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面试题 2017:东北野战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13:13:59
东北野战军,即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第四野战军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主力部队之一。它是由抗日战争转入大反攻后进军东北的八路军、新四军主力各一部及东北抗日联军逐步发展起来的。 简称四野。其缔造者是林彪、罗荣桓。是一支兵力最强悍、武器最精良、战将最齐备的铁血雄师。它是抗战胜利后,以奔赴东北的八路军、新四军主力及东北抗日联军为基础逐步发展起来的,是一支为了共同的革命理想走到一起、来自五湖四海的部队。先后转战东北、华北、华中解放战、华南战场,并在三大战役胜利后历经安新战役、汉浔间渡江战役、宜沙战役、湘赣战役、衡宝战役、广东战役、鄂西战役、广西战役和海南岛战役等大规模的血战、硬仗,纵横驰骋于十四个省区,以摧枯拉朽、风卷残云之势,成为中国人民埋葬蒋家王朝、创立新中国的主要力量,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建立了特殊功勋。 

简介

东北野战军东北野战军,即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有林彪罗荣桓肖劲光、黄克诚、邓华、谭政、刘亚楼、李天佑、陈伯钧、洪学智等一批 “猛将”、“怪才”等。

第四野战军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主力部队之一。它是由抗日战争转入大反攻后进军东北的八路军、新四军主力各一部及东北抗日联军逐步发展起来的。

军队资源

东北野战军

据四野司令部编成的《日寇投降后关内各解放区进入东北部队实力统计表》计算,1945年底,东北野战军总数为107959人,拥有步枪39641支、轻机枪1139挺、重机枪105挺、掷弹筒59个、追击炮64门。能够用于战斗的重武器如榴弹炮、坦克、飞机,更是一无所有。这个基础比关内的山东野战军要差得多。说明东北野战军在东北未得到任何外来援助的重武器,连枪支都补充得极少。因此,东北野战军在建立农村根据地的过程中,将各部队分散开来,搜集日伪散落的武器,并进行剿匪,以此作为扩充武器装备的主要来源。
1948年是东北局势全面扭转的一年。东北野战军在多次战役中大量歼灭国民党军精锐部队,缴获了大批武器弹药。军工生产也形成规模,基本保证了部队作战的弹药需求。 1948年8月,即辽沈战役之前,东北野战军的实力统计为:兵员总数1039737人,长枪385134支,短枪50352支,冲锋枪12960支,轻机枪15582挺,重机枪3136挺,六零炮2890门,迫击炮986门,山炮324门,野炮194门,榴弹炮92门。除重炮外,从数量上看已形成了优势,具备了与国民党军决战的实力。 

作战原则

  东北野战军东北野战军六大作战原则 ——林彪
1、“一点两面”的战斗部署:
“一点”即是将攻击的主要兵力集中到突击点上,突击点选在敌之部署弱点上,应综合考 虑敌我双方的条件去判断敌人薄弱部位。敌之弱点有三种:虽然好打但与主要部署无关;与强点相联系的弱点;既是弱点又是要害的地方。选择突破口,最好是打第三种弱点,其次是 第二种,实在没有这两种才打第一种。实施突破时,口子不能张大,以免分散兵力。“两面” 即是至少在两个方向(兵力多时可三面、四面)对敌实施包围或钳制。总的来说,“一点”是打垮敌人,“两面”是把被打垮的敌人消灭。
2、“四快一慢”的攻击原则:
向敌前进要快,抓住敌人准备工作要快,突破后扩张战果要快,追击动作要快。相对于“四快”而言,“一慢”是指对预有防御准备之敌发起总攻的时机要慢,攻击准备要充分,搞清敌情、做好准备后再打响,不能打急了。对于运动中的敌人,发起攻击要快些,但也要进行必要的准备。对于退却的敌人,就要不管三七二十一地追击,慢了敌人就会跑掉。
3、三种情况三种打法:
对预有防御准备之敌不能打莽撞仗,必须经过准备才能攻击;对退却之敌要打“莽撞仗”,猛打猛追,不给敌人喘息机会;对于要退未退之敌,完全莽撞或完全不莽撞都不行,首先应迅速抓住敌人,准备好了再打。
4、攻坚战斗中,突击分队要采取“四组一队”的战斗编组:
将加强了的突击分队(通常为连级单位)统一编成四个既有分工又密切协同的战斗组。火力组可配属团或师的炮兵和坦克,负责火力准备和火力支援。爆破组负责清除障碍、开辟通路、炸掉敌坚固火力点。突击组负责打开并巩固突破口。其余为支援组,担任扩张战果的任务。在实际战斗中,可不受四个组的限制,要根据不同的作战目标编组和临时确定任务。
5、“三三制”的战斗队形:
为便于班长指挥和避免队形过于密集、造成过大伤亡,每个班编为三至四个战斗组,由正副班长和作战勇敢并有战斗经验的战士担任组长,每个战斗组三至四个战斗员。冲击时各战斗组之间和各战斗员之间均采取三角等战斗队形,交替掩护前进。
6、“三猛”的战斗作风:
在进攻战斗中要“猛打”、“猛冲”、“猛追”,不让敌人有喘息时间,一举把敌人打垮。“猛打”即是各种火器集中到主攻方向,以猛烈的火力打击主要目标。“猛冲”即集中火力射击后,突击部队乘势猛烈冲击,以火力消灭敌人。“猛追”即对被冲击溃乱退却的敌人实行猛烈的追击,要一直压下去,直到全部消灭敌人。

发展历程

东北野战军入关

第四野战军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主力部队之一。它是由抗日战争转入大反攻后进军东北的八路军、新四军主力各一部及东北抗日联军逐步发展起来的。
1945年8月8日,苏联政府对日宣战,随即出兵我国东北, 对日本关东军发起全面进攻。八路军冀热辽军区遵照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和朱德总司令的命令,派出一部兵力就近进入东北, 会同中共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配合苏军作战。
抗日战争胜利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府,在美国的援助下,向东北大举运兵,企图消灭中共领导的人民革命力量,独占东北。为打破国民党的企图,中共中央依据“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决定从关内各解放区抽调一批部队和干部挺进东北,会同东北原有部队执行发展东北的战略任务。先后调进东北的部队有:八路军山东军区直属队一部,第1、第2、第3、第6、第7师,第5师一部,鲁中、滨海、胶东、渤海等军区主力部队各一部,共6万余人;新四军第3师(辖第7、第8、第10旅,独立旅)3万余人;陕甘宁边区第359旅、警备第1旅、教导第2旅各一部以及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延安炮兵学校等万余人;晋绥、冀中、冀鲁豫各1个团。以上连同先期进入的冀热辽部队一部共11万余人。同时,延安及各解放区的党政军干部约2万人,也陆续进入东北。10月31日,组成东北人民自治军,林彪任总司令,彭真任第一政治委员,罗荣桓任第二政治委员,吕正操任第一副司令,李运昌任第二副司令,周保中任第三副司令,肖劲光任第四副司令兼参谋长,程子华任副政治委员,伍修权任第二参谋长,陈正人任政治部主任。各部队到达东北后,一面阻击国民党军的进攻,一面着手发动群众,清剿土匪,组织和发展武装。到年底陆续成立了锦热、辽宁、辽东、辽西、辽北、吉林、松江三江、嫩江、北安10个军区,东北人民自治军总兵力发展到27万人。

东北野战军

1945年11月14日,东北人民自治军改称东北民主联军、为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指示,东北民主联军把工作重心转向距离国民党占据的大中城市较远的城市和乡村,以师(旅)为单位开始有重点地分散到东北各地,发动群众,清剿残余伪军和土匪,建立根据地。到1946年3月,全区歼灭土匪7万余人。在这期间,对部队初步进行了整编,将原来划分的军区先后合并为东满、西满、南满、北满4个二级军区,实行新老部队合编,以主力的大部划归各军区指挥,重新调整了各省军区和军分区,抽调少数主力部队充实地方武装。后因情况变化,东北民主联军遵照中央军委的指示又逐步集中主力,进行了为时1个多月的四平保卫战,歼敌万余人,打击了国民党军的进攻气焰,配合了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的谈判。
1946年6月下旬,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东北民主联军根据中共中央对东北的斗争方针和中共中央东北局《关于东北目前形势与任务的决议》(“七·七决议”)精神,决定利用国民党军战线延长、兵力分散、暂难继续大举进攻的时机,进一步集中力量清剿残余伪军和土匪,发动群众,进行土地改革,建立巩固的根据地。同时,加紧部队的整顿和建设。8月至10月间,先后以山东第1、第2师及原滨海支队为基础扩编为第7纵队,组成东北民主联军第1纵队;以华中第3师(欠第7旅)组成第2纵队;以山东第7师及华中第3师第7旅组成第6纵队。以上连同前已编成的第3、第4纵队,陕甘宁第359旅和南满独立第1、第2、第3师,全区共有野战军5个纵队、1个旅、3个独立师, 约12万余人。为加强以炮兵为重点的特种兵建设,至1947年3月,建立了9个炮兵团,27个营,120个连,1个战车大队,1个高射炮大队,并以东北炮兵学校为基础成立炮兵司令部和政治部,以剿匪、“土改”中发展起来的骑兵部队,组成10个骑兵团和1个骑兵支队;成立了护路军司令部,将原分散各地护路部队3400余人,统一整编为7个团,以维护和保证铁路交通的顺畅。此外,还分别成立了东北军政大学、东北医科大学和炮兵、工兵、测绘、通信、军需、汽车航空、外国语等各种专业学校, 有计划地训练各种人才,以供部队发展和作战的需要。

东北野战军奔赴平津战场

为打破国民党军“南攻北守,先南后北”的进攻计划,1946 年10月下旬至11月初,东北民主联军举行新开岭战役,在辽宁宽甸西北地区全歼国民党军1个师。接着,又集中南北满主力进行“三下江南,四保临江”作战,歼灭国民党军大批有生力量, 迫使其由进攻转为防御,东北解放区也得到了巩固和扩大。1947年4月20日,中共中央决定将晋察冀军区之冀热辽军区及所属部队共8万余人划归东北民主联军建制,东北民主联军的总兵力达46万人。
1947年5月中旬,东北民主联军转入战略性反攻,在长春至沈阳段和沈阳至吉林段铁路两侧地区发动了夏季攻势,歼国民党军8万余人。8-9月间,以12个独立师(旅)编成第7、第8、第9、第10纵队,并成立了南满、冀察热辽两个军区前方指挥所(后改称第1、第2前方指挥所)。9月中旬,东北民主联军又集中9个纵队的兵力发动秋季攻势,歼灭国民党军6.9万余人, 攻克城市15座,进一步掌握了东北战场的主动权。
1948年1月1日,东北民主联军改称东北人民解放军,区分为东北军区和东北野战军,以原民主联军总部机关为军区兼野战军领导机关,林彪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高岗任第一副司令员兼副政治委员,吕正操、周保中、肖劲光任副司令员,罗荣桓任第一副政治委员,陈云、李富春任副政治委员,刘亚楼、伍修权任参谋长,谭政任政治部主任。2月,以9个独立师(旅)编成第1第11、第12纵队。1947年12月15日至1948年3月15 日,东北野战军冒着零下30摄氏度的严寒,发动了为期90天的冬季攻势作战,歼灭国民党军15.6万余人,收复城市18座,将国民党军压缩于长春、沈阳、锦州等几处互相不能联系的孤立地内,东北解放区的面积扩大到全东北的97%,解放区人口占东北的86%,为全歼东北地区的国民党军奠定了基础。
为适应大规模进攻作战的需要,东北人民解放军有组织、有计划地加强了二线兵团建设,从1947年7月至1948年11月,先后组训了164个团,为主力部队输送新战士37万人。同时,教育改造了大批俘虏士兵补入部队。继续加强炮兵建设,在炮兵司令部下成立了炮兵纵队,统一指挥与管理所属炮兵部队。各步兵纵队、师、团也分别扩建了炮兵团、营和连。全区拥有战防炮、迫击炮1600余门,山炮、野炮、榴弹炮、加农炮600余门,高射炮116门。1948年7月,以护路军所属部队为基础扩编为铁道纵队,下辖4个支队,共1.7万余人。至8月止,东北人民解放军总兵力已发展到103万人。为便于作战指挥,8月14日,建立了单独的东北野战军领导机关,由林彪兼司令员,罗荣桓兼政治委员,刘亚楼兼参谋长,谭政兼政治部主任。原第1前方指挥所改为东北野战军第1兵团部,肖劲光任司令员,萧华任政治委员;原第2前方指挥所改为东北野战军第2兵团部,程子华任司令员,黄克诚任政治委员。此时,东北野战军下辖2个兵团部, 12个步兵纵队,15个独立师,1个炮兵纵队,1个铁道纵队,3个骑兵师,1个坦克团等共70余万人。9月12日,东北野战军主力南下北宁线举行辽沈战役,至11月2日结束,历时52天, 歼灭国民党军47.2万余人,解放了东北全境。从此,东北野战军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支战略机动部队。

东北野战军入关

1948年11月13日,东北野战军所属第1至第12纵队,按照中央军委规定的统一序列,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8、第39、第40、第41、第42、第43、第44、第45、第46、第47、第48、第49军,每军4个师5至6万余人;另以长春起义的国民党军第60军编为第50军。部队的装备由于辽沈战役的大量缴获而得到很大改善。11月下旬,东北野战军奉命入关。11月29日至1949年1月31日,与华北军区第2、第3、第4兵团及地方武装一部举行平津战役,历时64天,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52万余人, 解放了除绥远一隅和太原、新乡等少数孤立据点以外的华北全境。
根据中共中央军委1949年1月15日和3月7日的命令,东北野战军于3月11日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林彪任司令员,罗荣桓任政治委员,萧克任参谋长,谭政任政治部主任。下辖4个兵团:第12兵团,肖劲光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辖第40、第45、第46军;第13兵团,程子华任司令员,萧华任政治委员,辖第38、第47、第49军;第14兵团,刘亚楼任司令员,莫文骅任政治委员,辖第39、第41、第42军;第15兵团,邓华任司令员,赖传珠任政治委员,辖第43、第44、第48军及两广纵队;原野战军所属之特种兵指挥机关改称特种兵司令部,辖2个炮兵师,1个装甲师,1个高炮指挥所和1个工兵指挥所。原铁道纵队扩编为铁道兵团,归军委直接指挥。
1949年3月下旬,第四野战军组成先遣兵团开始自华北地区南下,4月20日,配合第二、第三野战军发起渡江战役;5月中旬,在湖北团风至蕲春之线强渡长江,解放武汉。野战军主力于4月中旬南移。5月12日,中央军委决定,第四野战军领导机关与中原军区领导机关合并,组成第四野战军兼华中军区领导机关。林彪任司令员,罗荣桓任第一政治委员,邓子恢任第二政治委员,萧克任第一参谋长,赵尔陆任第二参谋长,谭政任政治部主任。6月上旬,野战军主力渡过长江,分三路对国民党军华中军政长官白崇禧部和华南军政长官余汉谋部进行迂回包抄, 10月中旬和下旬,分别在衡阳、宝庆(今邵阳)地区和阳江、阳春地区歼灭白崇禧部主力4个师和余汉谋部4万余人。接着又向广西挺进,至12月中旬,将白崇禧集团17余万人歼灭于粤桂边之容县、博白和钦州地区。另一部配合第二野战军向西南进军。

东北野战军

第四野战军在向中南进军过程中,先后抽调部分部队和干部,在豫、鄂、赣、湘、粤、桂等省进行发动群众,建党建政, 清剿残匪,建立民主新秩序的工作。广西战役后,野战军又以80%的兵力在湘、桂、粤境内清剿土匪,先后歼灭土匪115万余人。同时,在组织上继续作了若干调整:7月,以国民党军第19兵团起义的4个师改编为第51军。8月,第12兵团部兼湖南省军区。第14兵团部奉命改为中央军委空军的领导机关。装甲兵师调东北成立装甲兵学校。10月,以长沙起义的国民党军第1兵团改编为人民解放军第21兵团(辖第52、第53军)。11月,第15兵团部兼广东省军区。12月,第13兵团部兼广西省军区。12月26日,中央军委批复华中局并四野:“同意华中军区即正式改名中南军区”。12月30日,中南军区司令部、政治部向所属部队发出通知,自1950年1月1日起,华中军区改称中南军区,组织机构仍旧。下辖6个省军区、3个兵团部,16个军,1个炮兵司令部(辖4个炮兵师、1个高炮师),1个工兵司令部(辖5个团),1个铁道司令部(辖5个铁道团)和16个独立师,92个独立团,8个警卫团及军政大学6个分校,全军区共150万人。
1950年3月5日-5月1日,第四野战军以第15兵团指挥两个军,在琼崖纵队的配合下,以木帆船为主要航运工具实施渡海作战,5月1日解放海南岛。至此,除西沙群岛、南沙群岛等岛屿外,华南全境获得解放。

战斗序列

中共第四野战军前委

书记 林彪
副书记 罗荣桓
委员 谭政 萧克 陶铸 肖劲光 程子华 刘亚楼 

第四野战军林彪任司令员

第四野战军机关

司令员 林彪
第一政治委员 罗荣桓
第二政治委员 邓子恢
副政治委员 谭政
第一参谋长 萧克
第二参谋长 赵尔陆
政治部主任 聂鹤亭 陈光
政治部副主任 陶铸 
  
司令部
  
作战处处长 苏静 
侦察局局长 彭富九 政治委员 钱江 
通信处处长 张瑞 政治委员 朱虚之 
行政处处长 何敬之 第二处长 周业成 
队列处处长 苏静(兼) 
机要处处长 莫春和 第二处长 黄兴正 
  
政治部
  
秘书处秘书长 王阑西 处长 刘汉 
组织部部长 杜平 
保卫部部长 钱益民 
联络部部长 何伟 
民运部部长 何伟 
总务处处长 杨学礼 
宣传部部长 萧向荣 陶铸 
  
后勤部 
  
部长       周纯全 
第二部长   李聚奎 
政治委员   陈沂 
副部长     何敬之 参谋长 罗文
政治部主任 潘振武
军需部部长 杨至成 
副部长     魏庭槐
供给部部长 苏焕清 
政治委员   伍辉文
卫生部部长 孙仪之 齐仲桓 
政治委员   胡登高
军械部部长 张明远 
政治委员   联强 陈文彪 曹广化(兼)
运输部部长 谷广善 何敬之
   
第十二兵团

司令员       肖劲光 
政治委员     肖劲光(兼)
第一副司令员 陈伯钧 
第二副司令员 韩先楚
参谋长       解方 
政治部主任   唐天际(兼) 
副参谋长     潘朔端 
后勤部部长   黄曹龙
副政治委员   唐天际 刘道生
政治部副主任 卓雄 袁升平
  
第四十军 
  
军长       韩先楚 罗舜初
政治委员   罗舜初 卓雄 袁升平
副军长     蔡正国 
副政治委员 刘西元 参谋长 何振亚
政治部主任 卓雄(兼) 李伯秋 
后勤部部长 周辉
  
第一一八师(由原第七师改称)
师长 邓岳
  
第一一九师(由原第八师改称)
师长     宁贤文 
政治委员 刘光涛
  
第一二○师(由原第九师改称)
师长     郑固林 、‘
政治委员 李改 
  
第一三五师 
师长     管松涛 杨树元 
政治委员 蔡炳臣 马毅之 
  
第四十五军 
军长       黄永胜 陈伯钧 
政治委员   邱会作 
副军长     张天云 
副政治委员 王逸群 
政治部主任 段德彰 王逸群 
参谋长     黄鹄显 雷震 
后勤部部长 刘锡山 孔瑞云 

第一三三师(由第二十二师改称) 
师长     张万春 
政治委员 谢明 

第一三四师(由原第二十三师改称) 
师长     钟明彪 曲鹄显 
政治委员 谢家祥 

第一三五师(由原第二十四师改称) 
师长    丁盛 
政治委员 韦祖珍(壮族) 
第一五八师(由冀察热辽军区独立第四师改称) 
师长     李道之 
政治委员 王晓生 
  
第四十六军 
军长 詹才芳   
政治委员   李中权 副军长 杨梅生
副政治委员 段德彰 
参谋长     彭寿生 
后勤部部长 樊学文 
政治部主任 王逸群 段德彰 

第一三六师(由第二十五师改称) 
师长    曾雍雅 
政治委员 徐光华 

第一三七师(由第二十六师改称) 
师长     萧全夫 
政治委员 李振声 

第一三八师(由第二十七师改称) 
师长     任昌辉
政治委员 王文 

第一五九师(由原冀察热辽军区独立第七师改称) 
师长       陈宗坤 
副政治委员 曾凡有 
   
第十三兵团

司令员       程子华 
政治委员     肖华(未到职) 莫文骅
第一副司令员 李开佑 
第二副司令员 彭明治 
副司令员     李士林(未到职) 黄永胜
副政治委员   吴法宪 
参谋长       彭明治 黄志勇 曾国华
政治部主任   刘道生 
副主任       卓雄 
后勤部部长     邱国光
  
第三十八军

军长       李天佑 梁光初(后) 
政治委员   梁必业
副军长     贺东生 邓世通 曹里怀 参谋长 曹里怀 江拥辉 
政治部主任 吴岱 副主任 王树君 
后勤部部长 李升平 

第一一二师(由第一师改称) 
师长     江拥辉 杨大易 
政治委员 黄玉昆 

第一一三师(由第二师改称)
师长     唐青山 
政治委员 李欣

第一一四师(由第三师改称)
师长     刘贤权 
政治委员 方国南
  
第一五一师 (由独立第十师改称)
师长     赵东寰 曹灿章 
政治委员 蔡明
  
第四十七军
  
军长      梁兴初 曹里怀(后) 
政治委员  周赤萍
副军长    方强 晏福生 
副政治委员 刘西元
参谋长     黄炜华 
政治部主任 李基
  
第一三九师(由第二十八师改称)
师长     贺庆积 
政治委员 晏福生
  
第一四○师(由第二十九师改称)
师长     刘转连 刘子云 
政治委员 陈发洪
  
第一四一师(由第三十师改称)
代理师长 叶健民
政治委员 张百春
  
第一六○师(1949年3月由东北军区整训第一师改编)
师长     朱子修 
政治委员 李信 彭清云
  
第四十九军
  
军长 钟伟 
政治委员 袁升平 徐斌洲
副军长 熊伯涛 朱大纯 
政治部主任 陈志方 刘随春
政治部副主任 周彬 
后勤部部长 毛普安 
副政治委员 刘随春 
副参谋长 王亢

第一四五师(由第三十四师改称)
师长    温玉成 沈启贤 
政治委员 谭友林 陈德

第一四六师(由第三十四师改称)
师长     王奎先 
政治委员 栗在山

第一四七师(由第三十六师改称)
师长     沈启贤 郑贵卿 
政治委员 王建中

第一六二师 (由东北军区独产第十三师改称)
师长     张万春 王兆相 
政治委员 陈德 徐明
   
第十四兵团

司令员 刘亚楼 
政治委员 莫文骅 
第一副司令员 黄永胜 
第二副司令员 刘震
副政治委员 黄永胜 参谋长 吴法宪 
后勤部部长 杨尚儒

第三十九军
军长 刘震 
政治委员 吴法宪 吴信泉(后)
副军长 吴信泉 孙子仁 朱大纯 谭友林
副政治委员 李雪山 
政治部主任 贺大增 
后勤部部长 伍瑞卿

第一一五师 (由第四师改称) 
师长 王良太 政治委员 李世安

第一一六师(由第五师改称)
师长 吴国璋 政治委员 石瑛
  
第一一七师(由第六师改称)
政治委员 李少元
  
第一五二师(由东北军区独产第七师改称)
师长 罗华生 
政治委员 邱子明
  
第四十一军
  
军长 吴克华 政治委员 莫文骅 欧阳文(后)
副军长 温玉成 胡奇才 蔡正国 
副政治委员 欧阳文 孔石泉 
参谋长 李福泽 
政治部主任 孔石泉 
政治部主任 潘寿才 后勤部部长 赵仲山 
 
第一二一师(由第十坚固耐用改称) 
师长 蔡正国 左叶 
政治委员 李丙令 
  
第一二二师(由第十一师改称) 
师长 田维扬 政
治委员 吴保山 
  
第一二三师(由第十二师改称) 
师长 江燮元 
政治委员 张秀川 
  
第一五四师(由东北军区独立第二师改称) 
师长 左叶 卢燕秋 
政治委员 曹传赞 
  
第四十二军

军长 万毅 吴瑞林(后) 政治委员 刘兴元 
副军长 吴瑞林 赵东寰 张辑戒 
政治部主任 郭成柱 后勤部部长 陈换澜 

第一二四师(由第十三师改称)
师长 徐国夫 代理师长 翟毅东 
政治委员 丁国钰
  
第一二五师(由第十四师改称)
师长 彭龙飞
 政治委员 谭文邦
  
第一三六师(由东北军区独立第九师改称)
师长 廖促符 
政治委员 钟民
   
第十五兵团

司令员 邓华 政治委员 赖传珠 
第一副司令员 洪学智 
第二副司令员 贺晋年
政治部主任 萧向荣 
后勤部部长 萧志坚 
政治委员 宋健华
参谋长 洪学智 曾国华
  
第四十三军
  
军长 洪学智 李作鹏(后) 
政治委员 赖传珠 张池明(后)
副军长 杨国夫 李作鹏 龙书金 
参谋长 黄一平 
副参谋长 陈乙斋 
政治部主任 袁克服
 政治部副主任 谢扶民 
后勤部部长 单志辉 
 
第一二七师(由第十六师改称) 
师长 李作鹏 王东保 政治委员 刘锦平 
  
第一二八师(由第十七师改称) 
师长 黄荣海 政治委员 宋维栻 
  
第一二九师(由第十八师改称) 
师长 阎捷三 政治委员 孙正 
  
第一五六师 (1949年夏调归江西军区) 
师长 邓克明 政治委员 钟人仿 祝世风 
  
第四十四军

  
军长 邓华 方强(后) 
政治委员 吴富善 
副军长 李化民 随邦捷 
副政治委员 谭甫仁 
参谋长 高体乾 黄忠诚 
政治部主任 谭甫仁 
后勤部部长 龙开富 
  
第一三○师(由第十九师改称) 
师长 徐绍花 邓东哲 
政治委员 邓东哲 姚国民 
  
第一三一师 (由第二十师改称) 
师长 刘述刚 刘永源
 政治委员 刘永源 罗友荣 
  
第一三二师(由第二十一师改称) 
师长 李化民 徐绍花 政治委员 朱民亲 
  
第一五七师(1949年6月调归江西军区) 
师长 曾敬烦 
代政治委员 于英川
  
第四十八军
军长 贺晋年 
政治委员 陈仁麟 
第一副军长 周仁杰 第二副军长 刘转连 
副军长 郑间捷 
政治部主任 高体乾 杨春甫 
参谋长 杨春甫 何迁一 
政治部副主任 李信 
后勤部部长 李勃 严旭 
  
第一四二师(由第三十二师改称) 
师长 欧致富 
政治委员 谢镗忠 
  
第一四三师(由第三十二师改称) 
师长 李光辉 张光发 政治委员 刘禄长 
  
第一六一师 (1949年6月调归江西军区) 
师长 韩梅村 
政治委员 钟辉 
  
两广纵队
  
司令员     曾生 
政治委员   雷经天 
副司令员   王作尧 
参谋长     姜茂生 
政治部主任 杨康华 
副主任     刘田夫 
后勤部部长 郑小康 
政治委员   关山 
  
第一师
师长     曾生 
政治委员 罗群 
  
第二师
师长     何宝松 
政治委员 王作尧 
   
直属部队

第五十一军(1949年5月由原国民党军张轸部起义部队于7月改编成立,归野战军直属)
  
军长       张轸 
政治委员   杨春甫 
副军长     李人林 杨焕民 辛少亭 
副政治委员 罗通 
参谋长     王亢 
政治部主任 罗通 
  
第二一一师 
师长     涂建堂 
政治委员 冷裕光 
  
第二一二师 
师长    鲍汝礼 
政治委员 杨劲 
师长     曾克林  
政治委员 杨永松  
   
工兵指军所(1948年12月组建 )  
   
主任   唐哲明  
副主任 陈正峰  
   
高射炮指挥所(1948年12月组建)  
主任   江洪  
副主任 刘奠西  
   
铁道运输司令部  
   
司令员       郭维城(满族)  
第一副司令员 吴林焕  
第二副司令员 萧远久 副司令员 萧远久  
参谋长       杨子华  
政治部副主任 沈寰  
   
第一六五师(1949年3月由东北军区整训第二师改编成立,归野战军直属)  
师长 刘子奇  
   
骑兵第五师(1949年4月由原冀察热辽军区骑兵师改编,归野战军直属)  
   
师长     何能彬  
政治委员 林茂源  
   
整训第五师(1949年初调归野战军直属6师长何能何能彬政治委员林茂源底组建为江西军区机关)  
   
师长     叶声 
政治委员 杨春  
   
东北军事政治大学(1949年7月学主体迁至武汉市,改称中南军事政治大学,仍隶属第四野战军)  
   
校长          林彪(兼)  
政治委员      林彪(兼) 
副校长        倪志亮  
教育长        曾国华  
政治部主任    刘其人 

发展沿革

 1945年08月08日,苏联政府对日宣战,随即出兵我国东北,我八路军一部随即出兵东北,配合作战; 
  
1945年10月31日,随着后续部队的抵达,共11万人部队和调配的2万党政军干部组成东北人民自治军; 
  
1945年11月14日,东北人民自治军改称东北民主联军,总兵力发展到27万人,设东西南北满4个二级军区; 
  
1946年08至10月,整合部队作战斗力,开始纵队编制,共5个纵队,主力部队12万人; 
  
1947年04月20日,合并晋察冀军区之冀热辽军区共8万余人划归东北民主联军建制,东北民主联军总兵力达46万人; 
  
1947年05月中旬,东北民主联军转入战略性反攻,编制10个纵队; 
  
1948年01月01日,东北民主联军改称东北人民解放军,编制12个纵队,此后将国军压缩在几个孤立的大城市; 
  
1948年08月14日,脱离地方建制,成立独立的东北野战军下辖2个兵团部, 12个步兵纵队,15个独立师,1个炮兵纵队,1个铁道纵队,3个骑兵师,1个坦克团等共70余万人,总兵力103万,于9月12日,开始辽沈战役,历时52天; 
  
1948年11月13日,按照全国统编,纵队改为军建制,12个纵队分别编制为38军--49军,起义国军60军曾泽生部编制为50军;
  
1949年03月11日,东北野战军改称第四野战军,采用兵团编制,下辖4个兵团; 
  
1950年03月13日,第四野战军与中南军区合编,称第四野战军兼中南军区;
  
1955年04月,中南军区奉命改称广州军区,第四野战军番号撤销,部队归广州军区指挥。
战车师(1949年2月由装甲兵指挥所改编成立,8月改编为装甲兵学校)