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康桥书院国际部:注浆、和手拉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8:22:20

瓷器成型的方法有许多种,如盘筑、旋转拉坯、合模、印坯、注浆等等,这些方法中和收藏最有关系的是注浆成型和旋转拉坯成型,通常大家称之为“注浆”和“手拉坯”这两种不同的成型工艺关乎者收藏器物的“命运”,一件藏品如果是手拉坯就可能是真品,如果是注浆坯肯定是新仿品,因此瓷器鉴定中确认其胎体成型属于那种工艺十分重要。
  注浆成型的原理是;利用石膏容易成型的特点,制造模具,模具干燥后具有较好的快速吸水性,用普通泥料加入悬浮剂和水搅拌成泥浆,泥料在水中可以长时间均匀悬浮,注入模具内,石膏模具迅速吸收水分,水中的泥沙依随水被吸附在模具内壁,形成上下左右基本薄厚一致的坯体,泥浆在模具中停留的时间根据坯体所需厚度不同而不同,一般从20分钟到一个小时,然后将没有吸附在模具内壁上剩余泥浆倒出,3——4小时后待坯体收缩与模具内壁自动脱开,再打开模具取出成型的坯体;
  因为模具为两开或多开既两半或多块,注浆时合在一起,两块模具的对接处有一道缝隙,因而影响吸附泥沙,坯体的密度与其他部位不同烧成后会出现一条下凹的“合缝线”此外由于坯体成型不是依靠沉淀,而是吸附,如果器物有足,在足圈上面的内底有一圈与足相对应的下凹,俗称“注浆线”也就是说注浆瓷器外面有突出内壁一定有下凹,而下凹无法填补,所有的泥料都与坯体的密度不同,在烧成时补上去的泥料会与胎体分离,而“合缝线”等工艺痕迹一般都有一些技术手段可以掩盖,所以在辨别是否是注浆胎,比较可靠的方法是观察器底内壁是否有下凹的注浆线,但如果器物没有足或其他突出,则需仔细寻找合缝线和其他一些注浆痕迹,如用手上下滑动抚摸器体,注浆胎上下十分平整,手拉坯隐隐约约起伏不平,还有一类器物,口大,器浅成型后便于车削,注浆成型时故意加大坯的厚度也可以通过车削的方法让下凹的“注浆线”消失,对于这类瓷器如小香筒炉、笔筒、水洗等应该格外注意。

注浆成型工艺起源于何时说法不一,有人说宋代就有注浆工艺,但是找不到证据,乾隆时唐英编著的【陶冶图说】就没有注浆成型的记载,说明乾隆时景德镇还没有使用注浆成型工艺,证据充足的说法是注浆成型工艺源于欧洲,大约在清末传入中国醴陵、唐山、鄱阳等地,按照景德镇年鉴的说法是在解放后50年代初,民主德国专家来景德镇传授的压力注浆成型技术,但是在【景德镇文史资料】一书中曾提到民国时“手工倒浆的生产能力计量单位“一付盆”,一付盆是指一条生产注浆产品的流水线,包括倒浆工一人、杂工兼搬运一人、装坯工兼施釉一人,利坯工一人,如果生产带嘴、带把的瓷器如壶还要配备雕削工两人,这条史料可以证明民国时景德镇已经开始生产注浆产品,但是从我收藏的几百把老茶壶看没有注浆产品,应该说注浆成型在景德镇使用的时间不会早于醴陵等地。
  以是否为注浆成型鉴定瓷器新老,是多数收藏者鉴定标准,相信注浆成型工艺清末以后才在中国出现,赞同自古中国就有注浆成型的人暂时还拿不出过硬的证据,有人说“中国在青铜时代已经掌握了模铸技术,同样可以用模铸技术制作瓷器”。有这种想法是因为不了解瓷器注浆成型和金属铸造的成型原理不同,金属铸造是冷却成型,冷却后强度大,收缩率低,模具不会撑坏金属,瓷器注浆是吸附成型,收缩性大,而且必须在坯体没有强度的情况下脱模,最关键是金属熔化后注入模具是实心,自然冷却成型,瓷器注浆则需要让水中的泥沙长时间保持均匀悬浮状态,否则制作出的坯体上部极薄下部极厚。还有人认为自己来源可靠的古瓷藏品是注浆成型,这种误解可能是自己对注浆工艺特点了解的不够,因而产生的错误判读。
  我个人认为注浆成型瓷器应该是在近代开始在中国出现,因此在收集藏品时以此项条件为鉴定主要根据,如果是注浆成型坚决断定其为近代以后,虽然有可能过于武断,但可以保证不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