以上,平板屏才有可能对CRT屏的市场造成巨大压力,因为,目前全球电视机的总产量已经超过9000多万台,而目前全球能生产第5,第6代液晶屏的液晶屏生产线大概只有10条左右,几乎微不足道.第6代液晶屏生产线采用1500mm×1800mm基板,主要生产32英寸液晶屏面板,第7代液晶屏生产线1870mm×2200mm,主要生产40-46英寸液晶屏面板,这些产品的大部分液晶屏生产商都在海外,国内的液晶屏生产线也是刚刚开始筹建,一下子对国内的CRT屏生产商并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因为,海外生产成本比国内相对要高很多,而国内的CRT屏生产商今后不会再对CRT屏生产投入太多的设备,相对生产成本会很低,因此,CRT屏对LCD屏还有很强的抗击能力.
今年年初,海外液晶屏生产商为了造势,发动了一次液晶屏降价风暴,大约有10万片B级LCD屏流进了中国市场,这些B级屏和A级屏的价差约有50%左右,大量低价屏的进入,一下子给下游厂商降低成本,降价提供了可能,背后是海外厂商打击中国液晶屏和CRT产业的战略意图.跨国公司在以前国内没有生产线的时候采取垄断的高价位策略,而在国正在建立自己的生产线,垄断局面准备要被打破的时候,力图以低价倾销来打压国内厂商.在这种策略下,现在液晶屏的价格已经不再只是从成本出发定出的,而是根据整个跨国公司的战略需要进行的商业活动,当年我国的彩色胶卷生产就遇到过同样教训,国外产品低价倾销,使得国产胶卷二十几年也发展不起来.
我国的数字电视广播正刚刚开始,但目前肯定还是以标清节目为主,高清数字电视虽然是将来电视技术的发展方向,但根据现有的技术条件和资源利用情况,要它能迅速发展起来是不可能的,完全实现高清节目广播还需很长的时间,因此,标清数字电视和高清数字电视并存的时代还会很长时间.尽管几年来,商家一直在炒作高清数字电视概念,但老百姓并没有真正接受高清的概念,其中也包括欧洲和美国.美国政府虽然希望2006年停止模拟电视节目广播,现在估计到2008年也实现不了,欧洲也要到2012年以后.
美国国会正在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要把2006年全美国过渡到数字电视的最后期限向后推迟.要求推迟这个最后期限的一个理由就是电子设备厂商无法加快数字电视机的生产.此外,美国国会预算署警告称,美国政府原计划拍卖的价值180亿美元的频谱可能不会像原来预期的那样有吸引力.据美国消费电子协会统计,2004年美国零售商销售的模拟电视机数量为2200万台,是数字电视机销售量的三倍多.数字电视机的销售量为700万台.专家认为,这个数据将给电视台的拥有者以更充分的理由去说服国会把最后期限推迟到2008年.
如果我国的高清数字电视节目广播不是一下子就能发展起来,老百姓买平板电视的热情就不会很高,因为CRT电视在图像画质以及性能价格比方面,对于观看PAL-D电视节目,还是优于平板电视.不过,平板电视也有它的优势,就是在体积和重量方面比CRT电视薄和轻.但是,CRT电视最近在这方面也有出色表现,一种称为SLIM CRT超薄电视正在上市.这种SLIM CRT超薄电视的厚度与平板电视的底座几乎一般厚,因此,也会受到一些追随者的推崇.
从长远技术的发展情况来看,平板电视的价格也会不断地降低,特别是等到液晶屏的投资商完全收回投资成本以后,他们一般都会进行大规模降价,以便压制新的投资商不敢再投资,或投资后永远收不回成本,抬不起头.并且到那时候,平板电视的产业链也基本构建起来,因此,平板电视将会发展更快.不过,平板电视完全取代CRT电视,还需要很长的时间,估计在二十年内,还是属于平板电视和CRT电视共存的时代.
五,辉煌数字背后的羞涩
在彩电技术的带动下,中国的电子工业在其它方面也开始高速发展,90年以后中国的通信,计算机产业每年都成倍地增长.1998年我国实现电子工业总产值4800亿元,是1979年的59倍,平均年递增23.9%,占全国工业总产值比重从1.4%上升为6.5%;预计1998年实现利税总额230亿元,是1979年的66.6倍,平均年递增24.8%.按产值规模现在已跃居世界第4位,成为电子工业大国之一.
电子产品的品种增加,质量不断提高,一些产品产量跃居世界第一.据统计,当前生产的20种主要电子产品有13种是新增产品.当时消费类产品主要是收音机,现在彩电,VCD,DVD,组合音响,PC电脑,手机,机顶盒,冰箱,空调等各类家电产品琳琅满目,音响,电话机,手机,彩电,VCD,DVD,机顶盒,冰箱,空调等产品的产量达到世界第一位.城市彩电普及率已达100.8%,农村电视机普及率达91.7%,其中彩电普及率达27.2%.程控交换机,高档微机,集成电路,新型元器件等投资类和基础类电子产品的研制生产,达到了一定的规模和水平.主要电子产品达到国际标准,质量和性能价格比可与国外同类产品媲美.为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提供装备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
电子产品出口发展迅猛,电子工业成为我国出口创汇的主要产业之一.1980年电子产品出口额只有1000万美元,仅占全国出口总额的0.036%,预计1998年出口额可达到300亿美元,增长3000倍,约占全国出口总额的15%,电子产品已经成为拉动我国出口增长的支柱产品.
1999年正好是我国引进彩电技术20周年,我国彩电总产量达到3700万台,基本满足了国内市场需求,还可以部分出口,从此完全甩开了中国彩电依靠进口的历史.2004年我国彩电总产量达到6800万台,现在中国已经成为彩电出口大国.除了彩电产品以外,DVD,PC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也在同步增长,其中以收机的增长速度最快,2004年我国手机产量为1.7亿台,PC电脑产量为4800万台,DVD产量为5600万台.现在的中国已经由20年前的电子产品进口大国,一跃成为电子产品出口大国.
正当我们为今天中国电子工业取得的辉煌成绩或数字惊叹的时候,我们也在开始叹息――将来的世界能容得下中国吗
20多年来,中国电子产品的产量,每年都以20%的增长速度在增长,现在中国的彩电,DVD,冰箱,空调等产品的年生产能力已经超过1亿台,手机的年生产能力超过5亿台,集成电路的增长速度更惊人,2000年以来每年增长50%,试想5年以后或10年以后中国将变成什么样子,地球不会爆炸吗
实际上1999年当中国彩电开始出现市场饱和的时候,国内彩电企业大打价格战,互相残杀的时代就开始了,彩电企业由原来的147家一下子就减少到十几家;手机企业争斗更加激烈,全国十几家手机企业刚起航不到5年,就有一半开始触礁翻船,剩下一半也是遍体鳞伤;去年国内有100多家DVD生产企业倒闭,其它PC电脑,机顶盒,冰箱,空调等产生企业也难以即日.中国的电子企业还能继续发展吗 来料加工这种技能还能继续发扬光大吗
六,来料加工之路还能走多远
中国的电子企业基本是靠来料加工起家的,由于来料加工不需要很高的技术和技能,并且中国的劳动力成本相对非常便宜,这些条件正好适合中国今天的国情,因此,20多年来中国的电子工业从无到有,发展速度极快.但是由于国人20多年来对来料加工过分于依恋,就像养在笼中的老虎一样,从小养尊处优,一旦回归自然再也无法生存了.
来料加工大部分都是只做产品加工最后的几道工序,技术完全控制在上游公司手中,并且基本上都是外国人的手里.虽然我们经过20多年的努力,产品开发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别人提高得比我们更快,我们现在使用的工具基本是别人的,仪器,仪表是别人的,CAD工具与软件是别人的,产品标准也是别人的,我们一直还是在靠施舍过日子.包括我们现在生产的电视机,DVD,PC机,手机等产品,基本上还是属于来料加工的性质.因为,这些产品所使用的IC不是我们设计和生产的,底层软件和操作系统也不是我们的,我们搞的所谓技术开发就是拿别人的IC技术说明书,用别人配好的CAD工具和软件,进行电路连接和组装.这种技术开发工作,只要能看得懂IC技术说明书和CAD软件使用说明书的人都能代劳.
就算是目前国人认为是技术顶端的IC设计技术,现在,在国外连医生也可以改行来应聘,而在中国,能搞IC设计的全部都是高级IC技术人才,可见我们对IC设计技术还是被看成高深莫测.实际上,当IC设计技术能够进入中国的时候,这种技术已经变成骨头汤中的骨头,是别人感到嚼起来没味,丢了又觉得有点可惜,才送给我们的.但也不是白送,谁要是搞IC设计,需要向IC技术提供商购买一套价值上千亿元的CAD软件,或每月付几百万元的租金,当你学会使用鼠标器的时候,你也就学会IC设计了.原来,国人认为是技术顶端的IC设计技术,就这么简单,只可惜,关键技术还是别人的啊.IC生产设备和测试设备更是贵得惊人,自己完全没能力生产,进口价格惊人,进口全套设备超过千亿元,并且平均每个1年半还要更新一大半旧设备.因此,目前90%以上的IC设计和生产技术还是掌握在别人手中,我们设计或者生产IC产品,得到回报的,还是那一点点可怜的加工费.
21世纪,世界电子技术发展飞快,产品更新换代速度也在不断加快,市场竞争激烈,每一种新产品刚问世没几年,市场就出现饱和,市场饱和后大家就开始杀价,接着就有一大批公司倒闭,这就是越来越多的来料加工企业所面临的困境.所以,粗制滥造,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太快也不是一件好事情,它会浪费资源.因此,一些技术先进国家现在就开始对更新换代过快的产品进行抵制.例如,从2004年8月13日起,欧盟将对我国出口的电子产品实施WEEE和ROHS指令,即:中国的家电企业向欧盟出口电子电气产品,每件产品将被额外征收一笔回收费用,该笔费用用于欧盟做电子垃圾的回收工作,以及进入欧盟的电子电气产品还不得含有铅,镉,汞,六价铬,聚溴联苯(PBB),聚溴二苯醚(PBDE)等6种有害物质.
最令中国人伤透心的还是知识产权的问题.专利权是一种私有特权,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从无序竞争,到有序竞争过程的一个转变,是人类文明活动的一种规范行为.因此,在一个没有专利权保护的国家,经济是不可能有序发展的,恶性竞争的结果将是造成经济秩序全面混乱,使参加竞争的主体到最后,两败具伤,造成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严重浪费.
一流企业卖标准,二流企业卖技术,三流企业卖产品,这是当今国际社会对各类企业经营业务的明细分工,也是中国企业准备溶入国际经济一体化大都市,需要接受的市场准则.如果中国的企业没有技术,就只能接受卖产品的命运,"国际加工厂"的帽子就会永远载在中国人的头上.
什么是标准,标准就是无数个专利堆积起来的成果;什么是技术,技术就是专利的化身;什么是产品,产品就是,既浪费自然资源,又浪费人力资源,才能生产出来的东西;什么是专利,专利是企业中一种增值最快的无形资产,是促进企业生长的维生素,是企业用来圈定市场范围的疆绳,是外国经济产品打开中国大门不须枪炮开路的最好武器,也是人类创造物质文明的催化剂.
中国的电子企业要想走向光明,必须先要放弃那种劳动力密集,耗费资源的来料加工产生方式,从现在起,必须重视技术创新,重视技术开发,尊重知识产权,才能逐步走出目前市场混乱,恶性竞争的困境.另外,政府也要不断规范市场竞争规则,我国的电子工业才有可能在未来几年实现健康发展.
2005-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