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雨图片:8台湾省嘉义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10:19:58

市政中心行政大楼

嘉义市是一座美丽的小城,是台湾开发最早的地方之一。面积60平方公里,人口26. 8万人(2001年底)。下辖东、西两区。1982年, 嘉义市恢复为省辖市。嘉义市位于嘉南平原东隅,背山面海,交通便利。
  
嘉义市位居全省中部要塞,东滨仁义潭,西临水上机场,南界八掌溪,北接朴子溪。因地属嘉南平原一部分,因此土地肥沃,灌溉便利,又因邻近温热带,故四季如春,景物天成。嘉义还被称为桃城,系因清代时嘉义市版图状似桃子,而嘉义人也喜以桃城人自居。

目录

·                                 • 地理

·                                 • 居民

·                                 • 旅游景点

·                                 • 民俗特色

·                                 • 历史

[显示全部]

嘉义市-地理

 

由于地处交通要塞,一直以来仍是嘉义县重要的观光胜地。嘉义市著名的景点颇多,如兰潭泛月、弥陀晓钟,以及嘉义公园、植物园、二二八纪念公园等;由于嘉义地区开发甚早,古庙林立,并有不少历史古迹,如城隍庙、双忠庙、仁武宫、先天玉虚宫、地藏庵等,俱是百年的老庙,而嘉义公园内的福康安生祠碑、孔庙,则是历史悠久的古迹;此外,历时300年的上帝庙传统荡秋千比赛,亦独树一格,极俱民俗情趣。 下辖东、西两区。1982年,嘉义市恢复为省辖市。嘉义市位于嘉南平原东隅,背山面海,交通便利。

嘉义市位居全省中部要塞,东滨仁义潭,西临水上机场,南界八掌溪,北接朴子溪。因地属嘉南平原一部分,因此土地肥沃,灌溉便利,又因邻近温热带,故四季如春,景物天成。嘉义还被称为桃城,系因清代时嘉义市版图状似桃子,而嘉义人也喜以桃城人自居。

由于地处交通要塞,一直以来仍是嘉义县重要的观光胜地。嘉义市著名的景点颇多,如兰潭泛月、弥陀晓钟,以及嘉义公园、植物园、二二八纪念公园等;由于嘉义地区开发甚早,古庙林立,并有不少历史古迹,如城隍庙、双忠庙、仁武宫、先天玉虚宫、地藏庵等,俱是百年的老庙,而嘉义公园内的福康安生祠碑、孔庙,则是历史悠久的古迹;此外,历时300年的上帝庙传统荡秋千比赛,亦独树一格,极俱民俗情趣。

嘉义市-居民

 

三百多年前,嘉义县本是原住民平埔族的集中地,地名"诸罗山"(或作猪罗山),后清廷取"嘉其忠义"之旨,将诸罗改名嘉义,沿用至今。

嘉义县住民的祖籍,以福建泉州移民占绝大多数;阿里山乡则为邹族原住民的故乡,每年2月,神圣的邹族战祭都会在达邦村盛大举行,为原住民文化留下一页美丽的诗篇。

嘉义县位于嘉南平原的中央,东连阿里山、玉山山脉,西濒台湾海峡,南以曾文水库、关子岭与台南县接壤,北界云林斗六,总面积161平方公里,幅员辽阔。境内多河川平原,土地肥沃,灌溉便利,气温、日照及雨量均适宜农业经营,因此农业生产在全县经济之中,占有极重要地位,是典型的农业县,素有"渔米之乡"之称。除了稻米外,尚有菠萝、水柿、柑橘、小蕃茄、甜玉米、丝瓜、菱角、及山葵、竹荀、茶、花卉等作物,农特产十分丰富。

东部高山峻岭,森林资源丰富,山脉可概分为三系:一为玉山系,二为玉山西山系,三为玉山南山系。河川方面,主要有八掌溪、朴子溪、北港溪、曾文溪等;此外尚有大堆溪、石龟溪、三迭溪、赤兰溪等河川流贯境内,此外,曾文水库蓄水区都在嘉义县境内,因此,以"山高水长"称嘉义县,可谓名副其实。

嘉义县开发较早,景物天成,境内名胜古迹甚多,如半天岩、奉天宫、梅山公园、北回归线标志,和阿里山铁公路周边的吴凤庙、水社寮、奋起湖、瑞峰、瑞里、太平、太和、丰山、来吉、达娜伊谷、达邦、特富野、阿里山、玉山等风景区;而极具湖光山色之美的曾文水库;乡土风情的船仔头休闲艺术村、德兴里老厝;与渔村风光的东石、布袋小镇,俱有风情,值得一游。

嘉义市-旅游景点

 

弥陀禅寺

 

弥陀禅寺

弥陀禅寺位于嘉义市的东南郊,前临八掌溪,视野广阔,晨钟暮鼓、梵音缭绕,“弥陀钟晓”同时也是嘉义八景之一。弥陀禅寺建于清干隆17年,光复后曾重建,外观以金黄色为主。正殿供奉金身阿弥陀佛像,并以玄奘大师及开山袓师陪祀左右。

兰潭

兰潭又名南潭,旧名红毛埤,位于嘉义市东郊,自早即是嘉义地区的重要蓄水库之一。该潭占地2平方公里,潭面宽广,碧波千顷,四周丘陵环拥,风光怡人,尤以月夜最为迷人,故素有“兰潭泛月”之美誉,为嘉义八景之一。 
    
兰潭沿岸建有环湖公路,其入口处甚多,如自小雅路进入,首先可见楼高3层的三信观赏楼,循梯登顶,不仅兰潭一览无遗,嘉义市区风光亦历历在目。兰潭畔的兰潭健行步道,近年已成为嘉义地区最大众化的健行路线,步道全程为黄土小径,入出口均有指标,步道沿途主要景点为新乐园,园内设有花园、秋千、溜滑梯、篮球场和映象桃源等,映象桃源为一繁花簇拥的花园休息区,游人可于此野餐或在茅、竹搭建的映象亭内泡茶、小息,皆十分惬意。晨昏旅游兰潭最是适宜,除可感受兰潭氤氲之美外,沿着环潭公路步行90分钟来趟环潭巡礼,从不同的角度观赏兰潭,更能尽得其美。 
   
兰潭四季皆美,夏秋或雨季,颇有大湖水乡之态;而寒冬时薄雾迷蒙,仿若缥缈仙乡,不论潭畔赏景或临水垂钓,皆怡然自得。

九华山地藏庵

九华山地藏庵旧称北狱殿,位于嘉义市民权路上,主祀地藏王菩萨,为早期先民垦荒的重要信仰中心。于清康熙36年(1697年)择嘉义北门之地建庙,300年来,寺庙历经多次修葺,香火十分鼎盛。 
   
北狱殿楼高7层,总高135公尺,为全省庙身最高之庙宇,其占地约2000坪,除一楼(即地下室)奉祀各殿闫君爷、什家将、注生娘娘等众神外,其余楼层依序为地藏王菩萨本殿、大雄宝殿、大悲殿、弥陀殿、药师殿、大愿殿,庙宇庄严,金碧辉煌。一楼梁栋上挂有菩萨记载人间善恶的大算盘,古色古香,而于庙顶且可俯瞰嘉义市,展望极佳。此外,庙埕上有一昭忠祠,为供奉羲民公的庙堂。 
   
历年的元宵节,地藏庵以举办阉鸡大赛作为庆祝活动,比赛内容是以所饲养的阉鸡体形最大者为优胜,常吸引无数民众前往参观,现今已是嘉义市著名的宗教观光胜地。

嘉义市-民俗特色

 

秋千赛会

每逢闺月年的农历3月6日玄天上帝诞辰,光路社区的武当山北极玄天上帝庙,便会举办一项全省独一无二,且已延续300余年的“荡秋千”比赛。 
    
荡秋千是一项流传已久的民俗活动,据说系春秋战国时由北方的山戎传入,盛行于汉朝,在嘉义成为活动盛会,则有一段典故:清康熙年间,嘉义湖仔内下路头地区瘟疫不断,当时有一村民自故乡福建玄天上帝庙请来分灵,建庙奉祀,村民们纷纷向北极星化身的玄天上帝祈求化灾止厄,瘟害果真就此消失。居民为感谢玄天上帝,不仅在他生日时隆重祭祀,甚至煞费苦心思索助兴节目以娱玄天上帝。某日有位举人见其女兴高采烈地荡秋千,于是灵机一动,想到以举行秋千赛会,让大家在敬神之余,犹能更接近“天”,符合中国人“天人合一”的思想;另一方面也藉升到高处,遥望神州故土级玄天上帝祖庙,以示不忘本的情怀。因此,开启了光路里300余年的荡秋千民俗活动。 
   
为沿袭昔日原始的搭建方式,每回秋千赛会所搭设的秋千架皆采古法,即不用任何钉子,仅以竹子和藤条架设、捆绑。秋千架起的高度高达12公尺,相当于四层楼房,主架之外,还有横干支架,架成两面八格,代表八卦无极之意;秋千板离地面约一丈高,因此要赛秋千,得先学会上单杠,否则够不到秋千板,就不要提赛秋千了。秋千启动时,须仰赖地面助手以竹竿推动,然后再由参赛者借势奋力摆荡。 
    
这项秋千盛会,约每5年举行2次,每次总能吸引如潮的游客前往参与盛会。比赛一般分团体与个人两组,每组再以年龄区分,比赛不限时间,以荡的高度决胜负,而比赛现场只见秋千随着加油声,忽而上天,忽而坠地,一来一往的摆荡,凝聚所有人的目光,荡出一波波高潮,紧张热闹,现场感十足。

交趾陶 
 
嘉义是台湾交趾陶的发源地,因而有“交趾陶的故乡”之称,日人又称之为“嘉义烧”。交趾陶为一种低温多彩釉,是融合了软陶与广窑的一种陶艺,且包容了捏塑、绘画、烧陶等技艺及宗教文化的民俗工艺,堪称民间艺术的国宝。 
   
据考证,交趾陶发源于两广福建一带,清时随移民传入台湾。台湾的交趾陶主要作为庙宇或传统建筑中的装饰,多饰于庙宇建筑的屋顶、墙壁上的水车堵、身堵、墀头,而题材多半以教化人心的忠孝节义及吉祥献瑞等为主,其人物的身段、服饰则深受地方戏曲及歌仔戏的影响,不论人物或鸟兽、花卉的造型、用色,皆十分鲜艳生动而活泼,其特色在于晶亮艳丽的宝石釉彩,呈现多元丰富的民俗风格。 
    
而在传入台湾的150年间,由于交趾陶的制作技巧难度高,因此习得此艺的匠师寥寥可数,其中以尊为“叶王”的叶麟趾,为台湾交趾陶的开山宗师。其作品还曾在世界博览会中引起艺坛的震惊,被誉为台湾绝技,后世尊为“台湾交趾陶之父”,其作品散见于嘉南一带各大庙宇,如今仅剩台南学甲“慈济宫”、佳里“震兴宫”及嘉义“城隍庙”等地保留较完整;其作品造型丰富、沉逸古拙,尤以人物栩栩如生,用色沉敛稳健,并独创胭脂红、翠绿颜色的釉料,后世更有“叶王交趾烧”之封誉。 
    
同样是寺庙装饰要角的剪粘,主要饰于庙顶,常与交趾陶互为搭配。

近年来,本土意识觉醒,台湾民俗传统工艺日渐复兴,交趾陶艺术再度受到重视,这项失落的民间工艺获得重生。

嘉义市-历史

 

嘉义市古名“诸罗山”,其名由来有二:一为“番语”社名之译音,荷兰人称之为Tirosen社,音近诸罗山社,一为取其东方“诸山罗列”之意。亦名桃城,以其古城形如桃而名,桃之尾尖,在今中央七彩喷水一带,市民惯称桃仔尾。

 明永历十五年(1661年)郑成功驱逐荷人,建立台湾政权,设一府二县,即承天府与天兴、万年两县,以新港溪(今之盐水溪)为二县分界,嘉义隶属天兴县。清康熙二十二年,清政府对台湾实施统治,康熙二十三年设台湾府统三县,即分明郑时代的万年县为台湾、凤山两县,改天兴县为诸罗县,县署设于佳里兴(今之台南县佳里镇),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县治自佳里兴迁移诸罗山,即今嘉义市。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林爽文反清,围攻诸罗城十月,城内人民协助清军有功,清政府本着“嘉其死守城池之忠义”的宗旨,翌年十一月初三日下诏,改称“诸罗”为“嘉义”。光绪十一年,台湾奉准正式建省,十三年,分全台为三府一直隶州十一县三厅,嘉义县属于台湾府,县治仍设于嘉义。

1920年,隶台南州于嘉义郡之下,开始实施地方自治,嘉义正式成为自治团体的嘉义街,1930年,嘉义街改升为市。

1945年,台湾光复,嘉义市升格为省辖市,直隶省政府。1950年调整行政区域,嘉义市改为县辖市。1982年7月1日,嘉义市恢复为省辖市。
  
1945年10月台湾正式归还。国民党政府接管台湾,考虑到地方自治的需要,乃将日本统治时期的五州三厅,改为八县,并将日本统治时期的11市改为9省辖市、2县辖市。其中:嘉义市管辖区域:东为新东区红毛埤,位于东经120°30′20″;西为新北区竹子脚,位于东经120°23′7″;南为新南区下路口,位于北纬23°26′40″;北为新北区后湖,位于北纬23°25′18″。本市四周东与竹崎、番路二乡为邻,西接太保乡,南与水上乡毗连,北与民雄乡为界。面积为55.9317平方千米,人口75224人。管辖东门、西门、南门、北门、八奖、竹园、北镇、东山等8区。市政府设于嘉义市。

1950年台湾省调整各县市行政区域,其中台南县合嘉义市,分为台南、嘉义、云林三县。嘉义县辖嘉义市及嘉义、东石二区,计1市(6区)16乡镇,494123人,面积1951.3945平方千米。县政府设于嘉义市。

1982年6月24日,嘉义县嘉义市改制为省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