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国际铁路货运报价:老淮安人的母亲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2 21:49:29

老淮安人的母亲河--里运河河道治理纪事(一) [复制链接]

1498487926 1498487926 当前离线
威望
117
在线时间
4 小时
金钱
121
贡献
117
SD币
0 元
最后登录
2011-10-29
注册时间
2011-7-14
帖子
22
精华
0
积分
494
阅读权限
10
UID
30999
狗仔卡

村民

村民, 积分 494, 距离下一级还需 706 积分
在线时间
4 小时
SD币
0 元
最后登录
2011-10-29
注册时间
2011-7-14
积分
494
帖子
22
  • 串个门
  • 加好友
  • 打招呼
  • 发消息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9 10:00:3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pcb{margin-right:0}

   

       楚 州 人 的 母 亲 河

         

            --里运河河道治理纪事

                     水利人

  

                 京杭运河迄今已近2500年的历史,里运河史称邗沟。邗沟(又称邗溟沟、韩江,中渎水)此为南北大运河的发端。称为运河,始见于宋代史册《水经注》。邗沟路线据《水经.淮水注》起于邗城,出广陵过陆阳、武广二湖间,下注樊梁湖。旧道东北出,至博芝、射阳二湖,西北出夹耶至山阳末口入淮。后经吴王濞、东汉陈登、东晋哀帝、隋炀帝等多次裁弯整治,已具一定规模。明代陈瑄治运,开挖了由淮安城西至淮阴鸭陈口的清江浦河,即今市区到楚州区的老里运河(2001年之前文中淮安均为现楚州。下同)

春秋时期所开运河大都是区域性的,主要是沟通邻近的江湖湖泊。沟通流域间的人工运河,则是在春秋战国之交开始的。舆程记,漕河始于扬州。自扬州而北十五里曰扬子湾(名湾头),又北三十里曰邵伯驿(亦曰邵伯镇,其西为邵伯湖。湖堤有一浅二诸处。为湖心冲要)。又三十五里曰列女庙(俗称露筋庙)又三十里至高邮州,绕城西而北,一望弥漫皆大湖也。又北二十里曰清水潭。又北十五里曰张家沟。又北二十五里曰界首驿。又北十里曰子婴沟,又三十里为槐角楼(亦曰槐楼镇)。又二十里至宝应县环城三面,重湖浩渺,又北二十里曰黄浦。又北十里曰泾河而入淮安府界。(志云:宝应山阳以黄浦为界,自泾河而北十里曰平桥,又三十里至杨家庙,又十里即淮安府城,此皆运艘必经之地)。淮扬南北统计三百有十里,为输挽禁喉之地。……又北经淮安府城西折而入于淮,又此出以入于河。今自城西十五里曰板闸。又十五里曰清江闸。又十里日通济闸口即清江浦口,为漕河入淮之处,稍折而北乃为请口,即黄淮合会之处。又十五里福兴闸。(《读史方舆纪要》卷129  川渎六)

    周敬王三十四年(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为北上进攻齐国而开凿。初期路线,由今扬州市长江边向东北经武广湖(即邵伯湖)、沙湖、樊良湖(原为高邮湖湖群中的一个湖泊,即界首湖)至今界首附近,转东北入今宝应县境经博支湖、射阳湖入今淮安境,由夹耶(推测为涧河故道)向西北至淮安城东南,绕过城南、城西转向东穿联城折北至新城北(当时淮河流经淮城北侧)。邗沟入淮口高于淮河,为防沟水尽泄入淮,筑北辰堰(一称北神堰)与淮河相隔(一说当时淮水高于沟水,筑堰系为免淮水倒灌邗沟)。这条河道,史称邗沟东道,亦称中渎水。(《京杭运河巡礼》第176页)

    当时吴王夫差打败楚越两国后,准备北上刘晋,争霸中原。吴国的主要军事力量是水军,由于北上交通困难,在公元前486年动员人力开挖了一条沟通江淮的人工运河。即自今扬州市,引江水过高邮县西,东北通射阳湖,再向西北至淮安县北入淮。邗沟建成后,吴国的水军,可以从长江进入淮河,再沿淮河的支流泗水、沂水到达齐国国境。公元前484年,吴国打败了齐国,又循此径,与晋国争雄。公元前482年,吴国的水工还在今山东省鱼台和定陶之间,挖了一条运河,“通于商鲁之间”,这便是沟通济水和泗水的菏水。后于汉代建安五年(200年)由广陵太守陈登进行裁弯取直,将樊梁、白马诸湖泊相连通,南起邗城(今扬州城东南),北至末口(今淮安河下北侧)与淮河相连。

    东汉末期,即用于漕运。随着经济重心的转移,东南成为主要粮赋基地,邗沟成为全国漕运的动脉。邗沟东道迂远,湖中行船,又多风浪险阻,经过三次裁弯取直,形成邗沟西道,邗沟西道虽顺直,但黄浦以北,多系人工开挖,河身浅窄,水位无保证,枯水时期仍需由东道行台,东、西道长期并存。其后,历代集中力量,整治西道。

元代以来中运河虽受黄河侵袭,水源不足等困扰,但封建统治者为了满足皇室及宠大的官僚机构与军政的需要,都重视运河治理。在1855年黄河北徙前,京杭运河基本上保持畅通。 清代,为有别于中运河,淮阴--扬州间运河改称里运河。当年邗沟南段引长江水,中段利用樊梁(高邮湖)诸湖与射阳湖水,北段引射阳湖水,到淮安城北末口入淮,是京杭大运河、长江以北开凿最早的一段。后经历代改建,先后改名山阳渎、淮南运河、淮扬运河,到明清形成现在的里运河线路。黄河夺淮后期,建筑并完善了两岸堤防,使里运河成为淮沂沭泗洪水入江归海河道之一。

明代后期,运河在城西掉头,向北直通清江浦河,形成南起扬州市南六圩附近入江,北至淮阴(今淮阴区码头镇)连通江淮的顺直运河长168公里。这段运河是中国古老的人工开凿的水利工程之一。

    明清时期除固堤保安外,并根据能容纳两条标准民船、保持漕运的要求对浅段加以疏浚。民国时期,治运仍限于固堤捞浅《河防一览》。清末及民国时期,河道失修,淤积严重,百孔千疮,不能全线贯通,只能分段通航,且通而不畅。

抗日战争胜利后,苏皖边区政府在财力非常困难的情况下,仍竭力治事水患,当时屏障苏北25个县市人民生命财产的有两大水利设施:一是洪泽湖大堤,二是京杭运河堤。边区建设厅决定先行整修受损最重的运河堤。其中,淮安平桥以上到淮阴双金闸(盐河口)为中段(含淮安、淮宝、清江等县市),长64公里,属第五行政区。

新中国成立后,里运河河道多次疏浚、堤防多次加固、水利工程不断建设,加之淮河治理工程陆续完成,里运河不再行洪,成为南水北调、通航、伺机排除宝应湖、白马湖涝水,我人民造福的重要河道。

   

    历史上里运河进行了多次整治,河道整治部分纪事如下:

   

     三皇五帝时期(约公元前七千年—公元前2070年 传说伏羲氏)  

唐虞时(前2506—前2357年)  扬州贡道,沿于江海,达于淮泗;徐州贡道,浮于淮泗。(《江苏水利全书》卷127页)

禹(前2286—前2278年)  功施于三代。自是之后,荥阳下引河,东南为鸿沟,以通宋、郑、陈、蔡、曹、卫,与济、汝、淮、泗会于楚。东方则通鸿沟江淮之间。(《史记》卷29《河渠书》)

大禹治水,疏九江,决四渎,“导淮自桐柏,东会于泗沂,东入于海”(《尚书·禹贡》)。传说距今4000年前,夏朝初年,大禹治淮水:“使淮水永安”。淮安曾建造禹王庙纪念。(《淮安市城乡建设志》)

            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前221年 )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图强争霸,“通商宽农”,加之铁制工具的出现,加速了水利开发,筑堤防,建圩田,开运河,风行一时。(《楚州水利史话》)

 东周周敬王二十五年(前495年)至三十四年(前486年)  吴王夫差欲北上伐齐,“秋,吴城邗,沟通江淮”,即在今扬州西南开邗沟,自广陵,经武广、陆阳二湖间,注樊梁湖,江北至博芝、射阳二湖,再西北出夹耶于山阳(今淮安)末口入淮。(《江苏省志·水利志》)

吴王夫差开挖江南运河,“行百七十里”;时隔九年,为了北进争霸中原,又在长江北岸筑邗城,开“邗沟”,“沟通江淮”(《左传》),故名邗沟(邗溟沟),又称韩江,《水经注》中又称中渎水。此为南北大运河的发端。

中渎水自广陵北出武广湖东、陆阳湖西、二湖东西相直五里。水出其间,下注樊梁湖,归道东北出,至博芝、射阳二湖,西北出夹耶乃至山阳矣。(《水经注校》卷30《淮水》)

复因津湖多风,又自湖之南北口,沿东岸二十里,穿渠入北口,自后行者,不复由湖。故蒋济《三州论》曰:“淮湖纡远,水陆异路,山阳不通,陈穿沟更凿白濑百里渡湖者也。”自广陵出山阳白马湖、迳山阳城西,又东入淮,谓之山阳口者也。(《水经注》卷30《淮水》)

 鲁哀公九年(前486年)秋,吴城邗,沟通江、淮(杜预注:于邗江筑城穿沟,东此通射阳湖,西北至末口入淮,通粮道也)。(《左传》哀公九年)

    春秋时,吴将伐齐,于邗沟筑城穿沟,曰渠水,首受江于江都县,县城临江,北至射阳入湖。杜预云:自射阳西北至末口入淮。(乾隆《淮安府志》卷6)

吴会黄池,阙深沟于商、鲁之间,城邗,沟通江淮。(《玉海》卷21引《战国策》)

    继邗沟开凿之后,周显王八年(前361年),开凿鸿沟和汴水,与济水、汝水(今颖水支流)淮河、泗水相通。这样,江、淮河、济古代的四大水系就可通过邗沟、淮、河、泗水、汴水和鸿沟连接起来,成为一个完整的水路运输系统。(《江苏城市历史地理》)

邗沟开凿后由于当时淮河水位低,邗沟水住高,后人在末口立堰,以控制南北两侧水位,北上的船只由此渡堰入淮,后世称北辰堰(亦作北神堰)。北辰堰以交通地位冲要,扼江淮交通咽喉,居还逐渐增多,后来发展为北辰镇或作北神镇。(《江苏城市历史地理》)

  

         秦朝时期(前221-前207年)

秦始皇二十七年(前220年)  始皇北巡,下令修筑驰道,东穷燕齐,南极吴楚,东方干线分三支,其中一支由济水南岸的定陶入泗,由泗水入淮水,再由邗沟以达大江,大体上在淮安西缘(《淮安市交通史》)。

广修驰道,北达齐燕,南及吴楚。定陶至淮扬皆修驰道,宽50步,隐以金椎,中隆起,两边稍坡,三丈而树,此为山阳筑路之始。(《淮安市城乡建设志》)

西汉吴王濞时(前195—前154年)  吴王自白蒲(今如皋县境)至黄浦(今楚州、宝应交界处)筑堰500余里,捍盐通商,以富其国。

惠帝三年(前192年)  始筑古射阳县城。(《淮安市城乡建设志》)

汉初,吴王濞循东道线路过界首,切开樊良湖、白马湖间旱段,由白马湖至黄浦,由黄浦溪入射阳湖再循东道路线至淮安末口。(《楚州水利史话》)

    汉武帝元狩六年(前117年)  在今淮安市和附近地域建射阳县,县治在淮安(楚州)城西。(《淮安市水利志》)

东汉建武十五年(公元39年),封皇子刘荆为山阳公(治白马湖北),山阳之名始见。东汉末年,广陵郡移治射阳。

汉献帝建安初(196年)  淮湖纡远,水陆异路,山阳不通,广陵太守陈登穿沟,更凿马濑百里渡湖。(《扬州水道记》卷1)

西汉献帝建安二年(197年)  广陵太守陈登挖开白马湖、津湖将邗沟西道延伸至今平桥附近,由渎水与淮河连接。(《淮安市水利志》)

东汉献帝建安五年(200年)  广陵太守陈登于射阳县(今淮安楚州)西筑堰(高家堰)三十里,以御淮河决溢之水。广陵太守陈登挖开白马湖与津湖(淮安运西北、中、南三荡前身)间浅段,由津湖向北接中渎水至末口达淮(津湖在何处接中渎水,未见记载)。(《楚州水利史话》)

陈登开邗沟西道,自樊梁湖直入白马湖,向北至淮河边淮安末口,从此不再绕道博芝湖和射阳湖。又筑破釜塘以溉田。(《江苏省志·水利志》)

 

         三国两晋时期(220年-420年) 

 

三国魏黄初六年(225年)  十月曹丕兴师至扬州,欲渡江征吴,因无赛舟不得入江,便还师至山阳津湖,尽船付蒋济。因冬天水浅,船滞不得行,蒋济凿地四五道,蹴船全聚,并预作土豚(腾)遇渐湖水,一时开遇于是战船数千入淮而还。(《楚州水利史话》)

三国魏明帝时(227--239年)捍淮堰筑成后,并立陂塘,“尽土田之宜,尽凿灌之利”。(《江苏省志·水利志》)

三国吴赤乌四年(241年)开广漕渠,每东南有事,大军兴众泛舟而下,于江、淮、资金有储,而无无水害,(邓)艾所建也。(《三国志》卷28《魏·邓艾佳》)

东晋永和年间(345—356年) 邗沟江都以下淤浅断航,遂改道向西于今仪征入江,(《江苏省志·水利志》)“上承欧阳埭,引江入埭,六十里至广陵城”,运河上逐渐出现调节水位的制水工程。

东晋哀兴宁中(363—365年)  因津湖多风,自津湖南口沿东岸穿渠至北口,接中渎水直达末口,从此,黄浦、淮安之间有了直通的河道。(《淮安市水利志》)

复兴津湖多风,又自湖之南北口,沿东岸二十里,穿渠入北口,自后行者,不复由湖。故蒋济《三州论》曰:“淮湖纡远,水陆异路,山阳不通,陈穿沟更凿白濑百里渡湖者也。”自广陵出山阳白马湖、迳山阳城西,又东入淮,谓之山阳口者也。(《水经校注》 卷30《淮水973页》)

义熙七年(411年)  置山阳郡(辖境相当于今清河、清浦、楚州、宝应、盐城、建湖等市县区)并于射阳县境置山阳县、山阳郡治所均在今淮安市楚州旧域内。(《淮安市水利志》)

          南北朝时期(420年-589年)  

南齐永明七年(489年),割山阳官渎(邗沟)以西300户置寿张县,割直渎(盱眙禹王河)、破釜塘以东淮阴镇下流杂100户置淮安县,淮安县之名始见。两县属原先寄治山阳的东平郡。

南朝梁天监十三年、北魏建昌三年(514年) 九月 淮水盛涨,堰坏,缘淮城戍10余万口,皆漂入海。(《淮阴市水利志》)

冬梁武帝萧衍采纳北魏降将王时的建议,在浮云淮河上游筑栏河大坝,壅水淹驻有北魏重兵的寿阳,次年,大坝将合龙,淮水骤至,坝决。到天监十五年四月,浮山堰筑成。9月丁丑,淮水暴涨,堰坏,其声如雷,声闻三百里。(《江苏省志·水利志》)

南朝梁天监十四年、北魏建昌四年(515年)淮水、泗水冰冻,死者不计其数。冬梁武帝萧衍采纳北魏降将王时的建议,在浮云淮河上游筑栏河大坝,壅水淹驻有北魏重兵的寿阳,515年大坝将合龙,淮水骤至坝决。到516年4月浮山堰筑成。9月丁丑,淮水暴涨,淮堰破,其声如雷,声闻三百里。缘淮城戍村落十余万口皆漂入海(《江苏省近两千年灾害年表》引《光绪盱眙县志》据《河渠纪闻》记载:“梁用魏降人王足策,筑浮山堰……遏淮水灌寿阳”、“十年劳费,死者数十万”)。漂溺人口十余万,系筑堰失败、溃破所造成的人为水患。(《淮安市城乡建设志》)

 

               隋朝时期(581年-618 年)

隋开皇元年(581年)置楚州,辖淮阴、山阳、阳平等郡。治所在寿张。十二年,移楚州治山阳县,州旋废。(《淮安市水利志》)

开皇七年(587年)夏四月己酉幸晋王第,庚戌于扬州开山阳渎,以通运漕。(《隋书》卷1《章纪第一·高祖》)

隋代初建时,为了统一中国,计划攻打江南陈朝,于扬州开山阳渎。文帝疏浚邗沟西道(里运河),宽40步,堤上筑大道,堆坡广植柳。南起江都县的扬子津(今扬州南),北至山阳(今楚州),长300里。史称邗沟东道,一说即邗沟。(《江苏省志·水利志》)

文帝为便于运兵运粮,渡江灭陈,疏浚邗沟西道。(《淮阴市水利志》)

文帝开皇八年(588年)  文帝进军江南,兴兵伐陈,为便于运兵运粮,重疏邗沟道,改名山阳渎。

    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  隋炀帝为了加强对南方的控制,贯通漕运航道,征调110万人开挖通济渠。征发民力开挖通济渠,自洛阳至泗州,连接谷、洛、黄、汴诸水,以达淮水。接着又发动淮南民十余万开邗沟,将淮扬运河改道取直,自山阳至扬子(今扬州南)入江三百余里,渠宽四十步。(《淮安市水利志》)

发河南道诸州郡兵夫五十余万,开通济渠。自河起荥泽入淮千余里,又发淮南诸州郡丁夫十余万,开邗沟,自山阳淮至于扬子入江,三百余里,水面阔四十步。造龙舟。两岸为大道。(《行水金鉴》卷92《大业杂记》)从里程推测,此次拓浚的为邗沟西道。沿运河东岸,积土成堤。用木槌锤实,堤成宽二、三十步,可驰驿马。

大业三年(608年)  因开通济渠、永济渠,改建、扩建邗沟和江南运河,自杭州经江苏、安徽、河南到河北涿县长五千多里的南北大运河建成。(《江苏省志·水利志》)

大业七年(611年)  二月乙亥,上自江都御龙舟入通济渠,遂幸于涿郡。入永济渠。(《资治通鉴》卷18《隋纪》)

大业十二年(616年)  隋炀帝游江都,沿运河南下,淮河遇大雨,破釜塘坏,水由破釜涧入淮,遇雨水泛。(《淮阴市水利志》)

唐高宗显庆元年至昭宗天佑末年(656—904)  漕运及南北经济文化交流十分频繁,大食、波斯、朝鲜、日本等国外商来淮经商,络绎不绝,淮安俨然为运河沿线主要商会。(《楚州水利史话》)

        

          唐朝时期(618年-907年) 

唐初(618年)  吴、越、杨,楚盐廪至数千,积盐二万余石。(《新唐书》54卷,《食盐志》)

武德四年(621年)  以县置西楚州,八年州废,隶楚州。(《新法书》第38卷,《地理志》)

唐武德八年(625年)  又改置东楚州,州治所在山阳。辖境相当于今江苏淮河以南,盱眙以北、宝应、盐城以北地区。(《淮安市水利志》)

唐开元二十三年(735年),泗州由原泗水边的宿豫故城迁来淮河边,每年由淮南、江南、湖广路租籴的大米达六百万石,在泗州“溯流入汴”,运达京畿。因为河道的宽度和水流状态不同,唐代规定“(长)江船不入汴,汴船不入(黄)河”。所以,唐宋时,在楚州和泗州都设有漕粮转搬仓,受纳中转漕粮。《《宋史·食货志》》

开元二十六年(738年)  鉴于大运河绕仪征,多风涛,乃于扬子镇以南开伊娄河,仍由瓜洲入江,并设斗门两座调节水位,“随次开闭“,运河上开始出现简易船闸。创建世界上最早的船闸“二斗门”。英国著名汉学家李约瑟在所著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对“二斗门”有极高评的评价,认为这一创造在世界科技史上有着重要地位,比欧洲早400年。(《楚州水利史话》)

唐元和中(806—820年)  淮南节度使李吉浦在淮南运河以西,淮安南黄浦、界首间邗沟以东低洼处筑东堤称平津堰,抬高水位,以利节水通航,并保护农田。接着,平津堰向南延伸至邵伯,后成为邗沟东堤。(《楚州水利史话》)

         

           五代十国时期(907年-979年)  

 

景德四年(957年)  世宗柴荣大举进攻南唐,屯兵于楚州以北,次年一月攻占楚州,欲引战舰自淮入江,因齐云舰大,阻北辰堰(淮安城北五里)不得过,谋凿鹳水(淮安城西)以通其道。规划疏凿河道路线。(《楚州水利史话》)

《资治通鉴》注云,北神堰在楚州城北五里,吴王夫差于此立堰者,差以淮水底低,沟水底高恐其池也,舟行度堰入淮。今新城(洪武初创建),北辰坊有北闸亦为末口,其堰则今五坝长堤,皆因夫差之意而置者。(《天下郡国利病书》卷26江南14)

北神堰在淮安府城北五里,古末口也,吴王夫差沟通江淮之处。后人于此立堰。以淮水低,沟水高,防其泄也。舟行度堰始入淮。亦号为平水堰。又云:山阳渎在淮安府城东,古邗沟也,其入淮处谓之末口。(《读史方舆记要》卷22江南)

景德五年(958年) 不惜重资征集民夫一百万,日夜开挖。鹳河凿成后,淮安郡城以南的山阳渎(淮南运河)直达长江口。鹳河仅延续一百多年即渐淤废弃。

世宗伐南唐,欲引战舰自淮入江,阻北神堰,不得渡(此神堰在楚城西五里吴王夫差沟通江淮,后人以此立堰者)欲凿楚州城西北鹳水,以通其道(今楚州城西老鹳河是也)。遣使行视还言地形不便,计功甚多。上自往视之,授以规画。发楚州民夫浚之,旬日而成,用功甚省。巨舰数百舰,皆达于江。(乾隆《淮安府志》卷6《运河》)

        宋朝时期(960年-1279年)

宋初(960年) 楚州末口改堰为闸,漕舟直达入海。(《淮安市水利志》)

北神堰吴王夫善所筑,在淮安郡城北五里。唐以并漕船俱度堰入淮,至宋始为直正,漕舟由六闸以入淮云。

淮安运道,自黄蒲至故晋口,入射阳湖,又自射阳湖西,达三脚村,入双沟,迤逦而来,至头铺,入许家闸,经旧城南门,入今新城故河逍。香桥则为南闸,天妃宫则为北闸,二闸险溜异常。过闸然后祭神。出口溯淮,以达于汴,时末口改闸,嗣转运使。

   齐维岳别开故沙河,末口始不行漕。而射阳县湖仍为运道如故也。(《江苏水利全书》卷12)

西河第三堰并二斗门,似指楚州沙河中之堰闸,缘沙在楚州城西北,故称西河。可知第三堰不在建安,亦不指茉萸堰也。二斗门相距逾五十步,设悬门积水,今之西式船闸仿佛似之。(《江苏水利全书》卷12)

命温、台、婺、楚诸州设场,岁造运舟,共三千三百余艘分纲而运(楚州八十七)末,议于各州岁减造四百二十一。(席书《漕船志》卷1《建置》)

宋雍熙元年至天圣四年(984—1026年)  真州(今仪征)、北神堰(今楚州)均建有复闸,并在运河下面设置地下涵洞,导水穿运入江,水工技术有了较大进步。

北宋雍熙元年(984年)淮南转运使乔维岳,主持开凿自末口至淮阴磨盘口四十里的沙河。因运河跨越五大水系,地形起伏不一,从唐代开始,在运河上曾建有许多节制水流的闸、坝,以控制运河水位,既保证了运河的正常通航,也给船只航行带来一定的不便。邗沟是引长江水为源,水位高于淮河,早期曾在邗沟入淮处筑土坝挡水,船舶到此,需卸下货物,用人力拖拽过坝,不仅花费巨大,而且易于损伤船只。乔维岳开沙河,并于管家湖口建复闸,两闸相距踰五十步,并“设悬门蓄水,俟故沙湖平,乃泄之”。《宋史·乔维岳传》。

雍熙二年(985年)  淮南特运使刘蟠开沙河,不久乔维岳自淮安末口至淮阴磨盘口开河60里,以利舟楫往来(《宋史·乔维岳传》称开沙河为四十里)。这是两淮运河的前身。至此,里运河的河道及走向初步定型。淮阴以南的漕运故道,原来大体穿湖而行。经过历代修建才形成今天的里运河。(《楚州水利史话》)

淮南特运使刘蟠倡开沙河,避以淮河山阳湾之险,旋由乔维岳接任,自末口至淮阴磨盘口开河六十里,又创二斗门于西河第三堰,自此运舟往来无滞。(《淮阴市水利志》)

北宋初,楚州北山阳湾尤迅(汛)急,多有沉溺之患。康熙中(984—987年),转运使刘蟠让开沙河,以避淮水之险,未克而受代,乔维岳继之,开河自楚州至淮阴,凡六十里,舟行便之。(《宋史》卷96·河渠六)

乔维岳为淮南转运使,淮河西流三十里,曰山阳湾,水势湍悍,运舟多罹覆溺,维岳规度,开故沙河,自末口至淮阴磨盘口,凡四十里。(《宋史》卷307乔维岳传)

故沙河,即乌沙河,在沿西北一带三十里古运自淮成艮隅入淮,不免湾山阳六十里风涛之险,宋转运使维岳开此直达清口,后蒋之奇又开泄洪泽,岁久俱淤。(《天下郡国和病书》卷27)

熙宁五年(988年)日本僧人成寻,游天台山后,乘船从江南沿运河北上,他在《参天台五台山记》中曾记有过此复闸的经过,九月十六日戍时至楚州留宿,十七日巳时过十里至闸头,因为低潮,没有开闸,涨潮时开闸过船,先入百余只,亥时出船,依次开第二水(闸)门,船在门(闸)内宿,十八日戍时开水闸出船。这种复闸,与今天船闸上下游两座闸首的结构相似,闸的控制运用的原理,与今天船闸的启闭运行方式亦基本相同。即先打开船闸一端闸门,待闸室内水面与河道中的水面平,船只进入闸室;关上已开的闸门,再开另一端闸门,待闸室内的水面与下一段河道水面平,船出闸室至下段河道。据《中国水利史稿》论述,这是世界上最早的船闸。(《楚州水利史话》)

宋景德中(1004—1007年),制置江淮等路发运使李溥,令回空漕船过泗载石料卸高邮新开湖中,筑邗沟西堤以避风浪,由于耗资过多,工作量过大,未竟全工。明代,在高邮、界首等湖东侧先后开宝应直渠、康济河、弘济河、邵伯越河,另自黄浦至弘济北闸间筑邗沟西堤,使河、湖分开,形成后期运河线路。“邗沟十三变而运河成”以上记述,系其主要演变过程。(《楚州水利史话》)

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  由江淮发运使李溥主持,在高邮附近穿湖航道的东面筑了长约35公里的石堤以捍风浪,这是里运河中段有长堤之始。后发运副使张纶又主持修筑漕河堤100公里于宝应一带,旁固巨石为“石石达 ”即近似水闸,以泄洪流,此为宝应湖有堤兼设石石达之始。(《楚州水利史话》)

宋天禧中(1017—1021年)江淮制置运副使张纶筑漕堤长二百公里于高邮北,旁锢巨石为十石达 ,以泄洪流。通过此次筑堤,为抬高水位进一步创造了条件。经过以上治理,水位问题有了改善。为了解决高邮、界首等湖行船的风浪险阻。(《楚州水利史话》)

天禧元年(1017年)  产盐又旺,是年两淮共产盐二百多万担。(淮北盐务局《江苏省楚田合理分布调研情况附件》)

政和二年(1023—1301年)发运使方仲荀奏请发真,楚州堰为水闸,自是东西入京荼之类,直至京师。(《宋会要辑稿》第144册 食货志)

   

          元朝时期(1206年-1368 年)

天圣中(1028—1031年)  通、楚州场各七。其在淮南曰楚州盐城,岁粥四十一万七千余石。(《宋史》卷182食货下四)

嘉祐五年(1060年)江南东西。荆湖南三路上供斛头旧皆逐丞路载至真、楚、泗洲。复载盐以回。

治平三年(1066年)九月,江东西,湖南三路往时皆转运,以本路纲漕斛头至真楚、泗州转搬仓即载盐归本路。乞诏诸路增修粮船,载年额至真、楚、泗州却如故事。

    熙宁七年(1074年)  十月,浚真楚运河。(《淮安市水利志》)

元丰三年(1080年)  夏四月庚子,赐江淮发运司度牒三百,给真、楚、泗州修转搬仓河水闸运费。(光绪《盱眙县志》卷17)

元丰七年(1084年)  十月浚其楚运河。(《古今图书集成》卷158,漕运部)

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  正月诏,淮南、两浙(岁造船)各三百只,真、楚、泗等三卅,每年造浅底船100只。(《宋会委稿》食货50第23页)

宋代后造船比较发达,造船工场遍及全国各地,在当时的淮南路内就设有楚州、泗州(已淹没于洪泽湖底)、真州(今仪征县)三个造船工场。(《宋会要》职官42)

元符元年(1098年)  户部侍郎胡师文以东南元路粮斛,自江浙起纲至于淮甸以及征扬楚、泗,皆置仓转搬京师。(嘉庆《重修扬州府志》卷20赋段)

修楚州河赐名通涟河,皆为东南漕渠计也(《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食货典卷158 漕运部)

元符二年(1099年)  荆湖淮浙发运司言,其扬通东楚海州高邮军界,运河浅涩,请令逐州军通签判管内运河,庶可责办,从之。(《江苏水利全书》卷12)

崇宁二年(1103年)  徽宗诏淮南修遇明河,自真州宣化镇江口至泗州淮口,五年毕工,一名遇明河,按宋运河在于楚州淮阴之间。(《天下郡国利病书淮》第四册)

户部侍郎胡师文以东南元路粮斛,自江浙起纲至于淮甸以及征扬楚、泗皆置仓转搬京师(嘉庆《重修扬州府志》卷20 赋段)

政和二年(1112年)“祖宋建立军,楚州转搬仓”。

江南、淮南、两浙,荆湖路租余,於真、扬、扬、泗州置仓受纳,分调舟船泝流入汴,以达京师置发运使领之。(《宋史》卷175  食货志)

政和八年(1118年)三月二十二日,臣僚言:“东南诸路斛斗江湖起纲,至于淮甸以及真扬、楚、泗建置转运仓七所,聚蓄粮储,复自楚泗置汴纲,船运上京。(《宋会要辑稿》第144册 食货志)

    重和元年(1118年)  二月,前发运副使柳庭俊言:真、扬、楚、泗、高邮运河堤岸,旧有斗门水闸等七十九座,限则水势常得其平,比多损坏,诏检计修复。(《宋史》卷96·河渠志)

宣和二年(1120年)  发运使方仲荀奏请发真,楚州堰为水闸,自是东西入京茶之类,直至京师。

宣和八年(1126年)  三月二十二日,臣僚言:“东南诸路斛斗江湖起纲,至于淮甸以及真扬、楚、泗建置转运仓七所,聚蓄粮储,复自楚泗置汴纲,船运上京。(《宋会要辑稿》第144册《食货志》)

隋、唐至北宋,即自6世纪末到1126年的500多年间,江淮下游生产发展,经济繁荣,南方经济逐渐超过北方;商品流通及漕运增加,刺激了水运交通的发展,围地垦殖也迅猛扩大,古代水利进入兴盛时期,灌溉、排水、挡潮、航运以及水工技术和水利管理都有了长足进步。

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  东京留守杜充为阻止金兵南进,决黄河南流,夺泗入淮(“决黄河,自泗入淮,以阻金兵”)。同年,朝廷于淮安设漕运分司。(《淮安市交通史》)

建炎三年(1129年),置楚、泗、承州。涟水军镇抚使、淮东安抚制置使、京东河北镇抚大使等均驻节楚州山阳城。

建炎四年(1130年)  赵立守楚州,金人攻城·承楚间有樊梁、新开,白马三湖,立绝不与通,故楚粮道愈梗,楚遂陷。(刘更洪《扬州水道记》卷4)

宋高宗绍兴元年(1131年)  淮东提举使陈敏在山阳渎旁从广陵至楚州另开辟一条新河,以拒洪流,苏北运河至此形成双重堤岸,今里运河即源于此。(《淮安市交通史》)

绍兴四年(1134年)  楚州守将樊叙焚决淮东堰、闸,而后弃城走。(《淮阴市水利志》)

绍兴五年(1135年)  正月,宋浚瓜洲至淮口运河浅涩处。(《淮阴市水利志》)

绍兴六十年(1146年)  五月,浚运河。(《江苏水利全书》卷12第27页)

宋乾道六年(1170年)  楚州屯田总辖官徐子寅修运河线石达 、斗门、护田3700余顷。(《淮阴市水利志》)

    在古城淮安中心由录事陈敏兴修总督漕运部院,是京杭大运河上朝廷派出唯一的最高管理机构,总督都由一品勋爵大臣担任,地面比周围高出1.5米,占地面积近20000平方米。漕运总督权力显赫,不但管理漕运,而且兼南方十三省巡抚,因此也称漕抚,公署机构宏大,文官武校各种官兵,公署储仓,造船厂,卫漕兵工厂等共约20000人。漕司领十二总,十二万军,与京操十二营军准。(《楚州水利史话 》)

   宋光宗绍熙五年(1194年)  淮东提举陈损之言:“高邮,楚州之间陂湖渺漫、茭葑、弥满、宜并立堤堰,以为潴泄,庶几水不至於泛溢,旱不至於乾涸,乞兴筑自扬州江都县至楚州淮阴县三百六十里……。(《宋史》卷97·河渠志)

淮东提举陈损之议大凿扬楚堤堰石跶斗门,名绍熙堰(《江苏水利全书》卷12第29页)

为了提高漕运能力,减少漕船的耗损,在此期间,还整修了楚州运河,大力推广复闸和二斗门的水利建设工程,以代替过去的堰、埭,这样就大大节约了漕船的过堰过埭的劳动强度和时间。

复闸或二斗门是现代船闸的开端,由宋太雍熙初淮南转运使乔维岳创设。在此之前,漕船过堰,都是采用重载卸粮,牵挽过堰的办法,以致粮载盘剥。罢(疲)于牵挽,不仅费时费工,船只耗损亦大,漕船载运能力受到很大限制。自从使用复闸或二斗门工程以后,楚州运河和汴渠等的漕运能力大大提高。(《江苏城市历史地理》第194页)

是年,因高邮、楚州间长期陂湖涉漫,兴筑自扬州江都至楚州长360里堤防,并建石哒13座,斗门7座,名曰“绍熙堰”。是里运河邵伯以北有堤之始。以障沮洳,“得良田数百万顷”。八月,黄河大决于阳武(今河南省原阳县境),主流循道南下,由封丘至徐州入泗水,自淮阴以下全面侵占淮河入海故道,黄河开始夺淮。至1855年北徙,长达661年的夺淮历史(《江苏省志·水利志》)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认为,黄河夺淮起始时间为南京宋炎年二年[1128]掘滑州黄河防金,水由南北清河入海。后南北多次决改,北流惭断,只剩由徐州一带入泗入淮。1194年是黄河第四次大改道,淮委认为是黄河夺淮的形成。黄河夺淮,淮水受阻。此后,黄河迁徙无定,决溢频繁。淮水潴积形成洪泽湖、高宝湖、宝应湖、白马湖,沂泗潴积形成骆马湖、南阳湖以及沂沭河下游两岸的洼地湖泊。(《楚州水利史话 》)

    黄河支夺入海后,是两淮水道系统又大一变化,这对两淮的发展产生以下影响,淮河上游来水,在黄河顶托下,泄流不畅,在盱眙和古淮阴逐渐潴水为洪泽湖,经常威肋两淮安全和淮扬运河(或称楚州运河)的通航;元文宗天历中(十四世纪二十年代)大清口淤断、黄河改由小清口入淮,再移清河县于小清口,即古淮阴城对岸,清河县的交通地位在不断泛滥、淤塞影响下,既不能与古淮阴城相比,也不如淮安城形势之优越。所以,自黄河夺淮之后,直到清江浦(今清江市)兴起前的一段时期内,淮安城就成为控制运道南北交通的唯一枢纽。元代曾“置总管衬,用以控制南北舟东转输。”(《江苏城市历史地理》)

开禧二年(1206年) 九月,金人自清河口渡淮,宋将郭超失利,围楚州,是年冬,全人以骑步数万,战舰五百余艘渡淮,泊楚州淮阴间,金兵七万在城下,又载粮三千艘泊大清河,再遇谍知之曰:“敌众十倍,难以力胜,可计破也。”宣抚司檄于再遇援楚,乃遣统领许俊间道趋淮阴,衔枚举火,敌惊扰奔窜生,禽鸟古伦,帅勒蒲蔡元奴等二十三人。(《楚州水利史话 》)

嘉定(1208—1224年)兵兴。扬、楚间转输不绝,濠、庐安丰舟楫之通亦便矣。(《宋史》卷175·食货志上三)

嘉定九年(1216年)  楚州太守应纯之开新河,凿管家湖中心堤,北接老鹳河,一名新路堤,又於湖河相接处,置斗门水闸。(《江苏水利全书》卷12)

嘉定十一年(1218年)楚州钤辖梁昭祖焚金人粮舟于大清河。(光绪《淮安府志》卷39)

永乐二十二年(1424),惟湖广、浙江、江西三布政司及直隶苏松等府州去北京甚远,又河道有洪闸坝及浅冻之阻,往复逾岁,所费数倍正粮,上逋公租,下妨农务,皆由于此,乞令运于近便淮安徐州等处交纳,别令官军接运至北京。(《行水金鉴》卷160)

宋宝庆二年(1226年) 东楚州置改为淮安军。(《淮安市水利志》)

建镇淮楼。镇淮楼位于楚州中心路口,坐北朝南,其建筑风格与北京等地的鼓楼相似。该楼原为都统司酒楼,明代起改为鼓楼,置铜壶滴漏,用以报时,因而又名谯楼。楼基底座东西长86米,南北宽23米,由南向北开有拱形门洞,高3.2米,宽4.8米,形似城门,明清间是行车走马必由之道,曾悬有匾额曰“南北枢机”。因黄河夺淮后水患屡害百姓,此楼更名“镇淮楼”,取其镇慑淮水之意。(《楚州水利史话 》)

南宋绍定元年(1228年)  南宋赵构政权为了阻止金兵南进东京(今开封市)留守杜充决黄河,自泗入淮,这是黄河历史上长期入淮的开始。北为人为决河。并没有能阻止金兵南进,却造成很大的危害。(《黄河水利史述要》第204页)

李全火烧楚州城,遂废楚州,升山阳县为淮安军,隶宝应州。

绍定三年(1230年)  李全以楚州叛,攻扬州至湾头,据运河之冲。(嘉庆《至修扬州府志》卷22·兵志)

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设淮东安抚司于山阳。次年,改为淮东总管府,时县境设有山阳、淮安、淮阴、新城4县。二十年,改总管府为淮安府路,并淮安、新城、淮阴3县入山阳县。

元世祖中统元年至元末(1260—1368年)  开辟海运航线运粮,运河漕运渐少。与此同时,淮北黄场兴起,河下曾设有数十处盐堆栈,淮城与河下成为北盐南销的“中转站”,盛极一时。(《淮安市交通史》)

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年)  设漕运分司,分司驻淮安谯楼。(《淮安市城乡建设志》)

至元二十年至三十年(1283—1293年)  因大运河绕道迂远,采取“弃弓取弦”的改道措施。于至元二十年、二十六年、二十九年先后开凿济州河、会通河、通惠河,大运河改由杭州经江苏,再经山东、河北、天津直达北京,不再绕河南,长三千五百余里。此时运河沟通了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和海河五大水系。(《江苏省志·水利志》)

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 并淮安、淮阴、新城3县入山阳,山阳县地域兼及数县。

元贞元年(1295年) 元代开国后淮安县复称山阳。(《淮安市水利志》)

先后开济州河、会通河,京杭运河全线开通。明代宋礼重浚会通河;刘大厦堵黄陵岗等处决口,修筑太行堤,逼使黄河全流入泗入淮;朱衡开南阳新河;潘季驯先后筑开封至淮安以下的黄河缕、遥堤,束黄水归槽;杨一魁开挑黄坝新河,改黄河由泗阳县东至灌河入海;李化龙开运河;朱国盛、李从新及朱光祚等先后开新河,以修治运河入黄河。

元成宗大德四年(1300年)  春正月,复淮东漕渠。(《元史》卷20·成宗本纪)

嘉庆十四年(1309年)直隶、山东、凤阳地不产木,于清江关设厂。由船政同知督造。(《清史稿》卷22 食货志3漕运)

元仁宗延祐元年(1314年)  遣官浚扬州、淮安等处运河。(《江苏水利全书》卷12)

泰定三年(1326年) 明初,统治者将粮赋由元代的以海运为主改以漕运为主,据《明史·河渠志》记载,明朝将大运河总称为漕河。明成祖朱棣对兴修水利,发展漕运非常重视,永乐年间,陈瑄驻节淮安,总理漕运,为避开淮河山阳湾风涛之险,以便舟航。

至延二十六年(1366年)  朱元璋置淮安府,府治山阳,领海、泗、安东3州及山阳、清河、沭阳、盐城、桃源、赣榆、天长、盱眙8县。(《淮安市城乡建设志》)

          明朝时期(1368年-1644年)

洪武元年(1368年) 修浚宝应县宋泾河,……南置板闸、北筑堰与诸湖隔。(《江苏水利全书》卷13)  

民运于淮安、徐州、临清、德州水次四仓,而后官军转运于通州,天津二仓,一岁四运,军民各半,谓之支运。(光绪《淮安府志》卷3第2页)

山阳知府姚斌于新城东的外建仁字坝,以新粮、货转运。一说仁字坝建于洪武三年。时姚斌为淮安知府。(《淮安市水利志》)

淮安知府姚斌,建仁字坝于新城东门外,东盘入淮,越二岁,又于城东开菊花沟(菊花沟俗名涧河,临河有闸,启闭蓄水,以济运船,有余则泄水)建闸通舟。(《江苏水利全书》卷13第3页)

时薛祥为京畿都漕运史,管长淮大河等卫官军,分司淮安。自扬至蔡达济,坝堰皆沙塞崩塌,疏通修筑,昼夜不息,役使均平,众皆悦从。(《江苏水利全书》卷13)

里(运)河不但通漕,凡各色进贡,朝臣眷属,所在水利。与公私一切应用货物,皆赖以济。(《涌幢小品》卷26)

洪武年间(1368—1399年),两淮盐为三万二千余引,占全国产量的三分之一。两淮岁入太仓余盐银六十万两,当时全国银税总数才一百二十余万两,两淮占其一半。(《明史》卷80)

洪武中(1368—1398年)  废淮安砖闸。嗣改为南锁坝。(《楚州水利史话 》)

    洪武三年(1370年) 陈瑄为便于补充和修理漕船,勘定在淮安府山阳县西北运河边兴建清江造船厂(今楚州乌沙河船厂),淮安河下的今粉章巷、竹巷、打铜巷、绳巷等皆此经营造船商品而得名。

淮安知府姚斌于新城东门外建仁字坝,并建淮安府署。后平江伯陈瑄又筑义、礼、智、信4坝,合为5坝。漕船由仁、义二坝入淮河,商船从礼、智、信三坝入淮河。(《淮安市城乡建设志》)

洪武九年(1376年) 征发淮扬民夫5万人,将高邮湖堤筑30公里砖工,护堤防浪。

洪武十三年(1380年) 冬十月乙亥,其湖广、江西等处运粮船可由大江黄泥滩口,入转运河。淮安坝以达凤阳及迤北郡县。其两淮盐运船可由扬子过县南滩入黄泥滩出江,以达京师。浙江等处运粮船可以下江入港。过扬子桥至转运河,过淮安坝以达凤阳。(《行水金鉴》卷160)

明洪武十六年(1382年) 淮安知府姚斌于新城东门外建仁字坝。(《淮安市交通史》)

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 采用宝应老人柏丛桂建议,开宝应直渠,自宝应槐楼至界首,长40里并筑堤,长为渠同引水于内行舟,为淮扬运河有重堤之始(后重堤建至淮安二堡附近,1982年中堤(埂)切除,二河三堆变一河)。(《江苏省志·水利志》)

明永乐元年(1403年) 陈瑄督运,一为向东北运送军粮,一为永乐迁都北京做漕运铺垫,漕粮运输改海运为内河航运。早年末口就曾建有土坝,

因海运艰险,朝廷命工部尚书疏浚运河,恢复内河漕运,海运逐渐减少,淮安水运再次兴起。(《淮安市交通史》)  

罢海运,移瑄镇淮安。始开会通河,造浅船运漕。逢仪真、瓜洲直达京辅。建徐、淮、临、通、常盈仓。(《古今图书集成》食货典卷163漕运部)

江南粮饷,民送于淮。官军运船,俱于淮安常盈仓转输,此厂之所建也,况长淮分天下之中,北达河泗。南通大江,西接汝蔡,东近沧溟,乃江淮之要津、漕渠之唯吻、船厂之建,非但便于转输,实我国家一统之讦谟,万世之长计也。(席书《漕船志》卷1 建置)

……各处漕船,俱于本地成造。惟直隶、山东、风阳以其地不产水,故于淮安设厂,而江宁各帮,共船一千二百有零。亦于淮安成造。实则木植油麻,俱产于上江,从长江而下,过门不入,至于仪真,逆流抵淮,四百余里,沿途动用民夫,昼夜挽拽,及船成之后,复渡大江,道经千里,到次迟延,县官急于考成,旗丁利于索诈。于是船未到而交兑,名曰转廒。粮户既受一番赠耗使费之累矣,及转廒之后,仍令粮户管廒,船到复兑,又受一番陪补苛索以致民间卖男鬻女,无可告诉。推所由来,总因造船于在淮安,船远故到迟,到迟故转廒,转廒故病民。今淮厂漕造,已归地方官管理,莫如江宁水次之船,归于江宁,苏松水次之船。归于苏松,木料油麻,既就近而易办,船成交兑,又无迟到转廒之弊,此漕船之宜归各地方成造又甚明。(《皇朝经世文编》卷46  第5页)

永乐中(1403—1424)平江伯陈瑄于淮安西湖中筑堤十余里,为挽舟路,令淮安、满浦、南锁三坝夫巡视之。又令漕卒顺载小要暨土积之堤上,遇堤坏即修。(乾隆《淮安府志》 卷6 运河)

永乐二年(1404年)  平江伯陈瑄建淮安义、礼、智,信四坝合仁字坝,为淮安五坝,车盘入淮(仁字坝在新城东门外,义字坝与仁字坝相连。礼字坝在新城西北,智字坝与礼字坝相连。信字坝与智字坝相连)。(《江苏水利全书》卷13第3页)

漕运督府规定,漕船由新城东门外仁、义、礼三坝入淮河。商船、民船由西门外智、信二坝入淮河。(《楚州水利史话 》)

淮安都指挥施文言:“淮安诸坝,舟航往来,每遇天旱,坝下游浅,重劳人力。近城旧有清江二闸,此年塌坏,乞命有司修砌,以便往来。”从之。(乾隆《淮安府志》卷6运河)

永乐三年(1405年)  平江伯陈瑄疏邗沟,引舟自大江历扬州至淮安。以通漕运。会于射阳湖以入海。在山阳、宝应、盱眙、天长之界,则有塘。堰以节四县之流,湖水苟,多则自运堤之减水闸洞以下于溪东,至于射阳湖又东入于海。(《扬州水道记》卷3)

浚淮安府运盐河一十八里;浚淮安府支家河长一万一千九百七十丈。(乾隆《淮安府志》卷6  运河)

永乐中(1403—1424年)  平江伯陈瑄于淮安西湖中筑堤十余里,为挽舟路,令淮安、满浦、南锁三坝夫巡视之。又令漕卒顺载小要暨土积之堤上,遇堤坏即修。(乾隆《淮安府志》卷6运河)

浚淮安府运盐河一十八里;浚淮安府支家河长一万一千九百七十丈。(乾隆《淮安府志》卷6运河)

明永乐中(1403—1425年)  淮安城西管家湖西北距淮河鸭陈口二十里,与清江口相值,宜凿为河,引湖水通漕,即宋升维岳所开故沙河旧渠地,瑄乃凿清江浦导水,由管家湖入鸭陈口达淮,十三年(1415)工成。缘西湖筑堤,亘十里以引舟淮口。(清《淮安河下志》卷1)

因海运艰难,朝廷命工部尚书宗礼、平江伯陈瑄疏浚运河,恢复内河漕运,海运逐渐减少,淮安水运再次兴起。(《淮安市交通史》)

见山阳与清河两县之间,南通大江、北达河、泗、为江淮漕渠要津,便于此起建厂房造船。因监淮水,故名清江船厂,隶属工部都水司辖管,掌理制造漕运船只。厂设督管员司三十六人,分管京卫、中都、直隶三个总厂,总辖有六十四个造船分厂。据《漕船志》船条所载的资料统计,自弘治三年(1490)至嘉靖二十三年(1544)前后五十四年间,共造船二万八千五百三十四艘。此后,清江厂遂为明代唯一的国营漕船厂。(《水运技术词典》古代水运与要帆船分册)

永乐二年(1407年),陈瑄又在新城北门外建义、礼、智、信四坝,合仁坝共为五坝。并规定漕船经仁、义二坝过往、官民商船由礼、智、信三坝通行。船只盘坝,不仅效率不高,且费事、费时、费力,也容易损坏船只《天下郡国利病书》,。

永乐七年(1409)见山阳与清河两县之间,南通大江、北达河、泗、为江淮漕渠要津,便于此起建厂房造船。因监淮水,故名清江船厂,隶属工部都水司辖管,掌理制造漕运船只。厂设督管员司三十六人,分管京卫、中都、直隶三个总厂,总辖有六十四个造船分厂。

永乐八年(1410年)  海运停止,江、浙漕粮专行运河经淮安末口北上。(《淮安市交通史》)

建昭阳湖口石闸。又于东西二湖口建板闸,蓄泄济漕。(《江苏水利全书》卷13)

永乐十年(1412年)江南漕舟抵淮安,率陆运过坝,逾淮达清河,劳费甚巨。凿清江浦,导湖水入淮筑四闸以时渲泄。又缘湖十里筑堤引舟。由是漕舟入达于湖,省费不资。(《钦定续文献通考》卷31《国用考》)

永乐十二年(1414)置仓于淮安、徐州、临清、通州。令江浙官军于淮安运抵徐州,京卫军于徐运抵德州。(《古今图书集成》食货典卷162  漕运部)军民各运其半,谓之支运,而里河民运,宣德间巡抚周忱与瑄议奏:令民运至淮安、瓜洲水次,补给脚价。脚价米在淮安水次都,每正粮一石外加五斗。

永乐十三年(1415年) 平江伯陈瑄沿宋乔维岳开沙河故道,创筑淮安黄淮南堤,凿清江浦(今市区里运河),导水由淮安城西管家湖至鸭陈口入淮。

明永乐中,陈瑄督漕。是时,海陆运俱废,南粮岁漕四百余万石,全部由运河北运,漕舟益多,转运益艰。以淮安过坝度淮,挽运者不胜劳,乃凿清江浦,引管家湖水至鸭陈口入沙河达淮。淮口置新庄闸,闸外权筑土坝。递建福兴、清江、移风、板闸,共五闸,以时启闭。(《江苏水利全书》)

是年,建淮安五坝。运船经坝入淮,仁字坝,义字坝在新城东门外东北,自城南引湖水抵坝口,外即淮河。礼字坝、智字坝、信字坝在新城西门外西北。引湖水抵坝口,外即淮河,遇清江口淤塞,则官民商船经此达于淮。(乾隆《淮安府志》卷6《运河》)

    平江伯陈瑄。开会通河,令浙江之米尽运淮安交收。各拨官军接运至京,此为支运。(《瓜州续志》卷28)

陈瑄总理漕运驻淮安,以漕船到淮安新城(即北辰镇)必须费时费工,且淮安城北的山阳湾,黄河夺淮后,水量增大,风涛尤急,漕船损失较大。乃循宋代沙河故道。开凿清江浦渠(今清江市东南石桥一带)建立靖江船厂,清江浦就是在清江闸和清江船厂的基础上逐渐发展为市镇,这就是清江市的起源。(《江苏城市历史地理》                             

罢海运始兴支运。请拨镇凤阳、淮安、扬州及通州粮合百万石从河运给北京,平江伯陈瑄治江淮间诸河,工亦相继告竣,于是河运大便利,漕栗益多。苏、松、常、镇、杭、嘉湖等府秋粮。除存留并起运河南京及从供内府等项外,其余并坐太仓海运之数,尽拨运淮安仓。又扬州、凤阳、淮安三府秋粮内岁拨六十万石。徐州并衮州府秋粮内岁拨三十万石,俱运济宁仓,令浅河船于会通河以三千艘支淮安粮。运到济宁。以二千艘支济宁粮。运赴通州。其天津并通州等卫各拨军于通州接运至京。又令浙直军自淮运。徐京卫军自徐运德,各置仓收屯山东、河南军,自德运通交收淮安常盈仓。(《钦定续文献通考》卷31国用考第13页)

浚复会通河,奏罢海运。令浙江、嘉、湖、杭,与直隶、苏、松、常、镇等府。秋粮除存留并起运南京及供给内府等一项外,其余尽拨运赴淮安仓,扬州、凤阳、淮安三府秋粮,内每岁定拨六十万石徐州并山东兖州府秋粮。内每岁拨三十万石俱运赴济宁仓。以浅河船三千只支淮安粮运至济宁,二千只支济宁粮运赴通州仓。每岁通运四次,其天津并通州等卫官军,于通州接运至北京,于淮安运粮至徐州置仓收囤。京卫官军于徐州运粮至德州置仓收囤,山东河南都司官军于德州运粮至通州交收。(《古今图书集成》食货典卷163漕运都)

时江南漕舟抵淮安率陆运过坝,逾淮达清河劳费甚巨。十三年(1415)瑄自淮安城西管家湖凿渠二十里为清江浦导湖入淮,筑四闸以时宣泄,又缘湖十里筑引舟,由是漕舟直达于河省费不皆。(《明史》卷153)

永乐十四年(1416年) 设淮安之清河,福兴、徐州之沽头,金沟等闸,各置官,于是漕运始达通州。(明《漕运志》)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  惟湖广、浙江、江西三布政司及直隶苏松等府州去北京甚远,又河道有洪闸坝及浅冻之阻,往复逾岁,所费数倍正粮,上逋公租,下妨农务,皆由于此,乞令运于近便淮安徐州等处交纳,别令官军接运至北京。(《行水金鉴》卷160)

洪熙元年(1425年)  始充总兵官督运,镇守淮安,此设总兵之始也。(《蓬窗日录》世务卷1)

    宣德年间(1426—1436年)  行兑运法,规定江南粮户运交到瓜州、淮安。(《水运技术词典》古代运及木帆船分册)

宣德二年(1427年)  令军民并运,浙江、江西、湖广及直隶苏松等府起运淮安、徐州仓粮,拨民自运赴通州仓,其运粮军士于淮安、南京仓支运。(《万历会计录》曰,此军民并运之始)(《钦定续文献通考》卷31《国用考》)

宣德四年(1429年)  瑄及尚书黄福建议。复支运法。乃令江西、湖广,浙江民运百五十万石于淮安仓。苏、松、宁、池、卢、安、广德民运粮二百七十四万石于淮安仓。应天、常、镇、淮、扬、风、太,滁和徐民运粮二百二十万石于临清仓,令官军接运入京,通二仓。(《明史》卷79食货三)

里运河畔的板闸古镇始创设淮安关(又名榷关、钞关),据《明史》记载:“宣德四年,以钞法不通,由商居货不税。由是于京省商贾凑集地市镇店肆门摊税课……悉令纳钞”。隶属于户部前后设有十三所。宣德时,包括漷县关、临清关、济宁关、徐州关、淮安关、扬州关、上新河关。景泰、成化年间,又在长江、淮水和江南运河沿线设置金沙洲关、九江关、正阳关、浒墅关、北新关。钞关几经裁革,万历六年(1578),尚存河西务、临清、九江、浒墅、淮安、扬州、杭州七关;崇祯时,又在芜湖设立钞关。

宣德六年(1431年)  瑄言:江南民运粮诸仓,往返凡一年,误农业。令民运至淮安,民有运至淮安兑与军运者。(《明史》卷79食货三)

宣德七年(1432年)  陈瑄筑高邮、宝应、汜光、白马诸湖长堤,以度牵道。……(乾隆《淮安府志》卷6运河)

永乐中,淮安府境内设收商品货物税的“户部钞关”驻板闸;收商品粮食税的“户部储粮”、收船税的“工部抽分”,驻清江铺。康熙年间并三关为一,驻板闸。(《淮安市水利志》)

正统二年(1437年) 四五月间,连续降雨,河、淮并涨,淮安、扬州等处均大水,山阳城内行舟,禾苗荡然。清口以下淮患始见。(《淮阴市水利志》)

景泰元年(1450年) 设淮安漕运部御史兼理河道。(《古今图书集成》食货典卷164漕运部)

景泰二年(1451年)  以漕运不继,始以副都御史王闳为总督,兼巡抚、淮、扬、庐、凤四府,徐和滁三州,治淮安与总兵合理漕务。后裁总兵,专任文职。(光绪《淮安府志》卷8)

始设漕运总督于淮安,与总兵参将同理漕事,漕司领十二总,十二万军与操十二营军相准。(《明史》卷73职官)

设左佥都御史王竑同管、此文臣总督漕运之始也。(《蓬窗日录》世务卷1)

置总督漕运都御史驻淮安,攒运粮四百二十万有幸。(《古今图书集成》食货典卷164漕运部)

设漕运总督。总兵与总督同理漕政,总督巡视扬州,经理瓜州、淮安等处漕运。(《水运技术词典》古代水运与木帆船分册第99页)

始任副都御史王竑为漕运总督,驻淮安,兼巡抚淮,阳、庐、四府及徐、和、滁三州。每年正月,总督巡察扬州、瓜州及淮安。(《水运技术词典》古代水运与木帆船分册第100页)

始设漕运总督于淮安,与总兵参将同理漕事,漕司领十二总,十二万军与操十二营军相准。(《明史》卷73  职官)

设漕运总督。总兵与总督同理漕政,总督巡视扬州,经理瓜州、淮安等处漕运。(《水运技术词典》 古代水运与木帆船分册 第99页)

始任副都御史王竑为漕运总督,驻淮安,兼巡抚淮,阳、 庐、四府及徐、和、滁三州。每年正月,总督巡察扬州、瓜州及淮安。(《水运技术词典》古代水运与木帆船分册   第100页)

景泰六年(1456年)河道夫役,以类从焉。淮安之绞坝者是也。(《行水金鉴》 卷120)

景泰三年(1452)罢长节,两淮巡盐御史,命抚按管兼理已复遗御史,其无御史都分按察司理之。(《明史》卷75职官4)

天顺二年(1458年)  题准:卫河、通州、淮安船厂修造船只。同清江、卫河二提举司官匠修造。(席共《漕船志》卷3船纪)

明代通州,天津、临清、淮安、江南造船厂皆集中于淮安府清江一带,造船厂规模比较大,仅淮安府辖清江厂轮班造船工匠就有“六千人”,“岁造五百六十只,摩金逾五万”。(《中国运河城市发展史》第328页)

天顺六年(1462年)  疏浚淮安以南运河。(乾隆《淮安府志》卷6运河)

天顺八年(1464年)  命修高邮湖岸三十余里。(乾隆《淮安府志》卷6运河)

成化七年(1471年)  新庄闸淤塞,漕船不通过闸,遂在清江浦筑坝蓄水。坝址在今大闸口附近;另在黄河与清江浦渠之间的水渡口一带建仁、义二坝,漕船改由仁义坝盘坝入黄河,再转小清口北上。这一交通形势的变化,大大促进了清江浦的发展和繁荣。(《江苏城市历史地理》第198页)

成化十三年(1477年)  九月,淮水溢,淮安所属诸州县坏民屋房舍,漂没人畜甚众。(《淮安市水利志》)

成化十四年(1478年)  始建运河老堤,对里运河堤岸增筑加固。至民国38年(1949年)的471年中,经常决口,堵了又决,决了又堵,堤防情况复杂,砖、石、木、埽交叉重叠。

成化二十三年(1484年) 始设管闸主事二员,钦差攒运粮储、兼镇守地方,总兵官一员,协同漕运参将一员,俱驻淮安。(《古今图书集成》食货典卷164漕运部)

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  敕工部侍郎杜谦浚运道,自通州至淮扬、会山东、河南抚按、相度经理。(《明史》卷85河渠3)

孝宗弘治七年(1494年)治河主事人潘季驯主张“蓄清刷黄”。大筑高家堰(今称洪泽湖大堤)。以抬高洪泽湖水位,用以冲刷黄河泥沙。由于黄强淮弱,不仅无济于事,抑且使洪泽湖底日益淤高,两淮水患日益严重。

据《漕船志》船条所载的资料统计,自经治三年(1490年)至嘉靖二十三年(1544)前后五十四年间,共造船二万八千五百三十四艘。此后,清江遂为明代唯一的国营漕船厂。(《水运技术词典》古代水运与要帆船分册第108页

正德间(1506—1521年)始作石堰。至今过淮无虞。二也。过淮必从清江龙汪、天妃二闸入河,闸门一开,淮黄二水争入闸门,外高内下,势如建瓴。运船直竖而下,且船重水汹,倾覆可虞。此时运粮官丁不寒而栗,而恐船不坚固,难敌出闸水势,用竹棕二缆束缚船身,新船缚一道,旧船缚二道,一船用千夫力。以虾须缆缔之,均人力也。又设绞关于两岸,助夫力之不及。以缓一日夜出船二三十只,水急一日夜出船七八只,出闸之险,又险于风波。出门而入黄河。若河水弥漫,一望无际,滩亦成河,船易摘岸,雇小船坐剥。三也。河水若发。澎湃如山,篙桨难施,挽牵无路。(康熙《淮安水志》·漕务设置始末)

隆庆三年(1509年)  翁大立,(充)总河,河决茶城粮舟淤带,群议开加河。未几黄落漕通。寝其议,时准水涨溢,自清河至淮安城西淤三十里。决礼、信二坝出海。湖堤多圯,翁奔走疏浚次第告成,淮水忽决茶城。泰山庙,七里沟悉淤。大立靖开新庄闸,以通回船。兼浚古睢河泄二洪水,分黄河自渔沟下草湾。保南北运道。俄而黄河大决。邳州、睢宁运道悉淤,大立与总漕赵孔昭皆削籍。(光绪《淮安府志》卷5第23—24页)

嘉靖初年(1522年)  三义口淤塞。河流再徒清河县前,与淮水交会于小清口。(《江北运程》卷29)

嘉靖初年(1522年)三义口塞,南徒清河县前亦与淮合,谓之小清口,经清江浦至草弯,转西南过淮安新城北达安东。(《天下郡国利病书》卷27  江南15)

嘉靖三年(1524年),议将卫河提举司原额无杭木价,及人匠班银,悉归清江厂以供造船之需,(该本部尚书赵公璜议,得山东、北直隶、遮洋三总运船,既归清江厂团造,其卫河提举司原设人匠应办工价。查照淮扬等府办料则例。就令清江厂径自行买料造船应用。)

嘉靖五年(1526年)  六月丁卯,工部郎中陈毓贤言:请于河堤以东修筑月河,则请自淮安而下,自宝应至高邮建平闸数处。(《行水金鉴》116)

高宝运河自山阳以迨邵伯,运道所经诸湖皆石堤,运船触堤,往败溺。(靳辅《治河万略》卷4漕运考)

嘉靖七年(1528年)  题定考选运官三年一次,又议准淮安、清江浦管厂指挥听漕运衙门填注贤否,送户、兵二部与漕运官一体考察去留。(《古今图书集成》食货典卷165漕运部)

嘉靖十一年(1532年)  四月,总督漕运都御史刘节奏;黄淮二河,伏水涨发,流沙漫入河口,直抵淮安府城,西浮桥一带,俱被沙淤,已兴工挑浚。(《江苏水利全书》卷13)

嘉靖十四年(1535年)  十二月,总理河道都御史刘天和条议治河事宜,其一,淮安清河口板闸迤南,淤浅河道,并于疏浚,筑为堤岸,其一新庄、清江等闸,如济宁闸例。以时启闭,从之。(《楚州水利史话》)

嘉靖十五年(1536年)  闰十二月。总督漕运周金请于淮安清河口新庄闸更置一渠,立闸重加防护。(《楚州水利史话》)

嘉靖十七年(1538年)  漕运都御史周金浚山阳运河三十修新等闸。惟通运船。余皆由坝车盘,又修山阳泄水闸洞,改限七尺为九尺。(《江苏水利全书》卷13)

嘉靖二十四年至三十二年(1545—1553 年)黄河全流夺淮之初。仍然是循淮河干河绕经淮安北山阳湾东下入海。自嘉靖三十年(1551)起,黄河就连续在清江浦以东的草湾决口,直下赤晏庙。经涟水(当时称安东)东出云梯关(今属响水县)入海。到万历十七年(1589)年再夺草湾新河而东。原有山阳湾河道淤塞。黄河经过这次改道,淮安城就远离黄河。而清江浦则代替过去的末口,成为扬州运河漕船盘坝入黄的主要口岸。其交通益形重要。(《江苏城市历史地理》第200页)

成祖择天下形胜。建都北京……命于江伯陈瑄专理河漕事,乃疏清江浦,刻水由管家入鸭陈,达淮。以避淮河风涛之险。自淮到临清,增闸四十有七,以便蓄泄。自淮安至通州,滨河置卢舍五百六十八所;居以治浅,缘河堤种树置井。以结喝者。置仓于淮安。徐州。(《古今治平略》  国朝漕运)

    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 漕运镇守总兵府公署二,一在郡城南门内,一在郡治东,今在东者改为淮海道,其总理漕运镇守淮安等处地方。(天启《淮安府志》卷39)

隆庆六年(1562年)革止。淮大运粮总司,在郡治西北督属淮安大河邳泗寿州五卫官军领运漕粮把总一员。(天启《淮安府志》卷39)

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 最早由淮安人潘埙于兴建运河东岸始建斗门,引运河水灌溉农田是里运河上有准确记载的引水涵洞(明、清和民国期间,淮安运河两岸先后建涵闸22座,运河东岸建15座,西岸建7座。明代建6座,清代建14座,民国建2座。到新中国成立初尚存20座)。(《楚州水利史话》)

漕储道隆庆元年(1567年)  专设淮徐道、淮海道、海运道督理淮安钞关板闸南京户部分司,漕运理刑刑部分司,督理清江漕船工部分司。(天启《淮安府志》卷34秩官志)

淮安漕抚宗术筑护城长堤(即护城岗)、防河、淮水灌城。(《淮安市城乡建设志》)

隆庆三年(1569年)  黄、淮、沭并涨,决溢颇多,又发海啸。河决淮安礼、信二坝。后六月七日,甲子立秋,大风雨不止,惊浪动天,覆舟倾屋,人畜流心尸相枕。自山、桃、清、安、沭、邳、海、宿、赣、睢旁及泗、虹,幅员千里,所没田地七万余顷,湖荡不与焉。时淮安两城水头皆闭,城内坚筑土坝,外水固不得入,城中雨水积已五尺余,城外水高于城内屋脊,夜静水汹汹在梁栋间。八月十八日,大震电一夜,城中水深七尺,烟火尽绝。自清河至淮安城西淤三十余里。黄淮交溃,沂沭交溢,洪泽湖大堤、里运河堤被冲决。两淮狂风暴雨,淮北海啸,淮南海溢,内外夹攻,漂荡庐舍人畜无算。此后,遂有分黄之议。(《淮阴市水利志》)

河决沛县,茶城淤塞。粮艘二千余;皆阻邳州。……时准水涨溢,自清河至淮安城西,淤三十余里,决礼、信二坝出海。(《明史》卷85河渠志)

秋,议修淮安湖陂大堤,是秋,河淮涨溢。自清河县至通济闸。抵淮安城西。淤三十余里。决礼、信二坝出海,平地水深丈余。冬,淮河自板闸至西湖嘴,开浚垂成,里口复塞,议亟浚里口。(《江苏水利全书》卷14)

七月。河决沛县,茶城淤塞。粮艘二千余;皆阻邳州。……时准水涨溢,自清河至淮安城西,淤三十余里,决礼、信二坝出海。(《明史》卷85  河渠志)

隆庆四年(1570年)  漕政大驰。漕舟率五月入淮,八月入闸,十月守冻,而是年九月河决,小河口自宿迁至三百里皆淤,舟为逆流漂损至八百艘,溺漕卒千余人,失米二十万六千余石。(《古今图书集成》食货典卷175漕运部)

淮水决于北。(《读史方案纪要》卷22)

    国家岁转东南数百万之栗以充天府,皆出淮安清口。以达于北清口者黄与淮交会处也。(天启《淮安府志》杂记)

淮南沿海地区的煮盐业,早在秦汉时代就已经兴起。到明时代。已是海远卤淡,渐不宜盐,产量下降。淮北盐场逐渐兴起,产量日增,淮北盐南销,是由板浦运至涟水县的安东坝渡黄,经草湾对岸盐河运往淮安城北河下镇。后再运往安徽、河南各地销售,每年运销正纲盐一百四十余万引(引为盐的计量单位,每引约二百斤)。(《江苏城市历史地理》第197页)

隆庆中(1567—1573年)  淮水挟湖水决于北,合扬州宝应县之白马、汜光诸湖,又决黄浦八线,山阳高宝,兴盐诸境悉为巨浸,淮既东、黄河亦蹑其后,南灌凤,泗而清口堙塞,淮黄交病矣。(《读史方案纪要》卷22)

隆庆五年(1571年) 漕抚都御史王宗沐筑淮安包家围堤,以御西永,越十岁。包砌石工。(《江苏水利全书》卷14)

隆庆六年(1572年)……筑淮安漕堤。自钟楼至南角楼,又自南角楼接修至黄浦。(《江苏水利全书》卷14)

明万历元年(1573年)  (万)恭又言:“清江浦河六十里,陈瑄浚至天妃祠,东注于黄河,运艘出天妃口入黄穿清,特半饷耳。……请建天妃闸,俾漕运直达清河,运尽而黄水盛发,则闭闸绝水落则自天妃闸以利商船,新河口勿浚可也。”乃建天妃口庙石闸。(《明史》卷85河渠3)

    工部请建复淮南平水闸与浅船浅夫。自仪真至山阳有五十一浅。浅设捞浅二小船,浅夫十名,闸多则水易落而堤坚,浚勤则河愈深而堤厚,建天妃闸则闭时启而省挑浚,修筑山闸有留有接而省盘剥,即裨运道,且资民生。(乾隆《淮安府志》卷6运河)

(景泰)河道夫役,以类从焉。淮安之绞坝者是也。(《行水金鉴》卷120)

旱复大水,淮水暴发,民多溺死。后开始修筑宝应湖堤石工,下打梅花桩,上砌条石,筑砖棋局“计石土层”,再复土堤而成。并修复和增长了里运河沿线的山阳、宝应、高邮、江都等地的平水闸,以宣泄洪水,维持里运河水位,保护漕运。

夏,河淮并涨……。是年七月,御史刘国光议增培通济。新庄等闸,水发时严加封闭,从之,逾二岁,黄水灌淤,开朱家口,引清水,仅可通舟。(《江苏水利全书》卷14)

九月漕抚王宗沫加修淮安黄河西长堤,自清江浦岳王庙起,经西掺相家湾直抵新城至柳浦湾,计工八千七百余丈,以捍三城,并帮筑西桥桩岸。是年,旱复大水,民多溺死。开草湾(今徐杨老坝)导河自安东(涟水)后入海。(《淮安市水利志》)

万历元年(1573年)工部请建复淮南平水闸与浅船浅夫。自仪真至山阳有五十一浅。浅设捞浅二小船,浅夫十名,闸多则水易落而堤坚,浚勤则河愈深而堤厚,建天妃闸则闭时启而省挑浚,修筑山闸有留有接而省盘剥,即裨运道,且资民生。(乾隆《淮安府志》 卷6  运河)

恭又请复淮南平水诸闸。于是仪真、江都、高邮、宝应、山阳设闸二十三。(《明史》卷85   河渠志)

建泾河、平河桥二减水闸,又有清江东西,淮安满浦南锁五坝、信字坝今俱废。(《古今图书集成》食货典  卷152  漕运部)

    万历中(1573—1619年)  更为修筑,堰南有越城周家桥地势销亢,因筑减水坎,淮水则溢入白马湖。消则仍为陆地,而后运道无阻,盖高堰(淮安府西南四十里)者营淮两河之关键也。(《读史方舆要》郑22)

万历二年(1574年)  漕督王宗沐捐俸创筑清江浦黄河南岸石工,自海神庙至老坝口,长五百九十五丈,以御河患,而卫运道,民为立碑庙祀,号曰王公堤。(《江苏水利全书》卷14)

万历三年(1575年)黄淮并涨,决高堰和运堤。(《江苏省志·水利志》)

高堰复决,于是山阳,高宝兴盐诸处悉为巨浸,黄水蹑淮之后浊流西沂,浸及凤洒,清江填淤海口亦复阻塞,河臣潘季驯以为高堰淮扬之门户,而黄淮之关键也。(《读史方舆纪要》卷127)

御史刘国光以国初粮运,自仪真抵淮安,谓之里河,俱分入五坝,转盘黄河,谓之外河。后由天妃口径通黄河,设闸启闭。(乾隆《淮安府志》卷6运河)

万历四年(1576年)  淮河本经淮阴向东,自草湾急转向南,经钵池山东侧南下,直抵城北河下,绕城转东行,再北折往涟水向东下海。南宋黄河夺淮后,北来黄河之水也由淮河下游向东疏泄。一河承两河之水,经常泛滥成灾。因大水直冲淮安三城,漕运总督吴桂芳、兵备副使舒应龙、知府邵元哲等,于徐杨筑老坝堵住淮河主道,迫使河水由新开支道草湾河(即今道)向东北,经涟水再东行,共长一万一千一百余丈,六月竣工。此后淮河故道成为运盐河,后渐淤塞,为缓冲城北黄河相家湾急流,根据兵备使予应龙建议,由北部草湾开支流,行三十里复与正河会(今河下河段已辟为翔宇大道公路)。(《楚州水利史话》)

兵备使舒应龙建议,由草湾开河以杀其势,屡塞屡开。引三十里复与正河会厥,后南滩水缓沙停,逼大流尽归草湾新河,去城甚远,于是故道悉淤。三城恃以无恐,河滩变为盐厂。尚存旧河形如沟,长二十余里。自钵池山抵新城北门外东坝止,为今日盐薪要道。士人呼为盐河。(《淮安河下志》水道)

万历五年(1577年)  春,夏恒雨,水涨,伏秋尤甚。清口既垫,淮水由高裁堰出黄浦,并决高宝诸湖堤。漕抚侍郎吴桂芳命主事张誉、知府邵元哲等疏通城西运河,并自板闸至黄浦筑堤长70公里。经过此次筑堤,城西形成径直的运河。

管理南河工部郎中施天磷言;淮、泗之水不下清口而下山阳,从黄浦口入海。(《明史》卷84河渠2)

漕河侍郎吴桂芳,复与元哲,增筑山阳长堤自板闸至黄浦七十里……,创板闸漕堤,南北与新旧堤相接,淮扬漕道浙固。(光绪《淮安府志》卷5)

万历六年(1578年) 潘季驯第三次总理河道,与其副手江一麟到淮安。潘季驯总理河道事务,提出“蓄清刷黄”、“束水攻沙”的治理方略,大筑高家堰,蓄高淮水以敌黄水,以期“全淮毕趋清口,会大河入海”。此后,靳辅治河11年,主要是堵决浚河,兴修两岸千里长堤,并在黄河南堤、洪泽湖大堤、运河东堤多处建造分洪、减水的归海闸坝。

总理河漕都御史潘季驯筑高家堰及清江浦柳浦湾以东加筑礼,智二坝,又拆新庄闸而改建通济闸于甘罗城南。明初运粮,自瓜,仪至淮安,自五坝转黄河,谓之外河,开清江浦,设闸天妃口。(《明史》卷85河渠8)

淮安府城而十五里曰板闸,又十五里曰清江浦。又十五里曰福兴闸。又十里曰通济闸,闸口,即清江浦口,为漕河入淮之处,稍拆而北,乃为清口,即黄淮合会处也,通济闸,旧名新庄闸,亦曰天妃闸万历六年(1578),可臣潘季训奏。移置通济闸于甘罗城东去新庄旧闸不及一里,河口斜向西南。以避黄趋黄。(《江北运程》卷34)

万历七年(1579年)总督兼管河道。管闸有主事;驻山阳清河。理刑刑部主事一员专驻山阳。(光绪《淮安府志》卷8)

万历年间(1578—1619年)  潘季驯用束淮刷黄之策。筑高家堰,蓄洪泽湖所注全淮之水,以七八入清口,刷黄入海。以三分入运河,自山阳、宝应、高邮、江都、三百里达于江。每年四月,粮船过淮后,作用于天妃外,筑草坝一道,以控御黄水,不使涓滴入运,盖恐倒灌,淤阻漕运,运河内又置捞浅夫役。三年募民夫大挑一次,俾粮船通行无碍,故自万历及我朝定鼎,淮扬一带,田庐安枕,运道通行。其治水成法,载在河防一览者,可考也。(《续行水全鉴》卷78运河水)

万历七年(1579年)  潘季驯复出总理河漕,筑高家堰,逼淮入黄。潘季驯题称:“淮安一带,黄,淮灌入运渠高垫;且闸水湍发,启闭甚难。(乾隆《淮安府志》卷6运河)

高宝运河   自山阳以迨邵伯,运道所经诸湖皆石堤,运船触堤,往败溺。修筑改建减水闸四座,加高石闸九座,自是宝应诸堤岸相接。(靳辅《治河万略》卷4  漕运考)

改建甘罗城出口之处,旧有新庄闸、天妃闸,万历七年俱废。(《行水金鉴》卷150)

山阳县闸七、坝六、堤一。福兴闸。改建寿州厂,清江闸,板闸,龙王闸,永清闸,窑湾闸。三闸。(《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食货典卷169漕运部)

     修筑改建减水闸四座,加高石闸九座,自是宝应诸堤岸相接。(靳辅《治河万略》卷4漕运考)

总督兼管河道。管闸有主事;驻山阳清河。理刑刑部主事一员专驻山阳。(光绪《淮安府志》卷8)

万历九年(1581年)  漕抚凌云翼挑永济河,以备清江浦黄河咄堤之虞。(《楚州水利史话》)

万历十年(1582年)  督漕尚书凌云翼以运船由清江浦出口多艰险,乃自浦西开永济河四十五里。起城南窑湾。历龙江闸至杨家涧,出武家墩折而东,合通济闸出口,更置闸三,以备清江浦之险,是时,漕河就治,淮、扬免水灾者十余年。(《明史》卷85河渠志)

    万历十一年(1583年)  黄河再夺草湾河而东,原有山阳湾河道淤塞。黄河经过这次改道,淮安城就远离黄河。而清江浦则代替过去的末口,成为扬州运河漕船盘坝的主要口岸,其交通益开重要。(《江苏城市历史地理》第198页)

万历十二年(1584年)  巡抚王延瞻又于石堤之东开越河新筑东堤。明史《王延瞻传》载:“凿渠一千七百七十六丈,为石闸三减水闸二,石堤三千三十六丈,子堤五千三百九十丈,八月竣事,诏自褒嘉,赐河名宏济。进延瞻户部尚书巡抚如故。”里运河自此遂有东西二堤,也就是宋始有单堤明始有复堤。(《楚州水利史话》)

万历十三年(1585年)  开宝应月河。先年高邮越河成,蒙钦定河名康济,近年淮安新河成,蒙钦定河名永济。(《江北运程》卷37第19页)。

万历十四年(1586年) 五月,河决淮安城东范家口,经盐城县。《同治山阳县志》。另据《山阳志遗》记载事出万历十三年。

万历十六年(1588年)  总理河道潘季驯浚运河,自清口至瓜仪口共浚4400余丈。  (《楚州水利史话》)  

开诸闸月河、板闸、清江、福兴、通济、新庄各闸,上隔黄河倒灌之患,下便节宣之势。近来黄强淮弱,五坝不通,闸座不闭,以致泥沙内侵,伏秋水溜漕舟上闸,难若登天,每舟用纤夫三四百人,犹不能过,用力急则断缆沉舟,至是于各闸旁开月河一道,避险就平,以便漕挽。(乾隆《淮安府志》卷6运河)

万历十七年(1589年)  城北黄河主流北移由草湾河入海后,淮安城北的主河道支河逐渐堙塞。清初,浚支河故道运盐故称为小盐河。因城北黄河北移,故道悉淤,支河仅存自钵池山至新城北门外的内沟,成为盐薪运输要道,邑人呼为盐河。(《淮安市水利志》)

建清江越闸,开越河长148丈。草湾河正式行洪,黄河主流由草湾河入海,淮安城北的主河道逐渐堙塞。(《淮阴市水利志》)

万历十九年(1591年) 五月,恒雨,六月二十七日至七月初三日。暴风淫雨,淮、湖涨,清水潭决,山阳堤决,平地水深丈余。(《淮安市水利志》)

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  4月初至8月,淮河流域淫雨不止。7—8月间又多次暴雨,发生遍及全流域的大洪水。苏北洪涝灾害异常严重,洪泽湖大堤决高良涧、周家桥等22处,高宝湖、白马湖堤决口亦无算,淮安遍地汪洋。(《江苏省志·水利志》)

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 杨一魁继任总督河道,再次提出 “分黄导淮”的主张,万历二十四年神宗,采纳了他意见。

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夏五月,淫雨昼夜不停,三旬不止,水溢,米轨,人多疫死。(《淮安市水利志》)

天启元年(1621年)  淮黄涨溢,决里河王公祠,淮安知府宋统殷,山阳知县练国事力塞之。(《明史》卷85)

淮、黄涨溢,决里河王公祠。此系《同治山阳县志》记载,《河渠志》按:“旧志是年二铺决堤,王公祠当即在二铺耶。”(《淮安市水利志》)

淮安知府宋统殷,山阳知县练国事力塞王公祠。是年,山阳知县孙肇兴以运河以西田皆膏腴,阻于永济河堤积水无所泄,乃作伏龙洞,穿漕渠底,引水入宝带河,达涧河,于是湖西复为良田。(《江苏水利全书》卷14第20页)

邑会孙肇兴捐良木在城西南过穿运河之伏龙洞,以利河西积水东排。(《楚州水利史话》)

运河自瓜,仪至淮安则资湖,自淮安至徐州镇口闸则资河,自镇口闸至临清板闸则资汶、泗。(《读史方舆纪要》卷129)

天启三年(1623年)  秋,外河复决数口,寻塞。是年冬,浚永济新河。自凌云翼开是河,未几而闭,总河都御史刘士忠尝开坝以济运,已复塞。而淮安正河三十年未浚,故议先挑新河,通运船回空,乃浚正河,自许家闸至惠济祠长千四百余丈,复建通济月河小闸,运船皆由正河,新河复闭。……(《明史》卷85河渠志)

七月,山阳外河决乾沟、新河、西河,决马湖闸、月闸等处。(《淮系年表》:新河疑即永济河,西河一作西湖)

浚淮安运河。淮安知府宋祖舜修筑运河石堤,南起下一铺,北至河下湖嘴。(《淮安市城乡建设志》)

天启四年(1624年) “淮郡多水患,郡西山子诸湖,或不时异涨,无启中诸生刘一照白当事筑三城,坝以降之。城赖以安,又开解阜洞,以时渲泄。”(《同治山阳县志·人物二》)

于三城坝中建伏龙洞,排以泄山子湖、邱家湖积水。(《淮阴史事编事》)

崇祯五年(1632年)  夏、秋,徐州以下河涨,淹南北十数州县,建义诸口筑未竣复决,并决淮安及高宝一带漕堤。(《淮安市水利志》)

崇祯九年(1636年)  漕督朱大典在城东南护城岗修建龙光阁,七檐八角,三层,高七丈余。(《淮安市城乡建设志》)

 崇祯十五年(1642年)  三月戊总理河道张国维疏报挑浚山阳、清河、高邮、江都、仪真三百里运河,计费四万余金。(《行水金鉴》卷132)(待续)

参考资料:中国文史出版社《楚州水利史话》

 

                  


隋炀帝, 历史, 水经注, 母亲河, 大运河分享到: QQ空间 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