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兰湖月子会所:《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知识梳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6 14:04:11
第一单元 入门四问
中国文化经典在现代文化建设中的意义:
要点
相关论述
现代意义
现实性
(注重现实)
“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积极入世,求真务实,是中国文化经典的底蕴,也是中国文化经典至今仍具有启发性的重要原因。
民本
思想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天下为主,君为客。”
可给我们今天的国家治理提供借鉴,有助于我们理解“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治国思想。
包容性
“礼之用,和为贵。”“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和而不同。”“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
这个“和”包括和谐、和善、合作等多方面的意义。古人认为,只有和衷共济、同心同德,才能推动社会的前进,而这样的思想与当今世界文化多元开放趋势也是一致的。也就是说,中国文化经典中对“和”的提倡,可以成为促进全球化背景下不同文明和谐共存局面形成的思想资源。
对自然
的亲和
态度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中国古代一向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认为人是大自然和谐整体的一部分,主张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这种对自然的亲和态度,在今天也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
其他
……
对道德的倡导;对科学规律的尊重;对艺术审美的探究等。
张岱年在《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认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是:(1)刚健有为;(2)和与中;(3)崇德利用;(4)天人协调。
第二单元 儒道互补
儒家和道家是中国古代两个最重要的思想流派,孔子和老子则分别是儒、道两派思想的创始人。
《论语》集中地体现了儒家的思想。孔子强调“礼”和“仁”的学说。他所说的“礼”,是一种政治秩序,他所说的“仁”,则是最高的道德规范。孟轲是继孔子之后先秦儒家学派的又一代表人物,《孟子》作为儒家学派的经典之一,集中体现了他的思想。
《老子》反映的是道家的思想。老子在《周易》的基础上,进一步阐明“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而“道法自然”。因此,老子主张一切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庄周是继老子之后的又一重要道家学者,他的思想比较完整地保存在《庄子》一书中。
儒、道两家的思想差别很大,却相互补充,构成了中国文化积极入世与顺应自然的矛盾统一。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往往兼有这两种思想。
《论语》的核心思想是“仁”:
《论语》的核心思想是“仁”。(“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仁者人也”。)实际上,“仁”就是为人类生活确立的最基本的和最高的道德原则,也就是以仁爱的精神协调人际关系,并由此解决社会问题。
“仁”是有一系列配套主张的,其中最重要的是“礼”。“礼”有上下、尊卑、贵贱的等级之分。为了实现礼,首先必须“正名”。孔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偿;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孔子还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作为“正名”的具体内容。就是说,为君者要使自己符合于君道,为臣者要符合于臣道,为父者要符合于父道,为子者要符合于子道。孔子认为只要每个人都安分守己,不做违礼之事,同时有“仁”的胸怀,这样的社会就是一个理想的社会。
孔子以“仁”为核心所建立的伦理道德学说,成为儒家学说的主体内容,对于后来中国传统文化浓重的伦理道德色彩的形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老子》(《道德经》)的核心思想是“道”:
“道”是《老子》的核心思想。什么是“道”?简单的说,“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并有自己的运行规律。所以,老子将“道”称之为“天地之始”“万物之母”“众妙之门”“万物之宗”。
如同《论语》讲“仁”辅之以“礼”,《老子》论“道”突出的是“自然”,所谓“道法自然”,即把“自然”看成是万事万物的最高法则。而在治理国家的问题上,他主张采取“无为而治”的办法,让人民去过自由自在的生活,从而达到“相安无事”的自然状态。他认为“大道”的废弃,是“仁义”产生的原因,同样“大伪”“孝慈”“忠臣”的产生,也分别是因为智慧、“六亲不和”和“国家昏乱”的存在。换句话说,人们之所以需要“圣智”“仁义”“巧利”,就是由于存在它们的对立面。如果将这三者都抛弃掉,它们的对立面自然也就消失了,再加上人人清心寡欲,社会就太平了。所以,他主张回复到“小国寡民”、结绳记事的淳朴社会。
儒道互补:
儒道思想虽然存在差异,但这种差异不是截然对立的,只是儒道关注的问题以及角度不同,提出的解决方案也有不同而已,这使得社会对儒道有可能、也有必要各取所长,融会贯通。
一般而言,老子比较偏重于对哲学问题、特别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的思考,突出宁静和谐与超越世俗的观念。孔子则偏重于对社会伦理问题、特别是人与人的关系问题的思考,强调道德的完善和人格的提升,强调积极进取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正是由于他们对社会、人生问题提出了各自不同的看法和解决方式,才能形成一种互动、互补的关系。
不仅如此,虽然老子和孔子一个侧重讲“天道”,一个侧重讲“人道”,但实际上他们身上都同时具有积极用世和超然通达两种心态。比如老子对社会的批判态度,实际上也是关心社会的表现,而且《老子》中谈论治国之道的内容也占了很大比重。同样,孔子的“道”虽然主要是“人道”,不是“天道”,但是当“人道”绝对化以后,也是与“天道”相通的。而且孔子说过“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并欣赏曾点的超脱旷达,这与道家的思想有一致的地方。
“儒道互补”构成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文化心理,他们既以儒家的理想为追求目标,以天下忧乐为忧乐,锐意进取,建功立业。同时,又用道家思想调节紧张心态,往往淡泊名利,洁身自好,超然通达,静观待时。
从社会实践来看,儒道并用,也是统治者自觉的治国之术。例如唐太宗在贞观二年总结治国经验时,提出了“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的现实理念,同时又认为要做到“安人宁国”,君王首先应“抑情损欲,克己自励”,其中就同时吸取了儒道思想的精髓。
我们可以站在今天的思想高度,超越单纯的儒家或道家的立场,从中发现有利于新文化建设的因素。儒家讲究仁、义、礼、智、信,讲究忠、孝,讲究温、良、恭、检、让,这些思想观念不可避免地带来旧时代的烙印,我们不能不加批判地继承。同样,道家所讲的“自然”“无欲”“无为”等,也包含了一些消极的东西,我们也不能简单接受。而在剔除了其中的思想糟粕后,这些道德范畴和思想观念,就可能成为我们时代文化的补充。例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也好,个人也好,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是无可厚非的,但我们也不能唯利是图,而儒家向来重视“义利”之辨,重义轻利,这一思想对我们今天处理相关矛盾仍有现实意义。自然,这里所说的“义”不仅仅是道义之义,它理应有更丰富的内涵,包括对自然的合理利用,即可以融入道家的思想,有所为有所不为;也包括对法制精神和经济规律的尊重,即可以引进现代意识,在此基础上,重利而不轻义。
第三单元    春秋笔法
春秋笔法,也叫“春秋书法”或“微言大义”,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历史叙述方式和技巧。即按照一定的义例,通过选择特定称谓或在叙述时使用某些字眼,是非分明而又简约、含蓄地表明对历史人物与事件的道德评判,以达到征实和劝惩的目的。春秋笔法以合乎礼法作为标准,既包括不隐晦事实真相、据事直书的一面,也包括“为尊者讳,为贤者讳,为亲者讳”的曲笔一面。
春秋笔法作为中国历史叙述的一个传统,来源于据传为孔子所撰的《春秋》。它从当时的伦理道德出发,以定名分、明等级作为评判人物和事件的标准,“褒贬劝惩,各有义例”,有时一字暗含褒贬,由此就形成了所谓的“春秋笔法”“微言大义”。《左传》继承和发扬了这一精神,在叙事中敢于直言不讳,往往以“礼也”“非礼也”来评判人物或其行为,表现了鲜明的政治与道德倾向。它的观念较接近于儒家,强调等级秩序与宗法伦理,重视长幼尊卑之别,同时也表现出“民本”思想。书中不少地方揭示了权势者暴虐淫侈的行为,也表彰了许多忠于职守、正直和具有远见的政治家,反映出儒家的政治理想。《春秋》中对“郑伯克段于鄢”一事的记载和《左传》中的《晋灵公不君》都体现了“春秋笔法”的特点。
董狐笔:坚持原则,秉笔直书。
第四单元  修齐治平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所倡导的理想人格。
《大学》是修身治人的规则。《中庸》是儒家学说的思想理论基础,它所宣扬的一种不偏不倚的思维方式、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也具有普遍意义。(“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格物致知:
“格物致知”大体上指的是通过对事物内在本质的探究,开启智慧。在《大学》中,“格物致知”也指体认绝对真理的道德修养过程。
格物致知在现代被赋予了新的解释。物理学家丁肇中在文中就引用“格物致知”说明通过探究物体而得到知识。丁肇中指出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应该是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管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或者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
无论是传统意义上的“格物致知”,还是被赋予了全新理解的“格物致知”,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真知的获得,必须通过对外界事物的观察、分析。
修、齐、治、平:
在《大学》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一个层次分明、逻辑严密的思想体系,其中前一个阶段是后一个阶段的条件,后一个阶段则是前一个阶段的目的。只有通过格物致知,摆脱外在的诱惑、困扰,真心诚意地培养高尚的情操,才能够使精神境界得到提高,进而使自己家庭关系符合人伦道德,并最终完成为国建功立业,使天下太平的伟大理想。
在修、齐、治、平中,修身可以说是一个基础,如果一个人缺乏基本的道德修养,就不可能完成他对家庭和社会承担的责任。关于怎样修身,儒家提出了一系列的主张,如“吾日三省吾身”,就是要不断的反省自己的行为;“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听,非礼勿行”,也就是要用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言行,培养一种对人生严肃负责的精神和态度;“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强调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
此外,《大学》中所讲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四个方面,也都是循环渐进的修身内容。
君子必慎其独也:
“慎独”说在儒家思想上影响深远,但历来的解释却莫衷一是。在通常的理解中,慎独指的是“在独处无人注意时,自己的行为也要谨慎不苟(《辞海》),也就是要求人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依然能遵守道德规范。
《大学》指出“小人”独自一人的时候,常常干出不好的事情来,见到君子才试图掩盖自己的恶行。但是能欺骗了别人,却不能欺骗自己,因为“人之见己,如见其肺肝然”,这样做,只是自欺欺人,有什么好处呢?因此,《大学》强调,要“诚于中,形于外”,也就是说,做人必须表里如一。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能否做到“慎独”是一个很普遍的道德问题。在大庭广众之中,我们能讲究卫生,但独自一人时,也许有的人就会随地吐痰,有警察时遵守交通规则,一旦路口无人值守,擅闯红灯者就不在少数。
其实,“慎独”的核心是诚信和道德自律。在注重个人隐私的当今社会,更要做到不论有人无人在,都自觉严格遵守社会公德,不做有可能损害他人、社会利益并最终损害自己的事。青少年可塑性很强,尤其应该从小培养规则意识和诚信意识,这不仅有助于心理健康,也有助于确立现代生活理念。
有人认为如果独处时也那样严肃认真、一丝不苟,那就活得太累了。因此,独处时是可以放松、随便一些的。其实,独处并不一定与别人无关。比如在网络时代,面对网络上错综复杂的虚拟社会,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又有了新的特点。一方面,我们要自觉抵制网上的不良信息;另一方面,在网上参与聊天或发帖子等时,也应注意网络道德。网络世界有一句“名言”:在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只狗。但是,你自己知道你是什么。能否永远做光明磊落的人,关键也许就在你不为人注意的那一刻。
中庸之道:
孔子将中庸当成一种崇高的道德境界。关于“中庸”历来有很多解释,简单地说,是通过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原则与方法达到最合适、最恰当的状态。孔子本人就是“中庸”的楷模。《论语·述而》中说他“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就是这样一种中正平和的样子。孔子还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意思是在文和质之间,如果偏向任何一方,都可能出现问题,或粗野,或虚浮,只有两者相宜,才是最理想的。但是,“中庸”并不是无原则的调和或折中,它本身就是一种标准。关键在于掌握好分寸,在古代,这种分寸实际上就是儒家所讲的“礼”。
作为中华民族颇具特色的一种思想方法和处世哲学,中庸之道在社会政治中仍有现实意义。20世纪六七十年代,曾经有过一段“极左”思潮占主导地位的时期,造成了中国社会动乱,而改革开放以后,实行稳健笃实的政策,才取得国泰民安、社会进步的成绩。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借鉴中庸之道。凡事过犹不及,我们应当尽量避免极端思想与做法。
第五单元:佛理禅趣
中国古代影响最大的思想有儒、释、道三家。释即佛教,虽然它是从域外传入的,但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也逐渐融入中国本土文化,并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实社会中仍有广泛的影响。但是,佛教作为一种宗教,从唯物主义的角度看,其基本精神是不科学的。因此,应该认真加以辨别,对其宗教本质,切不可盲从。
佛教有很强的文学性,有不少佛经主要就是通过故事宣传佛教思想的,这些故事往往情节生动、形象鲜明,除了带有宗教的意味外,也包括了一般的人生哲理。
第六单元  家国天下
中国古代政治是以君主为中心的,为了实现君主的有效统治,也为了有可能限制君主的胡作非为,中国古代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谏官司制度就是其中之一。谏官司制度的核心是向君主提出建议和批评。很明显,谏官能否发挥作用取决于君主是否开明。历史上,唐太宗就是一个能够纳谏的君主,他统治的时代也是历史上有名的盛世(“贞观之治”)。所以,记录当时政治状况的《贞观政要》历来被视为中国古代政治的经典之作。《求谏》正反映了唐太宗的治国之术。
遗憾的是,唐太宗这样的“明君”并不是代代都有。关键在于,建立在君权至上基础上的政治体制,存在着先天的弊病。黄宗羲在《原君》中就提出了这样的思考。虽然黄宗宪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还不可能提出更彻底的民主思想,但他所主张的“天下为主”,对以君王为主的传统观念,还是一个了不起的挑战。
《贞观政要》反映的治国安邦之术:
唐太宗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广开才路与言路,虚心纳谏,实行了很多开明的政策和利国利民的措施,使唐朝政权得到巩固,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从而出现了一个比较安定详和的社会环境。历史学家把这一时期称为“贞观之治”。在政治上,他励精图治,以隋炀帝拒谏饰非为鉴,虚怀若谷,从谏如流,能较好地实行“君道”,避免和纠正了许多错误;根据荐贤任能的原则,任用贤良,摒退奸佞,因而忠贤满朝,人才济济,像魏徵、房玄龄、虞世南等都是当时的名臣。唐太宗清楚地认识到了民众的重要性。因此,他即位后,采取了许多措施,减轻农民的赋税和徭役负担,促进了社会的稳定生产的发展。在民族政策方面,他也很开明,如使汉藏民族关系更加友好亲密,为中国多民族国家的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文化方面,贞观时代提倡儒学,奖掖文士;兴办学校,制礼作乐;广收天下图籍编纂成书。这些文化措施,对巩固唐初的中央集权制国家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贞观政要》以唐太宗论政的言论为主,全面反映了中国古代以“君道”为中心的治国安邦之术,其中论及了为君之道、任贤纳谏以及仁义、忠义、孝友、公平、诚信等道德准则和俭约、谦让等社会风尚,在崇儒、重农、刑法、贡赋、征伐、安边等古代社会具有普遍性的社会问题上,也有所涉及。
《求谏》所反映的谏官制度的积极意义:
在唐太宗实行的各项政策中,有一条非常重要,那就是任贤纳谏。唐太宗从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中,认识到了大臣进必要性,提出“君臣上下,各尽至公,共相切磋,以成治道”的理念。为此,他还明确表示:“每有谏者,纵不合朕心,朕亦不以为忤。”《求谏》从不同角度表现出了他积极征求建议批评的主张。唐太宗这种虚己纳谏与任观使能,减少了君主一人专权可能产生的弊政,从政治上促进了“贞观之治”的出现。因此,大臣的忠直敢言与君主的开怀纳谏一向被看做是古代政体动作的理想状态。
《原君》对于君主政治的认识:
在皇权至上的时代,中国古代的思想家早就揭示过民主在治理国家中的重要性。《左传》上有一个著名的故事,讲的是郑国人常到乡校聚会,议论执政施政措施的好坏。有人提议把乡校毁了。子产对此表示反对,认为人们聚集在一起,议论施政措施的好坏,对执政者是有好处的。在等级森严的政治制度下,让百姓无所顾忌、畅所欲言地议论政治得失,这是要有一定气魄的。
从《左传》叙述的倾向可以看出早期民主意识的萌芽,而《孟子》中则更明确提出了以民为本的早期民主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但是,这些思想都是建立在君主专制的基础上的,是给君主治国之道提供的劝诫,本质上是维护君主专制的。到了明清之际,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则体现了古代社会后期思想家对君主专制的深刻思考和批判,体现出真正的民主意识。此书几乎涉及了古代社会所有的重大的国计民生问题,通过对历史的深刻反思,提出了独到的政治见解,具有鲜明的启蒙性质和民主色彩。
在《原君》中,黄宗羲探讨了君主的起源和职责,提出了“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思想。为此,他认为臣僚的职责应该是“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在《学校》中,他甚至已流露出议会政治的萌芽思想,超越了古代谏官制度的思维。
第七单元    天理人欲
理学、理学家,在我们学过的鲁迅等人的作品中,常常以僵化可憎的面目出现,但实际上,它最初只是一种哲学思想,是宋代儒家对于先秦孔孟学说的新发展,只是在元明清正式成为国家的统治思想之后,才逐渐成为套在读书人头上的一重枷锁。
朱熹(南宋)是理学的集大成者,是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其学术思想,在元明清三代一直是统治阶级的官方哲学,后人根据他的讲学记录编成的《朱子语类》,系统反映了他的理学思想体系。
明代中期,理学趋于僵化,出现了王阳明的“心学”。从王阳明一派中,又分化出一批思想家,以反传统的面目出现,大胆批判封建传统思想,提倡思想解放,李贽就是其中的代表。
理学产生与发展的背景及其影响:
中国古代社会发展到宋朝,思想界面临两个迫切的问题:一是封建社会发展到了高峰,维护既有的社会秩序,需要有新的理论思考:另一方面,中唐以后,社会文化也开始了向近代文明缓慢地转型,这同样呼唤着新的思想观念。同时,自魏晋以来,便出现了儒、释、道三家思想相互争斗,又相互影响、吸收的局面。在宋代理学中,就包含了许多佛教和道教的东西,比如朱熹讲“弃人欲”与佛教的禁欲主义就有相通之处。这表明,儒、释、道三家的相互融合、渗透,在宋代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在此背景下,到北宋中期,理学思潮逐渐形成,并占据了主导地位。当时出现了一批重要的理学家,如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邵雍等人,各自形成学派,从不同方面探讨宇宙人生的问题,并提出了理学的主要范畴,这时的学说多称为“道学”,后来“理学”之称渐盛。理学有各种流派,其中以二程开创、朱熹最终完成了“程朱学派”和以陆九渊、王守仁为代表的“陆王学派”影响最大。
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继承和发展了“二程”的思想,对北宋以来的理学思潮进行了一次全面总结,建立了一个庞大的理学体系。他认为,“理”是产生万物的本源,是自然界的规律和人类社会伦理道德的基本准则,这就将“理”与儒家提倡的伦理道德范畴即“三纲五常”联系起来,从而使之成为不可改变的天理。(“三纲五常”是封建礼教提倡的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规范。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指仁、义、礼、智、信。)
以陆九渊为代表的“心学”,到了明朝,得到王守仁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心外无理”,主张“致良知,”也就是要启发自己心中的理性,以达到高尚的思想境界。由于王守仁强调了人的主观精神作用,他的思想也刺激了明代后期的思想解放运动的出现。
元代将理学确定为官方哲学,明、清两代的科举考试,明确规定必须以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作为标准答案,这都使理学的影响不断扩大,也使它逐渐成了禁锢人们思想的教条。对那些希望获取功名利禄的读书人来说,它则成了一块敲门砖。
朱熹的“天理”“人欲”:
理与欲的问题,实际上就是道德规范同物质欲望之间的关系问题。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这一问题曾吸引了许多思想家的关注。到了宋代,理欲之辨,更成为一个最重要的哲学命题。大体上,理学家都是把两者看成是截然对立的。他们认为“天理”作为一种普遍的、公共的道德准则,是社会整体利益的体现,而“人欲”则是道德败坏的标志,是只顾一已私欲的思想行为。所以,在朱熹看来,一个人的心中,只要保存着“天理”,“人欲”就会消亡;相反,“人欲”如果旺盛,“天理”就会消亡。他认为只有彻底消灭“人欲”,才能恢复“天理”在人的精神世界的主导作用。
由于理学家夸大了“人欲”的危险与罪恶,过分强调压制和消灭“人欲”,表现出了禁欲主义的倾向。当然,他们也并不是完全反对人欲,在朱熹看来,人因饥饿而求“饮食”,是人的生理的正常需要,并不违反“天理”。但如果为了满足个人口腹之欲,一味地去要求“美味”,就是过分之求,属于“人欲”之列了,就应该加以否定。
理学家“存天理、灭人性”的主张虽然对社会稳定发挥过一定的作用,但由于它在人的欲望问题上采取过于抽象和消极的态度,对社会发展的不良影响更为明显。所以,明代中期以后,很多思想家对这一主张进行了尖锐的批评。如清代思想家戴震就提出“舍人欲无天理”,“理者存乎欲者也”,认为“天理”的作用只是节制人欲,而不是消灭人欲。
在现代社会,同样存在社会的道德规范与人的欲望满足之间的矛盾。例如在体育竞赛中,每个运动员都志在摘金夺银,这可以说也是人的一种欲望的表现,理应得到肯定与尊重。但是如果为了这一目的而服用兴奋剂,就违反了体育精神与比赛规则,是不允许的。从大的方面说,人类为了求发展、谋生存,过度地向自然索取,以致进行破坏性、掠夺性地开发,造成严重的环境危机,其实也是放纵欲望的结果,必然会受到自然的惩罚。
因此,无论对个人,还是对社会来说,都应当正确处理欲望与规范的关系。只有这样,人的正常需求才能最终得到合理的满足。
李贽的《童心说》:
李贽是明代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史学家,他坚决反对以孔子的是非观为是非标准,认为“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表现出强烈的反对偶像崇拜、要求尊重个性和个人权利的态度。基于这一思想,李贽对个人欲表示充分的肯定,认为追求物质享受、好色好货、为自身谋利益是人的天性,是合理的要求。在他看来,那些脱离个人物质追求的高深道理,全是虚伪的空谈。为此,他辛辣地揭露了假道学家的伪善面目。
《童心说》鲜明地体现了李贽反传统的思想。所谓“童心”,李贽解释说为“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就是由人的自然本性所产生的没有假饰的真实情感。与之对立的,则是由耳目而入的“闻见道理”,也就是儒家经典所赋予或强加给人的种种精神束缚。在这篇文章中,李贽大胆地指出,《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并不是什么“万世之至论”,而只是“道家之口实,假人之渊薮”,体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意识。
由于李贽的思想具有打破奴化教育和精神禁锢的意义,引起了当时正统人士的嫉恨和仇视,被攻击为“异端”“邪说”。他们指责李贽的著作“流行海内,惑乱人心”,神宗皇帝下令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的罪名逮捕李贽,并焚毁他的著作。
不过,李贽的思想顺应了明中叶以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所以当时在文化领域、特别是文学领域出现的思想解放潮流,曾被一些学者高度评价为中国的“文艺复兴”。
第八单元  科技之光
中国古代科技在今天的意义:
首先,中国古代科学的思维方式,对当今的科学发展还具有启发性。从古老的《易经》开始,中国古代就形成了一种注重事物变化和发展规律的哲学,并将这种变化与规律简约化、符号化地概括为“阴阳变易”,认为任何事物都具有阴阳两重性,事物的变化总是阴阳相互作用,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包括相互消长、相互转化和相互补充,而且变化的过程永无终止。这一哲学观念具有辩证思维的特色,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传统科技的发展。
近代以来,很多人探讨过中西思维的区别,一般认为,西方科学注重分析,习惯于将一个具体事物从错综复杂的联系中分离出来,独立地考察它的属性。而中国传统科技则不同,它强调综合,习惯于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结构、功能和联系。比如中医学就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通过经络系统的联结以及气、血、津液等循环不息的周身运行,人体的各个器官构成一个统一的系统。因此建立在整体观念基础上的中医诊断学认为,局部的病变,必然影响到全身的气血运行状态和阴阳平衡关系,而机体每一部位的外部表现都带着全身生理、病理的信息。
其次,一些古代的科技发明依然充满活力,继续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并有进一步发展的潜力。仍以中医为例,它以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卓越的临床疗效,为中华民族的健康服务了数千年。它的“望、闻、问、切”等诊疗手段和由三千多种植物、动物、矿物配制成的各种中成药,是世界医学宝库的一大瑰宝,至今仍不断推陈出新,发扬光大。
第九单元   经世致用
强调为现实服务,是中国学术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而随着时代的不同,为现实服务的内容与方式又有所不同。明清易代,社会的大变化引起了许多思想家的反思。于是,提倡“经世致用”成为一时的思潮。《日知录》是其中之一,体现了总结历史经验、探索现实问题的热忱。
经世致用作为一种学术传统由来已久。实际上,早期儒家就对解决现实问题怀有积极的态度。宋代以后更进一步形成了所谓经世致用之学,提倡研究当前社会政治、经济的实际问题,要求经术研究与社会实践联系起来,并从中提出解决重大问题的方案。宋代的叶适、陈亮,明末清初的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清末的魏源、龚自珍等人,都是这方面的代表。
明代灭亡以后出现的经世致用思潮,具有反思历史、批判现实的倾向。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等早期启蒙思想家,通过总结明朝覆亡的历史教训,深刻认识到“理学”空谈心性命理的危害,力倡学以致用的务实精神和“以实为宗”的学风,他们关心国计民生之发展,批判君主专制及相关制度的腐朽弊端,探求社会改革的方案。这一思潮促进了学术与社会实践的结合。顾炎武曾旗帜鲜明地提出“凡文之不关于六经之指、当世之务者,一切不为”,“文须有益于天下”。
随着清朝的政治日渐腐败,社会矛盾更为尖锐,而西方列强又加紧了对中国的掠夺和入侵,面对严重的社会矛盾和民族危机,魏源、龚自珍、林则徐等大批仁人志士又重新倡导经世致用,使清代学术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可以说,经世致用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一种优良学风。特别是它在明末清初和近代的大动乱时期达到高潮,反映了知识分子以天下为已任,关心国家、民族的兴亡和百姓大众的疾苦的品质。在改革开放、振兴中华的今天,更应大力提倡和继承发扬这种务实精神。
第十单元  人文心声
文学作品是表达“心声”的最佳方式。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元曲,再到明清小说,无不反映了中国人的生存状态与隐秘心理。
不但如此,中国文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还形成了独特的审美意识与表现方式,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揭示的“境界”就是其中极富代表性的特色之一。
王国维的意义还在于,他的学术研究在继承传统学术的基础上,又引入了西方的理论,反映了中国文化与学术由古代向近代的转型。《人间词话》与《<红楼梦>评论》就体现了不同的文学批评模式,前者是中国古代诗话、词话的继续,但又包容了新的思想因素;而后者则开中国现代文学批评之先河。尽管他用叔本华的哲学解释《红楼梦》不一定贴切,却反映了一种全新的眼光。
如果说王国维主要是在理论上、学术上反映了中国文化的转型,稍早一点儿的黄遵宪更多地是在观念上、创作上反映了这一转型。
王国维的“境界”说:
《人间词话》第一则即指出“词以境界为最上”,围绕“境界”这一中心,王国维阐述了写境与造境、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景语与情语、隔与不隔、对宇宙人生的“入乎其内”与“出乎其外”等观点,广泛触及了文学创造作中主观与客观、景与情、人为与自然等带有规律性的问题,涉及了作家修养、创作方法、写作技巧等诸多方面。所谓境界,在《人间词话》中有时也说成意境。意境是作家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足以使读者沉浸其中的想象世界。像“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等等,都是意境鲜明的诗词名句。在王国维的理论中,意境不仅是诗歌独有的特点,其他艺术形式同样可以有意境,如元杂剧。
黄遵宪: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
正确认识中华文明的先进与落后:
只有正确认识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糟粕,同时正确认识外来文明,才能推动中华文明的发展。
当西方文明以明显的强势姿态传入中国时,中国人经历了一个复杂、痛苦的矛盾、斗争过程。有的人依然陶醉于泱泱大国的传统文明之中,孤芳自赏,或者认为许多西方文明中国古已有之,耻于学之;也有的人则钦羡于西方文明的强势,妄自菲薄,鄙视传统文明,甚至还有人主张全盘西化。其实,在文明的冲突和交流中,过分自傲和自卑,都是不可取的。传统文明不可能一成不变地永远保留下来,当然也不是可以简单割弃的。发展才是硬道理,对于文化也是如此。
值得庆幸的是,经过近百年的彷徨、痛苦、斗争,中国人既认识到了落后的根源,也寻找到了进步的动力,当初那种自傲或自卑的,如今已转变成了自觉继承优秀传统文明和积极吸收世界一切优秀文明的博大胸怀。一方面,我们要通过全方位的改革开放,打破一切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精神枷锁,促进社会文化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21世纪各国的竞争,不仅要凭借经济军事的“硬实力”,也需要文化道德的“软实力”。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有理由更自觉地尊重、理解、运用中国文化经典这一宝贵遗产,迎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并为人类和平幸福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